寫雨的散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2:40: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雨的散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雨的散文

篇1

坐在窗內聽老師講課,老師講得眉飛色舞,我聽的興致勃勃,窗外的雨聲,卻澆滅了我的心情。那把傘,還遺忘在家中書柜的角落。窗上的水珠噼噼啪啪地響,水珠一連串地從玻璃窗上蔓延開來。老天,你下雨可真是會選時候。

踏出校園的門檻,一望無際,花花綠綠的雨傘充斥了我的整個眼球。惟獨沒有熟悉的水藍色。我心里清楚,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哪有想到那把傘。

我擠在人群中,不時被雨傘的邊際磕得生疼。忽然,感覺不到了雨滴。我一抬頭,水藍的傘。

媽媽撐著傘,我發現媽媽的那一半天空是陰沉的灰色,風夾雜著雨滴灌進媽媽的脖頸里。“媽媽,傘歪了。”媽媽說,“沒有啊,雨傘是正的啊。”可我分明看見媽媽在陰沉的天空下打了個寒顫。“媽媽,雨傘是真的歪了,你看你衣服都濕了。”媽媽撩了撩衣服,把傘重新撐正,可是沒一會兒又把傘撐到了我的頭上。那時,我真是弄不懂,明明傘是歪的,媽媽為什么還說是正的。

后來,我長大了,每逢下雨天,我都不再需要媽媽的接送。用的雨傘早就換成了簡潔便攜的那種。記憶里那把水藍色的傘,在時間的消磨中一點一點地褪色。

今年冬天,我第一次整理那狼藉的衣柜。無意中,熟悉又陌生的水藍色,再一次映入我的眼簾。鐵制的傘柄,如今億起了厚厚的一層銹,可我似乎又聞到了當年的味道。

篇2

Remember once, my mother to sleep on the sofa, 3 years old I sit on the floor playing with blocks, three feet saliva down, and I am also helping to put on a pair of, silly smile. Suddenly, I saw a like rabbit ears two iron piece, and put on a small black ball. I take this black things, bare little feet "kipper, snapped," ran the sofa over there.

Then I "ride" on mom, picked up the iron went to mother in the nostrils, mother was I woke, see this stupid idea, I will understand. Mom smiled and took me, I gladly run. Mother catch up with me, a picked up said to me: "kid, don't always think of some way to deal with me!" I jumped out of his mother's arms and ran away.

This is my childhood story, remember now, I feel funny.

我的童年,是一首帶著歡樂調子的歌曲,記錄著我童年大大小小的趣事。

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沙發上睡覺,3歲的我自己坐在地上玩積木,口水垂下三尺,我也顧不上抹一把,傻呵呵地笑著。突然,我看到一個好似兔耳朵的兩個鐵皮兒片兒,插在一個黑色的小圓球上。我拿著這黑東西,光著小腳丫“吧嗒、吧嗒”地往沙發那邊跑。

篇3

一次,又是一個下雨天。外公正要出去散步,我也跟去了。

我們撐著傘越走越遠,而雨也越下越大。突然,外公問我:“你有沒有淋到雨呀?“沒有。”我回答道,外公頓時笑呵呵的。可是,我看到外公拿的傘斜了,剩下一片灰色的天空。我奇怪地問外公:“傘斜了,您不會淋到雨嗎?”“不會”外公回答。“可是傘明明向我斜了呀。”我心里想。回到家了,外公用面巾紙擦干肩膀上的雨水。我十分氣憤地說:“外公,您明明淋到雨了,為什么騙我?”外公笑著看著我,沒有回答。

過了幾年,我長大了,輪到我給外公撐傘了。

又是一個下雨天。我拿起傘,和外公一起去散步。走了好一會兒,我才發現:我拿的傘斜了,斜向外公那邊。我突然感到心里一震:這跟幾年前外公拿的那把傘的事情不是一樣嗎?不同的是,那時的傘是斜向我這邊來的。“小張,傘斜了。”外公向我說。我微笑的看著外公,心里感覺無比幸福。

同樣的一把傘,都有著不同樣的愛。那把傾斜的雨傘,表達了我和外公之間的沒有辦法用語言言達的愛。

篇4

One time, I got acute disease, just the heavy rain that day, mom and dad are very worried, they take me to the hospital together, dad behind my back that day, mother behind his umbrella to us, because it was late, we only have to walk to the hospital, the mother to the hospital to register, with my dad, waiting for the doctor to see a doctor for me, that we always stay up till midnight, see I don't have anything, mom and dad with a smile, but my tears blurred my eyes. So I told mom and dad said: "I will study hard repay you later." They said: "as long as you are healthy and happy, good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for us in return." I nodded solemnly. From then on, I told myself I must good good study, don't let parents worry about, because I want to use results to repay their parents.

