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企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19:18: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商貿企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商貿企業

商貿企業債權轉讓研究

摘要:在認真研究了債權轉讓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及法院判例的基礎上,闡述了債權轉讓的一般規則,分析并提示了訴訟程序中不同階段債權轉讓應當注意的問題,為商貿企業在利用債權轉讓清收清欠提供參考。

關鍵詞:商貿企業;債權轉讓;清收清欠

2012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國內外經濟形勢持續低迷,鋼材有效需求大幅下降,下游行業疲軟,一些商貿企業鋼貿業務領域出現重大風險事件,并因此產生了重大糾紛案件。此后兩三年,風險事件持續發酵,從鋼貿領域蔓延到礦石、煤炭等領域,并呈現出數量多、地域分散、案情復雜、金額巨大、處置難度進一步加大等特點。經過近幾年的努力,雖然商貿企業風險事件的處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大量案件處于審理和執行程序中,還有一部分風險事件未進入訴訟程序,清收清欠工作仍然極為艱難。多措并舉,加快債權尤其是風險事件所涉及的債權清收,是商貿企業的重要任務。債權轉讓作為常見的交易模式,可以成為快速回籠資金的方式之一。為此,本文認真研究了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及法院判例,就債權轉讓應當注意的問題進行梳理和提示,供商貿企業在清收清欠過程中參考使用。

1債權轉讓的一般規則

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或合同權利轉讓,根據《合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1.1債權轉讓的前提條件。1.1.1必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有效的債權是指債權真實存在且未消滅,轉讓人應當對此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至于債權可實現性的結果承擔,則由轉讓人和受讓人自行約定。1.1.2債權轉讓合。同的內容與原合同保持一致債權轉讓合同的標的、金額、數量以及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等均應當與原合同保持一致。否則,則視為合同的變更,而非債權的轉讓。1.1.3債權具有可轉讓性。債權轉讓本質上是一種交易行為?!逗贤ā返?9條規定了債權轉讓除外的3種情形:一是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主要指具有人身性質的諸如繼承、身份權、人格權、肖像權及人身損害賠償等;二是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三是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指法律明文規定了不得轉讓債權的情形或受讓主體的限制,如某些行業規定了特定的企業才可經營,或企業章程規定了經營范圍,則相關的債權轉讓也須具備相關的經營資格與經營能力。1.2債權轉讓的程序。1.2.1債權人與受讓人達成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是一種處分行為,必須符合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如果債權轉移的主體不適合,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簽訂的債權轉讓合同無效。1.2.2通知債務人。轉讓人和受讓人有義務將債權轉讓的通知以合理的方式通知債務人,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債務人后才對債務人產生效力。但是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并且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1.2.3辦理其他手續。依照《合同法》第87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1.3債權轉讓的法律效力。債權全部讓與第三人的,第三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原合同關系的新的債權人,原合同債權人因合同轉讓而喪失合同債權人權利;債權部分讓與第三人的,第三人成為合同債權人加入到原合同關系之中,成為新的債權人,合同中的債權關系由一人變數人或由數人變更多人。新加入合同的債權人與原債權人共同分享債權,并共享連帶債權。債權轉讓不改變原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債務人對原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對受讓人行使。債權轉讓生效后,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從權利專屬于原債權人的,受讓方取得該債權的相關從權利包括擔保(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和保證債權)以及其他從屬權利(如違約金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等。

2關于訴訟程序中的債權轉讓

查看全文

限上商貿企業專題情況調研報告

根據市商務局、統計局《關于開展限上商貿企業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為貫徹執行全市商務工作調度會精神,加快推進當前限上商貿企業發展,現就我局會同縣統計局聯合開展限上商貿企業專題調研匯報如下:

一、限上企業總體情況

2016年止,我縣納入統計限上商貿服務企業31家,其中大個體3家(批零企業17家、住宿餐飲企業11家),15年度退出企業3家;16年完成新增企業6家,凈增3家。

二、限上商貿企業退出的原因

2016年度我縣退出限上企業共3家:1、縣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退出主要原因是經營不善,受拆遷影響停業時間過長,最終導致停業。2、縣好又多商貿有限公司退出主要原因是原股東撤資,場地被收購,單位注銷。3、大別山西莊溫泉度假村退出主要原因是生意低迷,場地轉讓,單位注銷。

三、限上商貿企業負增長的原因

查看全文

商貿企業改制指導方案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有中小型商貿流通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生存的環境越來越艱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一般性競爭領域實行國退民進的政策,為了全面徹底加快我市商貿流通企業的改制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全市商貿流通企業的基本情況

