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管所檔案管理范文

時間:2023-04-20 08:36: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車管所檔案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了貫徹中央關于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脫鉤的決定,做好市級黨政機關所辦經營性企業的脫鉤工作,經北京市黨政機關與所辦經營性企業脫鉤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對我市市級黨政機關移交、撤銷企業人員的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移交、撤銷企業人員的范圍

    移交、撤銷企業的人員應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錄用,并與企業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在冊人員。

    二、移交企業人員的安置和社會保障

    (一)移交企業的職工和退休人員隨企業一并移交。對于編制在黨政機關及其事業單位的人員,原則上隨企業去向安置,并與機關脫離行政關系;離休人員由市級黨政機關各部門負責安置,不隨企業移交;對于編制在黨政機關的人員,參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黨政機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的意見》的有關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離崗條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離崗,不隨企業移交。

    (二)移交企業的職工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業移交造成企業名稱變化的,應變更勞動合同的企業名稱;造成職工崗位、待遇變化的,雙方應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協商不一致的,企業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按有關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企業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

    (三)移交企業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的,應按《北京市企業城鎮勞動者養老保險規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號)、《北京市失業保險規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號)、《北京市地方所屬城鎮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的規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號)、《北京市企業勞動者工傷保險規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號)及有關規定,在企業移交前到企業所在區、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加職工養老、失業、大病統籌、工傷保險等手續,并補繳社會保險費用。若企業無力補繳,2000年12月31日前所需社會保險經費由企業原主管單位籌資解決。已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移交后應繼續向所在區、縣社保機構繳納各項保險費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斷或拖延繳費。移交企業中凡編制在黨政機關或具有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職能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在首次辦理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時,其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職工個人繳納保險費的年限。

    三、撤銷企業人員的安置和社會保障

    (一)撤銷企業的職工,由企業主辦單位本著“統籌安排、積極穩妥”的原則負責安置。

    (二)撤銷企業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勞動合同的約定處理勞動關系。職工被安置到其他企業就業的,原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職工與新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新企業應將職工在原企業工作時間視同現企業工作時間。企業主辦單位與職工就重新安置協商不一致的,原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比照經濟性裁員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撤銷企業職工自謀職業的,企業可以按照每人一萬元的標準一次性發給安置費,安置費由企業和企業主辦單位籌措。

    (四)撤銷企業工傷職工傷殘程度為五至十級的,由企業主辦單位負責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謀職業,由企業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號的規定發給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傷殘就業補助金由企業和企業主辦單位籌措。

    (五)已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大病醫療、工傷保險的撤銷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到其他企業的,社會保險關系隨同轉移,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自謀職業的職工,可將其檔案委托存放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或人事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存檔,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與存檔前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失業的職工,可由企業將檔案轉到職工戶口所在地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失業人員進行求職登記,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篇2

我從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生活的非常平凡,平常的日子里,做的全是自己本職中的工作。但是,這些平凡,卻深深地吸引了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平凡與我同行》。

假如有人問我,你想出國嗎?是的,想。你想到北京、上海工作嗎?是的,很想。你想賺大錢嗎?是的,太想了。想的這些都有道理。

我們身處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面對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思想觀念一日千里。這些想法真是此起彼伏,我曾經猶豫、彷徨過,但是,幻想過后,我又面對了現實的生活,一個人活著到底為了什么??

有些人把金錢當作唯一的人生目的。貪污腐化,沉醉于歪風邪氣,營私舞弊。更有的怨天尤人,身處優越的環境,卻一味想著高工資,高職位。

我,做為一名公安干警,面對這一切,又應如何呢?

就在這世紀之初,我黨召開了十六大,公安部又開展了大討論活動,做為一名干警,面對新形勢,我該怎么辦?

