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手術護理范文

時間:2023-07-31 17:42: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泌尿外科手術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泌尿外科手術護理

篇1

關鍵詞: 泌尿外科 手術 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urological clinical care after surgery.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implementation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 care, electrification of transurethral prostate surgery (TUVP) care, laparoscopic care, surgery by 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 (URS) care. The results of minimally invasive urology nursing not only embodies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but also reflects the humanistic natur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urgery, patients recover more easily, so that patients feel comfortabl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urological care in the operation means to adapt, this is the guarantee of successful operation.

Keywords: urology surgical care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6-0060-03

泌尿外科學主要內容為腎臟移植、腹腔鏡手術,腎上腺腺瘤、嗜絡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腎上腺手術治療,腎、膀胱、前列腺腫瘤手術,前列腺癌手術,腎盂輸尿管交接部狹窄手術,腎、輸尿管、膀胱結石手術治療,經膀胱、恥骨后前列腺增生摘除手術,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手術,經膀胱鏡應用鈥激光進行膀胱腫瘤切除,尿道下裂、下屈整形等手術,體外碎石治療腎、輸尿管、膀胱結石。近年來,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微創泌尿外科設備的種類、質量、功能都日趨完善,由于微創技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等優點,同時微創手術的適應癥不斷擴大、并發癥逐漸減少,許多有條件的醫院都開展了此類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隨著微創泌尿外科的發展,與之配套的護理方法和護理手段也在不斷更新。

1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護理

TURP是最經典的前列腺微創手術。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術中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各種組織的標志,能夠進行精細操作,切除部位損傷小,術后恢復快,既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又為其減輕了經濟負擔,易被患者及家屬接受。多采用Blandy法進行手術治療,應用電切鏡,電切功率120W,電凝功率70W。明確切除標志及雙側管口位置,避免副損傷。重度前列腺增生往往超過精阜,應以精阜及外括約肌為標記,這樣在徹底切除腺體時不會損傷外括約肌而致尿失禁。然后切除前列腺中葉(6點處)至外科包囊,再依次切除左側葉(自1點處順時針往6點位切),右側葉(自11點處逆時針往6點位切)至包囊。最后切除12點處,修整尖部,平整創面。

馮梅等[1]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進行全程的手術護理。采取以下措施:1.估計前列腺重量,控制電切預期時間不超過1小時,2.保持低壓灌注,灌注器高度距離患者腹壁50cm;行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術中注意造瘺管暢通,防止堵塞以增加膀胱內壓。3.術中監測鈉濃度,防止前列腺綜合征。采取以上措施后避免了前列腺綜合征的發生。趙鑫等[2]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后,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護理措施,包括監測生命體征、防治水中毒、膀胱沖洗.管道護理、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尿道感染、預防并發癥等護理,促進了患者病情恢復,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2 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術(TUVP) 護理

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術(TUVP)是在前列腺電切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具有腹部無切口、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等優點。比較常用的儀器為Wolf(25°,F25.5)電切鏡以及電切鏡及汽化切割電極(VaporTome)。多采用以下手術方法,行硬膜外腔阻滯麻醉,取截石位。以5%甘露醇溶液作灌洗液。有膀胱結石者,經尿道膀胱碎石,采用電切鏡在電視系統監視下進行操作。氣化功率180-240W,電凝功率60~80W,電切功率120W,窺視下先觀察膀胱頸部與前列腺部尿道情況,測定膀胱頸至精阜距離及BPH形態,一般前列腺氣化切割從6點鐘開始。先切除前列腺中葉,再分別切除兩側葉,先切除突出明顯的一側,然后切除剩余前列腺組織至外科包膜,修平后唇。整個氣化電切以精阜為標志。在最后修整尖部時,以尿道外括約肌作為切割的終止點。精阜旁前列腺組織用電切環小功率切割。術畢應徹底電凝止血。

邱惠琴[3]對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手術進行護理,積極預防呼吸及心血管系統并發癥和前列腺電切綜合征的發生。故術中:(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常規監測心率、心律、血氧飽和度、血糖等,注意輸液速度。(2)預防低溫的發生,維持機體生命體征、血液動力學穩定狀態。(3)正確擺放手術。為防止TURS的發生,采取了以下措施:(1)詳細了解患者全身情況,有無呼吸、心血管系統并發癥。術中嚴密監測各項生理指標,對體弱、心肺功能不全者尤應注意。(2)每一位患者均行深靜脈穿刺,以便定時監測中心靜脈壓,了解患者血容量的變化,每半小時檢測血糖一次,同時嚴密監測血壓、心率、脈氧、電解質等的變化。觀察病人神志,術中、術后注意識別TURS的先兆。(3)減少沖洗液的吸收,保持低壓沖洗,沖洗袋與患者心臟距離為60~70cm。術中要經常排空膀胱,防止膀胱高度充盈;(4)縮短電切時間,提醒醫生手術時間的長短,盡量縮短手術時間。(5)對于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遵醫囑予靜脈注射呋塞米20mg或3%的濃氯化鈉溶液,以糾正低鈉血癥,提高滲透壓。本組病患未發生TURS。由于器械準備充分、術中配合默契,注重安全護理,手術取得較滿意效果。歐玲等[4]對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術,術前需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及心理指導,術中加強麻醉與手術過程的觀察護理,術后重點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實施尿管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出院健康指導等,保證了手術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張文嬡等[5]在對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患者護理上加強患者術前心理護理、術前訓練、術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取得了滿意效果。還對患者提出了一系列出院指導:(1)出院后3個月內勿做騎自行車、提重物等運動,以免引起出血。(2)合理安排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患者一定要與家屬講清楚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便秘時可口服緩瀉劑或使用開塞露塞肛。(3)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尿潴留。(4)多飲水,每日1500~2000ml以上,上午多飲,下午少飲,以免夜尿增多,影響睡眠。(5)注意排尿情況,出現尿線變細、排尿費力、血尿等異常情況時及時來院就診復查。鄭紅淑等[6]也采取了同樣的護理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楊麗華[7]總結臨床護理工作時,體會到對高齡前列腺增生癥行微創TUVP術患者護理中應注意:(1)做好圍手術期心理護理,給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釋說明工作,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療。(2)術后注意聽取患者的不適主訴,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重點是保持膀胱沖洗通暢,防止出血,防止泌尿系感染,減少疼痛,保持大便通暢。(3)了解各種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時防止并發癥,使高齡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安全度過手術期。

