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00:35: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糧油市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糧油市場展望講話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朋友:
早上好!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20*中國糧油市場展望會,和大家一起探討中國糧油市場情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當前我國糧食供需形勢和國家近期采取的調控措施。
一、當前糧食供需基本情況
(一)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20*年以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取消農業稅,逐年加大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糧食產量實現了較快的恢復性增長,糧食產需形勢得到明顯改善。20*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0030億斤,比2003年增產1417億斤,實現了連續4年增產。糧食產需缺口由2003年的1000多億斤縮小到300億斤以內,糧食產不足需的矛盾大大緩解。從區域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增長較多,糧食生產進一步向糧食生產優勢區域集中;從品種看,小麥和稻谷等口糧品種增產較多,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高。20*年國家繼續鞏固、完善、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有利于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按正常年景測算,預計20*年我國糧食產量將保持10000億斤左右。從小麥主產區看,20*年播種面積穩中有增,目前長勢良好,小麥連續五年增產是有可能的。
糧油市場保供穩價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鐵道部、商務部、國家糧食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的通知》(發改電[]184號)精神,根據省、襄樊市統一安排部署,現就認真做好我市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老河口市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附后,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全市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相關單位職責如下:
發改、糧食部門負責收集掌握全市及國內外有關糧食供求信息,分析預測市場行情,并及時向領導小組提出預警意見,組織實施應急糧食的采購、加工、調運和銷售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審核、撥付本級糧油應急供應所需差價和合理費用。
糧油市場展望會上的講話
一、當前糧食供需基本情況
(一)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2004年以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取消農業稅,逐年加大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糧食產量實現了較快的恢復性增長,糧食產需形勢得到明顯改善。2007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0030億斤,比2003年增產1417億斤,實現了連續4年增產。糧食產需缺口由2003年的1000多億斤縮小到300億斤以內,糧食產不足需的矛盾大大緩解。從區域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增長較多,糧食生產進一步向糧食生產優勢區域集中;從品種看,小麥和稻谷等口糧品種增產較多,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高。2008年國家繼續鞏固、完善、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有利于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按正常年景測算,預計2008年我國糧食產量將保持10000億斤左右。從小麥主產區看,2008年播種面積穩中有增,目前長勢良好,小麥連續五年增產是有可能的。
(二)糧食需求平穩增加
