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工商管理范文
時間:2024-04-11 16:17: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級工商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
(一)資金時間價值概念
資金時間價值有兩種表現形式:
其一是相對數,即時間價值率,是扣除風險報酬和通貨膨脹縮水后的平均資金利潤率或平均報酬率;
其二是絕對數,即時間價值額,是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帶來的真實增值額,即一定數額的資金與時間價值率的乘積。在假設沒有風險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即可以利率和和利息代表時間價值。
(二)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
在資金可以再投資的假設基礎上,資金的時間價值通常是按復利計算的。下面分一次性收付款項和年金兩種情況,分別介紹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
1.一次性收付款項的復利終值與現值
(1)一次性收付款項的復利終值。
在某一特定時點上一次性支付(或收取),經過一段時間后再相應地一次性收取(或支付)的款項,即為一性收付款項。終值又稱將來值,是現在一定量現金在未來某一時點上的價值,俗稱本利和。假設:
i——即期利率;
n——計息周期數;
P——現值
F——終值
2.年金終值與現值
年金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等額、定期的系列收付款項。定期繳納保險費、用直線法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分期付款購房、等額支付貸款等都是年金問題。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發生的時點不同,可分為后付年金、先付年金、遞延年金、永續年金等幾種。
(1)后付年金的終值與現值。
后付年金又稱普通年金,即各期期末發生的年金。
風險價值觀念:
企業的財務決策都是在一定的風險情況下作出的,因此必須充分考慮投資的風險價值,運用風險報酬原理作出正確的財務決策。
(一)風險價值概念
風險是事件本身的不確定性。從財務管理角度來說,風險是指由于未來影響因素的不確定性而導致其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
投資者一般都厭惡風險,力求回避風險。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是因為風險投資可以得到額外的報酬——風險報酬。
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投資者預期的投資收益率包括兩部分:
一是資金的時間價值(投資者推遲消費要求得到的補償),它是不考慮投資風險而得到的價值,即無風險的投資收益率;
二是風險價值,即風險報酬率。投資者預期報酬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投資者預期報酬率=資金時間價值(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二)單項資產(或單項投資項目)的風險衡量
風險的衡量與概率相關,并由此同期望值、標準離差、標準離差率等相關。對風險的衡量通常會有以下幾個環節:
(1)確定概率分布。概率是用百分數或小數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及出現某種結果
可能性大小的數值。將隨機事件各種可能的結果按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同時列出各種結果 出現的相應概率,這一完整的描述稱為概率分布。
(三)風險報酬估計
上面介紹了如何計算標準離差率來反映投資方案風險程度的大小,但標準離差率還不是風險報酬率。我們在標準離差率的基礎上,引入一個風險報酬系數b來計算風險報酬率。計算公式如下:
篇2
關鍵詞:工商管理;當前經濟;關系
知識改變命運很好的詮釋了當今社會發展的步伐。取代以往的體力勞動,知識已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自身所有的知識或者說是通過智力勞動的付出,能夠帶來收益的經濟手段。
一、工商管理是經濟發展的產物
應當說工商管理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其產生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梢宰匪莸脚`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當我們具體探究工商企業管理機構的出現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私有經濟亟需發展;其次,私有者利益急需得到保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有一種機構對市場經濟的具體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并且使得整個市場體制更加健全和完善。這樣看來,市場經濟的產品商品化決定著這個專業的產生,也是最基本的原因。所以說,工商管理專業的建構過程就是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兩者相輔相成,彼此依附,共同發展。
二、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與工商管理的形成軌跡步調一致
我們都知道市場經濟并不是渾然天成的,從最初的“以物易物”階段到如今相對完善的市場經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補充,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來分析一下普通的經濟市場,可以發現有以下特征:該領域的涉及方面越來越廣,并且方式形態各異,政策制度不斷健全,整體系統趨向完善,顧客加強了自我利益的保護,這一切現實情況,對于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做了鋪墊,使得整個專業體制不斷完善,加強了自我的提高。除此之外,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整個市場體制更加的科學,更有層次性,因為工商管理和市場經濟是相輔相成的,彼此依賴,在探索的過程中實現了雙贏。
三、工商管理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推動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有關經濟方面的理論,至今仍影響深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那么只有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才是合理的生產關系。在資本主義時期,商品經濟的各種主體,都有兩面性。他們相輔相成的同時,又有自己的具體特征。這些活動的參與者通過彼此的交流和聯系實現利益交換,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四、工商管理與知識經濟的內在關系
在如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只有充分發揮“知識”的力量,才能使一個名族興盛不衰,使國家在國際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一個國家要想在國際中占有重要地位,關鍵因素就是人才。引導他們創造能力和意識的挖掘和形成。由于工商管理這個專業在我國是新興專業,并且發展速度很快,日新月異。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各種形式隨著時間不斷的轉化,隨意說它的含義更有深層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實現這方面的人才培養,難度很大。
1.理論結合實際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在知識經濟時代更是需要這種理念的支持,摒棄以往“死讀書”的尷尬境況,不僅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另外也要對其他方面的社會圖書進行涉獵。當今社會,知識經濟快速發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工商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系統的知識和框架結構,并且要深入研究。除此之外,還要學習各方面的科學知識來提高自己,鞏固先進的設備文化基礎。讓自己具備一種能力,使得專業知識與其他各種知識相互融合。
2.進一步研究知識深度,在學習基本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把原有知識與新學知識深度融合,舉一反三,提高自己的創造力。
五、經濟發展能夠推動工商管理的完善
在上文已經闡述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在此不再贅述,這也正是的基本觀點。人類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演變,從一開始的自然經濟狀態下,商品經濟還不復存在,直到進入封建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時,商品經濟才活躍了起來,并在交易的活動中,經濟主體都存在著相互依存、獨立的情況,但是每個經濟主體代表和追求的利益不一樣,這很容易引發相互之間的矛盾。第一,每個個體從自私的角度出發,都會考慮怎么讓自己獲利最大,這很可能會損壞他人和集體甚至國家的利益,針對這種不正確的觀念,應該及時作出引導,但是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市場的手段也是力不從心,不盡人意,市場的弊端還是存在的。這時就需要工商部門的管理,在其管理范圍內有效地運用其手段和政策措施進行協調和監督。
第二,單個經濟主體以謀求自身的最大化經濟利益為目的,加之在其相互間的交易活動之中所獲取的經濟利益差異,會促使激烈的市場競爭,會直接導致市場經濟的活動中出現更加激烈的矛盾,甚至激發新矛盾的出現。這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門對實際市場的現有情況加以考慮,以建立和維護有序、公平和開放的競爭型經濟市場為目標,科學、合理地管理和干預各個利益主體進行的交易活動。最后,我們將范圍擴大到世界市場領域當中來,世界性的市場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進行交易活動。但是和個體經濟一樣也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對商品市場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造成沖擊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外匯制度、傾銷以及資本流動貿易的限制。所以工商管理要擴大、提高,解決和協調國際貿易中的矛盾和在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才能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交易的公平性、交往秩序的和諧性進行更好地維護。
六、結論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落后的國家,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在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也對工商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審時度勢,對自身職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再次分配和整合。這不僅推動了企業自身的發展,還使得工商管理部門有了創新意識,加快了管理的步伐。為此,我們在促進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和健康性,使經濟建設發展更快的同時,就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職能的發揮的力度最大化。總而言之,工商管理的產生離不開經濟的發展,但是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依賴于工商管理的管制,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同向增長關系,所以工商管理的完善對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逄艷波,王玥.淺析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商場現代化,2013,(7):100-101.
[2]付杰,包穎彥.淺析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 ,2013,(15):44-44.
[3]李佐軍.當前經濟形勢分析和未來經濟展望——在《中國工商管理研究》第七期撰稿人研習班上的報告(錄音整理)[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2,(8):3-7.