3 腹腔鏡護理

隨著微創外科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在泌尿外科的應用日益廣泛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多、預后好、恢復快等特點。手術方法:硬膜外麻醉,取仰臥位,患側腰部墊高,于臍上緣穿刺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維持在(1.0~1.5)kPa,穿刺置入10mm套管針和腹腔鏡,在腹腔鏡監視下分別于劍突與臍連線中點、左或右鎖骨中線與肋弓的交點、臍水平與左或右腋前線交點穿5mm,5mm,10mm套管針,并分別插入無創傷抓鉗、電分離鉤或電凝剪,在腹腔鏡監視下,沿結腸外側溝尋找腎臟。切開升(降)結腸外側后腹膜(中上1/3)及肝(脾)曲韌帶、將結腸向腹中線側前拉,暴露腹膜后腎周筋膜,根據術前診斷囊腫所在部位,分離腎周筋膜和腎周脂肪囊,完全暴露腎囊腫,用電凝鉤凝穿囊壁吸凈囊液,剪開囊壁,距正常腎實質0.5cm 環形切除囊壁,囊腫壁邊緣電凝止血,殘留囊壁分別用碘酊紗塊及酒精紗塊先后涂抹,以破壞殘留囊壁的再分泌。生理鹽水沖洗術野后吸凈,置引流管于腹膜后,縫合穿刺孔。陳亞莉等總結應用腹腔鏡手術護理工作,體會到腹腔鏡行腎囊腫去頂術與常規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痛苦小,手術恢復快,護理工作簡單容易等優點。但是這項新技術的開展,護理工作應與之相適應,尤其應做好術后早期護理工作,這樣才能使患者安全度過手術期。李詠梅等[8]采用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完善術前準備工作,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引流管的觀察,指導病人飲食和活動等方式。結果顯示14例患者均獲得良好的療效,無并發癥發生。

4 經輸尿管鏡氣壓彈道術(URS)護理

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是近年來發展應用的一項泌尿外科新的微創腔內碎石技術,它具有碎石率高、無熱損傷、費用低、易操作等優點。采用Storz F9.5輸尿管腎鏡(URS)、國產氣壓彈道碎石機(API); Wolf CH8.0-9.8鏡鞘合一式硬質輸尿管鏡聯合Master LithoClast氣壓彈道碎石機。應用URS經尿道膀胱找到輸尿管開口,將URS在輸尿管導管引導下旋轉置入患側輸尿管內,窺見結石后,從輸尿管鏡工作通道插入1.2mm氣壓彈道金屬探針,并連接APL氣壓彈道碎石機,氣壓控制在0.4mpa。采用連續脈沖方式擊碎結石,10~20min基本擊碎。術中若有較大的碎石塊,可用鱷魚嘴鉗鉗出。碎石完畢常規插入F5雙J管引流。術后適當應用抗生素3~7天,拔除雙J管。術后復查KUB,若發現有0.5cm左右結石殘留,則應帶管行ESWL。

陳亞莉等[9]認為由于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是一項新技術,沒有多經驗可借鑒。通過對本組158例患者的護理,使我們認識到,一項新技術的開展,護理工作要與之相適應。只有在術前充分準備,術后嚴密觀察,勤于護理,配合醫生高超的醫療技術,才是手術成功的保證。張艷等[10]對98例經輸尿管病人在完善術前準備的基礎上,注重做好心理護理,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保持引流管通暢,加強基礎護理及康復指導。結果98例病人均順利出院,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同時總結實踐經驗認為:(1)護士應系統全面地了解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超聲碎石術的要求及手術程序,更好地配合手術。(2)應具備內鏡知識和相關泌尿科知識,對各種專科使用的器械熟練掌握,以更好地與手術醫生配合并適應新手術的開展及推廣。(3)保證攝像系統的正常運轉,術中灌注液必須隨時添加,以免影響視野。(4)術中要經常觀察輸尿管有否穿孔、撕裂的情況,重點觀察腹部有無疼痛、壓痛及局部有無隆起等不適癥狀,以判斷尿外滲的情況。經常詢問病人下肢、骶骨等的情況,以免出現神經肌肉損傷。(5) 術后要注意對引流、出血、感染情況的觀察,給予適當的護理和治療措施。

綜上所述,微創泌尿外科護理方法的進步既體現科學性,又體現人文性;同時配合了手術治療,患者恢復更加容易,使患者感到舒適,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所以微創泌尿外科護理操作要與治療手段相適應,這才是手術成功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馮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臨床觀察及手術護理[J].青島醫藥衛生,2006,1(38):69-70.

[2] 趙鑫.經尿道前列腺電切圍手術期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6(27):757-758.

[3] 邱惠琴.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術的術中配合和安全護理[J].中國醫學研究與臨床,2006,6(4):87-88.

[4] 歐玲.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淮海醫藥,2006,6(24):509-510.

[5] 張文嬡.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護理[J].醫學文選,2006,3(25):478-479.

[6] 鄭紅淑.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的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J].吉林醫學,2006,8(27):940.

[7] 楊麗華.微創經尿道前列腺電氣化術治療高齡前列腺增生癥的護理[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06,1(23):60-70.

[8] 李詠梅.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論壇,2006,4(4):27-28.

篇2

結論 掌握后腹腔鏡下泌尿外科手術并發癥的原因與特點,早發現早處理,保證患者康復。

【關鍵詞】

后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護理

后腹腔鏡手術是采用腹腔鏡技術利用腹膜后間隙治療腹膜后臟器疾病的手術,以其切口小、創傷小、患者痛苦少、恢復快等優點,在泌尿外科手術中應用越來越廣泛,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我科采用后腹腔鏡技術治療患者22例,經過治療護理后如期出院,無不良后果,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 22例,年齡48~81歲,平均63歲。男10例,女12例,腎囊腫12例,無功能腎1例,腎上腺腫瘤9例。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由于腹腔鏡手術是一種高科技,新技術的治療方法,多數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害怕術中疼痛及生命有威脅,預后如何等[1]。作為專業護士要耐心講解有關后腹腔鏡的知識,并通過列舉來講解此手術的優點,從而增強患者對此種先進手術的信心。