過去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糧食消費繼續平穩增加,但增速趨緩。預計2007年我國糧食消費量在10250億斤左右,當年產需缺口約220億斤左右。從消費結構看,城鄉居民口糧消費基本平穩,大致在5300億斤左右;由于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長較快,帶動了飼料用糧的穩步增長,近年來我國飼料用糧一般在3300億斤左右,約占國內糧食總需求的1/3;在國際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推動下,以糧食為原料的深加工業迅速擴張,使工業用糧在過去幾年里增長速度較快,超過了飼料用糧的增長速度,但在國家政策調控下工業用糧增速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工業用糧大約在1400億斤;種子用糧變化不大,穩定在230億斤左右。從品種結構上看,小麥和稻谷作為主要口糧品種,消費相對穩定,玉米消費在加工業和飼料業的帶動下增長較快,大豆消費則快速增長。從糧食消費區域情況看,隨著農民進城務工人數的不斷增加,農村糧食需求總量減少;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糧食需求增加,城鎮口糧消費增加尤其明顯。糧食主銷區需求繼續呈緩慢增加的趨勢,部分糧食主產省在糧食加工業的帶動下,糧食需求也出現較大增長。
據海關統計,2007年我國進口谷物31億斤,出口谷物206億斤,全年凈出口谷物175億斤。當年國內糧食呈供略大于需的形勢。分品種看:稻谷、小麥、玉米三大品種產需平衡有余。此外,近兩年,我國油料種植面積減少,產量有所下降,消費量繼續增長,自給水平較低,缺口全部要靠進口彌補。2007年共進口大豆616.4億斤。
市區糧油市場穩定方案
為了加強糧食市場的調控,維護和保證我區糧油市場正常供應和價格穩定,區政府決定開展保證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保證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嚴肅查處轄區內擾亂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案件,曝光違法違規經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形成打擊擾亂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的高壓態勢,營造糧油市場正常供應和價格穩定的良好環境。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保證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的組織領導,區政府決定成立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糧食分局,具體負責糧油市場保供穩價日常聯絡和協調工作。
糧油信貸業務市場化趨勢
農發行因糧而生、伴糧成長、隨糧壯大。做好糧食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工作,既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也是服務國家戰略的需要,更是農發行的當家產品和最具特色的業務。本文試從江西秋糧生產收購情況分析視角,結合形勢就當前如何做好糧棉油業務進行思考。
一、江西秋糧生產情況及特點
(一)播面及產量略增。江西秋糧生產品種主要是中晚秈稻。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江西省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為1364.7萬畝,二晚種植面積1978.2萬畝,中晚稻種植面積合計3342.9萬畝,同比上年增加423萬畝,增幅14%。今年中晚稻單產同比上年基本持平,總產量約為280億斤,同比增加36.32億斤;商品量約125億斤,同比增加15億斤,全省農業結構調整趨勢不斷顯現(見圖一)。(二)種糧成本略見漲。根據對全省154余戶種糧農戶(其中新型農業主體63戶,傳統小農戶91戶)的入戶走訪情況看,2018年農資、農機設備、人工費用均有所上漲,種子、田租略有下降,中晚稻種植成本明顯上升(見表一)。對種糧大戶和自種責任田的散戶進一步細分,由于新型農業主體更多采用科技手段,農機和其他成本高于散戶,人力成本低于散戶,因此除田租以外的各項成本總體持平。考慮田租因素,散戶種植成本平均為859元/畝,低于大戶約100元/畝。但目前農村適齡勞動力不足,種植責任田的多為留守老人,有20%左右出租甚至休耕。(三)優糧優價特征明顯。江西省中晚稻全面上市后,市場收購發揮主導作用,多元主體入市積極,收購進度超過2017年,優質品種受到企業熱捧,優糧優價特征明顯。陳糧市場持續低迷。成品糧油市場供應充足,米、面、油價格保持穩定。一是中晚稻市場化收購活躍,優質稻與常規稻間價差凸顯。根據監測顯示,常規品種,25到30點水分的濕谷送到烘干廠每斤0.9-0.97元,烘干廠烘干后售出價格在每斤1.1-1.12元,民營加工企業掛牌收購價格每斤1.15-1.25元。優質品種,普遍在每斤1.3元以上,黃華占每斤1.3-1.4元,萬象優華粘1.52-1.53元,美香粘1.7元左右,鄱陽金田米業訂單收購香油粘價格達每斤2.2元,價格遠高于常規稻。二是陳糧市場成交寥寥,價格持續低迷。據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江西省大宗糧食交易銷售計劃74.9萬噸,僅成交7350噸,比上旬減少5269噸,成交率維持在1%左右。陳糧價格下跌主要是時間已近年底,加上江西省可能啟動中晚稻托市,各級儲備糧承儲企業急于完成輪換任務,糧食輪出價格進一步走低,但市場需求乏力,用糧企業對降價銷售反應冷淡。
二、糧食市場化信貸業務的發展重點
