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校園欺凌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4-04-18 15:51: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校園欺凌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精神,治理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郯城縣第五中學召開專項治理校園欺凌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首先以近期各地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為實例,讓學生明確校園欺凌事件的概念,告誡學生以大欺小、倚強凌弱其實質就是欺凌;
其次學校安全辦配合政教處要求全體班主任進班收繳竹棍、水果刀、火機等危險物品,將校園安全事故扼殺在萌芽中;
接下來加強對學生文明上網的教育,要求全體學生文明上網,網上聊天時不說臟話、不罵人,杜絕因網上聊天引發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
最后,開放學校心理輔導室,由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學生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郯城縣第五中學本次專項治理工作將會常抓不懈,學校政教處、安全辦對本項工作將采取及時調度的方法,治理期間如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將及時通報處理,造成惡劣影響的將聯合地方執法部門進行處理,強化治理力度,為學生提供積極、向上、健康的成長環境。
【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教案二】
為了增強師生的法制觀念,促進全體師生遵紀守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全體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017年5月16日下午,靈寶市故縣鎮河西小學五年級舉行了 法制教育進校園 嚴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活動。
告訴同學們當好朋友受人欺負的時候,要學會選擇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向老師、家長、警察求助),不能教唆別人搶劫,實行打擊報復,否則,就會構成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時,列舉了小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為: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亂花錢、講哥們義氣等,提醒大家要及時改正,防止犯罪;教育學生要聽老師、父母的話,不要到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去,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同學們牢固樹立了遵紀守法為榮,違法亂紀為恥的思想,學會了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學生不僅明白了知法、懂法、守法,而且讓法律知識在全體師生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班會總結:通過本次班會隊活動,增強了該校師生反欺凌的意識,為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敲響了預防的警鐘。該校安全處唐主任表示:應對校園欺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校將會嚴肅校規校紀,規范學生行為,想方設法確保校園平安、和諧。
【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教案三】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說一件有關校園欺凌的事情。
2、播放幾則校園欺凌記實錄像片。
3、由電腦高手制作smart課件。
4、準備一句反欺凌口號。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由于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2、下面請每個同學都來說一說你對校園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說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真實的校園欺凌事件。(播放校園欺凌記實片)
4、看了這部記實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學意見略)
5、我們將怎樣用實際行動來反欺凌?,請大家說說想法。
6、請胡悅悅同學帶領大家讀口號。
7、活動結束,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篇2
保障校園安全是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能安心學習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但由于社會因素和學校管理的缺位,中小學校園中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現象屢屢發生,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學校在管理中應該把保障校園安全放在首位,建立起政府、學校和家長相互配合的三位一體的校園安全防護體系,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行為安全教育,讓校園遠離欺凌與暴力,保證學生的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長。
關鍵詞
校園安全 學生 欺凌與暴力
