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習俗范文

時間:2023-03-14 17:59: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冬至習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冬至習俗

篇1

2、祭祖:在民間,有于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古時流傳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代仍然十分流行。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3、數九九:民間把冬至又稱為作交九或數九,就是從冬至日起,向后數九個九天,天氣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轉為春深日暖。因為數九的過程正是寒極轉暖、寒消暖長的過程,所以人們常把這九九八十一天稱作九里天、數九寒天。冬至之后數九九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征、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如北方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吃餃子: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歷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冬至的習俗,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當然也有例外,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5、吃湯圓: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團,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6、贈鞋: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現在則多數是從市場購買,形式緊跟著時代的潮流。每逢節日,大人們總喜歡抱著小孩串門子,夸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篇2

2021年冬至是12月幾號幾點幾分 2021年冬至節氣時間是公歷2021年12月21日23點59分9秒。

在冬至節氣期間,太陽的黃經度達到270°。每年公歷12月21-23日的交界,進入冬至后,正式進入寒冷的冬天。冬至是太陽直射極南的方向。冬至節氣,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線最偏向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小。它是北半球所有地區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后,氣溫開始越來越冷。

冬至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到來。冬至時,太陽的黃經度為270°。冬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照到了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們已經進入了九個寒冷的日子。天文學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冬至后,直射日光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日光逐漸增多。

冬至是最冷的一天嗎 不是。

從理論上講,冬至這一天應該是最冷的,因為這一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日照時間最短。不過根據實際情況,這一天的氣溫并不是最低的,因為進入冬至后每天都很冷。

大概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一年中最冷的天氣也即將到來。冬至這一天是最冷的。事實上,事實并非如此。冬至雖然寒冷,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冷,冬至結束后的每一天。

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寒冷,它會慢慢回暖,天氣也會變得和現在不同。小寒和大寒過后,天氣會轉暖,因為春天會迎來一段時間。太陽出來的時候,你會覺得天氣其實很暖和,但是下午還是有些冷的。

不過,剛過冬至的這段時間,氣溫就不太友好了。每天你都會知道自己在瑟瑟發抖,尤其是那些不穿長褲的孩子出門后會被凍成“冰塊”,絕對不會。這是一個笑話。

冬至有哪些傳統習俗 1、飲食習俗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相傳歷史上周朝的冬至是元旦,元旦曾經是熱鬧非凡的日子。如今江南一帶還有一句俗語:吃冬至晚飯一歲,俗稱“天遂”。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餛飩的習俗,南方有冬至吃冬至湯圓和長線面的習俗。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冬至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時令飲食文化。如餛飩、餃子、湯圓、紅豆粥、小米年糕等都可以作為過年的食物。再次風靡一時的“冬至亞穗宴”還有很多名稱,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獻冬至團、崇拜餛飩等。

2、祭天祭祖據文獻記載,早在漢武帝五年,冬至祭天的習俗就確立了,后世逐漸制度化。

祭祀儀式通常由“皇子”主持。祭祀體現了中國人敬畏自然、敬畏天地的情懷,以及為世界人民祈求風和日麗的愿望。

“冬至”寓意陰陽升起,萬物生長。這種“祭天”寓意古今,寓意國家振興,人民幸福。

3. 家庭團聚自古以來,冬至就是家人團聚和一起吃飯的日子。許多不在家吃飯的人通常不得不回家和長輩一起吃飯。

篇3

一、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訟。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訟。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訟。

二、主體資格以及前置程序

我國《公司法》對提出代表訴訟的主體資格作了限制,以保證在引進先進的現代公司法制度維護小股東利益的同時,防止個別股東濫用訴權,損害公司利益。根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是有權提起代表訴訟的主體。

《公司法》同時也對股東代表訴訟設立了前置程序限制。只有在公司的董事會、股東會或監事會不出面追究高管的情況下,才進行代表訴訟。《公司法》要求股東在提起代表訴訟之前,先要書面請求董事會、監事會等公司機關向法院提訟。若這些公司機關收到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訟,股東才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法院提訟。例外情況是當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時,股東可以越過前置程序直接向法院提起代表訴訟。

三、股東代表訴訟的管轄問題

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已經于2006年1月1日生效,也就意味著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在我國法律中得以正式確立。但是,在《公司法》當中,并沒有明確股東代表訴訟的管轄權如何確定。股東代表訴訟作為我國《公司法》新規定的一項保護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的一項重要制度,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在公司財產權益受到侵害時,公司機構應當及時行使公司訴權,通過司法救濟的途徑恢復公司的財產利益損失。但在某些情形下,公司機構的組成人員(如大股東、董事和總經理)自身就是侵害公司利益的行為人,或者雖不是公司利益的侵權行為人,但與相關責任人勾結,這就勢必造成公司難以行使訴權。在現代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互相分離的情況下,董事會及其他公司經營者的經營權限日益膨脹,就有必要強化股東對于經營管理人員的監督和制衡,保護公司利益免受各種不正當行為的侵害,這一監督和制衡機制正是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而確定股東代表訴訟的管轄權正是充分發揮這一制度作用的關鍵。

股東代表訴訟案件的訴因在于違約和侵權兩種。股東代表訴訟是依據合同糾紛案件或者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原則,還是實行專屬管轄?實務界主要存在兩種觀點。有人認為,前者既可保持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與我國整個民事訴訟法律體系之間的協調,也可充分體現股東代表訴訟中真正原告是公司的精神;而也有人認為,由于該類案件的審理,多涉及到公司設立時各股東之間的協議、章程及董事、經理行為的審查與認定,有關證據也多在公司所在地。若不實行專屬管轄,恐怕會引起一系列問題,比如代表訴訟是針對公司人的違法、不適行為而提起的,如果這些致害人分處異地,則實行原告就被告的地域管轄原則困難很大,不僅股東疲于奔命而且公司也難以應付,如此費時費力,只會使代表訴訟成為破壞公司穩定的禍首。

股東代表訴訟對于保護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賦予股東的權利也不能濫用,股東不能干擾公司的正常經營,也不能因為不法目的而針對控股股東或者董事提訟。因此,對于股東代表訴訟《公司法》還是規定了比較嚴格的條件。而對于股東代表訴訟管轄權的確定,也實質上對于防止股東濫訴具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國某些地方法院還存在著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如果股東代表訴訟案件不實行專屬管轄,則股東濫訴的概率可能會大大增加。

股東代表訴訟一般都會涉及許多公司的法律文件。如公司股東之間的協議、公司章程、公司會議文件、公司規章制度、公司簽訂的合同等等,同時,還有可能涉及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行為的審查與認定,有關證據也多在公司所在地。這一切都跟公司所在地有關。因此,實行專屬管轄,無疑對于順利解決股東代表訴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行專屬管轄,在國外立法中已有先例。如《日本商法典》就有這樣的規定,追究董事責任的訴訟,屬于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法院管轄。這種管轄具有專屬管轄的性質。其立法意圖,在于使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能夠更加容易地以共同訴訟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因此,在我國股東代表訴訟案件實行專屬管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在尚未生效的公司法司法解釋四中明確規定了股東代表訴訟由公司住所地法院專屬管轄。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亦明確了這一規定。在上海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股東代表訴訟糾紛案件的若干意見》中,上海高院規定股東代表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四、股東代表訴訟的意義

篇4

關鍵詞:汽車制動系統;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U472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汽車行業中,針對汽車的行駛安全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根據相關的研究,我們可以將影響汽車制動系統安全問題的因素概括為3個部分。首先是汽車制動系統中添加在制動器中的外力;其次是汽車制動系統中添加在制動旋轉位置以及制動器固定位置的外力;最后是汽車制動系統中添加在汽車輪胎以及接觸地面的外力。本文針對上述的影響因素進行簡要地分析和闡述。通過影響因素的闡述來找出相應的問題原因以及處理辦法。

1.簡要敘述汽車制動系統安全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汽車安全行駛的過程中影響汽車安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的3種主要影響因素以外,還有很多的影響因素,但是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最突出的影響因素還是上述的3N因素,因此本文針對性的對上述的3種影響有因素進行分析和闡述。

