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優化治療范文
時間:2023-05-29 15:09: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血壓優化治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高血壓的發病情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原發性的高血壓,另一類是繼發性的高血壓。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的高血壓高發人群為中老年人,而在發病中大多為繼發性高血壓[1],繼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因為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患者的血壓一旦偏高就會出現腎動脈痙攣,事實上高血壓的發作會直接加速腎病的惡化[2],嚴重的會引發死亡。在此次研究中我院選取了45例 腎性高血壓患者,其中23例給予優化治療,22例作為對照組,具體的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來收治的45例腎性高血壓患者, 對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3例)與觀察組(22例),采取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優化治療的為觀察組,采取常規的替米沙坦治療的為對照組。以上患者中合并肺心病患者4例、合并蛋白尿患者2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合并血尿患者11例。對照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5.15±4.54)歲;觀察組:男12例,女10例,年齡55~76歲,平均年齡(66.55±2.36)歲。其中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上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替米沙坦治療方法,采取口服,服用方法:服用量為80mg/次,1次/d,治療時間為2個月,服用時間為早飯以前。觀察組采取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的治療方法,治療時間同樣為2個月,替米沙坦的服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依那普利采用口服的方法,具體為1次/d,10mg/次,服用時間為飯后1h[3]。對兩者患者進行血壓監測(每日早中晚及夜間各監測1次血壓)療效記錄,時刻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1.3臨床療效評價 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分為三個等級:①顯效:患者的血壓在治療后達到基本正常(130/80mmHg)或者是收縮壓在130~150mmHg;②有效:患者的血壓明顯有好轉并且保持收縮壓在130~160mmHg;③無效:治療前后沒有好轉或者出現病情加重。
1.4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采用%表示,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加以處理,當P
2 結果
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療后,觀察組的有效率達到了(91.30 %),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3.63 %),兩組對比發現觀察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
3 討論
腎性高血壓主要是指由于腎動脈病變以及腎臟功能引起的高血壓。腎性高血壓的發病機理:腎小球出現一定病變間質組織、結締組織增生以及各種腎小管萎縮 等,共同造成了腎臟功能問題導致腎臟供血不足[4];非特異性大動脈炎,主要會引起腎臟血流的灌注明顯不足。臨床醫學表明腎功能出現障礙或者是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接近60%~80%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壓,其中慢性腎小球炎患者高達90%以上。出現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同時還伴有慢性的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肺心病等這些病情相互交叉導致病情惡化[5]。可見腎性高血壓的病情是非常復雜的。目前還沒有非常好的治療方法,傳統治療方法,效果不佳同時發病率較高。在本次試驗中我院采取了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的治療方法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兩種藥物中替米沙坦可以起到對患者腎臟血液循環改善,達到降血壓、減少蛋白尿及保護腎功能的作用,而依那普利可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及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抑制激肽酶對激肽的降解,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通過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內壓,可以促進人體的雙通道排泄,減小患者的腎臟負擔,改善腎小球的循環,減小腎臟血管的阻力。
在此次研究中為了更好的體現出采取優化治療的治療效果,我院根據前來接受治療的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了不同的治療方法,通過兩組對照的方法來觀察其治療效果。具體的實施辦法為對以上收治的45例腎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 隨機分為對照組(23例)與觀察組(22例),采取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優化治療的為觀察組,采取常規的替米沙坦治療的為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替米沙坦治療方法,采取口服,服用方法:服用量為80mg/次,1次/d,治療時間為2個月,服用時間為早飯以前。觀察組采取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的治療方法,治療時間同樣為2個月,替米沙坦的服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依那普利采用口服的方法,具體為1次/d,10mg/次,服用時間為飯后1h。實時上以上兩組患者采取的治療辦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對而言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更好,更能夠達到預期目標,符合治療的標準。對兩者患者進行療效記錄,時刻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對于臨床評價方法上也是采取了比較嚴格的治療效果三級別的方法,對患者血壓范圍做好嚴格的劃分,然后對患者接受治療后進行嚴格的相關指標檢查最終確定出患者的所處于的劃分等級,最終得出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治療效果評價機制和結果。經過科學的臨床效果評價之后,得出觀察組有效率達到91.30%,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3.63%,兩組對比發現觀察組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
綜上所述,對于腎性高血壓患者僅僅采取簡單的藥物治療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治療會發揮出更好的治療效果,兩種藥物共同作用能夠起到互補的作用當然效果更好,可見腎性高血壓患者采用優化治療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醫學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楊振顯.用厄貝沙坦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腎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 當代醫藥論叢,2014,6.
[2]謝文虎.高劑量厄貝沙坦對糖尿病腎性高血壓患者腎功能改善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
[3]郭浪.替米沙坦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腎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2,11.
