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流淚范文

時間:2023-03-15 22:3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幸福的流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幸福的流淚

篇1

也許眼淚有時苦,有時甜。幸福會流淚;難過會流淚;高興會流淚;激動會流淚。無論何事何時,眼淚都是我們最親密的陪伴者。

我偽裝著,盡量不露痕跡,努力讓自己不輕易掉下眼淚,但它似乎和我作對,一次又一次不爭氣的落下來。落在臉上,涼在心中。

我一次又一次的警告自己:嘴角向上45度——微笑。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直到有一天我才真正的明白,其實哭比笑更能讓自己放松,有時哭出來比笑更好。“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都來了,那“陽光”還會遠嗎?

眼淚真的很奇怪,它會使人們擁有多種復雜的情緒,讓人們難以揣摩與分辨。幸福?痛苦?其實,眼淚也是一種幸福!

哭泣不一定就是軟弱、無能、可憐的表現;微笑也不一定就是快樂、開心、幸福的標志。自己的心境只有自己最清楚、最明白,別人再怎樣說,也不會代替自己。所以,不要掩飾我們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難受就難受;開心就開心。流自己的淚,讓別人說去吧!

流淚是一種幸福,因為它宣泄了心中的不快,讓心靈重獲溫暖!學會流淚。!對自己,何必太過苛刻。讓自己或微笑,或流淚。隨心而動,那樣,會是我們更加的成熟,快樂。

淚水流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快樂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雨過天晴,天會更藍;淚水過后,心情會更舒暢。淚如雨絲,讓它滋養這顆易感的心吧!

幸福的時刻,我淚流滿面。

篇2

關鍵詞:正反饋;負反饋;串聯反饋;并聯反饋;電壓反饋;電流反饋

中圖分類號:TN721.2 文獻標識碼:A

交流負反饋四種基本類型的判斷,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任何一個實用電子電路,都要引入各種反饋。掌握反饋的基本概念和判斷方法是研究實用電路的基礎。交流負反饋四種基本類型的判斷,歷來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筆者根據教材相關內容,結合自己教學實踐中的體會,推出了一套簡單易行的判斷方法,拋磚引玉,供同行討論,請大家批評指正。

本文按什么是反饋,反饋極性的判斷,交流負反饋的四種基本類型,輸入端的連接方式,輸出端的取樣方式的順序進行討論,最后舉出了較多的分析實例。

1 什么是反饋

凡是通過輸出對輸入的影響,從而改善系統的運行狀況及控制效果的,都可稱之為反饋。反饋的概念廣泛地用于各個領域。在電子電路中,將輸出量(輸出電壓或輸出電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一定的電路形式(與輸入信號相串聯或并聯)作用到輸入回路,用來影響其輸入量(放大電路的輸入電壓或輸入電流)的措施稱為反饋。

假設:輸入量為xi(含ui、ii)

凈輸入量為xd(含分立元件ube、ib、ugs;集成運放uD、iD)

反饋量為xf(含uf、if)

輸出量為xo(含uo、io)

使放大電路凈輸入量增大的反饋稱為正反饋,xd=xi+xf(xd>xi);使放大電路凈輸入量減小的反饋稱為負反饋,xd=xi-xf(xd

注意:在分析反饋時,可以認為反饋量是僅僅決定于輸出量的物理量,而與輸入量無關。在分析反饋極性時,可將輸出量視為作用于反饋網絡的獨立源。

正負反饋各有各的用途。例如,在振蕩器中,利用正反饋實現信號的產生。在放大器中,利用直流負反饋穩定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利用交流負反饋使電路具有自動調節作用,從而穩定放大倍數,改變輸入、輸出電阻,展寬頻帶,減小非線性失真等,這些交流參數的改變都是以減小放大器的增益為代價換來的。

2 反饋極性的判斷

2.1 瞬時極性法

瞬時極性法是判斷電路中反饋極性的基本方法。

(1)設信號工作頻率為中頻,電路中射極旁路電容、隔直電容可視為短路,管子的極間電容視為開路。

(2)設輸入信號在某一時刻對地的瞬時極性為正(+)。

以此為依據,逐級判斷電路中各相關點電流的流向和電位的極性,從而得到輸出信號的極性。對于共射(共源)電路,輸出、輸入相位相反,若b(g)極設為正(+),則c(d)極為負(-);對于共集(共漏)電路,輸出、輸入相位相同,若b(g)極設為正(+),則e(s)極為正(+);對于共基(共柵)電路,輸出、輸入相位相同,若e(s)極設為正(+),則c(d)極為正(+)。

(3)再根據輸出信號的極性判斷出反饋信號的極性;反饋信號為表示瞬時增量,反饋信號為表示瞬時減量。

若反饋信號的極性使基本放大電路的凈輸入信號(ube、ib、ugs、uD、iD)減小,則說明引入了負反饋。

反之,若反饋信號的極性使基本放大電路的凈輸入信號增大,則說明引入了正反饋。

2.2 負反饋的判斷

設輸入信號在某一時刻對地的瞬時極性(以下簡稱為極性)為正(+)。用瞬時極性法先找出輸出信號的極性,再找出反饋信號的極性。

凡是反饋信號的極性與輸入信號相反,使凈輸入信號(ube、ib、ugs、uD、iD)減少的反饋,稱為負反饋。

2.3 負反饋的簡捷判斷方法

2.3.1分立元件電路的負反饋

本文以晶體管電路為例予以說明(場效應管電路與之相似)。

當凈輸入信號ube(或ib)減少,則為負反饋。其表達式為:

ube=ub-ue=ui-uf(ube

凡反饋信號使ub端為-(ub減少)的為負反饋。

凡反饋信號使ue端為+(ue增加)的為負反饋。

或ib=ii-if(ib

凡反饋信號使ib減少的為負反饋。

(注:對于共射極電路的瞬時交流極性為B、E相同,C相反。)

2.3.2集成運放電路的負反饋

當凈輸入信號uD(或iD)減少,則為負反饋。

(1)同相輸入

輸入信號ui加到同相輸入端,其電位為up(即u+);

反饋信號uf加到反相輸入端,其電位為uN(即u-)。

當:uD=up-uN=ui-uf(uD

或:同相輸入,凡使up端為-(up減?。樨摲答?;同相輸入,凡使uN端為+(uN增大)為負反饋。

(2)反相輸入

輸入信號ui加到反相輸入端,其電位為uN(即u-);

反饋信號uf加到反相輸入端,其電位為uN(即u-)。

當uD=uN-up=ui-uf(uD

或:反相輸入,凡使uN端為-(uN減小)為負反饋。

反相輸入,凡使up端為+(up增大)為負反饋。

注意:對于單級集成運放電路,如果反饋信號(xf)與反相輸入端(uN)相連,必為負反饋;如果反饋信號(xf)與同相輸入端(up)相連,必為正反饋。

3 交流負反饋的四種基本類型

交流負反饋按其輸入端的連接方式、輸出端的取樣方式的排列順序可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即:

輸出端的取樣方式 輸入端的連接方式 反饋的極性

反饋信號正比于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的連接

輸出電壓(流)為串(并)聯為正(負)反饋

電壓串聯負反饋

電流 串聯負反饋

電壓 并聯負反饋

電流 并聯負反饋

應當指出,出現以上四種不同的負反饋連接方式,主要并不是數學上的排列組合的可能性,而是由于實際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把不同的反饋連接方式與引進反饋的目的性緊密聯系起來綜合考慮。例如,為了增大輸入阻抗,可采用串聯負反饋;為了減小輸入阻抗,可采用并聯負反饋;為了增大輸出阻抗,可采用電流負反饋;為了減小輸出阻抗,可采用電壓負反饋;電壓反饋穩定了輸出電壓;電流反饋穩定了輸出電流。又如,為了將電流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應引入電壓并聯負反饋;為了將電壓信號轉換成電流信號,應引入電流串聯負反饋;電壓串聯負反饋對應于電壓放大器;電流并聯負反饋對應于電流放大器;電壓并聯負反饋對應于互阻放大器;電流串聯負反饋對應于互導放大器,等等。