總書記說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

我從事的是駕駛員檔案管理工作,曾經有人說:“車管所是熱點,可就你們這塊‘溫度低’,是熱點中的‘涼點’”。

我記得王處長曾經說過:我們不是開飯店做生意,不需要熱鬧,要的是安靜,安靜才說明我們工作做的好。

我仔細領會了這句話含義。是的,來辦事的人少了才能安靜,只有我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群眾辦事方便了,人員流動才能減少,也才能安靜。

說實話,我們從事的工作量也不小,辦理學習駕駛證、初領駕駛證到補證、換證,每天的數量將近四五百份,每份從制證、貼照片、抽案、審核到塑封,直至最后發放,這么多業務,就我們七名工作人員,流程多,責任大。有時工作太多,快下班了,還做不完,心想,明天再做吧。可是又一想,不行,不能讓群眾白跑,就是加班加點也要做完。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人生,有時也感到煩燥,寂寞。平凡的事情,做一次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我始終堅信,工作就得奈得住平凡,奈得住清靜。

古人說:寧靜以至遠。只要堅決貫徹三個代表思想,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駕駛員工作的“涼點”,就能變成我們車管所的一處“亮點”。

我們是一個窗口單位,接觸的群眾差萬別,有的群眾理解能力強,講解一遍就能明白辦事程序,有的群眾講解多遍仍然一知半解,有的群眾語言客氣,辦事文明,而有的卻話語硬,語氣沖。

記得去年冬天,就快到下班時間了,我正在檔案室整理檔案,忽然聽到外面發生了爭吵,就連忙出去,看發生了什么事。原來是一位打扮入時的中年婦女,正在大罵我們的一位工作人員,我問清了情況,原來是這這位婦女拿來了一份省廳的檔案,工作人員告訴她按照規定,需要所長簽字,結果她就認為是有意刁難,破口大罵。我回頭剛想勸勸她有話好好說,結果她又對我罵了起來,“你算什么東西”,一句話把我咽的什么也說不出,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說實話,長這么大,還沒受過這樣的話,沒受過這種委屈,本想回她一句,但一想,作為一名車管所干警,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我們車管所的形象,群眾可以有差別,但我們的服務熱情和工作態度卻不能有絲毫的差別。于是我等她平靜下來,耐心地對她講明政策,說明工作規定,又幫她把手續辦完。雖沒有得到一個謝字,但從她無聲的語言中表明了對我們工作的滿意。

從這件小事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心系百姓冷暖,情牽千家萬戶,只要甘愿平凡,愛崗敬業,從點滴小事做起,兢兢業業,,不計名利,腳踏實地的工作,就能得到群眾的滿意。

作為一名黨員,作為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我知道,我還差的很遠。

“革命尚未成功,我們還需努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要加倍努力,還要從以下幾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一、保持整潔的工作環境。好的環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只有創造出整潔的工作環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方便地為群眾服務。

二、按規定著裝。樹立良好的公安隊伍形象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二者缺一不可。身著警服,對自己來說,就像一座警鐘,它時刻提醒我自己,應該如何為群眾服務。

三、工作方法上要有創新意識。按照支隊領導的要求,全面落實公安部出臺的三十項便民措施,端正執法思想,轉變執法觀念,由執法型向服務型轉變。努力將服務貫徹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之路,辦實事,重實效,與時俱進。

只有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實踐三個代表,只有在工作始終保持一顆平凡的心,不求名利,才能真正忠于三個代表。

“一滴水能反映大千世界,一份關懷能溫暖一個人的心靈,一件平凡的事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中見精神。

篇3

第一條依據《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規定》和《北京市公路養路費征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及《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公路養路費征收標準的通知》,制定本實施規定(以下簡稱《實施規定》)。

第二條公路養路費(以下簡稱養路費)是國家按照“以路養路,專款專用”的原則,向有車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用于公路養護、修理、技術改造、改善和管理的專項事業費。

第三條本《實施規定》規定的協議、合同和各種手續,均采用書面形式。

第二章養路費征稽管理機構及職責

第四條北京市公路局養路費征稽查處(以下簡稱征稽處)是本市養路費征收稽查工作的日常管理機構,行使養路費征收管理職權。養路費征收稽查處所屬養路費征收稽查所(以下簡稱征稽所),負責城、近郊區養路費征稽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管理;各縣(區)公路分局所屬養路費征收稽查所(以下簡稱征稽所),負責遠郊縣(區)養路費征稽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管理。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征收養路費。

第五條征稽處的職責是:

(一)組織宣傳、貫徹國家有關養路費征稽的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調查、研究和對本市養路費征收實施規定,提出修改建議,制訂業務規程,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定,完善工作制度;

(三)編報養路費征收計劃和監督、檢查計劃完成情況,按期上解費款;

