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收制度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3 04:55: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房地產稅收制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房地產稅收制度

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論文

一、我國房地產稅制現狀

1.我國房地產稅制的歷史沿革。為了剖析我國房地產稅制缺陷及其制度根源,先回顧我國建國以來房地產稅制的歷史沿革。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1)房地產稅制初創階段(1949-1970年):1950年新中國稅制建立,地產稅、房產稅、契稅和遺產稅也隨之而建立。同年6月,中央政府決定遺產稅暫不開征,而房產稅和地產稅合并為房地產稅??梢?,此階段我國房地產稅制體系僅由房地產稅和契稅兩個稅種組成。

(2)房地產稅收萎縮階段(1971-1983年):1973年,把對國有企業課征的城市房地產稅并入工商統一稅中征收。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土地的全部國有化、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的住房所有權的國有化,房地產稅收的課稅范圍日漸萎縮。

(3)房地產稅制恢復與建設階段(1984-1990年):1984年起,在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的大環境下,隨著城鎮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產商品化日趨完善。1984年將地產稅劃出,并更名為土地使用稅;1986年恢復課征房產稅;1987年開征耕地占用稅;1988年開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4)房地產稅制的改革與完善階段(1991至今):1994年我國稅制改革,對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和課稅范圍進行了修改,同時增加土地增值稅;并提出計劃開征遺產稅,但至今未實行。此后,國務院及有關部委不斷有新修改的稅收條例頒布實施,使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日漸完善。2006年國務院九部委的“國六條”規定:從2006年6月1日起,對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個人購買普通住房超過5年(含5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免征營業稅;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超過5年(含5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售房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

查看全文

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研究論文

摘要:對房地產的開發、保有、使用和轉讓等活動課稅構成了房地產稅制的主要內容。目前,我國房地產稅制涉及的相關稅種達12個,但一方面顯得紛繁復雜,有重復征稅之嫌;另一方面又存在與房地產經濟發展不協調,與國際慣例不接軌,弱化稅收宏觀調控功能等問題,如何進一步完善現有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成為我國下一輪稅制改革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本人認為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亟待改革。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房地產稅制的設想,同時進一步完善有關房地產稅收配套制度和政策等主張。

關鍵詞:房地產制度改革完善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及發展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在全國統一的新的稅收制度建立以前,為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穩定,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區的人民政府暫時可以繼續按照自己制定的稅法征稅,來不及制定新稅法的新解放區則可經暫時沿用原國民黨政府實行過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稅法征稅,其中包括不同名目的房產稅、土地稅和房地產有關的一些稅收,如契稅、印花稅、所得稅。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開的首屆全國稅務會議上,確定了統一全國稅收制度,稅收政策的大政方針和擬出臺的主要稅法的基本方案,確定全國范圍適用的稅收為14種,其中涉及房地產的稅種有房產稅、地產稅、工商業稅、印花稅和遺產稅。上述內容截入了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新中國稅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稅政實施要則》。此外,各地普遍征收契稅。遺產稅始終沒有立法開征。

(二)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發展

查看全文

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對房地產的開發、保有、使用和轉讓等活動課稅構成了房地產稅制的主要內容。目前,我國房地產稅制涉及的相關稅種達12個,但一方面顯得紛繁復雜,有重復征稅之嫌;另一方面又存在與房地產經濟發展不協調,與國際慣例不接軌,弱化稅收宏觀調控功能等問題,如何進一步完善現有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成為我國下一輪稅制改革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本人認為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亟待改革。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房地產稅制的設想,同時進一步完善有關房地產稅收配套制度和政策等主張。

關鍵詞:房地產制度改革完善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及發展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在全國統一的新的稅收制度建立以前,為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穩定,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區的人民政府暫時可以繼續按照自己制定的稅法征稅,來不及制定新稅法的新解放區則可經暫時沿用原國民黨政府實行過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稅法征稅,其中包括不同名目的房產稅、土地稅和房地產有關的一些稅收,如契稅、印花稅、所得稅。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開的首屆全國稅務會議上,確定了統一全國稅收制度,稅收政策的大政方針和擬出臺的主要稅法的基本方案,確定全國范圍適用的稅收為14種,其中涉及房地產的稅種有房產稅、地產稅、工商業稅、印花稅和遺產稅。上述內容截入了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新中國稅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稅政實施要則》。此外,各地普遍征收契稅。遺產稅始終沒有立法開征。

