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宣傳總結范文

時間:2023-09-19 17:41: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健康宣傳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口腔健康宣傳總結

篇1

范文一:

為了普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 , 進一步強化公眾關注兒童口腔健康,減少齲病等口腔常見病的發生,我縣疾控中心結合 2013年“全國愛牙日”提出的主題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副主題為“關愛老人,修復失牙”。這一活動主題,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現將這次宣傳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充分利用媒體進行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通過《健康伴我行 》 , 進行大力宣傳,進一步提高市民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

二、于 9 月XX日全國愛牙日的這一天,疾控中心、縣級醫療單位、鐵建牙科醫院、耀邦牙科醫院在人民廣場進行宣傳。現場發放宣傳材料 1000 份,牙刷 100 支。咨詢人數達 50 人之多。懸掛橫幅 7 條,陳列展板 12 塊。

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有效提高了市民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指導家長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形為方式,讓家長們認識了口腔保健的新知識和新觀念。

范文二:

9月20日是國際愛牙日,我校結合《高露潔》的《全國口腔教育活動》在校,特別是一年級開展了愛牙宣傳活動,活動情況如下:

9月XX日早晨,我們將促進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的標語掛在最醒目的地方,利用晨會時間對全校師生進行了健康牙齒的教育宣傳動員,如何開展口腔教育、口腔疾病造成的后果、如何保護好牙齒進行了宣傳,衛生室及時張貼了國際愛牙日的宣傳壁報。

我們還利用生命教育課的時間,進行愛牙健康教育。分別以認識牙病為開始,使學生認識牙病的種類——(蛀牙、黑牙、牙齦炎、牙周炎、牙齒排列不整齊)等,簡單介紹癥狀。

然后通過小調查,調查本班牙病的情況,使同學們重視起來,并從中悟出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在然后,是由生命教育老師利用牙模和牙刷做了正確刷牙方法的示范,讓一年級學生實踐并實施到生活中去,同時給學生提出三條預防牙病的建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要正確刷牙)。教給學生正確的刷牙方法,一年級學生學得認真、學得快樂,在此同時,為了讓學生記住口腔衛生,還教了學生兒歌。

最后我們結合聰聰王子牙防歷險記的播放進行教育,課堂教學效果良好,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

教育階段完成以后,讓學生動手做壁報或手抄報等,以提高認識和重視,并用到生活中去。

通過以上的活動,我觀察到:餐后漱口的孩子明顯增加了,孩子的愛牙意識提高了,知曉率也提高了,護牙衛生習慣也有明顯好轉。

特別是有牙病的學生主動找生命教育老師問好牙醫的電話,他們主動要求到醫院去就醫。

最后,希望能在上級的指導下,把這項活動開展的更好。

范文三:

2016年9月20日是第28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呵護孩子,預防齲齒”,旨在發揮家庭的優勢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員口腔保健意識及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程度和能力。

篇2

【關鍵詞】 兒童;牙周狀況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tuation of childre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periodontal gum. Methods The dental clinic in our hospital without other diseases, study of 96 children, by age group, and use the questionnaire periodo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parents who observe the child’s diet and brushing habits. Results The various data showed that the periodontal status of children and the child’s age, parental level of education and whether education had a direct relationship to help children brush their teeth. Conclusion In children, regular periodontal exami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ents are to enhance their dental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Children;Periodontal status

兒童乳牙因其解剖形態和替牙期的牙列不齊,容易菌斑堆積和食物嵌塞;再加上年齡小,未養成口腔衛生習慣;因此易患牙周疾病。但有關兒童牙周健康狀況的文獻非常之少,本研究目的是在學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兒童的牙周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為維護兒童牙周健康和強化兒童口腔健康促進提供更多的依據而盡一份力量。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我院兒童口腔科門診中無其他系統疾病,且治療前2周未曾服用抗生素的12歲以下未長恒牙的初診兒童96名。其中男孩48例,女孩48例。平均年齡為7.5±0.25歲。分成3組:3~5歲組16例,6~8歲組16例,9~11歲組16例,且統計學檢驗各年齡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

1.2 調查方法 ①牙周健康狀況調查:采用了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方案中牙周調查的標準,在人工光源下,使用平面口鏡和CPI探針,采用視診和探診相結合方法檢查全口牙周;②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參考了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問卷設計,其內容包括家庭一般情況,飲食習慣,口腔衛生習慣,家長口腔保健知識與態度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2.0軟件進行分析。單因素分析:用t檢驗對牙齦炎及其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多因素分析:選擇Logistic回歸來分析牙齦炎與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參考描述性分析和單因素分析的結果確定自變量。

2 結果

2.1 牙周情況與兒童性別以及年齡的關系:見表1。

注:由表1可見,在未出恒牙的兒童中,隨著年齡增長,其牙周疾病患病率有降低的趨勢。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兒童牙周情況的多因素分析:見表2。

注:觀察上表發現:年齡、家長文化程度和家長輔助刷牙對牙周情況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口腔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牙周疾病的發生。兒童因年齡小,口腔衛生情況往往不佳,故產生的牙周疾病的幾率也高。

研究資料表明,如果在早期階段對兒童進行正確的刷牙指導將有助于口腔健康[1]。因此,盡早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讓兒童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衛生習慣。

多因素分析表明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對幼兒牙周情況有顯著的影響。同時家長是否輔助兒童刷牙也至關重要。因為沒有家長輔助刷牙,幼兒很難有效清除口腔內的菌班。觀察前人石四箴[2]的相關報告發現他所統計的兒童牙周患病率為65%。本次調查顯示的患病率為84.7%。二者差距明顯,總結其原因是因為目前對幼兒牙周疾病的調查缺乏統一的檢查標準和方法.標準不一,是造成可比性差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中一天刷牙2次的兒童不足50%,刷1次,晚上不刷牙的比例超過了40%。因此,在總結前人的經驗,以及我們自己研究的數據。我們更應該明確加強多次刷牙,晚上必刷,認真有效刷牙的宣傳教育。同時對低年齡段的孩子,父母應該輔助其刷牙[3]。

總之,預防孩子的牙周病應從孩子的父母學習正確的口腔知識做起。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孩子的口腔健康。

參 考 文 獻

[1] 石四箴.兒童口腔醫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篇3

一、各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是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的保證。

國家衛生部從1989年開始的全國愛牙日活動,受到了國家及各級衛生行政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我院各級領導對本次口腔科以“回報社會,真誠奉獻”為宗旨的“愛牙日”公益優惠活動給于了大力支持,并協調宣傳科、財務科、門診部等職能部門給于大力幫助,如安排專車、撥出專門經費、各種宣傳材料的制作等,為我科成功舉辦此次活動提供了保證。

