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拼音測試卷范文
時間:2023-04-03 02:50: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年級拼音測試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二、測評時間 漢語拼音部分教學結束之后。
三、測評內容
(一)測評學生能否準確地拼讀漢語拼音音節。
(二)測評學生能否準確地認讀教材中漢語拼音部分要求認識的生字。
四、測評方法
(一)測試方法
1.拼讀音節的測試方法。
(1)使用四年級以上各冊語文教科書后的生字表,讓學生認讀生字上的音節。
(2)可以從生字表中的任何一行開始讓學生認讀。認讀50個音節,統計認讀的正確率。
(3)學生拼讀時,教師不催促,不作提示,只對讀錯的音節做上記號。如果學生開始拼錯,后又自行糾正,應視為正確。
(4)測試個別進行。可由教師進行測試,也可培訓幾個高年級學生幫助測試。
(5)測試開始時的指導語:“請你從這一行開始拼讀生字上的拼音,要看清楚,讀正確。”
2.生字的測試方法。
(1)用漢語拼音部分所學生字組成的句子讓學生認讀。提供兩套測試卷供教師選用。(見附件1)
(2)每套測試卷含漢語拼音部分所學的50個生字,少數幾個未學過的字加注了拼音。學生認讀時教師不催促,不作提示,只對讀錯的字做上記號,學生開始讀錯,后又自行糾正,應視為正確。加注拼音的字學生如果讀錯不必作記號。
(3)測試個別進行。可由教師進行測試,也可培訓幾個高年級學生幫助測試。
(4)測試開始時的指導語:“請你準備一下,把這幾個句子讀一讀,要看清楚,讀正確。”
(二)評價方法
1.拼讀音節方法和認讀生字均為50個。對學生的測試成績以給“星”的方法進行評價。
50個全部讀對,給5顆星。
讀錯1-5個,給4顆星。(認讀生字中,相同的字只算一個,下同。)
讀錯6-10個,給3顆星。
讀錯11-15個,給2顆星。
讀錯16-20個,給1顆星。
讀錯21個以上,暫不給星。
2.鼓勵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復習。可根據他們自己選定的時間再作測試,有進步就給加“星”。
五、統計分析
測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測評后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統計分析。
(一)對學生個人學習情況進行記載和分析,作為學生語文學習情況的檔案資料。(見附件2)
(二)對全班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找出成功之處和薄弱環節,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改進和完善以后的教學。(見附件3)
附件1
認讀生字測試卷(一)
生字數1.我愛爸爸、媽媽和老師。72.天下過雨了。53.你畫云朵,他畫山水,我畫花草。94.哥哥騎車,弟弟讀書,文文洗衣服。105.左邊(biān)有大片田地,右邊有一條小河,小河上(shang)有橋。116.雞吃米,牛和馬吃草,白鵝吃小魚。8
認讀生字測試卷(二)
1.我聽tīng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話。82.天上(shang)有白云,有飛機。地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113.你讀書,他畫畫,小樂在家洗衣服。124.小雞愛吃米,牛馬愛吃草,大白鵝愛下河。105.一朵花 一條魚一片田地一個哥哥一個弟弟9 共50字
附件2
漢語拼音部分測試成績登記表
時間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
序號姓名 認讀生字
成績(打星)讀錯音節成績(打星)讀錯生字1
2
3
4
5
附件3
漢語拼音部分測試結果統計分析表
_______省_______市_______學校 一年級_______班 學生人數_______
拼讀音節測試認讀生字測試成績統計 人數百分比 人數百比分5顆星
5顆星
4顆星
4顆星
3顆星
3顆星
2顆星
2顆星
1顆星
1顆星
未得星
未得星
錯誤率較高的音節生字
經驗總結與改進措施
對教材編寫的修改建議
篇2
一、學生考查情況
參考人數25人,90-99分23人,80-89分2人,最低分87.5分,及格率100%,優秀率100%。
二、卷面的具體分析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主要考察學生的拼讀、寫字能力。雖然大部分學生都已掌握了拼音,完成得不錯,但個別學生拼讀不認真,有寫錯別字的。例如:把“玉米”寫成“魚米”,把“村子”寫成“寸子”。
第二題:連線,要求學生把漢字和對應的音節連起來,主要考察學生的識字、拼讀能力。“視”和“紙”因為平時出現的頻率不多,又不仔細看拼音,部分學生連錯。
第三、四、六題:形近字對比組詞、選字組詞,寫反義詞,主要考察學生識字掌握能力、組詞和理解字義的能力。這兩題,只要是學過的字,大部分學生都完成得不錯。
第五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受閱讀和識字量的限制,有些學生是用詞不當,有些是知道填什么卻寫不上字,有好幾位同學把“美麗”“快樂”“一首”寫錯。
第七、八題:把句子補充完整和詞語排成一句通順的話,考察學生語言積累的能力。對于剛接觸句子的一年級學生來講有點難,屬于提高題。但平時練習的不少,所以大部分學生完成不錯,少數學生有漏標點或排列錯誤。錯例有:北京是祖國的首都。
