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資產分析范文

時間:2023-10-17 17:35: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動資產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流動資產分析

篇1

新《企業會計準則》對會計計量屬性作了專門、系統的闡述。一般為企業歷史成本計量,但又不限于歷史成本,在可靠的情形下引入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報表閱讀者在實際工作中對資產的質量進行合理可靠的分析,合理判斷資產的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價值,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資產質量是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增值能力、被企業在未來進一步利用的質量以及與其他資產組合增值的質量。資產質量的好壞主要表現在資產的賬面價值量及其變現價值量或進一步利用的潛在價值量之間的差異上。流動資產按其質量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按照賬面價值等金額實現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2、按照低于賬面價值的金額貶值實現的資產,主要包括短期債權(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部分短期投資、部分存貨、部分長期投資,部分固定資產、純攤銷性的資產。3、按照高于賬面價值的金額增值實現的資產,主要包括大部分存貨、部分對外投資、部分固定資產、表外資產。以下就從流動資產的項目分析來說明流動資產質量分析中應該關注的要點。

一、貨幣資金質量分析

貨幣資金由于形態的特殊性,在會計上,一般不存在估價問題,其價值永遠等于各時點上的貨幣一般購買力。在分析貨幣資金的質量時要著重分析企業在貨幣資金收支過程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實際執行質量。

二、短期投資質量分析

短期投資質量的分析主要側重于總量的分析、投資成本的分析、收益率的分析、短期投資處置的分析及減值準備提取的分析。在分析短期投資的時候必須關注是否有人為操縱的行為。同時還要關注短期投資債券的購買、保管手續是否完整,防止資金的挪用、貪污。

三、應收賬款質量分析

應收款項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信用交易及事項所形成的獲取相應資源的權利。應收賬款形成了企業資產方一個極大的風險點,因為,只有最終能夠轉化為現金的應收賬款才是有價值的。對應收賬款質量的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債權的賬齡進行分析:對債權的形成時間及不同的賬齡進行分析是對應收賬款分析最傳統的一種方法。未過信用期或已過信用期但拖欠期短的債權出現壞賬的可能性比已過信用期較長時間的債權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小。

(二)對債權的構成進行分析:對債權構成分析主要從債務人的區域構成、債務人的所有權性質、債務人的關聯狀況、債務人的穩定程度等幾個方面來分析。

(三)對減值準備提取及壞賬處理的分析: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應收賬款與估計可回收款項孰低法來確定、提取應收賬款的減值準備。對應收賬款減值準備的提取主要關注企業提取的方法、比例是否反映企業應收賬款的真實情況,是否存在調節盈虧的狀況。

企業持有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證明不能夠回收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應將其賬面金額轉入應收賬款,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四、其他應收款質量分析

在對其他應收款的分析中,重點是賬齡分析和對象分析。如果關聯方大量占用企業的資金,則其他應收款的回收風險極高。此外,從資產與負債勾稽的角度看,大量其他應收款的存在或新增加,意味著企業要為這部分資產進行融資,如果這種融資是有息負債,則企業還面臨較大的財務費用的壓力。

五、預付賬款質量分析

預付賬款的主要風險仍是債務人的信用問題。通常預付賬款的賬齡是在一年以內,實務中的預付賬款一般在3個月以內,超過一年的預付賬款可以肯定存在異常,在資產負債表上存在超過1年的預付賬款就應當警惕,因為這種情況的發生往往表示公司的資金以預付的名義而被占用轉移,企業資產面臨減損的風險。

六、存貨質量分析

存貨是企業經營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通常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大,存貨及其核算方式的選擇對于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也是分析者重點關注的領域。

存貨的質量主要應當關注存貨的增值能力、變現能力以及其物理質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存貨的物理質量分析:存貨的物理質量指的是存貨的自然質量,即存貨的自然狀態。對存貨的物理質量分析可以初步確定企業存貨的狀態,為分析存貨的被利用價值和變現價值奠定基礎。

(二)存貨的周轉率及毛利率走勢分析:存貨的毛利率及周轉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存貨的增值性和企業的盈利水平。毛利率下降或周轉率下降,意味著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下降或產品的生命周期出現了轉折。

(三)存貨減值準備提取的分析: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在確定可變現凈值時,應當以取得的可靠證據為基礎。對存貨減值準備提取的分析主要側重于企業在特定的會計期間對減值準備的計提是否恰當,是否有偽造合同等各種資料的嫌疑,防止企業利用存貨減值準備來調節盈虧。同時應關注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的措辭以及運用一般的管理常識來判斷存貨減值準備的計提是否真實反映了企業的真實狀況。

(四)對存貨的時效性進行分析:主要對存貨的保質期限、與存貨相關的內容、與存貨相連的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據此判斷存貨的可利用價值。

(五)對存貨的品種構成、結構進行分析:對存貨不同品種的盈利能力、技術狀態、市場發展前景以及產品的抗變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防止企業由于過分依賴某一種產品或幾種產品,當某一種產品出現問題時使企業全局受到重創。

七 、攤銷性“資產”的質量分析

篇2

關鍵詞:流動性 資產價格 SVAR

流動性界定及我國流動性狀況

宏觀經濟中的流動性,主要是指在經濟體系中貨幣的投放量的多少。在一般的宏觀經濟分析中,流動性過剩被用來特指一種貨幣現象。歐洲中央銀行(ECB,2006)就把流動性過剩定義為實際貨幣存量對預期均衡水平的偏離。

對于流動性的衡量我們采用了馬歇爾K值系數法。馬歇爾K值系數指(M / GDP),這里M指貨幣供應,一般使用廣義貨幣供應M2,GDP為名義國內生產總值。M/GDP 指標反映了貨幣供給與實體經濟貨幣需求之間的關系,該指標的變化趨勢可以衡量貨幣供應相對于貨幣需求的過剩與短缺情況。如Morgan(2007)通過三個指標來測量各國的流動性過剩程度。這三個指標分別為狹義貨幣與名義GDP的比率、廣義貨幣與名義GDP的比率以及國內信貸(domestic credit)與名義GDP的比率。張明(2007)、和晉予(2007)都采用了這種方法。考慮到從長期來看,M2比M1、M0穩定,文章中貨幣供應選取的是M2。

早在十年前學者高輝清就提出:“貨幣供應量增長相對較快。目前M2與GDP的比率已是世界較高水平”,我國M2/GDP比率比世界其他大國都高,卻還出現了通貨緊縮這個不合常理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也在2002年公布的《穩健貨幣政策有關問題分析報告》中認為,我國M2/GDP比率過高,在貨幣供應量增長明顯偏快的情況下,將增加中長期通貨膨脹的壓力。但與此相反,我國在1998年到2005年出現了通縮的情況,至此以后,通脹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2008年末,為解決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停滯不前問題,政府推出了四萬億計劃,過量發行貨幣從2009年4月開始,按我國通貨膨脹一半滯后期為10個月,通貨膨脹在2010年2月發生,并且在2011年有明顯惡化。

從圖1的增長率圖可以看出,廣義貨幣供應量一直在穩步上升,增長率在平穩波動,而M2相對GDP在2000年到2003年出現了快速上升,2005年到2008年波動中有所下滑,特別是在2008年末,而在2009年以后又出現了幾乎是直線的上漲。可以說,雖然增長的快慢不一樣,但圖1的數據幾乎在零點以上,流動性總體上一直保持著增長。

CPI、房屋銷售價格指數與上證指數的變化趨勢概述

在選定期間,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出現了三次頂峰,第一次出現在2004年到2005年,社會資金更多流入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投資高燒不退刺激建材價格堅挺,又進一步推高已經處于高位的房價,出現專業炒房大軍更是火上澆油。第二次頂峰出現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來臨之前,資產泡沫化極其嚴重,指數達到111點。第三次頂峰出現在2009年~201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42.1%,這可能是投資投機需求大量入市的關系,而上證指數在金融危機前的資產泡沫化過程中達到了5552點,但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房屋價格和上證指數均遭重創,房屋價格指數跌至98.9點,上證指數跌至1820點。

在樣本區間內,房屋價格指數和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動趨勢有相同之處,大體上都是在2004年經歷了一個小高峰以后,在2005年到2006年滑入一個低點, 2007年到2008年沖上高點,接著在金融危機之時跌至谷底。CPI指數和資產價格指數的走勢也很相似,尤其是與房屋價格指數的走勢非常相近。

流動性對物價、資產價格的影響

(一)初步判斷流動性和物價、資產價格的關系

近期我國物價的明顯上漲,通脹壓力的加大,而在流動性同樣快速上升的2003年卻沒有造成通脹,這值得思考。如果我國流動性過剩,帶來的后果無非是兩種,一是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二是資產價格,包括房地產、股票等價格上漲。流動性通常被認為是物價上漲最主要因素,作為與居民生活最密切的兩種資產,股票與房地產市場也是過剩流動性的主要宣泄地。前文說明物價、上證指數、房價三者走勢十分相近,那么三者對于流動性沖擊的反應是否也相似?