二、科室內群策群力、精心策劃,是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的關鍵。

深圳布吉武警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就如何舉辦此次活動,多次召開科務會征求科室人員的想法和建議,積極擔負起本次活動的策劃、組織、監測和評價工作,并聯合口腔內科及口腔修復科一起行動。科室內每一個人員的積極參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眾牙科醫生以及全體實習同學主動放棄了周日的休息時間,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真正體現了“愛科室,愛醫院”的主人翁意識和高度的集體主義責任感。

三、實習同學在社會實踐中得到鍛煉。

本次社會公益優惠診療活動以“回報社會,真誠奉獻”為宗旨,切實體現了濱醫附院人的精神風貌,是白衣天使不圖回報,只講奉獻職業道德的具體真實的寫照。通過這次活動,使同學們在實踐中陶冶了職業道德情操,樹立了為人民健康獻身的神圣職業使命感。實習同學表示,本次活動是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一次準檢驗,立志以參加本次活動為契機,刻苦學習,努力掌握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專業技能,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醫生。

四、群眾得到了實惠,是深圳布吉武警口腔科應盡的責任

在本次活動中,口腔科共接受健康咨詢120余人次,有140余人在本次診療活動中享受到了優惠50的優質診療服務。據一位姓張的老大爺介紹,他隨同兒女在濱州生活了近20年,他最信任的醫院就是深圳布吉武警醫院,優良的服務態度和可信的技術水平使他每次來我院就診都有一種放心的感覺;他認為這次優惠診療活動著實為深圳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實事,并希望明年繼續舉辦類似的公益活動。

五、我市居民口腔衛生知識令人擔憂

篇4

【關鍵詞】口腔保健;志愿服務;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087-01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壽命也隨著延長,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知識的學習,口腔健康教育也逐漸被社會高度關注。為了確保口腔健康教育取得實效,我們把開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務作為預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實用、有效的途徑,有助于社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

一 、口腔健康促進志愿服務價值與意義

1、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區志愿服務秉承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促進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我們把志愿服務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紐帶,使社會群體之間建立聯系和交流的渠道,有助于形成誠心友愛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的道德責任感,維護社會的穩定,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2、有利于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是常見病,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大眾的關注。口腔健康也逐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些口腔保健方法和用品也在被大眾認識。因此,開展“口腔健康志愿服務”,不僅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內在需要,而對口腔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有利于建立科學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口腔健康進社區志愿服務在我國起步較晚,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如何不斷把志愿服務活動引向深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克服隨意性和因人員的更換而使活動停滯癱瘓,為構建科學的志愿服務體系創造條件。

4、有利于師生展示臨床實踐平臺。我們把志愿服務落實到最實際的環境、環節和過程中,更好地將口腔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實踐、檢驗和鞏固理論知識,發現不足,針對性的彌補自身知識能力缺陷,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早期接觸臨床能力搭建舞臺。

二、口腔健康志愿服務的發展的現狀

(一) 組建志愿服務機構,建立志愿服務隊伍

1、健全組織,確保服務有序進行。成立服務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責任、評估、激勵、創新機制。建立責任、評估、激勵、創新機制。確保做到“五個有”,即:有專人負責;有實施方案;有開展系列活動的記錄和資料;有活動開展情況的信息;有活動成效展板。

2、加大口腔健康志愿服務平臺和隊伍的建設。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活動的運行機制,擴大師生參與范圍,提高志愿服務社會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促使由黨員牽頭擴展到全院共同參與,由階段性開展轉變為常態化進行,由松散型管理轉變為規范化管理。

(二) 明確志愿服務內容,創新志愿服務形式

1、信息采集與資料收集。設計科學的活動方案,運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手段,收集有關社區群眾口腔健康需求信息:運用問卷調查、口腔咨詢等手段,加以分析,形成相應的結論。

2、開展口腔疾病檢查及義診送健康活動。改進志愿服務活動的傳統設置模式,整合資源,深入社區開展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口腔疾病防治等志愿服務活動。

3、精心設計活動載體。針對社區群眾的口腔疾病狀況和刷牙情況,為他們制訂科學合理的護牙方案,提高社區群眾預防口腔疾病、關注口腔健康的意識,讓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免費的口腔衛生服務。

4、全面規劃,確立目標。為把志愿服務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拓展和深化活動的內容,在深入社區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選定活動重點項目,從而形成較為系統的目標管理。

5、抓點帶面,全面鋪開。遵循“重點突出,講求實際,點面結合”的原則,確定寧夏特殊學校、寧夏給水團、吳忠紅寺堡、銀川穆斯林孤兒院和第一幼兒園等社區為重點服務場所,為進一步口腔健康促進活動覆蓋面奠定基礎。

三、口腔保健志愿服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管理,規范服務。 加強對志愿者的管理,制定了志愿服務活動準則和行為規范,建立個人志愿服務檔案,規范服務方式和行為,提升專業服務技能,有力保障志愿服務工作的有序和有效開展。

2 建立機制,激發動力。通過多層次 多形式的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師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志愿服務的情況適時向所在單位通報,并在評先評優、年終考核等活動中向志愿者傾斜。

3、應對措施,提高效果。一是在志愿服務創新形式上,不僅要結合口腔專業的實際,也要緊抓社會所需,全面促進教師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科建設,增強活動的有效性。二是為確保志愿服務順利進行,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義務為社區群眾建立口腔預防保健卡,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口腔健康教育活動,培養群眾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提高寧夏地區口腔健康水平。

4、拓展領域,擴大影響 。口腔健康志愿服務是一項涉及面廣、內容十分繁雜的社會服務系統工程。為擴大影響,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櫥窗等加大宣傳力度,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由黨員帶頭,讓服務活動滲透到社區,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服務,從而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5、統一指導,上下聯動 。建立自上而下的志愿服務指導機構,專門負責指導和管理志愿服務活動,建立黨團委領下的志愿者協會,設立志愿者準入與注冊制度,將黨團員納入其中進行統一管理,并廣泛吸納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其中,進一步壯大志愿者隊伍 建立經常化和專業化的培訓體系,切實提高志愿服務水平。

6、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通過建立志愿者服務網站和微博平臺,在互聯網上服務供需信息,聯通服務隊伍和服務對象之間的橋梁,整合資源,做好志愿者與服務對象的聯絡和配置工作,創新志愿服務形式,公開透明的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參考文獻:

篇5

一、領導重視,有組織,有方案,加強對相關人員培訓,保障活動順利開展。

接到上級通知后,院領導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制定宣傳實施方案,組織骨干人員,落實本項工作。

1、加強人員培訓:19日對全院職工及鄉醫進行愛牙日宣傳知識培訓,要求各村鄉醫利用標語,廣播、口頭等進行宣傳。

2、居民健康檔案小組人員,從9月15日起,利用隨訪對重點人群開展愛牙知識健康講座進行宣傳;

