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2:42: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父與子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兒子自從有了自行車以后,每天上學都要比其他兄弟早到1小時,放學也自然是比其他兄弟要省力。然兒,兒子也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一片厚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當地某重點中學……
時光荏苒,一晃,過去了五十多個春秋。父親以由當年的體魄強健變為替弱多病,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了。
兒子成人以后,并沒有像兒時的承諾那樣贍養年老的父親,而是不為父親花一分錢,買一樣東西,更別說贍養老父親了。
一天,父親得了重病需要用錢醫治,兒子對此仍是置之不理,父親對此大失所望。于是,想到兒子那里去借一些醫藥費,沒想到兒子竟鐵石心地說,“算了吧,借給你。不就等于把錢扔進無底洞?”
父親無言。沉思。
兒子的一番讓父親絕望了 ,痛心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手調教出的兒子,會這樣對他。走投無路之時,父親找到了銀行用房子抵押貸了款,而且當著兒子的面說,“我要將房子捐給社會,死后就算沒人給我披麻帶孝,也死兒無憾。”
聽了父親的話,兒子開始畏懼了。他怕父親向法院他,不贍養老人。更怕父親將這一筆不小的房產捐給社會。
但兒子深深的明白,自己無法奪回父親對他的信賴,父親對他已經心恢意冷了。更無法將房產轉移到自己的名下。苦思冥想之后,他竟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 ——讓父親早登極樂。
這件事的實施比預想的更加順利,順利地讓人感到心情難過。于是,他在眾人面前“哭”得有聲有色,真是古往今來的一大“孝子”
就在他以為可以順理成章的把房子賣掉時,一個噩耗傳到了他的耳朵里——父親早在臨死之前,在司法部門立了遺囑。
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般擊中了他的要害,“這下完了,想不到,你這家伙這樣黑。我的房產沒了。”兒子指著父親的相片一頓臭罵。
次日,他來到司法部門,想看看遺囑到底是怎樣寫的。當遺書交道他的手里時,他不感看,因為他知道著分遺產一定沒有他的份兒。
鼓起勇氣,他打開了遺書,結果讓他驚呆了,他不知道是喜是憂。憂——他沒有得到全部的遺產。喜——他得到了50%的遺產。
原來,父親知道兒子的生活很艱苦,但又不想讓兒子得到全部的家產,所以留給了一半給他。
兒子開始悔恨當初所做的一切,他恨自己,恨自己為金錢所做的事。為了贖回自己的罪惡,他決定把所有的遺產全部捐給社會。
篇2
兒子:哇塞,家里的柿子樹長那么大了,而且都結柿子了。好想吃呀,可惜老爸不讓摘下來吃,不能硬攻,只能智取了……兒子回到家,看到爸爸在書房里看書,心里想:有辦法啦!便對爸爸說:“我想看那幾本厚厚的書。”
父親嘴里叼著煙斗滿臉疑問:你平時不愛看書,今天為什么想看呢?兒子:爸爸~就是想看一下,沒什么的。而且屋子里煙味兒太濃,我去到院子里面看吧。父親:那好吧,要認真看學知識。兒子頂著書走出了家門。
父親越來越得意:兒子終于知道讀書了,我真高興。父親想去院子里看看兒子的讀書情況如何,便不慌不忙地走過去推看家門。
父親看到眼前的一幕,煙斗都從嘴里滑了出來:兒子正踩著那幾本書小心翼翼地摘柿子。父親生氣的把胡子翹了起來:這個臭小子,原來沒讀書,而是用書在摘柿子,氣死我了!