篇3
【關鍵詞】企業 工商管理 對策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概念
企業工商管理是指采用現代的管理理念與先進的管理方式對企業進行科學的管理,以確保企業能獲得新的發展。它屬于企業領導層的一門必修課。這門課的內容豐富,包括企業文化、形象塑造與維護、如何幫扶企業改進對策等,以推動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企業工商管理是通過管理經濟的形式,實現對企業相關活動的有效管理,包括日常工作、財務會議、人力資源及市場營銷等多方面。這樣能進一步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提高辦事效率,節約資源,從而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工商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市場競爭力,管理水平低下
市場競爭力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企業管理水平的體現。而國內很多企業的管理機制仍比較滯后,日常管理比較混亂,相關組織結構柔性不足,導致企業難以真正實現經濟規模化的發展。國內企業與外國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差距還較大,說明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
(二)市場開拓把握能力不足
部分企業盲目地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市場需求。生產部門只管生產,市場部門無法迅速、準確地提供市場需求信息,導致生產與市場脫節,難以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另外,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物流已發展為企業實現零庫存、即時生產的關鍵前提條件。因此,企業管理層必須重新認識物流環節的重要性。
(三)企業自身價值定位模糊
從引入工商管理的先進理念后,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提前確定長遠的發展目標或戰略規劃。部分企業也不局限于對經濟效益的單一追求,也愿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但不少企業還未能完全適應這一價值觀的轉變。它們不能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比如,對法律的遵守、資源的合理利用、參加公益事業、防止盲目擴張等[1]。歸根結底,這是對自身定位不夠清晰所造成的。
(四)企業升級轉型的問題
我國大部分企業均屬于制造加工業,即依靠加工外國訂單而生存。這種單純的制造加工業,是依靠員工廉價的勞動力來盈利。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企業模式無法獲得新的發展,必須轉型升級。但很多企業仍未意識到這一點,誤以為通過裁員與削減薪資便能贏得更多的利潤。
三、國內企業工商管理的發展對策
(一)加強工商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培養一支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隊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當前,企業培養工管人才的有效手段是為他們提供工商管理培訓機會。因此,挑選一個可靠的培訓機構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優秀的培訓機構必須具備下列特點:一是必須擁有扎實、系統的理論基礎。通過對系統、扎實的理論知識學習,工管人才才能打好學習基礎;二是師資力量雄厚,培訓師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具有豐富的培訓經驗,能在短期內讓學員的理論知識有所提升;三是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引導學員將所學的最新理論知識和企業管理中的具體事例相聯系,運用到實際管理中,做到學以致用。
(二)具備國際視野,合理規劃企業管理
隨著世界各國的交流日益頻繁,經濟全球一體化正成為時展的重要趨勢。因此,國內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放寬視野,將企業發展放到國際大環境中來考慮與規劃,實現國際化管理。要求對企業所有管理活動實現國際化管理,包括管理理念、品牌塑造、資本運作、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技術、市場營銷、客戶管理、稅收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2]。企業管理國際化表明企業管理在國際間的關系應發展為一種“競爭合作”關系。構建這種“競爭合作”關系能將企業置于巨大的挑戰與新的機遇中。因此,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具備更開放的理念,形成國際視野,改善企業管理機制。
(三)建立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
即便企業建立了一支先進的工商管理人才隊伍,但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也無法充分發揮這些人力資源優勢。他們猶如一盤散沙,不能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效用。因此,為實現企業效能的最大化,必須建立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的科學管理制度。一個優秀企業的管理制度通常具有兩個特征:一是管理制度明確了權責利,并采取了合理的獎懲措施,恩威并施,保證企業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運行;二是各項制度條理清晰、權責明確。這樣才能避免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的問題,使各項工作均能有效進行。
(四)企業管理要體現人性化
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國內不少企業未認識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制度的制定過程中,仍主要考慮企業最大經濟效益。管理缺乏人性化,導致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不強,人員流動性較大,特別是管理人才的流失,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甚至損害到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應充分考慮到員工,給予他們人文化的關懷。比如,在對待工傷、病假等問題時,應多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為他們提供更人性化的制度。
參考文獻
篇4
一、工傷保險基金的籌集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鐵道部關于鐵路企業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鐵路運輸企業以鐵路局或鐵路辦事處為單位集中參加所在地市級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籌集原則是以支定收,收支平衡。沈陽鐵路局工傷保險基金按照國家、各鐵路辦事處所在地市和鐵路局的有關規定籌集,以企業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實行差別和浮動費率。即工傷保險費根據行業發生事故及職業病的風險類別、頻率制定費率,并且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費。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上一輪工傷保險費的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勞動部規定的行業費率范圍內對費率進行浮動。
二、工傷保險基金支出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工傷保險待遇支出主要包括:工傷醫療費,生活護理補助費,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輔助器具配置費,遺屬撫恤金,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等費用支出。從發展趨勢分析,應包括康復性治療費、事故預防監察費用和儲備金等 。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方式,一是工傷醫療費,康復性治療費等的支付,由醫療機構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結算。二是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遺屬撫恤金等,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發放給工傷職工或委托銀行、郵局、社區進行社會化管理。
1. 定點醫療機構管理體制不完善,產生工傷醫療不合理支出
工傷醫療實行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相關部門制定了考核細則以及結算辦法,盡可能規范工傷醫療費用支出行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工傷醫療費支出不合理的問題。
由于醫療機構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因此在傳統的衛生醫療體制下,醫療機構普遍養成了“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的習慣,盡管新的醫療保險制度已經開始運行,但醫療機構靠藥品和檢查收入來補貼經費不足的運行機制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些定點醫療機構為了增加收入,采取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標準、用藥檔次偏高、用藥量偏大、用藥時間偏長、部分藥物可用可不用、就醫資格作假(即冒名頂替)、住院床位作假(即掛床住院)、診斷升級、增加檢查項目、票據處方作假、醫療明細醫療文書作假等手段,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導致住院費用的增加,大量增加了工傷保險基金的不合理支出。
2.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缺失,工傷基金結余過大