3、以兒童為重點,開展健康教育,普及口腔衛生知識。與教育部門積極配合,9月18日組織口腔專業人員,進入學校、托幼機構,以兒童為重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促進。兒童是口腔疾病的敏感和高發人群。這一階段也是獲得口腔衛生知識,建立正確行為方式的關鍵時期,及時、科學進行兒童口腔保健指導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意義重大。專業牙科醫生對兒童宣傳口腔保健知識,指導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就醫行為并當場演示刷牙的正確方法,動員家長積極帶適齡兒童到醫院自覺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實施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為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引導兒童及家長,保護牙齒,從小做起;

4、9月20日在醫院門口設立咨詢臺,由醫師負責對群眾進行愛牙知識宣傳,散發傳單,接受咨詢,并進行免費義診。力爭做到宣傳全覆蓋;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手段,廣泛開展社會動員和宣傳,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及中老年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圍。使公眾了解愛牙日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增強公眾主動參與意識。

二、及時回頭看,總結經驗。收集、整理、保存本次活動的各項資料,及時上報。進行分析資料,找出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以利下次借鑒。

衛生院

全國愛牙日宣傳資料:口腔健康知識

1.乳牙有了洞需要補嗎?

我們從出生六七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長牙了,到十二三歲的時候乳牙完全替換為恒牙。乳牙的健康是恒牙順利萌出的保證,如果乳牙壞的十分嚴重,會影響乳牙下面的恒牙的發育;如果乳牙過早的脫落,后面的牙齒會向前移動,導致恒牙萌出的間隙不夠,就可能錯位萌出。所以乳牙有了洞也需要補.

2.如何正確的刷牙?

可選用下列任何一種方法,但不要用力過猛,要動作輕柔,反復多次.

豎刷法

方法:就是將刷毛尖端放在牙齦和牙冠交界處,順著牙齒的方向稍微加壓,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同一部位反復多次。

優勢:可以有效控制菌斑,刺激牙齦,使牙齦外型保持正常。

顫動法

方法:將刷毛與牙齒成45度角,使刷毛的一部分進入牙齦與牙面之間的間隙,另一部分深入牙縫內,來回做短距離的顫動。刷咬合面時,刷毛應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離的顫動。每個部位2到3顆牙齒,將牙的內外面都刷干凈。

生理刷牙法

方法:刷毛頂端與牙面接觸,然后向牙齦方向輕輕刷。

3.兒童用成人牙膏可以嗎?

兒童不宜使用成人含氟量較高的牙膏。由于兒童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含漱技術尚未完全掌握,若是使用對成人潔牙比較有效含氟量較高的牙膏,造成孩子每天吞咽下過多的氟,是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

4.保護牙齒的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

健美牙齒最佳年齡牙齒發育取決于兩個階段:

一是從胎兒期2個月到出生,此為乳牙發育期。

二是從出生后到8歲,為恒牙形成期。

5.乳牙遲遲不掉怎么辦?

兒童一般是在6、7歲左右換牙,持續到1213歲才完全完成(20顆乳牙完全換完),但由于存在個體差異,有的會早些,有的會晚些如果超過8歲時,仍未換牙,就需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確認是否是乳牙滯留。

6.那些患牙需要拔除?

應該拔除的患牙有:患有嚴重牙周病的牙,牙齒已經非常松動,經過治療也不能使其再穩固的牙齒;患有嚴重齲壞的牙,牙冠大部分缺失,而且牙根周圍骨質也被破壞,不能再補的牙齒;反復發炎、流膿的殘根;引起反復發炎腫脹的阻生牙;影響正常牙萌出的多生牙、埋藏牙;以及導致病變的牙齒,如含牙囊腫,牙齦瘤等。

7.乳恒牙替換時應注意什么?

(1).當恒牙已經萌出,其上乳牙尚未脫落,應及時請醫生拔除滯留的乳牙,以使恒牙排列整齊。

(2).如果乳牙脫落后多時尚未見相繼恒牙萌出,則需到醫院內拍一張牙片檢查是否是恒牙先天缺失。

8.外力導致的牙齒脫落可以再植嗎?

答案是可以的,牙科醫生可以將牙齒進行再植,如果外傷造成牙齒完全由口腔脫出、就應立即把脫落的牙齒放在杯水或杯牛奶中或用濕毛巾包起來,也可以含在舌下趕緊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果能在30分鐘以內到達醫院,再植的遠期效果很好。

9.如何預防齲病?

(1). 消除致齲因素,搞好口腔衛生,進行有效的刷牙。

(2). 適當應用氟化物提高牙齒抗齲能力。

(3). 應用窩溝封閉劑,隔絕致齲因素對牙齒的侵襲。

10.齲病好發于哪些牙齒?

第一磨牙患齲(蛀牙)率最高。即:6周歲時,上下左右最后面萌出的第一顆大磨牙(六齡牙),可以到牙醫那里做窩溝封閉來有效的預防齲病(蛀牙)的發生。

11.什么是六齡齒?

六齡齒是第一恒磨牙,由于平均萌出年齡為六歲而得名。六齡齒對兒童頜面部的發育很重要,如果早失可使第二恒磨牙向前傾斜移動,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六齡齒是恒牙,終生不再替換,應該很好地進行保護。除認真刷牙外,可以在牙科醫生的指導卜選用氟化物和窩溝封閉劑預防齲齒。

12.什么是窩溝封閉?

雙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一些天然的窩溝和裂隙。牙菌斑很容易在這些堆積而且用刷牙或其它機械性方法是不可能清除干凈的,因此窩溝齲的發生率很高。牙科醫生可以使用窩溝封閉劑來封閉這些窩溝,以防止牙菌斑的堆積,從而可以有效地預防窩溝齲(蛀牙)的發生。

13.洗牙會損傷牙齒嗎

牙菌斑和牙石是引起牙齦發炎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清除它。用器械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并將牙面磨光的過程就叫潔牙術或潔治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洗牙。洗牙不會損傷牙齒。

14.補牙為什么越早越好?

因為齲洞經過修補后可以阻止齲病(蛀牙)病變的發展,及早恢復牙齒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若不進行及時治療,病變就會越來越大,從淺齲發展到深齲,對冷熱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當損傷到達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時牙痛會十分嚴重;當病變再進一步發展,會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膿腫,甚至頜骨骨髓炎、牙齒脫落缺失。

15.什么是智齒?

下額第三磨牙一般在18-25歲萌出。由于其萌出時間較晚,也常因位置不足而發生萌出位置異常,故通常彼人們稱為阻生牙或智齒。

16.智齒需要拔除嗎?