(四)負責車輛檔案管理。

(五)加強與各有關部門就養路費征收管理工作的協調和配合。

(六)負責養路費征收管理理論研究,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提高征稽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

(七)負責監督檢查征稽人員對《辦法》、《實施規定》等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

(八)開發征費微機管理系統,實現養路費征收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現代化。

第六條征稽所的職責是:

(一)宣傳和嚴格執行《法辦》、《實施規定》等各項養路費征收政策、法規和規章;

(二)做好車輛臺帳管理、車輛異動管理、票證管理,按期向征稽處在銀行開立的養路費專戶上解費款;克盡職守,做到應征不漏;

(三)做好路檢、戶檢稽查工作,對違反養路費征收規定的行為有權按章予以處罰;

(四)加強與本地區有關部門就養路費征收工作的配合。

第七條征稽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統一著裝,佩戴“中國公路征費”胸章,持“公路征費檢查證”。養路費征稽專用車輛,應裝有白底藍字的“中國公路征費”標牌、公路路費徽等標志。

第三章養路費的征收和減免范圍

第八條除本章另有規定外,下列車輛均應繳納養路費:

(一)凡領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含農機監理部門)核發的牌照(包括臨時牌照、教練牌照)的各種客貨汽車、特種車(指設有固定裝置不能載貨的,如吊車、牽引車、工程車、水泥泵車、發電車等)、專用車(含輕便摩托車)和畜力車等車輛;

(二)軍事、武警系統內參加地方營動、承包地方工程及包租給地方的軍用牌照車輛;

(三)臨時入境的各種外籍機動車輛。

第九條對下列車輛暫定免征養路費,在改變使用性質、超出使用范圍、變更使用單位時,均應繳納養路費:

(一)黨政機關、國家行政編制的人民團體(指縣區以上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學技術協會、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歸國華僑聯合會、對外友好協會、臺灣同聯誼會和宗教團體等)及各派,按國家正式定編標準配備的五個座(含駕駛員座位,下同)以下自用的小客車、吉普車和側三輪、二輪(含輕便)摩托車;

(二)大專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中學、小學(以上學校不含業余大學、職工大學、電視大學、函授大學、夜大學和其他企事業、社會民辦學校)和市、縣(區)教育局所屬的宮、家、館、站以及黨政機關所屬的黨校、團校、干校,按國家正式定編標準配備的五人座以下自用的小客車、吉普車;

(三)公共汽車(不含長途公共汽車)、電車和“首都汽車公司”的出租車輛;

(四)經市公路局核定的設有固定裝置的下列車輛;城市環衛部門的清潔車(包括垃圾收運車、糞罐車、清掃車、排污車)、灑水車,醫療衛生部門的大氣污染、噪聲監測車,公安、司法部門的警車、囚車、消防車,防汛部門的防汛通汛指揮車,鐵路、交通、郵電部門的戰備專用微波通信車;

(五)公路及城市道路養護管理部門的養路專用車輛;

(六)外國使(領)館自用的車輛;

(七)由國家預算內國防費開支的軍事(含武警)裝備性車輛(不含軍事、武警系統內企業的車輛);

(八)礦山、林場內完全不行駛公路的采礦自卸車、積材車;

(九)領有田間作業牌照的拖接機和完全從事田間作業的畜力車;

(十)經市公路局核定,民政部門經辦的警老院、社會福利院、接濟站、精神病的以下自用車輛:

1、市級社會福利院、敬老院、接濟站、精神病院,限定免征三輛2噸以下車輛;

2、縣(區)鄉級社會福利院、敬老院、精神病院,限定免征一輛2噸以下車輛;

(十一)民政部門和民辦社會福利企業(不包括從事營業性運輸(含儲運)的福利企業、三資福利企業、八小福利企業,個體經營和個人承包福利企業的車輛),市級限定免征2輛自用車輛,縣(區)、鄉級限定免征1輛自用車輛;

(十二)摩托車運動學校的比賽用摩托車;

(十三)懸掛淡黃底、黑字號牌的專用機械車和電瓶車;

第十條對下列車輛暫定減征養路費,但在改變減征條件時,應按本《實施規定》規定繳納金額養路費:

(一)第九條第一、二項核定單位的自用貨車和六人座以上的客車減半征收;

(二)教練車(個人教練車除外)減半征收;