工傷保險在維護職工權利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但暴露出工傷補償與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相結合機制以及基金管理制度還不健全的問題,有些地區基金結余很大。據有關資料反映,工傷保險基金現已有幾百億的累積結余。有這么多結余,而沒有動起來,這就有問題了?!豆kU條例》,法規只是確認了工傷保險具有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功能,但如何體現工傷預防功能從而“促進工傷預防”,實際上沒有具體和明確的表達,尤其是對工傷保險的預防和工傷康復費用沒有明確規定,實質上難以促進工傷預防和安全生產。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就相關問題在進行探討實踐,但由于工傷保險方面法律不健全,資金短缺,正在進行試點的城市對未來工傷補償機制的走向產生了困惑。沈陽鐵路局工傷保險繳費大于待遇支出,有部分結余,要加大事故預防和工傷康復費用等基金支出和建立儲備金制度,而不能僅僅用降低繳費比率的方法減少結余,消弱工傷保險的保障作用。
三、加強工傷保險基金的措施
1.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建立競爭的準入機制
在工傷醫療服務行為中,醫院和醫生處于主導地位,需進一步強化、細化協議管理,量化指標,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斷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醫院要嚴格執行工傷保險政策,認真履行與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簽訂的服務協議;醫院要加強醫務人員的業務知識和工傷保險相關政策的學習,杜絕工傷醫療費用的不合理支出,醫療機構與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建立誠信等級制度和“警示”制度,對違反工傷保險政策的醫院采取通報、限期整改等措施。我局已建立了工傷定點醫療機構的競爭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按服務協議和有關政策對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才能增強醫療機構的責任感,建立規范有效的制約機制,進一步規范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保證定點醫療機構的規范操作。
2.加強對工傷醫療費用支出的審核
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工傷醫療支出的審核,應把握好工傷醫療保險基金費用審核和醫療服務管理兩個環節。合理確定審核依據,明確審核內容和院企雙方責任,同時充分合理利用費用控制手段。工傷保險基金醫療費用的審核,不能只單純按標準審核費用,工傷保險的結算管理也不能僅限于票據管理,必須對醫療服務進行審核、管理與控制。因此,工傷醫療費用支出審核的內容應包括定點醫療機構門診處方、入出院標準、住院病歷和特殊檢查治療等醫療服務管理內容,具體量化結算審核的定額管理控制指標,以此作為結算審核的依據。
3、工傷保險補償應和工傷預防工傷康復相結合,盤活工傷保險基金
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是工傷保險的兩個重要內容。 防患于未然 ,減少工傷發生率,從而降低工傷保險的費率,促進文明生產,是從根本上搞好工傷保險的 “ 治本之策 ” ;而工傷康復,則是工傷治療的延伸和提高,內容包括生理康復、心理康復和職業康復,是促進工傷職工回歸社會,提高其生活質量的一種手段。工傷保險最直接的任務是經濟補償,保障傷殘職工和遺屬的基本生活。同時要做好事故預防和醫療康復,保障職工安全與健康。從長遠角度看,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我國工傷保險發展必然趨勢。在我國,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都未能得到其應有的重視,工傷保險僅僅側重在工傷賠償方面,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工傷保險制度建設還有較大差距。
工傷保險條例明確工傷康復作為工傷保險的三大任務之一。但條例沒有明確工傷康復的強制性措施。前幾年廣東市敢為人先作為,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實踐,出臺了工傷康復管理實行辦法,但無強勢的法律地位,很難貫徹實施。工傷保險作為政府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險應明確工傷康復的法律地位。如制定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管理辦法明確工傷預防費開支和工傷康復的適用范圍、對象、待遇,以及康復計劃、經費的監督管理,健全財務制度和審計制度,設專門科目、??顚S?才能對員工有足夠的號召力,同時盤活工傷保險基金。
4、建立工傷保險儲備金制度
篇5
【關鍵詞】子宮肌瘤;處理原則
1子宮肌瘤的處理原則
一般需要考慮肌瘤大小,生育情況有無癥狀,繼發性病變與并發病變以決定手術和非手術治療。50歲以上婦女,子宮肌瘤可以發生以下變化。
1.1由于體內雌激素下降,子宮血液供應減少,使肌瘤變硬縮小。
1.2由于肌瘤循環障礙,鈣鹽沉積,使肌瘤硬如石塊,形成所謂的子宮石,X線攝片,易與卵巢畸胎瘤混淆。
1.3絕經后子宮進行性萎縮,使肌瘤向宮腔內發展并突凹腔內,其至向陰道內突出,易發生感染,引起不規劃陰道出血,發熱并繼發感染,臨床上易于子宮外翻和宮頸癌相混淆。
1.4紅色性變化較多,發生在妊娠及產后期。絕經后靜脈阻塞充血和壞死也較常見,病人有突然腹痛、嘔吐,體溫上升及局部壓痛等癥狀。
1.5子宮肌瘤并發子宮體癌者占2%,50歲以上易發生。當子宮肌瘤有持續出血時,應該高度警惕,是否同時有子宮體腺癌存在。
1.6子宮肌瘤惡性變為肉瘤者僅0.2%-1%,但較多發生在50以上者,其臨床表現為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對絕經后繼續增大的肌瘤,應該考慮此種惡變的可能。
1.7由于卵巢內分泌不平衡,常伴發子宮內膜增生及息肉。
1.8停、絕經后子宮肌瘤的典型月經過多癥狀消失的病人,卵巢實質腫瘤多見,如性索間質腫瘤,上皮性腫瘤,惡性腫瘤常因質實,粘連而附著于子宮上,混淆二者診斷。上述肌瘤并發病變和繼發性病變,常是50歲以上子宮肌瘤重點考慮的處理原則。
2治療方法
2.1 非手術治療:包括保守治療、激素治療、中醫中藥及放射治療多種,50歲以上子宮肌瘤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血液供應的減少,肌瘤的肌纖維漸為膠原組織所代替,致使肌瘤變硬縮小,月經不調。主要癥狀也隨之消失,大部分肌瘤患者可以觀察而不予處理。對部分仍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患者,經內膜及宮頸病檢除外。惡性病變后,可以考慮雄激素治療,臨床上常用有二種,甲基每日口服1-2次,每次5-10mg或丙酸酮,每周肌注2-3次,每次25mg。每月劑量不宜超過250mg,以免引起男性化。對并發子宮內膜增生及息肉患者,常使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復雜化??梢远唐诓捎迷屑に刂委?,婦康片每日口服2-3次,每次2.5-5mg,對抗雌激素,使內膜完全剝落。其他中醫中藥治療,以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為主,能消退肌瘤者不多,主要作用可以減少經血,故對50歲以上未絕經者,可以做綜合治療的一部分。放射治療,適合于年齡較大者,健康不佳,合并心腎等嚴重疾病,手術治療嚴重危險者可以考慮采用,治療方法分體外照射與宮腔內上鐳兩種,目前由于子宮切除手術的安全性高及極少的并發癥,故放射治療較少應用。
篇6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工程造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TU723文獻標識碼: A
我們通常所說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就是在具體建筑項目投標中,項目投標人根據建筑項目總體工程量計算標準和計算要求,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工程量提供和完整工程量提供以及準確工程量提供等,且要對工程量細則做出基礎性清單明細。此處應以市場行情為主要依托手段,對自身建筑項目施工隊現狀加以熟知,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建筑工程項目投標報價。
1工程量清單整體計價模式中主要造價構成要素分析
1.1建筑工程項目工程量清單形式的工程報價應包括全部項目支出費用,主要分為建筑工程項目分項費用、建筑工程措施項目費用、建筑工程項目其他費用和建筑工程基礎規費以及相應建筑工程項目稅金費用五種。分部費用和分項費用主要是指在完成在施工圖紙設計完成后需進行此類設計項目的清單報價,上述工程報價模式以單價計價方法為主,在運用綜合單價進行操作過程中,建筑施工項目人工費用報價、建筑工程項目材料費用報價、建筑工程項目機械設備費用報價和建筑工程管理費用報價以及相應建筑工程項目利潤費用報價等則是其主要內容;第二大類工程報價則為建筑工程項目措施項目費用,因為工程措施所需費用尤為重要,所以必須以合理報價形式來避免額外工程項目成本費用支出,以免出現超支狀況,此類措施項目報價實施時機被定位在建筑項目施工之前,同時建筑施工技術費用非實體項目報價和建筑施工生活費用非實體報價以及建筑工程安全費用支出成本報價等也尤為重要,此時個體項目均為一個單體報價目標。圖為工程量清單報價結構示意:
圖一 工程量清單報價結構示意圖
1.2建筑工程項目規費報價具有一定合理性,因為建筑工程項目規費是建筑工程項目報價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節,有國家和相關價格管理部門規定,規費報價才擁有工程報價資格。應該了解到,各個地方的建筑工程項目規費報價存在著較大不同,所以建筑工程項目規費報價過程中的細則需被報價部門掌握與熟知。最后一點則為建筑工程項目稅金報價,主要以按照稅收法律和稅收的規定被列出報價費用行列的一種工程報價費用,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項目營業稅、建筑工程項目城市建設維護稅和建筑工程項目教育附加費,此時其自身內部稅額提取方式應以統一規定為主方可進行后續建筑工程項目稅金報價操作。
2基于工程量清單基礎上的工程造價管理策略分析
2.1發包階段報價要素分析
在進行工程量清單報價的過程中,工程量清單中的基礎性工程量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報價中的主要基礎,但是在進行結算操作時,我們卻通常以實際工程完工量來做出最后決定。綜上所述,大多數建筑工程項目清單編織人員和工程人員在進行清單編制時自動將清單編織標準降低,清單計算粗濾和清單制定錯誤繁多等狀況時有發生,上述種種狀況也是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清單編織過程中一大惡劣現象,同時也較為常見。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量清單招標項目標底操作較為嚴格,標記依據則為單純項目標底,但標底卻有不能作為標價過程中的主要標價形式,此時的標底工作具有一定公開性,會在對應建筑工程項目招標文件中展示出來,以此作為總體投標上限,但假設此時報價遠遠超過標底價格,那么就會被作為廢標選項予以及時處理。所以建筑工程項目招標人員不僅要進行工程項目清單編織,標底工作也要同時進行,之后在此基礎上依據標底定額計算法則進行基礎性工程量的標底操作,但這是招標人工作量卻逐漸增多,所以針對此種情況應首先計算標底工程總量,在進行綜合考慮和權衡考慮的同時進行項目整合以至有效減少清單編織工作量和標底工作量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2.2施工階段報價要素分析