(二)建立模型

本文采用2000年一季度到 2011年二季度的季度數據,因為2000年后中國的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都經歷了較為劇烈的波動,采用這一時期的數據進行檢驗更有意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季度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庫;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季度同比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庫;房地產價格選用房屋價格指數數據來自RESSET金融數據庫。股票價格采用的是上證綜指,來自RESSET金融數據庫,所有數據都運用 X -11法進行了季節性調整并且都取自然對數。為了建立VAR模型,需要檢驗各時間序列的平穩性,結果如表1所示。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差分處理后的時間序列都已經是平穩的,可以建立差分平穩SVAR模型。將建立的初始VAR模型進行估計,進一步做穩定性檢驗,發現被估計的VAR模型所有根的倒數的模小于1,即在單位圓內,VAR模型是穩定的。確定模型滯后階數為三階,對各個內生變量依次給出單個檢驗與聯合檢驗,聯合檢驗的P值均小于0.05,因變量內生于系統。但考慮到 VAR模型的簡化形式不能給出變量之間當期相關關系的具體形式,即在模型右端不含有內生變量,當期相關關系隱藏在誤差項的相關結構中,因此無法進行解釋。本文將建立SVAR模型進行分析。

首先根據流動性衡量指標(M2/GDP)、CPI、上證指數和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建立 SVAR(4)模型。

B0 yt=Γ0+Γt yt-1+Γ2 yt-2+Γ3 yt-3+Γ4 yt-4

+ut 其中:

如果 B0可逆,則上述結構式方程就可以轉化成簡化式方程,同時得到:

Aet=But

式中變量和參數矩陣為

其中et是VAR模型的擾動項,u1t、u2t、u3t和u4t分別表示作用在ΔM2/GDP、ΔCPI、Δlnsz、Δlnfw的結構式沖擊,一般而言,簡化式擾動項et是結構式擾動項ut的線性組合,因此代表一種復合沖擊。

在建立了上述系統后,我們需要對模型施加約束。我們應用經濟理論對模型實行短期約束,模型中有 4個內生變量 ,因此需要施加2k2-k(k+1)/2=22個約束才能滿足模型要求的可識別條件。B為單位矩陣,A矩陣的對角元素為1,相當于施加了k2+k=20個約束條件,根據Filardo(2000)的檢驗,資產價格和通貨膨脹的關系是不確定的,因此假設通貨膨脹不受當期資產價格的影響,即CPI不受上證指數和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的影響,則a23=0、a24=0,再假設上證指數不受房屋價格指數的影響,即a34=0。

在給出了上述約束后,我們就可以使用完全信息極大似然法來估計得到 SVAR模型的所有未知參數,并進行脈沖響應分析。

1.流動性沖擊引起的CPI的脈沖響應。當本期給定流動性一個正的沖擊后,物價指數立即有負向反應,并且負向反應一直增長并持續到第六期,然后在第十期緩慢趨至0。可見流動性的增加對物價指數并沒有預期的正沖擊響應。

2.流動性沖擊引起的上證指數和房屋價格指數的脈沖響應。當在本期給M2/GDP一個正沖擊后,上證指數出現負向響應,在第二期達到最大后,在第五期回到0,接著在第六期后正向波動,到第十期呈負向響應。當在本期給M2/GDP一個正沖擊后,房屋價格指數出現正向響應,逐漸減小,到第三期變為0,直到第七期變為正,并正向波動。

作上證指數和房屋價格指數的累積脈沖響應圖。流動性的沖擊對上證指數的累積脈沖響應為負,對上證指數說明流動性對房屋價格指數的正向積累效應高于流動性對上證指數的負向累積效應,可以理解為流動性增長對房屋價格的影響持續性較強。

結論

(一)影響物價的原因較復雜

在本文實證中,CPI對流動性的沖擊反應為負,最后為0,這個結論和2003年至2007年流動性過剩情況嚴重但物價卻沒有出現相對嚴重的上漲這個情況相符,造成物價波動的除了流動性因素還有其他非流動性因素,比如還有國際性輸入和成本上升因素,成因比較復雜,有個積累的過程,然后又相互疊加,綜合作用。另一方面,從費雪方程式的角度分析,MV=PT。

MV=PT,式中,M表示一定時期流通中貨幣的平均數量;V表示一定時期單位貨幣的平均周轉次數即貨幣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勞務價格的加權平均數;T表示商品和勞務的交易數量。該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我們就是用M/T來衡量流動性的,如果貨幣的流通速度穩定不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幣流通速度表現出下降的總趨勢,而2003年后,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相對平穩的下降態勢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貨幣流通速度變化趨勢由以下降為主,轉變為有升有降;二是貨幣流通速度的下降幅度總體上趨緩,但2009年受外部金融危機沖擊又發生了大幅下降。(賈康、孟艷,2011)。所以,即使流動性M/T上升,但貨幣流通速度V下降,物價P也可能是下降的。

(二)房地產市場是更重要的流動性宣泄地

從脈沖響應圖可以看出,流動性過剩對住房價格的影響可能要大于對股市的影響。股票價格對于流動性過剩的沖擊反應卻沒有房地產市場那么明顯,甚至出現了負效應,因為我國的股市機制并不完善,使得股票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政策因素、市場本身供求狀況、市場預期、也會對股票價格有影響,使股票價格對流動性沖擊的反應就不如房地產市場那么明顯,所以房地產市場更可能是我國過剩流動性宣泄的場所。如果引用微觀經濟學里的消費理論來說,流動性對房價形成收入效應,對物價和股價是替代效應。

參考文獻:

1.Rasmus Rufer and Vivio Stracca: What is global excess liquidity, and does it matter? ECB,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696. Nov. 2006

2.P Morgan, Asia's LiquidityWave: Implications and Risks.HSBC Global Research, 2007

3.李曉西,和晉予.開放經濟條件下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J].財貿經濟,2007(6)

篇3

【關鍵詞】封閉抗體不足;自然流產;淋巴細胞;主動免疫

【中圖分類號】R4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635-02

反復性自然流產(RSA)是指臨床上連續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發生率占妊娠總數的0.4%~1.0%,如按連續發生2次計算則為5%[1]。對RSA患者采用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lymphocyte immunotherapy,LIT)在上世紀80年代獲得成功,并在國內臨床上逐漸推廣應用[2]。反復性自然流產病因復雜、容易復發,是一種較難治愈的不育癥,研究發現病因有染色體異常、母體生殖道解剖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生殖道感染及自身免疫缺陷等,但有40%~60%的患者病因不明。對經檢查患者體內不存在封閉抗體的,采用淋巴細胞主動免疫療法,刺激封閉抗體產生,阻止胚胎遭受母體免疫攻擊而流產。本文回顧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對194例患者采用及不采用LIT的妊娠情況進行對比,探討LIT治療封閉抗體不足復發性流產患者的必要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濰坊市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門診就診的患者中,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產患者472例,經嚴格篩查病因后,排除生殖器官解剖異常、內分泌異常、夫婦雙方和胚胎染色體異常、生殖道感染等所致習慣性流產。丈夫無肝炎、HIV、梅毒等傳染病,肝、腎功能正常,結果正常的194例封閉抗體不足的RSA患者分為兩組:免疫組98例要求接受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非免疫治療組96例按常規治療。

1.2 治療方法

1.2.1 淋巴細胞主動免疫療法 夫妻雙方對LIT有充分的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抽取丈夫空腹血20 ml,加入含肝素的無菌培養瓶中。主動免疫原首選丈夫,若丈夫不宜作為免疫原供者(如HBsAg陽性)則選用其他的健康個體。在超級凈化工作臺上分離淋巴細胞,生理鹽水洗滌2次,獲取淋巴細胞(2~3)×109/L,吸取1.5ml細胞懸液于妻子前臂內側皮內注射6~8點,每點0.2 ml。每療程皮內注射新鮮淋巴細胞3次,間隔3~4周;孕前療程結束后鼓勵婦女在3個月內妊娠,如獲妊娠則再進行孕后療程治療;孕7周時做超聲確定胎兒存活,排除宮外孕,若發生難免流產則給予清宮術;孕32~36周發放孕婦分娩隨訪表,采用信件及電話核實圍生期的母嬰情況。如未妊娠則在排除不孕癥后重新進行1個療程免疫治療。