當智齒指出后,應請專科醫師認真檢查,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早去除病因,如磨改對合牙尖、切除多余的牙齦瓣等,對確實認為沒有保留價值和炎癥反復發作的智齒,應盡早拔除,以防后患。

17.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包含什么?

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包含兩層意思:

①健康檢查,即在沒有口腔疾病或自已沒有感覺到有牙病的情況下,進行的健康檢查,而不是已明確自己有牙病,才去看牙病。

②要求定期、而不是隨意的。定期的時限標準隨年齡而異,通常是:2~12歲兒童每半年檢查一次;12歲以上者,則每年檢查一次。

18.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有什么意義?

①口腔常見疾病(如齲病、牙周疾病等)多屬慢性病、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人們忽視。因此,通過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

②有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在口腔有表現,常常可通過口腔健康檢查,而發現屬于全身性的疾病。

19.吮手指習慣有什么危害?

吮指的兒童,手指有胼胝及彎曲現象,它可引起前牙開頜,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等危害。

20.吐舌或舔舌習慣有什么危害?

兒童有吐舌或舔舌習慣,可引起前牙開頜幾下頜前突畸形,甚至形成反頜,如果舌同時舔上下前牙,則形成雙牙弓前突。

21.咬唇習慣有什么危害?

情緒不好時出現咬唇動作,日久形成習慣咬上唇,可引起上前牙前突和下頜后縮等癥狀。

22,偏側咀嚼習慣有什么危害?

可導致面部左右兩側發育不對稱,不常咀嚼的一側容易使牙垢、牙石堆積,易發生齲齒和牙周病。

23.咬物習慣有什么危害?

常咬鉛筆和啃指甲,會導致牙齒不齊閉合不嚴的后果。

24.什么是正確的漱口方法?

將漱口水含在嘴里,后牙咬緊,利用唇頰部,也就是腮幫子的肌肉運動,使漱口水通過牙縫,這樣才能達到漱口的作用。

25.剔牙習慣好不好?

有些人養成了一種剔牙習慣,飯后不管牙縫有沒有食物嵌塞,總要剔一遍,這容易使牙齦萎縮,牙根暴露。

26.塞牙最好怎么解決?

我們提倡飯后漱口,實在漱不出來,可以用牙刷刷,或者用手帕、毛巾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輕輕一擦就可以出來,這些都比牙簽優越得多,不會帶來什么損傷。

27.口腔的定義是什么?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參與消化過程,協助發音和言語動作,具有感覺功能,并能輔助呼吸,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從事各項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官。主要功能有:咀嚼、吸吮、吞咽、言語、感覺、表情、攝取食物、參與呼吸等。口腔功能是在中樞神經的支配下,依靠牙齒、唇、頰、舌、腭等器官,通過有關肌肉的收縮和下頜運動完成的,是咀嚼系統組織器官分工合作的結果。

28.口腔所包含的組織器官有什么?

口腔所包含的組織器官有:唇、牙齒、面頰、腭、牙齦、齒槽骨、上頜骨、下頜骨、舌骨、顴骨、顳頜關節、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及這些器官上的肌肉、神經、血管等。口腔以唇、頰、腭、口底為界,后上方向鼻咽部延續,后下方與口咽相通。除牙齒外,口腔有粘膜覆被,其上皮結構類似皮膚,但在濕潤性、角化程度及附件構成上與皮膚不同。

29.牙齒由哪幾部分組成?

牙釉質 它是牙冠外層的白色半透明的鈣化程度最高的堅硬組織,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

牙本質 它是構成牙齒的主體,位于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側壁。

牙骨質 它包繞牙根的外層,較薄,顏色較黃,硬度類似于骨組織,具有不斷新生的特點。

牙 髓 它位于髓腔及根管內,主要由結締組織、血管和神經構成。

篇6

一、 嚴格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診療操作常規及口腔科消毒隔離制度。

二、 認真遵守醫院作息時間,執行請銷假制度。

三、 保持診室清潔整齊,定時通風,每天紫外線消毒至少一小時。

四、 加強對各種器械的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五、 對患者認真檢查、診治,準確規范書寫門診病歷等醫療文書。

六、 對疑難患者不能確診的,及時請上級醫師會診,減少復診率,提高治愈率。

七、 對候診病人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宣傳口腔預防保健常識。

八、 下班前應檢查各診室及技術室,并斷水斷電,以防發生意外。

口腔科工作職責

1、主要負責對門診患者進行口腔疾病治療,口腔保健宣教等工作。

2、在分管院長領導下,全新全意解除病人疾苦,以熱忱的態度為患者提供一流的口腔醫療服務,樹立良好醫德醫風。

3、應醫院要求,完成實習、規培、進修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

4、將國際先進口腔治療技術、治療理念引入我院,提高我院口腔醫療水平。

5、依據相關規定,認真完成口腔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存放工作。

6、積極認真,保質保量完成醫院交代的政府指令性任務。

口腔科各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  主任醫師崗位職責

1、領導本科室人員開展醫療護理工作,完成醫療護理任務。

2、確定醫師值班、門診會診、輪換和出診。參加門診、急診搶救和手術,解決本科復雜、疑難技術問題。

3、負責組織本科業務訓練,人才培養,和技術考核。負責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并擔任教學。

4、定期討論本科在貫徹醫院(醫療方面)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執行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并有反饋記錄文件。

5、督促檢查本科人員履行職責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進行安全教育,預防事故、差錯和醫院感染。

6、負責本科醫德醫風建設。掌握所有人員思想、業務能力和工作表現,提出考核、晉升、獎懲和培養使用意見。

7、組織指揮大批創傷、中毒等重大急診病人的救治,并及時向醫務處和院領導報告。

8、引進國內先進技術,開展新業務和科學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撰寫學術論文。

二、  副主任醫師崗位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訓與理論提高工作。嚴格執行各項醫療制度,認真完成本職要求的病歷等各項醫療記錄。

2、指導下級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提高專業理論、技術操作和解決較復雜疑難技術問題的能力。

3、承擔臨床教學工作及進修、實習醫師的培訓工作。

4、定期參加專家門診。

5、掌握國內外先進診療技術,開展科學研究,中西醫結合,及時總結經驗,撰寫學術論文。

6、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范。

7、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和管理制度。

三、  主治醫師崗位職責

篇7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8(a)-187-02

楔狀缺損是牙齒唇、頰頸部硬組織發生緩慢消耗[1]所致的缺損,由于這種缺損成楔形而得名。楔狀缺損可以引起牙過敏、齲病、牙髓炎、根尖周病、牙冠折斷[2],最終可能導致牙齒的拔除。這種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越來越高。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楔狀缺損將是老年人的主要牙病。為研究調查楔狀缺損的發生情況進一步探討楔狀缺損發生原因及發病相關的因素。2008年3~11月對我院體檢中心的23~79 歲的各年齡組的機關干部及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口腔檢查的同時對楔狀缺損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年齡范圍在23~79歲參加體檢的健康體檢者共1 299例,其中,男823例,女476例,共分五大組,各年齡組及其人數如下:23~39歲組231例,40~49歲組263例,50~59歲組257例,60~69歲組282例,70~79歲組266例。

