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人范文

時間:2023-03-25 21:0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堅強的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堅強的人

篇1

張守江雖然是殘疾人,但身殘志不殘,他以堅定的信念戰勝了身體上的缺陷。

我要學習張守江這頑強不屈的精神,遇到挫折不氣餒,不向困難低頭。張守江也曾經悲傷過,甚至放棄了過自己的生命,但是,在大的困難、挫折總會過去,只要你勇敢的克服它,它最終會揮手對你說拜拜。

張守江就以兩塊海綿站立著沿街叫賣糖葫蘆,并沒有用乞討的方式來生存。這就是有志氣,有毅力。如果我是張守江,我肯定沒有這么大的勇氣。沒有勇氣再面對社會,沒有勇氣再站起來。

篇2

茫茫大海中的一只帆,如此脆弱,但是人生與其唯一不同的是,人生可以脆弱,但是一定要堅強,唯有堅強可以是脆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如同抗日時期,八路的堅強,造就了今日的輝煌;動物的堅強,使他們沒有滅亡。而現在的人們呢,有幾個是如此堅強。

商場上個個見利忘義,政治場上個個吃里爬外,有幾個會堅強的站在在自己的立場之上,永不動搖。

說著,綠色的仙人掌在我腦海中時隱時現。無垠的黃沙中,生命之綠,顯得極其可貴,那就是堅強的仙人掌,他有一顆堅強的心,那就是讓生命充滿人間。無數年來,仙人掌堅強的心從未改變,而今放眼望去,又有多少沙漠變成綠洲。是啊,他堅強的心與他堅強的身軀,喚醒了多少岌岌可危的生命,仙人掌告訴他們,一定要堅強。

堅強,是生命蘇醒;堅強,給人生賦予意義。我們要堅強,在茫茫大海中沖出風浪。

篇3

寒假期間,我每天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看了《珍愛生命健康成長》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生動有趣的漫畫、小故事和資料。使我了解了許多關于衛生、環保、安全和心理方面的知識。通過這本書我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挖井的小故事,說的是一個農夫想挖一口井,他挖了一上午,還是沒有看到一滴水。于是,他又換了一個地方重新挖,天快黑了,他的手也打起了血泡,依然沒有水冒出來。于是他又換了一個地方……就這樣,他在幾天內接連挖了五六口井,依然沒能挖出水來。在這個故事里,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不然一件事情也做不成功。可我就沒有做到這一點。作文網

就拿我學電子琴來說吧,媽媽經常對我說:“練電子琴可以鍛練左右腦,使你變聰明,所以你要堅持練到底。”可我總不聽媽媽的話。寫日記也是一樣,老師也是經常對我們說:“寫日記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其實我就很象那個挖井的人,不堅持一天寫一次日記,彈琴也不太自覺。所以經常被爸爸媽媽說。

我決定以后要堅持一天寫一次日記,彈電子琴每天堅持練半個小時,要好好學習,做個意志堅強的人,決不學那個挖井的人。

篇4

中等的個頭,微胖的體形。臉上常常掛著微笑。眼睛微微上挑,鼻子因沒有鼻梁還患有鼻炎的原因顯得又大又腫。最有特點的,還是她的頭發。在后腦勺處扎一個馬尾,馬尾后部的頭發,十分蓬松。乍一看,像一朵小型的黑云。

在她三年級那年,她的父母離婚了。那時的她,不但面臨著四分五裂的家,還要做出一個決定——跟爸爸,還是跟媽媽!她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面對著這即使是初中生也會手足無措的事,卻硬是沒有掉眼淚。知識紅著眼眶,微笑著說:“媽媽。”她并不忌諱人談論這件事,依舊微笑著。

那是一節體育課,立定跳遠時,她摔倒了。卻又立刻輕快地爬起來,好像什么也沒發生。和老師打過招呼后,默默地走向草坪。同學們一窩蜂似的擠到她面前,爭先恐后地問:“你沒事吧?”他一邊微笑著,一邊答道:“沒事,沒事”。老師也走過來個,一聲令下:“回去上課!”同學們便又回去了。過了一小會兒,我無意間看到她。他將頭埋在膝蓋上,肩膀一抖一抖的。我覺得她哭了,便趕忙跑過去。

“你沒事吧,怎么哭了?”我蹲在她身邊問道。“沒事,我哪兒哭了,我剛剛只是太累了,才趴在膝蓋上休息了一會兒。”她答到。沒哭么?看來她不知道,她說這話時,紅腫的眼眶,還含著淚。

篇5

2013年4月一日,我們學校有幸請來了市教科院副院長陳捍東給我們作報告,由于外出公干,我錯失了這次聽報告的機會,感到非常可惜。后來我下載了他的演講報告,在這里,我第一次觀看了有關力克的事跡的錄像視頻,然后,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又重新觀看了幾次,還在網上下載了一些有關他的堅強人生的視頻和文章,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每個看了力克•胡哲事跡的人,心中都會有一股力量在鼓勵著自己說不要輕言放棄,努力堅持下去!