I am very grateful to my parents, I want to learn to be grateful. Have words to say well "who made the heart-inch grass, at a three chunhui".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pay hard raising my parents, I must study hard now, when I grow up, find a good job, let parents abetted. Parents paid for me, I will thank you ten times, one hundred times, return them, let them give valuable.

我們能生活在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養育了我們。他們教會了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第一,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走第一步,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說第一句話,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認第一個字……如果沒有我們親愛的父母,就沒有我們。

篇5

If, like me to choose my first Thanksgiving to the parents. They let me come to this colorful world, and they spared no effort to support me grow up in their harvest success, I am pleased to join with me, and sow the tears of joy; they are in my frustration, I am encouraged by, I am inspired; loud voice exhort, and look forward to a report, the parent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flowing from time to time in my whole body.

If you only Thanksgiving parents may be too narrow. We would also like to live Thanksgiving. As long as grateful, then your life will be happier! Life is fair, she will not deceive you, as long as you pay, there will be a return. Despite the sometimes smooth, sometimes despite the numerous reefs; singing, even though at times laughing, even though at times sad depression. This is the life, gave us hot Suanku salt, gave us flowers and sunshine. No matter the kind of situation is that Thanksgiving should live, or where colorful? !

But also everyone around Thanksgiving. Grateful to those who encourage you, because he brought you to power; grateful for your help, because he told us what to give; spur thank you, because he removes your karma; grateful to those who have hurt you, because His temper your mind; to thank those who have deceived you, because he has enhanced your knowledge; to thank those who have abandoned you, because you have to teach him self-reliance; grateful for your trip, because he strengthens your ability to ... ...

Thanksgiving did not know how a person, not like a fish breathe, can not survive a moment;

Thanksgiving know a person, just like the flowers bees encounter, as encountered in the desert oasis, just like horses came face in the world so beautiful!

Let's hearts with gratitude, singing aloud in front of the world, "the heart of Thanksgiving, thank you, with my life ... ..."

每個人都應該對感情生活——感恩節,我們感恩生活,家庭的感恩節,感恩節感恩生活,社區……

如果像我一樣選擇我父母的第一個感恩節。他們讓我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他們竭盡全力支持我成長在他們的收獲成功,我很高興和我一起,播下了喜悅的淚水;他們在我的挫折,我深受鼓舞,我啟發,大聲勸,和期待的一份報告,父母的心臟和血液流動不時在我的整個身體。

如果你只有感恩的父母可能太窄。我們還想活感恩節。只要心存感激,那么你的人生將會更幸福!生活是公平的,她不會欺騙你,只要你付出,就會有回報。盡管有時順利,有時盡管大量珊瑚礁;唱歌,雖然有時笑,有時即使悲傷抑郁。這是生命,給了我們熱Suanku鹽,給我們留下鮮花和陽光。無論什么樣的情況是,感恩節應該活著,或者彩色的? !

而且周圍的感恩節。感謝那些鼓勵你的人,因為他把你帶到權力;感謝你的幫助,因為他告訴我們給什么;刺激謝謝你,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力,感激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他的脾氣你的思想;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知識,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你必須教他自力更生,感激你的旅行,因為他強化你的能力……

感恩節不知道怎么一個人,不像魚呼吸,不能生存的時刻;

篇6

【關鍵詞】語文教學;作文寫作

我們都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人格指導、文化教育、藝術培養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學的初步是識字、朗讀和組詞,年紀逐漸升高就要學習寫作,很多事實說明:寫作要從娃娃抓起,因此上,《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面對今天新課改下的教育教學,如何教好小學語文、如何提高文化素質、如何指導作文寫作是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因為寫作能夠體現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高低程度。在我多年來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的提高必須重視“三個方法”,即:多種渠道獲得素材、多種渠道積累素材和多種形式運用素材。現在簡單闡述于后,與廣大同行交流,以求共同促進。