1.2 方法

在自然光線下,由一名口腔專業醫師,經口腔健康調查訓練后,采用一次性口腔檢查器械進行視診、問診,探診,記錄年齡、性別、缺失牙。用牙科探針檢查每一顆牙齒的唇頰舌面,記錄有楔形缺損的牙齒(調查不包括第三磨牙),排除牙頸部齲,排除牙齒缺失8顆或8顆以上的患者。并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對每位被調查者按調查表填寫相關的內容,對所得調查資料做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楔狀缺損的發生率

總受檢人數1 299例,其中患楔狀缺損的人數為454例,總患病率為34.95%。患者患楔狀缺損總牙數1 404顆,受檢人均楔狀缺損數1.08顆,平均每位患楔狀缺損數牙3.09顆。

2.2 楔狀缺損與性別、年齡的關系

楔狀缺損男性患者為293例,其患病率為35.60%;女性患者為161例,其患病率為33.82%。二者無顯著性差別(P>0.05)。楔狀缺損患病率從一組到五組總體上是有區別的(P

表1 楔狀缺損與年齡的關系

2.3 楔狀缺損好發部位

楔狀缺損好發于第一雙尖牙,其次為第二雙尖牙,尖牙。其患病率情況見表2。

2.4 楔狀缺損發病率情況

2.4.1 上下頜牙齒楔狀缺損的比較受檢者上頜牙比下頜牙楔狀缺損發病率大。其中左右上頜尖牙,第二前磨牙的楔狀缺損發病率明顯高下頜同名牙(P0.05)。見表2。

2.4.2 左右牙齒楔狀缺損的比較右側上頜第一磨牙比左側同名牙楔狀缺損患病率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5 其他

本次調查中發現楔狀缺損的發生程度、部位與年齡、刷牙方式及刷牙次數有明顯關系。

3討論

3.1 楔狀缺損發病原因

國內外學者對此病病因的研究已近半個多世紀,至今楔狀缺損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主要有幾個病因:①文獻表明,時間是楔狀缺損發生的必要條件,患病率與嚴重程度均隨年齡而增長[3-4],本研究從表1可以看出楔狀缺損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持續增長的,其中50~59歲組,60~69歲組與70~79歲組楔狀缺損患病率明顯高于23~39歲組,40~49歲組。②不正確的刷牙方法[5]與楔狀缺損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問診中發現橫刷牙者患楔狀缺損的幾率大且缺損大。刷牙次數多、力度大是楔狀缺損原因的重要方面。相對注意講衛生的患者,尤其是一天刷兩次以上的患者患楔狀缺損的幾率大。力度過大是指刷毛過硬,牙刷用的時間過長,刷毛老化,用力過重。③長期的咀嚼應力使牙體組織疲勞,于應力集中區出現釉質裂紋并擴展,最終導致牙釉質和牙本質斷裂而形成楔狀缺損[6]。④文獻表明側向合力使牙齒撓曲[7-8],導致應力集中于牙頸部;在長期的咀嚼力作用下,牙頸部硬組織發生疲勞破壞而形成楔狀缺損[9]。⑤牙齦退縮是楔狀缺損發生的必要條件,牙齦健康無退縮,楔狀缺損就不會發生。⑥上牙頸部結構的薄弱,齦溝內酸的分泌,胃酸是導致楔狀缺損的重要原因。此外楔狀缺損與刷牙用水有很大關系,用涼水者易發病,建議盡量避免用涼水刷牙。

3.2 楔狀缺損發病率

本組1 299名受檢人中,楔狀缺損發生率為34.95%,稍低于文獻報道,其原因大概有二:①由于本組報道的病例中包括23~39歲組的年輕人,發病率為15.58%,明顯小于其他組,所以會使總體患病率偏低。以往多數調查,多以中年及中年以上為調查對象。此次調查楔狀缺損發病率以中年及以上較高,并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增高。②本次調查的對象是機關干部及機關工作人員,這些高級知識分子日常生活中比較注意口腔自我保健,其次近幾年來口腔醫師的大力宣傳作用不可忽視。所有這些作用使楔狀缺損發病率有所下降。

3.3 本調查結果總結

楔狀缺損的發生有年齡提前的趨勢,從表1可以看出23~39歲年齡段的發病率已經很高,高達15.58%。所以牙科醫師應該大力宣傳、提醒年輕人注意刷牙方式等,以預防楔狀缺損的發生。右側上頜第一磨牙比左側同名牙楔狀缺損發病率大(P

3.4 楔狀缺損的調查提示和推薦防治方法

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橫刷牙[10]。選用軟毛牙刷,注意牙刷定期3個月更換。選擇含氟牙膏或脫敏牙膏。組織缺損較少,且無牙本質過敏癥狀者可以不予治療;楔狀缺損較深的有冷熱酸痛的牙齒可以用充填術;有牙髓炎癥狀的牙齒要做根管治療;缺損導致牙折者,可根據病情和條件,根管治療后,做覆蓋義齒或樁核冠。

[參考文獻]

[1]黃薇,臺保軍,杜民權,等.湖北省中老年人群楔狀缺損的流行病學調查[J].口腔醫學研究,2007,23(4):470-472.

[2]樊明文.牙體牙髓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9-130.

[3]張清,王嘉德,李萍,等.中老年人牙齒楔狀缺損相關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1):43-45.

[4]Borcic J, Anic I, Urek MM,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 in permanent dentition[J].J Orol Rehabil,2004,31(2):117-123.

[5]Litonjua LA, Andreana S, Bush PJ, et al. Wedged cervical lesions produced by toothbrushing[J]. Am J Dent,2004,17(4):237-240.

[6]劉佼佼,劉榮森,王晨.老年人牙齒楔狀缺損危險因素的 Logistic 回歸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8,4(6):65-68.

[7]楊文麗,林雪峰,鄒波,等.楔狀缺損與干擾關系的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7,25(4):383-385.

[8]張 嵐,柳茜,黃定明.1839顆前磨牙楔狀缺損與牙合面磨損間的相關分析[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07,34(1):71-74.

[9]牛一山,孟秀英.楔狀缺損病因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7,5(4):236-237.