此條首要一點就是要對建筑工程項目相關變更程序進行嚴格把控和具體調整,從實際角度出發,必須制定正規計量管理辦法和正規支付管理辦法以及變更管理辦法等,要充分做好事前控制工作,對事中控制加以適時強化,因為通常情況下的工程變更都必須發出聲明和立項報告,施工單位全權負責,同時也要通過建筑工程項目建立工程師的全程審核,此時需通過業主核對方可批準程序實施。還有就是建筑工程項目造價人員要親臨現場,主動收集信息資料和管理信息資料,要對可能引起造價調整的工程項目資料重視起來,對現場簽證準確性和現場前程完成性以及現場簽證完成時點等進行仔細核對。施工階段,承建單位要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按圖施工,嚴格控制變更洽商額外費用支出、材料代用額外費用支出、額外用土多余費用支出等,要以有效簽證后的隱蔽工程量來作為編制結算的依據,減少結算時的扯皮現象。
2.3結算階段報價要素分析
結算階段要進行實地考察,對基本施工情況和施工信息有一個全面的把握,要充分掌握施工圖紙信息和合同資料信息以及相關簽證變更信息等,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逐步監督審查,梁柱隱藏施工部分以及圈梁和過梁較差部位等皆是監督重點。價款結算需要準確核定,查找出費用多報問題和費用虛報問題,并予以嚴格處理,在監督審查的整個過程中,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記錄和建筑工程驗收記錄以及建筑工程項目變更簽證手續信息等都要進行認真查看與核對,對工程造價做出核對,在就是注重償付費用核對,在遵守法律發揮和施工政策的基礎上確定工程造價,以提高審查質量,有效地發揮審核人員對竣工決算的審查、監督作用。
結束語
科學合理的工程量清單報價必須具有一定的計算規則合計算方法,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消耗量進行整體控制,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市場良性競爭。從實際角度而言,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屬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消耗量控制手段中的一種有效策略,在操作過程中達到全面價格公開與價格開放,企業在此時可以實施相關自主報價策略,通過市場良性競爭獲得預期所想要的價格。
參考文獻
[1] 吳永生,高德風,袁莉.淺談公路工程招標項目的清標工作[J]. 公路. 2006(06)
[2] 李文濤.工程量清單計價法的招投標管理[J]. 中外房地產導報. 2005(05)
[3] 林宗昭.工程量清單計價與招投標制度的改革[J]. 建筑經濟. 2004(07)
篇7
作者:韓從輝 鄭巍 董秉政 郝林 詹鳴 李懷富 張明 閔志廉 鄭克立
【摘要】 目的 研究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sTNFR)基因直接體外灌注轉染供者器官的效果,利用小鼠異位心臟移植模型探討sTNFR基因轉染對供心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機制。方法 實驗分3組,每組C57/BL6(H-2Kb)供體鼠和BalB/c(H-2Kd)受體鼠各10只,在0~4℃溶液中對3組C57/BL6(H-2Kb)小鼠的供心分別經主動脈緩慢灌注含編碼小鼠sTNFR-p55基因的復制缺陷重組腺病毒載體(AdmsTNFR組)、復制缺陷重組腺病毒載體AdHCVsp1LacZ(AdmLacZ組)的PBS和單純PBS(對照組),灌注1 h后,將供心移植給BalB/c(H-2Kd)受體鼠。檢測各組移植受體鼠外周血血清sTNFR的表達水平和移植物浸潤細胞(GIC)的數量,并分析AdmsTNFR基因修飾后GIC的同種反應活性(MLR)。結果 以2×1012 pfu/L的滴度轉染移植心臟后,12 h即可在AdmsTNFR組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高水平的sTNFR-p55表達,24 h達到分泌高峰,為(59.5±6.5 )μg/L;而AdmLacZ組24 h的sTNFR-p55水平為(1.5±0.56 ) μg/L(P
【關鍵詞】 sTNFR;轉基因;器官移植;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fection effects of sTNFR gene directly perfused to donor hearts in vitro, and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sTNFR gene transduction to donor hearts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using the model of heter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in mice. 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ree groups, with each group containing 10 donor mice and 10 recipient mice. The donor hearts were infused with iced saline containing replication-defectiv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encoding murine sTNFR-p55 (for AdmLacZ sTNFR gene group),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us vector AdHCVsp1LacZ (for AdmLacZ vector group) and PBS (for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for 1 h, before the donor hearts were transplanted to the recipients using cervical heter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method. The sTNFR-p55 level in serum and the graft infiltrating cell (GIC) count in each recipient group were examined, with the allogeneic MLR in GIC analyzed as well. Results High level of sTNFR-p55 was detected in the serum of the AdmsTNFR gene group 12 hours after the transfection at MOI 2×1012 pfu/L, which reached its peak (59.5±6.5) μg/L 24 hours after the transfection. In contrast, the sTNFR-p55 level in AdmLacZ vector group was staying at a much lower level (1.5±0.56) μg/L (P< 0.05) 24 hours after the transfection. The sTNFR expression could still be kept at high level in the serum 14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AdmsTNFR gene group. The GIC count in AdmsTNFR gene groups was (0.5±0.12) ×106 /well,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AdmLacZ vector group (5.0±2.2) ×106/well (P
Key words: sTNFR; gene transducti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hear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ce
器官保存在維持離體器官的功能方面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在器官切取后等待移植手術的時間內,供器官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外科手術后移植器官的功能恢復。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影響移植器官早期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的研究已經證實炎癥反應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試圖從抑制炎癥反應的角度探索防治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措施。腫瘤壞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此I/RI過程中的關鍵性的致炎因子,其表達增高是該過程的關鍵環節。本試驗利用腺病毒載體分別向切取后低溫保存的動物器官組織中轉入TNF的可溶性受體(soluble TNF receptor, sTNFR)基因,通過灌洗和保存使供器官局部表達sTNFR,在移植物局部抑制和減輕TNF-α的致炎癥反應作用,減少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風險,從而達到有利于移植器官功能恢復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動物
8~12周雄性BalB/c(H-2Kd)和C57/BL6(H-2Kb)小鼠,體重20~22 g(±1.5 g),購自第二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在無病原的環境中飼養。
1.2 試劑、儀器和細胞系
IFN-γ、IL-4、 IL-10和 IL-2的ELISA 檢測試劑盒購于Endogen公司 (Woburn MA Co, USA),sTNFR-p55的ELISA 檢測試劑盒購于 BioSource Europe S.A公司(Belgium),編碼小鼠sTNFR-p55基因的復制缺陷重組腺病毒載體(AdmsTNFR-p55)由加拿大McGill大學路遙博士惠贈,復制缺陷重組腺病毒載體AdHCVsp1LacZ(AdmLacZ)為靶病毒對照。AdmsTNFR-p55 和AdHCVsp1LacZ分別用 293 腫瘤細胞株(人胚腎腫瘤細胞株)擴增,感染細胞經反復凍融3次,收獲上清,置-70℃保存,待用。病毒滴度檢測由標準病毒滴度檢測程序檢測,以空斑形成單位pfu/L表示。Ⅳ型膠原酶購于Sigma 公司,完全細胞培養液由RPMI 1640加入體積分數為10%的滅活FCS (購于美國Gibco公司)、2 mmol/L 谷氨酰胺、1×105 U/L青霉素和100 mg/L 鏈霉素配制,PBS購于上海第一醫藥公司。所有細胞均在37℃、5% CO2和飽和濕度的環境下,懸浮于完全細胞培養液培養。液閃計數儀購于美國Wallac公司,80-1臺式低速離心機購于上海醫療設備公司。
1.3 供體心臟體外灌注和實驗分組
在0~4℃乳酸林格液的冰水混合物中進行供心〔C57/BL6(H-2Kb)鼠〕的體外灌注。2×1012 pfu/L的AdmsTNFR或AdmLacZ溶于總體積為0.5 ml、0~4℃的PBS中,經供心的主動脈緩慢灌注,1 h后將供心移植給BalB/c(H-2Kd)受體鼠。對照組灌注0.5 ml不含病毒的PBS。
實驗分3組,每組10只C57/BL6(H-2Kb)供體鼠和10只BalB/c(H-2Kd)受體鼠,第1組為應用AdmsTNFR灌注過的C57/BL6(H-2Kb)小鼠供心進行移植(AdmsTNFR組),第2組為應用AdmLacZ灌注過的C57/BL6(H-2Kb)小鼠供心進行移植(AdmLacZ組),第3組為不含病毒的PBS灌注過的C57/BL6(H-2Kb)小鼠供心進行移植(對照組)。按照不同的實驗目的進行取樣和觀察。