篇2
原發性高血壓是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國目前有高血壓患者1.6億,在每年以300萬人的數量增加的高血壓患者中,發病年輕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而我國的高血壓控制達標率很低,2004年10月的全國營養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血壓的控制率平均僅6.1%。我們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體會到,青年高血壓患者因疾病在其自身表現以及他們的工作生活環境、自身心理狀態等因素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血壓的達標和控制。故應盡早積極干預影響因素,改善血壓控制率。
1 影響青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的因素
1.1 疾病本身在個體患者表現的特殊性:①大多數青年高血壓患者常常無癥狀,多在常規體檢中發現并確診。由于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故容易漏診或誤診。②血壓波動大,這類人群由于工作競爭和生活壓力大,血壓變化無明顯規律,早期常表現為隱蔽性,診室血壓和偶測不能真實和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實際血壓情況。
1.2患者自身行為因素的影響:①病人的健康理念缺乏,自認為平素身體健康,極少進行全面體檢,有的連續多年未測量過血壓,對于血壓的正常值也未知曉。對高血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發現血壓高也不引起重視,不積極堅持治療。或是對醫生的診斷持懷疑態度,拒絕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意見。②確診后用藥的依從性差,認為自己除血壓監測升高以外,沒有任何不適,有癥狀才是服藥的標準,沒癥狀就不需要藥物治療。③青年高血壓患者確診后復診率低,因工作忙,沒時間去醫院復診,得不到醫生的治療指導。④心理因素影響,因承受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愿讓同事和家人知道而隱瞞病情。⑤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矯正,影響降壓藥的療效,如限鹽、減肥、緩解精神壓力等。
1.3 醫源性因素。藥物治療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大量的高血壓患者治療隨訪中發現:①很多醫務人員并沒有按照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將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很好地落實到具體病人身上。在許多發達國家,僅有不超過25%的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得到了滿意的控制[1],而在其他的國家控制率更低。這種令人不滿意的結果不應完全歸于藥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醫生的治療方法的不適當。②醫務人員防治高血壓觀念淡漠,尤其是基層醫務人員業務知識老化,對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危險分層、控制標準了解不夠,特別是對一些高危患者的識別,醫務人員自身的醫療技術水平及醫療行為與國際國內頒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標準存在一定的差距。③與患者的溝通及對病人的管理不夠,醫務人員存在某種惰性,缺乏耐心、細心的態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對高血壓病人的管理,包括治療、隨訪、健康教育,與高血壓相關的不良生活行為的矯正等非藥物治療措施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④對一些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沒有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如聯合藥物治療等。
1.4 其他因素。血壓達標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如性別、年齡、家庭成員的支持,工作環境、經濟收入限制某些藥物的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等。
2 干預措施
2.1 年輕人高血壓達標應更為嚴格。高血壓是一個有復雜和相互關聯的病因引起的進行性的心血管綜合征,可導致心臟和血管功能及結構的改變,是冠心病、卒中、外周血管病、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量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一旦檢出高血壓即應給予治療(藥物和非藥物),迅速降低血壓,尤其對青年高血壓患者及早平穩地控制血壓,對病人非常有益,可以減少病人的高危持續時間,明顯降低各種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青年高血壓患者正處于事業和生活的高峰期,同時也是多種危險因素聚集的病人,常合并有高血脂、體重超重、吸煙等,有效控制血壓,防止和減輕靶器官的損害。血壓達標越早、控制越平穩、預后越好,獲益越大。
2.2 高血壓治療要個體化。個體化方案的核心是醫生必須緊密結合每一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性別、年齡、血壓升高程度、體重、工作性質環境和經濟收入、有無危險因素、靶器官的功能狀態及并發癥和合并癥等,正確評估后,制定科學合理優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因每位高血壓患者個體狀況差異很大,尤其是合并的危險因素、靶器官的功能狀態各不相同。一個科學合理的個體優化治療方案同時可以體現醫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在抗高血壓藥物的選擇及合并用藥上,將個體化藥物的“套餐”提供給患者,為患者提供藥物性能、劑量、副作用最佳用藥時間及相互作用等內容的教育材料和口頭指導。
2.3 重視青年高血壓患者自測血壓的指導和培訓。青年高血壓同老年高血壓患者相比,確定治療方案后來醫療機構復診的頻率較低,故加強診室外治療指導評估極為重要。自動血壓檢測儀目前在我國已相當普及,用自動血壓檢測儀檢測是診室外評估指導降壓治療的一種重要方法,可以彌補診室血壓的不足和缺陷,對于工作繁忙的青年高血壓患者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醫生和一些高血壓防治機構的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接觸,交流與溝通,直接獲得有關的數據,有利于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和血壓控制率及患者本人對疾病處理的參與意識。由于自測血壓受儀器性能的準確性、檢測過程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如果缺乏正確的指導和培訓,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相反有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效應。所以醫生要教會患者自動血壓檢測儀的選擇、測量的方法、數據的采集和評估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檢測和自我管理能力。
2.4 注重合理用藥,提高用藥的依從性。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由于醫務人員造成的,醫務人員要及時更新知識,尤其是要及時更新降壓治療理念,努力提高對高血壓治療的專業水平。在選擇降壓藥物時,藥物的降壓能力,尤其是血壓控制達標率,是降壓藥優化選擇的重要內容。長期有效平穩控制血壓并達標對于高危病人可能獲益更大,核心是合理用藥和盡早聯合藥物治療,利用不同藥物的互補性,優化組合、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另外醫務人員要增強信心和責任心,多和患者的家庭成員溝通,協助患者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2.5 非藥物治療早期干預,控制危險因素。積極有效的非藥物治療對青年高血壓患者非常重要,安全有效、花費少。但同老年人相比,非藥物方法很難落實,故應強化指導各種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①減肥。減肥可降低高血壓病人靜息與運動血壓,長期減肥,長期有效,減肥應當做為肥胖高血壓病人的第一線療法。②戒煙限酒。③減輕精神壓力。④適當的體育運動。⑤健康教育。積極的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⑥對非藥物措施難以落實的,應盡早給予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篇3
高血壓病是人類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高,俗稱“無聲的殺手”。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特點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與冠心病、腦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腎功能障礙有密切的關系。根據我國三次全國性大規模高血壓抽樣調查調查表明,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精神緊張、心里失衡也促進高血壓患病率的升高。高血壓的病因和機制不很明確,雖然高血壓的有關研究很多,但進展較緩慢,新的抗高血壓藥也增多,但藥物治療較混亂,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作用效果包括降壓穩壓和保護靶器官等;二是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三是經濟方面,由于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堅持治療那是必需的,患者在經濟上要能受得起。本文就聯合用藥、有效治療、非藥物治療、終生治療、平穩降壓、個性化治療等方面為醫生治療高血壓提供堅立一定的理念和方法。
1 聯合用藥
藥物聯合治療高血壓能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提高血壓的控制率。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優化的降壓藥物組合能達到良好的理想血壓目標進而減輕或避免患者靶器官損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聯合用藥是單一藥物無效時控制血壓的最佳治療方法。
優點:①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聯合有利于控制血壓,在降壓作用上發揮協同作用或疊加效應②小劑量聯合用藥可互相減輕或抵消不同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避免單一大劑量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③聯合用藥比單一用藥治療更易耐受,利于提高的生活質量,增強患者服藥的依從性④聯合用藥更安全,兼顧了患者存在的多種危險因素合并癥⑤劑量的減少,降低了藥價。