廣西南寧西鄉塘區南師附小五年級:快樂飛虎小v
篇3
星期一晚上,我在做作業時,看見爸爸的身旁放了一個圓圓的鏡子,我一點兒也沒有在乎。
過了一會,我的頭離紙有一點兒近,但我知道爸爸每次回頭椅子都會響。可爸爸這次沒回頭,忽然就大聲說了一句:“冬冬,注意眼睛!”“呀!”我大叫了一聲,差一點我就快被嚇暈了。我摸了一下心臟,感覺到心跳比平時快了好幾倍,我對爸爸說:“老天啊,你聲音小一點兒好不好?我的魂都快被你嚇掉了。再說,你怎么知道的?”爸爸回答說:“你自己看一下就明白了。”我抬頭一看,正是他身旁的小鏡子出賣了我。
我怕它再照著我寫字姿勢不對,就一直盯著那個鏡子,盯了一會兒,我眼睛累了,便又開始寫字。過了一會兒,我離紙張又有一點兒近,爸爸又叫到:“冬冬,眼睛!”我氣得直跺腳,一氣之下,我把他的鏡子給沒收了。我想:這一下子鏡子沒了,他的計劃一定也完蛋了,我總算是可以自由自在寫字了。誰知,幾分鐘后,他又叫到:“冬冬,寫作業不要玩!”我抬頭一看,他正在用QQ視頻頭看我,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遮擋視頻看我,但都沒有成功。突然,我想到了我從爸爸那里繳獲過來的鏡子,于是我把鏡子放在寫字臺燈下,調整好鏡子反射角度,使光線對著視頻頭照射。爸爸說:“咦?怎么白茫茫的一片?”他回頭一看,發現我正在搞惡作劇,所以他的視頻頭才會白茫茫的一片。
哈哈,我利用光學反射原理戰勝了爸爸的尖端武器,心里真是高興。但是,我趴著寫字的壞習慣我還是要努力改正的。
四川成都青白江區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小學三年級:楊櫟冬
篇4
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熱淚。那深深的父愛,父親為了兒子堅強、堅定的精神使我感動。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地震中的父與子廢墟里一片漆黑,空氣中都是灰塵,時不時的會有一些余震,把周圍脆弱的地方震塌。
這時有一個小女孩說話了:“這里好黑呀,我好餓呀!”又有一個小孩子說:“我們會不會一直被埋在這里呀,我感覺渾身難受!”“我好想爸爸媽媽呀!”一個小女孩哭著說。這時一直沉默的阿曼達說話了:“沒關系,同學們,我的爸爸會來救我,這樣我們就會得救了。”那個小女孩站起來,擦了擦眼淚,哭著說:“那你的爸爸會……會不會不來救我們呀!”“不會的!”阿曼達站起來,堅定的說,“我的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因為我的爸爸說過‘不論發生什么,爸爸總會跟我們在一起’同學們,讓我們打起精神來,等待救援吧。”“對!我們要打起精神來,不能放棄!”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阿曼達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
愛的力量——《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愛如山一般宏大;愛如海一樣廣闊。
“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是《地震中的父與子》告訴我們的。文中的父親用特別的方式偉大地實踐了這一諾言,證明了愛的偉大。兒子也因為對父親的愛深信不疑,從父愛中獲得力量,拯救了自己和同學們。
因為愛,堅硬的水泥、鋒利的鋼筋,也能被雙手挖開;因為愛,廢墟中忍受38小時的艱辛,也能創造出生還的奇跡。父親兩天一夜拼命的挖掘,是什么支撐著他在堅持?是愛。兒子在黑暗的廢墟中艱難的等待,是什么讓他戰勝了死亡的危險?是愛。
愛如食物一樣支撐著父愛;愛如蠟燭一般照亮了兒子。廢墟中的堅持,廢墟外的堅強。兩個相互愛的男子漢,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今天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寫了父親知道地震后就去救他七歲的兒子,他懷著堅定的信念去救他七歲的兒子。他挖了38個小時的時候,聽見了他兒子的聲音,兒子說:“爸爸我就知道你會來救我,你先救我14個同學把。”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還記得5。12大地震嗎?有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他兒子,他挖了5小時啊!終于挖到他兒子了,連忙把他送醫院。兒子說:“爸爸你還記得一句話嗎?你說過只要你還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的,爸爸你承諾了你的話。”
多么鎮定的父與子啊!多么堅定的父親啊!多么信守承諾的父與子啊!
愛多么的偉大,多么頑強啊,只要人的心中有愛和信念就一定會成功!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到過這樣一則感人的故事:
在大地震的混亂之中,年親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就沖向兒子的學校,他堅信兒子會與他在一起。
兒子的學校成了雜亂無章的瓦礫堆。年親的父親不顧他人勸阻,用手不停地挖瓦礫堆,堅信能找到兒子。
在父親的不斷努力下,三十八小時后,兒子與同學雙雙獲救。兒子在離洞口最近的地方,但他先讓其他同學出來,自己最后出來。兒子出來的那一刻,父親拉住他的手,說出了自己常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管發生什么,我總會與你在一起”
這是一對用愛創造奇跡的了不起的父與子。兒子的了不起在于團結謙讓,父親的了不起在于信守諾言。總而言之,這巨大的精神力量來自對父親的真誠諾言;奇跡的出現來自于偉大的父愛。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后感有一次,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有一個男孩兒在一所學校遇難,當他的父親安頓好妻子后,沖向孩子的學校,想救出兒子,有好幾人在阻止他,但都沒作用。最后,父親救出了兒子……
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熱淚。那深深的父愛,父親為了兒子堅強、堅定的精神使我感動。
以前,母親關切地照顧我;父親細心地教導我,我都不在意。但是在這個時候,我才真正體會了母愛的偉大,父愛的堅強!