這段視頻的男主角力克•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亞,自小就得了一種在醫學上被稱為“海豚病癥”的怪病——沒有四肢。可是力克并沒有因此放棄生活的希望,也沒有向命運低頭屈服。六歲的小力克就能靠自己堅強的意志用他僅有的“小雞腳”行走自如了。后來,他開始學習各項技能:游泳、足球、打鼓、沖浪,玩電腦。而且他打字的速度還非常驚人,一分鐘可以打43個字。如今,他已經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兩個機構的負責人,同時投資房地產和股票,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啊! 一個失去雙臂的殘疾人,從小到大在別人歧視的眼光中長大的人,力克一個平凡的人,可他卻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他一直鼓勵自己,堅持,永不放棄。

力克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去發揚。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奮斗的目標,可能那個目標,遙遠困難,可望不可即,但是,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揮灑汗水,一直不斷的嘗試,總會成功的。因為,你為了困難的目標,努力了,奮斗了。不要輕言放棄,也要相信自己是獨特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我,永遠相信自己:我行,我一定行!

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不管遇見什么風雨、什么挫折,我們都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要堅持,要相信自己,無論什么坎坷都會過去的。雖然會有人認為自己是有缺點的,自己是不完美的,或者是自己比別人少了一對雙臂,或者是自己外貌不佳,又或者是自己天生的雙目失明,覺得自己是親人或社會的累贅,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其實,這些都不是重要的,要知道自己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幸的人,自己也不是一個沒有“明天”的人,只有心地、品質、品格是崇高的,是善良的,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有像力克那樣,始終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相信上帝給你關起一道門的同時,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樂觀,使人發現自身的價值;堅強,使人完善自身的價值,當樂觀與堅強并存時,“成功”雖不是功成名就,一夜成名,但在你眼中,卻是走出心靈陰影的起始步。樂觀人眼中,沒有個人得失之患,堅強人眼中,沒有向困難折服一說。“樂觀”如一粒種子,“堅強”便為長期供應肥料,“樂觀”如為一顆大樹,“堅強”便是長期修剪他的長剪。當一個人具有樂觀的心態與堅強的品質,盡管他是殘疾人,但仍會在眾人眼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對親人、對朋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力克•胡哲,一個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讓所有知道他的人為之感動的人,他的開朗、樂觀、堅強使人震撼,他的形象便是高于一切的美麗,他的生命是一種奇跡。

篇6

看了先生感人深摯的《我的母親》后,我深深地被偉大無私的母愛所感動。就在合上語文書的一刻,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開朗、活潑的人。如果要問我什么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我認為是我的樂觀。

就談談“審計師資格考試”吧。這個考試有全國幾萬審計人才參加,只競選出幾百個。因此,持有“審計師資格證”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除人數的壓力外,考試的難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媽媽為了迎接這次考試,連續幾周復習到半夜。每天一回到家,喝口水就去看書,而煮飯的任務當然就交給我和爸爸啦!晚飯后,她洗個澡,又繼續窩到房間里了。我和爸爸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能減輕腳步聲,幫她倒倒水,其次就是在心里默默支持她罷了。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媽媽,“您這樣不累嗎?”她的回答是:“沒什么,熬一熬就過去了。”“那,您這樣埋頭苦干、廢寢忘食地復習,若到頭來考不上,豈不是白費力氣?我覺得您用不了這么執著吧?”我撇著嘴巴說道。不料,這句“沒出息”的話竟惹怒了媽媽。“什么話呀!像你這么說,人人都怕失敗,就沒有人成功了。付出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成功!!你的學習也是!要是不用功,無論多么微小的成功也得不到……”于是。媽媽又開始嘮叨了。盡管后面那些扯上我的學習的話我當時一句都沒聽進,但她之前所說的那句話,我將永遠銘記。哦!還有,我媽媽最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獲得了“審計師資格證”,她得知消息我,竟激動得熱淚盈眶。我是第一次看見樂觀堅強的媽媽“哭”啊!她是“哭”得這么的開心,這么的激動……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樂觀堅強的人。