(三)有自建、自養單線里程在二十公里以上專用公路(不包括生產作業道路)的農場、林場等單位所屬車輛可以根據其車輛跨行公路情況,適當減征20%-60%。

(四)農村個人或聯戶及鄉、鎮拖拉機站的拖拉機,按拖拉機費額標準的三分之一的計征。

第四章養路費征收標準

第十一條養路費按費率和費額兩種方式征收。

(一)費率:

1、經市公路局核定審批,對具有健全運輸計劃、行車記錄、統計資料,能準確反映營運收入總額,并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交通部門專業公路運輸企業中的營運車輛,按營運收入總額的15%計征;

2、參加工營業運輸的畜力車按營運收入總額的4%計征。

(二)費額:除核定按費率計征的車輛以外,其余車輛均按核定載重量和規定的費額標準計征。

1、客車按最核定載客人數(小轎車、吉普車含駕駛員)計算,每10人折合一個噸位,每噸每月220元;

2、貨車(含雙排座貨車、后三輪摩托車)按核定載重量計算,每噸每月220元。

3、客貨兩用車按核定載客人數折合噸位與核定載重量合并計算,每噸每月140元;

4、掛車按核定載重量計算,每噸每月110元;

5、重型車(指核定載重量10噸以上的貨車):其10噸部分,每噸每月220元;其余部分,每噸每月110元;

6、大型拖板車:核定載重量40噸以下的車輛,其核定載重量20噸以下部分,每噸每月110元,其余部分,每噸每月55元;核定載重量超過40噸的車輛,每噸每月73元或按費率計征;

7、不能載貨的特種車,按核定自重量(包括固定裝置的重量)折半計算,每噸每月110元;

8、拖拉機(含小四輪,下同)按每14.7千瓦(20馬力)折合1噸位,7.35千瓦(10馬力)以下的按0.5噸計算,超過7.35千瓦(10馬力)不足14.7千瓦(20馬力)的按1噸位計算,8.82千瓦(12馬力)手扶拖拉機每臺按0.5計算;每噸每月140元。其掛車不另收費;

9、二輪摩托車(含輕便),每輛每月15元,年度一次性繳納的每輛征收150元;

10、側三輪摩托車,每輛每月20元,年度一次性繳納的每輛征收200元;

11、畜力車:單套每輛每月6元,雙套以上每輛每月10元;

12、個人所有客、貨汽車和拖拉機分別按本條規定的標準增收10%;

13、對外國籍和臺、港、澳地區的車輛按本條規定標準的兩倍征收,有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雙邊協議的,按協議征收。

第十二條交通部門專業公路運輸企業中的非營運車輛,不能載貨的特種車和實行承包營運車輛,均按費額計征。

第五章養路費征收辦法

第十三條養路費征收采取下列兩種結算方式:

(一)對在本市銀行開戶、資金確有保障的單位,經征繳雙方簽訂協議后,通過銀行使用“委托收款”(以下簡稱“委收”)結算方式征收養路費;

(二)對個人和不具備“委收”條件的單位以及摩托車所有人,使用支票或現金結算方式征收養路費。

第十四條養路費征繳時間

(一)使用“委收”方式結算的時間:征稽所于每月(或每季度第一月)十五日前征收當月或當季養路費;

(二)使用支票、現金結算的時間:車輛所有人應當于每月月底前到征稽所繳納次月養路費;預繳季度或年度養路費的,應當于季度或年度的前一個月辦理;二輪(含輕便)、側三輪摩托車實行月標準按季度或年度繳費:按季度繳費的,車輛所有人應于季度的前一個月內到指定征稽所辦理;按年度繳費的,以車輛號牌尾號為繳納月份(“0”號為十月份),在該月內到指定征稽所繳納當年度養路費,逾期一律按季度繳費(在尾號月份前需出本市的,應當即時繳納養路費):

(三)專業公路運輸企業應當于每月五日前向當地征稽所報送“專業運輸企業利潤表”,經審核無誤后,征稽所于每月十日前以“委收”方式,征收其營運車輛的上月養路費;

(四)免費車輛的單位按北京市公路局每年年末公告的時間到征稽處辦理免征養路費手續。

第十五條征、減、免養路費手續:

(一)使用“委收”繳費手續:車輛所有人首次辦理時,應當持行車執照和單位證明信,寫明開戶名稱、開戶銀行、帳號、電話、郵政編碼、地址、聯系人等內容,到當地征稽所簽訂協議,雙方簽章后通過銀行使用“委收”結算。

(二)使用支票或現金繳費手續:車輛所有人首次辦理時,應當持行車執照和單位證明信及個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或戶口薄),到當地征稽所繳納養路費,同時領取“繳費卡辦理;

(三)領有臨時牌證的車輛,車輛所有人持臨時牌證到指定征稽所按旬繳費(不足10天按一旬計,超過10天不足20天按二旬計,超過20天按月計征):

(四)懸掛試車號牌的試驗車,車輛所有人持試車號牌及本年度生產計劃,到當地征稽所核定計征噸位(計征噸位每年核定一次),辦理繳費;

(五)需辦理免征養路費手續的社會福利企業應當持市和縣級福利生產辦公室證明、營業執照(副本)、行車執照、“社會福利企業證書”(副本)及“社會福利企業年度認定審核表”或“審核表”,到征稽處,經審驗,符合第九條第十一項規定條件的,予以辦理免征;

(六)第九條第一、二項中所指車輛的單位,應當持相應級的編委批文和按辦購車批單及行車執照,到征稽處辦理免征手續;

(七)第九條第三項中的“首都汽車公司”,第四、五、十項中所指的車輛的單位應當持單位介紹信及行車執照,至征稽處辦理免征手續;

(八)第八條第八項所指的車輛,經當地征稽所核定后,車輛所有人交存其行車執照和兩面號牌,予以免征。

第十六條對農村個人或聯戶及鄉、鎮手續拉機站的拖拉機,可以根據年檢合格臺數,由征繳雙方簽訂包干繳納養路費(以下簡稱“包繳”)的協議,確定當年“包繳”月數,“包繳”費額和繳費時間。

“包繳”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包繳”月數全年不得低于8個月;

(二)“包繳”費額一次繳清;

(三)對“包繳”的拖拉機不辦理停駛,過戶、報廢的不予退費。

(四)新增拖拉機,自核發牌照之日至年底,滿“包繳”月數的,實行“包繳”;不滿“包繳”月數的,按月標準繳費。

第十七條征稽所應當將所征養路費全額計息存入其在銀行開立的養路費收入上解的專戶,養路費利息并入養路費一并核算。

第六章代征

第十八條征稽部六可以委托農機監理部門代征農村個人或聯戶及鄉、鎮拖接機站的拖拉機養路費,委托運輸管理部門代畜力車養路費。

第十九條代征原則:

(一)必須在雙方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督下,簽訂代征協議;

(二)協議雙方應當嚴格執行《辦法》和本《實施規定》;

(三)代征單位應當在銀行開立代征養路費上的解專戶;

(四)代征單位應當按協議確定的時間報送代征報表,按月或按季向征稽所全額(含利息)解繳代征的養路費。

第二十條征稽處按代征協付給代征單位3%-5%的手續費。代征單位不得在代征費額中坐扣手續費。

第七章養路費票證

第二十一條養路費票證(以下簡稱票證),由市公路局按交通部規定式樣統一印制核發,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印發。

第二十二條征稽部門應當設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票證管理,設置票帳薄,建立票證領發、保管、使用、核銷制度。

第二十三條票證種類及適用:

(一)統繳證:分為季證、年證,用于以“委托”方式繳費的車輛(含拖拉機),每車(臺)核發一張;

(二)繳訖證:分為月證、季證、年證,用于以支票或現金方式繳費的車輛(含拖拉機),每車(臺)核發一張。

(三)摩托車證:分為月證、季證、年證、用于二輪(含輕便)、側三輪摩托車,每車核發一張;

(四)免費征:用于核定免征的車輛,每車每年核發一張;

(五)補證:用于原票證遺失或損壞的車輛,每車(臺)每次核發一張。

第二十四條票證如有遺失,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單位介紹信(個人持身份證)到原征稽所掛失,填寫“補領申請單”,經核準,到指定報社登報聲明作廢。見報后,持該報辦理補證。當年內只辦理一次補證。