1.4 小鼠心臟異體移植模型制備
參照文獻報道的頸部套管法建立小鼠異位心臟移植模型[1],并作簡要改進。整個操作在手術顯微鏡下進行,放大倍數為10倍。供鼠以苯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開胸后經下腔靜脈向心臟注入5×104 U/L的4℃肝素生理鹽水0.5 ml,立即將心臟連同雙肺完整切下,置4℃生理鹽水中修整。切斷左肺動脈裝套管,游離主動脈至頭臂干處切斷。其余血管及雙肺結扎切除。受體鼠〔BalB/c(H-2Kd)〕麻醉完成后切開右側頸部皮膚,在血管夾阻斷下切斷右側頸外靜脈及頸總動脈,頸總動脈上套管,將供心的左肺動脈套管裝入受體頸外靜脈,受體頸總動脈套管裝入供心主動脈,分別結扎固定后開放血管夾。術后每天觸摸移植心臟觀察存活情況。
1.5 移植受體鼠外周血血清sTNFR表達水平檢測
于移植后的不同時間,從3組受體鼠的尾靜脈獲取外周血清50 μl,用sTNFR-p55的ELISA試劑盒檢測各組外周血血清sTNFR-p55水平。
1.6 移植物浸潤細胞(grafts infiltrating cells,GIC)的分離
于移植后第7天,處死受體小鼠,獲取3組的移植心臟,浸于質量濃度為100 mg/L的Ⅳ型膠原酶溶液中,37℃消化30 min。收集消化后的心肌細胞,用PBS洗2遍,用Percoll 細胞分離液進行梯度離心(80-1臺式低速離心機,2 000 r/min,30 min),收集懸于頂層(含消化的間充質細胞和殘余心肌細胞) 和界面的細胞(即GIC)。PBS洗2遍,用RPMI 1640完全培養基將收獲的細胞計數調至2×109/L,待用。
1.7 GIC的同種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分析
將收獲的GIC以不同的比例(分別為2.5∶1、5∶1、10∶1、20∶1)與γ射線(20 Gy)滅活的C57/BL6鼠脾T細胞作72 h混合培養?;旌吓囵B在圓底96孔板內進行,每個比例設3個復孔。在培養的最后12 h,加入[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TdR)37 kBq/孔,用液閃計數儀測定[3H]-TdR 摻入,以每分鐘脈沖數(counts/min)表示。
1.8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果以±s表示,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檢驗各組均數間的差異,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受體鼠sTNFR-p55表達水平
以2×1012 pfu/L的滴度轉染移植心臟后,sTNFR-p55的表達水平較為理想,12 h即可在AdmsTNFR組的血清中檢測到高水平的sTNFR-p55的表達,24 h達到分泌高峰 (59.5±6.5)μg/L;AdmLacZ 組24 h產生sTNFR-p55的水平僅為(1.5±0.56)μg/L,而對照組結果更低;AdmsTNFR組與AdmLacZ 組、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
2.2 AdmsTNFR基因轉染對GIC的MLR抑制作用
移植各組的GIC的數目存在明顯差別,AdmsTNFR組移植心臟的GIC數目為(0.5±0.12)×106/孔,明顯低于對照組和AdmLacZ 組的(5.0±2.2)×106/孔(P
將不同組的GIC與γ射線(20 Gy)滅活的供體鼠來源的T細胞作72 h的MLR(表1),AdmsTNFR組的GIC增殖受到了明顯的抑制,AdmLacZ 組和對照組的GIC顯示較強的對同種刺激的增殖活性。說明AdmsTNFR基因轉染通過減少炎性細胞浸潤和抑制GIC同種特異性反應性來抑制局部免疫應答反應。表1 AdmsTNFR基因轉染對GIC的MLR抑制作用(略)
3 討 論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本質是一種炎癥反應,促進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有白細胞介素-1(IL-1)、TNF、IL-6等。TNF-α 在缺血/再灌注損傷炎癥反應的多個環節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細胞因子中,TNF-α1是對炎癥最有影響的起直接作用的物質之一。許多炎癥都可由TNF-α受體拮抗劑來預防和消除,通過阻斷TNF-α的釋放、抑制TNF-α的生成能防止或消除炎癥[3-4]。在無免疫反應的情況下,器官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組織內TNF-α的mRNA表達即迅速升高,其中一部分是由缺血/再灌注誘導組織產生,另一部分則是由浸潤的炎性細胞所產生[5]。因此,在移植物局部抑制TNF-α的作用將會極大地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治[6]。
TNF-α的生物學功能由膜型TNF受體(TNFR)所介導,對應于膜型TNFR,存在2種可溶性TNF受體(sTNFR),即sTNFR-p55和sTNFR-p75,主要功能是中和以及拮抗過多的TNF,減少TNF造成的損傷,中止炎癥反應。sTNFR與多種疾病,如腫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應等的診斷和治療密切相關[7]。炎癥反應時,機體通過膜受體脫落及蛋白合成機制產生sTNFR。膜受體脫落產生的sTNFR可調節炎癥反應的強度和區域,起機體自我保護作用。sTNFR-p55的基因轉移已被證明可通過阻斷TNF-α毒性抑制各種炎癥反應[8-9],并可延長同種異體胰島移植物的存活,同時阻斷抗腺病毒的免疫應答[10]。但是這種轉基因治療在大器官移植中的研究及其在抗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保護效果的研究都比較少。
本實驗結果表明,在低溫(0~4℃)的條件下可以將編碼sTNFR基因的腺病毒成功地轉入心臟移植物,通過基因表達可以長時間維持局部有效的sTNFR-p55的濃度。通過對AdmsTNFR基因轉染后移植心臟內浸潤細胞的數目和活性的分析發現,AdmsTNFR組的移植心臟內的炎性細胞浸潤明顯減少。通過分析GIC同種刺激下的增生活性,提示AdmsTNFR基因表達對浸潤的CD4(+)T和CD8(+)T細胞活性均產生了抑制作用。因此,sTNFR作為TNF-α拮抗劑在移植器官的基因轉染可以于局部微環境內抑制針對同種抗原的免疫應答反應,表現為減輕移植物內的炎性細胞浸潤、抑制GIC的同種反應活性。
我們認為,利用灌洗和保存供器官轉基因方法具有與其他轉基因治療方法不同的特點:供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導致的炎癥反應范圍局限在供器官內,基因表達產物大量表達在供器官局部,隨血流散布全身的產物極少,使得維持較長時間的轉基因治療成為可能,避免其他轉基因治療全身給藥在局部往往尚未達到應有濃度時副作用已大得難以承受的缺陷。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們還將對直接基因載體灌注修飾供器官后對移植物局部的免疫調節和宿主系統免疫反應狀態產生的影響和受體小鼠移植物存活的狀況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以便更加深入地探討AdmsTNFR基因直接灌注轉染供器官的免疫學機制。
【參考文獻】
[1]Luo H, Chen H, Qi S, et al. De novo-developed T cells have compromised response to existing alloantigens: using Ld-specific transgenic 2C T cells as tracers in a mouse heart transplantation model [J]. J Immunol, 1998, 161(1): 73-82.
[2]Zager RA, Johnson AC, Hanson SY, et al. Ischemic proximal tubular injury primes mice to endotoxin-induced TNF-α generation and systemic release [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5, 289(2): F289-F297.
[3]Wolf AM, Wolf D, Rumpold H, et al. The kinase inhibitor imatinib mesylate inhibits TNF-α production in vitro and prevents TNF-dependent acute hepatic inflammation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38): 13622-13627.
[4]Matsuno H, Yudoh K, Katayama R, et al. The role of TNF-α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ion and joint destruc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 study using a human RA/SCID mouse chimera [J]. Rheumatology, 2002, 41(3): 329-337.
[5]Zhang C, Xu X, Potter BJ, et al. TNF-α contributes to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6, 26(3): 475-480.
[6]Gao X, Xu X, Belmadani S, et al. TNF-α contributes to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by upregulating arginase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7, 27(6): 1269-1275.
[7]Rosenberg JJ, Martin SW, Seely J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nonimmunogenic, soluble human TNF receptor type I (sTNFR-I) construct in the baboon [J]. J Appl Physiol, 2001, 91(5): 2213-2223.
[8]Wang Q, Liu Y, Wang J, et al. Induction of allospecific tolerance by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express soluble TNF receptor [J]. J Immunol, 2006, 177(4): 2175-2185.
[9]Rogy MA, Auffenberg T, Espat NJ, et al.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p55) and interleukin 10 gene transfer in the mouse reduces mortality to lethal endotoxemia and also attenuates loc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 [J]. J Exp Med, 1995, 181(6): 2289-2293.