原則:①盡量使用最低的劑量②選用能增大降壓效應,減少不良反應和能起協同作用的降壓藥物聯合。不良反應最好抵消或少于兩藥單用。③盡量選用有長效作用的藥物,盡量用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和持久平穩降壓的,這能保護靶器官和減少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依從性。④推廣固定劑量復方制劑,根據需要配比制劑。
2 有效治療
確實有效的治療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的危險。根據我國2005年中國高血壓指南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壓藥,血壓雖然小于140mmHg亦應該診斷為高血壓。一般認為經不同的多次測壓血壓仍大于等于150/95mmHg即需治療。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有遺傳因素、膳食因素(Na+的攝入量高)、肥胖、中度以上飲酒、缺乏體力活動、細動脈交感神經纖維興奮性增強、精神長期反復緊張,如有上述因素中的1-2條血壓大于等于140/90mmHg就要治療。HOT研究帶來的理念是是理想血壓應為小于138/83mmHg,糖尿病患者的應該更低。降壓的幅度不能太低,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會增加導致低血壓和腎功能不全的發生率,心率增加和引起冠狀動脈和腦血管供血不足。有效地治療依據指南把循證醫學作為借鑒,遵循個體化原則,把握好降壓的幅度和速度。
3 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措施是一種非常有效地為之可行的控制治療高血壓方法,能控制輕型高血壓,輔助治療高中度高血壓,預防和減少心血管的并發癥。是重要的隱性“藥物”,在臨床用藥時應注意非藥物治療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健康作為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措施,加強宣傳工作。研究發現藥物治療結合非藥物治療不僅能降低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還能降低心血管的危險。從危險因素中我們可以知道:鈉鹽過多與我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有關;肥胖也與飲食和缺少運動有關等等應看到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宣傳教育,消除人們的錯誤的傳統的觀念,有計劃的有目的的去調整與之有關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加強生活上的調理,從而對高血壓進行有效的預防和保健。大多醫師常缺乏對患者生活質量問題的關心,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比預期的要重,這應引起醫生的重視。此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可能有①醫師認為這個太麻煩,說的太多,怕病人煩惱②認為患者的依從性低,不會按照醫生囑咐的去辦,認為這是多此一舉③認識不是蠻深,認為有藥物治療就足夠了。
4 終生治療
高血壓治療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最基本的是血壓的長期控制,大多數高血壓病需長期終生的降壓治療,一些患者的血壓控制不好就是因為未能堅持治療所致。有些患者不懂病因和長期治療的重要性,治療一段時間后感覺血壓趨于正常或偶爾幾次在正常范圍內,于是就私自停藥。不久,血壓又再次回升,加重用藥。另外一些病人因為經濟受限也不得不停藥。因此,醫生在選藥時應選用價格較低,病人收益最大的,不可盲目推舉和使用新藥,因為新藥和貴藥不一定是好藥,價格與藥效并不成正比,新也不一定適合一些病人。因此醫生應結合考慮藥效,安全,價格等,保證病人長期用藥、終生治療進而提高生活質量。
5 平穩降壓
人體血壓有明顯的晝夜變化節律,而控制高血壓要求24dx時內充滿地使血壓下降,因此要求抗高血壓藥物在一天內有穩定而持續降壓的能力,從而達到保護靶器官。目前提出的一個降壓藥物能否有穩定降壓效果的標準――谷,峰比值也叫T:P比值。它是指一次給藥間隔末和第二次給藥前的血壓下降值(稱為谷)與該藥物達最大效應時血壓下降幅度(峰值)的百分比值。藥物T:P比值最小值為50%,如果此50%以下表明每日服藥一次會使24小時內血壓有很大的差異性,若達穩定必須增加給藥的次數。選用平穩的長作用降壓藥,血壓波動小有利于靶器官的保護,此處藥物的劑量也不宜很大,否則會造成低血壓。
6 個性化治療
篇4
1 概述
我國高血壓目前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規則服藥、不難受不吃藥、不愛用藥)的特點。因此提高高血壓的治療水平和患者的順從性,是我國高血壓防治的當務之急。由于醫務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現在西醫對高血壓病的防治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方案。但是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在首診后所服用的藥物價位都比較高,長期服用經濟負擔比較重。且不良反應較大,影響生活質量,導致患者自行停藥或不合理用藥,順從性低,對于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低收入家庭占較大比例的我國而言,負擔沉重。同時,中醫藥治療高血壓有悠久歷史,經驗相當豐富,用中醫藥治療,在降壓的同時,能減輕西藥的不良反應,同時對面赤、耳鳴、口苦、便秘等癥狀能明顯改善,減輕患者痛苦。可有效提高生活質量,且不良反應少,價廉效優。值得在社區中推廣運用。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優化組合,綜合應用,可提高臨床療效,尤為適合我國國情。
2 社區綜合治療
篇5
【關鍵詞】 輕中度高血壓;硝苯地平緩釋劑;臨床療效
高血壓病作為一種臨床常見、多發疾病,一旦發病便需要持續性治療或控制。硝苯地平作為一種鈣離子拮抗劑,在高血壓病臨床治療中應用十分廣泛。臨床研究發現[1],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病、心絞痛具有十分確切的臨床療效,尤其是硝苯地平緩釋劑可以在治療高血壓病過程中一次服藥后保證較長時間的高血藥濃度[2],藥效更為顯著。本文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100例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了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的臨床療效與藥理。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臨床病癥均符合2010年版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3],排除重度高血壓病患者。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研究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為(38.5±4.6)歲。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為(39.6±4.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統計比較。
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根據患者的血壓指標變化,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劑量為20~100mg,每天用藥1次,持續用藥1個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硝苯地平藥物治療,結合患者的血壓指標給予硝苯地平75~125mg/d,每天用藥3次,持續治療1個月。治療期間,定時檢查患者血壓,總結臨床治療效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數據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P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指標改善效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指標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研究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
2.2 兩組藥物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藥物治療期間并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兩組治療安全性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 論
硝苯地平是一種鈣離子拮抗劑,在高血壓病、心絞痛治療中應用十分廣泛,且療效顯著。臨床研究發現[4],采用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高血壓病療效更加顯著,用藥后可以大大提升血藥濃度,有助于減少用藥頻率,對于血壓指標的改善效果十分顯著。本文研究發現,采用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病,可以明確緩解患者高血壓病癥,調節優化血壓指標,且無嚴重的不良反應,臨床療效明顯優于用硝苯地平常規藥物,提示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高血壓病的藥效機制更為科學,療效更為顯著,推廣價值極高。
硝苯地平緩釋劑進入人體后,會直接作用于正常供血區及缺血區冠狀動脈[5],緩解動脈血管痙攣,增加心肌供氧,降低血管耗氧量。另外,硝苯地平緩釋劑進入人體后,會舒張患者外周血管,減少血管阻力,降低外周血管舒張壓與收縮壓,藥效針對性強。此外,硝苯地平緩釋劑進入人體后,通過腸胃系統吸收,吸收率極高,進入血液系統后,可以保證血藥濃度曲線平穩、長效。臨床研究發現[6],硝苯地平緩釋劑的藥物成分進入人體后近90%的藥物可通過水溶代謝經過尿液排出體外,藥效持續時間長,且不會產生體內積蓄,有效性與安全性均有保障。可見,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高血壓病的藥理作用機制科學性強,療效針對性強,應用價值極高,可以適當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使用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輕中度高血壓,藥效作用科學,療效確切度明顯高于常規硝苯地平藥物,一次用藥可以長時間保證較高的血藥濃度,藥物作用持續時間較長,推廣價值極高。
參考文獻
[1] 王素華.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療效和藥理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5):87.