4 串聯負反饋與并聯負反饋

按反饋信號在輸入端與輸入信號比較形式的不同,可分為串聯反饋與并聯反饋兩類。

串聯反饋:反饋信號xf與輸入信號xi在輸入回路以電壓串聯的方式相加減(正反饋取加號,負反饋取減號)。

并聯反饋:反饋信號xf與輸入信號xi在輸入回路以電流并聯的方式相加減(正反饋取加號,負反饋取減號)。

其中xf或xi既可是電壓信號,也可是電流信號。下面重點闡述串聯負反饋和并聯負反饋。

4.1 串聯負反饋

反饋信號xf與輸入信號xi在輸入回路以電壓串聯的方式相減。例如:

分立元件電路:ube=ui-uf=ub-ue(ube

集成運放電路:uD=ui-uf=up-uN(uD

uD=ui-uf=uN-up(uD

4.2 并聯負反饋

反饋信號xf與輸入信號xi在輸入回路以電流并聯的方式相減。例如:

分立元件電路:ib=ii-if(ib

集成運放電路:iD=ii-if(iD

4.3 判斷反饋的極性和判斷輸入端的串并聯方式也可以同時進行

在判斷出反饋極性為負反饋的同時,如果輸入信號、凈輸入信號與反饋信號接在同一個點上,只能用電流的加減來表示,因而一定是并聯反饋;如果輸入信號、凈輸入信號與反饋信號不接在同一個點上,只能用電壓的加減來表示,因而一定是串聯反饋。

4.4 串并聯反饋的簡捷判斷方法

由于ube(uD)與ui極性相同,ib(iD)與ii極性相同,對于:

(1)分立元件共射電路

當反饋信號xf為且接到基極B時,必為并聯負反饋(反饋量以電流的形式影響輸入量)。

當反饋信號xf為且接到射極E時,必為串聯負反饋(反饋量以電壓的形式影響輸入量)。

(2)單級集成運放電路

當反饋信號(xf)端與反向輸入端(uN)之間有元件相連時,必為負反饋。

如為同相輸入(輸入信號xi接到同向輸入端up),必為串聯負反饋。

如為反相輸入(輸入信號xi接到反向輸入端uN),必為并聯負反饋。

5 電壓反饋與電流反饋

按反饋網絡在放大電路輸出端取樣信號的不同,可分為電壓反饋與電流反饋兩類。

5.1 電壓反饋

反饋信號xf取自輸出電壓,xf∝uo

凡從信號輸出端uo(即負載端)取出反饋信號xf,必為電壓反饋。

或從正比于uo的非接地端取出xf,必為電壓反饋。

或:凡反饋網絡與負載(或負載的一部分)是并聯連接的,必為電壓反饋。

5.2 電流反饋

反饋信號xf取自輸出電流,xf∝io

凡正比于輸出電流io(或ie、ic)的反饋,必為電流反饋。

凡反饋網絡與負載不是并聯連接的,必為電流反饋。

5.3 電壓電流反饋的簡捷判斷方法

只要令輸出電壓uo為零,若反饋量xf也隨之為零,則說明電路中引入了電壓反饋;若反饋量依然存在,則說明電路中引入了電流反饋。

對于共射極電路,凡從集電極C取出反饋信號的,必為電壓反饋;凡從發射極E取出反饋信號的,必為電流反饋。

凡不是電壓反饋的,必為電流反饋。

6 負反饋判斷舉例

6.1 圖1電壓串聯負反饋

反饋信號uF的極性為接到T1的E腳(uF增加,即ue1增加)。

ube1=ub1-ue1=ui-uF(ube1

為串聯負反饋。

篇3

[方法] 收集、分析本地區參加全球沙門菌監測(GSS)腹瀉病例中分離的山夫登堡沙門菌生化、編碼SPI-1毒力島基因(hilA、invA)和耐藥特征;應用Riboprinter(r)(RP)DNA指紋圖譜系統比較表型典型與不典型菌株的核糖體分型;通過Pluse Net China數據庫中同型菌株的脈沖凝膠電泳(PFGE)圖譜聚類比較分子型譜。

[結果] 2006年長寧區GSS監測病例分離出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其中10株屬于硫化氫陰性和SPI-1毒力島缺失的表型變異菌株。RP分型證實發生變異的山夫登堡沙門菌與典型菌株間分屬2個不同的克隆。Pluse Net China數據庫將包括長寧區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在內的36株山夫登堡腹瀉株共分18種PFGE帶型。長寧區的表型變異株優勢型分屬4型(2株)和6型(6株),典型菌株的優勢型分屬11型(1株)、17型(4株)和23型(2株)。聚類分析顯示,表型變異株的克隆在遺傳相似度上高于典型株。

[結論] 分子溯源證實,SPI-1毒力島缺失的山夫登堡沙門菌變異菌株與典型菌株同樣具有引發局部爆發的致病性。2006年長寧區分離的硫化氫陰性山夫登堡沙門菌變種腹瀉株與2002年深圳市的1例食物中毒案例分離的2株SPI-1毒力島缺失株存在同源性。

關鍵詞: 山夫登堡沙門菌; 變種;Riboprinter(r)(RP); 脈沖凝膠電泳; 毒力島; 溯源

中圖分類號:R 117 文獻標志碼: A

Molecular tracing ofinfection source of rare H2S negative strains ofSalmonella Senftenberg

HUANG Zheng1, XU Xue-bin2, JIN Hui-min2, Chen Min2,RAN Lu3, KAN Biao3(1.Shangahi Municipal Changning District Center for Hygeian Analysis,Shanghai 200051,China;2. Shangahi Municipal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 200336,China;3.China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clone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H2S negative strains of 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serovar Senftenberg(S. Senftenberg) .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chemical test, encoding Salmonella pathogenecity island gene 1(SPI-1)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S. Senftenberg from diarrhea patients in Shanghai Global Salm-Surv(GSS). Ribotyping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ypical and atypical strains of S. Senftenberg using Riboprinter (RP) DNA finger printing technique. Using cluster analysis we compared the molecular subtyping of these strains with the same serotyping strains in China PulseNet dynamic database by PFGE.

[Results] Of 19 strains of S. Senftenberg isolated from Changningdistrict GSS-Surv hospital, there were 10 phenotype variant strains found to be H2S negative and lacking SPI-1.There were two different clones betweenvariant strains and typical strains, which was proved by RP Ribotyping. Thirty six strains of S. Senftenberg including 19 strains from Changningdistrict were divided into 18 PFGE typing-pattens by China PulseNet database. The PFGE subtype 4(2 strains) and 6(6 strains) were the predominant epidemic strains of variant strains ,the subtype 11(1 strains) ,17(4 strains)and 23(2 strains) were the predominant epidemic strains of typical strains in Changningdistrict.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e clone of variant strai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ypical strains in genetic similarity.

[Conclusion] The molecular tracing of source confirms that variant strains of S. Senftenberg lacking SPI-1 can induce sporadic outbreak as the typical strains. There washomologous nature between H2S negative variant strains of S. Senftenbergisolated from diarrhea patients in 2006 in Changningdistrict and two strains of S. Senftenberg lacking SPI-1from a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 in 2002 in Shenzhen.