一、重視指導,多種渠道獲得素材,達到信息獲得的全面性

對于作文教學,指導是第一位的,要把學生引入社會、引導實踐,絕對不能停留在課本的學習和學校的教育這個狹小的環境范圍之中,要使學生獲得知識面寬,必須要求做到獲得生活信息面廣。關于獲取寫作素材的渠道有很多種,我認為:

首先是重視觀察。觀察是獲得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物與景、言與行、形與影,從班級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從街頭巷尾到自然景觀、從天上明月到地上山水、從圖畫色彩到文章情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以后要用心思考、細心分析、準確判斷以至達到熟練運用程度,隨時做好記錄。

其次是經歷訪問。小學生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和年紀的初步增高,具有好勝心和好奇心,但是閱歷淺、經驗少、知識薄,對于一些人和事物的了解把握不足,特別是與人和事相關的歷史資料,還有了解過程中的真實與否及其豐富內容。教師要明確指導,適時提供可以參考的信息資料。當然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要求就是通過親身經歷親自訪問后及時記錄,在此基礎上同時能夠練習寫作,從最貼近、最簡單入手,比如:《我的爺爺》、《家鄉變化》、《學校今昔對比》等等題目。

再次是利用視聽。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電視、電腦走進千家萬戶,同時教育教學之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要組織、引導、安排小學生通過電視、電腦獲得文化知識,并且以學校閱覽室、圖書室、文化角的了解,以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等方面獲取更多的文化知識和寫作素材。影視設備,特別是電視上的很多欄目如:《新聞聯播》、《少兒頻道》、《社會與法》等等,經常收看,也能獲得大量信息,達到全面性。

最后是必要查詢。電話的普及也是獲取信息素材的另一途徑,小學生也可以通過電話了解“110”、“120”、“119”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能夠起到了解真實、激發感慨、記錄寫作的目的。

二、挖掘潛力,多種方法積累獲得素材,儲存信息獲得的適應性

在積累了一定的信息以后,教師就應該挖掘學生的潛力,練習寫作,儲存更多的信息。我們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的積累就是為寫作提供服務的,積累多了,就可以在寫作過程中任意挑選,挑選詞語、警句、片段等等,這就是寫作的適應性和財富。

日記與周記:寫日記或者周記是鍛煉寫作最為長效和特效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把儲存寫作的素材和信息、鍛煉思維的好方法。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可以讓學生把日記或者周記分為:人物類、事件類、景物類、動物類、植物類等等類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把觀察到的人、物、事、景分門別淚添加進去,以方便結集和查閱。

閱讀與筆記:閱讀除了記憶背誦以外有一種是閱讀摘抄、還有一種是寫心得體會記錄故事梗概,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是積累寫作素材、儲存寫作信息、實現寫作適應的關鍵所在。

寫作與修改:長期的素材積累在寫作時就會涌現出來,可是素材積累的再多如果不經過親自寫作就會荒廢;寫作是文化知識的體現、寫作是文化知識的積累、寫作是文化知識的更新、寫作是文化知識的升華,完成了寫作以后就要進行修改,古人說:“文必三改。”。在教師的指導下,寫作以前列好提綱,修改時“有章可尋”,看是否達到了寫作目的,同時還要看看詞語運用的準確性、語言結構的合理性、篇章層次的詳略性等等。

三、結合課文,多種形式運用素材,實現信息獲得的創新性

《語文課程標準》對于作文的總體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小學語文教學階段,作文寫作的要求從四個階段開始:

首先是創設交流情境,組織學生交流寫作信息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小學生作文競賽”,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交流寫作信息、方法和技巧,并且向優秀學生學習,激發熱愛寫作的興趣,在此之前,教師必須緊扣教材、密切聯系每個教材后面的練習題目,讓學生在書本上找方法、在寫作中練功力、在競賽中比水平。

其次是改變寫作方式,激發學生提高寫作興趣

寫作難和作文難是小學生的頭疼事,同時也是教師語文教學的棘手教學任務,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呢?那就是改變寫作方式;一位很有經驗的作文教學教師說過:“導致中國孩子不愛寫作的一個直接原因是作文題目缺乏趣味性、廣泛性和創新性,使學生只能在作文時行走在字里行間排列組合,而不是進行知識、經驗、興趣、愛好的排列組合。”。

再次是培養思想素質,強化學生升華寫作能力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是以一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作為指導的,有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于知識積累、于作文寫作,滲透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思想品質,培養思想素質,使學生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用濃濃的感情去寫作。