[2] 張俊峰.硝苯地平緩釋片與美托洛爾聯合應用治療原發性輕中度高血壓84例[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4:105-106.
[3] 楊景堂.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療效和藥理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22):113.
[4] 王永柏.拉西地平和硝苯地平緩釋劑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北方藥學,2011,8(2):22-23.
篇6
關鍵詞 高血壓 非藥物治療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期間門診就診的輕型或臨界高血壓患者60例,血壓(140~159)/(90~99)mm Hg,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35~50歲,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頭暈、頭悶和頭脹、失眠、耳鳴、氣短等癥狀。病癥持續的時間在3~6個月,相關檢查未見異常,亦無高血壓病家族史。60例患者中均有喜食高脂肪食物、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40例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約為10g。肥胖者10人。
治療方法:均采用了非藥物治療。①限鈉攝入:生理需要量每日僅為0.5g,控制食鹽每日攝入量在6g左右,鹽浸食品如咸魚、咸菜和醬菜等禁止食用。②防治體重超重:對于肥胖者限制飲食的過量攝入,減少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和增加熱量的消耗。加強運動鍛煉。③禁煙戒酒。④適宜運動:要循序漸進,避免運動量過大及過于劇烈,量力而行。我國傳統氣功和太極拳是較好的治病養身方法。⑤行為治療:針對有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者,鼓勵多參與書法、繪畫、娛樂活動等社交活動。
結 果
45例患者經過上述治療,數月至半年后門診或院外隨訪均取得了一定療效,血壓偏高都得到控制,波動在正常范圍之內,頭暈頭痛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精神狀態改善,工作生活質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15例患者因不能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治療,血壓及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改善,其中5例患者隨訪過程中血壓有繼續升高趨勢,及時給予藥物治療,同時非藥物治療仍然作為基礎治療。
討 論
高血壓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以引起腦、心、腎的損害,是腦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的危險因素。尤其腦卒中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主要并發癥,發生率為心肌梗死的5~6倍,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加大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使高血壓患者人數不斷上升,估計有1億2千萬人,其中輕型患者約占80%。高血壓病的非藥物治療近年來深受世界各國的重視,因為非藥物治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非藥物治療不需服藥,花錢少,可以極大降低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其次沒有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很多病人單純應用非藥物治療,血壓亦能長期保持在正常范圍,部分病人可以自動轉為正常。另外非藥物治療還有著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等作用。非藥物治療配合藥物治療,有利于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減少所需藥物的劑量,從而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病人堅持服藥的依從性[1]。
我國的基層醫務工作者占全國所有醫務人員的70%左右,他們承擔著占我國總人口80% 的農村農民和中小城市居民的疾病診療和防治任務。在全國上下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和提倡勤儉節約的今天,提倡非藥物治療高血壓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不但可以極大地減少當前我國衛生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對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實現我國人均壽命的大幅提高,推動我國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意義重大[2]。
在非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時應注意,嚴格掌握非藥物治療的適應證,治療過程中要嚴密觀察血壓,不能一味的治療不變,如果應用非藥物治療后血壓未降至正常范圍以及中度以上程度的高血壓患者都必須及時應用藥物治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并發癥,同時可以輔助非藥物治療。調查表明,相當一部分社區居民不了解高血壓病相關知識,不懂得高鹽、飲酒和吸煙與高血壓病的關系,特別不知道膳食高鹽是中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社區醫生有責任做好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指導患者有意識的維護健康,對高血壓病人進行二級預防和系統隨防,建立醫療檔案。消除高血壓的發病原因,做到早普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根據高血壓級別及危險因素,個體化的確定每一個高血壓的優化干預策略,不斷總結經驗,讓每一位高血壓患者得到應有的最佳治療,從而提高一個地區乃至整個社會高血壓防治的知曉率、控制率、治療率。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高血壓; 發病機理; 聯合用藥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2-0028-03