(一)商務系統改制企業的基本概況

2003年5月份,市委、市政府啟動了企業改制工作,當時,商務局是商貿局、財辦二塊牌子,主管市糧食局、市商業總公司、市供銷社所屬企業的改制工作,按照市改制辦的要求,成立了市改制辦綜合三室作為行業改制的綜合協調服務機構,2005年上半年因政府序列機構調整,又將市物資總公司、市對外經濟貿易公司劃歸商務局及綜合三室。現在商務局所轄11個局級單位,涉及改制的單位5個(商業、供銷、糧食、物質、外貿),共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企業50戶、職工總人數7000余人,企業改制工作任務占全市一半以上(全市共有改制企業86戶)。改制工作面臨的壓力巨大,概括起來是老房子、老牌子、老同志、老包袱,嚴重地資不抵債,由于不良資產比例大,嚴重制約了改制工作進程。

(二)商務系統企業改制工作進展情況

到2010年底止,商務系統已經市政府批準改制實施方案的有25戶企業,占全市已批企業改制方案的一半多(全市已批企業改制方案48戶)。各單位改制進展情況是:

查看全文

商貿企業清查統計實施辦法

為了提高我市商務經濟運行質量,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推動商貿流通企業發展壯大,全面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目標任務,提升十堰城市地位和競爭力,根據年國家貿易統計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企業成長保障體系,形成有利于商貿企業成長的環境和機制。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一批知名商貿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壯大一批本地企業;引導企業加強管理,提高競爭力,鼓勵連鎖經營,做強一批大中型企業,逐步實現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以企業的不斷成長推動商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60億元的目標,力爭在全省的排位提升兩位;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達到1000家,限上占比達到50%以上,部分縣(市)區超過60%。到2015年培育3家主業清晰、管理現代、具有較強競爭實力的大型商貿企業集團,流通業增加值占CDP的比重提升到10%。

二、清查對象和限額標準

(一)清查對象和范圍:按照所在地原則,凡從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限額以上全部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和其他行業附營的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產業活動單位,均為清查對象。

查看全文

商貿企業籌融資工作研究

摘要:商貿企業為了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以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對融資工作十分重視。在實際籌融資過程中,商貿企業卻存在著諸多突出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企業的融資極為不利。本文首先論述了商貿企業籌融資的含義,隨后分析目前商貿企業籌融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對策,旨在為商貿企業更好地進行籌融資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與參考。

關鍵詞:商貿企業;籌融資;問題;改進對策

籌融資是企業各種資金籌措和借貸等經濟活動的統稱。只有保持穩定以及適量的資本規模,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公司的正常發展,并且可以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實施一些額外的投資;只有保障資本結構的合理化,才可以使得企業更好地完成金融風險的控制,財務杠桿才會起到一定的效果;籌融資政策的合適化可以使得企業的資本成本得到降低,從而提高持有者的收益。因此,實施籌融資活動可以促進資本運行的進一步完成,屬于比較重要的環節,與此同時,還對企業財務目標的具體實現方式以及效率起到很大的影響。

一、商貿企業籌融資的含義

(一)商貿企業含義。商貿企業又可以稱之為商業零售企業,而商業零售企業其實指的就是商品的銷售中介,在生產商以及客戶之間起到一種媒介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把商貿企業理解為商品營業場所等,不進行自產商品、直接性面向消費者實施銷售的一些商業零售企業,包含百貨商場、零售商店以及超級市場等。商貿企業具備的特點:數量比較多,規模比較小,在行業當中競爭比較激烈。整個企業在發展中處于一種銷售的范疇,處在產業鏈的中下游。(二)籌融資含義?;I融資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解決發展所需資金問題,結合自身資產情況、企業權益、收益狀況等所實施的一種籌融資活動。對于企業而言,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融資、發展、再融資、再發展的過程。商貿企業融資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內源融資,二是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主要包括內部籌資、資產證券化融資、股權轉讓等方式,外源融資主要有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網貸、債券融資等。(三)商貿企業籌融資的意義。(1)商貿企業通過籌融資能夠有效滿足自身經營發展,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當中資金不足的問題,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通過籌融資,企業可以加大科研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讓企業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籌融資能夠反映企業的融資能力,也是對企業價值的一種體現,對于企業來講,通過籌融資能夠實現自身資產規模的擴大,樹立企業外在形象。(2)籌融資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部分,高效的籌融資管理模式,能夠增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效率,提升企業融資水平,實現企業資本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確保企業內部資源得到充分利用。(3)籌融資對企業負債會產生影響,而恰當的負債比例對企業經營是相對有利的,當負債經營達到一定比例時,企業資源能夠實現配置優化,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資本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最終實現商貿企業利益的最大化。(4)商貿企業通過籌融資能夠及時了解自身發展當中存在的不足,同時,企業會不斷優化籌融資管理模式,降低籌融資成本,以低籌資成本來獲取高收益回報,讓企業經營管理變得更加科學、高效。