篇7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她很堅強,她叫莉莉。

有一次,我和莉莉一起到公園散步,突然看到一個小偷要頭一位伯伯的錢包。剛好被莉莉看到了,她連忙大聲喊道:“前面的那位伯伯,小心,小偷要偷你的錢包。”但是那位伯伯剛反映過來錢包已經被偷走了。只見莉莉直往前追,追了好幾條街了,還沒有捉住小偷,可是莉莉在追的時候摔了一次很大的跤,只見莉莉那原笨干凈的小腳上出現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包。看她堅強地又邁出了一步,最后終于把小偷捉住,拿回了錢包,還給了那位伯伯。伯伯感激地說:“謝謝你,謝謝你,你的腳沒事吧?”莉莉說:“不客氣,我沒事。”當告別了那位伯伯之后,莉莉輕聲地問我:“小欣,你沒事吧?”我羞愧地說:“我沒事,你呢?”我看了看莉莉,只見她差點倒下。我立刻扶著她說:“我送你回家吧。”莉莉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唇里發出低微的聲音:“我沒事,不用了,我好可以支持著回去……”

從那件事中,我在莉莉的身上學到了一點,那就是堅強。

從那以后,我做每件事都很堅強和細致。

篇8

1、選山攀崖!量力而為!

2、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3、學會寬容,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

4、沒有不老的誓言,沒有不變的承諾,踏上旅途,義無反顧!

5、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

6、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7、原以為“得不到”和“已失去”是最珍貴的,可原來把握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8、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9、我必須相信自己,這樣活著才會不類啊!

10、寧愿跑起來被拌倒無數次,也不愿規規矩矩走一輩子。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

11、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12、有些約定像是生命中燙了金的硬幣,會讓人一輩子用心去堅持。

13、不需要等到生活完美無暇,才懂得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因為那并不在遠方,就是你擁有的,而且懂得珍惜的。

14、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15、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

16、我們什么都沒有,唯一的本錢就是青春。夢想讓我與眾不同,奮斗讓我改變命運!

17、你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

18、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后退!

19、別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會做些讓人想不到的事。

20、只有過不去的紅燈,沒有過不下去的日子

21、一心一意往前跑時,就會忘了哪里受了傷。

22、微笑擁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溫暖的女子。

23、相信夢想是價值的源泉,相信眼光決定未來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沒有失敗,相信生命的質量來自決不妥協的信念。

24、不要生氣要爭氣,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賞,不要托延要積極,不要心動要行動。

25、不想一直對著天空伸著手,期待誰來牽著我往前走,那只會原地等待,就不握緊拳頭,就沒有力氣往前沖而不會停著等待。

26、態度決定一切,實力捍衛尊嚴!人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27、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篇9

而什么靈魂堪稱好靈魂呢?堅強之靈魂。當然,所謂的堅強,并不是那種一毛不拔的固執或是令人生厭的我行我素,而是在必要時刻體現出的一種偉大的精神。例如,當你的生命終結時可你仍抱著生的渴望并去戰勝困難;當你在經歷某種考驗,大部分人都有倒下,而你仍能勇敢的面對考驗……這,便是所謂的堅強。

正如奧斯特絡夫斯基筆下的保爾•科查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主人公。他,因為戰爭而終生殘疾,因為堅強而超越殘疾,不再被殘疾的陰影報籠罩,提高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因自己頑強的毅力,被世人所尊敬。

曾幾何時,我翻開了這本書,曾幾何時,我又蓋子上了那本書。但翻開這本書之前的我和蓋上這本書之后的我已完全不同,也不是完全不同,只是我心中多了一個信念——做人要堅強。我認為因為這個信念可以改變我的靈魂,改變我的一生。

以前,我是一個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因此很多事都干不好。記得我去學游泳時,總是會出現一個有周期性動作——撲騰一下吞一口水,不到10分鐘,我就喝了十幾口水,那感覺可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我頓時像漏氣了的皮球,無精打采地,一臉委屈,這時,媽媽發問了:“寶貝你怎么了,這么有氣無力的?”我毫不客氣地回答道:“這么討厭的事,你偏偏逼著讓我做,我能不生氣嗎?”……于是,我和媽媽板著一張冷冷的臉回了家。