Key words: S. Senftenberg; Variant; Riboprinter(RP); PFGE; Salmonella pathogenecity island; Tracing source

長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作為上海第一批4個監測點之一,于2006年加入非傷寒沙門菌全球監測網絡(GSS)。通過全市沙門菌病例監測發現,山夫登堡沙門菌血清型在2006年7―9月呈現一過性爆發的流行病學特征[1]。2006年從各哨點醫院分離到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其中10株為硫化氫陰性株。通過表型特征分析,利用2006―2007年全市收集GSS山夫登堡沙門菌的RP核糖體分型和脈沖凝膠電泳(PFGE)分子圖譜資源,依靠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病重點實驗室的Pluse Net China數據庫資源追溯此變異菌株的遺傳學特征,為本地區非傷寒沙門菌監測和防制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菌株 2006年從長寧區GSS腹瀉病例中分離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2006―2007年上海市4個GSS監測點分離的山夫登堡沙門菌共計39株。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為藥敏試驗質控菌株;布倫登盧普沙門菌H 9812作為PFGE的分子量標準菌株,由上海市CDC菌種保藏室提供。

1.1.2 培養基 亞硒酸煌綠增菌液(SBG)、羅伯特增菌液(RVS)、木糖賴氨酸膽酸鹽瓊脂平板(XLD)、CHROMagar(tm)沙門菌顯色瓊脂平板(CAS)、M-H瓊脂平板、“H”相誘導軟瓊脂平板(上??片敿慰萍加邢薰?;腸道雙支糖綜合鑒別管和其他輔助生化鑒定試劑購置于上海市CDC。以上增菌液和平板均避光保存在10℃以下環境中,在有效期內使用。

1.1.3 試劑和儀器 編碼SPI-1毒力島基因(hilA、invA)基因檢測試劑盒(上海寶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沙門菌分型診斷血清56種(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沙門菌分型診斷血清79種(S&A,Ltd,泰國);藥敏分配器和14種抗生素紙片:四環素(TET)、頭孢噻呋(EFT)、阿莫西林/克拉維酸(AMC)、氨芐西林(AMP)、復方甲異惡唑(SXT)、環丙沙星(CIP)、氯霉素(C)、氧氟沙星(OFX)、萘啶酸(NA)、頭孢吡肟(FEP)、頭孢噻肟(CTX)、頭孢他啶(CAZ)、慶大霉素(CN)、鏈霉素(S)(Oxoid,英國);VitekAM-60自動生化鑒定儀(生物梅里埃,法國);菌液比濁儀(西門子,德國);限制性內切酶XbaⅠ(TaKaRa,日本);SeaKem Gold瓊脂糖(Cambraex Bio Rockland,美國);脈沖凝膠電泳儀CHEF mapper system和凝膠成像系統GEL Doc2000(Bio-Rad,美國);Riboprinter(r)(RP)指紋圖譜儀和酶切試劑(PvuⅡ kit)、樣品處理包(DuPont Qualicon(tm),美國)。血清和抗生素紙片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2 實驗方法

1.2.1 非傷寒沙門菌病例監測 按照文獻方法[2]和《上海市沙門菌病監測方案.2006年》中檢測程序,每月完成轄區內3家定點臨床醫院的腸道門診糞便樣品的分離、菌株初篩鑒定和血清分型。系統生化反應符合并且血清抗原式符合[3,19:g,s,t:-]者鑒定為山夫登堡沙門菌。

1.2.2 抗生素敏感性試驗 參照CLSI(NCCLS)2005年的操作規程,采用改良K-B法并根據抑菌圈直徑判斷敏感(S)、中介(I)、耐藥(R)。頭孢噻呋(EFT)K-B法的判斷結果由Oxoid公司提供參考值。

1.2.3 RP指紋圖譜分析 根據生化和基因表型的不同,選擇2006年分離的8株山夫登堡沙門菌(長寧區山夫登堡沙門菌),進行PvuⅡ酶切圖譜的分析比較,操作步驟按照廠商提供手冊進行。

1.2.4 PFGE數據庫 按照GSS方案要求,在中國CDC國家腸道病重點實驗室按照Pulse Net規定的PFGE標準方法,挑選包括長寧區分離的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在內的共34株本市2006―2007年GSS分離的山夫登堡沙門菌腹瀉株進行凝膠電泳、圖譜分析和Bio Numerics(Version 4.0)軟件聚類分析,同時將2002年深圳市從食源性爆發事件中分離的2株SPI-1毒力島缺失的山夫登堡沙門菌的PFGE圖譜重新整合后,聚類形成山夫登堡分子分型數據庫。

2 結果

2.1 長寧區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分型

表型典型菌株9株,hilA、invA基因和硫化氫均陽性;SPI-1毒力島缺失的山夫登堡不典型菌株10株,hilA、invA基因和硫化氫均陰性,涂片染色均為革蘭陰性無芽孢桿菌,系統生化編碼結果均提示為沙門菌屬,血清分型結果符合山夫登堡抗原式。

2.2 上海市山夫登堡沙門菌病例監測

2006年上海市GSS山夫登堡病例在7月、8月、9月共分離30株,其中8月份高峰期14株。4個監測點3個月內以長寧區分離菌株最多(19/30);山夫登堡表型變異株也相對集中出現在7、8、9月,共11株,長寧區報告10株。2007年分離到的5株山夫登堡沙門菌沒有表型變異株報告。2年內山夫登堡占本市非傷寒沙門菌病例血清型優勢構成比由2006年的第3位下降至2007年的第6位。山夫登堡沙門菌典型與不典型菌株月度報告數對應流行曲線見圖1。

圖1 2006―2007年上海市GSS兩類山夫登堡沙門菌監測情況

2.3 抗生素耐藥率

包括長寧區在內,2006―2007年上海市GSS共3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腹瀉菌株,它們對四環素耐藥率為79.5%(31/39),對萘啶酸的耐藥率為2.6%(1/39),對其他12種抗生素均敏感。

2.4 RP指紋圖譜分析

長寧區分離的19株山夫登堡沙門菌依據硫化氫產生和hilA、invA基因表型分成典型與不典型株兩類。根據此原則各挑選4株(典型和不典型株)山夫登堡,同時使用PvuⅡ限制性內切酶對菌體染色體中的核糖點進行酶切和圖譜分析比較。圖譜顯示,表型相反的兩類菌株核糖體型的分型圖譜分別對應為有顯著DN段差異的2個克隆群(圖2)。

注:1―SH 06163;2―SH 06124;3―SH 06142;4―SH 06100;(硫化氫+、hilA、invA基因+);5―SH 06062;6―SH 06160;7―SH 06061;8―SH 06072(硫化氫-、hilA、invA基因-);M―內標DNA分子量

圖2 上海市長寧區山夫登堡沙門菌核糖體分型圖譜(酶:PvuⅡ)

2.5 PFGE分型

2006―2007年上海市GSS病例的34株山夫登堡沙門菌的PFGE圖譜與2002年深圳市食源性爆發事件中分離的2株SPI-1毒力島缺失的山夫登堡沙門菌的PFGE圖譜構建成Pluse Net China山夫登堡型譜數據庫。36株山夫登堡腹瀉株共分18種PFGE帶型。符合疑似爆發案例特征的優勢帶型為6型(6株)、17型(5株)、23型(5株)、4型(4株)、11型(3株),其余各型均為1株。同源聚類后產生A、B 2個克隆族,除1株23型外,4、5、6、7型中有11株SPI-1毒力島缺失株的圖譜聚類顯示為同一克隆菌株,具有90%以上的遺傳相似性特征;而余下的12個型22株菌的電泳圖譜聚類顯示有80%的遺傳相似性,屬于更大的一組在遺傳上克隆特征相近的族特征(圖3)。長寧區分離的10株山夫登堡表型變異株間存在高度的遺傳相似性,優勢型4型(2株)和6型(6株)僅有1個DN段的差異,并與深圳的2株組成同一個大的克隆族;另9株表型典型菌株優勢型為11型(1株)、17型(4株)和23型(2株)。在符合爆發病例分子型特征中,長寧區曾經爆發過由6例6型病人和4例17型病人與存在95%同源的1例18型病人分別構成2例較典型的案例,而其他的優勢型,包括4型、11型、23型在長寧區均屬于高度散在的“爆發”。

3 討論

GSS是重點針對非傷寒沙門菌引起“散在爆發”案例開展相關食源性溯源調查研究的全球合作項目[3]。山夫登堡是我國較常見的沙門菌血清型,在禽、畜等動物養殖場或屠宰場所易分離到,人群中帶菌者亦常見,一般僅引起散發的食源或醫源性個案病例,對多數抗生素敏感,出現爆發流行較少見。該菌高度散發的流行病學特征符合我們2002―2003年的食源性監測資料[4,5]。但2006年7―9月報告的30株腹瀉菌株高度疑似為爆發病例,且同時伴有變異株病例的現象僅涉長寧(10例)和盧灣(1例)2區。對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沒有發現共同就餐點和明確的疑似食品,有不潔飲食史(海鮮類和肉制品)是此次一過性爆發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在全年同步進行的對生鮮肉制品等食品進行食源監測中也沒有發現與病例菌株匹配的山夫登堡典型株與變異株。