高血壓病是常見病,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近2億人,其并發癥腦卒中、心臟病已經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合理充分地降低血壓是降低心腦腎發病率的根本措施。高血壓病的治療目的,在于降低血壓至正常水平,緩解控制高血壓癥狀,預防心腦腎并發癥,最終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工作質量。尤其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老年高血壓患者逐年增多。老年性高血壓是腦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或危險因素。因此對高血壓病患者及時、正確應用降壓藥物,消除癥狀防止病情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血壓的高低,是直接關系到人們身體正常與否的一個標準。而高血壓是作為一種病或綜合癥還是作為一種表現又成了臨床醫學一個難以區分的概念。因血壓高服藥降壓造成的肝腎損害、骨質疏松、腦血栓、下降、全身不明原因浮腫、脹痛等藥源性疾病已成了一大社會公害。因此,對高血壓的發病機理和合理用藥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論研究,已成為臨床醫療的一項緊迫任務。本人結合征兵、招工、招干、健康體查和臨床醫療中所掌握的情況,對血壓進行了為期近30年的臨床醫學觀察。對引起血壓改變的原因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認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定義是一個模糊概念。要提高高血壓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必需走出原來定義的誤區。根據血壓改變的因素,對高血壓進行了重新分類,分為生理性、病理性、藥源性三大類十四種,這種分類方法,在臨床應用中產生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為臨床醫療認識高血壓和治療高血壓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1發病機理
1.1影響血壓改變的因素: 把物理學的力學應用到醫學中來,認識血液為什么可以在血管中循環不息,這是一個發展。但每種物質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產生不同的反應,這是物質變化的規律。因此,在認識血壓的過程中必須要從物理流變動力學的觀點去看待血壓的改變。影響血壓高低的因素,有生活習慣、居住環境、氣候變化、精神因素、飲食嗜好、個體差異、、測量血壓的器具與方法、運動、家族史、藥物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血壓的改變。此外,還受著體內的交感神經和體內各種激素分泌及化學成份改變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使心臟的收縮力增強,動脈的彈性及(張)阻力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礎血壓,特別是家族遺傳性血壓高,是一種生理現象,就象高山與池塘的屋基一樣高低不可能在同一水平。因此,家族性高血壓不能作為一種病態來看待。對待高血壓,不能一見血壓高就用降壓藥降壓,一定要了解引起血壓改變的原因。由于原發性和繼發性這一模糊概念的定義,故出現了高血壓必降的錯誤認識。現在臨床上不問原因而吃降壓藥引起全身浮腫的患者屢見不鮮;肝腎損害和下降的呈上升趨勢;腦缺氧的和胃腸疾患的也在逐年增加;骨質疏松和精神抑郁的也在不斷上升,故降壓藥的濫用已成了目前血壓高人群的一大災害。筆者30多年來,根據影響血壓高的因素進行重新認識分類,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將分類方法和臨床合理用藥談點個人的膚淺體會,供同道們共同探討:
1.2引起血壓改變的原因及分類
1.2.1生理性高血壓: 高血壓的概念是指血壓高于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標準(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生理性的高血壓是指本人無任何自覺癥狀,全身臟器無任何不適體征。是在體檢或是有其它情況下測出血壓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四種:①家族性:這種高血壓與家庭父母遺傳有關,無任何癥狀和不適。如果靶器官沒有潛在性傷害,原則上不須服藥治療。其理由是沒有破解遺傳基因的降壓藥,常規劑量起不到降壓作用,大劑量引起藥源性疾病,這就是目前因服降壓藥導致一系列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②運動性:由運動所致。主要表現是運動后血壓增高、呼吸加速、休息后即可恢復。不需服藥。
③精神性:是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所致。主要表現易發脾氣易發怒、心情不悅、精神緊張。治療原則主要是精神調養,如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可適當選用調節精神的西藥和養心安神中藥,不需單純服降壓藥。④妊娠性:是指部分婦女懷孕后出現的血壓高。主要表現有些婦女懷孕三個月后出現血壓偏高,伴下肢浮腫或無其它不適。待生產后自然恢復正常。如下肢浮腫嚴重,可用中藥補中益氣丸加減以升提子宮減輕對血管的壓迫,效果很好。生理性高血壓,與其它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血壓高有明顯區別。
1.2.2病理性高血壓:是由其它疾病導致的一種臨床表現,不能單獨認定是一種病。走出了習慣性的醫學理論對高血壓定義的誤區。根據30多年的臨床觀察,歸納起來常見的有以下九種因素。與我們常說的繼發性高血壓又所不同。①血管粥樣硬化性高血壓:是由血脂膽固醇增高沉積于血管壁,一是引起血粘度增高,造成血液流變學改變,常見的有血管管腔狹窄,血栓形成;二是動脈血管硬化,易脆破裂出血。主要表現是血壓高、頭暈頭脹,生化檢查:血脂膽固醇增高。治療以降低血脂膽固醇為主,代表方劑有天麻勾藤飲、地龍湯、五七山茶湯、補陽還五湯等方藥加減。西藥選用鈣拮抗藥和血管擴張藥,控制血壓。在進行中西藥結合治療的同時,飲食調節是關鍵。愈后情況,持續血壓不降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甚至死亡。②肝性高血壓:由肝膽疾患所致。主要表現血壓高、心煩易怒、頭痛如裂、口苦、小便黃伴灼熱、嚴重時有口角抽動、手震顫等癥狀。治療原則祖國醫學以疏肝利膽平肝熄風為主,西藥選用受體阻滯劑降壓藥物控制。中藥代表方劑有天麻勾藤飲、平肝熄風湯、龍膽瀉肝湯、當歸蘆薈丸加減的中西藥結合綜合治療。愈后情況視精神因素所左右。③胃腸型高血壓:胃腸疾患所致。血壓高、頭重如裹或昏悶不適、胃脘脹、胸悶、氣喘心忡、反復性口腔潰瘍、耳鳴、手足麻木、燥熱、大便不正常、肩頸脹等表現。由胃腸引起的高血壓,歷來作為原發性高血壓處理。此類高血壓的治療原則可采用健脾化濕、理氣和胃為主,代表方劑有保和丸、藿香正氣丸、二陳湯、白附湯、溫膽湯、左歸飲、風引湯等方藥加減。在西藥應用上,選用胃動力藥,可起到降壓的效果,如馬叮啉等。此外,還可適當選用利尿藥降壓藥控制癥狀。該類高血壓重要是飲食調理,精神調節和辨證論治。愈后情況該型高血壓容易反復發作。④腎性高血壓:是由腎實質性病變、腎動脈狹窄、腎病綜合征、腎腫瘤、醛固酮增多癥等腎臟疾患和藥源性腎病所致。主要表現伴血壓高、水腫等,臨床檢查可見蛋白尿、管型、紅白細胞等生化指標異常。治療原則主要是查清腎病的種類。如腎病綜合征,中草藥主要代表方劑疏腎澤通對腎病綜合征有較好的療效。西藥可選用利尿藥。如系藥源性腎病所致,治療要去除藥物這一主要因素。愈后情況視病變時間而定。病變嚴重時會出現腎衰而死亡或腎臟其它后遺癥。⑤疼痛性高血壓:由其它疾病的疼痛引起動脈痙攣所致。臨床表現是由其它劇烈疼痛引起的血壓高。治療原則以排除引起動脈痙攣的原因,根據不同致痛原因,選擇止痛藥物。代表方劑有膠艾四物湯、當歸拈痛湯、川芎茶調散、四逆湯、痛瀉要方等以止痛為主的方藥,可達到止痛降壓的作用。西藥選用血管擴張藥。疼痛消失則可痊愈。⑥栓塞性高血壓:如腦血栓、腦栓塞或其它部位血管堵塞,使血管阻力加大,血壓升高。主要表現是半身不遂,語言騫塞伴血壓高等。治療原則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為主,以疏通腦血管達到降壓的目的。代表方劑左歸飲、補中益氣湯加減,愈后效果優于西藥。對于栓塞性高血壓嚴禁隨意使用高滲葡萄糖和脫水劑,以免影響血液粘稠,造成病情加重。⑦內源功能性高血壓:是由甲狀腺素、性激素、腎皮質激素、血管緊張素等分泌紊亂出現痙攣所致。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心煩、精神緊張不安、抑郁、食欲增加、體重減輕、眼突、氣促、血管收縮感等。治療原則根據致病因素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藥物主要是調節激素水平為主,代表方劑有建瓴湯、鎮肝熄風湯、龍膽瀉肝湯、右歸丸、逍遙散等。西藥選用腎上腺素受體阻滯藥。如藥物使用得當,能產生較好的療效。⑧腦性高血壓:由顱內腫瘤或腦創傷壓迫血管所致。其臨床表現以頭痛如裂、伴嘔吐、可借助CT等理化手段檢查確診。治療原則以手術治療為主。愈后情況主要是取決于腫瘤的性質,大小,部位和手術成功與否。