二、商貿企業籌融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商貿企業增值稅調研報告

近年來,部分企業采取注冊商貿企業的方法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從事虛開專用發票活動,造成國家稅款大量流失,為此,國家稅務總局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新辦商貿企業增值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等幾個文件來規范新辦商貿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征收管理。然而,從實際操作來看,這些辦法給相當部分新辦商貿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諸多不便,筆者就相關稅收政策及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對新辦商貿企業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作初步探討。

一、現行商貿企業認定一般納稅人政策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新辦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認定實行分類管理違反了稅收公平主義原則。現行政策規定,對于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人員在50人以上的大中型商貿企業,可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不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對具有一定經營規模,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有相應的經營管理人員,有貨物購銷合同或書面意向,有明確的貨物購銷渠道(供貨企業證明),預計年銷售額可達到180萬元以上的新辦商貿企業,可認定為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對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其他新辦小型商貿企業則要求要先按小規模納稅人管理,待一年內銷售額達到180萬元以后方可認定為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這樣的政策規定不利于構建公平的稅收環境,也不利于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更限制了小型商貿企業的發展壯大。

(二)稅收政策制定不夠嚴謹,政策執行的連續性不強。

總局在國稅發明電[2004]37號文中規定小型商貿企業在辦理稅務登記1年內銷售額達180萬元后才能申請認定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同時對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人員在50人以上的新辦大中型商貿企業在進行稅務登記時,可直接進入輔導期,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但在國稅發明電[2004]62號文件中更正為只對具有一定規模、有固定場所、預計銷售額達到180萬元能申請認定輔導期一般納稅人以及對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人員在50人以上的新辦大中型商貿企業符合條件可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后下發國稅函[2005]1097號明確如何解決預繳稅款占用企業資金問題,從以上三個文件可看出該政策制定不夠嚴謹,政策無連續性,常常在基層稅務機關及納稅人強烈反映問題時,總局才下文明確,給人造成哪里有征管漏洞哪里堵漏感覺,難以反映稅法的剛性及嚴肅性。

(三)認定政策較模糊,政策界定難度較大。1、總局在國稅發明電[2004]37號文中規定,對經營規模較大,擁有固定經營場所,固定的貨物購銷渠道、完善的管理和核算體系的大中開型商貿企業可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但又沒有給定一定的標準,如何為規模較大?在國稅發明電[2004]62號文件中第三點中指出確認符合規定條件的,可直接認定,具體是指哪些"規定條件"沒有明確;2、總局在國稅發明電[2004]37號、國稅發明電[2004]51號及62號文件中規定輔導期一般納稅人領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按規定預繳稅款,但如果納稅人不需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只領用普通發票要不要按4%預繳稅款總局文件中未明確,造成各地的執行過程中不一致。

查看全文

商貿企業疫情期間監管方案

為深入貫徹關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縣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制定商貿企業疫情期間監管方案。

一、適用時間

適用于此次肺炎疫情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1級急響應期間。

二、適用對象

全縣商貿、電商企業。

三、責任主體

查看全文

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與金融的關系

內容摘要:探究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與金融發展水平的互動關系,對于引導區域金融發展并加強其對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構建回歸模型對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與金融發展水平的互動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5%顯著水平下,金融發展水平對我國各區域商貿流通企業的整體投資效率的作用系數為0.3227,表明我國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進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總體投資效率的提升;金融發展水平對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和民營商貿流通企業的投資效率的作用系數分別為0.3945和0.5418,說明金融發展水平對我國國有商貿流通企業和民營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的增加均產生了正向影響,且金融發展水平對民營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的促進效果強于對國有商貿流通企業的促進效果。

關鍵詞:金融發展水平;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金融約束;GMM估計法

本文通過構建分析模型對我國商貿流通企業投資效率與金融發展水平的互動關系進行研究,旨在為我國商貿流通企業提升投資效率、實現穩步增長提供依據。

金融發展緩解商貿流通企業融資約束的理論分析

(一)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功能

基于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當今市場中無論是營銷還是消費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其中商貿流通企業的參與者對金融中介和市場需求主要表現在預防性需求和投資性需求兩個方面。在這兩方面需求的影響下,商貿流通企業的參與者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但對于企業而言,較大的流動性會對企業的收益造成負面影響。通常而言,資產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存在著反向關系,所以商貿流通企業的參與者通常都會面臨著流動性的沖擊。

查看全文

商貿企業擬建項目計劃

一、茶葉批發市場

茶葉批發市場成立16年以來,采取邊發展邊改造、以改造促發展的策略,分批逐步進行了市場提升改造。至年建成了12幢徽式仿古三層營業房、2幢四層營業樓,在市場中心位置建成了茶文化綜合樓和占地5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廣場。為了更好地配合“茶文化特色街”的改造,年,市場計劃改造提升項目如下:

(一)茶博物館和茶文化活動室項目

計劃在市場四層新建面積700平方米左右的茶博館和茶文化活動室,集茶類、茶史、茶文化和茶相關物品的收藏和陳列于一體,供廣大茶友、消費者和游客進行參觀和鑒賞,同時也是一個進行茶文化研究和學術交流的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對茶文化進行詮釋。該項目預計投資120萬元,目前已開工建設,預計年5月前竣工。

(二)一、二號樓加層改造冷庫項目

隨著茶葉交易量的日益增大,計劃在一、二號綜合交易大樓改建茶葉保鮮冷庫3000平方米。該項目預計投資150萬元,年5月起對投資項目進行規劃論證,論證通過后予以建設,預計年內完成。

查看全文

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架構設計

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模型設計

(一)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原則

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指標的確定規則。商貿流通企業建立的財務績效評價系統的有效性直接取決于評價指標選取的合理性與精準度。為提升指標選取質量,指標體系建立者應當遵循如下規則:一是明確系統性規則。這要求指標體系建立者應當針對企業內外部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各類情形來統籌設計各級指標,以確保指標體系能夠揭示商貿流通企業的運營全貌,實現對商貿流通企業的科學、客觀評價。按層次性規則來設置指標體系是系統性的內在要求,指標體系設計者應在各層指標中突出重點,詳述關鍵績效指標論述的重點。二是強調指標的經濟性原則。指標體系設計者應當考慮指標操作成本,選擇具有強代表性的指標以降低對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成本,提升財務績效評價體系運作效能。三是強調指標的實踐性原則。在選取指標時,指標體系設計者應當突出指標的普適性特征,確保在理論上成立的指標體系可以切實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強化財務管理實踐活動。可比性是實踐性的內在要求,即指標體系應當從統計口徑、財務內涵等方面都具有橫向與縱向可比性。指標體系設計者應當廣泛吸收國內外商貿流通企業的指標體系設計經驗,擇優選用指標。

(二)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根據前述指標體系設計規則,本文設計出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指標評價體系,該財務績效綜合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可細分為四類即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成長能力。下面對指標體系各構成部分進行分析,并指明采用其中若干關鍵要素的具體依據。其一,商貿流通企業的償債能力(X1)可以由流動比率(Z11)、速動比率(Z12)和利息保障倍數(Z13)等指標來度量。選取流動比率作為衡量商貿流通企業償債能力的核心指標,其原因在于商貿流通企業的資產運作效能受流動資產利用效率的影響,提升企業的流動資產利用效率可以增強企業的短期內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通常作為揭示商貿流通企業獲利值對企業所需償付債務額度的覆蓋能力。該指標值可以衡量企業償付其長期債務的能力,故通常作為金融機構給商貿流通企業定制授信額度的依據。考慮到該指標易于受到企業的短期盈利能力的影響,故為穩妥起見,通常選擇五年期利息保障倍數作為該指標值。其二,商貿流通企業的運營能力(Z2)則可由總資產周轉率(Z21)、存貨周轉率(Z22)、股東權益率(Z23)和應收賬款周轉率(Z24)來度量。這是由于部分商貿流通企業通過提供商業信貸服務的方式來增加其業務規模,由此產生的不良后果是導致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擴張。為此,商貿流通企業需要加強對外部應收賬款總額的控制力度,及時回收應收賬款,以此來提升其資金周轉效率。利息保障倍數系指商貿流通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息稅前利潤比上利息支出之值,該值可以揭示商貿流通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本期所需償付的債務的覆蓋程度;該指標值的增加可以提升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其三,企業的盈利能力(Z3)可以用凈資產收益率(Z31)、總資產收益率(Z32)及銷售凈利率(Z33)等指標來度量。商貿流通企業的銷售凈利率優劣之標準取決于同行平均水平,并受企業所在地區的環境因素影響,故商貿流通企業在采用該指標時將具體的物流功能和主營業務所在地域來分析該指標值??傎Y產收益率指標可有效揭示資產運用效率和資金利用效果之間關系;在資產總規模指定條件下,總資產收益率指標反映商貿流通企業盈利穩健性水平。其四,企業的成長能力(Z4)可以由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Z41)、凈利潤增長率(Z42)、總資產增長率(Z43)等指標來衡量。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用以衡量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所處生命周期的具體階段,商貿流通企業可以據此來針對企業所處的特定階段來制定相應的財務運營戰略??傎Y產增長率可以揭示商貿流通企業所能控制的總資產規模擴張水平,它代表著商貿流通企業的總體財務運營實力。但在分析該指標時,商貿流通企業應當特別關注于企業資產規模擴張與企業質量提升之間的關系,要在確保企業的后續發展能力基礎上來制定相應的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總規模擴張速度,嚴防規模的低質量擴張問題的滋生與蔓延。

(三)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模型設計要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