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半年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4 11:35: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政府半年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政府半年總結
20*年上半年,我鎮在開發區黨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確定的奮斗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扣"抓發展,保穩定,爭先進"三個主題,堅持科學發展,自我加壓,真抓實干。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是農業生產得到鞏固和發展,全面完成春季農業生產任務,兌現糧食直補9.2萬元,良種補貼11.5萬元,推廣雜交優質高產水稻7672.75畝。農業結構得到調整,新建和平村寨下梅干菜基地100畝,五合名貴樹苗基地500畝。二是做大做強"網箱養鱔"項目,我鎮無公害生產基地水產場的"網箱養鱔"規模,去年發展到近3000箱,并成功注冊成為"金野"牌,為了將此品牌做成叫得響的水產名牌,解決養殖戶的鱔苗供應,減少養殖成本,鎮黨委、政府下大力氣,爭取財政支農資金,籌建鱔苗孵化場,目前,該項目正在申報中。三是農業集約化經營繼續推進。1、繼續深化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結合金湖去冬今春的園田化建設,提高機械化作業規模,全鎮土地流轉由去年的五合村發展到固村新增1100畝,使更多農村富余人員洗腳上岸謀發展,努力形成能人辦企業,百姓創家業的生動局面。2、開展林權改革自查自糾。全面貫徹總理視察我市武寧縣林權改革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去年的林改工作進行自查,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決,今年上半年已核發林權證700余戶,真正做到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3、退耕還林常抓不懈。為了使這項惠及千秋萬代的工程能真正造福子孫,鎮黨委、政府年初就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對全鎮退耕還林面積檢查驗收,特別是對去冬失火補種面積驗收,合格面積為5200畝,合格率為98%,及時下發退耕還林補助款56萬元。四是農業安全體系進一步穩固。1、加強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實施大塘圩排澇站改造和黃橋圩除險加固,全力做好防汛抗災工作,籌建防汛抗災物資,確保安全渡汛。2、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新建警示牌11塊,新營造8公里防火林帶,實現上半年森林火災"零報告"。
二、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
1、鎮內引資。今年上半年我鎮按照開發區經濟工作會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抓住新機遇,建設新共青,實現新跨越"的工作主題,按照"項目立鎮、項目強鎮"的工作思路,繼續實行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以擴大招商引資為重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今年1-6月份全鎮共引進項目3個,投資300萬的富民制衣廠,3月份投入生產;投資200萬元的江西共青鴨司令板鴨廠正在裝修廠房,預計9月份投入生產;投資2000萬元的江西國紡紡織有限公司已在征地籌建廠房。
2、服務好開發區重大項目。今年開發區有幾個重大項目與我們金湖有關,我鎮緊緊圍繞開發區"三大產業"建設的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強化服務職能,發展特色經濟"的主題實踐活動,大力服務好開發區的大項目,在鎮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查找矛盾,排除干擾,成功解決了鄱湖二期工程第五個單項取土點的征地問題。五合、固村兩村的土地平整問題天源生態項目征地、中石油管道征地等,極大地推進了這些項目的工程進展。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20*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北京奧運年和全面學習貫徹“***”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共青城的“項目建設年”。20*年上半年,我鎮在開發區黨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確定的奮斗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會議精神,圍繞在新的起點上深化“三項創建”活動和開發區“求科學發展之真,務項目發展之實”的主題教育活動,在弘揚奧運精神、抗擊冰雪災害、支援四川抗震救災活動中積極進取,奮勇當先,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懼嚴寒,抗出冰雪;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20*年元月中旬至2月初的一場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持續了近二十多天的雨雪冰凍天氣,使金湖鎮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給金湖鎮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金湖鎮全體干部群眾響應開發區黨委、管委會的號召,積極投身到抗擊雪災行動中,在這場抗雪救災中,金湖鎮全體干部群眾不畏艱難,不懼嚴寒,積極投身到迎戰暴風雪的戰斗中,努力把嚴寒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根據災后統計,我鎮在這場冰雪災害中共造成經濟損失680余萬元,其中農作物損失93.2萬元,家畜71.6萬元,牲畜40.4萬元,飲水人口損失158萬元,排水渠道116萬元,機電排灌設施13萬元,油菜損失39.6萬元,果樹75.2萬元,蔬菜12萬元,壓倒房屋34間、損壞24間,造成損失9.6萬元,損毀引水管道44萬元,凍壞水表10.6萬元。全鎮人民沒有被巨大的經濟損失壓垮,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在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投入到災后重建中,上半年我鎮利用上級部門下撥的10.05萬元救災資金、整合全鎮可行資源,已基本完成損毀設施、房屋的維修以及農作物的補種、搶收工作,挽回了部分冰雪災害的損失,使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今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等地發生8.0級強烈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剛剛從年初冰雪災害中恢復生產的金湖人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積極投身到支援災區的“捐款、捐物”活動,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全鎮共向地震災區發起三次捐款、捐物活動,共計人民幣近四萬余元(不含在金湖鎮以外的捐助點的捐獻以及部分駐鎮企業的捐物)。對災區的重建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三農”工作進一步加強