第八題:是考察學生原文背誦的情況。大部分學生都完成的不錯,只有個別同學把“河、海”寫錯。
第九題:閱讀理解,主要考察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第二小題讓讀拼音劃出文中的詞。部分學生漏劃;第三小題是短文內容填空,卷面中出現漏泄較錯寫,說明對短文理解不夠。
第十題: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說說為什么喜歡,是考察說話寫話能力,對剛識字的一年級有一定的難度。有些同學雖然用拼音和字寫得不少,但沒能達到要求。例如:有些同學羅列了很多的小動物,卻沒有說出喜歡的原因。
三、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教學措施
在對檢測試卷和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之后,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以下幾方面需要重視:
1、對于漢語拼音的教學,一定要把握好工具性,培養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的能力。
2.在平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說完整的句子。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擴大學生知識面,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鞏固識字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做事細心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注重加強對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善于挖掘教學資源,設計一些寫話的拓展練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思維,努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交流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5、關注學生個性差異,讓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年齡特征、性格特點、知識儲備等不盡相同,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誘導學生展現個性。特別是學困生,老師應多關注他們,讓他們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篇3
一、我校學生所使用的教科書均為上級部門規定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 的教學用書。音樂、美術等部分學科使用了循環教材。
二、教輔材料由學生自愿購買,愿意購買的同學填寫自愿認購表,學校及 新華書店各持一份,其中: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自愿購買了新華書店配發的《語文練習冊》、《數學練習冊》、《語文探究》《數學探究》3至六年級《英語練習冊》、《英語探究》、《品德與社會練習冊》《科學練習冊》《當代小學生》、《拼音報》 這些教輔都是由上級統一配發并通過了評議的教輔材料。
三、對于以上教輔用書,嚴格控制教材教輔資料,加強學生用書,規范管理,學校按省教育廳和上級主管部門當年審定的書目,由學生自愿向新華書店購買。堅決不征訂其他各種練習資料和復習用書,同時也不向學生推薦其他學習資料,并嚴禁教師向學生推薦練習資料和復習用書,以避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存在的問題:
由于部分家長一味追求學生成績,不講求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要 求孩子完成學校布置的適量作業之余,又盲目的給學生購買了一些參考資料, 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成為減負增效工作最大的障礙,為此我們也要求學生除了新華書店配發的學生自原認購的教輔材料外,學生及家長購買的其它教輔材料一律不得帶進校園。但在工作中,仍需要我們堅持依法治教,隨時加強督查與自查整改并舉,切實處理好減負與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關系,建立為減輕 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提高教育質量長效的機制。
中心小學
2015年1月
教輔資料自查報告(二)
篇4
一、忽略一些看起來不完美的細節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很容易看到學生的缺點、問題和錯誤,但缺乏對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缺點、問題和錯誤的探究。其實,當教師深入探究之后,就可以忽略一些不完美。