212 術前準備 術前配合醫師做好各項檢查,包括心肺功能、肝腎功能及靜脈腎盂造影、CT檢查。術前1 d備皮,配血交叉;術前12 h禁食6 h禁水,術前晚術晨灌腸,以排空腸道的積便積氣,術晨留置胃管行胃腸減壓防止術后腹脹[2]、留置尿管減少術中膀胱充盈而影響手術。

22 術后護理

221 病情觀察 按全麻后護理常規進行。術后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6 h,12~24 h內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并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心慌、血壓驟降或驟升等表現,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以防腎上腺危象發生。

222 引流管的護理 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打折、扭曲、堵塞,定時擠壓引流管,并每日更換引流袋;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等。一般術后2~3 d拔除引流管。切口敷料若有滲血,及時通報醫生給予處理。

223 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2231 出血 可能與結扎線或鈦夾脫落有關,鼓勵患者臥床休息。患者頻繁嘔吐、劇烈咳嗽、過度活動,都可能發生術后出血。術后如有大量新鮮血液流出,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通知醫生并遵醫囑給予護理措施

2232 腎上腺危象 腎上腺危象是因切除分泌激素的腫瘤或增生的腺體后,體內糖皮質激素水平驟降引起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周身酸痛、血壓下降、休克等癥狀[3]。常規每日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氫化可的松100 mg靜脈滴注,并保證在一定時間內輸完,可預防腎上腺危象的生。

2233 高碳酸血癥 由于腹腔鏡手術是CO2氣腹下完成,術中大量吸收CO2可造成高碳酸血癥,患者出現煩躁、疲乏、呼吸淺慢、肌肉顫抖等癥狀。密切監測呼吸頻率和深度,術后常規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以提高氧分壓,促進CO2排出。鼓勵患者做深呼吸,協助翻身、叩背。

2234 腸蠕動恢復延遲 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功能恢復。

224 飲食指導 術后禁食水,排氣后恢復飲食,由流食逐漸改為半流食、普食,以高熱量、高維生素、適量的碳水化合物飲食為主。

23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多飲水,進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豐富維生素及低脂易消化飲食;注意休息,預防感冒;定期復查,如有發熱、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及時來院檢查。

3 討論

隨著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廣泛應用,護理人員要不斷了解并掌握新知識、新理論。術后早期應重點放在并發癥的觀察上。只有及時發現并發癥,才能使并發癥得到盡早治療,減少患者的痛苦。本組22例患者經及時發現并發癥后采取有效措施均達到滿意的效果,康復出院。

參 考 文 獻

[1] 林慧.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的護理98例.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9:3536.

篇3

【關鍵詞】泌尿外科疾病;糖尿病;合并;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迅速增加。據WHO 1997年報道全世界糖尿病患者1.25億,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99億。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非傳染疾病,成為世界性公共的衛生問題。泌尿外科常見病如泌尿系結石、前列腺增生癥、膀胱腫瘤、前列腺癌等。如需有效治療,一般多采用手術治療。由于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且并發癥較多,又不易治愈的終身性疾病。手術和麻醉的應激反應均可導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發生嚴重并發癥甚至死亡。所以,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將血糖控制到一定水平才能手術。為了使患者順利地度過圍手術期,預防和防治感染,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很有必要。現將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對98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實施手術后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共有98例糖尿病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男81例,女17例,年齡最大84歲,最小56歲,平均(70±14)歲。入院前已確診為糖尿病患者71例,病程6個月~21年,其余27例為首次發現糖尿病的患者。98例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93例。71例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均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程度不同口服降糖藥或使用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27例入院后經檢查發現血糖增高,平均空腹血糖(13.6±2.8)mmol/L,餐前血糖14.5mmol/L,餐后血糖18.7mmol/L,入院前時最高19.2mmol/L,最低15.4mmol/L。在98例患者中合并有原發性高血壓的26例,冠心病8例,其他心血管疾病15例,2例術前有尿道感染,經抗炎治療后,感染控制,手術治療后進一步抗炎治療后均痊愈。

2 圍手術期護理

2.1 心理問題及護理 患者在患糖尿病后,由于心情不好,肝火太旺,所以變得特別愛發脾氣。在他們心目中,常希望治療后能“立竿見影”,藥到病除。針對這類患者首先要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做好衛生宣教及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解除患者顧慮或思想負擔,使患者順利的接受手術治療。

2.2 飲食護理 一般來說,對圍手術期的患者,應與營養師配合,制定糖尿病治療飲食,按患者體重(kg)計算患者所需熱量,確定患者所需飲食。如按60kg體重計算,每日其主食600~800g,瘦肉100~120g,雞蛋1只約50~60g,新鮮蔬菜1500g。每日3餐均勻分配。另外還須控制患者零食,少吃水果或禁吃水果。但是,對于年齡較大,對飲食比較挑剔且病情較輕患者,可以督促其及家屬掌握食譜食品換算法。飲食可選一些高蛋白,而氮質血癥患者,應為低蛋白飲食、高維生素、高纖維、低脂、低鹽食物,脂肪在定量范圍內宜食用植物油。應合理搭配膳食,改進烹調方法,做到定時、定量、定餐。高質量的飲食護理對降低患者的血糖極為重要。總之,飲食的護理既要嚴格控制,又要保證患者充足的營養供給,必要時可以靜脈內給予營養補充。這就可以避免患者術后因營養不良而造成傷口愈合不良。同時,對于嗜煙酒患者要勸其戒除。

2.3 血糖的監控與護理

2.3.1 手術前護理 一方面調控飲食,另一方面按病情的輕、重程度(即血糖值的高低)給予中、長、短效胰島素以降低血糖,臨床常用短效胰島素,其劑量為20~30u/d,分在3次飯前半小時皮下注射。待血糖控制在7~11mmol/L(飯前血糖)才能進行手術。為避免手術日因禁食致能量不足而發生低血糖,手術前最后1次胰島素用量減半。