1.1 汽車制動系統中制動器上的外加力的降低能夠影響汽車制動系統的安全性能

關于汽車制動系統中外加力降低的問題主要有3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汽車制動系統中的操作系統產生了嚴重的摩擦問題,造成了制動踏板和制動器之間有了間隙,間隙的存在造成了制動推桿的形成減少,同時汽車制動系統的液壓系統也會造成行程縮短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制動過程中的制動力輸出。制動系統中的制動踏板和制動支架之間的摩擦問題也會造成制動系統的間隙加大,造成制動缸體沒有做夠的外力支撐制動泵進行制動力輸出,造成制動力下降,影響了制動的效果,威脅駕駛人員的人身安全;在制動系統中制動不見之間的連接螺栓出現松動也會造成制動推桿出現自由轉動的問題,在駕駛人員進行制動操作的過程中,由于連接螺栓的松動會造成制動推桿縮短制動距離,這樣會造成制動踏板和制動推桿之間出現縫隙,造成制動外力不足以進行穩定安全的制動。綜上所述制動器制動外力減小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制動間隙過大造成的。

在汽車制動系統中,制動助力器是一個關鍵的部件,助力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將壓縮空氣以及高壓油等充分地利用實現汽車的制動控制,能夠有效地實現制動的輕便以及安全。在大型車輛中,由于制動系統在操作的過程中駕駛員有可能兼顧不了,因此在很多的大型汽車中,助理器都會在制動系統中進行安裝。制動系統的助理器別稱為伺服機構。伺服機構在形式上有很多種,例如液壓形式的助力轉向制動裝置;真空形式的制動裝置;氣壓形式的制動增壓裝置等等。不同的車輛在選擇制動系統時要針對性的進行相關伺服系統的選擇,如果選擇不當也會造成制動系統出現制動故障。

在汽車制動系統中造成制動力降低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制動泵出現了故障,制動泵出現的故障主要包含了4種:首先是制動泵中的皮碗出現了破損現象能夠造成摩擦力不足;其次制動泵的活塞桿以及缸套兩者之間出現了摩擦間隙也會造成制動系統的制動力不足;再次是制動泵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堵塞油孔現象造成液壓油不能有效地輸出;最后制動泵同活塞之間沒有有效的回油以及回位間隙造成了制動系統不能有效地進行回應,也是造成制動力矩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去上述的3個原因,制動系統中的制動管路出現了漏油現象也會造成制動力矩的降低,油管出現漏油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油路中的油壓,造成制動效果不良的問題;制動分泵出現故障也會對整個制動系統的制動效果造成影響,制動分泵的具體故障同制動總泵的故障相類似,因此在進行維修以及檢查的過程中,制動分泵和制動總泵的方法基本相同。

1.2 汽車制動系統中制動器因素也能夠影響汽車制動系統的安全性能

在汽車制動系統當中,制動器的主要原理就是通過產生相應的阻礙汽車運動或者減緩汽車運行趨勢的一個制動部件,在汽車制動器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就是緩速裝置。當前大部分汽車的制動系統采用的制動器都是摩擦形式的制動,主要分為兩個形式:首先是鼓式摩擦制動器;其次是盤式摩擦制動器。鼓式制動器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制動鼓,制動鼓的表面為圓柱面的行駛;盤式制動器的工作部件為制動盤,制動盤的表面為端面工作。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在形式上以及工作原理上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從制動性能的安全以及穩定來講,盤式制動器的最優;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在汽車制動系統中制動盤形式的制動器應用最為廣泛。但是出于經濟原因還有很多的車輛在進行制動器選擇的過程中采用前部制動盤后部鼓式制動器的形式,這樣的制動組合在實際的應用中也能取得很好的制動效果,最主要的是性價比很高,既能夠保障汽車的制動性能穩定和安全,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汽車的生產成本,滿足大多數人對于汽車的期望。在前部盤式制動器,后部鼓式制動器出現制動故障的過程中,主要有3個主要的問題,首先是制動系統中出現了氣阻現象;其次是制動系統中出現制動力不足的現象;最后是汽車制動器出現制動噪音大的問題。上述的問題在處理以及分析的過程中要注意進行排查,針對不同的問題給出不同的處理意見,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對汽車進行制動系統的維修和檢查。相對于盤式制動器來說,鼓式制動器的制動效能和散熱性都要差許多,鼓式制動器的制動力穩定性差,在不同路面上制動力變化很大,不易于掌控。

1.3 汽車制動系統中汽車輪胎和汽車接觸地面之間的外部摩擦力能夠影響汽車制動系統的安全性能

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接觸面積,即輪胎的斷面寬度。輪胎寬了,自然和地面接觸面積加大,肯定對抓地力會有一個提升,同時也會很直接地提升剎車制動的性能。弊端也是同樣的,更多的摩擦面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噪音及阻力,這點會產生更大的噪音及油耗。輪胎橡膠材料的影響:輪胎橡膠不同的成分及質量的不同,會對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產生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汽車的制動性能。輪胎花紋的影響 。輪胎花紋對于汽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發明,它能增加汽車與地面間的摩擦力,使汽車行駛更加穩定,摩擦力一旦加強,那么意味著汽車的加速度、制動力及過彎時的推頭現象都能盡可能地顯現出最佳狀態。并且在雨天,還能夠起到排水的作用,使雨天行車的時候,最大程度地消除積水所帶來的阻力及輪胎附著力差等情況。

參考文獻

[1]王遂雙.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原理與檢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潘旭峰.現代汽車電子技術[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1033-1042.

[3]周潤景,圖雅,張麗敏.基于Quartus II的FPGA/CPLD數字系統設計實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8):408-411.

篇5

關鍵詞:自動變速;智能控制;人工控制

引言

在近幾年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信心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自動化的發展,自動化應用在各個領域,尤其是汽車上有許多系統已經能夠實現自動化。人工控制的自動化相較于傳統控制方法具有邏輯清晰、策略靈活、工作精準、反應快捷等優點,人工控制智能化的優勢是傳統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因此,自動控制領域的許多專家學者把模擬人類大腦運作的智能化控制看做自己不斷研究的目標。

一、汽車自動變速系統智能控制的研究現狀

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汽車自動變速器主要有電控液力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T、連續可變傳動比自動變速器CVT和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三種類型。自微型計算機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以來,許多自動變速器開始嘗試著使用微機控制,從而減小傳統控制中出現的誤差,提高控制性能。微機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推動了自動化的發揮,同時還影響了傳統手動變速器的發展。我國是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最早對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進行研究的單位,該學院于1985年著手于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的研究,在1989年的時候,該學院成功將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應用于汽車上,并進行了相應的實驗,從而獲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后,逐漸開始出現研究汽車智能化控制的公司,如1991年重慶歐翔汽車電子有限公司開始著手于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的研究,并于1998年在國產紅旗轎車上進行了成功的試驗。此時的國外,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經過多年的研究后已經能夠正式進入使用階段,如德國生產的BMW-M3和瑞典生產的SAAB轎車等。

二、智能控制相關理論

1、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

雖然智能化控制技術成為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但是智能控制技術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系統描述,本文展示了大多數學者認可的關于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1)智能控制具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其使用對象應是一個不確定模型,且控制較為復雜;(2)智能控制是模擬人類大腦運轉的,必須具備人類的環境感知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聯想能力及記憶能力等,同時應該具有計算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夠對復雜困難的任務進行分析、組織和協調;(3)智能控制不是一門與其他知識無關的學科,它恰恰是一種可以應用在多方面、多領域的學科,是可以促進各類學科相互交流的交叉學科。

2、智能控制的體系結構

智能控制不是理論上的空談,它是技術與理論相結合的應用型技術,是能夠直接作用在實際對象上的實用型技術。在本文的研究中,給出了智能控制技術體系結構的結構圖,如下所示:智能控制技術體系并不只是上圖中那么簡單,它是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技術體系,隨著知識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的智能控制技術會不斷涌現,智能控制技術體系結構也將會不斷壯大。

三、智能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控制系統的穩定性

在智能控制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其中穩定性分析是智能控制技術發展中遇到的一個難題,也是眾多專家學者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在一個工程系統中,穩定性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要求,穩定性不達標會嚴重影響工程體系的質量。對于穩定性的分析,人們習慣采用Lyapunov直接分析法來分析,直接分析法對建立數學模型不是非常依賴,其關鍵在于找到系統中客觀存在的一個標量函數V(x,t),但是往往尋找標量函數是非常困難的。在智能控制系統中,被控制的對象非常復雜,一般不能夠對其進行建模,且多為非線性、參數多變的,要分析出其穩定性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在人工控制的過程中,控制著可以將系統輸出額度不穩定性特征進行收集,并做出相應的預測判斷,采取有效措施將可能出現的不穩定性扼殺在搖籃里,以此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