篇7

[關鍵詞]敘事性散文寫作訓練方法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10015

做事總是有方法可循的,敘事性散文的寫作也不例外,我想結合平時的訓練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審清題目要求

現在的作文大都是命題型作文,在寫作文之前,學生首先要審清題目的含義。

1.抓住關鍵詞

抓關鍵詞就是要學生抓題目中的重點詞語來審題。例 “又是一個新起點”,“又”“新起點”是兩個關鍵詞。“又”說明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新起點”是基于此次事件自己對于未來的目標來說的。

通過關鍵詞,大概理出寫作思路:首先,學生要寫出自己的生活;其次,經過深入思考后,寫出自己對生活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經過此事件,自己的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精神上如何引領自己成長等等。

2.由表及里,抓引申義

許多作文不能簡單看題目表面上的意思,往往要深入理解它的深層含義。

(1)比喻類:比喻類作文,作者可以試著把題目還原成比喻的形式,例如“……像……”等,以此來判斷是否為比喻類的作文。這類作文大都需要學生根據本體進行引申,然后進行構思寫作。例如作文《酸酸的泡菜》,這當然不是讓學生寫“泡菜”,而是從“泡菜”這一事物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心理感受及追求等,只有把本體和喻體結合起來,才能提升文章的思維空間。

(2)象征類:此類文章,不僅要看字面意思,還要理解它所要闡釋的深層含義。例如作文“穿過烏云的陽光更燦爛”,難道文章僅僅要寫“烏云陽光”嗎?看到“烏云陽光”,你會想到什么呢?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烏云”象征自己經歷的困難挫折等等,而“陽光”則象征經歷過坎坷的生命會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挖掘出文章的象征意義,文章讀起來才會更有味道。

二、訓練聯想和想象

豐富的想像力能使作文文采飛揚,學生的思維放飛馳騁,如何訓練呢?

1.明確聯想和想象的含義

何為“聯想”?何為“想象”?只有在明確了它的含義后,才能更好地應用它,才能更好地啟發思維。

2.基于詞語的聯想和想象

(1)基于詞語的聯想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一些詞語進行相關、相近、對比等關系的聯想。例如,看到“雙休日”這個詞,就會想到周末、作業、老師、興趣班、游戲、公園等;提到“春天”,會想到河水解凍、春暖花開、柳樹發芽、萬物萌生等;體悟深刻的同學還會想到春天是一年的開始,要明確目標,樹立理想,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等。

(2)基于詞語的想象

對于此類的訓練,學生可由一個或幾個詞展開合理的想象,由現實中存在的事物或現象可以想到現實中不存在的。例如 “南瓜”一詞,有的同學想到形狀、顏色等詞,還有的同學會想象自己能像灰姑娘一樣,坐上南瓜車到自己向往的地方旅行。

3.基于語句的聯想和想象

詞語的聯想和想象訓練達到一定的要求后,我們開始擴展到對于語句的聯想和想象能力的訓練。

(1)比擬修辭:這類修辭在本體的基礎上,加入作者的聯想和想象,把原有的事物寫得生動形象,使人讀之興趣盎然。例如:樹枝晃動起來。采用擬人的手法,我們可以擴展為:樹枝左右搖晃起來,他扭動著身子,揮舞著身上的綠色綢帶,又像在不停地向行人揮手。

(2)比喻修辭: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句子生動形象可感,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例如:遠望山巒,層層疊疊。可以擴展為:遠望山巒,層層疊疊,連綿起伏,像綠色的綢幕鑲嵌在遠處的天邊。加入了聯想和想象后,句子是不是變美些了呢?

(3)夸張修辭:恰當地運用夸張,既能使自己的語句非常生動,又可以暗示一定的心理。例如:這時狂風大作,烏云漸漸布滿天空,只見天空越來越暗,烏云越來越低,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撲向我們。這是夸張的手法,既寫出了天氣的變化快,又伴有人們對此種天氣的些許恐懼心理。

4.基于場景的聯想和想象

語句的聯想和想象訓練達到一定的要求后,我們開始擴展到對場景的訓練。

云起云落、夕陽西下,總會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面對不同的場景,孩子們會有無窮無盡的想法,就此,我們可以分類進行訓練。例如景物描寫、勞動場景、學習生活、運動競技場等。