⑨主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由主動脈狹窄所致主要是心悸、氣喘、頭昏、伴缺氧、可借助CT確診。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治療。愈后情況看手術成功與否來確定。
1.2.3藥源性高血壓:是因其它疾病用藥不當,如腎上腺素、避孕藥、長期服用胃必治等均引起的血壓高。這種高血壓在服藥時血壓升高,停藥后就會恢復正常,如藥物過量,可適當選用擴張血管藥物降壓。該類高血壓如藥物過量,會出現肝腎損害嚴重等不良后果。
2聯合用藥原則
2.1高血壓的治療原則[1]:采用最小有效劑量以獲得可能的療效而使不良反應減到最小;為防止靶器官損害,要求24h內降壓穩定,為此,最好選用1次/d具有24h平穩降壓的長效藥物;為使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應,用低劑量單一藥物治療療效不夠時,可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治療原則的核心是個體化階梯療法[2],強調個體化原則,根據個體病情及發展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藥物,盡量做到因人而異。
2.2高血壓的聯合用藥原則
2.2.1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是其核心原則。合理組方使用不同種類的藥物,不僅能使各類藥物的藥理、藥效作用相加或增強,還可減少不良反應和服藥次數。愛爾蘭學者Mbamud等的研究發現,低劑量氨氯地平、阿替洛爾、芐氟噻嗪和卡托普利復方制劑降壓治療的效果優于這4種藥物中任何單藥常規劑量治療的效果。武保華[3]等對56名高血壓患者分別應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150mg/12.5mg)固定復方制劑與雷米普利10 mg合用氫氯噻嗪(12.5mg)給予治療,發現前者治療后不良發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后者。
2.2.2同類藥物不合用:一般不主張同類藥物的聯合使用,如治療高血壓必要時可選擇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與非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合用,以增加協同降壓作用。選擇藥物還應注意藥物的化學成分,避免使用藥名不同,但化學成分相同的藥物。
2.2.3相同作用的藥物不合用:有些藥物雖然其化學結構不相同,但產生的藥理作用卻相仿,這類藥物不應制成復方制劑使用。
2.2.4其他因素:同控如高血壓患者常常合并冠心病等其他危險因素,如血脂異常、腹水、糖尿病和肥胖等,是否兼顧治療這些危險因素也嚴重影響高血壓病預后,因此必須同時控制。
2.3高血壓的聯合用藥基礎及分類
2.3.1高血壓的聯合用藥基礎: 多數高血壓病人將接受2種或更多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以達到目標血壓
2.3.2高血壓聯合用藥的分類: 由于其組方不同、治療的目標人群的不同,往往分兩大類:(1)由治療劑量的單藥組成的復方,常用于單藥治療效果不滿意或對不良反應不能耐受的患者;(2)由低于最低有效劑量單藥組成的復方,可用于高血壓初始治療的患者。
3討論
我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制復方降壓藥物,先后研制并應用的復方制劑有多種.復方制劑的組成已經有了新的概念,不單純是幾種降壓藥物的合理搭配,而是考慮到整個高血壓的綜合治療。
在歐洲、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小劑量固定劑量的復方制劑已經成為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趨勢。英國研制出一種新的復方制劑,包括1種降脂藥、2種降壓藥、葉酸和阿司匹林,美國也研制出了用于防治高血壓病的“多藥片”。盡管這些復方制劑的效果尚需得到循證醫學的驗證,但是綜合控制多重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這一理念已獲得心血管醫學界的廣泛認同[4]。
未來的研究工作不僅向我們提出挑戰,還賦予我們很多機遇。高血壓研究的許多工作在國際上亦剛剛起步。根據國際高血壓研究的進展,立足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國家的需求,從2000年起我國啟動了心、腦血管疾病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No) [5]。高血壓用藥的復方制劑以其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有效抵御并發癥和依從性好等諸多優點,成為治療高血壓的一個新趨勢和新方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高血壓用藥的復方制劑將會在今后的高血壓防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將在今后的新藥開發和研究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根據這種病因分類的方法,并應用于臨床,各種類型高血壓都有臨床病例的驗證,特別是胃腸型高血壓通過我們“高血壓臨床病因分類”調查結果表明,占了整個臨床高血壓病例的82.8%,對這類高血壓歷來被劃為原發性高血壓之列,胃腸型高血壓的第一個臨床特點就是頭昏腦悶。現將其它各醫療單對于此類高血壓的認識情況作個介紹。如李航用馬叮啉治胃脹,收到了明顯的降壓效果。在中醫藥的辨證論治上,李雪平《從脾胃論治高血壓108例》;喬運河、彭紅芹《高血壓病從脾胃論治體會》;祝建華《從脾胃論治高血壓56例》;戴德銀、盧海波、代英《高血壓的合理用藥》。袁文龍的《審證求因治療高血壓48例的臨床體會》筆者按致病因素的分類方法,已被多家醫療單位廣泛應用于臨床醫療實踐中,并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按致病因素進行藥物優化篩選工作,對治療高血壓做到合理用藥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4體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模式醫學已經適應不了人們對醫學的需求。祖國醫學的審證求因和辨證論治是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發展的必然。認識血壓沒有中西醫的區分,只有認識正確與否。因此,對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和藥物合理應用的研究與探討,不但對高血壓定義有重新認識的必要,而且對臨床優化用藥,降低藥源性疾病的發生,為降低致殘率、減少死亡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對于高血壓的認識,必須注重個性化,不能用血壓數字標準模式去套,只有因人而異,因地而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陳中定.中國醫學論壇報,2003,(39):10~16
[2] 嚴寶霞.臨床藥學各論,1999.9
[3]武保華。劉志明,王向明.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固定復方制劑對高血壓患者血尿酸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7,lo(2):192.