篇8

【關鍵詞】 鼻咽癌;放療;健康教育

作者單位:130012 吉林省腫瘤醫院放療二科(江志蘭 吳洪芬),腦外科(劉子厚) 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系統教育活動,通過教育能幫助患者形成正確行為和觀念,促進身心健康[1]。筆者總結了40例鼻咽癌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是我科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接收的鼻咽癌放療患者。其中男 29例,女 11例,年齡 35歲~77歲。

12 治療方法 本組40例患者均采用適形調強放療,放療組織量DT 70 gy/33次/7周(鼻咽部),DT 60~66 gy/33次/7周(上頸部),DT 56~60 gy/28~30次/6周(下頸部及鎖骨上區)。

13 健康教育內容

131 入院教育 患者入病區由責任護士熱情接待,護士自我介紹,選擇醫生及床位,為患者營造整潔、安靜、溫馨的病房環境,然后為患者詳細介紹科室環境、科主任、護士長、經治醫生、病區設施使用、自身物品管理、探視制度、治療時間等。使患者對醫院環境和治療初步了解,消除陌生感。

132 放療前教育 ①放療前心理護理 癌癥患者心理負擔較重,除了對疾病的擔心還存在著經濟的壓力。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疾病方面多給患者講解有關放療的知識,放療的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帶患者到放療室參觀,讓患者了解放療室的環境,放療組的人員等,并且找治療結束或即將結束的患者現身說教,讓患者消除對放療的顧慮。在經濟上與家屬溝通,讓家屬給予全力的支持與配合,緩解患者由經濟壓力產生的心理負擔,增加治療信心,讓患者以最好的身心狀態來接受放射治療。②放療前宣教 進行指導和訓練,告訴患者治療時要聽從技術人員的指導。如果齲齒嚴重的要拔除,牙周炎要先治療。戒煙酒,避免刺激口腔及鼻黏膜。

133 放療中教育 ①皮膚保護 照射皮膚保持清潔干燥,不能用力擦洗,可用軟毛巾輕輕蘸洗。避免涂碘酒、酒精、化妝品等刺激性物品,避免冷熱刺激。不要在陽光下暴曬,外出時帶遮陽帽或遮陽傘。指導患者按時涂皮膚防護劑,可用三乙醇胺乳膏(比亞芬),每日兩次,可起到保護和修復皮膚的作用。局部皮膚不要瘙抓,皮膚脫屑切忌用手撕剝。②口腔衛生及口腔黏膜反應 口腔干燥是鼻咽癌患者放療的常見癥狀,囑患者多飲水,每天2500~3000 ml,亦可用金銀花、麥冬等中藥泡茶飲。加強口腔清潔,避免用牙刷清潔口腔,用朵貝氏液含漱,4次/d,飯前飯后用鹽水漱口[2]。本組40例患者均有口腔黏膜干燥、疼痛,11例發生破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者甚至會中斷治療。給予09%鹽水500 ml,維生素B12 500 mg,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100 mg配制的漱口溶液含服,破潰者應用潰瘍散。③飲食和休息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飲食,避免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油炸、辛辣等。盡量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進食環境,少食多餐。口腔反應嚴重時給予半流質飲食,并鼓勵多飲水。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睡眠。④鼻咽腔保護 避免用手挖鼻、捏鼻,保持鼻腔濕潤。為提高放療效果及減少鼻咽部感染發生,每日堅持鼻咽沖洗,以保持鼻腔衛生。鼻腔干燥時用薄荷油滴鼻[3]。⑤白細胞降低的注意事項 骨髓抑制應以預防為主,每周查血常規1~2次。放療過程中因血細胞減少極易發生感染,應加強預防感染的措施和環境保護。囑患者配合采集血標本,控制隨員、探視,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室內保持空氣清新,定期用紫外線消毒。根據細胞下降的程度,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飲食多吃紅棗、紅豆、菌類、骨頭湯、豬蹄等。

134 放療后教育 出院前指導 指導患者回家后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照射野皮膚仍需保護,至少保護1個月以上。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多飲水。指導其定期來院復診、做好相應的康復知識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掌握疾病復發或轉移癥狀,出現癥狀隨時就診[3]。

2 結果

本組40例鼻咽癌患者均發生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應等,通過給予正確的指導與護理,使疼痛等反應減輕。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患者能積極配合放射治療,以最好的身心狀態接受放療,均順利完成治療,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3 體會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實踐成功的最重要環節之一[4]。通過對40例鼻咽癌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對緩解患者在放射治療中的緊張情緒,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順利完成整個放療過程,提高生存質量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包家明整體護理臨床問答.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112.

[2] 陳瑤舟三維適形放射治療鼻咽癌的護理.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7(4):9495.

篇9

組織志愿者專家隊伍到基層醫院開展臨床醫療工作,是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健康促進與口腔醫學發展西部行”(以下簡稱“西部行”)公益活動的項目內容之一。此外還有開設醫生培訓班、口腔健康教育課,提供免費進修機會等。

據活動發起人和組織者、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王興教授介紹,西部行活動始于2007年9月,旨在通過宣傳教育提升西部地區人群口腔健康意識,并為西部地區培養一批口腔醫療骨干,進一步解決西部地區看牙難問題,進而推動當地口腔醫學發展,提高群眾口腔健康水平。

5年間,西部行活動已走過內蒙、廣西、陜西、寧夏、云南、青海、貴州等省、自治區,甘肅省是2012年9月底啟動的第八個省份,也是西部行活動接下來一個年度的重點服務地區。

5年間,他們不斷匯聚全國口腔醫學界的優勢資源和力量,將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源源不斷地輸向西部;他們腳踏實地,不斷摸索著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西部口腔健康促進與發展之路;他們用實實在在的效果證明,這條21世紀的口腔健康“新”之路值得奉獻與堅守。

都是觀念惹的禍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但凡得過牙病的人,都會對這句俗語有深刻體會。這其中不僅蘊含了口腔疾病發病時難以忍受的痛楚和其由量到質逐漸演變的發病過程,也反映出我國民眾普遍存在的“不痛不看病”的心理。而王興教授更深刻地指出,這背后折射出了我國居民口腔健康觀念的嚴重落后。尤其改革開放之前,我們的落后不僅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即使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

30年改革開放,從第一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到第三次,從全國約70%的人不刷牙,到70%的人刷牙,且其中的20%使用含氟牙膏,并形成正確的刷牙習慣;從全國上下只有幾家寒酸的口腔專科醫院,到如今東部發達地區幾乎所有地市縣都設立了口腔專科醫院,民營口腔醫療機構隨處可見;從5000多名口腔醫生配備到如今近20萬人的口腔醫師隊伍,我國居民的口腔健康觀念、口腔醫學狀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進步固然值得欣慰,但王興教授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依然嚴峻—全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66%,12歲兒童的恒牙患齲率達到29%,在世界上處于較高水平;成人和老年人齲病患病率分別為88.1%和98.4%,而牙周健康率只有14.5%和14.1%,更有37%的成人和86.1%的老年人牙齒缺失,全口無牙的老人達到6.8%。