三、開頭和結尾訓練

1.內容上首尾點題

我班的學生作文基礎都不太好,我在訓練作文時,讓大部分學生盡量開頭結尾都要點題,假如開頭不適合點題的話,那么結尾一定要點題。

例如:“母愛,感動”一文,學生的作文開頭是:“夜深了,我久久還未入眠,起身眺望窗外,樹影婆娑,月光透過樹的縫隙照射到地上,微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 然后轉入對事件的描寫。我覺得可以對開頭再作一下補充:“在這寂靜的夜晚,母親對我的關愛,幸福的、感動的思緒不禁涌上心頭……”“景為情設”,寫景的目的就是為抒情服務的,補上一筆抒情,既點了題,又能達到景與情的和諧統一,意境更美了。

2.結構上首尾呼應

首尾呼應會使得整篇文章結構緊密、完整,布局合理。例如,在“就這樣慢慢長大”一文中,一位學生的開頭是“時光悄然而逝,如白駒過隙,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長大了”;結尾是 “現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懂得了許多,就這樣我慢慢地成長,慢慢地收獲” ,而結尾中的“成長,收獲”就是對開頭的照應和對長大的回答。

3.語言上生動優美

通常在語言上的修飾,我們一般采用修辭手法,把一些平實的語言比喻化、擬人化等。例如“秋天到了,小麥黃了”,學生可以試著修改,如:“一塊塊麥田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風的吹拂下,麥浪掀起層層漣漪,像海面上的微波在不停地晃動。”這樣的句子是不是生動了許多?

學生也可以進行分組練習,組內每人出一句,其余同學修改,然后在班級中交流展示,比一比誰修改得好,讓學生互相取取其長而補其短。

四、提升細節刻畫

細節描寫會為文章增色,對此,我們可以多加練習訓練。

1.景物描寫

作文中的景物描寫對于烘托人物、渲染氣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景物描寫不可小覷。

(1)景物描寫要匹配人物心理。“景為情生”,環境的描寫與文中的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景物描寫要符合作文的要求。如果作文的開頭是:“天空越來越暗,烏云也越來越多,窗外的樹木隨著大風的襲擊瘋狂地搖動他的身軀,好像隨時都可能被狂風吞噬。”這時的景物描寫一般對應人物的心情應該是“焦急或焦灼不安”,而不應該是人物喜笑顏開或心情萬分高興。

(2)景物描寫要細致生動。景物描寫需要學生提升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例如,“走在田間小路上,我聞到泥土的氣息,看到了草葉上有露珠。”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句子細膩生動,提升句子的美感以及可讀性。可以修改成:“漫步在田間小路上,路邊田野里的泥土微微潤濕,青草夾雜著泥土的氣息一陣陣撲面而來,偶爾會傳來路邊野花的香味。深秋的早晨,只見草葉上晃動著圓圓的露珠,晶瑩剔透像一粒粒小水晶。”

2.外貌描寫

(1)外貌描寫要匹配人物形象。外貌描寫可以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窺見人物的一些性格特點。描寫時要考慮到人物的性別、年齡、職業等,觀察要仔細,要能為文章的主題服務。不能把“一雙孔武有力的雙手”用來形容顫巍巍的老人和天真可愛的孩童,只能用來形容健壯的中年人。

(2)升格外貌描寫。可以采用擴寫的手法升格外貌描寫。例如,“父親的雙手很粗糙、長滿厚厚的老繭,手指上還有裂口”,我們可以進行升格練習,通過現實和想象結合起來展示父親的雙手。可以升格為:“我看到了父親的雙手,黝黑、干裂、粗糙,在我接住包裹與父親雙手接觸的剎那間,父親手上的裂皮刮過我白皙的雙手,讓我感覺有些許疼痛,父親那攤開的手掌上,長滿厚厚的老繭。”讓學生把對父親雙手的描寫放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會更有感染力。

3.動作描寫

在一些文章中,為了表現主題,需要對人物的動作進行一些細部刻畫,細心觀察,分解人物的動作,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

例如校運會上,“只見運動員雙腳用力蹬地,身子往前傾斜,隨著‘砰’的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個個像離弦之箭,揮動著有力的雙臂往前奔跑”。這樣的畫面把運動員矯健的身姿和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刻畫出來了。所以,在動作的刻畫上,先引導學生觀察一系列的分解動作,然后再輔之以必要的修辭手法,使描寫更加生動完美。