RP核糖體分型能分辨菌株間5-50 kb的DN段。PFGE對DNA相對分子質量的分辨率優于前者。雖然本市34株(2006年30株和2007年的4株)山夫登堡沙門菌的PFGE共呈16種帶型,但聚類顯示,分別屬2個克隆族,與RP的分型結果存在一致性。PFGE 6型是變異株的優勢型,17、23型是典型株的優勢型,病例在長寧區有集聚性。推斷長寧區山夫登堡沙門菌優勢PFGE腹瀉病例可能存在一個潛在而持續的污染源,由2個克隆族、3種優勢分子型菌株構成“多點爆發”,逐步擴散形成流行趨勢的腹瀉病例。

有山夫登堡沙門菌生態學監測報道:1998―2002年,西班牙西南部地區的海岸水產養殖和加工廠的3種甲殼類貽貝在加工過程中受到了海水污染,使山夫登堡沙門菌形成生態循環能力造成持續而潛在的污染源,并隨著貽貝類產品消費增加引發人的感染病例增加。此外,文獻強調在含高鹽量(300 g/L)海水中長期“頑強”存活的山夫登堡沙門菌中有少數出現了菌落形態不典型等變異。

2002年9月,扈慶華等發現參于編碼SPI-1毒力島的hil A和inv A基因均缺失的山夫登堡沙門菌與本次發現的山夫登堡不典型菌株的基因型特征完全相符。通過初步建成的中國Pulse Net網絡將深圳的山夫登堡SPI-1缺失株的PFGE圖譜整合到此次的山夫登堡爆發病例的圖譜中重新聚類:深圳的2株山夫登堡沙門菌變異株之間存在1個DN段的差異,但和長寧區的10株變異株間聚集成同一遺傳克隆。兩者區別在于前者引起了1例局部食源性爆發案例,而后者引起較長時間的多點爆發案例。我們結合前期的流行病學調查結論及文獻與菌型比對等間接和直接證據判斷:本市2006年發生的由2個克隆型導致的山夫登堡沙門菌爆發病例,可能源于南方流入的寄生有山夫登堡沙門菌并同時能在宿主內完成生態循環和克隆變異變化的某些軟體海產品。本市大型水產品批發市場毗鄰長寧區,病例的發生和消亡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區域內消費者對某種甲殼類水產品消費的變化規律。

大多數非傷寒沙門菌在自然界中缺少在特定宿主體內的生命循環,但如果在自然界的生存時間達1年甚至更久,就可能為其造就忍受環境變化獲得新的適應環境的能力[7,8],由此帶來的某些菌株表型(產硫化氫能力)改變,客觀上降低了傳統分離方法的敏感性和增加了分離的“不確定度”的影響。由于此次GSS實驗室方案已經系統評價并選擇沙門菌顯色培養基分離目的病原,避免了使用SS或XLD平板作為首選培養基而產生的“漏檢”現象[2]。

SPI-1毒力島參與構建沙門菌的Ⅲ分泌系統,其中主要由hil A和inv A基因共同參與了沙門菌致病性毒力島(SPI-1)的表達,其致病基因理論是目前公認的沙門菌“分子理論基礎”。所以目前國內對沙門菌分子生物學檢測的靶基因也多選擇hilA和invA基因。本次我們發現的山夫登堡SPI-1毒力島缺失株的hil A、inv A基因不能被商品化的檢測試劑盒檢出。但問題是,從2002年的深圳到2006年上海市發生的更多看似散發實則爆發的病例這一事實可以認為,這種變異株已經在合適的生態環境中找到適宜的宿主長期繁殖存在并能依靠其他致病性毒力島(SPI-Ⅱ等)不斷引起爆發病例;同時其hil A、inv A基因缺失的表型特征也給分子生物學靶基因的調整提供科學依據[9]。

基于上述研究,我們建議:由于復雜環境催化和自身遺傳進化等因素,增加了沙門菌的某些血清型不斷發生某種遺傳變異的概率,對有能力進行沙門菌檢測的實驗室在實踐中需要不斷驗證沙門菌常規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在日常監測和應急檢測中的效果,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公共衛生體制建設和疾病預防控制的技術需要。

4 參考文獻

[1]顧寶柯,袁政安,金匯明,等.上海市沙門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環境與職業醫學,2008,25(3):245-247.

[2]許學斌,顧寶柯,陳敏,等.沙門菌檢測方法的優化[J].檢驗醫學,2007,22(6):677-680.

[3]許學斌,顧寶柯,陳敏,等.上海市沙門菌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共患病學報,2008,22(6):677-680.

[4]許學斌,顧寶柯,金匯明,等.免役磁珠法檢測食品中沙門菌及分離菌株的耐藥性[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6,18(3):202-204.

[5]Young JL,Hyun JK,Cheng KP,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Salmonella spp.Isolated from an Integrated Broiler Chicken Operation in Korea[J]. J Vet Med Sci,2007,69(4):399-404.

[6]Martinez U J,Liebana E.Use of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tic diversityand clonal persistence of Salmonella Senftenberg in mussel processing facilities[J].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5,105(2):153-163.

[7]Martinez U J, Liebana E. Investigation of clonal distribution and persistence of Salmonella Senftenberg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sources of contamination[J].FEMS Microbiol Ecol,2005,52(2):255-263.

[8]Nesse LL, Refsum T, Heir E,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Salmonella spp. isolates from gull,fish-meal factories,feed factories,animals and humans in Norway based on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J].Epidemiol Infect,2005:133(1)53-58.

篇4

【關鍵詞】

中顱窩;鼻咽纖維血管瘤;鼻內鏡手術;手術徑路

Endoscopic surgery for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 involving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with a typical case report)KE Jia,LIU Zhong-qi,LI Tao,et al.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endoscopic surgery of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involving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surgical approaches.Method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of a case of JNA involving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 were summarized,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tumor was successfully excised by endoscopic surgery with activ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the patient was free of residual tumor or recurrence and complication after a follow-up period of 12 months.Conclusion As for JNA with involvment of skull base bone and middle cranial fossa,the endoscopic surgery is effective on the premise of sufficien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Key words】

Middle cranial fossa;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Endoscopic surgery;Surgical approach

鼻咽纖維血管瘤是一種較少見的良性腫瘤,在治療方式上主張手術切除,但對于廣泛侵及顱底骨質并局限性累及中顱窩的鼻咽纖維血管瘤,在手術的入路選擇上一直存在爭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收治1例廣泛侵及顱底骨質并累及中顱窩的鼻咽纖維血管瘤,病例報道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男,30歲,主因反復左鼻出血半年,再次出血1周,發現鼻腔腫物1 d。于2008年3月14日收入院。入院前患者有雙側鼻堵進行性加重,左側明顯,伴左耳聽力下降。入院查體鼻內鏡下見左側中鼻道一紅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質韌,觸之易出血。左側中甲附著緣標志尚清楚,中甲下方與腫物界限不清。腫物垂入鼻底,并自鼻咽部突入右側鼻腔,右側咽鼓管、圓枕形態正常,鼻咽頂后壁光滑,左側不可見。鼻竇增強CT掃描顯示,左側鼻腔后部可見軟組織腫塊影,約3.6 cm×5.3 cm×3 cm大小,其內密度不均,內部可見液化壞死。增強后腫物有不均勻明顯強化。相鄰蝶骨體骨質有破壞,腫物侵及蝶竇并破壞蝶竇左側壁,左側海綿竇受累。MRI提示鼻咽部一巨大占位性病變,T1WI上為等信號,T2WI上呈輕度高信號,增強T1WI顯示強化明顯,腫物呈結節狀,侵犯左側蝶竇,左側海綿竇形態尚可,左側頸內動脈周圍可見組織水腫反應,硬腦膜完整。增強后腫物強化明顯,其內可見血管流空信號(圖1)。術前診斷為鼻咽纖維血管瘤Ⅱb期(Radkowski[1],1996)。