口腔疾病已經成為影響民眾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由于人口基數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我國口腔醫生人均數量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且口腔醫學發展城鄉差距大、東西部差距大。

另外,王興教授指出,我國大部分民眾認為口腔疾病只影響進食、說話,正是這有所偏頗的觀念,造成了人們對口腔健康的輕視。他強調,口腔的營養條件、溫度、濕度都非常適合細菌的大量滋生,如果不能保持一個健康的口腔衛生環境,很容易“病從口入”。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口腔疾病并非只是局部疾病,它還關系著全身健康,有可能誘發或加重許多全身性疾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如老年癡呆等,甚至會對孕產婦及胎兒產生影響,導致早產或低體重兒。

以上種種,都在證明一個問題:轉變傳統觀念迫在眉睫,逐步提升廣大民眾的口腔健康意識至關重要。而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之高、波及范圍之廣,決定了這一工作需要全國口腔醫學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培養老百姓身邊的專家

“有數據統計:我國齲病人群就診率僅為10%,也就是說有90%的人得了牙病而沒有來看醫生。可就是這10%的病人,就讓各個專科醫院、口腔門診,甚至私人診所都忙得一塌糊涂。”王興教授指出,這與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極不適應,因此他認為,我國口腔醫學界目前最緊迫的難題就是盡快培養高素質的口腔醫學人才,建立起高水平的口腔醫學隊伍,滿足人們逐步增長的健康需求,滿足整個口腔行業的迅速發展,更滿足整個社會經濟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作為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中華口腔醫學會一直是發展我國口腔醫學科學的重要社會力量。自1996年成立起,學會一直積極利用自身的平臺開展活動,通過大量的宣傳、培訓、普及活動,進行大眾的口腔健康教育,并打造形成了“全國愛牙日”“微笑中國”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公益活動。

目前學會主要肩負兩大重要任務,都與人才培養有一定的關聯。一是促進口腔醫學領域學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組織各種高水平、多層次的國內外學術會議,加強國際間、國內不同地區、同一地區不同醫院等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醫生自身臨床技術和整個口腔學科水平的提高。二是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可能、各種資源開展繼續教育,推廣新技術、新的診療手段、新的設備等,提高現有口腔醫學隊伍的素質和能力。

2006年,王興教授開始擔任學會會長。之前他就職于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擁有豐富的臨床、科研、管理工作經驗,對于口腔醫學人才的培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我國應該盡快建立起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而這個人才,“不只是進行口腔疾病治療的專家,更應該是能夠為老百姓做口腔健康教育的專家。這個專家不再高高在上、滿嘴健康術語,而是就在老百姓身邊,真正懂得如何把口腔醫學專業知識變成老百姓能聽得懂、記得住,且能夠真正轉化成生活習慣的常識。”只治不防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而這種專家,能讓每個人都懂得如何預防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王興教授說,此次西部行活動開展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西部地區培養出一批這樣的專家,打造出符合當地需求、更能推動西部口腔醫學發展進步的人才隊伍。

2007年9月20日,在衛生部醫政司、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支持下,西部行活動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啟動儀式。5天后,西部行第一站內蒙站活動正式開啟。

在這之前,學會并沒有類似活動經驗,經濟能力也非常有限。為了能夠使活動更加貼近實際,學會組織了5批專家深入到西部地區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工作,目的就是要摸清西部地區口腔醫學發展狀況、了解當地人民群眾對口腔保健的需求。學會領導親自帶隊,采取與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和口腔醫務人員座談、深入社區醫院與群眾交流、考察醫院設備及開展醫療工作能力等方法,摸清了當地口腔醫療保健工作的現狀和需求,并形成調研報告通報全國,以爭得全國口腔醫療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參與。

“作為行業內最高學術團體,我們有責任讓全國口腔醫學界的同行認識到一個現實:西部地區太落后了,受實地條件制約,他們很難同東部地區同步進步。我們應該關注他們、幫助他們,盡綿薄之力支持他們。”

正是本著這樣的目標和信念,王興教授帶領學會的同仁們開始了這場口腔健康“新”。

我們大家的西部行

2007年自內蒙開始,2008年在廣西、陜西,2009年在寧夏、云南,2011年在青海、貴州,2012年在甘肅,祖國的西部大地上留下了王興教授和伙伴們忙碌的身影。這不僅是口腔健康知識和技術的西部行,也是活動工作人員的西部行,是全國大專院校、專科醫院、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等所有參與活動的口腔醫務工作者的西部行,更是廣大支持活動的商家企業的西部行。正是所有參與者的甘愿付出,才使西部口腔醫院和醫療工作人員、使廣大的人民群眾受惠頗豐。

為了切實促進當地的口腔健康教育,將口腔健康教育知識、先進的口腔健康技術帶到民眾身邊,學會除了組織口腔醫學專家舉辦現場咨詢和義診活動、免費發放口腔保健用品外,還特別開展了“學校口腔健康教育項目”,目前已在5個城市舉辦了5期中小學校保健教師培訓班,有1257名保健教師參加了培訓,更有250多萬中小學生接受了口腔健康教育課,還在3個城市舉辦了社區群眾口腔健康大巡講;針對適齡兒童開展了免費窩溝封閉治療,至今“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已惠及5000名學生;同時,還開展了“口福行動項目”,計劃在每個省份為100名貧困無牙頜老人免費鑲復全口義齒,至今已超額完成1200余名。2012年該項目被民政部立項為“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并獲得資金支持。

在推動西部地區口腔醫學發展方面,西部行重點開展了五方面的工作:

1. 舉辦不同形式的口腔醫療技術培訓班

近6年來,西部行活動分別在內蒙、陜西、廣西、寧夏、云南、貴州等地舉辦了牙周基礎培訓班、口腔修復技術培訓班、種植牙技術培訓班、口腔正畸技術培訓班、口腔預防適宜技術培訓班、根管治療技術培訓班等多種類型的臨床技術培訓班共35期,有4000多名基層口腔醫生參加了培訓。為了保證培訓質量,學會專門成立了西部行活動講師團,邀請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的主要專家參加培訓工作。接受培訓的醫生普遍反映學習班質量高,老師講課水平高,講課認真,實用性強。所以幾乎每次西部行辦班都是爆滿,受到基層醫生的熱烈歡迎。

2. 免費安排西部目標地區口腔醫務人員進修學習

自開展西部行活動以來,已經免費安排西部行活動目標地區醫院的口腔醫生共31人到全國各口腔醫學院校進修學習。這些進修人員回到原單位后都能積極運用新技術,醫療技術水平明顯提高。

