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沙龍策劃范文

時間:2023-10-16 17:56: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插花沙龍策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插花沙龍策劃

篇1

33米“瀑布”飛流直瀉

走進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K11,進入中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33米有九層樓那么高的人造瀑布“飛流直瀉”。逼真的水流聲、鳥叫聲,讓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叢林之中。瀑布下面是個偌大的玻璃陽光頂棚,起伏間散發著水氣。頂棚造型獨特,晶瑩剔透。玻璃門直通地下商場,上下連貫,組成了都市中難得一見的水與陽光的自然景觀,給人以仰望氣勢恢宏,俯瞰嘆為觀止的感覺。

如此一組充滿動感的景觀,其實是對都市低碳環保的解讀:用循環水作瀑布,其目的在于以水來調節空氣,使之清新:那玻璃陽光頂棚,則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讓陽光直射到地下二層,有效節約了能源,且演繹了K11的全新理念——藝術·人文·自然。

將網上“開心農場”實體化

在K11,隨處都可享受自然環保的建筑空間,綠化生態美妙到極致。在中庭廣場,除了有瀑布、陽光頂棚外,還有大面積綠葉成茵的垂直綠化墻,通過高科技自然灌溉養護系統處理,一年四季都郁郁蔥蔥,并有降低能耗、調節氣溫的效果。在三樓的都市農莊一角,將網上的“開心農場”實體化,把300平方米空間打造成室內生態互動體驗種植區,采用多種高科技種植技術,模擬蔬菜的室外生長環境,種植了奶油生菜、菠菜、小青菜、蠶豆、白菜、番茄、草莓等,并專門辟出了種植體驗區,讓白領、中小學生以及來K11的顧客零距離接近大自然,體驗種植的樂趣。而六樓的停車場則直接連著空中花園,讓大眾遠離都市喧囂。花園里設有露天吧,為商務樓白領提供放松、休閑、小憩的好場所。據悉,上海K11已獲得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頒發的“美國LEED金獎認證”。

藝術在K11隨處可見

K11精選了國內外當代知名藝術家的17組作品作為藝術典藏,擺放在商場的每個樓層。比如,當代藝術家隋建國工作室為K11獨家定制的作品《蝴蝶》,與周圍的垂直綠化融為一體,蝴蝶平面展開的翅膀,色彩隨著變幻的燈光,而發生不同變化,給人以無盡的遐想。特別是多媒體互動作品“小姑娘的一天生活”,給顧客帶來,點燃顧客的消費熱情。在地下三層,有一個3000平方米的chiK11藝術空間,開闊而一目了然。在這里定期舉辦向公眾免費開放的藝術展覽、藝術家沙龍和教育講座等,構建了一個藝術家與公眾的交流平臺。如前不久舉辦的由知名獨立策展人李振華策劃的“真實、美、自由和金錢”藝術展,匯聚了國內外28位頂尖藝術家的26件新媒體作品,其中許多作品是藝術家為本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展示了新媒體藝術是基于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的一種創新,而K11也如藝術般超越界限,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隔膜,建立了一個多元化的創新平臺,在為都市增添了一抹朝氣與色彩的同時,讓藝術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擴大了藝術的影響力。

12%零售及餐飲品牌首次入駐中國

篇2

名詞新解:俱樂部文化

俱樂部文化起源于英國,是英國上層社會社交方式和紳士文化的體現。那時候的紳士淑女們的社交主要在俱樂部這樣的正規社交場所進行。隨后俱樂部文化風靡世界,在俱樂部發展成熟的歐美社會,一個人擁有多少知名俱樂部的會員資格是此人社會地位高低的體現。

在國內,俱樂部最初主要用來命名商業及娛樂場所,近幾年社交型俱樂部日益興起,將社交文化引入職場人的生活中。不過,國內外俱樂部產業發展不同,俱樂部文化的成熟程度也不同,各自的經營方法、入會門檻、發展理念和幕后運作都有所區別。

高度強調私密性與“圈子性”

不同于其他開放性的社交場所,俱樂部是一個強調私密性的社交空間。因此每個俱樂部都有清晰的自身定位與入會條件,以此來選擇合適的會員。比如一些興趣型社交俱樂部,如“攝影俱樂部”“戶外俱樂部”“網球俱樂部”等,這類俱樂部強調以興趣交朋友。會員之間既可以充分享受自己喜歡的活動,又可以彼此切磋技藝,并由興趣出發,形成穩固的社會關系。

與之相比,一些行業俱樂部則有更明確的職業和圈子區分。會員在俱樂部可以獲取行業信息,交換行業資源,拓展行業人脈,這一點被很多職場人士看重。比如美國的天空俱樂部就只限于頂級公司HR及獵頭參加,而上海的西哈努克俱樂部的會員則限定為從事生活方式內容的媒體人。

有些俱樂部對會員限定更為嚴格,不僅限定了行業、職位、收入,甚至對年齡、性別都有明確規定。美國的“伯利茲俱樂部”是一個低調而神秘的組織,其成員來自政府、金融界、技術行業等高精尖領域,僅限于50至70歲的女性,形成了集財富與權力于一身的精英女性群體。