2、學習控制的收斂性

在學習控制系統的過程中,其收斂性是影響學習控制的主要因素,在學習算法不收斂的情況下,學習控制幾乎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如下圖所示:將學習控制的過程作圖為三維的坐標,其中k軸為學習軸,下圖即為時間軸連續與學習軸離散的綜合過程,每次發生離散事件必是沿時間控制,由此,據收斂性可得,在最終一次沿時間軸連續即最后一次離散事件中都有e(t)=0,t∈[0,T]。

四、本文所研究智能控制的方法

所有智能化控制的出發點都是模擬人類控制的某種行為,每種智能化控制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實際使用智能化控制中,模擬人類的哪些控制特征是根據被控制對象的特點、屬性及控制目標和要求來制定的。筆者希望能夠將汽車變速系統與智能化控制更好的相結合,為車輛自動變速的研究提供幫助,以促進AMT車輛的變速自動控制的發展,使其具有更高的性能,使人們能夠更加滿意。不同于實驗,汽車在實際行駛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環境,而汽車自動變速系統依賴于外界的環境和汽車本身的狀態,所以,在實際操作中要根據汽車運行的具體條件對控制性能進行不同的改進。五、結語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上使用的電子技術越來越多,自動化變速技術也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將汽車變速系統與自動化智能控制相結合符合時展的需要,符合人們對汽車發展的要求。對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進行研究不僅能夠促進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還能夠促進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有效提高汽車的性能、實用性和汽車的使用價值。由此可見,研究汽車自動化變速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對于新時代汽車行業發展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李天宇.混合動力工程車輛自動變速換擋策略及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4(06)

[2]王印束.基于動力傳動系統一體化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控制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2(03)

篇6

關鍵詞:聊齋文學;博戲;特點;社會影響

中圖分類號:I207.37 文獻標識碼:A

在聊齋文學中,最能代表蒲松齡成就的要數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和山東地方俗曲集《聊齋俚曲集》(以下簡稱《俚曲》)。在這兩種作品集中,蒲松齡多次描寫博戲活動,真實地記載了明清之際博戲在山東一帶的發展狀況,并且能讓我們看到當時的博戲活動對社會深刻影響,為研究那個時期山東一帶的博戲文化保存了特別珍貴的資料。本文以《聊齋志異》和《俚曲》為基礎材料,對聊齋文學中的博戲習俗進行一些探討。

一、聊齋文學中的博戲類型

臨淄作為齊國的都城,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中心,市井文化異常繁榮。《戰國策?齊策一》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g者。”可見在當時博戲早已成為臨淄一帶老百姓喜愛的活動了。聊齋文學正是發源于此地,作者蒲松齡扎根于民間,深諳博戲之道,在作品中多有博戲活動的描寫。按照博戲所使用的博具和發展源流,聊齋文學中的博戲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博棋類

1.樗蒲。最早記載樗蒲之戲的是東漢馬融的《樗蒲賦》。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也有樗蒲之戲的相關記載。據這些記載可知,樗蒲之戲至少在漢代就已經成熟。早期的樗蒲之具包括:枰、G、齒、矢、馬和籌,用價格昂貴的材料制成,玩法相當復雜 ① 。因此,漢時的樗蒲流行范圍僅限于達官貴人、士大夫之間。“魏晉時,已逐漸流行到社會下層,六朝時盛行于社會各界,風行程度猶如秦漢之六博” [1] 277。此時樗蒲已成為最主要的賭博方式。孫順霖說:“樗蒲賭博到唐代,備遭冷落。唐玄宗時,所會之人鳳毛麟角。” [2] 28但在《聊齋志異?賭符》中仍有樗蒲的記載:“值大佛寺來一僧,專事樗蒲,賭甚豪。……僧擲之無所勝負,族人接色,一擲成采。” ② 又:“爾乃狎比朋,纏綿永夜。傾囊倒篋,懸金于d之天;呼雉呵盧,乞靈于昏之骨,盤旋五木,似走圓珠;手握多章,如擎團扇。”《念秧》:“許乃與少年相對呼盧,又陰囑王曰:‘君勿漏言。蠻公子頗充裕,年又雛,未必深解五木訣。我贏些須,明當奉屈耳。’”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古惟勰疚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凡一子悉為兩面,其一面涂黑,黑之上畫牛犢以為之章。犢者,牛子也。一面涂白,白之上即畫雉,雉者,野雞也。” [3] 58五木為擲彩之具,擲出全黑稱為“盧”,一白四黑為“雉”,皆為博徒渴望的“貴彩”,故有“呼雉呵盧”之說。在俚曲《俊夜叉》中還出現了“跌牛”這種博戲:“雖然長了二三十,從今還要做個繭。如再跌牛又拉滿,變個小狗沒大點。” ③ “牛”應指繪于五木黑面之上的“犢”,故“跌牛”亦應指五木之戲。此時樗蒲的玩法大為簡化,已從博棋類游戲演變成了只用擲五木來決定勝負的賭博形式,玩法與擲骰子類似。

2.圍棋。圍棋也是一種古老的博戲,張華《博物志》載:“堯造圍棋,而丹朱善圍棋。” ① 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引《博物志》曰:“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又“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4] 2558無論堯舜,皆為傳言,不足為據。《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疏:“《方言》云:圍棋謂之弈。自關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蓋此戲名之曰弈。……棋者,所執之子,以子圍而相殺,故謂之圍棋。”這表明早在春秋時期圍棋即已流行。清人尚秉和在《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卷四十“古之圍棋皆賭物”條下云:“是自三國時至宋皆賭物,惟所賭亦雅,不似博之純以財也。” [5] 448可見古人弈棋也是賭博的一種。《聊齋志異》多有下圍棋的記載,《丐仙》:“有三老方對弈,見高至,亦不顧問,棋不輟,高蹲而觀焉。”《棋鬼》:“會九日登高,與客弈。忽有一人來,逡巡局側,耽玩不去。……局終而負,神情懊熱,若不自已。又著又負,益慚憤。酌之以酒,亦不飲,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俚曲中圍棋場面亦多,《禳妒咒》第九回:“還讓奴家一著先,不敢占腹只爭邊。長命呀,你這意思極不善。轆轤卻打到明年,你雖沒眼到相連。江城呀,這一著就把你行來斷。”《增補幸云曲》第二十一回:“丫頭抬下桌子,端上棋盤。萬歲說:‘一盤多少?’王龍說:‘一盤一百兩罷。’”可見,在聊齋文學中,圍棋的功用已分化,一為休閑雅戲,不賭錢財,另亦可用于賭博。

3.雙陸。雙陸之戲在我國出現較晚,三國曹魏時期才得以流行。宋人洪遵《譜雙》記載了雙陸的棋局和賽制,主要博具包括秤(棋盤)、馬(棋子)、骰子和計算輸贏的籌。羅新本、許蓉生談及雙陸時說:“它是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地域最廣的博戲。從三國直至明代,一直盛行于漢族和其他許多少數民族之中。” [6] 40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俚曲數次提到雙陸,如《增補幸云曲》第六回:“咱上那十字街前,打掃干凈,擺下桌酒,或抹骨牌,或打雙陸,引的好耍的子弟上了咱的當,哄他幾兩銀子,咱好花費花費,好不好?”又第二十一回:“雙陸盤端過來,將馬兒擺列開。有句賤言休見怪:一帖白銀六十兩,輸了當時兌過來,或輸或贏不許賴。”《禳妒咒》第二十九回:“江城云:‘你會打雙陸呀不會?’蘭芳云:‘才知道成梁。’”

4.打馬。流行于宋元時期的打馬被稱為“閨房雅戲” [7] 1 。起初主要流行于婦女之間,后來男子也參與其中。著名詞人李清照就酷愛打馬,曾著《打馬圖經》記錄所用博具和行棋規則。李氏在《序》中說:“打馬世有兩種:一種一將十馬者,謂之關西馬;一種無將二十四馬者,謂之依經馬。……又宣和間,人取二種馬,參雜加減,大約交加徼幸,古意盡矣,所謂宣和馬是也。” [7] 2書中所記的打馬博具主要有“馬”、“棋局”和“骰子”三種。馬為銅鑄,或用銅錢代之,為多人博戲,二至五人皆可成局。打馬之戲存在時間較短,羅新本、許蓉生說:“入明以后,打馬流行于南方,在北方卻不見蹤跡。……乾隆朝以后,便逐漸失傳了。” [6] 53而《聊齋志異?梅女》仍有記載:“次夕,果與一同至,年近三十已來,眉目流轉,隱含蕩意。三人狎坐,打馬為戲。”大概打馬在當時的北方還并未絕跡。