篇8
摘要: 目的 了解遼寧省農村地區高血壓患者用藥情況。方法 采取隨機抽樣和入戶調查方法,對遼寧省莊河和本溪縣4397戶的14802人進行高血壓患病及用藥情況調查。結果 共查出高血壓患者444人,患病率為30%,其中768%的高血壓患者采用單一降壓藥治療,684%的患者服用復方制劑。服用最多的降壓藥為復方降壓片(569%),北京降壓0號(149%)和卡拖普利(102%)。鈣通道阻滯劑(34%)和利尿劑(08%)使用率明顯低于其他地區。結論 農村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服用價格低廉的復方制劑,聯合用藥水平及藥物使用結構與《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關鍵詞: 農村;高血壓;藥物
Investigation on medicine usage status of hypertenoron patients in villages of Liaoning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medicine use of hypentension patients of Liaoning province.Methods The 14802 persons from 4397 families in Zhuanghe and Benxi,two counties of Liaoni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condition of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their medication by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fourty four high blood pressure patients were found out,and the morbidity rate was 3.0%.768% high blood pressure patients adopted only one hypertensive drug to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and 684% patients took the fixeddose combination.The most useful medicine order was the compound Reserpine (569%),the Peking step-down No.0 (149%),and the Captopril (102%).The utilization rates of Calcium antagonists and the diuretic were 34% and 08%,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places.Conclusion Most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the villages take the cheap fixeddose combination.There exists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 of the combination usage of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medicines usage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ntension in china.
Key words: village;hypertension;medicine
規律合理服藥是控制高血壓水產的關鍵因素。我國于1999年和2004年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1〕(簡稱指南),制定并修正了降壓藥物的合理用藥方案。為了解遼寧省農村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現狀,為在我省農村推廣《指南》用藥方案提供依據,本文對遼寧省本溪和莊河2縣444例高血壓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于2005年8~9月在遼寧省莊河和本溪2縣各隨機抽取50個村,每村隨機抽取50戶,共調查4397戶全部家庭成員,共計14802人。
12 方法 由村醫采用統一制定的問卷進行入戶調查。對發現的高血壓患者的用藥和治療情況進行登記。分析各種降壓藥藥物使用率及構成比。
13 統計分析 應用Foxpro 60軟件錄入數據,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調查14802人,共發現444例高血壓患者,患病率為30%;其中男性175人,占3941%;女性269人,占6059%;職業均為農民,平均年齡為6036歲。
22 用藥情況 444例患者中,393例進行藥物治療,服藥率為885%;其中采用單一藥物治療占768%,2種藥物占193%,3種及以上藥物占38%。
轉貼于
23 用藥種類 393例服藥患者共使用21種降壓藥物,累計用藥次數471人次。最常用的10種藥物中,排在前5位的是復方降壓片、北京降壓0號、卡拖普利、牛黃降壓丸、心痛定。
24 降壓藥物構成比較(表1) 遼寧省農村高血壓患者的鈣通道阻滯劑和利尿劑使用率只有36%和08%,明顯低于浙江省〔2〕和北京市農村〔3〕,也低于全國地縣和鄉村醫生用藥調查結果〔4〕。但復方制劑使用率達684%,與北京農村接近,高于全國農村醫生用藥調查結果。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的使用率略高于國內農村的平均水平。
表1 遼寧農村與國內其他地區降壓藥物構成比較(略)
注:*社區患者調查結果;**醫院醫生用藥調查結果
3 討論
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控制水平取決于規律服藥和合理用藥。《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建議,對2級高血壓水平和高危的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聯合治療的方案,Hansson的研究結果〔5〕提示,70%的高血壓患者采用聯合藥物治療可使90%的患者舒張壓(DBP)下降到90mmHg以下。本文調查結果顯示,遼寧農村高血壓患者單一用藥率為780%,明顯高于浙江省(326%)和成都市(425%)農村的水平〔6〕。對2,3級高血壓及危險分層為中、高危患者而言,單一藥物治療可能難以使這些病人達到理想控制血壓水平。調查結果還顯示,遼寧省農村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選擇價格低廉的復方制劑,聯合用藥水平及藥物使用結構與《指南》要求存在巨大差異。因此,應充分考慮當地農村經濟承受能力,在用好復方制劑的基礎上,加大《指南》在農村的培訓力度,加快當地醫生的高血壓藥物治療知識的更新速度。在現有條件下盡快優化用藥結構,改變鈣通道阻滯劑和利尿劑使用率明顯偏低的現狀,提高聯合用藥和新型高血壓藥物的利用水平,使患者血壓控制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8:94-102.
〔2〕 唐新華,金宏義,徐小玲,等.浙江省社區人群降壓藥物應用現狀調查分析[J].高血壓雜志,2005,13(5):313-315.
〔3〕 基層醫生高血壓檢出、評估、治療及預防綜合規范研究課題組.北京市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血壓防治現狀的對比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1):1021-1025.
〔4〕 武陽豐,王增武,高潤霖,等.中國醫療衛生人員高血壓防治觀念[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3):264-269.
〔5〕 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hers S G,et al.Effects of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rinciple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HOT) randomized trial[J].Lancet,1998,351:1755-1762.