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其應該是一塊凈土。可近幾年在中小學校園中不斷發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對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影響。有關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校園欺凌與暴力事件中帶兇器的占46%,造成傷害的占32%,有許多校園暴力導致學生失去了生命。其中農村中小學的寄宿學生,有相當大的比例被欺凌和遭受過暴力傷害,特別是弱勢群體中的留守兒童被欺凌的最多,欺負人的學生也最多。每月遭受兩次以上欺凌的學生占28%,欺負過別人的學生至少占19%。校園欺凌和暴力在傷害的地點、形式和危害性上都具有新的特點。
一、校園欺凌和暴力傷害的新特點
1.團伙性
校園侵害的團伙性是校園欺凌和暴力的最大特點。中小學學生會因為興趣和愛好不同形成許多非正式群體,有的還因為居住區域而形成團伙。他們之間會因為對問題的看法不同而產生紛爭,相互之間會對對方群體的少數成員實施欺凌甚至暴力。有一個學校的五年級學生中就有3個學生團伙。團伙之間經常發生暴力沖突,即使在團伙內部,身體強壯有力的學生也要求體力較弱的學生定期給他們零花錢,給少了會遭到辱罵,不給就會拳腳相加。
2.隱蔽性
校園暴力的隱蔽性主要是他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平時并沒有明顯的表現,給老師的發現和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有時候上午看他們在一起還好好的,可到了下午就打起來了。特別是校外不良人員的介入,平時根本沒有辦法預料發生暴力的時間和地點。
3.持續性
校園暴力的持續性也是校園侵害的重要特征。根據我們的了解,許多學生間的侵害并不是一次就結束,有的要持續一年甚至三年,還有的甚至到了畢業后還發生報復性的侵害。有的學生從一入學就被幾個學生欺凌,盡管被欺凌的學生極力擺脫都不能有效,有的同學轉學了,他們還跟隨去新學校實施欺凌和暴力傷害。
4.殘忍性
校外人員的參與使校園暴力呈現殘忍性。校園暴力的殘忍性也是最危險的一個特征。校外的不良少年在社會上養成了許多惡習,有的打仗不怕把事情鬧大,他們心狠手辣,打人下手很重,由于他們實施校園暴力都是有準備、有兇器,所以常常是輕則造成傷害,重則導致死亡。
二、校園欺凌與暴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校園欺凌和暴力傷害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社會因素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學校管理的不到位和老師管理不當等主觀因素,還有學生自身性格方面的因素等。
1.客觀上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是校園暴力出現的直接原因
中小學階段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可社會上的媒體為了吸引觀眾,宣揚暴力、兇殺的影片和電視節目幾乎成為電視、影片的主流。就連那些所謂的抗日影片都充滿兇殺和暴力的血腥場面,學生面臨的都是暴力的宣傳。中小學生在心理上還不成熟,很容易因暴力宣傳影響而產生暴力傾向。有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因為他的父親做小生意受到城管的處罰,于是心生報復的念頭,他在作文中就寫道:等我長大了,就號召我們班同學專門打城管隊,把他們吊在樹上打,拿皮帶抽,直到他們爬不起來,看他們還敢猖狂不?血腥暴力的影視宣傳,是學生形成暴力心理的重要因素。
2.主觀上未成年人法律觀念淡漠是校園暴力出現的重要原因
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缺失導致未成年人法律觀念淡漠。校園暴力事件有許多時候起因是社會上不良人員的介入。而造成校園不安定因素的社會不良人員卻大多數是未成年人,由于他們沒有達到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結果事件發生后沒有受到必要的懲戒,以致于他們對挑戰法律有恃無恐,對法律失去了畏懼感。浙江慶元四名初一男生將一名小學一年級男孩關在黑屋里毆打;廣東汕尾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光衣服毆打,并被拍上傳網絡……據調查,施暴者都有多次對小學生實施暴力的前科,但最終都因為是未成年而沒有承擔刑事責任。
3.政府沒有很好地擔當起校園安全管理的責任
校園安全是社會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對校園安全負有重要的管理責任,但各級政府部門很少過問校園安全,在他們看來,學校安全是小問題,校長才是校園安全第一責任人,學校配合有關部門解決就可以了,無須政府出面解決,校園侵害是個別的小事情。
4.學校管理不到位
校園侵害中的侵害主體和受害主體絕大多數是學生。學校在校園安全管理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由于責任并不明確,對校園安全的防范和學生教育中缺乏明確的責任和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教育也沒有及時到位,對個別有暴力傾向和性格扭曲的學生缺乏必要的防范和教育。
5.少數學生的心理扭曲
學生的心理扭曲和性格極端是校園欺凌和暴力形成的主要原因。現在的中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不當和父母過分溺愛,形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從而造成任性、隨意、放v,很容易被社會上不良青年拉攏、利用,參與校園暴力。留守兒童要么因為心理自卑被人欺負,要么一旦感覺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侵犯就立刻會采取一些極端行為來進行反擊,其中包括通過傷害對方身體甚至性命來發泄自身的憤怒。
三、校園欺凌和暴力傷害的防范
校園安全是學校發展的頭等大事。沒有安全,學校就談不上發展,學生就談不上健康成長。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屢屢發生極大地破壞了校園秩序,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校園欺凌和暴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如校園安全立法的滯后、沒有綜合治理機制、家庭教育缺乏等都是重要原因,還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綜合治理。但從學校管理上來看,校園安全防范意識不強、缺乏有效管理、對學生安全防范和教育不到位等則是關鍵原因。學校在校園安全建設中必須擔當起主要責任,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起校園安全防范體系,保障校園安全。