(二)骰子

骰子亦作“色(shǎi)子”。《廣雅》:“,箸也,今名骰子,博以五木為。”據此有人認為“色子”之名來源于“”。樗蒲中的“五木”和六博中的“瓊(玉制)”和“煢(木制)”即與骰子的功用相同,皆作擲彩行棋之用,可以看作骰子的雛形。現形六面正方體的骰子起于唐代,程大昌《演繁露》卷六:“唐世則鏤骨為竅,朱墨雜涂,數以為采。” [3] 58也正在此時,骰子從雙陸中游離出來,成了一種獨立的博戲。擲骰子的規則簡單易行,流傳頗廣。到明清之際,擲骰子既可用于賭博,也常用為酒令。如《聊齋志異?念秧》:“昨夜逆旅與惡人居,擲骰叫呼,聒耳沸心,使人不眠。……許乃以色為令,相歡飲。”俚曲《蓬萊宴》第四回:“下棋賭勝,馬吊爭強,看牌擲骰,搶快敖江,巴孤堆,趕鳳凰,耍笑諸般都在行。”《翻魘殃》第二回:“魏名說:‘大相公既不行令,咱就趕搶罷。’仇福也不會。魏名說:‘我教給你。’”又“一連擲了幾輪子,相公贏了好幾遭,魏名連稱擲的妙。仇相公磨拳擦掌,一聲里叫六喝么。”其中的“搶快”和“趕搶”皆為骰子戲的名目。搶快,用六枚骰子,規定好各種點色組合的點數,投得點數最多者為勝。趕搶,即趕羊,將骰子擲出后,除去點數相同者,其余的以點數多少定輸贏。“叫六喝么”是賭徒擲骰子時呼叫之聲。此二者的玩法略有不同,但皆以賭錢為目的。

(三)牌戲

1.骨牌。明張自烈《正字通》巳集“牌”字下記載:“牙牌,今戲具。俗傳宋宣和二年,臣某疏請設牙牌三十二扇,計點一百二十有七,……高宗時詔如式頒行天下,今謂之骨牌,然皆博塞格五之類,非必自宣和始也。” [11] 76故骨牌又稱宣和牌。骨牌早期以象牙制成,故稱牙牌,后改為用牛骨或竹木制作,才改稱骨牌。清人汪師韓《談書錄》卷二十一“骨牌”條載:“骨牌之戲,乃骰子之變,故宣和牌譜以三牌之率,三牌乃六面也。” [9] 59說明了骨牌與骰子的淵源關系。這種博戲曾于明清時期大為流行。俚曲中的打骨牌即可作閨房雅戲,又可用來賭博,如《禳妒咒》第二十六回:“江城打起牌來云:‘七在手。’春香云:‘俺不用看了,我是孤紅。’……江城唱:打個臨老入花叢,又見霞天一只鴻。柳綠桃紅,柳綠桃紅,你看我這禿爪龍不同,還是巫山十二峰。春香唱:你看打個錦屏風,打個楚漢大爭鋒。眨眼烏龍,眨眼烏龍,紛紛落花滿地紅。晝夜停,又是劈破老蓮蓬。公子唱:你看五岳去朝天,一心打個八珠環。二士入桃園,二士入桃園,蘇秦背著七星劍。火煉丹,打個人牌也不難。”其中的“孤紅”、“臨老入花叢”、“火煉丹”“人牌”等都是牌名 ① 。上文所引《增補幸云曲》第六回中的例子也曾提到用骨牌賭錢。

2.紙牌。俚曲中寫到了兩種紙牌:葉子與馬吊。《俊夜叉》:“雖然長了二三十,從今還要做個繭。如再跌牛又拉滿,變個小狗沒大點。”又“辭了混江合老教,別了四梆與三窮,從今再想 花鳳”。《磨難曲》:“俺光棍打了十年,一般的搶滿摸葉子的,撈了個八萬。”《禳妒咒》第三十回:“喜官人又中了,……不望他封妻合蔭子,只望他殿試早回朝,來家合咱打馬吊。”《蓬萊宴》第四回中也寫到馬吊。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云:“葉子格者,自唐中世以后有之。……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其后有葉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備檢用者,卷軸難數卷舒,故以葉子寫之,……骰子格,本備檢用,故亦以葉子寫之,因以為名爾。” [10] 31可知葉子源于標識書卷內容以備檢的卡片。而清初陶情主人把馬吊牌也稱為葉子,他在《馬吊新譜》自序中說:“齊魯燕趙用三十張葉子,三四人相角,由三張至六張,變而至于打虎。集三十葉,先滿者為勝,名之曰搶滿兒。又合六十葉相角,或順或類,成把而出,貫壓索,索壓錢。各門單出者大壓小,類亦如之。賞曰教,肩曰混江,極曰虎,亦曰窮,副極曰幫,遞相壓制。惟一錢相串而出,壓制諸色樣,與教齊驅,而不相犯,曰文錢。六葉相聚,謂之尊;九葉相聚,謂之雙尊。缺一葉者,雖尊不能制卑,總名之曰都混江。” [11] 169文中記錄了打馬吊的規則,并解釋了“混江”、“教”、“梆”、“窮”、“搶滿”等術語,俚曲中的“拉滿”即“搶滿”,也是馬吊的一種玩法,而《漢語大詞典》將“搶滿”釋為“骨牌游戲的一種”,實有乖誤。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八“賭博”條:“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而今之朝士,若江南、山東,幾于無人不為此。” [12] 2114清人趙翼也在《陔余叢考》卷三十三中說:“則紙牌之戲,唐已有之,今之以《水滸》人分配者,蓋沿其式而易其名耳。” [13] 711另有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五“葉子”一條下又標“馬吊”,認為二者為一事 [14] 227 。可見清代的葉子與唐時有異,已與馬吊混為一談。

(四)錢戲

錢戲在我國起源早、持續時間長,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幾乎未有間斷。據徐厚廣統計,我國古代的錢計可分為三類:攤錢、跌博和撞鐘 [15] 94 。俚曲中的錢戲,都是跌博的玩法,其它兩種并未涉及。《增補幸云曲》第二十二回:“大姐說:‘是跌六氣。’王龍說:‘妙呀!就是這等。’這萬歲雖是個光棍皇帝,這一件他卻沒學,便說:‘這個不會。’王龍聽說不會,就越發纏起了,說:‘這個不過是拿著六個錢撩下去,以慢多的為贏,有什么難處?’……王龍說:‘一柱一百兩,就來不許試。’”《磨難曲》第六回:“方娘子哭啼啼,叫官人你聽知,這回一跌六個字,明知火坑望里跳,世間那有這樣癡?”其中的“跌六氣”即指以六枚銅錢為博具的跌博之戲,勝負規則在文中已經言明,即“慢(幕)多的為贏,字多為負”;“一跌六個字”則是用跌博來比喻打官司必輸的結果,并非真的錢戲。

(五)斗戲

聊齋中提及的斗戲,只有斗蟋蟀一種。《聊齋志異?促織》載:“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成名的兒子舍身化為促織應征進宮搏斗,最終使成氏“以促織富,裘馬揚揚。”故事雖為虛構,亦有所本。宋人顧文薦《負暄雜錄》中說:“斗蛩之戲亦始于天寶間。長安寓人鏤象牙為籠而蓄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 [16] 1174其中的“蛩”即為蟋蟀。南宋賈似道酷愛促織之戲而撰《促織經》,也因此得名“蟋蟀宰相”。明代促織之戲更是從上到下風靡全國,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四“斗物”條載:“我朝宣宗最嫻此戲,……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17] 625聊齋《促織》即由此來。清代斗蟋蟀之戲依然風行不衰。