親情是人間至高無上的寶貝,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親情,就像失去鳥巢的雛燕,也像沒有根的小草。這時,對他來說,生活根本沒意義。因此親情是寶貴的,是多少金銀財寶都換不回來的東西,所以我們應該去珍惜它,愛護它。
篇5
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后,一位年輕的父親與他兒子的故事。父親跑到兒子的學校,看到一片廢墟的時候,他沒有放棄,堅持要從廢墟中救自己的孩子。而其它孩子的父母看到一片廢墟時都悲觀失望地走了,路過的人見到他在廢墟中不停的挖,不僅沒有幫助他,還勸阻他,甚至以為他瘋了。可他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堅持不懈地挖掘,終于創造了奇跡,救出了兒子和14名同學。
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一句多么樸實、真摯的話!它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至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信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天崩地裂,強烈的父愛給了父親極大的勇氣使他和兒子生死不離、永不放棄!這種愛,就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我從這對父子身上不由地想到了汶川大地震后發生后無數的感人故事!多少父親、母親在地震那一瞬間用身軀擋住了石板,救下了孩子。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愛需要勇氣,勇氣能創造更大的愛!
篇6
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自從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之后,感觸極深。《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了:在落杉機發生 了一次大地震,有一座學校倒塌,有許多孩子還沒有被救出來,有一位父親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經過36小時的挖掘,終于救出了自己的兒子。讀到了這里,淚水模糊了我的雙
眼,眼淚奪眶而出,多么偉大的父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呢?是愛。要是沒有這位偉大的父親堅持不懈的毅力,沒有愛的動力,就沒有那么多的生靈。愛的力量勝于一切!
愛隨處不在。記得有一天早上,由于我要掃地,來到特別早,到了校門口,我低頭一看,忘記帶紅領巾了,我在校門口踱來踱去,著急的焦頭爛額。爸爸起床之后,看見我的紅領巾放在桌子上,他猜想,一定是我忘記戴了,就托人給我送來,當那位同學遞給我時,我十分感動自從去年媽媽出去打工之后,爸爸又當爹又當媽,上午還沒有到下班時間就偷偷從崗位跑回家給我做飯,有時爸爸文章沒寫好,挨領導批評也從不在我面前發泄。我喜歡吃稀飯,每天中午他就早早的給我煮好稀飯,雖然他不愛吃,但是爸爸還是樂呵呵的陪著我吃,不知有多少次,爸爸偷偷買著方便面嚼者,可我了,常常在爸爸面前發脾氣,這是為人子女應做的嗎?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小小的我駛向彼岸,是愛的動力,是愛的決心,是愛的毅力,是愛的自信,才使我到達彼岸,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愛是高尚的,愛是崇高的!
愛的力量高于一切!
篇7
這篇課文主要講: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沖向孩子的學校,當時學校已塌,孩子生還的機會渺茫,別人都放棄了尋找孩子,只有一位父親堅信兒子在等著他的救助。父親不停地挖掘,終于聽到了瓦礫底下孩子的聲音,在路人的幫助下,開辟了一個出口,救出了孩子。
地震發生后,在學校倒塌的廢墟上,一位滿臉灰塵,雙眼充滿血絲的男子趴在瓦礫堆上挖著、挖著、、、、、、當我讀到“挖至第38個小時”這兒,我不禁在心里贊嘆:天哪!38小時就是一天零14個小時,是什么力量促使這位父親不顧安危和疲勞,去挖掘學校的廢墟救兒子?是偉大父愛和他作為父親對待兒子的責任心!繼續讀,我認為兒子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信任父親,相信父親,相信父親對他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總是和你在一起。所以他就這樣,等待著父親來救他,而且,他不斷給予同學們鼓勵,讓同學們有信心。最令人驚嘆的是他說的一句話,“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無論發生什么事,你都會和我在一起。”7歲的孩子,竟然會在如此危險的關頭,讓同學先離開危險,若沒有對他人的那種責任心,他一定會先顧著自已上來。
相比,我十分缺乏這種信任,別人好心要幫助我,我生怕人家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不領情;還有幾次,我讓媽媽給我買東西,由于當時沒時間,媽媽許諾下次給我買,但是我不相信,硬要她當時給我買。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對別人要信任,要有責任感;在危險時,要給人以鼓勵和自信心。
父愛,偉大!