在國家收儲體制改革加快去庫存的背景下,依靠政策指令性收儲鞏固農發行主業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要鞏固糧食收儲主導銀行地位,就是要牢牢抓住糧食這個長期堅持而且能夠長期堅持的業務、“保飯碗”的業務,為下一步創新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結合江西實際,應在以下領域發力:(一)“產”字當頭,增強持續發展能力。要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重點支持農田排灌設施、機耕道路、輸配電設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間工程建設。著眼于業務模式創新,將支持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與國家耕地保護與復墾、耕地占補平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耕地指標交易這一核心資源開展業務,統籌支持各類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程。大力支持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工程,以攻關區、示范區、輻射區、特色區“四區”建設為重點,大力推廣糧食優質品種和資源高效利用綠色生產技術,推廣節水節肥節藥新技術、新機具,推動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二)“加”字用招,增強生產轉化能力。做強加工核心是要打通糧油由收儲環節進入加工環節,最終進入消費環節的通道。要以糧食加工轉化為引擎,拓寬糧源消化渠道,引導糧食生產,解決糧食的最終出路,達到保收購目的,實現良性循環。重點是抓住糧油產業鏈上加工這一核心環節,加大對市場有需求、產品有銷路、生產有效益的加工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業優質優價收購,以加工帶流通,以加工促生產,引導農業產銷適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要重點加大綠色優質糧食產品加工支持力度,圍繞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支持一批示范市、縣和示范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重點加大主食產業化支持力度,推進米面、玉米、雜糧及薯類主食制品工業化生產、社會化供應,支持開發個性化功能性主食產品。重點加大糧食精深加工與轉化支持力度,對專用米、專用粉、專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醫藥等方面的糧食加工轉化,予以重點傾斜支持。(三)“通”字著力,增強倉儲物流能力。國家制定了《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加大對糧食流出通道,港口、鐵路站點等大型糧食物流節點,以及大型糧食物流園區建設,糧運流通業必將迎來大發展。要樹立“大流通”理念,加大對糧食流通領域的支持和建設力度。從購銷環節著手,延伸信貸鏈條,支持地方政府和優質企業依托糧食主產區、特色糧油產區和關鍵糧食物流節點,開展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完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鼓勵企業開展產銷銜接,支持北糧南運和糧油進出口等業務開展。要做活倉儲物流業務,加大對政府主導、財政補貼還款的倉儲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力度,推廣科學儲糧新技術。特別是對《江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三縱三橫”的節點城市,要支持加快糧食物流網絡建設。做強糧食進口業務,重點支持國有大型糧食企業采取外貿與內貿相結合、貿易與實業相結合、儲備與經營相結合等多種經營模式,利用港口優勢開展糧食進口。(四)“新”字為本,增強產業價值能力。創新支持全產業鏈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當前糧食總量過剩、結構性供給不足、流通低效和市場資源錯配的關鍵路徑。要以糧油收儲信貸為基礎,增強對供應鏈和產業鏈滲透力,延長信貸服務鏈,推動糧食產業轉型發展。要支持發展全產業鏈,深入推進“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支持糧食企業以全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支持發展產業集群,依托糧食主產區、特色糧食產區和關鍵物流節點,集中支持一批稻谷、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產業集群和臨港加工企業集群。支持發展新業態,推動糧食企業建設糧食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休閑觀光、體驗式消費等新業態。支持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糧食領軍企業加強營養健康、質量安全、節糧減損、加工轉化、現代物流、“智慧糧食”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優質企業“走出去”,推動優質產業化龍頭企業有效運用國際糧食資源和科技成果,使糧食企業、糧食產業在“走出去”“引進來”中融入國際糧食大市場,從全球獲取資金、技術、市場和戰略資源。
三、相關思考
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通知
各鄉鎮(場、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的通知》(政辦電〔〕94號)精神,切實維護我縣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經縣政府同意,現就做好我縣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立糧油保供穩價工作機制