1.2.2 非主動免疫療法 孕期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服用含葉酸的多種維生素。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病因及分類 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有472例2次及2次以上自然流產患者就診。病因分析:染色體異常12例(2.54%),內分泌因素50例(10.59%),解剖學因素26例(5.51%),感染性因素20例(4.23%),抗磷脂綜合征96例(20.34%),自身免疫性疾病10例(2.12%),兩種及以上因素共存者64例(13.56%),封閉抗體不足者194例(41.10%)。在194例封閉抗體不足患者中,進行LIT治療組98例,非LIT治療組96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附表。

2.2妊娠結局 LIT治療組妊娠成功率80.61%;非LIT治療組妊娠成功率47.9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副反應 兩組婦女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傳染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出血傾向、血小板減少、骨質疏松、產前子癇、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新生兒血小板減少及顱內出血等并發癥。

3 討論

從生殖免疫的觀點看來,妊娠是一種成功的半同種移植。妊娠失敗、流產可看為移植失敗。除常見原因(染色體、解剖、內分泌、感染)之外,原因不明的流產可能與免疫排斥有關。從病因學看來,胚胎染色體正常的原因不明流產病例所占比例隨著流產次數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連續2次或2次以上原因不明流產與免疫排斥反應有關,是一種同種免疫現象,故也稱為同種免疫型復發性流產。近年的研究表明,原因不明反復自然流產(URSA)與妊娠免疫耐受異常、生理性免疫抑制反應減弱有關,這涉及CD4+/CD8+T淋巴細胞比例和Th1/Th2細胞比例失衡,調節性T細胞數量及功能下降,NK細胞毒力增強,巨噬細胞功能異常,HLA抗原組織相容性增加,封閉抗體產生減少等,從而導致胚胎遭受免疫排斥而流產[3]。主動免疫治療能誘發妊娠免疫耐受,使Th1/Th2偏向Th2,提高血中CD4+/CD25+T細胞水平[4]。報道有2/3的反復性自然流產患者體內缺乏封閉抗體,可見母體缺乏封閉抗體的,可導致習慣性流產的發生[5]。采用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封閉抗體不足復發性流產患者,可使妊娠獲得成功。本文回顧性分析了194例封閉抗體不足復發性流產的患者應用及不應用LIT治療的結果,發現LIT治療組的妊娠成功率明顯高于非LIT治療組;平均分娩孕周及平均出生體重無明顯差別。本研究主動免疫后妊娠失敗的病例,考慮由于諸多因素相互影響所致,可能這些患者抗體無明顯升高,或在升高后又下降時受孕,其妊娠預后不佳;或者還存在有其他的不明原因,需要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充分說明封閉抗體不足引起復發性流產患者與免疫相關最有力的證據,對此類流產患者進行淋巴主動免疫治療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邵嵐,王會茹,杜麗榮.反復流產患者絨毛及脫毛組織中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J].河北醫藥,2010,31:1096.

[2] 林其德.復發性流產免疫學診斷和治療共識[J] .生殖醫學雜志,2008,12(1):1

[3] 林其德.現代生殖免疫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71~173

篇4

一、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含義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是判斷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最常用的兩個財務分析指標。前者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后者是指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其中,速動資產是指企業持有的現金、銀行存款和有價證券等變現能力強的那部分資產,它等于企業的流動資產減去存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待攤費用和待處理財產損溢后的余額。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在企業負債到期以前可以變相作為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水平。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反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弱。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作為判斷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應當保持在一個適當的幅度。如果這兩個指標過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雖然有了充足的保障,但是由于大量占用資金,減緩了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的周轉速度,資金也不能充分發揮有效的使用效益,進而影響企業的長期生產經營效果。如果這兩個指標過低,表明企業負債過高,短期償債能力沒有保障,經營風險增大,投資者投資信心不足,也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效果。傳統觀念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較為合適,如果低于標準值,就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和流動性不足。

但是,實際上很多業績不錯的公司,流動比率經常保持在低于1的水平上。于是。筆者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產生了疑問,流動比率小于1一定表明短期償債能力和流動性不足嗎?在何種情況下會產生誤區?

二、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析的陷阱

陷阱一:假設在銷售毛利率不為0的情況下,對ABC公司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筆者搜集到的相關數據為:

流動比率=0.76

銷售毛利率=47%

存貨÷流動資產=55%

是否可以根據ABC公司流動比率低于1斷定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有問題呢?

正常情況下,流動負債是用企業的現金來償還的,而不是用流動資產,但是。由于存貨的存在,1元的流動資產,變現后會得到超過1元的現金。財務分析中通常使用的流動比率分析公式,分子是流動資產,使用流動資產變現更接近于現實,畢竟企業不是直接用流動資產償付流動負債的,而是用流動資產變現。考慮到這個影響因素,流動比率公式的分子就應該由原來的流動資產變為非存貨流動資產變現與存貨變現之和。ABC公司流動的比率=0.76×(1—55%)+0.76×55%×1.89=1.13202。計算結果表明,公司1元的流動資產,經過變現,可以償還1.13202元的流動負債,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流動性并沒有問題,這樣計算流動比率更加真實、可靠。

在流動資產中,存貨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因此流動比率的高低必然受存貨數量多少的影響。當流動負債為一定量時,在其他流動資產變化較小的情況下,存貨數量越多,流動比率越高,而流動比率高并不能絕對說明公司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越強。這是因為在計算流動比率時,所運用的流動資產指標包含了全部存貨,由于存貨受市場供求影響最大,市場中一些不確定因素很難把握,必然會形成一些采購、生產的商品長期積壓,這些商品變現的希望非常小,大都只能降價出售,或是以非常低的價格與其他企業進行資產置換,即便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這些存貨變現后的價值也根本無力再重新購置同樣的存貨。還有一些存貨根本不具備變現能力,這些商品只能作為廢品處理。公司管理者在分析流動比率時,可以按照存貨變現時間的長短將存貨劃分為短期存貨、中期存貨及長期存貨。變現時間在一年以下的為短期存貨,變現時間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為中期存貨,長期存貨應屬于公司不良資產。在計算流動比率時要將不良資產從流動資產中剔除。要用具備一定增值能力并能夠為公司發展作出貢獻的經營資產作為流動資產,這樣計算出的流動比率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陷阱二:如果銷售毛利率為0,再對ABC公司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筆者搜集到的相關數據:

流動比率=0.76

流動資產周轉率=4.7

是否可以根據ABC公司流動比率低于1斷定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有問題呢?

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不僅與銷售毛利率和存貨比重有關,還與周轉率有關,周轉速度越快,變現能力越強。在日常財務分析中,決策者往往只注重考核公司的存貨周轉率,而忽略了商品存貨周轉速度與變現質量。存貨周轉率是營業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值,比值大,說明存貨周轉速度快,可以為公司貢獻更多的收入和利潤,而存貨周轉速度的快慢與公司賒銷政策緊密相關。當公司本期賒銷商品數量增多時,則會導致營業成本加大,存貨周轉速度與全部采用現銷時相比就會加快,說明存貨周轉率指標中的營業成本對存貨周轉速度快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公司流動比率時不僅要結合存貨周轉速度,而且還要分析商品存貨的變現質量。商品存貨的周轉速度與變現質量是一個公司能否在競爭中立足的重要標志,質量的高低不僅表現在與同行業相比商品存貨周轉速度的快慢上,而且還表現在是否足額收回貨幣資金的數量上。商品存貨周轉速度可以用營業成本除以平均商品存貨得到。這一比值大,說明商品存貨周轉速度快;商品存貨變現質量可用本期銷售商品收回的貨款衡量,按照本期銷售商品成本率折算為收回貸款的營業成本金額后,再除以平均商品存貨,計算出的比值高,說明商品存貨周轉速度快,商品存貨變現質量高。理論上對商品存貨周轉速度與變現質量指標沒有界定合理的范圍,公司只有與同行業相比或與本企業歷史水平相比。如果公司的流動比率指標與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屬正常范圍,同時商品存貨周轉速度快、變現質量高,就能夠說明公司經營性資產質量高,商品存貨發生損失的可能性較小。償還短期債務有足夠的高質量經營性資產做保證。只要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快于企業流動負債周轉率,即便流動比率小于1也不至于產生問題。流動比率為0.76,表明1元流動負債對應0.76元流動資產,0.76元流動資產在周轉率為4.7時,可以帶來0.76×4.7=3.572(元)的變現。流動負債周轉率=0.76×4.7=3.572(次)。只要企業的流動負債周轉率不高于4,在流動比率為0.76的情況下。無論銷售毛利率和存貨比重如何,公司都不至于產生短期償債能力或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陷阱三:流動比率的分析受到行業不同的影響、季節變化的影響、市場風險的影響、價格變動的影響、國家政策的影響等。如果ABC公司流動比率=400÷300=1.33,在流動比率大于1的前提下,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同時等額減少某個數,流動比率立即會升高。比如,(400-100)÷(300-100)=1.5。