(六)蹴鞠

由本文開頭所引《戰國策》內容可知,至少在戰國時期,蹴鞠之戲就于臨淄廣泛流行了。唐人顏師古《漢書?藝文志》注:“鞠,以皮為之,實以物,蹴蹋之以為戲也。”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蹴鞠最初是用娛樂的方式來鍛煉武士的,并非博戲。《康熙字典》“隆弊痔躋唐人徐堅《初學記》:“鞠即倫鄭今蹴鞠曰戲隆9龐妹糾結為之。今用皮,以胞為里,噓氣,閉而蹴之。” [18] 543可見唐時鞠的制作工藝有所改進,出現了充氣的皮球。明清時期這一游戲還常見,俚曲《增補幸云曲》第二十一回:“那丫頭將氣球拿過來。……說:‘王官,這東西我曾玩過,一名叫行頭,也叫氣球。我也略會幾腳。’……王龍說:‘要踢故事,一腳踢不著,罰銀十兩。’……皇爺使母雞倒踹窩,腳腳踢的似天花落。”其中的“行頭”、“氣球”皆為鞠的別稱。此時的蹴鞠非常講究花樣和技巧,并且以錢財論勝負,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賭博。

(七)投壺

投壺本為古代士大夫燕飲時的一種游戲,大概是于春秋時由禮射演變而來。《左傳?昭公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禮記?投壺》鄭玄注:“投壺,射之細也。射為燕射。”宴飲時用酒壺代替箭靶投箭,按中壺口或壺耳的箭數計算勝負,多者為勝,輸者罰酒。漢代以后逐漸擺脫古禮的束縛,演變成了真正的博戲。明清時期投壺尚且流行,且投法不斷翻新,但依然只用來賭酒,而不賭錢。俚曲《增補幸云曲》第二十二回:“王龍說:‘不合你弄那寡嘴。你過來,咱投壺罷。’這王龍自幼在學,不好讀書,慣好投壺。拿起那箭來顛了一顛,使了個蘇秦背劍故事,M噔一聲,投在壺里。……那萬歲拿過箭來,照東墻上一摔,舞了幾個花,一投插在壺里。王龍大驚說:‘是什么故事?’萬歲說:‘這是珍珠倒卷簾。’王龍說:‘從來沒見。你再投一個故事我看看。’萬歲取過箭來,捻的滴滴溜的轉往上一撩,落下來又插在那壺里。王龍道:‘這是什么故事?’萬歲道:‘這是野鵓鴿尋窩。’”其中的“故事”即是指有講究的花樣,可見每招每式都有名目,以技巧取勝。

二、從聊齋文學中的博戲看明清時期博戲的特點

聊齋文學中所記錄的博戲活動是考察中國博戲發展史的重要材料,雖然不是明清時期博戲的全部,但大致能體現當時中國北方(特別是山東一帶)的博戲風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博戲所呈現的特點。

(一)博戲種類繁多,功用雅俗分化。

明清兩朝都曾立法禁賭,制裁相當嚴厲。《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有懲處賭博的條款 ① 。但兩代禁賭都收效甚微,各類博戲依然風行不止,光聊齋文學中就記錄了博棋、骰子、牌類、錢戲、斗戲、蹴鞠和投壺等七大類博戲,各類中的玩法更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其原因有二:一是明清政府執法不嚴,甚至連皇帶頭賭博,愛斗蟋蟀的宣德皇帝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俚曲中描寫的正德皇帝更是諸博皆精。二是博戲本身具有強大的誘惑力。明清之際,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正統文化衰微,市民拜金逐利思想加重,他們需要一種手段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而士大夫階層則懶于政事,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于是社會各階層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博戲。從聊齋文學看,明清時期的博戲在功用上有雅俗分化的傾向。大部分博戲既可用作休閑雅戲又可用來賭錢,當然,由于玩耍目的不同,致使兩者在玩法上產生了不同的變化。作為休閑雅戲的博戲重在娛樂和消磨時光,多流行于上層人士或閨閣之間,故多追求雅致,講究技巧,如骨牌之戲,每副牌都有像“霞天一只鴻”、“臨老入花叢”等好聽的名稱,投壺之戲也往往每一招式都有“故事”。而一旦將博戲用于賭錢,則往往急于決出勝負,故而玩法簡單直接,如古老的樗蒲由最初的投五木行棋變為只以五木定輸贏;由于簡單易行,原來用于雙陸棋中的骰子也獨立出來用于賭博。這都是博戲為適應社會需要而發生的變化。

(二)博戲深入社會各階層,對社會生活影響深遠。

明清時期博戲風行,此時的博戲已不是士大夫階層獨享的雅戲,而是滲入到了社會各個階層。不分地位、職業、性別、文化的各類人等,皆嗜賭成風。清人錢泳描述嘉、道時的賭風時說:“上自公卿大夫,下至編氓徒隸,以及繡房閨閣之人,莫不好賭。” [19] 578賭博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麻將考》一文曾引清人吳梅村“明亡于馬吊”之語。清世宗《禁賭博諭》:“荒棄本業,蕩費家資,品行日即于卑污,心術日趨于貪詐,父風之則無以訓其子,主習之則無以制其奴。斗毆由此而生,爭訟由此而起,盜賊由此而多,匪類由此而聚,其為人心風俗之害,誠不可悉數也。” [20] 290此時的博戲已婦孺皆知,博戲用語很自然地融入日常口語之中,如用跌博術語“一跌六個字”來形容打官司必輸的結果;用馬吊牌中的“八萬”連讀作隱語來代表“伴”這一詞語,博戲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王水福.中國古代三百六十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2]孫順霖.中國人的賭[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5.

[3](宋)程大昌.演繁露[M].張海鵬,訂.北京:中華書局,1991.

[4](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縮印標點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7.

[5](清)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M].母庚才,劉瑞玲,點校.北京:中國書店,2001.

[6]羅新本,許蓉生.中國古代賭博習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7](宋)李清照.打馬圖經[M].粵雅堂叢書本第七十二集.

[8](明)張自烈撰,(清)廖文英續.正字通[A].續修四庫全書(二三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6.

[9](清)汪師韓.談書錄(一卷)[M].世楷堂藏板.

[10](宋)歐陽修.澠水燕談錄 歸田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1]李劍國,占驍勇.《鏡花緣》叢談[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12](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外七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3](清)趙翼.陔余叢考[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4](清)顧張思.土風錄[M]MM(日)長澤規矩也,編.明清俗語辭書集成(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9.

[15]徐厚廣.博弈[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16](宋)顧文薦.負暄雜錄[M]MM說郛三種(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7](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8]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

[19](清)錢泳.履園叢話[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0]王濤,胡蓉.中國歷代詔書精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

A custom probe into gambling games of Liaozhai literature and

gambling games of Shandong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 Deng-q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篇7

關鍵詞:行星齒輪變速器;換擋過程;Lagrange方程;動力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3.221文獻標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3.01.08

提高動力性、經濟性和舒適性是自動變速器研究的永恒主題。換擋過程動力學分析有利于從機理上揭示影響換擋過程動力性和舒適性的因素,對換擋過程建模、控制算法設計和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換擋過程分析主要包括運動學分析和動力學分析。運動學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轉速特性方程法[1]、相對速度法、杠桿法[2]等;動力學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牛頓第二定律法[3-4]、鍵合圖法[5]、Lagrange方程法[6-7]等。

Lagrange方程中只出現廣義坐標、動能、勢能或廣義力等標量,方程中不出現約束力,方程的數目與系統自由度相等,無論選擇何種形式的坐標,方程都具有標準的形式[8]。所以應用Lagrange方程進行換擋過程動力學分析有利于簡化計算。本文在運動學分析的基礎上,運用Lagrange方程進行了行星齒輪式自動變速器換擋過程動力學分析。

本文將行星齒輪變速器作為分析對象,忽略行星齒輪之間的間隙和摩擦,假設行星齒輪系統及軸系為剛體系統,忽略系統阻尼的影響,利用拉格朗日方程進行1-2換擋過程動力學分析。

式中:K為系統動能;V為系統勢能。

由于Allison S2000變速器的每個行星排的行星輪均為4個,所以換擋過程系統的勢能V保持不變。

系統動能K為

式中:IS1為S1及相連軸等效轉動慣量;IPC1R2為PC1、R2及相連軸等效轉動慣量;IR1為R1及相連軸等效轉動慣量;IS2S3為S2、S3及相連軸等效轉動慣量;IPC2R3為PC2、R3及相連軸等效轉動慣量;IPC3為PC3及相連軸等效轉動慣量;IP為行星輪總等效轉動慣量,即行星輪系本身的轉動慣量加上平動動能等效轉化的轉動慣量。