(二)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發展

查看全文

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工作總結

房地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屬于基礎性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房地產業以其產業關聯度強、帶動系數大的特點,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據統計,*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2*億元,比上年增長30.2%,加快8.4個百分點,其增長率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個百分點。而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比上年上漲7.6%,漲幅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因此,研究現行房地產稅收政策,對實施宏觀調控,抑制房地產過熱、房價過高狀況,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簡介

建國初期,在全國范圍適用的稅種為14種,其中涉及房地產業的稅種有房產稅、地產稅、工商業稅(包括營業稅和所得稅)、印花稅和遺產稅。各地還普遍征收契稅,遺產稅則沒有開征。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實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后,絕大部分房地產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土地的買賣和轉讓被禁止,房屋產權變動的征稅范圍也日益縮小,房屋的出租也被嚴格限制,因而房地產市場和相關的稅收制度在以后的近30年時間內幾乎名存實亡。

改革開放后,房地產稅收制度也經歷了一系列變革:上世紀*年代初期恢復征收契稅,*年代后期對國內單位、個人恢復征收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并開征了耕地占用稅,*年代初期開征了土地增值稅,其他相關稅種也實行了改革。

目前,與房地產業有關的稅種有11個,分別為:契稅、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耕地占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其中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土地增值稅劃為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劃為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

二、改革我國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對房地產的開發、保有、使用和轉讓等活動課稅構成了房地產稅制的主要內容。目前,我國房地產稅制涉及的相關稅種達12個,但一方面顯得紛繁復雜,有重復征稅之嫌;另一方面又存在與房地產經濟發展不協調,與國際慣例不接軌,弱化稅收宏觀調控功能等問題,如何進一步完善現有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成為我國下一輪稅制改革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本人認為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亟待改革。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房地產稅制的設想,同時進一步完善有關房地產稅收配套制度和政策等主張。

關鍵詞:房地產制度改革完善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及發展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在全國統一的新的稅收制度建立以前,為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穩定,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區的人民政府暫時可以繼續按照自己制定的稅法征稅,來不及制定新稅法的新解放區則可經暫時沿用原國民黨政府實行過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稅法征稅,其中包括不同名目的房產稅、土地稅和房地產有關的一些稅收,如契稅、印花稅、所得稅。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開的首屆全國稅務會議上,確定了統一全國稅收制度,稅收政策的大政方針和擬出臺的主要稅法的基本方案,確定全國范圍適用的稅收為14種,其中涉及房地產的稅種有房產稅、地產稅、工商業稅、印花稅和遺產稅。上述內容截入了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新中國稅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稅政實施要則》。此外,各地普遍征收契稅。遺產稅始終沒有立法開征。

(二)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發展

查看全文

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論文

論文摘要:對房地產的開發、保有、使用和轉讓等活動課稅構成了房地產稅制的主要內容。目前,我國房地產稅制涉及的相關稅種達12個,但一方面顯得紛繁復雜,有重復征稅之嫌;另一方面又存在與房地產經濟發展不協調,與國際慣例不接軌,弱化稅收宏觀調控功能等問題,如何進一步完善現有房地產稅收制度,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成為我國下一輪稅制改革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本人認為現行房地產稅收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亟待改革。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房地產稅制的設想,同時進一步完善有關房地產稅收配套制度和政策等主張。

關鍵詞:房地產制度改革完善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及發展

(一)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在全國統一的新的稅收制度建立以前,為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經濟穩定,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區的人民政府暫時可以繼續按照自己制定的稅法征稅,來不及制定新稅法的新解放區則可經暫時沿用原國民黨政府實行過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稅法征稅,其中包括不同名目的房產稅、土地稅和房地產有關的一些稅收,如契稅、印花稅、所得稅。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開的首屆全國稅務會議上,確定了統一全國稅收制度,稅收政策的大政方針和擬出臺的主要稅法的基本方案,確定全國范圍適用的稅收為14種,其中涉及房地產的稅種有房產稅、地產稅、工商業稅、印花稅和遺產稅。上述內容截入了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新中國稅制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全國稅政實施要則》。此外,各地普遍征收契稅。遺產稅始終沒有立法開征。

(二)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的發展

查看全文

小議房地產稅改革的思索

摘要房地產稅是以房屋和土地為征稅對象向房屋和土地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具有調節財產分配、平抑房地產價格、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作用。國際上各國普遍開征房地產稅并發揮了很好的調節作用,有很多寶貴經驗可供借鑒。但我國現行房地產稅稅種繁多、稅制設計不合理、征收監管不力,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積極推進房地產稅改革,就是要簡化房地產稅稅種、改革完善房地產稅制度、加強房地產征收管理,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調控功能。