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為調節和經濟衰退,人為調節是用現金償還或者提前償還短期借款,使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同時等額減少;經濟衰退出現,會導致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大致相等的減少,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中。債權人在對債務人企業進行償債能力分析時,更應該注意這種數據跳躍的現象。

三、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高低與企業的規模、營運資本的多少有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流動資產保證程度越強,但是,不同時期相同的比率,以及同一時期不同企業相同的比率,短期償債能力未必相同,這是因為流動比率計算時,沒有考慮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內容結構。而相對于流動負債而言,流動資產有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實際的短期償債能力。而企業流動資產中如果應收賬款比較多,要進行具體分析,比如有的企業有時間較長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沒有清理,有潛在的損失,會降低企業的償債能力。有時流動比率過高,可能是存貨或者待攤費用比重過大導致的。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如果存貨中有未清理的積壓物資,或者存貨計價方法等原因與市價發生較大幅度的偏離,企業的償債能力也將受到影響。流動資產中的待攤費用是貨幣資金已付,或者某種流動資產已損失,只是由于時間問題或某種事項尚未處理完畢,作為流動資產而暫存賬面,不可能流動變為貨幣資金。另外,流動負債的真實性也影響流動比率的計算,比如預提費用過大、預收賬款過大等,都影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真實性。

篇5

【關鍵詞】營運資本;償債能力;零營運資本

營運資本管理是企業的一短期財務問題,是一個影響企業生存和良好發展的領域。由于經濟環境的變化,營運資本管理對于企業的生存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影響越來越大。營運資本管理比較復雜,涉及企業的所有部門,尤其需要采購、生產、銷售和信息處理等部門的配合和努力。企業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的持有水平和流動資產的組成、用途等由營運資本的投資和籌資政策決定。

一、營運資本分析

(一)營運資本的概念研究

企業的營運資本,從大的范圍講,指投入日常經營活動(營業活動)的資本。在學術上,包括三個具體的概念:

1.廣義的營運資本

廣義的營運資本,又稱總營運資本,通常是指流動資產的資金來源,例如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流動資產”通常指營運資本的各種占用形態,例如庫存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等。營運資本與流動資產從數量上相等。

2.狹義的營運資本

狹義的營運資本也稱為營運資本凈額或凈營運資本,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由于: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權益+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推導后,得到結論:凈營運資本=長期籌資-長期資產=長期籌資凈值。

3.經營性營運資本

經營性營運資本是指用于經營性流動資產的資金,包括現金、存貨和應收賬款等占用的資金。數量上,經營性凈營運資本=經營性流動資產—經營性流動負債(即自發性負債)。

(二)營運資本投資政策

營運資本投資管理,即流動資產投資管理,分為流動資產投資政策和流動資產投資日常管理。流動資產的組合,一般有如下三種策略:1.適中的資產組合。適中的營運資本投資政策,就是在權衡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的基礎上,使其之和最小,確定出最佳投資需要量,安排流動資產投資。2.保守的資產組合。保守的資產組合即寬松的流動資產投資政策。保守的流動資產投資政策,流動資產與收入的比率較高。這種政策需要較多的流動資產投資,承擔較大的流動資產持有成本,主要是資產的機會成本,有時還包括其他的持有成本。優點是企業中斷經營的風險很小,其短缺成本較小。3.冒險的資產組合。冒險的資產資產組合即緊縮的流動資產投資政策。緊縮的流動資產投資政策,流動資產與收入的比率較低。該政策使企業流動資產的持有成本降低,例如可以使各項資金的機會成本降低,但企業要承擔例如經營中斷和丟失銷售收入等短缺的風險。

(三)營運資本籌資政策

營運資本籌資政策,主要指企業如何安排短期流動資產和長期流動資產的資金來源,通常情況下可分為三種,即配合型、激進型和保守型籌資政策。

1.配合型籌資政策。配合型籌資政策要求企業要有比較嚴密的短期資金融資計劃,實現現金流動與預期安排的一致性,企業應根據臨時性流動資產需求時間和數量確定與之配合的短期金融負債。

2.激進型籌資政策。激進型籌資政策下短期金融負債在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所占比重大于配合型籌資政策。其特點是長期資產與長期性流動資產之和大于長期負債、自發性負債和權益資本之和,是一種收益性和風險性均較高但資本成本較低的營運資本籌資政策。

3.保守型籌資政策。保守型籌資政策的特點是資金需要中臨時性流動資產的一部分由短期金融負債融通,另一部分臨時性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則由長期資金來源支持,是一種收益性和風險性均較低但資本成本較高的營運資本籌資政策。

二、“營運資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營運資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從營運資金管理的投資和籌資點出發,在滿足企業對流動資產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通過規劃與控制企業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并利用短期負債進行流動資產的融資,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比較強。

在傳統的營運資本管理中,往往強調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要有充足的償債能力另外由于企業現金流量的難于預測性和非協調一致性,因而要求公司保持適量的營運資本,以應付財務風險。但是,從盈利性的角度分析,由于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盈利能力上的差別,以及短期資本與長期資本籌資成本上的差別,凈營運資本越多,意味著企業是以更大份額的籌資成本、較高的長期資本運用到盈利能力較低的流動資產上,從而使企業整體的盈利水平相應地降低。當今國際市場競爭空前激烈,企業已很難通過提高售價來保持盈利,因為提高售價會削弱競爭力,會影響銷售。為適應這種新的競爭環境,財務管理人員不得不轉向控制成本,加速各項周轉。于是,“零營運資本”的財務理念便應運而生。

三、實現營運資本管理的有效途徑——“零營運資本”管理

“零營運資本”管理屬于一種極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營運資本完全為零,而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盡量使營運資本數量趨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營運資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企業滿足流動資產的基本需求,盡可能地減少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對流動資產進行融資。

篇6

西方企業營運資本通常是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的余額,表示由長期資金來源形成的流動資產。并將流動資產劃分為永久性的和波動性的兩類,前者是指企業為滿足生產經營活動需要的最低的流動資金占用水平,后者是指由于季節性或臨時性等原因造成的流動資金的需要量。

西方企業營運資本政策就是對流動資產的風險和收益進行權衡,使流動資產和權益的結構安排趨于合理。一般來說,企業的流動資產特別是速動資產占資產的比重越大,企業的流動資產的風險越小,即能夠以足夠的現金或“準現金”來償付到期債務,但是在一定的銷售水平下,企業的相對收益就越低;反之,企業如果能維持較低的流動資產的比重,就可以提高收益率,但卻加大了不能到期償付債務的風險。

在全面權衡收益和風險的基礎上,西方企業的營運資本政策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方式:(1)自動清償政策。即長期資金來源滿足長期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的需要,短期資金來源滿足波動性流動資產的需要。(2)穩健政策。即不論是企業的長期資產,永久性流動資產,還是波動性流動資產,均由長期資金來源滿足,在資金需求淡季時,將剩余資金購買有價證券。(3)激進政策。短期資金來源不僅滿足波動性流動資產的需要,而且要滿足一部分永久性流動資產的需要。(4)平衡政策。即用長期資金來源滿足永久性流動資產的需要和一部分波動性流動資產的需要,在資金需求淡季,將剩余資金購買有價證券。據此,西方企業形成了對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決策的策略。流動資產決策的策略有:(1)穩健策略,即保留足夠多的速動資產,以提高期流動性。(2)激進策略,即盡量減少在速動資產上的投資,甚至存貨投資也保持在最低水平上。流動負債決策的策略有:(1)盡量減少流動負債所占總資金來源的比重,而以長期負債甚至是股東權益來滿足流動資產的資金需要。(2)最大限度的利用流動負債來滿足企業的資金需要。

綜合起來可以看出西方企業在營運資本的管理上具有以下特征:在采用的手段上,追求企業內部留用和企業外部融資緊密結合。;在管理的重點上,是以優化資本結構為主,即通過優化資產結構、權益結構和對稱結構來實現和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在管理的方法上,堅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二、我國企業營運資本管理策略

首先,加強營運資本的結構性管理。營運資本的結構性管理表現在流動資產或流動負債內部各個項目如何體現盈利性與流動性的結構安排,其內容主要包括:

(1)流動資產的結構性管理。流動資產結構性管理就是要確定企業流動資產的合理占用水平,其基本標準是在這一合理水平下,既可以保證企業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又可以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從而減少風險,增加利潤。這就是要求必須在流動資產的盈利性與風險性之間進行全面的權衡并做出合理的選擇。

企業的資產是由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構成的,兩者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不同。前者形成了產品的實體并綜合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后者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手段,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增加利潤。在一定量的銷售水平下,企業占用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越多,流動資金占企業全部資金的比重越大,企業的盈利能力就越低,但是它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降低經營風險。另外占用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越多,在流動負債不變的情況下,流動比率也就越大,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也就越強;反之,企業的盈利能力就越大,經營風險越高。

因此,如何做到在一定量流動資產的占用水平下,既可增加企業的盈利又可降低經營風險呢?這就需要進一步分析流動資產占用與企業業務量(銷售額)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從而做出科學的決策。

從圖1可以看到,流動資產與業務量水平之間呈現出非線形關系。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企業永遠會儲存一定量的流動資產,其占用水平不會隨業務量的變化而變化,但隨著業務量的變化,流動資產的占用水平也將隨之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小于業務量的增長速度。它們之間表現為三條不同的曲線。曲線C代表一種穩健的安排:企業占用在流動資產的資金大,企業的預期盈利能力將比較低。假定流動負債保持不變,則營運資本凈額就可增加,就可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與曲線C相反,曲線A代表一種相對激進的安排:企業占用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少,營運資本凈額也就相對較少,結果是可增加企業的盈利也增加了財務風險;曲線M則代表一種中庸的營運資本安排,其預期盈利能力和風險都居于曲線A與C之間。

當然,企業流動資產結構安排還會受到銷售水平、現金流動性、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并不存在一種對所有企業都是合理的流動資產結構安排。企業理應根據其自身的具體情況,根據企業風險與收益權衡觀念進行選擇。

(2)流動負債的結構性管理。債務融(籌)資根據其到期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兩類。一方面企業負債的到期日越長,其融(籌)資的資本成本就越高,反之則越低;另一方面企業融(籌)資期越長,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因此流動負債的結構性管理,就是要權衡負債的盈利性和風險性,具體做法有以下三種:一是穩健的流動負債策略。就是在企業的負債結構中,盡量減少流動負債所占比重,而以長期負債甚至是所有者權益來滿足流動資產的需要,其結果是低風險低收益。二是激進的流動負債策略,是指最大限度的運用流動負債來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要,其結果是高風險高收益。三是適度的流動負債策略,由于前兩個策略都有明顯的弊端,所以理想的流動負債策略應該是適度的風險―適度收益策略,即將激進的流動負債策略與穩健的流動資產安排相配合,或者是將激進的流動資產安排與穩健的流動負債策略相結合,使企業的風險程度與盈利水平在一個合理的水平變動。

其次,加強營運資本的對稱性管理。主要表現在:

(1)資本結構與資產結構的對稱性關系。一定的資金來源必然表現為一定的資產占用,資金結構與資產結構也存在著相互對應的關系,這種對應關系主要表現在:一是資金來源總額等于資產占用總額,二是有什么樣的資金結構就有什么樣的資產結構。

企業的資金來源分為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相對應的資產占用也分為長期資產占用和短期資產占用。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主要表現為:一是長期資金來源用于長期資產的占用,可以避免用短期資金來源投資長期資產給企業帶來的償債風險,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當然用短期資金來源用于長期資產的占用,可以降低資金成本。二是短期資金來源用于短期資產的占用,一方面可以節約自己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保證短期資金的償還,降低財務風險,同時還可享用短期資金成本比較低的好處。三是長期資金來源用于短期資產的占用,可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但也存在資金成本高,資金浪費的弊端。由此可見:如果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確實對稱,則一方較大的風險恰好為另一方較小的風險所抵消,從而,企業總體風險趨向于中和。

(2)企業營運資本的對稱性管理。企業營運資本的對稱性管理則表現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如何協調,構建起兩者之間的匹配關系。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穩健結構。基本特征是流動資產的一部分資本來源由流動負債來滿足,而另一部分由長期負債來滿足。這種結構由于流動資產投資充足,無論是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都有大量的占用,有利于保障企業的流動性,降低財務風險。但是過多的流動資產占用,會加大企業的資本成本,降低收益水平。二是中庸結構。基本特征是流動資產全部由流動負債提供。在這種結構下,流動資產不會占用長期資金來源,從而使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較低。三是激進結構。基本特征是流動資產全部由流動負債提供,不僅如此,長期資產也部分由流動負債提供。這種結構意味著企業必須加強財務管理的水平,因為由于流動資產相對短缺,一旦出現經營上的波動,對企業的經營效益會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許多跨國公司都積極采用了所謂的“零營運資本”政策,其目的就是要加速流動資產的周轉,節約資金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李紅霞:《資本結構與治理結構研究》,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年版。

篇7

關鍵詞:流動資金;財務風險;償債

1 流動資金內涵

流動資金是指項目投產后,為進行正常生產運營,用于購買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資及其他經營費用等所必不可少的周轉資金。流動資金是企業理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掌握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等主要流動資金項目的管理方法,以達到既能節約合理使用流動資金,又能加速流動資金周轉,提高使用效率,降低風險的目的。 流動資金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占用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具有周轉期短、形態易變的特點。擁有較多的流動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2 企業流動資金周轉不靈的原因

1.企業產品競爭力不足,缺乏足夠的周轉資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論是高科技產品還是一般工業品,當前都是買方市場,一些企業由于在規模、技術、成本等方面不具備優勢,失去了與其他企業抗衡的能力,導致其市場占有份額很小,而其生產能力卻大于其生產份額,這樣就產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產品積壓

2.忽視對客戶信用的調查和管理。企業對往來客戶的資信狀況進行科學分析與評估是從源頭上扼制應收賬款增加和形成壞賬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很多企業為了占領市場,往往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缺乏防范應收賬款風險的三道基本程序,即客戶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事后跟蹤,對客戶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有多大,客戶的償債能力如何,缺乏必要的科學分析和評估,對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不予重視,更不能針對不同的往來客戶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所有的這些都使企業的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延長,資金占用數額增加,壞賬損失率增大。

3.企業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1)基礎工作不健全。合同之所以成為控制經營風險的手段之一,就在于他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確規定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并受到法律的保護。(2)考核制度不合理,約束機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實行銷售人員工資總額與銷售掛鉤的做法,在業績考核當中,企業只注重銷售額,片面追求賬面上的高利潤額。銷售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只關心銷售任務的完成,采取賒銷手段強銷商品,使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 (3)會計內部控制不嚴。《企業財務準則》中明確規定:各種應收賬款應當及時清算、催收,定期與對方對賬核實。經確定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已提壞賬準備金的,應當沖減壞賬準備金;未提壞賬準備金的,應當作為壞賬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3 良好的資金周轉能有效降低財務風險

正確評階流動資產質量是十分重要的。流動資產周轉良好,就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到期債務的償還,就會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只有充分及時地了解企業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才能對癥下藥,采取積極的措施,保障財物安全。評價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財務比率有:

1、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它體現一定時期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越快,流動資產經營利用效果越好,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進而使企業的償債能力增強。反之,應結合企業的歷史資料或行業平均水平判斷。

2、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應收賬款變現速度越快,從而相對增加企業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高低還與客戶的信用情況、企業提取的壞賬準備等因素相聯系。在實際測量時,可以與若干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比,以得出較準確的結論。

3、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周轉速度越快,表明其變現速度越快,占用資金少,增強企業的償債能力。在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存貨所占的比重較大,因此要特別重視對存貨的分析。在分析存貨周轉率時應結合存貨的批量因素、季節性變化因素等對存貨周轉率做出合理的判斷。

4 增強短期償債能力能有效抵御財務風險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在短期(一般為一年)內償還債務的能力。用來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下面分別介紹這三種財務比率的具體應用及注意事項。

1、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指現金和易于變現、幾乎可以隨時用來償還債務的那些流動資產,它剔除了存貨 待攤費用。因為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由于某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損失報廢還沒做處理;部分存貨已抵押給債權人;存貨估價還存在著成本余額和市價相差懸殊的問題。而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種費用,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和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核算原則而設立的一項“流動資產”,實質上是費用的資本化,所以,該項目根本沒有變現性,應當剔除。

2、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說明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到期債務的保障程度。企業能否償還短期債務要看有多少短期債務,以及有多少可變現的流動資產。

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流動比率是2、這是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歷產總額的一半,企業的財務狀況才比較穩妥可靠。使用流動比率時應注意:(1)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行業特點,結合經營實際情況分析流動比率。只有和同行業平均流動比率、本企業歷史的流動比率進行比較,才能知道這個比率是高是低。(2)流動比率較高時,還要進一步分析是否是由于存貨的積壓,或應收賬款的呆滯所造成的,如存在此情況,則企業仍可能因現金不足而償債困