運作模式和入會門檻各具特色

國內的社交俱樂部大多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是由朋友聚會或者行業聚會發展起來,大多采用非營利模式。會員活動中涉及的費用也多采用AA方式在會員間平攤,或者由贊助的第三方提供。俱樂部組織者同時也是資深職場人士,兼職管理俱樂部事務。

商業俱樂部則通過出售會籍及收取會員年費的方式運營,此外俱樂部還為會員提供尊享服務,從中獲取收益。比如國內四大頂級俱樂部之一的“長安俱樂部”,集頂級餐飲、康體中心、會務設施及休閑SPA于一身,還在9層設置了頂級雪茄吧、紅酒吧,10層則是兩塊可以眺望紫禁城的網球場地。長安俱樂部的會員除了繳納高額年費外,在俱樂部內也都花銷不菲。這樣的俱樂部類似于五星級酒店,所不同的是,服務只面向限定人群。如果你不是會員,即使花得起錢,也享受不到相應的服務。

比起國內的俱樂部,國外俱樂部的運營模式更加清晰獨立。大多數國外俱樂部都采用會籍制,嚴格限定會籍名額,采取出售終生會籍以及轉讓會籍等舉措。如希臘船王創辦的“私人領海”俱樂部,會員分成4個級別,會員費介于10萬至80萬英鎊不等,名額只限100個,以個人名義申請入會至少要等8年。

還有些俱樂部的運營模式別具特色。以英國的億萬富翁俱樂部MINT為例,會員分為股東會員及非股東會員。股東會員以初始價格購買會籍后,每年都可獲得7%-10%的年底分紅,并且從入會第二年開始就可以售出會籍。由于可觀的回報與俱樂部卓越的運營,俱樂部股價―直在上漲,有限的會籍也變得越來越值錢。MINT的會員花錢購買會籍,不僅獲得了尊貴服務,更是一項回報可觀的投資。

會員活動就是無樂不作

俱樂部除了提供服務外,更需要以別具創意與特色的活動來吸引會員,而活動本身既要符合俱樂部宗旨與理念,能夠體現會員的品位與身份,又要獨特新鮮,否則如何吸引被繁復社會活動包圍的會員呢?

美國知名權貴集中營“波希米亞”俱樂部,每年7月中旬都會在加州蒙特里歐一個名為波希米亞樹林的野營地舉辦兩周的夏令營。這已經成為俱樂部的招牌活動,此外,俱樂部還定期舉辦各種豐富的活動,不過最絕的是:他們嚴禁成員對外透露活動信息。北京四大俱樂部之一的中國會,位于西單絨線胡同某親王舊邸,于是各大頂級品牌的新品會也就成為俱樂部最聚人氣的活動之一。除了這些權貴俱樂部砸錢的活動外,各種民間俱樂部的活動顯得溫馨低調,創意迭出。“試菜會”就是上海西哈努克俱樂部的招牌活動之一,恰逢新店開張或是老店換菜季,會員們都會浩浩蕩蕩地前去品評一番,有眾多美食家現身說法,大家的美食品位想不提升都難。

京滬職場人氣最高的5大俱樂部

(上海)TOASTMASTER幽默雙語演講俱樂部

會員們根據演講手冊上每個階段的演講進階目標,在臺上給出中文或英文演講,隨后,演講評估人現場做出評估,并幫助演講者提高。當晚所有的演講結束后,現場“官員”還將給出評估報告,包括時間使用、語言語法,甚至包括演講中出現的“嗯、啊”等不當語氣助詞,或演講者引起的現場笑聲。

目前在上海,TOASTMASTER(以下簡稱TM)正成為職場人群中一個日益流行的詞語,而在美國,這個詞語早已家喻戶曉,是能力的象征。TM是于1924年在美國加州成立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其宗旨是提高公眾演講、溝通和領導能力。如今在全球90多個國家擁有將近1.省略和新浪微博“都市畫會”;派對需求聯系人:Terry(電郵:)

(上海)海歸俱樂部

Martin從法國歸國后,2009年曾組織了一次聚會,本來只邀請了相識的一群人,沒想到當天來了幾十人,大家在茶館里從下午茶聊到了吃消夜。此后,海歸們的聚會越來越頻繁,于是Martin將海歸聚會變成了一個成員固定、定期活動的非營利民間群體,全稱為“博愛和諧海歸群”。如今,海歸群是上海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素質最高、最具影響力的非營利民間自發海歸群體。海歸群有非常清晰的會員界定:除了歸國的海外華人華僑,出國留學歸國者應當取得了海外的高等學歷,或者在海外生活工作過一年以上,海外歸國創業人員尤其受到歡迎。海歸群現在已擁有5000余名成員。所有成員需要通過審核加入,并經過群體理事的一致同意才能成為正式會員。現在海歸群保持著每月2―3次的聚會,通常安排在酒店或咖啡館,提供飲料、點心。現場活動除了節目表演,常有一些針對職場商務的實用講座。會員們除了結交合作伙伴、交換商務信息、發展潛在客戶外,有些人甚至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另一半。

如何加入“博愛和諧海歸群”?