篇9
讀者 南玉珍
南玉珍讀者:
服藥降血壓效果欠佳現象很普遍。其實,血壓并不難控制,只是沒有發現影響血壓的因素。以下因素容易導致血壓不穩,建議您一一排查,找到服藥無效的真正原因。
1.測量方法不當。最常見的錯誤是測量血壓之前沒有安靜地以坐姿休息5分鐘,上臂較粗的患者未使用較長的袖帶,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血壓假性升高。建議臂圍27~34厘米的患者選擇30×13厘米的袖帶,臂圍35~44厘米的患者選擇36×16厘米的大號袖帶。測量血壓時上臂必須或者僅有一層單衣,如果穿過多或過厚的衣服,也會使測得的血壓值偏高。
2.服藥不規律。高血壓患者服藥不規律現象非常普遍,服藥不規律,血壓自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最新數據顯示,上海人群的高血壓控制率不高,服用降壓藥人群的血壓控制率只有40%左右。全國其他省市的高血壓控制形勢也非常嚴峻。如果患者不能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今后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很可能大大提高。
很多患者擔心藥物有副作用,認為多吃藥不如少吃藥,吃藥不如不吃藥。有些患者在血壓剛剛控制到臨界點時就開始減藥、停藥,或認為夏季血壓降低就自行停藥。事實上,一旦確診高血壓,通常需要長期服藥,如果服用一種藥物后血壓未得到控制,還要進行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的聯合降壓治療,因為二聯、三聯用藥不僅可以改善降壓效果,有時還可以相互抵消副作用,減少不良反應,具有雙重優勢。而是否可以停藥或者減藥,一定要經過醫生的評估和認可。如果經常忘記服藥,除了思想上加強重視外,遵醫囑改用長效降壓藥或使用分時藥盒也能幫上忙。
3.白大褂現象。1/3以上的難治性高血壓是“白大褂高血壓”,即在診室血壓升高,但如果進行家庭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監測則結果正常,這與診室環境造成的患者緊張情緒有關。
4.不良生活方式和并發癥。飲食過咸可導致血壓升高,還會影響大多數降壓藥物的療效。這在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身上表現更為突出。吸煙、大量飲酒、長期焦慮或緊張、慢性疼痛、睡眠不足、肥胖、糖尿病、腎功能不全、高脂血癥等都可造成血壓難以控制。改變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壓的基礎。
5.服用了升高血壓的藥。許多非降壓藥可引起血壓升高,如某些止痛藥、擬交感神經藥、激素、甘草、麻黃、三環類抗抑郁藥、環孢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有時,并未直接服用上述藥物,而是服用了含有上述成分的藥物或食物,比如某些止咳藥和飲料中含有甘草,也可能影響血壓。
6.治療不當。如果上述因素都已排除,就需要請醫生確定降壓治療方案是否合適。降壓藥物選擇使用不當,劑量偏低或療程不足,聯合用藥不夠合理,以及利尿劑治療不充分等均可使臨床上表現為血壓難以控制。
篇10
【關鍵詞】 高血壓; 老年患者; 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8-0115-03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Effect Analy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WANG Jia-n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18):115-117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102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le 84 case of non-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pressure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fter treatment,thei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pulse pressure decreased in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Elderly patients; Clinical feat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Quanzhou First Hospital,Quanzhou 362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18.064
從近年來臨床調查統計結果來看,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其中以老年患者為主要群體,老年高血壓患者因年齡大、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同時合并其他疾病,其病情更為復雜[1]。臨床治療中需要綜合多重因素、臨床特征來進行治療和預防。本次研究中,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共102例,重點觀察分析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臨床治療問題,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共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齡62~82歲,平均(50.3±2.4)歲,其中空腹血糖(5.12±0.25)mmol/L,平均體質量指數為(23.50±2.76)kg/m2;同時選取了非老年高血壓患者84例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臨床特征表現進行對比統計。
1.2 納入標準
(1)符合WHO1999年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老年高血壓患者。(2)排除惡性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患者。(3)患者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4)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如院后均進行血壓測量,對其24 h動態血壓進行監測,同時對其全身健康狀況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包括胸片、生化常規以及尿常規、心電圖等。血壓測量過程中要求患者保濕平臥位、使用水銀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4次/d。動態血壓檢測在患者入院后次日早晨進行,每隔60 min間隔復查,監測間隔夜間為30 min/次,受試者在血壓測試期間,日常活動不限[2-3]。
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絡活喜)和貝那普利10 mg(洛汀新)治療,以一個月為一療程,治療一個療程后觀察兩組治療后的效果[4]。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17.0軟件來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的檢驗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收縮壓、脈壓差等指標低于觀察組,經對癥治療后其兩組收縮壓、脈壓差均下降,對照組下降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它占到高血壓患者的60%以上,成為老年群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脅之一[6]。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病后易誘發多重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心臟病或腦卒中等,嚴重的可直接導致其死亡。臨床治療中,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特點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致殘率和病死率的發生,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全面了解把握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征,從而采取綜合化的治療措施進行預防和控制。大量臨床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一個重要特點為收縮壓或者脈壓增高,收縮期高血壓,當收縮壓增大后患者心血管也隨之變大,進而導致多個靶器官的損傷。對此,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期時需要有效控制其血壓變化,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研究發現,當大動脈順應性有35%的減退,收縮壓有25%的升高,舒張壓便有12%的下降,最終導致較大的脈壓差,導致血壓的大幅度波動,影響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7]。
針對以上特點,在老年高血壓治療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控制合理的藥物劑量。老年患者因年齡較大,身體各器官和免疫功能嚴重下降,同時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對此在用藥治療中需要合理把握劑量,避免引起藥物不良反應。避免使用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胍乙定等藥物,防止因藥物引起性低血壓[8-9]。第二,將血壓控制在正常高限。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合并有全身動脈硬化,因此要注意避免血壓的大幅度波動而引起的腦、腎、心等臟器的供血不足。在降壓治療時應注重其他合并癥的治療,避免服用對其他病情有損害的藥物,通過協同治療來有效保證降壓效果。第三,定期進行隨訪調查和護理指導。老年高血壓患者大多治療周期較長,一些患者常出現不規律用藥或自行停止用藥的情況,對此醫護人員需要定期進行隨訪調查,講解臨床治療的相關知識,促使其規律用藥,對其治療的效果進行復查分析,進而建立起長效的治療方案。從本次研究情況來看,對10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貝那普利藥物治療后,收縮壓、脈壓差明顯下降,但與對照組比較仍有一定差距,研究認為其可能與自身存在的合并癥相關。
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需要充分的考慮其疾病特征,針對脈壓差大、收縮壓的特點,臨床治療上需要綜合多重因素進行考慮,掌握其具體特征對癥施治,從而提高治愈率,有效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Gosse P,Neutei J M,Schumacher H,et al.The effect of telm-isartan and ramipril on early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a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Blod Pressure Monitoring,2010,12(3):141-147.
[2]孫虹字,健康宣教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9):2443-2444.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12,8(2):94-102.
[4] Marfella R,Siniscalchi M,Portoghese M,et al.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as a destabilizing factor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role of ubiquitin-proteasome activity[J].Hypertension,2010,49(4):784-791.
[5]宋紅霞.老年高血壓病的診斷治療[J].河北醫藥,2012,27(10):1577-1578.
[6]劉英.優化聯合治療老年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4):335-336.
[7]傅華,王家良,符宗胤,等.高血壓病患者致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危險因素的量化評價[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22(1):68-69.
[8]程青梅,段舂琳.綜合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及控制率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4(2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