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技術知識點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2: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醫學技術知識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醫學教學資源庫;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4-0000-02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強烈沖擊著社會上各行各業,教育也不例外。電子備課、開發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等等已經被廣大教學工作者掌握和應用,但很多時候,信息技術用于教學還只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隨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概念的提出,要求信息技術用于教學必須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作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一個關鍵環節――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就尤其重要和必要。現代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也帶來醫學領域信息技術的革命,同時醫學信息量也會出現爆破式的增長,在這種趨勢下,醫學教育教學中如何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資源共享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教學效率,已成為高校教師醫學教育教學研究的新方向和新熱點。
一、醫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校校園網的建立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醫學院校基本上搭建了教學資源平臺,或多或少都立了自己的教學資源并在醫學教育教學中得到一定的應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學資源共享和教學中應用程度不高,主要是教師教學觀念及網絡技術知識掌握不夠,教師習慣于單機課件教學,同時不原意把自己的課件資源上傳到資源庫中,實現資源共享;二是學校對教學資源庫建設及應用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經費投入不足,學校沒有拿出足夠的經費對教學資源庫硬件平臺及軟件系統升級改造,甚至一些學校還沒有資源建設及制作的經費投入;三是教學資源的質量不高及集中度不夠,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不具有代表性,制作粗造,應用于教學中教學效果不佳。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務處都有自己的教學資源,造成資源分散,實現不了資源共享;四是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大多數學校都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及激勵機制促進教學資源的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醫學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容
教學資源庫是依據一定的規范與標準將多媒體素材的教學資源進行收集與管理,并為教學提供支持的系統[1]。醫學教學資源庫一般由素材庫,教材庫,視頻庫,課件庫,動畫庫,案例庫,試題庫等幾部分組成。
(一)多媒體體素材:醫學多媒體素材是傳播醫學教學信息的基本材料單元,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常用采集方法有:一是從現存素材盤上、網絡上取得素材,或者利用抓圖工具軟件采集文件;二是利用掃描儀、用數碼相機從外部采集圖像數據;三是根據需要自己制作文本、圖像、動畫素材
(二)題庫:醫學題庫是按照醫學教學大綱要求和醫學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的醫學各學科題目的集合,是在數學模型基礎上建立的醫學教育測量工具。題目既要覆蓋醫學各學科的各個方面,又要反映不同層次測試目標的要求,其類型較多,所以,題目挑選、整理建卡是一項既基礎又繁雜且需要大量經驗的工作。
(三)試卷素材:就是把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口腔醫學,法醫學,護理學等各個學科具有典型意義的試卷進行集合、歸類、整理。
(四)教學課件:教學課件是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用于教育、教學的軟件,分為網絡版的課件和單機運行的課件。課件的建立一是通過在教師制作的課件中時篩選出優秀的課件;二是從網上下載經典的課件資源;三是專業公司開發制作。對課件資料進行收集、歸類整理、建卡建檔案從而通過網絡教學實現資源共享。
(五)案例庫:是建立具有教學意義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現象庫。
(六)文獻資料庫:按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規、條例、規章制度,對教學重大事件的記錄及重要文章、書籍等建立資料庫`。
三、醫學教學資源庫在教學中的應用及優勢
(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在學校多媒體教室通過校園網網絡調用教學資源中心數據庫中的教學資源,在多媒體教室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通過教室多媒體計算機進行瀏覽、下載教學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從而擺脫了過去學生被動地坐在電化教室里觀看教學片的形式,賦予教師對教學媒體控制的更大的靈活性,充分展示了多媒體教材的知識集成性和文、圖、聲、像并茂的特點,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教學內容,創造立體性的教學空間,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教學資源庫系統是集教學資源于學校網絡存儲中心,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校內任何一臺計算機都可以通過網絡訪問教學資源庫,這就為個性化教學和學生自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學生利用校園網絡上的計算機可在學生寢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電子閱覽室等進行獨立的自主學習,既可按照教師的要求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從教學資源庫里選擇學習內容。另外學生之間可通過BBS討論問題、交流經驗,也可給教師留言以獲得教師的輔導,可使學生獲得最大的主動性和多方位幫助,有助于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三)便于教學準備。教學資源庫的建立為教師的教學準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教師通過校園網絡可以搜索、選取資源庫中的文、圖、聲、像媒體素材,為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同時教師還可以把自己的優質教學資源上傳到數據庫中,便于實現資源共享。
四、經驗與體會
通過我校醫學專業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實踐,我們有以下經驗與體會:
(一)加強組織機構建設,為資源建設提供組織保。教學資源建設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以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實施。我校是在學校信息化工作小組的領導下,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牽頭,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下進行長遠規劃、分步實施協同完成各項工作。
(二)加大教育投入,搭建好網絡教學資源平臺
1.硬件投入在學校校園網基礎上建立數據機房,配置應滿足學校需要的檔次較高、功能較強的服務器及存儲備份系統,以保證資源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及安全性,配置設備還應適當超前以滿足學校將來發展的需要。
2.搭建教學資源平臺為保證資源豐富,為一線教師高效上傳、下載或教學展示,必須搭建具有滿足教學需要的優質資源平臺。我校通過考察、選型,招標采購了上海卓越的“課程中心”為依托的教學資源平臺。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提供保證現代教育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是一個復雜、艱巨的過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更要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醫學院校的教師對教育技術來說重視程度相對要低一些,部分教師不善于使用網絡、教學資源平臺進行網上教學。對于利用各種圖片圖像處理軟件制作出優質的多媒體課件教師那是很少的,為此我們必須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
1.培訓之一培養信息技術教育管理人才。醫學院校有懂網絡服務器技術的,有制作課件的技術人員。但是能把現代教育技術與醫學教育相結合的信息技術教育管理人才不多。我們應把現有的技術人才送出去培訓或引進具有較高素質的信息技術教育管理人才以適應醫學信息教育發展的需要。
2.培訓之二是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全員培訓。學校信息技術要向縱深發展,必須全員參與,全過程進行,全方位體現。堅持全面提高的原則,采取集中培訓與分組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師進行以學習計算機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培訓。
3.培訓之三是對骨干教師開展以多媒體應用軟件開發和制作為內容的提高培訓。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傳統的教學方式帶來了巨大沖擊,動靜結合、聲像結合、情景交融、富有啟迪性的多媒體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何使多媒體教學落到實處,關鍵是要有一批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我們采取兩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給這些教師布置課件制作的任務:要求45周歲以下教師做到能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另一方面參加每年舉辦課件制作比賽,通過比賽和交流使他們的水平得到提高,并且選派優秀的教師參加省級比賽
隨著信息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建立醫學教學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利用現代技術實現教育教學信息化,提高教學效益是時代的需要,我們需要在這方面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