將式(7)~式(12)代入拉格朗日方程

從式(14)可以看出:b11、b12、b21、b22為常數,且b12=b21,因此在換擋過程變速器輸入軸(渦輪軸)角加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角加速度、離合器傳遞轉矩、變速器輸入軸轉矩和變速器輸出軸轉矩滿足固定的線性關系。所以在進行變速器轉動慣量模型辨識時,也就不需要對每一個部件的轉動慣量進行辨識,而只需要辨識出b11、b12(b21)、b22 3個等效轉動慣量即可,大大簡化了辨識工作。在進行換擋過程建模時,也只需要考慮3個等效轉動慣量,從而也降低了建模的難度。另外,通過選取狀態變量,將式(14)變換為狀態空間方程,就可以應用最優控制、魯棒控制等現代控制理論進行換擋過程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設計[9-10]。

3 面向控制的升擋過程各階段分析

3.1 沖擊度與輸出軸轉矩的關系

換擋品質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沖擊度、滑摩功、換擋時間等。而換擋過程舒適性主要通過沖擊度來評價。沖擊度定義為車輛縱向加速度的變化率[11],即

式中:a為車輛行駛縱向加速度;r為車輪半徑;if為主傳動比。

對變速器輸出軸進行動力學分析可得

式中:Tv為坡道阻力矩、滾動阻力矩、空氣阻力矩之和;if為主傳動比;Iv為等效到變速器輸出軸的車輪及整車轉動慣量。

聯立式(15)和式(16)可得

.

由車輛動力學[12]得

式中:m為整車質量,kg;g為重力加速度,m/s2;

f為滾動阻力系數;θ為坡度角,°;Cd為空氣阻力系數;A為正面迎風面積,m2;v為車速,km/h。

由于換擋過程時間很短,可以認為換擋過程車速基本不變。如果忽略換擋過程坡度的變化,則可以認為換擋過程Tv基本不變。因此,根據式(17)可知,如果能夠保證換擋過程變速器輸出軸轉矩To保持不變,就可以保證換擋過程車輛的加速度基本不變,從而使換擋過程不僅滿足動力性的要求,而且滿足舒適性的要求。

化簡式(17)可得

.

從式(19)可以看出,沖擊度與變速器輸出軸轉矩對時間的一次導數成正比。因此,沖擊度反映了輸出軸轉矩的波動,而輸出軸轉矩的波動直接決定了沖擊度。從理論上講,沖擊度能夠較好地反映出換擋過程動力學的本質。

3.2 換擋過程各階段分析

升擋過程一般可以分成4個階段:升擋前的低擋階段、轉矩相、慣性相、升擋后的高擋階段[13]。下面針對1-2升擋過程的4個階段分別進行分析。

3.2.1 1擋階段

1擋階段,C1、C5離合器保持結合,C2、C3、C4離合器保持分離,TC4=0。此階段滿足

.

3.2.2 轉矩相

在轉矩相中,C5離合器開始放油,C4離合器開始充油,C5離合器仍然結合,C4離合器由分離進入打滑狀態,傳遞部分轉矩。在此階段速比尚沒有明顯變化,只有轉矩的重新分配,即

.

根據式(7)、式(22)可得

.

根據離合器摩擦轉矩的計算公式,可得C4離合器摩擦轉矩為

式中:sign( )為符號函數;zC4為C4離合器摩擦副數;μdC4為C4離合器動摩擦系數;pC4為C4離合器有效油壓,MPa;AC4為C4離合器有效油壓作用面積,m2;RC4為C4離合器等效作用半徑,m。

根據式(23)、式(24)可知,在此階段C4離合器摩擦轉矩的方向與輸入軸轉矩的方向相同。

根據式(22)可得

.

將式(25)帶入式(14)可得

.

根據式(15)、式(19)、式(26)可得

.

從式(27)可以看出,在升擋過程轉矩相,如果要使沖擊度最小,則需要

.

因此,在升擋過程轉矩相,如果可以通過發動機的協調控制使輸入軸轉矩的上升速率和高擋離合器摩擦轉矩的上升速率滿足式(28),就能使換擋沖擊最小。

一般情況下,升擋過程轉矩相C4離合器的控制油壓逐漸上升,其摩擦轉矩也逐漸上升,所以根據式(27)可知,如果轉矩相輸入軸轉矩可以控制,則需要輸入軸轉矩根據C4離合器傳遞的摩擦轉矩逐漸上升。由于輸入轉矩的增加一般是通過發動機增加轉矩實現的,所以對于換擋過程發動機轉矩可以協調控制的情況,在升擋過程轉矩相對發動機進行增加轉矩控制,可以減小換擋沖擊度,提高換擋舒適性。

當發動機不進行協調控制時,發動機轉矩和輸入軸轉矩基本保持不變,此時式(27)可以化簡為

根據式(24)可得

.

在轉矩相,輸入軸轉速基本不變,根據式(23)可得C4離合器主、從動盤的轉速差基本不變,C4離合器的摩擦系數基本為定值。根據式(29)和式(30)可知,在升擋過程轉矩相,當發動機不進行協調控制時,沖擊度和C4離合器油壓的上升速率成正比,且為負沖擊度。因此,為了減小沖擊度,需要合理控制C4離合器油壓的上升速率。

由于在轉矩相基本可以忽略,所以式(26)可以化簡為

.

因此,根據式(31)可以近似估計轉矩相變速器輸出軸轉矩,為換擋過程基于輸出軸轉矩閉環的動力傳動系統協調控制策略實現奠定了基礎。

3.2.3 慣性相

在慣性相中,C5離合器由結合進入分離狀態,與此同時C4離合器繼續保持打滑,直至進入結合狀態。在此階段,各構件不僅有轉矩的變動,同時伴有轉速和速比的變動,慣性轉矩作用增強。

對于理想的升擋過程,轉矩相結束時[14]滿足

TC5=0 .

將式(32)帶入式(14)式可得

.

根據式(15)、式(19)、式(33)可得

從式(34)可以看出,在升擋過程慣性相,如果要使沖擊度最小,則需要

.

因此,在升擋過程慣性相,如果可以通過發動機的協調控制使輸入軸轉矩的上升速率和高擋離合器摩擦轉矩的上升速率滿足式(35),就能使換擋沖擊最小。

根據式(14)、式(32)可得

根據沖擊度的定義可得

.

從式(37)可以看出,在慣性相,如果可以通過C4離合器的油壓控制使渦輪軸角加速度為定值,即 ,則式(37)可以化簡為

.

從式(38)可以看出,此時換擋過程的沖擊度取決于渦輪轉矩的變化速率。所以在慣性相,如果可以通過C4離合器油壓的控制使渦輪軸角加速度為定值,就能夠減小換擋過程的沖擊度。這就是慣性相離合器油壓采取基于渦輪軸角速度閉環控制的理論依據。

基于以上動態分析,當慣性相離合器油壓采用基于渦輪軸轉速的閉環控制時,實際的渦輪軸轉速下降速率基本為定值,對于以柴油機作為動力的車輛,此時渦輪軸轉速的下降速率一般較小,和 基本可以忽略,和則更小。所以結合式(32),式(14)可以化簡為

.

根據式(39)、式(40)可得

.

從式(41)可以看出,在升擋過程慣性相,當低擋離合器完全分離時,如果高擋離合器油壓能夠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例如基于渦輪軸轉速的閉環控制),使渦輪軸角速度和輸出軸角速度平穩過渡,忽略的影響,那么輸出軸轉矩和輸入軸轉矩的比值可近似地用高擋傳動比代替,該結論可用于在慣性相換擋過程的控制中近似地估計輸出軸轉矩,為換擋過程基于輸出軸轉矩閉環的動力傳動系統協調控制策略實現奠定基礎。該結論在試驗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15]。

3.2.4 2擋階段

2擋階段C1、C4離合器保持結合,C2、C3、C5離合器保持分離,TC5=0。此階段滿足

.