①術前軸位增強CT,②術前軸位T1WI增強MRI;③術前鼻內鏡下左側鼻腔,箭頭示腫物;④術后11個月,左側鼻腔內鏡下照片

入院后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及術前準備,術前配血,于手術前1 d行鼻咽部血管造影,術中見腫物為雙側上頜動脈供血,左側為主,遂行雙側上頜動脈明膠海綿栓塞。于3月20日在靜脈復合麻醉控制性低血壓下行鼻內鏡下鼻咽纖維血管瘤切除術。術中暴露腫瘤前上方, 見瘤體巨大, 前至中鼻甲中前部,廣基,以絕緣吸引器逐步凝切,游離腫瘤上方及外側,見瘤組織破壞蝶竇前、下壁侵入蝶竇、海綿竇,圈套器先行套除蝶竇外大部瘤體,進而分離蝶竇內瘤組織,見瘤體外側突破蝶竇側壁,部分已進入海綿竇,該處有波動及活動性出血,壓迫并電凝止血后,內鏡下探查并全部切除剩余瘤體,置入鼻咽止血栓,碘仿紗條填塞術腔及雙側鼻腔,固定鼻、鼻咽填塞物,結束手術。手術順利,術中出血量約1000 ml,未輸血。術畢檢查瘤體,為富含血竇及纖維組織不規則結構,無明顯包膜,術中冰凍回報為纖維血管瘤。術后予抗炎、補液,患者無發熱、頭痛,無顱內及眼部并發癥,鼻腔無活動性出血。術后2周于手術室取除鼻腔及鼻顱底術腔內填塞物,見術腔有少量肉芽組織增生,無活動性出血。術后1個月復查見蝶竇術腔內仍有肉芽組織生長,術后11個月復查鼻內鏡見術腔已上皮化,未見腫物殘留?;颊咝g后未再次出現鼻堵、鼻出血癥狀,耳部悶堵感及聽力下降癥狀消失。

2 討論

鼻咽纖維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良性腫瘤,約占全部頭頸腫瘤總數的0.05%~0.5%[2],多見于青少年男性。雖然在病理表現上為良性腫物,但其具有進行性擴張性生長的特點,因此在治療上首選手術治療。術前常規CT、MRI 檢查能有助于準確進行臨床分期,并為手術能否切除及預后提供指導[3]。由于鼻咽纖維血管瘤部位重要而深在,瘤體血供豐富,因此手術治療的關鍵就是如何控制和減少術中的出血。一般來說,一旦瘤體出現大量的出血,單純依靠手術技巧很難有效地止血,因此術前進行瘤體的血管栓塞、硬化等治療,采取可以充分暴露瘤體的手術進路,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改革手術切割器械,以及盡量縮短手術時間等一系列方法及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盡量減少術中的出血量[4]。

傳統用于治療鼻咽纖維血管瘤的手術徑路,根據腫瘤的大小和侵犯的部位,包括經腭部徑路、經鼻腔徑路、經口腔徑路、顱內外聯合徑路、上唇齦溝徑路[5]等,上述徑路基本可以較好的暴露鼻咽部的術腔及腫物,為手術中徹底切除腫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野,但有些術式存在創傷大,甚至面部遺留瘢痕,正常鼻腔及鄰近組織結構損傷重等缺點,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自1996年Kamel[6]報告首例經鼻內鏡鼻咽纖維血管瘤切除術以來,鼻內鏡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得應用于鼻咽纖維血管瘤的治療。無論從手術創傷、術中并發癥,還是從預后和隨訪等方面,鼻咽纖維血管瘤鼻內鏡下的微創手術治療已充分顯示出其優越性,其可行性不容置疑[7]。但同時,由于鼻內鏡視野有限,在大量出血的情況下視野受到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限制了鼻內鏡下手術的適應證。早期韓德民等[8]將鼻內鏡下進行手術操作適應證總結為:①病變范圍局限于鼻腔、鼻咽腔、篩竇或蝶竇,部分瘤體侵及上頜竇或翼腭窩;②未廣泛侵蝕側顱底及波及顱內。如此便將鼻內鏡下切除鼻咽纖維血管瘤的手術適應證限定在了Ⅰ期和部分Ⅱ期的病變。目前國內外有較多的報道,比較傳統的手術方式與鼻內鏡手術在治療鼻咽纖維血管瘤方面的應用[9],指出隨著手術器械和手術技巧的提高,在進行了充分的術前準備的情況下,對于一定體積和部位的鼻咽纖維血管瘤,均可以通過鼻內鏡手術獲得完整的切除[10]。蔣衛紅等[11]根據不同臨床分期的鼻咽纖維血管瘤所累及的解剖區域不同,及手術中所要處理的解剖結構和顯露的解剖區域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鼻內鏡下的手術入路,如單純經鼻入路、經中鼻道上頜竇后壁入路、經中鼻道-下鼻道擴大上頜竇后壁入路等,既保證充分顯露并完整切除腫瘤,又避免了鼻腔鼻竇結構的不必要破壞。這其中包括Ⅰ期的病變,部分Ⅱ期的腫瘤[12],甚至有經鼻內鏡成功切除Ⅲ期及Ⅳ期腫瘤的報道[13-14]。認為如果沒有臨床及影像學上明確的海綿竇的侵犯,輕微的顱內侵犯已經不是經鼻內鏡手術切除的絕對禁忌證。

本例患者病變范圍侵犯了蝶竇,翼突的內側板部分破壞,翼窩內可見腫瘤,同時腫瘤破壞了蝶竇側壁中顱窩腦板的骨質,局部進入中顱窩并將海綿竇向外側推移,部分包繞了頸內動脈,但從MRI上看硬腦膜完整,這就為選擇鼻內鏡下切除腫瘤提供了可能。在術式的選擇上,考慮首先選用經鼻內鏡徑路切除,如果操作困難,則改經硬腭徑路的手術方案。術前、術中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控制出血:術前1 d行雙側上頜動脈栓塞并配血;術中麻醉采用控制性低血壓;同時術中采用絕緣吸引器進行邊電凝止血,邊進行瘤體分離,在僅有少量出血的情況下游離出大部分的瘤體,達到了在充分游離瘤體的同時有效的減少術中出血的初步目標,并保證了鼻內鏡下有一個良好而清晰的視野,為進一步在內窺鏡下清理蝶竇腔及中顱窩瘤組織創造了條件;圈套器可以快速有效的將大體腫瘤組織取出[15],而對于殘余的小塊的瘤體則使用高速切吸鉆進行去除。處理瘤體的實際手術時間在1 h左右,術中出血量約為1000 ml,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未予輸血。海綿竇及頸內動脈附近腫瘤的處理基于對該部位解剖結構的熟悉和良好的鼻內鏡下操作的技術。目前隨訪12個月,患者局部無復發,無手術并發癥,進一步的隨訪還在繼續。結合本病例,筆者認為,對于廣泛侵犯顱底骨質但中顱窩受累局限的巨大鼻咽纖維血管瘤,可以在充分的術前和術中準備的前提下經鼻內鏡下切除。

參 考 文 獻

[1] Radkowski D,McGill T,Healy GB.Angiofibroma.Changes in staging and treatment.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1996,122(2):122-129.

[2] 王正敏.臨床耳鼻咽喉科學.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129-131.

[3] 夏宇,劉小軍,劉進康,等.CT、MRI在鼻咽纖維血管瘤中的診斷及應用價值.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5,11(2):121-122.

[4] 張小伯.鼻內和顱底腫瘤的內鏡引導下手術.中華耳鼻咽喉科志,2004,39(6):321-323.

[5] 喬明哲,邢光前,喬宗海,等.鼻咽纖維血管瘤手術徑路探討-附56例報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2,9(5):275-277.

[6] Kamel RH.Trans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in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 Laryngol Otol,1996,110:962-968.

[7] 王揮戈,林彬,林心強.鼻咽纖維血管瘤鼻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的臨床探討.中國內鏡雜志,2004,10(4):47-49.

[8] 韓德民,陳學軍,王景禮,等.鼻內窺鏡引導下鼻咽血管纖維瘤切除術.中華耳鼻咽喉科志,1998,33(6):358-360.