篇8

摘 要 現實企業對營運能力的研究,實際上就是企業在資產管理方面所表現的效率研究。營運能力決定著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而且是整個財務分析物核心。推行科學、合理、有效的企業營運能力評價指標,有助于正確引導企業經營行為,促進企業加強各項資產的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 營運能力 缺陷及改進

一、營運能力的概念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的經營運行能力,即企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它是社會生產力在企業中的微觀表現,是企業各項經濟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生產資料資源、財務資源、技術信息資源和管理資源等,基于環境約束與價值增值目標,通過配置組合與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推動企業運行的物質能量。廣義的營運能力是企業所有要素所能發揮的營運作用;狹義的營運能力是指企業資產的營運效率,不直接體現人力資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

二、營運能力分析的目的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就是要通過對反映企業資產營運效率與效益的指標進行計算與分析,評價企業的營運能力,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指明方向。進行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1.評價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企業經營的基本動機是獲取預期的收益。從一定意義上講,流動性是比收益性更重要的概念。企業的營運能力越強,資產的流動性越高,企業獲得預期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2.評價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益。提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是企業利用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企業資產的利用的效益。通過企業產出額與占用額的對比分析,可以評價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益,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指明方向。

3.挖掘企業資產利用的潛力。企業的營運能力分析可以幫助企業了解自身資源利用的情況,發現經營中出現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業資產營運能力。

三、營運能力分析的內容

企業營運能力的財務分析比率有: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周期、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這些比率揭示了企業資金運營周轉的情況,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企業資產周轉越快,流動性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資產獲取利潤的速度就越快。

(一)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分析

反映流動資產周轉情況的指標主要有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

(1)應收帳款周轉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Receivable Turnover)是反映應收帳款周轉速度的指標,它是一定時期內賒銷收入凈額與應收帳款平均余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應收帳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帳款余額

其中:平均應收帳款余額=(應收帳款余額年初數+應收帳款余額年末數)/2。

應收帳款周轉率有兩種表示萬法。一種是應收帳款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的周轉次數,另一種是應收帳款的周轉天數即所謂應收帳款帳齡(Age of Receivable)。

在一定時期內應收帳款周轉的次數越多,表明應收帳款回收速度越快,企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是一定時期內企業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100%

它是反映企業銷售能力和流動資產流動性的一個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的一個綜合性指標。

在一般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的銷貨成本數額增多,產品銷售的數量增長,企業的銷售能力加強。反之,則銷售能力不強。存貨周轉率不僅可以反映企業的銷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有關方面運用和管理存貨的工作水平。

存貨周轉率還可以衡量存貨的儲存是否適當,是否能保證生產不間斷地進行和產品有秩序的銷售。存貨既不能儲存過少,造成生產中斷或銷售緊張;又不能儲存過多形成呆滯、積壓。存貨周轉率也反映存貸結構合理與質量合格的狀況。因為只有結構合理,才能保證生產和銷售任務正常、順利地進行只有質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動,從而達到存貨周轉率提高的目的。因此,在貨的質量和流動性對企業的流動比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并進而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存貨周轉率的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為綜合評價企業營運能力的一項重要的財務比率。

(3)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Current Assets Turnover)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指標。它是流動資產的平均占用額與流動資產在一定時期所完成的周轉額之間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流動資產總額X100%

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越多,流動資產利用的效果越好。流動資產周轉率用周轉天數表示時,周轉一次所需要的天數越少,表明流動資產在經歷生產和銷售各階段時占用的時間越短,周轉越快。

(二)固定資產周轉情況分析

固定資產周轉率(Fixed Assets Turnover),是指企業年銷售收入凈額與固定資產平均凈值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 /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期初凈值+期末凈值)÷2

它是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周轉情況,從而衡量固定資產利用效率的一項指標。

固定資產周轉率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同時也能表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夠充分發揮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不高,則表明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產成果不多,企業的營運能力不強。

篇9

【關鍵詞】營運能力 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 周轉率

一、概述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經營運行的能力,即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及效益,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分析一個企業的營運能力,就是分析企業擁有或控制的生產資料的效率和效益。其中生產資料表現為該企業占用的各項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因此,分析該企業生產資料的營運能力就是分析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效率和效益。本文將主要從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和固定資產周轉情況兩項入手分析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的效率,從而說明該公司營運能力中存在的問題。其中流動資產分析中著重突出應收賬款周轉情況和存貨周轉情況的分析。

分析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的包括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速度過慢,可能會使企業不得不追加大量流動資產進入周轉過程,形成資金浪費,降低企業的營運能力。加快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前提是合理持有貨幣資金,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增大銷售,加快存貨的周轉速度。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對生產資料利用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營業收入和流動資產總額的比率。流動資產周轉速度過慢,可能會使企業不得不追加大量流動資產進入周轉過程,形成資金浪費,降低企業的營運能力。加快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前提是合理持有貨幣資金,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增大銷售,加快存貨的周轉速度。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企業應收賬款周轉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企業一定時間內營業收入和應收賬款的比率。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不但可以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還可以反映企業在這一時期應收賬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即一個會計年度里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次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用時間表示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也可稱為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或者平均收現期,可以用其表示企業回收應收賬款并轉化為現金所用的時間。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存貨周轉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即企業一定時間內營業成本和存貨余額的比率。存貨在一般情況下在企業流動資產中所占比重較大,因此存貨周轉速度對企業資產管理效率和流動資產流動性影響很大,進而影響企業流動比率和短期償債能力。存貨周轉率和存貨周轉天數是反映存貨流動性的指標。

固定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營業收入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企業可以根據這一指標來判斷固定資產利用效率。固定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占有較大比例,它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產能力,以及企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進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固定資產利用率高,企業獲利能力強,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企業獲利能力差。同時,要重視固定資產的保養,維護和更新,否則會造成固定資產的浪費,降低固定資產利用效率,從而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

二、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營運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以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09~2010年的財務報表為依據,通過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四項營運能力指標的計算,來評價該公司的營運能力。

(一)流動資產周轉中存在的問題

研究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得出如下數據,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09~2010年度流動資產總額為107312465.25元和115121207.89元,營業收入為669523014.26元和502097220.62元。該公司2009~2010年流動資產周轉率分別為6.24和4.36,流動資產周轉期分別為58天和83天。

分析以上數據,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流動資產周轉率比2009年下降了6.24-4.36=1.88,占上一年度的43%。2010年流動資產周轉期比2009年增加83-58=25天,占上一度的43%。由此2010年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大幅下降,反映該公司流動資產的流動性明顯下降,流動資產在經歷生產、銷售等各個階段中所耗用的時間增長。這種現象不利于企業長期的經營生產活動。

而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可以從應收賬款和存貨兩個方面說明。

(1)應收賬款周轉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得出如下數據,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09~2010年度應收賬款分別為62309900.41元和104862035.56元,營業收入分別669523014.26元和502097220.62元。該公司2009~2010年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10.75和4.79,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34天和76天。

分析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比2009年降低了10.75-4.79=5.96,占上一年度的124%。2010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比2009增加76-34=42天,占上一年度的124%。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變現快慢和其管理效率高低。而該公司2010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下降,說明企業出現了應收賬款回收速度變慢,變現能力下降甚至出現壞賬的問題。

由該企業的利潤表看出,2010年發生財務費用7800300.53元,2009年發生財務費用3974495.32元,同比增加了3825805.21元,占上一年度的96%。因為在會計處理中,壞賬準備計提在財務費用中,2010年財務費用的暴增表明了,該公司在2010年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了過多的應收賬款收款費用和壞賬準備。

(2)存貨周轉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得出如下數據,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09~2010年存貨分別為83382063.25元和236266177.77元,營業成本分別為395359082.38元和524973384.16元。該公司2009~2010年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74和2.22,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76天和163天。

分析以上數據得出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存貨周轉率比2009降低了4.74-2.22=2.52,是上一年度的114%。存貨周轉天數增加了163-76=87天,是上一年度的114%。存貨周轉率體現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貨運營效率,直觀反映了流動資產的流動性強弱。而該公司2010年存貨周轉率大幅下降,說明存貨周轉中出現了存貨變現速度下降,存貨周轉周期大幅增加,進而生產過程中資產占用加大。表明企業在采購、存儲、生產、銷售等環節管理協調工作上出現了問題。