忽略一些“不規范”。有個學生小謝,“破壞力”驚人,對教師的很多指令與要求,經常性地大聲拒絕,甚至對著干。教師的教育、批評,總是招致他的反駁。有一次開學典禮是在操場上舉行,時間長了些,9月初的陽光熾熱,小謝漸漸不耐煩,不停地伸胳膊踢腿,在隊伍中顯得格外突兀。我們班的副班主任試圖走過去批評他,我阻止了年輕的她。我對她說:“小謝雖然站不好,但他沒有影響到他人。唯一不好的后果是會導致班級整體形象不好看,有可能被檢查的學生扣分,使我們班在文明班級評比中得分偏低。我覺得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現在伸胳膊踢腿能夠釋放他的情緒。這樣等他回到教室后就能正常上課了。如果現在嚴厲制止他的這種釋放與調節,等會兒在課堂上他就有可能爆發。”對于這種沒有影響到他人的“不規范”,教師不妨忽略。
忽略一些“不認真”。我的二年級班上,有個聰明的孩子,他的知識面很廣,閱讀面也大,學習能力強。在他一年級時候,就經常看厚厚的沒有拼音的書籍,會分數運算,英語也有各種超前學習。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講述的他已經掌握,就會低頭看課外書。只要他不發出聲音,對于他的不認真聽課我總是忽略不計,而是留給他更多的時間看課外書,滿足他自己的學習需要。
忽略一些“不嚴謹”。四年級班上有一個孩子,學習有些障礙,語文單元測試只得8分,英語保持在50分上下。每次講評英語練習冊、單元測試卷或者階段性練習題時,我都習慣于講解一道題然后讓學生訂正。每次訂正時,他總是抓過同桌的練習冊或者卷子飛快地照著正確答案訂正。其實很多答案我都寫在黑板上,但對于他這樣的孩子,每次在黑板上找答案再低頭在卷子上找題目,都會是個有點困難的過程。他看文字的時候容易跳行,很難一下找到要看的內容。如果讓他對著黑板訂正,他就可能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完成訂正。而延續到課后訂正,既不能保證質量,也影響他的課間休息。所以,對他這樣不嚴謹的訂正方式我選擇忽略,并在批改訂正的時候會肯定他:“要訂正的題目沒有缺漏,而且都正確。”這會讓他在比較大的學習壓力下,尚有相對寬松的空間可安放身心。
二、忽略一些可以用來呈現整齊劃一的機會
在城市中,很多學校班級多、班額大,學生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首要問題。去做操、去餐廳吃飯、去專用教室上課、去會場、放學……一切活動都需要排隊。的確,排隊是保證學生在校安全的一項有效措施。
但是有的教師似乎不記得排隊的這個初衷了,相反把排隊理解成展示班容班貌的契機,因此不放過所有的排隊時機,用各種方式來展現自己班級的整齊劃一。
有的教師要求學生不停地喊口號“一二一”,哪個學生沒有大聲喊口號,就會招致批評。有個教師朋友,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我:“我們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喊‘一二一’,有一次我自己跟著學生從教室門口一路喊到校門口,嗓子都喊疼了。我第一次發現這樣做太不人性化,后來我再也沒有讓我們班的學生這樣喊口號。”我真希望要求學生一路喊口號的教師自己去試一試,去體驗一下嗓子和心靈的感受。
有的教師要求學生一路不停地背誦語文課文、背誦數學計算法則,偷偷講話、不認真背誦的學生會受到批評。孩子們行走時,連自由思考或者沉默不語的權利都沒有,長此以往,學生還有多少學習熱情?
班級行走的時候要排隊是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在行走過程中保持隊伍的基本整齊也是應該的――還是為了安全。但是,在孩子們行走的過程中,小聲交談并不影響他人,靜靜地思考可以保持心靈自由,愉快地東張西望可以維護對世界的好奇。教師可以忽略一些呈現整齊劃一的機會,讓孩子更像孩子,而不是像軍人出操或者像機器人方陣。
三、忽略一些可以用來教育學生的時間段
同樣因為學生人數過多,很多學校實行分批就餐、分批放學。這樣導致很多班級會有“等待時間”,等待就餐或等待放學。這個時間不在課程表上體現,分別由正副班主任輪流去掌握照看。
很多教師會充分把握這些等待的時間,用來讀讀、寫寫、算算。但其實學生在經歷了半天或一天的學習之后,他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而這些“不靜心”容易招來教師的批評,教師也容易為這些“不靜心”而生氣。
其實,教師完全可以給予孩子足夠多的自主安排時間。在等待用餐的時間,我習慣讓學生安靜地畫畫、折紙、看書或者趴在桌子上休息。在等待放學的時間,我喜歡讓孩子們背著書包在走廊里等待――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自由交流,只要別離開你在隊伍中應該待的位置;個別需要訂正作業的孩子留在教室里,完成作業后就可以去走廊等待放學。這樣,每天在走廊里等待放學的時間就成為孩子們心靈最自由的時光,他們會盡量提前完成作業,免得減少與同學們自由聊天的時間。
不是所有的時間都要用來教育學生的。這樣等待用餐、等待放學的時間,教師完全可以忽略。事實上,越多忽略一些可以用來教育學生的時間,學生就多一些心靈自由的時間,教師也少一份可能的煩惱和疲憊。
【結語】
忽略,并不等同于放任不管,何況只是忽略一些不完美、一些所謂的機會、一些碎片時間,以及其他一些小細節。在對孩子足夠理解的前提下,適當的忽略其實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并更好地維持他們心靈的自由。
越多“適當的忽略”,孩子們的在校生活會越愉快,教師的精神負擔會越輕松。而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哪些是不可以忽略的,這要基于教師對孩子的了解、理解與愛護程度,也基于教師對教師職業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