1.建立政府、學校和家長委員會三位一體的校園安全防范體系
校園環境的治理和校園安全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僅僅靠一個部門、一個單位是沒有辦法做好的。長期以來,校園安全問題的責任一直沒有厘清,一旦發生問題,公安、學校、家庭就會相互扯皮,相互推諉。建立學校參與的校園安全防范體系是保障校園安全的重要保障機制。
(1)健全校園安全風險防控的三位一體防范體系,建立由政府(公安與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委員會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學校安全保障小組。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研究和解決校園安全問題。形成校園安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不是等出了問題才解決,而是研究和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為校園安全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網。
(2)學校成立校園安全保衛機構。根據國家規定,學校應該設置校園安全機構,配有專門的校園安全人員。但一般學校由于經費不足,只有臨時的保衛人員,只負責大門的管理,并不負責學校內部的學生安全。要防范安全事故,就要有必要的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的校園安全專職保衛人員,不能讓老師既教書又當保安。
(3)完善學校的監控網絡。許多學校還沒有監控系統,對學校校園的安全現狀和安全隱患不能及時了解。有條件的學校應在事故多發地點安裝監控,保證能在第一時間及時制止事故的發生和事態的擴大。
(4)配合家長委員會成立互動的現代信息網絡系統。學校要及時與家長交流學生信息,相互配合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護。
2.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導
學校在校園安全中最大的責任是教育與管理,保證學生都能有安全意識和團結意識。中小學生一般都缺乏自控力,容易沖動。同時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以我為中心,一旦受了委屈就會記在心里,也就容易出現欺凌和暴力沖突。許多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并不是沒有預兆的,只是我們沒有去留心觀察,沒有認真分析和研究,如果我們早點發現苗頭就可以把暴力沖突扼殺在萌芽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對發現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早制止,及早化解,及早給予批評教育,避免小毛病變成大錯誤,甚至走向犯罪。同時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團結、友善、和諧、相互尊重的環境,防止孩子們受社會不良風氣的浸染。
在學生教育與管理中要重視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正面疏導,及時糾正不良的心理問題,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加強團結,學會寬容。連云港市解放路小學在加強校園安全建設中,圍繞“拒絕校園欺凌 爭做文明學生”召開主題班會,開展“學生承諾:尊重同學,不辱罵、欺負同學,爭做遵紀守法、文明禮儀好少年”活動。告誡學生要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明法崇德、遠離違法犯罪,做一名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3.加強對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的保護和心理防范
從調查訪問的結果來看,學生中的弱勢群體是校園安全中最不安全的因素,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家庭的關愛和父母的管理,最容易產生極端心理。留守兒童既是被欺凌和暴力侵害的對象,也是實施欺凌和暴力行為的主體。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克服不良心理傾向,及時發現、制止他們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習慣和行為,是保證校園安全的重要措施。
留守兒童盡管有爺爺奶奶的照顧,在經濟上也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但長期父母關愛的缺失,導致他們產生自卑心理和放任自由的性格,在學習上不思進取,在生活上貪圖享受,成為學習困難學生。他們在心理上自卑,在性格上孤僻,在行為上放任自流而成為學校暴力的主要因素。學校要建構安全校園,就須重視弱勢群體的關愛和防范,對留守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學校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家校結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提高他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提高那些有不良傾向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情緒控制能力。
防范校園欺凌和暴力是教育發展的頭等大事,校園欺凌和暴力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讓還沒有開放的花朵早早凋謝。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校園暴力傷害的是孩子,也影到了國家的未來和教育的發展。建設平安校園,讓校園遠離欺凌和暴力,是政府管理的大事,更是學校管理的頭等大事。學校應該擔當起保障校園安全的責任,讓校園平安,讓學生快樂,讓家長放心。
參考文獻
[1] 楊嶺,畢憲順.中小學校園欺凌的社會防治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6(11).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對校園暴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