篇8
當阿曼達從廢墟里出來以后和他的爸爸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阿曼達對爸爸說:“爸爸,我知道你一定會來救我的,因為你對我承諾過不論發生了什么事,你總會跟我在一起。爸爸,你和媽媽還好嗎?有沒有受傷?傷得重不重?”爸爸笑著說:“阿曼達我的兒子,謝謝你的關心,我和你媽媽都沒事的。現在你平安了,真是太好了。”阿曼達激動地說:“爸爸,謝謝您!”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再一次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他們回家后,兒子向自己的母親講了自己的事,而且并說了當時的心情:“媽媽,我在廢墟底下非常害怕,可我想起了爸爸對我的承諾我就不怕了。”他們一家三口幸福的坐在沙發上談了整整一夜。
篇9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以為父親安頓好妻子,去救兒子。38小時過去了,父親救出孩子和14個小孩。他們無比幸福的擁抱在一起。
文中最催人淚下的是這句:“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它讓我想象出那位父親挖了36小時,而且不停歇,肯定非常疲勞,我們通常學習4小時就叫苦連天,而他為了完成諾言卻堅持了下來了,那是多么動人的場面。堅持創造出乎意料的奇跡,如果他當時放棄了,就不會再見到自己的兒子。
父親救出兒子,當然離不開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在廢墟下心中一定充滿信心:爸爸肯定在找我,他會遵守自己說過的諾言!只要他活著,一定會救我和同學出去的!他說過不論發生什么總會跟我在一起!接著他組織大家:“大家不要慌!總會有人救我們!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救我們出去!在這里,不亂動,總會出去的!再堅持一會兒!堅持就是勝利,我們不能放棄!”
堅持,創造奇跡。如果父親不堅持救出兒子,兒子不堅持等待父親,他們就不會在39小時候相見和擁抱。
高三:ibelet
篇10
幸福魚
在我兩歲多的時候,爸爸就去世了,從此,在我的記憶中,就永遠地沒有了爸爸。我和媽媽相依為命,艱難地生活著。媽媽在家種爸爸留下的四畝地,因為經濟的拮據,我的衣服總是買最便宜的,而且每次買的時候,總要買大一些,以便能多穿兩年。我們一年幾乎不在外面吃飯,媽媽雖然只是買些時令菜,卻能做出最可口的飯菜,就這樣,我們的日子在清貧中一天一天地過著,不幸的是去年冬天,媽媽突然又身患重病,我們的境況更加地艱難起來。看到別的同學吃得好穿得好,又一家三口生活得團圓美滿,我就想:我是一條可憐的小魚,游蕩在苦難的河流中......
2005年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老師把我叫了去,說根據上級“兩免一補”的文件精神,將對貧困生免除雜費、課本費,考慮到我的家庭情況,可以讓我的媽媽打申請報告。真的嗎?如果真如老師所說,能免除雜費和書費,對于經濟不濟的我們家來說,那真是一件喜事啊!回到家里,我把情況向媽媽說了,愁眉不展的媽媽露出了笑顏,說:“真的嗎?”我把老師給我的申請表拿出來遞給她,媽媽細心地看了又看,問我要了筆認真地填寫起來。
一個星期以后,老師告訴我,我的雜費和書費可以免了。因為我們的申請已經批準了,按政策應該免除雜費和書費。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媽媽忽然結巴起來,我知道她那是激動的。媽媽說:“還是黨的政策好!”媽媽說著,眼圈紅了,眼睛里面濕濕的。我看著媽媽,覺得喉頭緊噎著,也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出了家門,站在陽光下,我忽然覺得,我是一條幸福的魚,在愛的海洋中快樂地遨游著。以前,我擁有著同學和老師的關愛,現在,我更加感覺到來自黨和國家的關懷,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快樂呢?在愛的浪花匯聚成的激流中,我要做一條積極向前、永無休止的幸福的魚!(指導教師:劉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