在該企業盤點庫存時發現,一個生產環節的車間倉庫中積壓了價值上千萬的生產零部件,而此車間當月的的生產額僅僅百萬。庫存和生產需求不成比例,造成生產零部件大量堆積。就是因為企業在采購、存儲、生產、銷售等環節管理協調工作存在問題,導致了這種庫存積壓的現象在其他倉庫普遍存在。

(二)固定資產周轉中存在的問題

研究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得出如下數據,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09~2010年固定資產分別為222078670.42元和194732308.69元,營業收入分別為669523014.26元和502097220.62元。該公司2009~201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為3.01和2.58,固定資產周轉期分別為120天和140天。

分析以上數據,得出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比2009下降了3.01-2.58=0.43,占上一年度的17%。固定資產周轉天數增加了140-120=20天,占上一年度的17%。在通常的生產經營中,固定資產周轉率高,表明該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同時也可表明該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適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在生產經營的各個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應盡的作用。相反,若是固定資產周轉率降低,則說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率降低,其所提供的生產成果減少。

由該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看出,2010年產生在建工程463937241.53元,2009年的113671764.55元,同比增加了350265476.98元,占上一年度的308%。這些在建工程中絕大多數是新的廠房建設,而該企業原有廠房中還有大量閑置,所以投資修建新廠房的行為時不合理的。這樣就造成了固定資產投資適當,結構不合理,使得固定資產利用率降低。

三、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營運能力下降原因分析

通過上一節對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的資產各項指標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表明該企業2010年營運能力有大幅下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歸結于企業在其生產經營各項環節中存在管理失當。

(一)流動資產管理分析

(1)應收賬款管理分析。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賒銷作為促銷方式是企業經常做出的選擇,特別是在企業銷售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時,賒銷更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在銷售機床和推銷新產品的時候,也大量采用了賒銷這種促銷方式。

賒銷有利于企業縮短產品的庫存時間,降低存貨的管理費用、倉儲費用以及保險費用等很多支出費用。但是,同時企業也會因這些應收賬款付出一定代價,也稱為應收賬款的成本。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過度使用賒銷這種促銷方式,使得該公司在應收賬款的回收過程中困難重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導致公司在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下降。

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是企業在對應收賬款管理中花費的費用。這其中包括:對購買方信用情況的調查費用、收集信息的費用、催收賬款的費用、賬簿的記錄費用等。因為該公司在對購買方情況調查這項成本費用上重視不夠,投資不足,使得其對購買方的信用調查不夠徹底,信息收集不夠全面,公司管理者對購買方的信用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盲目與其經行了賒銷業務。這樣該公司不但承擔了這筆應收賬款其原本的機會成本(企業的資金投放在應收賬款上而必然放棄其他投資機會而喪失的收益),甚至轉化成為壞賬。同時,該公司管理層對后續催收賬款的費用預估不足,支持力度不夠,使得部分應收賬款賬齡加大,收賬時間過長,導致其不能回收成為壞賬。

將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09年與2010年兩年的利潤表對比發現,該公司2010年的財務費用為7800300.53元,2009年的財務費用為3974495.32元。2010年的財務費用增加了3825805.21元,是上一年度的96%。在會計處理中,壞賬準備計提財務費用。而2010年財務費用之所以大幅增加,就是因為該企業因對購買方信用調查不足,盲目賒銷,產生了大量應收賬款,而后續催收力度不足,使得很大一部分應收延期、逾期回收,以至于成為壞賬。

因此,賒銷這種促銷方式的盲目使用,和管理者在后續催帳和壞賬處理上的措施失當是該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對公司營運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

(2)存貨管理分析。存貨作為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生產或銷售而儲備的物資,它具有保證生產經營的連續性,增加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的機動性,降低采購成本,維持均衡生產,及時滿足企業產品的銷售等功能。因而,存貨的管理水平高低,對企業順利完成生產經營活動有直接的影響,并影響企業收益、風險和流動性等綜合水平。

但是,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存貨的管理存在以下2種問題:①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存貨的收入、發出、結存等環節記錄混亂。從而存在原材料實際并未領用但是賬面已經走出的情況發生;②市場決策失誤,公司管理者在生產初期對市場需求做出了錯誤判斷,使得企業生產大量產品卻沒有市場,造成大批存貨積壓。

企業在采購、存儲、生產、銷售等環節中存在的管控和決策失誤問題,是造成該企業存貨周轉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對公司營運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

(二)固定資產管理分析

固定資產利用率即企業對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衡量固定資產利用率的指標是固定資產周轉率。黃河機床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大幅下降是因為該公司對固定資產管理不當,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該公司對已有的固定資產管理不善,對已有的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下降。固定資產的質量控制不足,沒有定期維護,及時清查維修,致使這些質量出現問題的固定資產不能完成它應盡的生產經營任務。而且存在盲目追求產量提升,調整資產結構,導致某些固定資產閑置,沒有完全利用。

(2)該公司管理者在投資決策時,片面追求擴大生產規模來達到提高營業利潤的粗獷型生產經營模式。由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看出,2010年產生在建工程463937241.53元,2009年的113671764.55元。2010年在建工程同比增加了350265476.98元,是上一年度的308%。不合理的投資修建大量新廠房,就是造成企業固定資產周轉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司在投資決策上的失誤,是造成該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對公司營運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

篇10

關鍵詞:營運資金;營運資金結構;內部控制;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為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從整個出版產業來看,我國傳統出版處于低迷狀態,產能結構過剩,行業內競爭壓力較大。現有的出版產業也有很強的屬地性,各地對于外來圖書都有一定的排斥性,營運資金能夠進行跨地區的行業資源整合,還可以進行產能結構的調整。通過推進產業轉型和升級,推動聯合重組,實現出版傳媒集團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界發展,打造大型出版傳媒“航空母艦”。因此,本文以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出版傳媒)為例,通過該公司歷年上市年報數據,對北方出版傳媒營運資金管理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對策。

一、北方出版傳媒營運資金管理現狀分析

營運資金規模和營運資金結構可以很好地衡量營運資金的管理水平,下面從營運資金的規模和營運資金結構兩個方面對北方出版傳媒的營運資金管理現狀進行分析。

(一)營運資金規模

1. 流動資產規模

在流動負債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一個企業的流動資產占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大,企業的營運資金也就越多,到期支付債務的能力也就越強,企業的風險也就越小。但是在銷售水平一定的情況下,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過高,雖然到期償還債務的風險比較小,但是投入在流動資產上的資金過多,會造成資金的閑置,使企業的利潤低于投資在固定資產上所帶來的利潤;反之,風險越大,盈利也越高。表1 是北方出版傳媒流動資產以及占總資產的比重,從中可以看出該公司在流動資產規模上呈現的是逐年上升的趨勢,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也逐漸上升,其采用的是保守的固流結構政策,對于整個的資產結構來說很不均衡,可以嘗試逐步降低流動資產的規模。

2. 流動負債規模

負債根據其時間的長短不同,可以分為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長期負債成本高,但是風險也較小;而短期負債雖然成本較小,但是風險卻比長期負債要大,時常會有到期不能償債的潛在風險。表2給出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負債及占總資產的比重,可以看出其流動負債的規模一直比較平穩,在使用負債資金時,以長期資金為主,這樣不會加大企業的償債能力,承擔比較小的財務風險,但是會增加企業的負債成本。

3. 凈營運資金規模

凈營運資金也被稱為狹義的營運資金,是指某時點內企業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凈營運資金可以測量企業資金的流動性,企業未來的債務需要通過流動資產的變現來進行支付,流動資產相當于是現金的進項而流動負債則是現金的出項。從表3可以看出,北方出版傳媒的凈營運資本在2009年到2013年間處于穩定的增長趨勢,尤其從2010年到2011年增長的速度較快。

4. 營運資金周轉率

營運資金周轉率表明企業營運資本的運用效率,反映每投入1元營運資本所能獲得的銷售收入,同時也反映一年內營運資本的周轉次數。從表4可以看出,北方出版傳媒的營運資金周轉率從2009年到2013年呈下降的趨勢,并且營運資金的周轉率總體比較低,說明營運資本雖然多,但是帶來的收益卻不盡如人意,營運資金的運用效率比較低。

(二) 營運資金結構

1. 流動資產內部結構

流動資產通常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預付賬、存貨等常用科目。從表5可以看出,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資產內部結構貨幣資金、存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占的比重比較大,分別占到了38.60%、33.15%、17.18%、3.41%;相對而言,預付賬款、應收票據、應收利息所占的比重比較小,分別占到了2.20%、0.26%、0.12%。在該公司的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占的比重比較高,應適當減少貨幣資金在整個流動資產內部的比重,因為貨幣資金的流動性雖大但在資產中是收益率最低的,如果運用不合理就會增加了機會成本,造成資產無法物盡其用。