[9] Douglas R,Wormald PJ.Endoscopic surgery for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where are the limits.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4(1):1-5.

[10] Joo D,Chhetri DK,Wang MB.Endoscopic removal of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s:a video presentation.Laryngoscope,2008,118(6):e1-3.

[11] 蔣衛紅,趙素萍,謝志海,等.不同臨床時期鼻咽血管纖維瘤的手術方式選擇.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6):417-421.

[12] Andrade NA,Pinto JA,Nóbrega Mde O,et al.Exclusively endoscopic surgery for 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137(3):492-496.

[13] Chen MK,Tsai YL,Lee KW,et al.Strictly endoscopic and harmonic scalpel-assisted surgery of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s:eligible for advanced stage tumors.Acta Otolaryngol,2006,126(12):1321-1325.

篇5

十幾年的生活中,幸福的事兒,信手拈來。

我愛游泳,因為人在水中像魚兒一樣暢快的游戈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但是,我體質差,在夏天才能游泳,家附近沒有什么好的游泳池,于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游泳便成了我的幸福。

從小我便愛讀書,但小的時候卻真的不知道我和書原來這么有緣。直到在六年級的一個下午,陽光暖洋洋的,我再次拿起我生命中的書,忽然想起一句從未想過的話:書是永遠不會背叛我的朋友。我眼前驟然一亮,有這樣一個好朋友,夫復何求?那個下午,我開始相信,因為書,我會幸福,直到永遠。

渴時一杯清茶,倦時溫暖的床鋪,煩時動聽的音樂,何嘗不是幸福?但,幸福僅僅是高興的事情嗎?流淚的時候,幸福還在不在?

篇6

它,毫不吝嗇的扔下一串足跡,任你去回味去遐想去感慨。你什么都不能都不能做,也無能為力,你只有想辦法跟上它的腳步,奏響同一片旋律,以至于不被時間遠遠拋棄、遺忘。許多事一去不復返,卻留在了記憶深處,抹不去,揮不走,一切盡在不言中。Why?這個世上有太多的神奇,太多玄妙,更有諸多的無奈。找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比不切實際的空想和安于現狀更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吧!

“我們可能在雨中分別,卻又會在風中相遇!”透過時間的骰子,我們經營著青春。

每個人都有青春,至少也該經歷過。沒有歡笑的青春不值得回憶,沒有淚水的青春更是一種殘缺!翹首遠方的風景,忘記回首看看來時的路。青春如潺潺流水,順著歲月的河道,默無聲息,卻異常地豐富。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在體會青春的淚水,回顧流淚的那一刻!

“流淚,代表什么?”當淚水滑過臉頰,你受到了幸福的青睬。

人們認為流淚是軟弱、無能的表現,實際上并非如此。淚水是心中的一種感覺,是種心靈的釋放。當不如意之時,淚水是一種宣泄,是撫慰,淚流過了心情也就好了,舒坦了,就可以準備好明天的微笑了;淚水可以洗去一切的不快,洗去憂傷和痛苦,包括那沉重的思念。

高興時也會流淚,不過那是幸福的淚水,有甜蜜的滋味!

篇7

隨后醫院的檢查讓瑪麗婭絕望不已,她患上了一種極為罕見的?。簻I腺枯燥癥。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根治這種疾病的藥方。也就是說,瑪麗婭要永遠失去哭泣的能力。沒有人愿意流淚,但當你遭遇不幸,或者擁有著人人都艷羨的幸福時,難道你不覺得淚水是最合適的表達方式嗎?何況瑪麗婭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姑娘。一只小鳥的死亡都會讓她傷心哭泣,男友一個溫暖的擁抱也會讓她幸福得淚水漣漣,更重要的是,瑪麗婭學的是電影文學,如果閱讀感人的劇本、觀看凄美的影片都欲哭無淚,那人生不就是一出悲哀可笑的鬧劇嗎?醫生的診斷出來后,相戀三年的男友棄瑪麗婭而去,接下來的日子里,瑪麗婭將自己完全封閉起來。

八個月后,瑪麗婭的高中同學約克從國外回來了。約克是個幽默快樂的男孩,瑪麗婭回憶起他時總能想到許多開心幸福的片段。瑪麗婭不知道,約克早在高一那年就愛上了多愁善感的她了。當約克得知瑪麗婭的病情,以及她的男友因此離開她時,他決定去看瑪麗婭。他希望這個因為不能哭泣而拒絕微笑的姑娘,能像當初那樣揮起雙手開心大笑。

為了讓瑪麗婭開心,那天約克故意套了一只大紅塑料鼻子、穿了一件他11歲時穿的小肚兜,將肚臍眼露在外面,當約克像小孩一樣蹦跳著出現在瑪麗婭的面前時,她的眼睛里突然綻放出了一絲驚喜的光芒,這一絲光芒,將約克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情愫再次點燃了,他決定要讓這個女孩永遠微笑下去。

從那以后,約克經常去看望瑪麗婭,每一次他都費盡心思給瑪麗婭帶去“禮物”:讓人捧腹大笑的裝束打扮、讓人開懷大笑的笑話、還有無比滑稽的舞蹈表演。約克頻繁的到來漸漸讓瑪麗婭從悲傷中解脫出來。終于有一天。她對約克說:“其實不能哭泣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只擁有歡樂和幸福。”幾天后,瑪麗婭在門前發現了一大束鮮艷的玫瑰,玫瑰里面有一張粉紅色卡片:“昨天晚上上帝在夢中跟我說:‘傻小子約克啊,瑪麗婭就是我賜給你的天使??彀阉⒒丶野?,一定要讓她永遠笑顏如花?!藿o我吧。約克雖是凡人,但也有著一輩子不讓天使流淚的信心?!爆旣悑I啞然失聲,她嘴唇顫抖,感覺眼淚在眼眶洶涌,可等到她激動地跑到鏡子前,發現自己幸福的“哭泣”卻沒有一滴眼淚時,她突然又變得沮喪傷心,就在這時。約克從背后走過來擁住她:“親愛的天使,我對上帝發過誓,一輩子也不讓你哭。”

就在這年圣誕節,約克和瑪麗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當時比利時鄉下有一種奇怪的風俗:新娘出嫁前夕,必須和家人抱頭痛哭,哭的時間越長說明她越有孝心。考慮到瑪麗婭的特殊病情,約克為家人定制了迪士尼的可愛服裝,古板的父親和多愁善感的母親穿上動畫片里的衣服,所有人見到他們時都開懷大笑,他們忘記了新娘要流淚的規矩,一致認為始終微笑著的新娘是比利時最美麗動人的新娘。

婚后,約克放棄了鋼琴表演的工作,開辦了一家私人幼兒園,這是他送給妻子的一份特殊禮物。因為世上有許多人、許多地方會讓人傷心哭泣,但天真無邪的孩子永遠只會讓人開心微笑?,旣悑I改行做了幼兒教師,當結束一天繁忙卻開心的工作回到家,瑪麗婭就輕輕依偎在約克懷里,肩膀抖動、聲音哆嗦地說:“請相信我,從此以后我不會再哭泣?!?/p>

瑪麗婭果然說到做到,當34歲那年,母親因病去世時,瑪麗婭一個人面容平靜、從容有序地料理了母親的后事,盡管自始至終都沒有流一滴眼淚,但所有人都看得見這個孝順善良的女兒心底悲傷的淚水;36歲那年,瑪麗婭有了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女兒,當護士將一對小天使放進她的臂彎,瑪麗婭眼神恬淡笑容圣潔,但所有人都看得見那一刻她的眼眶深處蘊藏著多么幸福的眼淚;當她48歲那年,約克在比利時最大的歌劇院――德拉莫內歌劇院的工人鋼琴演奏會上,特意為瑪麗婭演奏了一首鋼琴曲《我的天使瑪麗婭》,許多觀眾都感動得流淚時,穿著25年前的美麗嫁衣,眉毛輕揚、嘴角微微綻放的瑪麗婭看著臺上深情的愛人不曾流淚,但那有什么要緊呢?因為這世界上有一個人知道她的心就夠了。