關鍵詞房地產稅;財產稅;稅制改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薄袄^續推進費改稅,全面改革資源稅,開征環境保護稅,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睋蟮溃?011年上海和重慶將先行進行房地產稅試點,待試點成功后全面推開。但是,對于是否應該全面開征房地產稅、如何開征房地產稅,當前學界和社會卻存在不同看法。對此,我認為,我國應該參照國際經驗全面改革房地產稅。

一、正確認識全面改革房地產稅的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進行房地產稅收制度的全面改革?從我國現實來說,進行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把房地產稅收擴大到所有城鄉房地產,全面改革房地產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現實意義。

(一)全面改革房地產稅是以調控房價為重要內容的宏觀調控的需要

查看全文

國外房地產稅制啟示論文

內容提要:房地產稅制是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經濟活動的有力杠桿,構成當今世界各國稅收制度的主要內容。文章總結歸納了國外房地產稅收制度在課稅體系及構成要素等方面的特點,認為,應借鑒國際經驗,構建我國完整的房地產稅收體系,同時應對房地產保有環節的課稅作為房地產稅制的重點,擴大房地產稅征收范圍,簡化稅種,以房地產的市場價值作為計稅依據,合理設計稅率,優化房地產稅制結構。

關鍵詞:房地產稅制房地產稅收體系房地產保有

一、國外房地產稅制的特點

各國房地產稅制涉及的稅種貫穿了房地產的生產開發、保有使用和轉移處置等各環節。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狀況各異,因而各國的房地產稅制無論在課稅體系上,還是在稅制要素設計上都存有一定的差異。但總體來看,各國的房地產稅制還是具有一些共性的。

(一)房地產稅收制度體系完整,且以房地產保有稅類為主

目前,許多國家都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房地產稅收制度體系,廣義地看,國外房地產稅收體系主要分為三大類:

查看全文

國外房地產稅制特點及啟示探討論文

內容提要:房地產稅制是國家調控房地產市場經濟活動的有力杠桿,構成當今世界各國稅收制度的主要內容。文章總結歸納了國外房地產稅收制度在課稅體系及構成要素等方面的特點,認為,應借鑒國際經驗,構建我國完整的房地產稅收體系,同時應對房地產保有環節的課稅作為房地產稅制的重點,擴大房地產稅征收范圍,簡化稅種,以房地產的市場價值作為計稅依據,合理設計稅率,優化房地產稅制結構。

關鍵詞:房地產稅制房地產稅收體系房地產保有

一、國外房地產稅制的特點

各國房地產稅制涉及的稅種貫穿了房地產的生產開發、保有使用和轉移處置等各環節。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狀況各異,因而各國的房地產稅制無論在課稅體系上,還是在稅制要素設計上都存有一定的差異。但總體來看,各國的房地產稅制還是具有一些共性的。

(一)房地產稅收制度體系完整,且以房地產保有稅類為主

目前,許多國家都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房地產稅收制度體系,廣義地看,國外房地產稅收體系主要分為三大類:

查看全文

房地產稅制研究論文

一、我國房地產稅制現狀

1.我國房地產稅制的歷史沿革。為了剖析我國房地產稅制缺陷及其制度根源,先回顧我國建國以來房地產稅制的歷史沿革。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1)房地產稅制初創階段(1949-1970年):1950年新中國稅制建立,地產稅、房產稅、契稅和遺產稅也隨之而建立。同年6月,中央政府決定遺產稅暫不開征,而房產稅和地產稅合并為房地產稅。可見,此階段我國房地產稅制體系僅由房地產稅和契稅兩個稅種組成。

(2)房地產稅收萎縮階段(1971-1983年):1973年,把對國有企業課征的城市房地產稅并入工商統一稅中征收。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土地的全部國有化、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的住房所有權的國有化,房地產稅收的課稅范圍日漸萎縮。

(3)房地產稅制恢復與建設階段(1984-1990年):1984年起,在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的大環境下,隨著城鎮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產商品化日趨完善。1984年將地產稅劃出,并更名為土地使用稅;1986年恢復課征房產稅;1987年開征耕地占用稅;1988年開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4)房地產稅制的改革與完善階段(1991至今):1994年我國稅制改革,對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和課稅范圍進行了修改,同時增加土地增值稅;并提出計劃開征遺產稅,但至今未實行。此后,國務院及有關部委不斷有新修改的稅收條例頒布實施,使我國房地產稅收制度日漸完善。2006年國務院九部委的“國六條”規定:從2006年6月1日起,對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個人購買普通住房超過5年(含5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免征營業稅;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超過5年(含5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售房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