3. 組織志愿者醫生到基層醫院開展臨床醫療工作

為幫助基層醫院醫生提高臨床操作水平,引進口腔臨床新技術、新方法,幫助基層解決口腔疑難病例的處理,學會充分利用全國各地開展的醫生晉升職稱需要到基層鍛煉的有關規定,積極動員組織全國各口腔專科醫院的醫生參加西部行活動,成立了西部行活動志愿者醫生團隊。自團隊開始組建以來,已經有72名醫生到基層40余家醫院開展1~3個月的臨床實踐活動。他們克服了條件艱苦、水土不服等困難,堅持在基層開展醫療教學傳、幫、帶,解決了基層醫院口腔醫療方面的問題,受到各合作醫院的歡迎。許多志愿者醫生還為自己所在醫院和參加活動的醫院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把這一項目延續下去。

4. 設備捐贈

為改善西部口腔醫療條件,學會動員全國口腔醫療機構、相關設備器械企業參與西部行活動,向目標地區捐獻了大批口腔醫療設備和器材,極大改善了目標地區的醫療環境和設備,為提高西部地區口腔醫療服務能力做出了積極貢獻。從2007年8月25日起,已經陸續向各目標地區醫院捐贈汽車、設備等物資763臺件,已經足夠裝備6個專科醫院。

5. 設立西部行口腔醫學臨床科研基金

為全面提升西部地區口腔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高防病治病的水平,2012年,學會決定每年出資50萬元設立“中華口腔醫學會西部行口腔醫學臨床科研基金”,專項支持西部地區口腔醫學臨床科學研究。

在全國口腔醫學界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西部行活動得到目標地區政府、口腔醫學界同仁和人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

2009年的階段總結會概括了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工作經驗。衛生部、各西部省份、學會等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使活動各項內容得到了盡快落實,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全國各醫學院校、專科醫院、口腔醫務工作者、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和廣大企業的積極參與,使活動踏踏實實落到了實處,這是活動成功的關鍵;而各項豐富務實又極具針對性的活動內容,切實符合當地所需,能夠解決當務之急,因此才受到當地口腔醫學界的認可和歡迎,這是活動成功的核心。

相信旗幟的力量

回想過去幾年,王興教授頗多感慨。每年不同省份西部行的啟動,他們都會舉辦隆重的啟動儀式,而他也表示,今后也會繼續堅持,還會做更多、更廣泛的宣傳,這是因為他一直將西部行定位于“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活動”。

之所以這樣定位,是因為從項目啟動,他就清醒地認識到,僅靠一個活動的開展,并不能徹底改變落后地區的面貌,僅靠對幾個局部的改進,解決不了整個系統發展的問題,他是想“通過這個活動展示中國口腔醫學界愿意為提高西部口腔醫療服務能力、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作出貢獻的決心;也讓當地領導、各級專科醫院都意識到,他們有責任更有義務發展當地的口腔醫學,由‘被動輸血’變成‘主動造血’;更要倡導一種公益精神,倡導人們在潛心發展自己的同時,將視野放在全國,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地區和人民”。

很顯然,他們做到了。西部行的“象征意義”、旗幟作用越來越凸顯,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他們的隊伍也逐步壯大,更多的專家志愿者和醫院加入進來。王興教授也說,即使他不再做會長,也希望這個項目能夠一直堅持下去,一輪一輪做好、做精。

如今,這股從東部各個城市噴薄而出、不斷匯聚的強大力量,正有序地涌向廣袤的西部大地。這股力量北上南下,所到之處暖意濃濃,烘熱了農牧民的胸膛,更滋潤了高原上的格桑花。我們相信,總有一天,它將浸潤整個西部大地。

王興

篇10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39―01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進行疾病預防的首要條件。多年來我院在做好兒童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通過各種手段向家長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兒童保健及健康知識的傳播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強組織管理

1.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保證,我院建立了充實的組織機構,并且每2~3年改組一次。組長由主管院長擔任,副組長由醫務室主任擔任。組員由保教科科長、教研室主任、教師代表、醫務室成員及相關人員組成。

2.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我院持久開展,并且落實到位,我院制定了健康教育制度,每年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并且每年年終進行工作總結。由于有制度做保障,使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常抓不懈的軌道,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二、提高為幼兒健康服務的能力

提高教職工的健康教育素質及專業化素質是提高健康服務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使教育者的健康素質首先得到提高,才能去教育兒童,通過教育者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提高兒童的健康素質。多年來我院在教育全院教職工提高健康素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校訊通、園內網、發宣傳資料、出《保健――橋梁》刊物、開講座、試卷問答、網絡研修、舉辦各種培訓班等方式,對全院教職工進行了兒童衛生保健、健康教育知識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了培訓質量和全院教職工的綜合素質,近三年來共培訓保教人員1200多人次,年培訓率達85%左右。

三、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做好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活動

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可增強宣傳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家庭、保育院、社會的教育合力,營造關注兒童健康、重視兒童衛生保健的氛圍。

1.為了使全院教職工及幼兒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有效提高,我院征訂有《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二十多種刊物,供教職工翻閱,還有醫務室自編刊物《保健――橋梁》;并逐年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添置電腦及校園網絡,其經費占有很大比例;還制作了兒童健康教育活動光盤和衛生保健(生理)健康光盤;每周兩次定時為幼兒播放動畫片,使幼兒逐步懂得用餐營養知識及其他小常識,以利于幼兒生長發育。

2. 多渠道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對全院教職工、各班及家長發放健康教育資料,三年來共發放健康教育資料3600份,口腔保健知識宣傳資料840份,眼保健知識宣傳資料830份,兒童補鈣知識宣傳資料450份,“保健――橋梁”刊物300份,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820份,麻腮風防治知識宣傳資料840份,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1600份,健康行為歌宣傳資料820份。

3. 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做好家園共育。多年來我院十分重視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通過黑板報、宣傳欄、刊物、開家長座談會、專題講座(衛生保健知識講座,眼保健講座,耳保健講座,營養知識講座,預防接傳染病防治知識講座,口腔衛生保健知識講座、兒童意外事故預防與處理等)、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使全院教職工及家長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為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建立檔案,并對教師進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我院針對院內體弱兒、肥胖兒、行為異常兒童開展家園互動,建立專案、聯系檔案和管理記錄,并且每年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五、有效評價

做好形式多樣的健康評價,了解健康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并調整和改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其評價工作有:家長問卷調查;兒童生理方面的整合和個案評價,如兒童生度發育評價;營養調查、五官保健等方面的評價;健康教育活動課后評價;教師考核評價;統計處理的信息資料等。

六、活動難點

1.部分衛生行政及教育行政部門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影響了健康知識的普及、促進。

2. 家園共育有待于加強,尤其是家長的健康素養需要盡快提高。

3. 政府對健康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制約了健康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