符合上述的俱樂部的海歸定義

登錄省略查看每周活動信息,前往即可

(上海)番茄會

番茄會屬于典型的自發型行業俱樂部。在權威媒體市場部工作的王彥,最初只是在2009年的兒童節,邀請了朋友及客戶共15人去K歌,K歌過程中大家都忙于交換名片、聊天。待到K歌結束大家發現這樣的聚會受益匪淺,于是番茄會的雛形就此建立。成員主要限定于各品牌的市場及公關人員,還有媒體采編、撰稿人。大家平時都是活動策劃及執行、宣傳的好手,身邊的資源也非常多。現在有了大本營,大家更是積極踴躍地出主意,拉贊助。在眾人的積極響應下'番茄會從成立之初,每月都會拿出一檔創意新穎、精彩紛呈的活動,活動更有海量的禮物及獎品,全部來自于會員們的贊助。

2009年,番茄會的活動主題是“@2009,@生活,@工作,@人,@自己,活在當下”。王彥帶領眾番茄們從瑜伽玩到莎莎,再到崇明島東灘濕地公園。2010年3月,番茄會錄制了一張CD,歌曲完全由番茄們自己演唱,MTV由番茄們自編自導自演。5月,番茄會讓大家都穿上婚紗,來了一場信號燈婚戀交友派對。7月,番茄會助養了兩位品學兼優的小朋友……

番茄會成立兩年來一直保持著高品質的活動,整個俱樂部會員雖然已經發展到了530多人,但依然保持著朋友聚會的純潔性,每次活動,番茄們郵箱中都會收到漂亮的PPT請柬,上面總有一句:嚴禁以俱樂部平臺展開各類銷售行為。談到番茄會未來的發展,王彥說他已經拒絕了好幾家商業機構有條件的贊助及冠名,為的就是給番茄們留下真正只屬于朋友的交往空間,這也將是番茄會日益壯大后所堅持的。

如何加入番茄會?

番茄會一直嚴格將會員限定在公關及傳播業群體。因此。雖然在圈內番茄會已經赫赫有名,但在外界依然低調神秘。番茄會堅持不使用網站、博客等公共推廣方式發展會員,而是采用會員邀請制。

(北京)極之美極地俱樂部

2010年,極之美極地旅行機構圓滿完成了4次南北極探險之旅,其中3次抵達南北極點,1次成功實施北緯89度到90度“最后一緯度”徒步探險,開創了中國極地探險旅行的新紀錄。極之美的首席極地探險專家王石說,只有到了那里,才知道地球是圓的。極之美從成立到現在,共有200多人“在現場”,親身感受到了這種極致的魅力,獲得了獨特的生命感悟,而參加極之美的南北極探險活動,每次的花費大約在15萬至20萬,時間為2-3周。最開始的活動中,參加者主要是企業家、科學家及一些社會公眾人物,隨著極之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也參與其中,親身體會極地之美。

作為中國第一家倡導、傳播極地探險文化的“極地俱樂部”,從成立之初它就有了與眾不同的基因,成為會員唯一的條件就是:曾經親身抵達過南北極。俱樂部的定位是公益性組織。俱樂部并不設立會籍、會費、會員卡,也沒有通常俱樂部會組織的沙龍與定期聚餐。俱樂部的常規活動就是傳播極地之美,普及南北極的知識與歷史,將極地精神引入到公眾社會。俱樂部近來資助了3位科學家前往南北極進行考察,其中一位是來自科學松鼠會的80后年輕科學家,他對極地植被有著深入而獨到的研究。此外,極地俱樂部還將在各地開展講座,將南北極的緣起、地理、歷史特點,極地對世界環境與經濟政治的影響,以及在中國鮮為人知的極地的精彩歷史時刻帶給大眾。目前極地俱樂部屬于極之美的下屬機構,所有的運營經費均由極之美支出。未來,極地俱樂部將與極之美分離,使得極地俱樂部成為一個徹底的公益性質的俱樂部。

如何加入極地俱樂部?

極地俱樂部并非自主加入模式,你曾經去過南北極,就具備了會員資格。

職場人以參加3個俱樂部為直

一般來說,職場人以參加3個俱樂部為宜,參加太多則時間精力顧不上,且俱樂部活動大多安排在周末,活動太多容易撞車。更重要的是,人脈的經營需要相當的時間投入,才能獲得有黏性的人際關系。因此,職場人最好的選擇是:

1、參加一個興趣俱樂部。選擇自己最愛做、最擅長或者最想學的某一類活動,如繪畫、軟陶、烹飪、插花,或者是網球、游泳、騎馬、戶外運動等俱樂部這類俱樂部能夠讓你的身心從工作中徹底解脫出來,得到最大的愉悅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