篇8

給特別的你}

輕輕閉上雙眼

深呼吸

我{不想想太多}

{只因為你}

讓我幸福不孤單

我不想說太多

只因為在乎

像一只傻傻的{鴨子}

大步大步走向你

只知道

不會再傻傻的流淚

做一個{快樂寶貝}

記得我們的{約定}

說好的

一輩子幸福的約定

閉上雙眼

想念從前

篇9

關鍵詞 定量結構-保留相關關系; 香精; 醛; 酮; 酯; 氣相色譜-質譜; 氣相色譜-紅外光譜

1 引 言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技術結合了GC高效分離和MS定性專屬性強的優勢,具有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和鑒別能力強的特點,可同時完成待測組分的分離鑒定,適用于混合物中未知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食品[1]、環境[2]、醫藥[3]、化工[4]等領域中應用廣泛。但氣相色譜的色譜柱容量有限,同系物或異構體化合物的色譜保留時間相近或一致[5]。雖然GC-MS配置的NIST數據庫中已包含超過20萬張化合物的EI質譜圖譜,但在含有較多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的復雜樣品分析中,有些化合物在EI(與GC常聯用的離子化方式)電離方式下不產生分子離子峰;利用譜庫檢索一般只能給出某個成分的可能匹配物質,一些結構異構體的EI質譜圖較為相似,僅僅依靠GC-MS得到的結果對化合物進行定性并不十分充分,需要通過其它電離技術獲得分子量信息,或采用多級質譜(MSn)技術獲得結構信息。研究者常通過與其它定性方法聯用、建立指紋圖譜[6]或化學計量學[7]的手段來彌補NIST數據庫在同系物和異構體鑒定分析中的不足。氣相色譜-紅外光譜(GC-IR)聯用技術結合了GC良好的分離能力和IR結構鑒定的優勢,適合復雜未知物成分分離及其定性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定量結構保留相關關系(QSRR)是直接利用分子結構信息關聯和預測有機物的色譜保留時間[8]。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是QSRR中應用廣泛的一種經典建模方法,它對自變量和因變量加以線性擬合得到最小二乘意義下的最佳結果,在環境、食品、化工等領域未知化合物的分離分析中得到廣泛應用[9~15]。

香精香料是食品香味的主要來源之一,它們使制造食品的香味能夠與傳統手工制作的食品相媲美。香精香料已經廣泛應用到食品生產的各個領域,它能改善食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品味,同時促進了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16]。醛酮酯類化合物是重要的工業原料、藥物原料、合成中間體,也是合成香精香料的重要組成之一[17]。目前,醛酮酯類化合物的QSRR方面的相關研究已多有報道[18~24]。

本研究采用QSRR輔助GC-MS/IR方法快速定性分析飽和醛酮酯同系物及其同分異構體。以醛酮酯標樣保留時間tR為因變量,分子拓撲指數0Q為自變量,構建簡單醛酮酯類化合物定量結構-保留相關關系(QSRR),采用本方法輔助GC-MS/IR方法建立快速、準確的香精樣品中醛酮酯類化合物定性分析方法。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GC 6890N氣相色譜(美國Agilent公司);IR 6170紅外光譜聯用儀(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另配有FID檢測器;6890/5790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美國Agilent公司)。

2-戊酮、3-戊酮、2-己酮、4-庚酮、5-甲基-2-己酮、3-辛酮、正己醛、1-辛醛、丙酸乙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乙酸異戊酯、丁酸丙酯、丁酸丁酯、丁酸異戊酯、丁酸正戊酯、異戊酸異戊酯、丁酸己酯、乙酸戊酯、己酸乙酯、癸酸乙酯、十二酸乙酯、十四酸乙酯、十五酸乙酯、棕櫚酸甲酯、三醋酸甘油酯(純度≥99.5%,阿拉丁試劑公司);正己烷(色譜純,百靈威公司(上海))。香精等樣品由某企業提供。

各標準品以正己烷為溶劑,配制成1000 mg/L儲備液備用;單標使用液和混標使用液根據需要由儲備液用正己烷稀釋而成。

2.2 分析條件

2.2.1 GC-MS條件

色譜柱: Agilent HP-VOC(60 m × 0.32 mm × 1.80 μm); 進樣口溫度: 260℃; 質譜接口溫度270℃,離子源溫度230℃,電離方式為 EI,電子轟擊能量 70 eV;載氣為高純He,柱流速1.0 mL/min;進樣量1 μL,分流進樣,分流比為25∶1;程序升溫:以5℃/min的速率從70℃升至270℃。

2.2.2 GC-IR/FID條件 Agilent HP-VOC色譜柱 (60 m × 0.32mm × 1.80 μm);進樣口溫度: 260℃,FID檢測器溫度:250℃;載氣為高純He,柱流速1.0 mL/min;進樣量1 μL,分流進樣,分流比為5:1;程序升溫:以5℃/min的速率從70℃升至270℃;紅外光譜分辨率:16 cm1,掃描次數:8次;GC-IR接口傳輸線溫度:270℃,光管溫度:270℃。

2.3 樣品處理

在0.2 mL香精樣品中加入0.5 mL 正己烷,振蕩2 min后,用1 mL 注射器吸取上清液,重復3次,得到1 mL萃取液,備用。

2.4 分子拓撲指數0Q

3 結果與討論

3.1 GC-MS和GC-FID/IR中醛酮酯化合物的保留時間

結合GC-IR可對未知物進行官能團鑒定的特點,輔助GC-MS定性分析復雜樣品中的醛酮酯類化合物。本研究首先考察了醛酮酯類化合物在不同方法中的色譜保留時間(表1)。結果表明,采用同一方法和同型色譜柱,由于GC-IR接口構造特殊,餾出物在氣紅接口中滯留時間較長,導致醛酮酯化合物在GC-MS和GC-IR/FID中保留時間不同,但色譜保留時間順序基本一致,相應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差值近似為常數,這為GC-IR輔助GC-MS用于復雜樣品中未知物的分析鑒定奠定了基礎。

3.2 QSRR模型建立

將17種飽和酯類化合物分為兩類,其中7種乙酯類同系物(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癸酸乙酯、十二酸乙酯、十四酸乙酯、十五酸乙酯)作為訓練集,推測對應關系式;剩余的不同取代基的其它酯類化合物作為預測集,用于檢驗方法準確性。飽和酯類化合物的Q值、在GC-MS方法中保留時間實驗值見表2。由表2可知,乙酯類同系物的色譜保留時間與其分子結構參數Q值間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為0.997。由于這些乙酯類同系物都是直鏈羧酸基乙酯,在GC中存在良好的碳數規律。因此,本對應關系式與同系物碳數規律結果一致。此對應關系式對其它酯類化合物的保留時間預測值也列于表2。

由于作為預測集的酯類化合物與訓練集的乙酯類化合物的結構存在較大差異,單獨采用保留時間碳數規律無法得到良好的預測。但經過分子拓撲結構處理后的結果表明,酯類化合物的保留時間與其對應的Q值能很好地符合此線性關系,預測值與實驗值的偏差不超過5%。

對于醛酮類化合物,以2-戊酮、3-戊酮、2-己酮、4-庚酮及5-甲基-2-己酮作為訓練集,將醛酮化合物在不同方法上的色譜保留時間(tR)與相應化合物的0Q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tR與0Q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其相關系數R2=0.997。其中醛酮化合物在GC-MS方法中色譜保留時間(tR)與0Q的擬合方程為:

tR=0.9090Q-8.141(4)

以4-庚酮、3-辛酮、1-辛醛和4-壬酮為測試集,用公式(4)對測試集在GC-IR方法中的色譜保留時間進行預測,所得預測值及其與實驗值的相對偏差見表3。結果表明,測試集化合物的預測值與實驗值的相對偏差小于3.4%,表明模型預測能力較強。

3.3 QSRR輔助GC-MS/IR方法在復雜樣品醛酮酯類化合物鑒定中的應用

3.3.1 香精樣品1#分析 采用GC-MS分析香精樣品1#的正己烷萃取液(圖1A)。通過NIST質譜圖譜庫搜索,其中9、16、19和24號峰可能為醛酮類化合物,相應化合物及其匹配度見表4。