按照省政府要求,縣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糧食、發改、財政、商務、物價、工商、交通、農發行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統一組織協調全縣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在工作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加強對糧油市場和重點企業、超市、零售網點的監控監管,合理調度糧油資源,形成糧油市場保供穩價的強大合力。要研究我縣糧油市場形勢和應急市場變化的措施,及時向縣政府報告有關情況并提出建議。各鄉鎮(場、區)要成立相應的糧油保供穩價工作小組,落實工作責任,明確一名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加強對糧油保供穩價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強化糧油保供穩價工作措施,密切監測市場變化,保證市場糧源供應,維護糧價基本穩定。
二、保障市場糧源供應
加強縣級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充實縣級糧食儲備,落實好省政府下達給我縣的糧食儲備任務,掌握充足的調控糧源,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可靠,數量真實,需要時調得出、用得上。
做好糧油肉類供應和市場監管通告
今年來,我縣糧油、鮮蛋、豬肉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尤其是豬肉、禽蛋價格近期漲幅較大,給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進一步做好我縣糧油豬肉等副食品市場供應工作,保持市場穩定,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和省物價局分別下發的《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糧油豬肉等副食品供應工作的通知》和《省物價局關于加強糧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監管工作的通知》精神,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完善應急機制,充分做好有關準備工作
近年來,縣政府相繼印發了相關應急預案,各職能部門要對涉及糧油、豬肉等副食品供應和市場價格穩定的預案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進一步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完善應急方案和應急措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為隨時啟動預案做好準備。
二、明確職責分工,切實維護市場和社會穩定
1、縣物價局。一是加強市場價格的監測。針對目前豬肉類價格上漲的情況,適當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頻次,隨時掌握相關商品市場價格動態,深入分析影響價格上漲的各類因素,按時上報監測信息,遇有緊急情況,隨時上報,為領導決策提供建議。二是加強市場價格監管,規范市場秩序。要加強對超市和農副產品市場的監管,進行必要的檢查和巡查,嚴肅查處不執行國家價格政策和違反規定的漲價行為,以及各種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
2、縣工商局。受理消費者的投訴舉報,集中開展對經營者利用市場價格異常上漲事件進行不正當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加強市場的監管,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堅決打擊造謠惑眾、囤積居奇及各種市場交易違法行為,依法吊銷違法經營者的營業執照。
糧油供應市場價格調研報告
為保障我縣春節期間糧油供應,加強價格監管,維護市場穩定,讓全縣人民過上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春節期間商品供應和物價工作,分別于元月十六日和元月二十三日召開了由縣商務、物價、工商、糧食、衛生、公安等有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對春節期間市場運行態勢進行了分析研究,對商品供應和價格監管等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我縣商品市場供應及市場價格監管基本情況
今年我縣遭遇了特大洪澇災害,為災后恢復生產,安頓人民生活,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關于認真落實政策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副食品價格穩定》的有關文件精神,落實“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度,縣財政安排xx萬元建立了“菜籃子”市場調節基金,撥付專項基金用于建立蔬菜、瓜果基地及“菜籃子”專業市場的培育;全縣已建立x個蔬菜生產基地和4個果樹生產基地,xx個水產養殖基地。2007年蔬菜種植xxxxx公頃,產量xx.x萬噸。為應對蔬菜因災存在的缺口,xx蔬菜批發商及時從山東、河南等地調進蔬菜,蔬菜市場供應價格雖然漲幅較大,但品種依然較為豐富,市場供求相對比較平穩。對全縣的生豬生產和供應,縣政府出臺了《關于2007年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意見》x政秘(2007)xx號和《關于2007年以獎代補扶持畜牧養殖小區(場)建設實施意見》x政秘(2007)xx號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對建筑面積超過xxxm2年出欄xxxx頭或存欄能繁母豬xx頭的給予獎勵x.x萬元;同時對市、縣級規模養殖小區(場)實行良種補貼,屬正常生產經營的,縣財政每年分別補貼x元和0.x萬元,對年出欄5000頭或存欄能繁母豬400頭的養殖小區一次獎補x萬元,我縣現有x個上規模肉食冷藏庫,一般保持肉食儲藏量近千噸。近期我縣肉食市場零售價格,每公斤豬25元,牛30元,羊32元,菜雞11元,我縣豬肉等主要副食品價格雖然較去年同期上漲幅度較大,但與周邊縣市相比供求相對穩定。工業品及人民生活必需品市場繁榮活躍,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基本平穩。