再來看占比中排位第二的存貨。出版物的批發分為包銷和經銷,包銷主要以學生課本和暢銷書為主,一般沒有退貨;經銷是以一般圖書為主,允許退貨。從國際和國內圖書出版行業的情況看,圖書存在一定比例的退貨在行業中普遍存在,一旦退貨率較高并由此帶來庫存的增加,會對公司的資金周轉、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從北方出版傳媒幾年的存貨看來,該公司的退貨率比較高,導致存貨積壓,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大,但是從2010年以來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

最后關注一下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從2013年報告可以看出在沒有核銷的應收賬款部分,一年內可收回的應收賬款占整體的76.46%,而三個月內可收回的應收賬款占到了43.34%,這說明北方出版傳媒在應收賬款的管理上近些年得到了發展,并取得卓越的成效。但從已經核銷的5年以上的呆死賬這部分的應收賬款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省外的一些客戶,這表現出該公司在向外地市場發展業務的時候有盲目性,在銷售時沒有審核對方的信用狀況便將貨物銷售給對方,導致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拙場

2. 流動負債內部結構

流動負債一般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和其他應付賬款,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負債如表6所示。應付賬款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最大的,在2009年達到了81.77%,2009年到2013年應付賬款的平均值占流動負債的75.99%,比重過大對于整個企業來說財務風險無形的增加了。其次是應付票據及預收賬款,平均值分別占到了流動負債的9.51%和8.86%;在短期借款上,平均值為0.47%,2010年到2011年有少量的短期借款是因為收購幾家出版社需要大量的資金導致的。

二、北方出版傳媒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來看,北方出版傳媒的營運資金管理自2009年以來有了很大的改進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接下來從營運資金的結構管理和內部控制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營運資金的結構不合理

1. 流動比率過高

流動比率是反映公司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指標,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在2009年~2013年,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比率分別為2.10、2.36、2.36、2.57和2.43,平均值為2.36。一般來說流動比率應該控制在2左右,如果企業的流動比率大于2,則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比較強;反之,則說明企業的財務不是很穩定,存在潛在的危險因子。從該公司的流動比率來看,其值一直比較穩定,短期償債能力有保障,并且在清償完流動負債后還有余地去應付日常經營中其他資金的需要。與同行業其他企業及行業平均流動比率對比,其流動比率在整個行業中處于中游水平,略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

2. 流動資產的內部結構不合理

流動資產的內部結構跟企業的財務風險、盈利水平息息相關,它是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內容。在2009年~2013年間,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占的比重比較高,平均值達到了38.60%,其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高說明了貨幣資金沒有被充分有效的利用,增加了機會成本,拉低了流動資金的使用效率;比貨幣資金所占比重略低的還有存貨,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平均值達到了33.15%,這說明有退貨率較高的可能性,導致存貨的積壓,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大,勢必會降低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使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偏低。

3. 流動負債的內部結構不合理

流動負債所承擔的成本比較低,但是成本低也帶來了高風險。應付賬款占流動負債的比重一直都是最大的,2009年~2013年應付賬款的平均值占流動負債的75.99%,最高值達到了81.77%。比重過大,對于整個企業來說財務風險無形的增加了,一旦無法支付到期的應付賬款,則會對企業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對企業的商業信用造成影響。

(二)營運資金管理內控制度不完善

1. 貨幣資金管理不合理

整個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所占比重較高,北方出版傳媒應當適當減少對貨幣資金的持有量,并找到對企業來說貨幣資金的最適宜持有量,將多余的貨幣資金加以充分利用,既可以滿足日常的生產經營需要,又可以提高收益的水平。2009年以來,該公司的營運資金周轉率從2009年~2013年呈下降的趨勢,并且營運資金的周轉率比較低,說明營運資本雖然多,但是帶來的收益卻不盡如人意,企業營運資金的運用效率較低,沒有充分有效地利用營運資金。

2. 應收賬款缺乏管理

對于北方出版傳媒來說,雖然對于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提取壞賬準備都比較完善,但是對于購貨方的信用評價體系尚未建立。有時企業會為了達到一定指標而銷售的觀念影響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的數額過大,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大,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互相推卸責任。從2009年~2013年,該公司5年間應收賬款周轉期為90.55、84.1、19.25、167.3和89.18,平均值為90.08天。該公司應當進一步加快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對應收帳款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以降低甚至避免出現應收賬款呆賬死賬的風險。

三、北方出版傳媒營運資金管理策略

前面已經分析了北方出版傳媒在營運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下面從營運資金的結構管理和內部控制兩個方面來討論如何加強該公司營運資金管理的策略。

(一)加強營運資金結構管理的策略

1. 保持適當的流動比率

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比率不錯,但是與同行業、其他行業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些差距。該公司可以對營運資金重新界定和分類,將營運資金分為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和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再將經營活動營運資金按照供應或者銷售細化分為采購營運資金、生產營運資金、營銷營運資金。降低應收賬款周轉期,減少存貨的積壓,提高存貨周轉率,提高資產變現的速度。由于流動比率是按流動資產在某一時點上的規模計算的,當存貨規模較大時,其流動比率也較大,從靜態方面反映短期償債能力較強,實際上這很可能是因為存貨周轉速度偏低引起的假象,保持一定的流動比率是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基本保證。

2. 優化流動資產的內部結構

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資產結構中貨幣資金的比重最大,說明企業持有大量的貨幣資金卻沒有充分地加以利用。企業應保持適宜的貨幣資金持有量,將多余貨幣資金用于短期投資,也可以投資與出版相關的行業,在保證企業日常對于營運資金的需求情況下將投資收益最大化。存貨是該公司另一部分占了較大比重的流動資產,這部分流動資產變現能力比較弱,而且作為出版企業的存貨可能是退回的圖書,以后的銷售會成為問題,造成了存貨的積壓,降低了存貨周轉率,還會導致流動比率的虛高。該公司應當了解市場對于圖書的需求,努力降低圖書的退貨率,降低庫存,提高存貨周轉率。不要只追求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比率等流動資產項目指標,孤立地看這些營運資金中流動資產部分的指標而忽視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考慮流動負債等項目。

3. 優化流動負債的內部結構

北方出版傳媒的流動負債額比較小,而流動資產的規模比較大,負債到期無法支付的風險較低,但是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過高。應付賬款相當于是一種短期的免息貸款,所以大多數上市公司偏好延長付款期的方式來取得這些款項在一段時間的使用權來解決營運資金短缺的問題。對于北方出版傳媒應付賬款占流動資產比率過高的情況,應當對應付賬款進行有效的控制,不能任由其使用,前提是一定要保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營運資金的運行周轉。如不能對應付賬款進行有效地控制,會無形中影響企業的商業信用,甚至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影響過大會導致企業的破產。

(二)加強營運資金的內部控制策略

1. 加強對貨幣資金的管理

對于像這種擁有很多子公司甚至孫公司的大型企業,對于貨幣資金的管理要更加重視,因為其對貨幣資金的管理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在加強對貨幣資金管理的政策上,應當將貨幣資金集中管理并建立相關的制度,應當實行全面預算的管理方法,對子公司的現金流進行細化和預算;將現金流的指標納入對企業經營成果的評價中;對于銀行的資源進行統一集中管理,竭力避免出現資金沉淀的現象,對于分公司開立銀行賬戶進行嚴格管理。

2. 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北方出版傳媒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對應收賬款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采用財務與營銷合作對應收賬款進行兩級管理模式,兩個部門分工協作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建立有效的信用評級制度,可以委托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對企業的客戶進行評級,這樣可以掌握客戶的商業信用狀況,在發生銷售活動時可以確定是否賒銷,以及賒銷額度的確定。制定有效的收賬制度,提高收賬的效率,同時完善壞帳準備金制度,將呆賬死賬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四、結語

上市公司對于營運資金的管理是一個充滿風險與挑戰的過程,一個企業要維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就必須要持有適量的營運資金,所以營運資金的管理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營運資金管理影響了企業的利潤,左右了最終是否能夠達到企業目標。企業的負責人和有關財務人員應當對營運資金給予充分重視;在滿足基本的要求后,可以追求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最優組合,這樣可以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使得企業的資金得到最大效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張月玲,洪慧林,等.我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現狀及展望[J].會計之友,2012(04).

[2]李心合.營運資金管理的重心轉移:從資金到營運[J].財務與會計,2013(02).

[3]王竹泉,孫瑩,等.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調查:2011[J].會計研究,2012(12).

[4]余緒纓,等.管理會計[M].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

[5](美)羅伯特?S,卡普蘭,等.高級管理會計[M].呂長江,譯.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