2.3.2 手術中護理 一般以平衡液、血漿代用品作液體輸入(手術時間長者,每4~6h測1次血糖),根據結果給予皮下注射短效胰島素8~12U。

2.3.3 手術后護理 按泌尿外科術后常規護理,還需加強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患者因麻醉作用消失對胰島素抑制作用也消失,加上禁食,最易發生低血糖。因此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葡萄糖與胰島素。在輸液的同時監測血糖、尿糖并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要隨時控制滴速,觀察生命體征和神志變化,如有無頭暈、乏力、惡心、嘔吐、出汗等情況。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報告醫生,急查。術后3~5天內連續監測血糖用量,發現血糖升高或降低,隨時調整胰島素與葡萄糖用量,用平衡液、生理鹽水配制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時繼續飯前半小時皮下注射胰島素。

2.3.4 預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本身為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尿糖狀態下,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水、電解質紊亂,蛋白質缺乏,營養障礙易導致感染,感染又糖尿病加重。老年患者多并發呼吸道感染,術前應注意預防感冒。一些前列腺增生因排尿困難需留置導尿管,因此更易并發泌尿系感染。需每日尿道口護理2~3次,保持各引流管的通暢,保持床單的整潔,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更換引流裝置時嚴格無菌操作,防逆行感染,定時做尿培養等檢測。

2.3.5 皮膚的護理 手術后給予睡氣墊床。積極做好相關疾病知識宣教,鼓勵患者加強個人衛生,切實做好五勤。特別是對水腫患者,注意保護皮膚及做好皮膚的護理,防止外傷,預防褥瘡。定時翻身,根據季節每日用溫水為患者擦洗全身皮膚及會皮膚1~2次,用50%紅花酒精按摩骶尾部及骨突出的部位,撒上滑石粉或痱子粉,隨時更衣,防止感冒。因糖尿病患者發生趾端病變較多,所以鞋襪宜寬松舒適,每日用溫水泡腳后輕輕擦干。

3 結 果

本組98例患者術后傷口感染12例,其中3例手術后傷口部分裂開,再次縫合后延期愈合。其余血糖控制滿意,傷口愈合良好后出院。98例患者中前列腺汽化電切手術61例,女性尿道手術6例,前列腺癌4例,其他外科手術27例。

4 康復期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因糖尿病不能徹底治愈,長期使用藥物費用較高,許多患者對堅持治療有抵觸情緒。所以,護士要對患者和家屬耐心宣教,目前雖不能根治,但治療需要持之以恒。強調只要合理飲食、用藥、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具有重大意義,不但是治療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對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培訓,掌握正確的注射方法、部位、時間、劑量及無菌技術等。了解所用胰島素的類型、作用時間、強度及高峰期,定期做血、尿糖的檢測,注意低血糖反應。同時動員患者家屬共同關心患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糖尿病健康指導包括糖尿病基礎知識、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自我管理、急慢性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生活常識、心理生理指導等8個方面。出院后定期測血糖、尿糖,定期復查,不適隨診。

篇4

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科教科,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 目的 探討泌尿外科實施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能存在的相關問題及護理對策。方法 2011年組僅進行臨床常規護理措施;2012年初我科組織護理人員集中進行討論,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并積極查閱相關資料尋求對策,應用于此類患者實際護理工作中。結果 研究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0.52%,護患糾紛發生率為0.00%,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5.38%,護患糾紛發生率3.85%,且(P<0.05),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2012年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均較2011年組顯著提高,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及時總結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對應措施,改進護理方法及工作內容,可顯著降低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泌尿外科;老年;護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8(b)-0105-03

本文將對我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間前來就診的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從而探討泌尿外科實施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能存在的相關問題及護理對策,為臨床提高此類患者護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據,保障其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選取221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2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71.52±4.38)歲,手術類型:經皮腎鏡下腎結石鉗取出術28例、經尿道膀胱病損電切術24例、經尿道等離子體前列腺切除術39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20例、經尿道膀胱結石去除術48例、輸尿管鏡下取石術30例、單側腎切除術16例、尿道病損切除術12例。按照時間不同分為2011年組(130例)及2012年組(19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納入與排除標準①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泌尿系統疾病,且于我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②患者無死亡情況發生;③患者意識清醒,無昏迷、休克臨床表現,可單獨完成本次研究所需調查問卷(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④患者無精神類疾病;⑤患者對手術治療具有一定耐受性,均堅持完成治療;⑥患者年齡不小于60周歲;⑦患者對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且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研究方法2011年,老年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僅進行臨床常規護理措施,如病情觀察與生命體征監測、給藥護理、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并發癥預防、飲食護理等;2012年初,我科(科室人員較2011年無變動)組織護理人員集中進行討論,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并積極查閱相關資料尋求對策,應用于此類患者實際護理工作中。制定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職責、服務規范及工作制度,指派專人監督醫護人員服務情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及時糾正錯誤行為,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根據護理人員特點及崗位服務內容定期組織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安排到適合的工作崗位,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高質完成護理工作。治療完成后進行滿意度抽查,掌握不同人群的護理需求,及時調整服務內容。記錄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率及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掌握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內容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措施、護理效果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高)以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采用自擬工作滿意度調查表,掌握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內容包括工作量、管理模式、工作效果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滿意度越高),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問題及對策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護理診斷問題分析及對策,具體情況見表1。

2.2 護患糾紛及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

2011年組、2012年組老年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護患糾紛及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對比分析,具體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研究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0.52%,護患糾紛發生率為0.00%,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5.38%,護患糾紛發生率3.85%,且P<0.05,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護理安全事件包括壓瘡、穿刺失敗、護理人員針刺傷等,均未造成嚴重后果)。

2.3滿意度

2011年組、2012年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調查結果對比分析,具體情況見表3。

由表3可知,2012年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均較2011年組顯著提高,提示護理方法改進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及護理人員本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泌尿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膀胱腫瘤、膀胱結石等,臨床常以外科手術治療 [1]。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數量逐年增加,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因此身體機能將發生不同程度下降,且多數患者常合并各種原發疾病,如糖尿病、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為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2]。