二、主要措施
(一)成立組織,制定工作方案。為更有效地保障我縣春節期間商品供應和物價穩定,縣政府成立了由縣商務辦牽頭,物價、發改、工商、農委、財政、糧食、衛生、公安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商品市場供應價格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地點設在縣商務辦。制定了《xx縣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分工協作,明確職責。
(二)加強節日期間市場管理,維護春節市場秩序。在政府統一領導下,組織xxxx超市、xx商城、xx農產品批發市場增加肉、禽、蛋、菜等購進調入量,疏通流通渠道,保證市場供應,加強產銷區的銜接,保障生活必需品不斷檔、市場不脫銷,保持市場價格穩定;嚴把市場準入關,實行質量追溯和召回制度,查處流通領域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案件,嚴厲查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各類違法經營活動;加強生活必需品流通的衛生監督管理,處理生活必需品污染及危害人體健康的事件;加強進出口環節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生產、流通環節的計量監督管理工作,嚴厲查處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活動和生產、流通環節的計量違法活動;維護生活必需品供應場所的治安秩序,及時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活動。由商務、工商、物價、質監等有關部門組織一個聯合執法組,對我縣糧油供應、維護市場價格穩定情況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檢查。
市場糧油價格監測工作方案
為有效監測全縣市場糧油價格變動情況,切實加強對糧油市場的宏觀調控,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根據《糧食流通條例》及《縣糧食應急預案》等規定,制定本方案。
一、監測對象
本縣從事糧食收購、儲存、銷售、加工的糧油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
二、監測內容
1.本縣國標三等早稻、中晚稻收購價、輪換和出庫銷售價。
2.本縣主要成品糧油品種(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的批發價和零售價。
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情況的考察報告
建設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是政府宏觀調控糧食、構建糧食安全保供體系的重要舉措。20*年,*市糧油批發市場著力在環境整治、招商引資、服務客商、制度建設、目標考核、配套建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市場的經營與管理,糧食交易量得到快速增長,已成為本市有較強輻射力的口糧批發交易專業市場。20*年,共成交各類糧油85772噸,實現交易額26564萬元,較上年分別增長249.43%和294.65%,分別完成蘇州市局下達的全年任務的3倍。與此同時,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的綜合配套樓全面開工建設,春節前可建至9層,*年將全面建成。
一、關于20*年工作的回顧
分析*年*市糧油批發市場的運作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糧油交易量快速增長,在滿足*居民糧油消費中的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
20*年以來,隨著糧油批發市場交易環境的改善、招商力度的加大、經營策略的轉變、服務功能的提升以及優惠政策的扶持,市場得到了快速、健康發展。入駐的糧油經營戶由2006年的20多戶增加至現在的40戶。成品糧油日成交量自5月份開始進入快速上升軌道,逐月遞增,成倍增長。20*年1月至4月,日成交量基本維持在70噸—80噸的水平。5月份開始一路攀升,成品糧油日成交量翻倍增長,達到140噸。8月中旬上升到300多噸,最高時達370多噸,比年初翻了兩番多。同時,8月份月交易量首次突破了萬噸大關,創下了月交易量新高,繼而9月、11月、12月市場交易量再次刷新記錄,保持了月萬噸交易量的良好勢頭。
目前,成品糧油的日交易量已穩定在300噸以上,其中日大米交易量在165噸左右、面粉60噸、食用油脂25噸、雜糧60多噸(其中大豆30-40噸)。按此交易量推算,20*年,成品糧油的交易總量可達12萬噸,其中大米6.5萬噸、面粉2.5萬噸、食用油脂1萬噸、雜糧2萬噸(其中大豆1.3萬噸)。原糧小麥的交易量,全年預計在3萬噸左右。預計20*年批發市場的糧油總交易量可達15萬噸,交易總額預計在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