由圖1A可見,3號和16號譜峰的匹配度并不高,而24號譜峰不僅質譜匹配度低,而且給出了相似匹配度的不同化合物。本研究進一步采用GC-IR分析該樣品(圖1B),結合IR譜庫鑒定結果,可以基本確定譜峰9和19為醛酮類化合物,峰3為酯類化合物,但具體結構無法確定。

為了準確確定這些醛酮酯類化合物的同系物結構,采用QSRR模型進一步處理。表5給出了6~14個碳直鏈飽和醛的0Q值及其根據已知模型中擬合公式得到的色譜保留時間預測值。

為壬醛。而24號峰(十三醛和十四醛)相應的色譜保留時間預測值與實驗值相對誤差相當大,初步判斷MS譜庫推薦的兩個可能結果均不正確。根據保留時間預測值與實際色譜保留時間判斷,24號譜峰應為十一醛。通過標準樣品對預測結果進行核實, 3號峰為丁酸乙酯;16號峰為壬醛;24號峰為十一醛,證明采用QSRR結合GC-MS/IR能準

確判斷未知化合物的結構。

3.3.2 香精樣品2#分析 香精樣品2#經正己烷處理后的GC-MS分析結果見圖2,通過NIST質譜譜庫搜索給出的相應化合物及其匹配度見表6。

結果表明,雖然GC-MS NIST譜庫和GC-IR都顯示香精樣品2#中含有多個酯類化合物,但GC-MS對多個酯類化合物的同系物給出了匹配度相近的可能結果,單獨通過GC-MS或通過GC-IR輔助MS難以準確簡單酯類化合物同系物的結構。為此,本研究通過NIST推薦的化合物的0Q值并結合QSRR已建立的模型進行預測。結果表明,辛酸乙酯、十二酸乙酯、癸酸異戊酯和十五酸乙酯的預測保留時間與實驗中2, 8, 9和10號峰的保留時間吻合度較好,進一步采用相應標準樣品進行對比,最終確定預測結果與實際結果一致。

4 結 論

根據分子拓撲指數0Q和色譜保留時間關系,建立了醛酮酯類化合物的QSRR模型tR=0QA+B,該模型因變量、自變量具有較好的線性相關性,預測能力良好。采用GC-MS、GC-IR對香精樣品分離分析并進行初步定性,利用所建立的tR-0Q模型對初步定性結果輔助定性確定準確的定性結果,確立了快速、準確判定香精香氣等復雜樣品中未知化合物結構的分析方法。本方法中氣相色譜采用的色譜柱均為HP-VOC柱,在其它色譜柱體系,本方法并不適用。另外,本方法的tR-0Q模型對脂肪族飽和醛酮酯類化合物的能夠準確定性,但對苯系物或不飽和化合物的定性誤差較大。

References

1 Pacioni G, Cerretani L, Procida G, Cichelli A. Food Chem., 2014, 146: 30-35

2 Bonansea R I, Amé MV, Wunderlin D A. Chemosphere, 2013, 90(6): 1860-1869

3 Emond P, Mavel S, Adoud N, Nadal-Desbarats L, Montigny F, Bonnet-Brilhault F, Barthélémy C, Merten M, Sarda P, Laumonnier F, Vourc H P, Blasco H, Andres C R. Anal. Bioanal. Chem., 2013, 405(15): 5291-5300

4 Zhang M, Resende F L P, Moutsoglou A. Fuel, 2014, 116: 358-369

5 HUANG Jian. Identification of 7 Kinds of BTEX in Industrial Additives by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ilin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2014

黃 鑒. 工業助劑中7種苯系物的頂空氣相色譜-質譜定性分析, 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2014

6 HUANG Ying-Feng. Study on the Analysis of Flavor and Flavor Material for Tobacco, Zhejiang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2007

黃映鳳. 煙用香精香料的分析研究, 浙江大學碩士論文, 2007

7 He M, Yan J, Cao D, Liu S, Zhao C, Liang Y, Li Y, Zhang Z. Talanta, 2013, 103: 116-122

8 QUAN Mei-Ping. 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2013, 30(5): 2288-2293

權美平. 光譜實驗室, 2013, 30(5): 2288-2293

9 Kaliszan R. Chem. Rev., 2007, 107(7): 3212-3246

10 Héberger K. J. Chromatogr. A, 2007, 1158(1-2): 273-305

11 Ebrahimi-Najafabadi H, Mcginitie T M, Harynuk J J. J. Chromatogr. A, 2014, 1358: 225-231

12 Dashtbozorgi Z, Golmohammadi H, Konoz E. Microchem. J., 2013, 106: 51-60

13 Yan J, Cao D, Guo F, Zhang L, He M, Huang J, Xu Q, Liang Y. J. Chromatogr. A, 2012, 1223: 118-125

14 Ghavami R, Sepehri B. J. Chromatogr. A, 2012, 1233: 116-125

15 Qin L, Liu S, Chen F, Xiao Q, Wu Q. Chemosphere, 2013, 90(2): 300-305

16 CAI Pei-Dian, BAI Wei-Dong, QIAN Min. China Condiment, 2010, (2): 35-38

蔡培鈿, 白衛東, 錢 敏. 中國調味品, 2010, (2): 35-38

17 LIU Mei-Sen, HE Wei-Ping. China Food Additives, 2003, (5): 6-10

劉梅森, 何唯平. 中國食品添加劑, 2003, (5): 6-10

18 Souza S, Kuhnen C A, Junkes B D S, Yunes R A, Heinzen V E F. J. Chemometr., 2009, 23(5): 229-235

19 Gupta V K, Khani H, Ahmadi-Roudi B, Mirakhorli S, Fereyduni E, Agarwal S. Talanta, 2011, 83(3): 1014-1022

20 Souza S,Kuhnen C A, Junkes B D S, Yunes R A, Heinzen V E F. J. Mol. Graph. Model., 2009, 28(1): 20-27

21 ZHOU Cong-Yi, NIE Chang-Ming, TIAN Wan-Fu, DAI Yi-Min, PENG Guo-Wen. J. Instrum. Anal., 2007, (6): 802-807

周叢藝, 聶長明, 田萬福, 戴益民, 彭國文. 分析測試學報, 2007, (6): 802-807

22 LIU Feng-Ping, LIANG Yi-Zeng, CAO Chen-Zho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07, 35(2): 227-232

劉鳳萍, 梁逸曾, 曹晨忠. 分析化學, 2007, 35(2): 227-232

23 DU Xi-Hua, GU Ju-Guan. Chinese J. Anal. Chem., 2005, 33(4): 553-556

堵錫華, 顧菊觀. 分析化學, 2005, 33(4): 553-556

24 Junkes B D S, Amboni R D D M, Yunes R A, Heinzen V E F. J. Brazil. Chem. Soc., 2004, 15(2): 183-189

篇10

第二天,女孩變成了男孩家中的一株百合花.男孩一天沒見到女孩,十分著急.他打遍了所有人的電話,就是找不到女孩.男孩像發瘋一樣,不吃不喝,可并沒有流淚.

變成了花的女孩有些傷感:原來自己還不能讓男孩流淚.

第二天,男孩一天都不吃不喝,臉也不洗,像發了瘋一樣尋找女孩.女孩在為他心痛之余還有些傷心,難道自己還不能使男孩流淚嗎?

終于到了第三天,男孩沒有去找女孩.他一個人坐在床上,抱著女孩以前送給他的禮物,整整坐了一天.這時候,女孩突然從花中飛了出來,來到了男孩的面前.她清楚的看到,男孩流了一滴眼淚,而那眼淚分明就是自己!女孩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就是男孩的淚!

忽然,一股強大的旋渦把她吸了進去.女孩又到了上帝面前,她懇求上帝讓她回到男孩身邊.可上帝卻說:“是你自己不珍惜他,可不是我要把你們分開.以后,你就是一朵百合花了!

女孩大叫不要.這時候,女孩從夢中驚醒.她首先看到了男孩,他握著自己的手,說:“怎么了?寶貝!”女孩這才知道,原來剛才只是一個夢.她抱緊了男孩,流下了兩行幸福的眼淚,說:“我在也不會離開你了!”“小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