本文研究可知,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除疾病相關外,還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護理人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如機體功能衰退、外科手術創傷、心理問題、疼痛感受力降低、意識障礙等;護理人員因素包括未認清護理風險、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情況較差、無責任心、溝通水平有限、不能夠認真對待工作等,具體內容如下 [3]:(1)患者自身因素。①老年患者機體各項功能均出現不同程度減退,顯著降低機體適應能力,因此對臨床外科手術治療不能夠良好耐受,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則進展較快,臨床較難控制,易引發嚴重后果甚至死亡;②外科手術造成的創傷將加重患者原發疾病;③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時常由于對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不了解,或對治療效果過度擔心,因此易出現緊張、恐懼、悲觀等負面情緒影響療效,無法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及臨床護理;④老年患者大多對疼痛等感受力降低,因此無法較早發現異常情況,病情往往較為隱匿,且臨床表現不明顯;⑤部分老年患者意識出現不同程度障礙,因此無法主訴疾病感受,臨床對此類患者進行疾病診斷及治療時具有較大難度;(2)護理人員因素。①護理人員對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時,未能夠認清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或對相關風險未引起足夠重視;②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情況并不理想;③護理人員無較強責任心,不能夠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臨床護理;④護理人員由于溝通水平有限,與患者出現溝通障礙,或表現出不耐心、語氣生硬、語言不具有專業性等;⑤不能夠認真對待工作,護理記錄書寫不完善或不及時,認為工作內容主要是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各項記錄及物品存放無需重視,從而引發糾紛。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及護理人員自身相關問題對策分析 [5]:①主動詢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不適;②及時針對老年患者所表現出的心理問題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如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例舉成功治療案例等,語氣應親切溫和,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③及時掌握患者原發疾病及各類病史,并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可能出現的異常反應,及時做好各項突況搶救護理準備;④若患者伴有意識障礙,則應指導患者家屬進行監護;⑤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相互交流護理經驗;⑥指定專人負責監督工作,及時發現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并加以糾正;⑦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提高護理人員對待工作積極性及責任感;⑧根據患者及護理人員反饋信息,及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其與時俱進。

本文研究可知,2011年我院僅對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5.38%,護患糾紛發生率3.85%,護理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我院總結以往護理經驗,并針對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提出解決對策,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0.52%,護患糾紛發生率為0.00%,護理效果較為滿意,與楊紅蘭[4]等人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及時總結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對應措施,改進護理方法及工作內容,可顯著降低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6]。

[

參考文獻]

[1]袁莉紅,吳靜.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的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安全防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l0,7(26):64-65.

[2]黃美坤.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的護理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7(2):50-51.

[3]強春,吳秀文,殊球.128例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9(5):443-444.

[4]楊紅蘭,馬艷清,王芙.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護理的探討[J].西南軍醫,20l0,5(4):182-183.

[5]應全勝,陶漢壽,王偉,等.泌尿外科83例患者臨床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校院報,2012,5(1):21,22.

篇5

【關鍵詞】 泌尿外科; 腹腔鏡手術; 并發癥; 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008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46

腹腔鏡手術具有診斷快、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因此其在泌尿外科中應用廣泛,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關于腹腔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也開始逐年升高,并發癥會造成患者出現皮下氣腫、腹膜下氣腫,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大血管損傷與直腸損傷,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 [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抽取于筆者所在醫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共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筆者所在醫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共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對象均符合行腹腔鏡手術的診斷標準[2]。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各50例。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2~62歲,平均(42.3±2.5)歲;病程3~6 d,平均(6.1±0.7)d。常規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21~62歲,平均(42.1±3.5)歲;病程2~7 d,平均(4.7±1.2)d。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悉本研究的目的及具體研究過程,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每日定時進行查房,測量患者的基本體征數據并進行記錄。

1.2.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以下護理,術前護理:(1)腹腔鏡手術時對整個手術流程進行了解,并嚴格按照規定做好準備工作;(2)對患者的各項基本情況進行檢測與評估,并協助患者進行檢查;(3)根據患者具體附帶疾病進行觀測,發現問題時必須及時與醫師進行溝通,將患者的血壓、心律調整到正常值。術后護理:(1)完成手術后,測量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及心電圖,密切關注生命體征變化及呼吸狀況;(2)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低流量的吸氧處理;(3)密切關注引流管情況,并控制引流管的引流液,當患者血壓出現變化時應主動上報醫師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1)SBP、DBP。(2)周圍臟器損傷、術后出血、血管損傷、感染。(3)療效評價標準,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及理化指標得到明顯改善;好轉:臨床癥狀、體征及理化指標得到部分改善;無效:各項不良癥狀及體征均無明顯變化,甚至出現惡化現象,導致各種并發癥發生。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BP、DBP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BP、DB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SBP、DBP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1.135、6.248,P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347,P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已經應用到泌尿外科手術中的各個方面,隨著應用率的增加,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也逐漸升高,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分為術中與術后,術中并發癥:后腹腔間隙出血、胸膜損傷、取卡穿刺損傷、氣囊破裂、腹膜損傷;術后并發癥:切口皮下氣腫、尿漏、切口感染、CO2滯留、酸中毒、淋巴漏術后繼發出血[3-4]。本文主要研究了周圍組織損傷、術后出血、血管損傷、感染等并發癥。

此文的并發癥發生原因及處理方式如下:(1)周圍組織損傷:由于臟器處于體內較為隱秘的位置,因此進行腹腔鏡手術之前,醫護人員需要對操作器械進行嚴格檢查與消毒;(2)術后出血:止血時應該避免對周圍的臟器造成熱損傷,有效的分離危險因素,必要時采用雙極電凝進行止血;(3)對于血管損傷的患者進行仔細分析,采用大塊紗布進行包裹,并結合明膠海綿進行填塞配合[5]。

本組研究中,常規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強綜合護理。有研究報道,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相關因素:手術操作方法、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術后護理[6]。護理前,兩組患者SBP、DB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試驗組SBP、DBP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1.135、6.248,P

參考文獻

[1]鄧錦標,許漢標.對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醫藥導刊,2014,78(59):907,909.

[2]楊興隆.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農村衛生,2015,145(28):78-79.

[3]曠淼,何銀志,張天監,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21(96):110-111.

[4]蘭岳.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87(214):80.

[5]李連鵬,高德杰,陳豫軍,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實用醫刊,2014,354(19):70-71.

[6]史斌.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84(39):28-29.