篇8
關 鍵 詞:資產出售;盈余管理;債務契約假設;盈余平滑假設
中圖分類號:F27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7)01-0113-07
一、引言
資產出售是指企業將其擁有的子公司、經營部門或其他固定資產的所有權有償讓渡給第三方,并以此獲取現金或其他有價證券的行為。資產出售既是公司重組過程的重要一環,也是企業進行業務結構調整,提高經營集中度的有效方式,還是企業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有效的融資途徑,不僅在企業的財務活動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國上市公司中也相當普遍。
國外的大量實證研究均發現了資產出售的財富效應,為此,不少學者提出了基于資產出售經濟動因的解釋;但也有一些實證研究否定了財富效應,認為資產出售包含了盈余管理因素,向市場傳遞了關于公司財務的消極信息,從而導致市場的負面反應。國內關于資產出售市場反應的研究,并未為財富效應的存在找到強有力的證據,甚至發現資產出售會給股東財富帶來大幅度的損失,其很可能含有盈余管理動因。另一方面,由資產出售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雖然是公司利潤總額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并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其特殊性質為公司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機會。上述分析均表明,上市公司利用資產出售進行盈余管理其潛在可能是存在的,盡管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國上市公司是否會通過資產出售進行盈余管理,其動因何在?由于資產出售既包含經濟動因,也可能包含了盈余管理動因,因而上述問題并不能簡單作答。從國內現有的研究來看,一方面對于資產出售的相關研究,還局限于對資產出售財富效應的檢驗,對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動機因素鮮有涉及;另一方面,大量的盈余管理的研究雖然對上市公司的資產出售行為有所涉及,均指出了資產出售與盈余管理的潛在關聯性,但是并沒有對資產出售可能包含的經濟因素加以甄別,而且也無專門針對資產出售盈余管理的相關研究。
本文即是從這一視角出發,在對我國上市公司的資產出售行為中包含的經濟因素加以甄別的基礎上,對其中的盈余管理因素進行研究,并對盈余管理的收益平滑假設和債務契約假設進行了檢驗。文章的結構如下:第二部分是已有文獻的回顧;第三部分是假設的提出和研究設計,第四部分是實證分析;第五部分是在考慮經濟動因的基礎上的穩健性測試;第六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
二、文獻回顧
學術界對資產出售的研究,發端于對資產出售財富效應的檢驗,而圍繞資產出售的財富效應,學者們提出了多種基于不同資產出售動因的解釋,在這些解釋之中,可以將影響公司資產出售的因素分為兩類:經濟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
在影響資產出售行為的經濟因素方面,Hite, Owers 和Rogers首先提出“有效配置假說”,他們認為通過資產出售將資產配置到更佳的用途從而提高了效率,而出售方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收益,因此增加了股東財富;John和Ofek提出了“經營集中度假說”:企業之所以出售資產,是出于糾正多元化錯誤的考慮。[1]管理層有動機將凈現金流為負的資產或部門出售,以提高企業的集中度,從而引起市場的積極反應;Lang, Paulsen和Stulz提出資產出售的“融資假說”。[2]他們指出,對杠桿率太高或經營績效較差的企業而言,債務和權益融資都存在較高的成本,而資產出售則是一種相對便宜的融資來源,且可以降低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沖突,因此成功的資產出售會引起市場的積極反應。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對資產出售的財富效應提出了質疑,Alexander, Benson and Kampmeyer (1984)的研究認為,公司正式宣布資產出售時,股票市場的反應平平,股東只能享受到微弱的非正常收益。而Denning and Shastri(1990)則發現資產出售會產生負的非正常收益。對此,Myers and Singh(1993)基于信號理論指出,資產出售所導致的市場反應與其向市場傳遞的信號有關,為上述實證結果的差異給出了有力的解釋。由于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調節資產出售的時間和規模,對本期所要確認的收益進行調節,因此,如果投資者意識到這一點,將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視為盈余管理行為,那么,上市公司的資產出售將會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財務的信息,導致市場的消極反應。
在學術領域,盈余管理是一個產生僅僅20余年的相對年輕的話題,而基于資產出售的盈余管理研究相對則更晚,但是以資產出售、債務及可贖回優先股的提前贖回(early debt retirement)為代表的真實交易(Undertaking transactions)①方式的盈余管理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關注。Bartov最先對資產出售中可能包含的盈余管理動因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公司經理可以通過選擇資產出售的時間(推遲或提前資產出售收入的確認時間)和規模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利潤平滑假設”(earning smoothing hypothesis)和“債務契約假設”(debt covenants hypothesis) 也在其對美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中得到了驗證。[3]Black,Sellers and Manly在Bartov的研究框架下,對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進行了類似的研究,[4]與美國對資產采用歷史成本法的會計制度不同,上述三國的會計制度允許對資產價值進行重新評估,采用現值法,因此,Bartov的結論,尤其是“債務契約假設”并未得到支持。Poitras,Wilkins and Kwan則以新加坡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并根據盈余管理行為的非對稱性,將樣本分為盈利組與虧損組,結果發現,對虧損組上市公司而言,其通過資產出售平滑利潤的動機更為強烈,[5]同時,由于新加坡與美國會計制度上的差異以及新加坡上市公司的低資產負債率,“債務契約假設”并未得到實證結果的支持。
在國內,陳信元、葉鵬飛、陳冬華在對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與剛性管制的研究中認為,我國上市公司有通過資產出售提高公司利潤,以達到配股或增發條件的行為。[6]羅良忠、朱榮林、范永進對滬市上市公司資產出售的描述性研究發現,滬市上市公司的資產出售存在高比例的關聯交易與顯著的年末效應,而這些都是這些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有力證據。[7]廖理、許艷在對以會計政策變更與利用線下項目的兩種盈余管理行為對公司績效影響的研究中認為,法人控股公司通過各種方式的資源轉移進行盈余管理是十分容易的,通過供銷價格差異、資產置換與資產剝離等方式粉飾財務報表也相當普遍。[8]上述研究均指出了我國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行為所包含的盈余管理動因,但是上述研究并不是特別針對資產出售的盈余管理行為的研究,僅僅指出了資產出售與盈余管理所存在的潛在關聯性,不僅沒有對資產出售包含的盈余管理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更未對資產出售中包含的經濟動因加以甄別。
三、研究假設與模型設定
1. 研究假設
Jiambalvo(1996)認為公司控制人與投資者之間非完美合同是盈余管理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盈余管理產生的七大動機,包括避稅動因、管理報酬契約動因、外部融資需求動因等。Poitras,Wilkins and Kwan(2002)認為在上述7個資產出售的動因之中,至少有兩個是適合資產出售的,即:外部融資需求動因與成本動因,本文將在上述文獻的研究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背景,提出相應的研究假設。
(1)債務契約假設(Debt Covenants Hypothesis)
雖然,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可以充分發揮債務的杠桿作用,但是,在非完美資本市場條件下,高資產負債率會導致較高的債務違約風險,使得外部投資者對企業的風險評價提高,增加了企業的外部融資成本,尤其是債務融資成本,同時,債務契約中對相關的財務數據,如資產負債率也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是相當重要的。資產出售區別于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等盈余管理方式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資產出售會產生實際的現金流,因此,企業在通過資產出售提高會計盈余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資產出售收入緩解企業的流動性約束,降低財務風險,或是用資產出售收入抵償到期債務,有效降低資產負債率。可以用簡單的數學證明:即使企業不是溢價出售資產,只是按照賬面價值出售,并用出售收入償還到期債務也可以降低資產負債率。令企業現有債務價值為D,權益價值為E,被出售資產賬面價值為a,按照賬面價值出售,并用其抵償債務,會有:
基于上述原因,我們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資產負債率與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規模正相關。
(2)盈余平滑假設(Earning Smoothing Hypothesis)
盈余平滑假設意味著企業希望將其盈余水平控制在某一水平,并減少其波動性。企業之所以進行盈余平滑管理是因為穩定的收益水平可以向投資者發出關于公司未來盈利情況的信號,也有學者認為,盈余管理是因為企業控制人希望將盈余水平控制在投資者所期望的水平或是因為企業控制人相信投資者將為收益穩定的企業支付更高的價格,總之,穩定的盈余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外源融資成本。張俊民、牛建軍的研究發現,我國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出于避免政府機構干涉,降低政治成本的目的,有以平滑利潤為目標的盈余管理行為。因此,我們提出假設2:
假設2:資產出售規模與公司營業利潤變化程度正相關。
Burgstahler and Dichev提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的激勵動因是不對稱的:相對于績效較好的公司而言,績效較差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強烈的盈余管理沖動,而且其動因也更復雜。Poitras,Wilkins and Kwan的研究也證實,績效較差的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平滑利潤的動機更為強烈,而績效較好,尤其是盈利能力增加的公司并不會選擇通過資產出售進行盈余管理,達到調低利潤的目的。因此,提出假設3:
假設3:資產出售規模與公司營業利潤變化程度存在非對稱關系,營業利潤下降的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規模與營業利潤下降幅度正相關,而營業利潤未下降的上市公司其相關性不顯著。
另一方面,我國上市公司進行盈余平滑管理,還有制度上的原因:由于我國證券法規規定,連續兩年虧損列入ST板塊,連續三年虧損暫停上市,寬限期內不能扭虧將中止上市。上市公司一旦戴上ST的帽子,一方面會受到監管機構、媒體、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另一方面,其籌資困難度也將加大,資金成本上升,而連續的虧損則有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殼資源價值的喪失。因此,對我國的虧損上市公司而言,其扭虧動機是相當強烈的。由于目前,我國將凈資產收益率作為上市公司IPO,配股與特別處理的考核指標,這為上市公司利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相當的空間?;谏鲜鲈?,我們將凈資產收益率是否大于零作為上市公司的虧損標準,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4:資產出售收入與上市公司前一會計年度是否虧損有關,若前一會計年度虧損,則其利用資產出售進行盈余管理的動機會更為強烈,資產出售規模更大。
2. 研究設計
如果上市公司的資產出售行為不包含盈余管理動因,那么,一年之中,各月資產出售項數差異應該不大。羅良忠等在對滬市上市公司資產出售的描述性統計曾表明,[7]從1998-2002年,上市公司資產出售存在顯著的年末效應,即上市公司普遍具有在年末大量進行資產出售的行為特征,他們認為,這是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進行盈余管理的重要跡象。鑒于此,我們將首先針對我國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行為的時間分布特征進行均勻分布的非參數檢驗,以圖發現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進行盈余管理的初步證據。
同時我們還將對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和未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的主要財務與公司治理特征變量進行非參數檢驗,以對上市公司資產出售中的盈余管理因素以及經濟因素進行初步分析,為此,建立如下回歸分析模型:
(1)
其中,ASSINi表示公司i的資產出售規模,它是資產出售收入與資產出售前一會計年度的凈資產之比。absβoroei是樣本公司營業利潤率的改變量的絕對值,它等于資產出售發生當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與前一會計年度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之差的絕對值,即:absβoroei=|oeoei,t-oroei,t-1|。之所以不選用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改變量是因為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受到盈余管理影響的程度較大,并不能反映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變化,而主營業務收益率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反映相對要狹窄一些,相比之下,營業利潤一般屬于公司持續經營下的結果,其對業績度量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從信息觀來看,更能準確預測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是對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較好的測度變量。
Levi是公司i在資產出售前一會計年度的資產負債率。SIZEi表示公司i的規模,是其資產出售前一會計年度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ROEi是一個二元變量,如果公司在資產出售前一會計年度發生虧損,即凈資產收益率小于零,則取值為1,反之為零。
為了驗證假設3,我們將對模型(1)按照βoroe的正負性進行分組回歸分析,其回歸模型基于對模型(1)的修正,即刪除回歸變量absβoroei的絕對值符號。
對資產出售的研究是關于經濟動因與盈余管理動因的混合假設,如果不對資產出售中可能包含的經濟因素加以控制,其關于盈余管理的結論是令人懷疑的。在穩健性測試中,我們將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表征影響資產出售的經濟因素及公司治理因素作為控制變量,模型如下:
其中,Hi是表示公司經營集中度的Herfindal指數,它等于公司i主營業務各經營單元收入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的平方和,Hi∈(0,1],公司i經營多元化程度越高,Hi就越小。資產出售的“經營集中度假說”認為,糾正多元化錯誤,提高企業的經營集中度是企業進行資產出售的重要動因,因此,預期Hi與資產出售規模負相關。
yearIPOi表示公司上市年限。
esalei是一個二元變量,如果資產出售產生正的收益,取值為1,否則為0。
Relti是二元變量,如果公司的資產出售事項為關聯交易,則取值為1,否則為零。
contri表示公司控制性股東的持股比例。
STji,j=2,3,4,5是表示公司第一大股東最終控制人性質,最終控制人為國有控股的為基礎類,如果股東類別為民營控股,則ST2i為1,外資控股,則ST3i取1,集體控股,則ST4i取1,社會團體和職工會持股,則ST5i取1。
四、實證分析結果
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選取了2003-2004有資產出售行為的滬市、深市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由于金融類公司具有特殊的資產負債結構和經營現金流特征,其應計利潤與其他上市公司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剔出了金融類上市公司;在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中,剔出了強制性資產出售,包括由訴訟引發的強制性資產出售,以及城市規劃變更所導致的向國土主管部門有償轉讓土地等,同時,還剔出了4家財務數據異常的上市公司。由此,樣本共計282家上市公司,533項資產出售,其中,滬市197家上市公司,370項資產出售,深市85家上市公司,163項資產出售。
資產出售數據來源于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與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年報數據庫(CSMAR)上市公司年報重大事項一欄,不足內容,如資產出售規模,是否關聯交易等數據,我們通過金融界(省略)提供的上市公司資產出售公告或董事會公告進行了補充。公司的財務數據與治理數據來源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和北京色諾芬公司開發的色諾芬數據庫。
2. 描述性統計
表1資產出售的時間分布
注: 由于一些上市公司并未公布資產出售詳細時間,因此我們并未加以統計。
表1是對資產出售時間和規模的一個描述性統計。由表1可見,12月份的資產出售共計102項,顯著高于前11個月各月的資產出售事項,其Kolmogorov-Smirnov均勻分布檢驗,Z值為1.797,相伴概率為0.003,在1%的水平上拒絕其分布為均勻分布的假設。可見,我國上市公司資產出售的年末效應特征并未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上市公司在年末大量進行資產出售,很可能是在其發現本年度營業利潤有限的情況下,為增加本年度利潤所做的最后一搏,其資產出售行為包含盈余管理動機的可能性很大。
表2是對上市公司出售資產類型的描述性統計,其中,固定資產出售與權益性資產出售所占比例最大,而債券和債權所占比例較小,均未超過5%。Poit所占比例最大,而債券和債權所占比例較小,均未超過5%。Poitras,Wilkins and Kwan(2002)認為,不同類型資產的出售參與盈余管理的適應程度是不同的,某些類型的資產,如流動性較高的投資性資產更適于盈余管理,因為在出售時機的選擇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而且,相對于固定資產,出售方與買方關于資產真實質量的信息非對稱程度也較低。因此,企業資產中,固定資產與投資性資產的構成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進行盈余管理的能力。
圖1資產出售時間分布的柱狀圖
表2上市公司資產出售類型及比例
表3是對主要回歸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中可以看到,資產出售規模最大值大于1,表明有上市公司的資產出售規模超過了其凈資產的賬面價值。βoroe均值、中值均為負,表明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在資產出售年度相對于前一會計年度顯著下降。
表3回歸分析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注:*,**,***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異于零,后續各表一致。
表 4出售資產和未出售資產上市公司財務與治理主要變量的
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
表4是對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和未出售資產上市公司財務和公司治理主要變量的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從中可以發現,進行資產出售和未進行資產出售的企業規模并沒有顯著差別(其Z值為-0.197),但是它們在上市時間、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的改變量、控制性股東持股比例以及反映多元化程度的Herfendal指數在統計上有顯著差別:在上市年限上,出售組的上市年限要長于未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而其資產負債率普遍高于未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同時,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控制性股東的持股比例雖然平均達到了39.65%(表3),但仍然顯著低于未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其多元化Herfendal指數低于未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即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其多元化程度在統計上要高于沒有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上述結果初步表明,上市公司進行資產出售確實包含著一定的經濟動因,如糾正多元化錯誤,但也包含著由于其營業利潤的變化和高杠桿率(Lev)而導致的盈余管理因素,這需要進一步的分析。
3. 回歸分析結果
表 5基于模型1的全樣本及按βoroe符號的分組的回歸分析結果
表5是對模型1全樣本和按βoroe符號分組回歸的結果??v觀三組的回歸結果,Lev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正,與預期相同,表明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規模與其杠桿率正相關,債務契約假設(假設1)得到驗證,這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確實有通過資產出售降低資產負債率與債務違約風險的動機。
在全樣本的回歸結果中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資產出售規模與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改變量的絕對值正相關,這與假設2一致。但是,對比分組回歸結果,βoroe>0一組,的回歸系數并不顯著地異于零,而在βoroe
在全樣本的回歸結果中,SROE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規模與上一會計年度是否虧損有關,上一年度虧損的上市公司其資產出售規模顯著大于上一年度未虧損的上市公司,即上市公司會通過資產出售,增加收益,達到扭虧為盈的目的,假設4得到了驗證。但是,分組回歸結果說明,對于上一會計年度虧損而本年度營業利潤進一步下降,企業扭虧壓力顯著增加的上市公司而言,這一動機顯然更為強烈。
五、穩健性測試
穩健性測試的結果顯示:在加入標志資產出售經濟動因和公司治理特征的控制性變量后,Lev,SIZE,SROE,absβoroe及βoroe的回歸系數仍然和表5的回歸結果具有一致性,即這些標志盈余管理因素的變量對資產出售規模仍然具有顯著影響。而在新加入的變量中,esale的系數在全樣本組和βoroe0一組,YearIPO的回歸系數在5%的水平上顯著大于零,結合表4的非參數檢驗結果,可以認為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與上市年限具有正相關關系,我們認為這與上市公司上市后經營績效下降有關。
在標志控制性股東所有權性質的變量中,ST2與ST5的回歸系數均是顯著的。其中,標志民營控股的變量ST2的回歸系數在全樣本組和βoroe
表6的結果同時也顯示,標志上市公司資產出售經濟動因的變量多元化指數并不顯著,其對資產出售規模并無影響,說明我國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以提高經營集中度,糾正多元化錯誤這一動機是微弱的。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對資產出售規模也沒有顯著影響。
表 6穩健性測試回歸結果
六、結論
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方式進行的盈余管理,不僅影響了會計報告質量和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而且還會對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如債權人和小股東的利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的研究表明:
1.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出售具有顯著的年末效應,大量上市公司選擇在年末進行資產出售,這是其資產出售包含盈余管理動因的重要跡象。
2. 進行資產出售的上市公司與未出售資產的上市公司在資產負債率、經營的多元化程度、上市年限、控制性股東持股比例上具有顯著區別,表明上市公司資產出售的確包含了一定的經濟動因,但也包括了盈余管理因素。
3. 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債務契約假設和盈余平滑假設均是成立的。前者意味著,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降低資產負債率,即資產負債率與資產出售規模正相關。而后者意味著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平滑利潤,但是,與“盈余管理非對稱性假說”一致,我們發現,上市公司通過資產出售調節利潤的行為具有非對稱性。對營業利潤下降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利用資產出售增加收益,調高利潤的動機強烈,反之,對營業利潤上升的上市公司而言,并不會選擇通過資產出售來平滑利潤。
4. 在控制影響資產出售的經濟因素與公司治理因素后,盈余管理因素對資產出售規模仍然具有顯著影響,但是,上市公司經營多元化程度對資產出售規模并無顯著影響,而控股股東性質對資產出售規模具有一定影響,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與控股股東性質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
注釋:
① Barbov(1993)將企業盈余管理的方式分為三類,一是會計方法(Accounting methods),二是估計方法(Estimates methods),其次是進行真實交易(Undertaking transactions),而資產出售正屬于第三類。
――――――――
參考文獻:
[1]John, K and E.Ofek.Asset Sales and Increase in Focu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5,37,105-126.