4 結論

(1)在運動學分析的基礎上,應用Lagrange方程進行了行星齒輪式液力自動變速器換擋過程動力學分析,得到了考慮行星齒輪系統各構件及軸系的轉動慣量的換擋過程動力學方程,為建立換擋過程模型奠定了基礎。

篇8

【關鍵詞】內皮素;縮血管活性肽;速度滑冰運動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04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872-01內皮素是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學者從豬內皮細胞中分離純化[1]。因內皮素是近年來發現最強的內源性縮血管活性肽,并有較長半衰期,有3種結構本,21個氨基酸,除了具有縮血管作用外,還有發揮多系統非血管效應,調節心臟心縮、能量代謝,參與機體血壓和局部循環調節作用[2]。基于內皮素所具有的上述生物效應,測定與研究運動員內皮素水平,探討運動訓練對運動員機體內皮素水平的影響,對進一步提示與深入探討運動員訓練生物學機制,拓展了新的研究領域,頗有積極意義。

1對象與方法

選擇迎戰十二屆冬運會速滑運動員36人(男,22人,14女),均為健將級與國際健將級運動員,年齡19-28歲,專業訓練年限6-15年。

取晨起安靜狀態下靜脈血6ml,注入試管內(加抗凝劑),離心取上清置低溫冰管(液氨),保存待測,同時測定血壓。實驗室操作按試劑盒由北京原子能科學院提供。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χ±s,D)表示,組間(對照組,健康獻血者血樣)t檢驗,p

2結果與分析

總體樣本105.6±33.9pg/ml,健康對照組55.6±14.3pg/ml,p

3討論

內皮素(ET)自從被發現起,因其具有強烈的縮血管作用,并且此種作用持續時間較長,同時,還發揮多器官、多系統非血管生物學效應[3],倍受學者們關注。在醫學領域不斷拓展,臨床各學科均進行深入拓展,有關國內外運動醫學研究者們對其生物學活性及與訓練的關系進行了多方面探討,取得了許多可貴資料,但多限于實驗室研究階段,運用到運動實踐中還需一定過程。本研究目的是盡快使這一創新技術應用到運動訓練實際中。本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員血漿內皮素水平較常人高出的倍數驚人。如何進一步探討其發生機制、定態規律以及訓練強度、訓練水平等諸方面的生物學機制是一個有意義的課題。

本資料取材于階段性夏訓練,訓練強度以有氧向無氧混合強度過渡,是否因訓練強度變化,適應過程對內素合成與分泌有影響,是值得進一步用動態手段系統監測的問題。

本文資料中有兩例血壓異常者,均為機能水平降所致。階段性訓練后產生疲勞,血壓偏高者收縮壓150mmHg,內皮素150pg/ml,明顯高出同組受試者。由于資料較少(僅1例),很難說明問題。但多數臨床資料證明,原發性或腎性高血壓與內皮素分泌水平有關。另1例血壓偏低者收縮壓低于80mmGg,血漿內皮素測值為70.6pg/ml,明顯低于同組平均測值105.6±33.9pg/ml,但高于正常對照組。進一步深入系統研究內皮素的測試指標,將對進一步研究運動訓練對機體所造成的各種影響以及生物學機制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殷松樓.運動對大鼠主動脈內皮素和一氧化碳合成酶的影響.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8,17(1).

篇9

【關鍵詞】荊楚歲時記;動物崇拜;植物崇拜;習俗流變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006-0278(2013)01-151-02

《荊楚歲時記》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寫的一部記載荊楚歲時習俗的筆記體回憶錄,也是保存到現在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專門記載古代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是以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為記錄對象。荊楚地域廣闊,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諸侯國,領地廣袤,楚成王時候就有“楚地千里”的稱號。

在《荊楚歲時記》中,作者除了提供南朝梁代時期的歲時節令習俗、農事生產習俗、祭祀以及文體娛樂習俗等寶貴民俗資料之外,還展示了動植物崇拜的習俗。楚地向來有重巫信鬼的傳統。《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貼畫雞戶上,懸葦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凡飲酒次第從小起,梁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作者多次提到“雞”,并把雞鳴和鬼怪的畏懼聯系在一起,雞是清晨打鳴的,而把雞和鬼怪聯系在一起,認為鬼怪是怕雞的,并且雞能辟邪驅鬼。然而,我們進一步考究就會發現,雖然雞打鳴可以驅邪,但是如果是母雞打鳴就被看作是怪異的事,是一種不祥的預兆。早在《尚書·牧誓》里就有這樣的記載:“古人有言,日:‘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為雌雞不能司晨,如果母雞在清晨打鳴,家里將會死人,結果會落得家中蕭條。今天民間仍然沿襲這一習俗,認為母雞打鳴是死人或者失火的兆頭。另有一種說法是,若母雞打架則被看作是要招陰天。據此,這種種說法也表明了中國古代輕視婦女地位的一種文化表現。民間還有俗信,認為公雞打鳴過早,也不是好事,夜間一更雞鳴,必定會有火災,二更雞鳴,須得防范竊賊。《史記·殷本記》說:“武丁在祭祀成湯后的第二天,有一只雉鳥落在鼎的扶手上不停地叫喚。武丁非常害怕,以為不詳。”此處又由對家雞的禁忌,引申出對野雞(雉)的忌諱。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武則天出生的那天夜里,有一群雌雉嗚叫不已,后來果然發生了武則天做女皇的事。《左傳》也記載:有一只雉鳥在宋國的太廟叫喚,后來發生了火災。《左傳·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日嘻嘻出出(杜預注:嘻嘻,熱也。出出:戒伯姬)。”“鳥鳴于毫社,如日嘻嘻”,(杜預注:“皆火災也”)。甲午,宋大災,宋伯姬卒。”。再入“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鳴,則入田以為候。”以及“斗雞、鏤雞子、斗雞子。”其中的“鳥”、“雞”等動物意象,充分體現了《荊楚歲時記》中的動物崇拜現象,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其文體及娛樂習俗。

此外,“正月七日為人日。”按董勛問禮俗日:“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以陰晴占豐耗,正旦畫雞于門,七日帖人于帳。”也即正月一日不能殺雞,二日不能殺狗,三日不能殺羊,四日不殺豬,五日不殺牛,六日不殺馬,七日不行刑。再者,“人日鬼鳥。”《荊楚歲時記》日:“正月夜,多鬼鳥度,家家槌床打戶,捩狗耳,滅燈燭。以禳之。”鬼鳥叫聲不吉利,又稱九頭鳥,俗稱聞此鳥叫聲者為兇。舟山一帶傳說聽到九頭鳥叫時,附近就有野鬼游魂。安徽一帶,早起聽到沙和尚的叫聲,俗以為必遭病秧。安徽壽春人早晨若聽見牛叫,就以為是有人欺侮。而且安徽一帶忌諱夜間聽見驢子叫,俗以為這是將有災病的征兆。這些如雞、狗、羊、豬、牛、馬等動物禁忌,傳說女蝸初創世,造世上生靈萬物,第一日造雞,二日造狗,三日造豬,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而產生上述動物禁忌。此外,民間更有“狗來富,豬來窮,貓來帶麻布(死人)”的俗語。狗來到人們住處主人會飼以糧食,豬來則要趕打出門,而貓來則是大忌,要將其捉住,在貓腿上系一塊小紅布條,才能將其放走,如果捉不到,就要趕貓上樹或者上屋才能禳災。人們之所以對這些常見的動物加以崇拜,是因為人們的潛意識中對它們有一種認同感,而這一認同感是承襲于原始的圖騰崇拜而來。人們將自己的生活與動物發生的某種現象聯系在一起,從動物的異常表現來認為是自己某種異常現象發生的征兆,這便是動物禁忌產生的思想基礎。動物禁忌還表明,在人類沒有完全消除鬼神等超自然觀念之前,人們就無法擺脫動物精神上的“糾纏”,還得通過種種禁忌來調節與它們的關系,來表示人類對它們的敬畏。

動物禁忌主要是由動物本身的反常行為引起的,而植物禁忌則主要表現為植物的異常現象,也被人們看作是吉兇的先兆。如竹子和鐵樹開花,人們以為是災難的預兆。所謂“竹子開花,人畜搬家”,“竹子開花,亡人破家”,“鐵樹開會,人亡財瞎”之說。因為竹子在常態下不容易開花;鐵樹則是常年不開花的,所以其開花被看作是怪異現象,再與民間的災禍相聯系,故而會被視為不祥。人們對于植物兇兆的認識是以植物的非正常生長為基礎的,本來不應該出現的現象而事實上卻出現了,就容易被人們視為不祥。這實質上是人們對自然界中的奇特現象的一種理解和認識。而更多的是由于植物的這些諧音名稱,除了那些名稱和不吉利的詞語諧音以外,這些植物大部分都是古老的、或是在廟旁、村后、墳塋的樹木,以及被人們崇拜并且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的植物。