篇6

【關鍵詞】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護理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52例,年齡l7~72歲,平均年齡45歲。男性32例,女性20例。腎切除15例,腎上腺切除術8例,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22例。腎癌根治術7例。

1.2 結果 本組52例均獲得成功,手術時間1~4h,術中無大出血,平均出血量約60~l00ml。術后24h拔除引流管,未使用止痛藥,適量運用抗生素。術后住院時間為2~7d,平均住院時間為4d,腸功能恢復平均時間27h。

2 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由于后腹腔鏡手術在我國開展較晚,病人對新技術新療法缺乏可比性信息,多數病人對手術存恐懼心理,害怕術中疼痛及生命有威脅,預后如何等。我們應耐心地疏導和解釋,給予誠摯的安慰和鼓勵,介紹術式的優點及本院開展情況,消除其思想顧慮,使其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2.1.2 術前準備

術前應行三大常規檢查,出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測定,生化檢查,內分泌實驗室檢查;腎上腺手術病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術前應調整血鉀,控制血壓,了解心、肺、肝、腎功能情況、內分泌實驗室檢查、CT掃描明確發病部位;術前一天備皮,配血;術前12h禁食,4h禁水,術前晚灌腸,以排空腸道的積便積氣,術晨留置胃管,留置尿管,減少術中膀胱充盈而影響手術。麻醉前用藥,應備必要的各種急救藥品、搶救器材以及各種急救用物。

2.2 術后護理

2.2.1 常規護理:①生命征的觀察。麻醉未清醒時,每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平穩后2h測一次,如有異常 報告 醫生及時處理。②采取正確的臥位。全麻未清醒病人,術后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全麻清醒可取平臥位。術后6h血壓平穩取半臥位。③鼓勵病人早期下床。腹腔鏡手術未完全破壞腎周組織術后1天即可下床活動,年老及體弱的病人應盡早期協助床上肢體活動。

2.2.2 高碳酸血癥的觀察:由于CO2腹后,對循環、呼吸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可出現一過性高CO2血癥,嚴重時可發生肺栓塞。術后應給予低流量,間斷性吸氧,以提高氧分壓,促進CO2排出。嚴密觀察患者有無疲乏、煩躁、呼吸快等癥狀。避免持續高濃度吸02,不利于CO2排出。鼓勵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1]。

2.2.3出血的觀察:術中腹腔壓力高可止血,放氣后腹腔可繼發性出血。術中損傷腎動脈鞘,腺上腺動脈的分支,血管微克夾松脫等均可發生出血,與開放手術相比,術后滲血相對多一些,因此術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血壓心率的變化,密切觀察引流及傷口滲出的量、色、性質。保持引流通暢,防止折疊、脫出,同時發生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2.2.4 氣胸及皮下氣腫的觀察:在腎上腺手術中,如術中累及橫膜膈損傷,傷導致氣胸的發生。氣胸一般表現為突發胸痛氣短及咳嗽。發生氣胸腔閉式引流,臥床休息,吸氧及SPO2監測等處理,由于手術中,需要CO2建立人工氣腹,若術中氣腹壓力過高,CO2氣體沿筋膜間隙上行彌散,引起皮下氣腫,中者可達面頸部,可捫及捻發音,伴有咳嗽胸痛呼吸頻率變化[2]。

2.2.5 胃腸功能恢復的觀察:術后由于麻醉腸道功能受抑制,腸腔內積氣過多,手術操作刺激引起神經反射及CO2潴留,術晨留置胃管,術后早日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腸功能恢復即可進流質飲食。

2.2.6 腎上腺皮功能下降的觀察:在腎上腺手術中,由于切除了分泌激素的腫瘤或增生的腎上腺組織,體內的糖皮質激素水平驟降,可出現軟弱無力,頭痛嘔吐、腹瀉、脈快弱、血壓下降等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中的表現。故術后按時補充皮質激素,嚴觀血壓變化,發生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2.2.7 飲食護理:患者腸胃功能恢復后,如無嘔吐、腹脹等情況,可進食流食,逐步向普通飲食過度。無特殊情況可給予患者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醛固酮增多患者應限制鉀的攝入。

2.2.8 預防術后感染:留置尿管及腹膜后引流期間,按無菌操作做好各種管道護理,預防感染。老年人由于全麻應預防肺部感染,協助病人拍背咯痰。術后常規運用抗生素3-5天。

參考文獻:

篇7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我院隨機選取的60例患者,隨機分配為護理組和傳統組各3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42±30)歲,身高(167±29)cm,體重(50±29)kg。其中行輸尿管結石有20例,腎結石的有16例,腎切除的有14例,其余的10例均有腫瘤引起的疾病進行的手術。患者的年齡身高之間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即不存在差異。

1.2手術方法兩組的手術方法相似,在麻醉前給患者適量鎮靜鎮痛藥服下,其目的是消除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以及減輕麻醉的有創操作引起的疼痛等。然后采用傳統麻醉藥物安定、芬太尼等進行誘導麻醉。再進行麻醉插管,一般采取健側側臥位進行。同時,采取在腹膜后方入路的手段進行手術。將腹腔鏡置于泌尿患者的對側頭部,啟動其攝像功能。護理組在腋中線的髂前上方2-3cm處利用三點置Trocar法進行腹腔鏡手術,而傳統組則按一般的程序進行手術。

1.3術前準備護理組術前準備包括病人的心理術前準備和常規的術前準備,在手術前,主管醫生和手術護士應病房訪視病人,緩解病人不安的心理;手術麻醉前給藥,消除病人緊張恐懼的情緒,使病人能夠充分合作,還可以提高病人的痛閾等。術前應給病人進行皮試,驗實有無對術中的藥物過敏的現象,皮試時應注意不要損傷皮膚而造成感染源。除此之外,病人應術前8-12小時禁食,4-6小時禁飲,注射阿托品抑制呼吸道腺體分泌,防止術中倒流;麻醉前給藥、術前灌腸等。傳統組只做常規的術前準備。

1.4統計學處理研究分析過程中數據的統計分析使用了SPSS19統計軟件,運用t檢驗方法對四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實行檢測,當P

2結果

與傳統組相比,護理組經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護理配合處理后,30例患者的手術順利進行,不出現術后的并發癥,護患滿意率均很高;而傳統組的30例患者雖手術較順利地進行,但有23例患者出現胸損、血管損傷等并發癥,占總人數的76.7%。同時,17例患者術后出現感染等癥狀,護患滿意率不及護理組的,數據輸入統計軟件計算得t=21.28,所以P

3討論

篇8

楊惠敏

【摘要】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最佳護理措施。方法 100例泌尿外科患者, 按照患者住院治療的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 每組50例。常規組給予一般護理措施, 干預組給予程序化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常規組(P

【關鍵詞】 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程序化護理干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61