4.語言描寫

人物的語言不在多或少,而在于使用得是否恰當,能否為文章的主題更好地服務。例如《背影》中:“不要緊,他們去不好!”一句平淡無奇的語言彰顯的卻是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厚愛。語言雖然簡短,卻符合文章表達主題的需要。這就告訴我們,在作文中,人物語言的出現要根據文章主題表達的需要,作者需要考慮斟酌,不可任意而為。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場景,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語言描寫,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學生對作文人物語言的寫作水平。

5.心理描寫

不少學生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把握不好,我為此設計了一些場景進行這方面的練習。例如:上課鈴聲急促地響了起來,老師拿著這次考試的試卷匆忙進來,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學生先自主填寫人物的場景心理,然后在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描寫能力。然后再設計一些其他場景來進行心理描寫訓練,慢慢提高。

篇8

江蘇省勞動廳:

你廳《關于蘇州工業園區外國人攜帶第三國女傭來華問題的請示》(蘇勞就〔1996〕30號)收悉。經商公安部、外交部、外經貿部,現答復如下:

外國人攜帶外籍女傭來華,是屬于一般勞務人員來華就業,根據勞動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經貿部聯合頒發的《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應從嚴掌握。確需來華的,須報請省級勞動、公安部門審批。審批機關應嚴格控制人員數量及就業范圍。經省級勞動、公安部門批準后,攜帶女傭的外國人可代其申辦就業許可,入境后辦理就業證和居留證。該女傭的就業證與居留證的有效期不得超過攜帶其來華的外國人的居留證有效期。女傭在華就業期間,不得交換雇主,若被解雇,須辦理就業與居留終止手續,并立即出境。

篇9

1.賞析課文,揣摩語言。

2.分析雨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過仿寫,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習重難點】

仿寫,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

活動一:預習、除障(5分鐘)

1.初讀課文。(自讀一遍,互讀一遍)

2.圈畫字詞、查字典、積累。

(把易錯字整理到黑板上)

活動二:賞析(有感情地朗讀10分鐘)。

活動三:探究:雨的形象(獨立思考1分鐘,對子交流2分鐘,班級展示3分鐘)

活動四:質疑(7分)。

小組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

活動五:仿寫并展示(8分)。

活動六:收獲。

二、導學

導入:雨的圖片,寫雨的佳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活動一:

1.朗讀課文,試著揣摩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去讀,對子再嘗試。

2.學生整理的易錯字可以是生字、同音字、多音字。

活動二:學習散文詩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悟出詩中形象。(浪、雨)

結合背景,把握作者感情。

探究語言及寫法。

活動三:雨的形象。

作者以極大的熱情歌頌雨,在作者的筆下雨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活動四:質疑主旨,表達作者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對無私的奉獻者的歌頌。

活動五:仿寫,要求見課后三。

活動六:圍繞學散文詩,寫散文詩談收獲。

三、備注

仿寫做測試:

一粒沙,;

一棵樹, ;

一株草,;

一片云, 。

四、反思

用第一人稱和比喻、擬人、等修辭,選取一物,以“ 之歌”為題寫一首散文詩,展現你對人生的思考。

(1)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

(2)我是根根晶亮的銀線……我是顆顆璀璨的珍珠……(選一仿寫,注意要有中心。)

仿寫句式:

我(花)是大地的女兒,是蜜蜂的母親,是蝴蝶的情侶。

我(雪)是只只尋夢的蝴蝶,漫天飛舞著,以我婀娜的舞姿,裝飾美麗的人間。

五、板書設計(略)

篇10

民國大學問家王國維先生在其名著《人間詞話》中曾提出一個評價作家作品的標準:“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矣。”朱自清的散文,可稱之為“大家之作”,其言情則沁人心脾、其寫景則豁人耳目,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對生活的觀察細致與傳神描繪,其見者真,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現在語言的真切描繪上。語言,不像繪畫,它是一種間接表述形象思維的工具。語言本身不能直接顯示實體形象,必須通過語言誘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在讀者頭腦中再現思維的形象。因此,語言描述性的強弱決定了語言形象性的高低。晉代陸機在《文賦》中提出:“雖離方遁圓,期窮形而盡相”,把語言準確描繪事物的形態、相貌作為寫作的最高原則。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進一步論述道:“自近代以來,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鉆貌草木之中;吟詠所發,志惟深遠;體物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故能瞻言而見貌,印字而知時也。”劉勰認為,語言的描寫確切,來源于作者觀察的精細;具體描述應與客觀事物的特征“密附”,達到“毫芥”畢現,完全符合客觀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描述性極為鮮明,他善于以準確、凝煉的語言確切、精細地描繪事物的形狀、色澤、音響、質地等,使人讀了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走到山邊,便聽見花花花花的聲音;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于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據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里,便倏的鉆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綠》)