[2]Lang, L., A.Poulsen and R.Stulz. Asset Sales,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Agency Costs of Managerial Discretio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5,37,3-37.
[3]Bartov,E.The Timing of Asset Sales and Earnings Manipulation[J].Accounting Review,1993,68,840-855.
[4]Black,E.,K.Sellers and T.Manly.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Asset Sales: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ountries Allowing Noncurrent Asset Revaluation [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1998,25,1287-1231.
[5]Geoffrey Poitras, Trevor Wilkins and Yoke Shang Kwan.The Timing of Asset Sales: Evidence of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 2002,29(7)&(8),903-934.
[6]陳信元,葉鵬飛,陳冬華.機會主義資產重組與剛性管制[J].經濟研究,2003,5,13-22.
[7]羅良忠、朱榮林、范永進.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剝離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3,(12).
[8]廖理,許艷.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5,8, 24-31.
[9]劉鳳委,汪輝,孫錚.股權性質與公司業績――基于盈余管理基礎上的經驗分析[J].財經研究,2005,6,96-106
篇9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于廖運添不服南寧市公安局收審其女兒廖恩一案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根據國務院(80)56號文件的規定,收容審查的對象應具備下列條件:1.具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2.不講真實姓名、住址、來歷不明的人,或者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嫌疑的人。僅有犯罪嫌疑而沒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人,不屬于收容審查的對象。
二、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的審理,是審查第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是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是否正確,有無違反法定程序等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條的規定,被告在第一審期間不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主要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應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被告在二審期間向法院補充提供的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不應作為二審判決撤銷一審判決的依據。
篇10
當今,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為了維護市場的秩序,不僅要完善法律體制,還要運用工商管理的職能。工商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調控市場,但是現在存在工商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本文就針對工商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工商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進行論述。
【關鍵詞】工商管理 工作效率
工商管理的必要性。
當前,由于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和企業組織的日益復雜化,使得工商管理的職能作用越來越重要。貴州省自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加快,經濟實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從而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成為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工商管理既對社會管理體系的組織和監督起到直接影響,也對政府對市場的監督和行政執法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往更加頻繁,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更應該充分發揮工商管理的職能,從而更好的促進市場的持續、多遠和穩定發展。因此,工商管理部門要跟上新形勢,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改進工商管理水平,使其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工商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工商管理部門面臨著新的形式和要求。但是,現今的工商管理自身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工商管理職能的發揮。下文主要就工商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敘述。
1、工商管理體制不夠健全。隨著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工商管理所發揮的作用和職能也越來越大。工商管理部門需要不斷的擴大管理范圍,同時對薄弱環節的管理要加強,使工商管理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在管理好市場經濟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市場宏觀調控的指導監督;并且既要管好個體和私營經濟,又要重視公有制經濟,達到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統一的目的。然而,現在的工商管理體制是按照行政區劃分進行管理,將原本的區域性市場分為條條塊塊,導致各業務部門各自為政,不利于形成整體的合力管理,對于一些地方保護工具無法徹底擺脫。而地方政府采取的各種地方保護措施,不利于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工商管理的力度。貴州省自身經濟發展比較差,又起步比較晚,而工商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對市場經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要盡快健全工商管理體制,促進市場經濟的快速良好發展,從而更好的提高本省經濟水平和綜合實力。
2、缺乏工商管理的專業人才。工商管理的相關人才分初級工商管理人才、中級的工商管理人才和高級的工商管理人才。截止到2010年年底,人才市場上對初級的工商管理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對中級的工商管理人才有很大的缺口,而對高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則更加嚴重,由此可以看出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嚴重缺乏,尤其是高級的工商管理人才?,F代化的市場經濟要求每個工商管理人員都要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并且還要具備國際經濟、國際貿易以及國際金融等思想和知識,以此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而工商管理部門的人才培養又偏重于傳授知識,只想盡快培養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使得禁錮了一些人才的思想,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3、執法力度不夠,致使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工商管理部門既要對流通領域的市場和行政執法進行監管,也要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和依法治國。因此,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的依法行政,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并且還要不斷的對執法效能進行提高,能夠做到聯系實際,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履行工商管理的職能。但是,當今的現實并非如此,現在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工商管理部門的執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導致其不能在當前復雜的社會中應對自如。一方面,《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頒布影響了工商管理部門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工商管理部門只能做出處罰的決定,卻不能強制執行。另一方面,地方保護主義的過分干涉也使工商管理部門的執法受到阻礙,工商管理被一些地方政府看作是經濟發展的阻礙,便擅自對工商管理部門下達一些不合理的指令,使其無法發揮自身的職能,使得工商管理人員難以依法行政。
4、工商管理的內部控制存在問題,需要完善。在外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工商管理的內部存在著一些管理問題,也同樣影響著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工商管理部門的職能部門冗雜,國家投入資金多,而財務管理體系不健全,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三、提高工商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工商管理影響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就是影響著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其職能作用不容小覷,但是,現狀告訴我們工商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嚴重的制約了工商管理部門的職能發揮,從而影響其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對工商管理存在的問題加強關注,并及時解決,從而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促進市場經濟的更好發展。下文就對提高工商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進行闡述。
1、根據新時期的實際情況,積極調整工商管理意識。把思想意識和理論知識投入到實踐中的過程就是管理,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要適時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管理思維,學習和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意識就是一種思想意識,對指導管理實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的管理意識能夠正確的引導管理實踐,從而提高管理水平,錯誤的管理意識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者損失。因此,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現在,科技發展迅速,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所以工商管理部門的管理者要具有創新思想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并時刻根據社會和市場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管理意識,保證管理質量和水平。這樣才能使工商管理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提高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
2、完善工商管理的內部職能機構。目前,工商管理存在職能部門繁多,且職能互相交叉,并且管理不夠,出現分頭執法不良的現象,使得監管的執法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工商管理部門一定要根據相關要求,對所有下屬職能部門進行明確劃分,將一些不必要的部門去掉,把職能類似的部門進行合并,對人員也做出相應調整,從而加大工商管理的執法力度和工作效率。
3、對工商管理的監管和執法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由于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監管的需要,工商管理以前舊的監管和執法方式很難滿足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因此,工商管理部門應該進行一些改革創新,一方面,運用當前的科學技術,將其與人腦相結合,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改變只監督、執法的思想,在監督和執法的同時還要對那些違反規定和法律的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并且在平時也可以組織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定的演講教育,提高人們的法律知識和意識,不能只是簡單的執行法律,而要從人們心理和思想上進行教育、輔導,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
4、培養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為工商管理輸入新的血液。現在需要工商管理人才,而對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市場經濟是多變的,所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要一定的靈活性和創新思想。在今后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中,要注意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也要注意其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既專業又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工商管理人才才是工商管理所需要的。
【結束語】工商管理對維護經濟秩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工商管理的要求也發生變化,因此一定要充分發揮其職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潘鳳煥;關于提高工商管理培訓質量的思考;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