近幾年來, 隨著臨床微創技術的發展進步, 腹腔鏡手術逐漸應用到各科室的疾病治療中, 且隨著臨床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 傳統的開放手術逐漸被后腹腔鏡手術治療所代替, 其中對泌尿外科患者給予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具有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患者疾病恢復時間短等優勢[1]。此外, 對該類疾病患者給予科學有效的臨床護理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復, 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本次研究采用程序化護理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現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擇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 按照患者住院治療的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 每組50例。干預組男27例, 女23例, 年齡23~79歲, 平均年齡(46.2±10.9)歲;常規組男26例, 女24例, 年齡24~78歲, 平均年齡(47.3±10.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后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麻醉后取健側臥位, 經患者后腹膜腔進行手術, 并給予離子切割環與鈥激光光纖, 手術完成后常規留置D-J管, 并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1. 3 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模式, 術前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 消除不良情緒, 指導患者放輕松, 術后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 遵醫囑服藥等。干預組患者給予程序化護理模式, 具體如下。

1. 3. 1 術前護理干預 ①準備工作:手術治療前對患者進行體檢、內分泌系統檢查、出凝血時間檢查等;若患者伴有高血壓應注意將血壓值調節至正常范圍內, 并進行影像學檢查等, 確定患者的腎功能情況。②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咳嗽、 練習床上大小便等;手術前1 d不宜攝取產氣的流質飲食;術前8 h常規禁食、禁水;對患者皮膚仔細清洗等[2]。③心理護理: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均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害怕等負性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同患者進行親切、友好的溝通, 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原理、流程、術后注意事項等, 使得患者對手術治療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從而積極面對疾病治療。

1. 3. 2 術后護理干預 ①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術后每隔0.5 h對患者血壓、脈搏、心率等指標進行檢測;術后3 d, 每日對患者上述指標檢測3次, 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主治醫生對癥處理。②常規護理: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對其進行調節。若患者尚未清醒, 應將患者取平臥位,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 等到患者神志清醒后, 且測得血壓恢復至平穩狀態可調整至半臥位, 對患者定時進行翻身、拍背等, 以防患者出現壓瘡等不良情況。③預防患者下肢靜脈血栓護理:a. 手術完成后的24 h:立即給予抗血栓泵進行治療, 每隔2.5 h使用1次, 每次持續時間為40 min。b. 手術完成后的48 h:仔細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 待其平穩后患者可適當進行床上自主活動。c. 術后72 h:可適當進行下床運動, 并給予抗血栓泵治療, 2次/d, 每次治療40 min;并進行下肢屈伸與鉤腳鍛煉[3], 3次/d;d. 術后7 d:待患者病情好轉后可將室內活動時間適當延長, 減少藥物治療的次數等。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干預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未出現感染、氣腫、大血管、組織感染等相關并發癥,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與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167.9±10.8)min、(180.5±19.8)ml、(22.6±7.1)h、(6.2±0.2)d。常規組48例順利完成手術, 2例患者由于出血、瘤體過大等因素而轉入開腹手術治療, 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與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244.8±10.6)min、(250.2±15.6)ml、(45.6±7.0)h、(19.2±0.3)d,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小結

泌尿外科患者行手術治療前后均存在著不同的心理變化, 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及時進行護理干預, 幫助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 緩解負性情緒、 促進疾病的早期康復等。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對干預組患者給予程序化護理干預后, 該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常規組(P

綜上所述, 對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患者給予針對性的程序化護理利于促進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復, 臨床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傅銀敏, 吳墅.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術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24):31-32.

[2]方碧華.后腹腔鏡手術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33):19-20.

篇9

關鍵詞:泌尿外科;術后;常見并發癥;護理

    泌尿外科手術是治療泌尿系統疾病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能夠有效地去除該類疾病的病灶,為患者減輕病痛痛苦,有助于患者身體的康復[1]。由于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所以手術進行過后在短時間內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2]。然而,術后并發癥的產生與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手術前的各項準備以及手術操作和術后護理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3]。文章對2011年6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150例泌尿外科患者進行了術后各項資料統計,并分析總結出了并發癥常見的幾種類型和發生原因,以及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6月~2012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并經過泌尿外科手術的150例泌尿外科患者,男95例,女55例,年齡19~55歲,平均0.5~48個月。

1.2  方法:為150例患者制定與之相關的表格,內容分別統計出患者的年齡、性別、并發癥種類,并結合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給予一定的治療。

2 結果

    術后出現并發癥共21例,術后并發出血8例,皮下氣腫4例,切口滲液3例,尿路感染4例,雙管延期取出2例。

3 討論

3.1  常規護理: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的排尿是否正常,檢查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的尿量是否符合正常標準,以及觀察排尿困難、排尿延遲以及尿潴留、尿流中斷等情況。如果患者有排尿疼痛的感覺,就要了解清楚疼痛的部位和疼痛時間。如果患者術后出現血尿情況,就應注意觀察患者出現血尿的這一癥狀是尿程全為血尿還是間斷性的血尿,以及血尿的顏色等相關的尿流情況。如果患者手術后留置有導尿管或者造瘺管,應保持導管的通暢,經常觀察其與引流有關的情況,并且要注意按時進行沖洗更換,以防止壓瘡等情況的發生。

3.2  腹膜護理:手術后排氣可以緩解腸道內積氣導致腹脹,如果出現長時間的腹脹沒有得到緩解,護理人員就應該鼓勵患者多下床活動,嚴重時還可以持續胃腸減壓,放置肛管,采用硫酸鎂混合石蠟低壓灌腸,必要時還應檢查是否發生腹腔內膿腫,并且密切關注其病情的變化。

3.3  術后留置雙J導管護理:患者手術后一般都會出現腰痛的現象,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術后放置了雙J管后輸尿管尿液返流造成的。當患者輸尿管管口正常抵抗反流作用消失后,膀胱壓力大于了腎的壓力所致,因而醫護人員應該將有關事項告知患者,并指導患者進行站立定時排尿,以免出現憋尿而引起尿液反流。同時,相關的醫護人員還應該加強對患者術后的生活護理,以減少任何引起腹壓增高的不良影響。若雙J導管因任何原因而失去了引流作用,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如打寒戰、腎部位疼痛、血常規發生急性感染以及發熱頭暈等癥狀。這就使得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囑咐患者大量飲水,并按照相關的消毒方法對尿道口進行消毒處理。