這天晚上,我一個人睡在床上,爸爸走了進來問道:“聽說你今天因為游泳的事發火了?這可不好哦。”“游泳有什么好的,一定要叫我去……”

“難道因為喝了幾口水就放棄了?”爸爸追問道

我被問住了,這的確不是我一貫的作風,自從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后,我認識到無論什么困難都要勇敢堅強地面對,堅強地做人,我尷尬地說:“你先出去,讓我好好想想。”爸爸好像察覺到了我臉上的表情變化,笑瞇瞇地走了出去。

篇10

摘 要: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通達的學識,與時俱進的時代氣質,充當好一個傳經授道的“經師”角色以外,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正直的個性、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真正擔負起一個“人師”的責任。

關鍵詞:“經師”;“人師”;師德;職業道德;愛心

偉大的教育家徐特利先生曾說:“教師是有兩種人格的,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每個教科學知識的人,他就是一個模范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經師”教學問,“人師”教做人;“經師”重能力,“人師”重品行。一句“經師易遇,人師難遭”可見“人師”之可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在教師的手里操縱著幼年人的命運,更操縱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承擔著教化萬民、培育萬代、推進社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卻出現了一定的道德滑坡。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通達的學識,與時俱進的時代氣質,充當好一個傳經授道的“經師”角色以外,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正直的個性、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真正擔負起一個“人師”的責任。做“經師”重要,做“人師”更重要。要做一個新時代的“人師”,除了社會起到正確的導向外,教師也必須付出自身的努力。

一、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這一職業的內在要求。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而且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造就新型人才的特殊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成長―成熟―成人―成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從事教育勞動的光榮感和自豪感,真正甘心成為學生“通向科學高峰的人梯”。在對待師生關系上,要強調對學生的尊重和贊賞,尊重學生的能力和意見,贊賞學生的長處和努力。在對待教學關系上,要幫助學生促進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內化,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和發展的方向,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對自我認識上,要學會審視自己的課堂行為,審視自己的課堂情感,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反思自己的情感表現。

二、樹立服務意識,讓“上帝”滿意

中國的教育缺什么?缺錢、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觀念……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缺服務意識。教育是一種服務,而且應當是一種開放性的服務。正如很多民辦學校提出:“學生和家長就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的學校教育就是要做好服務,讓上帝滿意。”如果教師能夠想到自己是在服務,想過自己教過的孩子是否每一個都滿意,每一個孩子是否都能發展,那么你就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不斷內化自己的行為,規范自己的形象,恪守職業道德。雖然我們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實際上并沒有做到,因為我們缺乏服務意識。

三、倡導用愛心去錘煉師魂

“愛是發自內心的,愛是教育良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就是師德的核心。”試想,在到處充斥著威脅、恐嚇、偏見的環境里又如何培養出學生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情感呢?

作為教師,我們要長期關注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過程,而不能做那種布置了任務,分配了工作就置身事外的老師。我們要全過程、全方位地關注學生的發展與成長,盡量引導他們在前行的路上自己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但只要他們真正出現困難時,就要及時為其排憂解難,以保證他們能夠全面、健康、和諧地可持續發展。自始至終的堅持,全心全意的關注,這是何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這是怎樣崇高的職業道德!

所以,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是師愛的具體體現,這是塑造教師形象、錘煉師魂的最終歸宿。“以人為本”,充分地關愛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是嚴防德淪喪的必備利器。

四、傾聽教師心聲,提高教育投入

教師一樣是人,一樣有七情六欲,一樣需要關愛,他們的心聲一樣需要傾聽。目前不少報刊報道教師職業之辛苦,我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多數教師從早晨七點多到晚上十點多都得工作,其壓力之大實在苦不堪言。“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一直以來都是對教師清苦形象的寫照。具有高尚的人格,多講奉獻,少講索取,這是一個人民教師具有的人格魅力,也是社會對他們的要求。然而,我認為在我們大談師德建設,大談奉獻的同時,提高教師待遇和地位,傾聽他們的心聲,多關愛我們的教師也是當務之急,這是搞好師德建設的物質基礎所在。

做“經師”難,做“人師”更難,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更是難上加難。正師風、鑄師魂、強師能,打造新世紀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良好師表形象需要社會、學校和教師本人的共同努力,希望能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打造一支無愧于新世紀的高素質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