第二十五條票證如有損壞,車輛所有人應當持殘證到原征稽所申請換證。對尚能辨認票證種類和車號或者后四位證號的殘證,予以換證。當年內只辦理一次換證。

對不能辨認的殘證,按遺失辦理。

第二十六條統繳證、繳訖證、免費證、補證收取工本費和手續費,收費標準按市物價局規定辦理。

第二十七條票證應當隨車攜帶,不得轉借、涂改、偽造,在有效期內,通行全國。

第八章車輛異動管理

第二十八條新車:專指首次向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車輛管理所(以下簡稱車管所)申領牌照的車輛(含使<領>館、軍隊、武警部隊更換地方牌照的車輛)。

車輛所有人在申領牌照后應當辦理如下手續:

(一)繳費的(含第十條規定的減征車輛):持行車執照及支票或者現金,到駐車管所養路費征收管理所(以下簡稱征管所)繳納養路費;

(二)免費的:持行車執照和第十五條第五、六、七項規定的證件,到征稽處辦理養路費免征手續。

首次繳費不足整月的按旬計征;二輪(含輕便)、側三輪摩托車不足整季的按月計征。

第二十九條外省轉入車輛,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原車籍所在地征稽所繳費截止日期的證明函件和行車執照,到征管所辦理養路費手續。

第三十條車輛停駛封存:車輛所有人應當持車管所開具的“機動車停駛憑證”及有效票證,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養路費停征手續。

車輛復駛: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存取機動車停駛憑證收據”(簡稱存取收據),到當地征稽所辦理起征手續,同時領回“機動車停駛憑證”。

車輛報停當月已收費不予退費,復駛不足整月的按旬計征。

二輪(含輕便)、側三輪摩托車報停,當季(年)已收費不予退費;復駛不足整季的,按月計征。

第三十一條車輛注銷

(一)車輛報廢:車輛所有人應當持車管所的“注銷報廢轉出證明”及其復印件和有效票證及收據,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養路費注銷手續;

(二)車輛轉籍:

本市轉出車輛,原車輛所有人應當持車管所的“轉籍證明”和有效票證,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本地繳費截止日期的證明函件和次月養路費注銷手續。

第三十二條本市內車輛調轉:調轉雙方應當持單位證明信(個人持戶口薄或者身份證)和行車執照,及時到轉出地區征稽所辦理養路費過戶手續;轉入戶應當于五日內憑“機動車輛調轉通知單”,到轉入地區征稽所辦理入戶繳費手續。

第三十三條車輛改裝:車輛所有人應當于當月內持行車執照,到當地征稽所辦理車輛養路費變更手續,從次月起改征養路費。逾期不辦理,已征費的不予退費;欠費的按漏欠費處理。

第三十四條車輛跨行、調駐: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駛的車輛,應當在車籍所在地繳納養路費,他省不再重征,但票證超過有效期三日的,視為無票證跨行。調駐他省超過三個自然月的車輛,從第四個月起在調駐地繳納養路費。

第三十五條車輛丟失:車輛所有人應當在車輛丟失后持市公安局二處的丟失證明信,到當地的征稽所辦理次月停征手續;車輛找到后應當于十日內持市公安局二處“丟失車輛發還通知單位”第一聯,到原征稽所辦理起征手續。

需修理才能復駛的,車輛所有人應當持保險公司“托修單”續報停駛手續,未投保的按第三十條規定辦理;丟失三個月未找到的,憑保險公司的理賠證明辦理;丟失三個月后找到的,按保險公司的處理決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車輛被扣押,按下列情況辦理:

(一)被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扣押的,車輛所有人應當持“扣押令,及有交效票證,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停征手續;解除扣押時,車輛所有人應當于十日內憑“解除扣押令”辦理起征手續;

(二)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扣押的,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市、縣(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物品暫扣單”及有效票證辦理次月停征手續;發還時,車輛所有人應當于五日內憑“物品發還清單”,到當地征稽所辦理起征手續;

(三)被市控辦處罰繳庫的,車輛所有人應持市控辦的“得罰繳庫證明”、“繳送物資清冊”及有效票證,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停征手續。凡由市控辦調給的調庫啟用車輛,增車單位應當于五日內持市控辦開具的“調庫車輛批準單”,到當地征稽所辦理繳費手續,然后到車管所辦理過戶手續。