3.4  腹腔鏡后期護理:醫護人員在手術完成過后應該密切關注患者的脈搏、血壓和心率等情況的變化,當患者在手術完成后6 h以內要每小時進行一次檢查并記錄,術后24 h以內要進行常規的心電監測,其內容包括:24 h內的尿流量、尿液顏色、導尿管是否通暢以及患者有無并發癥前兆等。在護理過程中,一旦護理人員發現患者的引流管有大量紅色液體流出時應該及時地報告相關的主治醫生,以采取相關的措施以防止病情惡化。同時,患者出院后應該多食容易消化的事物,以及含纖維素的食物來提高身體抵抗能力[4-5]。

3.5  出院教育:在做好患者術后護理工作的同時,我們還應加強對患者出院后的教育,指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起居和各項身體運動,嚴禁患者行四肢及其腰部或下蹲運動,指導患者正確地觀察尿液的顏色和尿液量,督促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按時拔管,以及告知患者相關的利害關系等。

4 參考文獻

[1] 宋體松,葛玉鋒,姬  超,等.縣級醫院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1000例報道[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16(6):524.

[2] 顧曉燕.22例降低后腹腔鏡下泌尿外科手術并發癥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33(2):216.

[3] 韓玉娥,高  穎,李紅梅,等.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并發出血的護理對策[J].山東醫藥,2010,50(52):6.

篇10

2遼寧中醫藥大學門診部遼寧 沈陽 110847)

【摘要】目的:闡述腹腔鏡下進行泌尿外科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方法:對2009年-2010年我院采取腹腔鏡治療的泌尿外科患者進行觀察,監測生命體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引起并發癥的現象,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結論:通過護士的悉心照料,泌尿外科腹腔鏡并發癥是可以避免和減少的,加強術后觀察和護理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腹腔鏡;泌尿外科疾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196-02

腹腔鏡是現代社會普遍流行的治療方法,其治療窗口小,術后恢復快的特點,使越來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腹腔鏡的治療。現就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月間采用腹腔鏡治療的泌尿外科患者進行記錄,歸納其常見的并發癥,并積極的進行護理干預,結果患者皆痊愈出院。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346例,其中男289例,女57例,平均年齡52歲。經腹腔247例,經后腹腔99例,包括精索靜脈曲張結扎術、腎上腺切除及部分切除術、腎切除術及部分切除術、腎腫瘤剜除術、腎盂輸尿管成形術、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多囊腎去頂減壓術、腎囊腫去頂術。

1.2 治療方法:患者全部采用氣管插管全麻。經腹腔途徑采用平臥位,臍下及兩側麥氏點線路置通道3個、分別置入Trocar、剪、鉗等實施手術。后腹腔途徑采用健側臥位,腋中線、髂嵴上一橫指及腋前、腋后線上各制通道置套管,分別置入Trocar、剪、鉗等進行手術。

2 結果與并發癥的護理

2.1 結果:346例手術均獲成功,其中出現并發癥者64例。其中出血者11例,皮下氣腫者3例,出現胃腸道反應者14例,出現尿漏15例,切口愈合不良者5例。

2.2 并發癥及護理

2.1.1 術后繼法出血:常因鈦夾位置不佳或脫落,術中組織滲血及血管損傷所致。護理方法應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及心率的變化,嚴格遵照醫囑進行24 h內常規心電監護并每6小時記錄一次。注意觀察24 h內患者的尿量、尿色,切口引流管是否通暢及引流液顏色和量的變化。如發現引流管有大量鮮紅色液體流出或表現有血壓下降、脈搏細、快等癥狀,應及時向醫生匯報并做處理,警惕大出血的發生。

2.1.2 胃潴留:術后患者若出現腹脹、嘔吐、應及時向醫生匯報,盡快給予胃腸減壓。手術后因作用胃腸道蠕動功能受抑制,氣體不能排出,易產生腹脹。護士應告知患者勤翻身及早期活動的重要性,以盡快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如若術后48 h仍感腹脹明顯,可用開塞露40 ml納肛或薄荷水10 ml,每日3次口服。

2.1.3 尿漏:尿漏發生在腎盂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及腎盂成形術病例,由于腹腔鏡縫合腎盂輸尿管切口欠妥所致。術后要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狀及量的變化。保持尿管引流通暢,觀察尿液的量、顏色的變化及患者有無發熱,感染等情況。對于乳糜漏患者無需特殊處理,延長拔管的時間、禁食水、給予腸外營養多數可自愈,若仍不能愈合可局部向引流管中灌入甘露醇處理,保留1~2 h放出。

2.1.4 皮下氣腫:由于手術時間過長及手術中氣腹針頭活動時氣體漏到皮下而造成的。一般癥狀比較輕,可自行吸收,無需特殊處理。術后要積極主動詢問手術醫生術中的情況,并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咳嗽、胸痛、呼吸頻率及呼吸深度的改變,術后保持有效的低流量吸氧以提高氧分壓,促進CO2排出,病人清醒后鼓勵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2.1.5 腹腔臟器損傷:由于腹腔鏡視野較小,腹腔臟器損傷是腹腔入路常見的并發癥。術后護理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脹及有無排氣等現象。一旦發現腸麻痹、腹膜炎體征,應立即告知醫生查明原因,及時做出處理。如考慮術中有腸管損傷而未發現,應立即手術探查。

3 討論

腹腔鏡適應證幾乎涵蓋泌尿外科手術的各個方面,通過對并發癥發生原因的調查研究表明腹腔鏡術者的操作熟練程度與并發癥發生率呈負相關。對于護士而言,應充分了解手術步驟,對術后患者的護理做到心中有數。總之,腹腔鏡術后對患者的觀察尤為重要,需提高護士臨床循證及觀察新事物的能力,工作中細致謹慎,發現意外時及時采取措施,可及時發現并發癥并及時治療并發癥,使患者能夠預期康復。

參考文獻

[1] 徐常青.腹腔鏡手術的特點及術前術后護理[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4, 9(2): 128.

[2] 魯秀茹,劉會英,朱穎.腹腔鏡術后腹脹原因分析[J].現代護理, 2006,12(8): 717-718.

[3] 諸禹平,陳昊,朱明,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臨床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7:49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