篇10

作者單位:350001 福建省立醫院

通訊作者:章麗金

【摘要】 目的 探討胃動素與青壯年膽汁反流的關系。方法 對45例青壯年膽汁反流患者幽門區黏膜胃動素含量進行測定,與45例對照組進行比較,并測定膽汁反流組胃液膽汁酸濃度。結果 青壯年膽汁反流患者的幽門區黏膜胃動素含量較對照組降低,與胃液膽汁酸濃度無明顯相關。結論 青壯年膽汁反流胃炎患者胃黏膜中胃動素含量降低,可能是其發病的機制之一。

【關鍵詞】 膽汁反流; 胃動素; 胃液膽汁酸; 青壯年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motilin and bile reflux in the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ZHANG Li-jin,ZHENG Xiao-ling,LIN Zhi-hui,FANG Chao-ying.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zhou 3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motilin and bile reflux in the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Methods Pyloric mucosal motilin concentration of 45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bile reflux and 45 control group were detected.Endogastric bile acid of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bile reflux were detected simultaneously.Results The level of pyloric mucosal motilin concentration was decreased evidently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bile 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There was no distinct correlatationship among motilin and endogastric bile acid.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gastric mucosal motilin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ile reflux in the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Key words】 Bile reflux; Motilin; Endogastric bile acid;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隨著胃鏡檢查的普及,臨床上青壯年膽汁反流的檢出率比較高,但原因不明。本研究旨在通過對45例青壯年原發性膽汁反流患者幽門區黏膜胃動素(MTL)含量及胃液膽汁酸濃度的測定,探討胃動素在青壯年膽汁反流發病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非術后、幽門完整,且不伴有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腫瘤及膽道疾病的青壯年,內鏡檢查明確為膽汁反流Ⅲ度(黃色液體從幽門口頻繁涌出或(和)持續性噴射出或胃內布滿黃綠色潴留液)的患者共45例,全部均來源于筆者所在醫院消化內鏡中心2009年8月~2011年6月的門診患者,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齡19~45 歲,平均33.9歲(有5例患者胃鏡檢查前曾行24 h胃內膽汁監測確定存在堿反流)。同時選擇45例內鏡檢查無明顯異常的青壯年健康體檢者為對照者,男21例,女24例,年齡20~45歲,平均31.2歲。排除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 如消化道腫瘤,肝、膽、胰、腸道病變等,排除肝膽胃腸手術史。檢查前2周未使用胃腸動力藥、制酸劑及胃黏膜保護劑等所有影響胃動力和胃腸分泌功能的藥。

1.2 方法 對符合上述各項標準的病例組45例及對照組45例均作電子胃鏡檢查,由固定的內鏡專業醫生操作。病例組胃鏡進入胃底即抽取膽汁約4~5 ml,離心后取上清液測定膽汁酸濃度(用全自動羅氏生化儀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九強生物技術公司)。兩組均取幽門區黏膜組織塊約10 mg,漂洗,濾紙拭干,稱質量,量取冷生理鹽水(保證組織塊與生理鹽水的重量體積比為10 mg∶1 ml),與組織塊一起置入勻漿器進行勻漿,用冰凍離心機3000 r/min,4 ℃離心15 min,留取上清液測定MTL含量(MTL 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天齊生物有限公司,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和相關系數計算,α0.05,P

2 結果

2.1 病例組與對照組胃黏膜胃動素含量比較 見表1。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胃黏膜胃動素含量比較

2.2 病例組胃黏膜胃動素含量與胃液膽汁酸濃度關系比較 見表2。

表2 病例組胃黏膜胃動素含量與胃液膽汁酸濃度的

關系比較

3 討論

正常情況下也存在生理性十二指腸胃反流[1],但這種反流通常無害,因為此時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的時間短,胃竇幽門區有阻止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的能力,胃竇部充分的蠕動能將通過幽門的少量十二指腸內容物清除,故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害。但過多的十二指腸胃反流可致胃黏膜損傷[2,3]。Testtoni等[4]學者認為原發性膽汁反流可能與上胃腸動力異常有關,如MMC Ⅲ期次數減少,MMC周期延長。Bost等[5]指出胃竇幽門十二指腸協調收縮障礙特別是幽門括約肌功能異常、胃排空和小腸傳送異常等,均可能引起膽汁反流。胃-幽門-十二指腸運動失調被認為是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發病機制,因為多種胃腸激素對胃腸運動有調節作用,故膽汁反流發生機制可能與胃腸激素有關[6]。因此,膽汁反流患者可能會有胃腸激素的相應改變。

胃動素(MTL)是由2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一般認為,胃是胃動素作用的主要器官。作為興奮胃腸運動的腦腸肽,MTL具有強烈刺激上消化道的機械活動和電活動的作用。Yang等[7]發現,胃排空與血漿MTL水平密切相關。MTL對胃運動和胃電活動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且作用時間持久[8]。它作用于消化期綜合基電Ⅲ相,促進消化間期Ⅲ相收縮,是啟動消化間期胃腸移行性復合運動的重要激素。在消化間期,MTL呈周期性釋放,引起胃和上部小腸產生消化間期綜合肌電Ⅲ相,并誘發胃強烈收縮和小腸明顯的分節運動,這種收縮活動的生理意義可能是對胃腸腔的內容物起著一種潔掃作用。由此可見,MTL具有促進胃腸運動、加速胃排空的生理功能。胃排空與MTL水平密切相關。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大量的研究發現,大多數有胃排空延遲的患者,MTL減低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變,MTL是對十二指腸胃反流起抑制作用的胃腸激素之一[9]。本研究發現膽汁反流組患者幽門區黏膜MTL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胃黏膜MTL含量降低與膽汁反流的發病有關。MTL的不足可導致胃腸平滑肌松弛、胃張力及蠕動減弱,胃排空時間延長,胃液潴留增加[10,11],為膽汁對胃黏膜的損害提供了時間和條件。

膽汁酸是十二指腸反流液造成黏膜損傷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種具有很強“皂化”特性的親脂性類固醇,對黏膜屏障具有明顯的破壞作用。本研究發現內鏡檢查同為膽汁反流Ⅲ度患者,胃液膽汁酸濃度差別很大,這可能是膽汁反流患者胃黏膜存在不同損害及癥狀輕重的一個原因,它們之間關系如何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因條件所限,本研究僅檢測瞬時胃液膽汁酸濃度,發現胃黏膜MLT含量與瞬時胃液膽汁酸濃度無明顯相關。原因可能是:(1)胃黏膜胃動素含量降低與膽汁反流程度不相關。(2)膽汁反流患者胃動素的降低僅是其發病機制之一,另有多種因素參與。(3)膽汁反流是間歇性的,且個人的膽汁中膽汁酸含量各有不同,瞬時胃液膽汁酸濃度的高低不能反映膽汁反流的嚴重程度,至于具體原因有待于深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胡品津.膽汁反流性胃炎.中華消化雜志,2002,2(1):45-46.

[2] Nakamura M,Iamnm K,Kamada T,et al.Duodenogastric reflux is associated with antral metaplastic gastritis.Gmarointest Endose,2001,53(1):53-59.

[3] Clum Dc,Fan YM,Lin CK,et al.Rouxen-Y reconstruction after distal gastrectomy to reduce enterngastrie reflux and Helicebaeler pylori infection.J Gastrointest Surg,2007,11(12):1732-1740.

[4] Testtoni PA,Fanti L,Passaretti S,et al.Man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interdigestive antroduodenal motolitily in subjects with fasting bile reflux with and without antral gastritis.Gut,1989,30:443-448.

[5] Bost R,Hostein J,Valenti M,et al.Is there a abnormal fasting duodenal reflux in non-ulcer dyspepsia.Dig Dis Sci,1990,35:193-199.

[6] 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原發性膽汁反流性胃炎診斷的探討.中華內科雜志,2003,42(2):81-83.

[7] Yang M,Fang D C,Ii Q W,et al.Effects of gastric pacing,gastric emptying and plasma motilin.World J Gastroenteorl,2004,10(3):419-423.

[8] 趙國茹.胃腸激素對胃運動的影響.青島大學學報,2001,3(1):87-89.

[9] 何杰雯,莫劍忠.十二指腸-胃反流與胃炎關系的研究進展.國外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4,24(2):93-96.

[10] Siadati M,San MG.Role of extrinsic innervation in reteave of motitin and pattetns of upper gut canine motihty.J Gastrointest Surg,1998,2(4):36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