朱自清這段關于“梅雨潭”的描繪,充分體現出他語言的造型美的特點。未見其形,先聞其聲,聞其聲后即見其形,由遠及近,逐步展現出瀑布的各個側面,形成一幅不斷變化著的立體畫面。“花花花花”,四個字重疊摹聲,使人覺得悅耳動聽,富有節奏感,也給人一種長流不斷的感覺。“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里的”這句中用“鑲”而不用“處在”、“卡在”,形象地寫出了瀑布遠觀的靜止狀態。“兩條濕濕的黑邊兒”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遠觀的裝飾美,視覺形象美好而鮮明。“一帶”是寫瀑布的平展形狀,“白而發亮”寫出瀑布遠觀的光澤。然后,由遠及近,聲音分外響,形狀也發生了變化。“瀑布從上面沖下”,一個“沖”字寫出瀑布奔流的氣勢;以“綹”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時可以分辨出千絲萬線的水流,與上文遠觀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來更細致地描繪出瀑布撞擊到巖上棱角時的情況:“飛花碎玉般亂濺”,寫出水滴濺到人身上的情景,賦予水花以靈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語言,細致入微地摹形繪聲,描繪出一個令人神往的立體的大自然景觀,給人以巨大的藝術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描述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畫涂色設彩,使畫面氣韻生動,具有傳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據抒情寫意的需要,或濃墨重彩,或素妝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梅雨潭”的綠,呈現為豐富多彩的色澤美,那綠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綠色令人感覺溫潤而舒暢,充滿了靈氣與生機,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寫夜景也能揮灑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調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這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純凈、柔和遍布紙上,荷塘的綠色,染得霧也變成青色,的確給人以“籠著輕紗的夢”的奇妙感覺。

朱自清不僅以富于變化的帶有色彩的語言描繪事物本身的色澤,而且令人嘆服的是他能給原本無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寫出事物的神韻: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無色,但雨中的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煙霧籠罩著大地的一切,連明亮的燈光,也在煙草中染成了“黃暈”,借樹葉、小草、燈光的色彩來渲染春天的細雨,于是春雨也變成色彩繽紛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語言的造型美還表現在對動詞的準確選用上。古人“煉字”、“煉詞”常常是在動詞的選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說:“一個使用得好的動詞,可以使一千個形容詞相形見絀。”動詞使用得精當,可以傳達出所描繪事物的神韻。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地,綠綠地。”(《春》)這里用“鉆”字,而不用“長”或“冒”字,因為“鉆”字寫出了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個“漏”字確切地描繪出路燈光線黯淡,樹葉左遮右擋,幾乎看不見路燈的情景,更襯托出荷塘環境的幽僻。

“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綠》)這一段文字,將靜態的梅雨亭,化成動態的蒼鷹,又以一個“浮”字,化靜為動,既寫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兒的”,似凌空而飛的氣勢,又準確地寫出梅雨亭靜止不動的特征。這些動詞,準確傳神,言有盡而意無窮,十分耐人尋味。

“這么著每樣吃點兒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飯局,還盡可以從容地去。但是要老資格的茶客才能有這樣的分寸;偶爾上一回茶館的本地人外地人,卻總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兒捧著肚子走出。”(《說揚州》)

這段描寫人物的白描文字,以準確的動詞,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人物的神態。一個“捧”字,把那些沒有經驗的茶客,為揚州茶館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實在吃不下去,撐得“捧”著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畫出來,令人讀后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隨園詩話》中說:“一切詩人,總須字立紙上,不可字臥紙上。人活則立,人死則臥:用筆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語言,字字“立”,句句活,鮮明生動、形象,具有極強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個個形、聲、色、味畢現的立體畫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藝術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給我們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啟迪我們如何才能把散文寫得更好。要想使散文達到造型美的境界,一定要有細致觀察和精細描摹的功夫,這就要求寫作者要潛入生活中,作一番細致入微的調查、研究和品味,然后用充滿靈性的傳神的語言表達出來,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立”起來,緊緊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