(四)被公安部門扣押的,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公安部門(分局以上)出具的證明和有效票證,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停征手續;發還時,車輛所有人應當于五日內憑發還證明辦理起征手續;

(五)因交通事故被扣押的,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公安交通大、中隊事故“裁決書”、扣押證明和有效票證,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停征手續;

(六)因事故在修的車輛,車輛所有人應當持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準證明和牌照,及時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停征手續。

第三十七條車輛進駐汽車教練場:

(一)汽車教練場應于開業前,到征稽處簽訂進場教練車停征養路費的管理協議;

(二)車輛所有人應當持“汽車教練場停繳養路費申報單”二、三聯、有效票證和教練場的場地費收據、停車費收據,到當地征稽所辦理次月到交付場地費期滿期間養路費停證手續。此后,需續辦養路費停證的,應當于駐場期滿當月持續辦“汽車教練場停繳養路費申報單”二、三聯和教練場的地場費收據、停車費收據辦理續駐期間養路費停征手續。逾期已征費,不予退費;

(三)對做班車使用的進場教練或駐場期不足三個月的教練車,按章征費。

第九章退費

第三十八條養路費一經征繳,原則上不予退費,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予以退費:

(一)因征稽部門的過失造成被罰款或多收、重收的;

(二)車輛在預繳費期間發生事故的;

(三)在預繳費期間車輛或期牌照被公安、司法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扣押一個自然月以上或沒收的;

(四)已在本市預繳費的車輛,調駐他省三個自然月以上并已在駐地繳費的;

(五)車輛在預繳費期間發生停駛、報廢、轉籍、調轉的;

第三十九條退費手續:

(一)第三十八條第一項憑有關收據及其復印件辦理;

(二)第三十八條第二項憑公安交通大、中隊的事故“裁決書”和扣押證明辦理;

(三)第三十八條第四項憑公安、司法及其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扣車(牌照)證明辦理;

(四)第三十八條第四項憑在調駐地繳費收據及其復印件和票證辦理;

(五)第三十八條第五項憑車輛停駛、報廢、轉籍、調轉證明辦理;

第十章稽查

第四十條本市公路征稽部門及其征稽人員,有權依法對行駛在公路上的車輛或者停車場(站)的車輛進行有關養路費的檢查;有權依法對車輛所有人的車輛使用情況和車輛營運帳目進行檢查。經市政府批準,公路管理部門可在公路路口設立檢查站,專司征費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養路費征收稽查工作,也不得拒絕接受檢查。

第四十一條對在公路或者停車場(站)被稽查的本市違章車輛,由在場的公安交通民警暫扣車輛牌照。違章車輛所有人應當在五日內持違章通知書和暫扣憑證,到車籍所在地征稽所接受處理后,再持填有處理結果并蓋章的暫扣憑證,到被查地公安交通大、中隊領取車輛牌照。對被稽查到的他省違章車輛,依照第十一章第四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予以處理。

第十一章處罰

第四十二條違反《辦法》及本《實施規定》,拖欠,逃繳養路費的,除由征稽所責令其補繳養路費,按日加收月(摩托車按季)應繳費額1%的滯納金外,并按下列規定予以罰款:

(一)拖欠、逃繳連續三個月以上不滿六個月的,處應繳費額30%的罰款;連續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處以應繳費額40%的罰款;滿一年的,處以應繳費額50%的罰款;

(二)拖欠、逃繳連續時間超過一年不滿一年半的,處以應繳費額60%的罰款;超過一年半不滿二年的,處以應繳費額80%的罰款,二年以上的,處以應繳費額100%的罰款;

(三)無車輛牌照、偷駛或者報停后偷駛的車輛,處以應繳費額2倍的罰款;

(四)假報車輛使用性質、載重噸位、營運收入的,處以應繳費額2倍的罰款;轉借票證的,處以應繳費額3倍罰款;

(五)倒換車輛號牌的,處以應繳費額3倍的罰款;涂改、偽造票證的,處以應繳費額5倍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對無票證車輛跨我市行駛的,按本市費額標準處以相當于該車一個月應繳費額的滯納金。在當月內一地繳納滯納金后,其他地區不再收取滯納金。

第四十四條未經公路部門批準的單位或者個人,擅自征收養路費的,屬亂收費行為,由物價管理部門根據有關規定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