一是農業生產得到鞏固和發展,全面完成春季農業生產任務,兌現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416301.75元;發放2007年度退耕還林糧食直補金517104.50元,現金補助49249.00元推廣雜交優質高產水稻7672.75畝。農業結構得到調整,鞏固發展了和平村寨下梅干菜基地,五合名貴樹苗基地。二是下大力氣改造了精養魚池180畝,為下一步改善養殖結構,發展特色養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農業集約化經營繼續推進。1、繼續深化土地流轉制度改革,通過土地園田化建設,提高機械化作業規模,使更多農村富余人員洗腳上岸謀發展,努力形成能人辦企業,百姓創家業的生動局面。2、開展林權改革自查自糾。全面貫徹省、市、開發區有關林權改革工作的精神。對去年的林改工作進行總結,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決。至今年6月底已核發林權證220余戶,真正做到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3、退耕還林常抓不懈。為了使這項惠及千秋萬代的工程能真正造福子孫,鎮黨委、政府年初就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對全鎮退耕還林面積檢查驗收,特別是對去冬失火補種面積驗收,合格面積為5200畝,合格率為98%,及時下發07年度退耕還林補助款566363.50元、公益林補助款6640.20元。四是農業安全體系進一步穩固。1、加強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實施了對大塘排澇站、黃橋排澇站等21座排澇、提灌站的檢測和維修,并進一步對黃橋圩進行了除險加固,全力做好防汛抗災工作,籌建防汛抗災物資,確保安全度汛。2、加強森林防火工作。20*年的冰雪災害,造成了我鎮林區大面積樹木、灌木草叢因冰凍枯死,以致災區森林火險等級一直居高不下。我鎮加強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宣傳力度,加派了人員值班,同時加大了對林區的巡防力度。共張貼通告、宣傳單共2500余份,較好地控制了大的森林火災的發生。
鄉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2006年上半年即將過去。半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及各局委辦的大力支持下,我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區委二屆七次全委會議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這個中心,團結和帶領全鄉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農業生產進展順利,一片豐收景象
截止5月底,全鄉共完成農業種植面積15358畝(含開發區),較上年減少了4.07%,其中:棉花總面積12861畝,較上年擴大了2.52%;玉米1401畝,較上減少了20.6%;小麥1865畝,較上年擴大了9.7%,超計劃完成上級下達的種植任務。
為確保上述任務的完成,半年來,鄉黨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幫助解決生產資料資金,為群眾排憂解難。2004年,由于自然災害及棉價下跌,使農牧民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給2005年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鄉黨委、政府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曾多次與上級有關部門、金融部門協商,于春播前,為農戶解決生產資料小額貸款46.36萬元,原創:并采用了封閉運行的方式,保證了貸款的合理使用,為群眾生產提供了保障。特別是為了確保3500畝滴灌項目的順利實施,使其在農業生產中真正發揮出節能增效作用,在2004年補貼的基礎上,上半年,政府又拿出38萬元,用于滴灌帶、種子等生產物資的補貼,解決了群眾生產中的難題,保障了這一科學生產項目的實施及全鄉春播工作的如期進行。
(二)、堅持統一組織,嚴把農資質量關。為減輕農戶經濟負擔和村委工作負擔,減少因農資質量低劣而給農戶造成的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春播前夕,在不斷總結以往教訓,廣泛征求村領導意見的前提下,政府組織專人,對農資尤其是棉種、滴灌帶等生產資料實行了統一購進,共組織優質棉種55.2噸,滴灌帶35.58噸,既方便了群眾,又嚴把了農資質量,為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2008年上半年,市編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編辦的精心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落實湘發[20*]27號文件精神為核心,著力研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鄉鎮機構改革,大力推進機構編制規范化、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為衡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目標,機構改革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我辦緊緊圍繞黨的***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穩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一)完善了機構設置。著眼于理順部門關系、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從實際出發,對部分機構設置進行了調整。為進一步提高公安的整體行政效能,配合市公安局對縣市區的公安機構設置進行了改革調整,目前前期工作已基本結束。針對市水口山公安分局、白沙公安分局的管轄范圍與當地縣市公安局管轄范圍交叉,造成部分地域出現重復執法或治安死角的問題,協同組織、政法、公安、人事、財政等部門,做好了將兩公安分局移交當地縣市公安部門的準備工作,現已報省委政府相關部門審批。
(二)理順了事業單位管理體制。鑒于沿江風光帶缺乏統一維護管理機構,部分地段臟亂差現象十分嚴重,有的設施甚至遭到人為破壞,我們在借鑒兄弟市州做法、進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報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市沿江風光帶管理處。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文件精神,在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及時向市編委遞交了市國土資源局下屬的6個事業單位、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等8個單位經費形式由自收自支改為財政全額撥款的調查報告,現已批復下文。與此同時,我們對我市種子管理體制和企業調查隊人員編制等進行了調查研究,為下一步的改革調整打下了基礎。
(三)啟動了機構編制管理規范試點工作。確定衡陽縣為我市機構編制管理規范試點縣,并已指導該縣出臺了工作方案,啟動了前期工作。
鄉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上半年工作開展情形;黨的培植不竭增強,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成長及“惠平易近”工作;存在的首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籌算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今朝為止,年夜秧根基實現了滿插滿灌,年夜春打點防病治蟲已周全睜開,玉米、紅苕秧等長勢喜人,豐收在望、狂防和動物春防工作、基本行動措施培植工作、城鄉情形綜合治理工作、平安出產、維穩工作、為平易近辦實事、狠剎干部“走讀”風、不竭提高黨員干戎行伍素質、切實增強下層黨組織培植、增強干部作風培植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今年1-6月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率領下,鄉黨委、政府率領全鄉干部群眾,連系縣委工作會議上提出的“12345”的總體思緒,安身鄉情,當真剖析成長形勢,連系全縣經濟社會成長年夜局,當真抓好2009年方針使命和各項工作的落實。今年上半年,全鄉國內出產總值(gdp)估量完成5295萬元,人均gdp5100元,其中第一財富3325萬
元,占總產值的63%,第二財富1130萬元,占總產值的21%,第三財富840萬元,占總產值的19%;工業增添值255萬元,工業企業利潤37萬元,工業企業增添戶數1個;農村固定資產投資351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0萬元;實現勞務收入1600萬元;人均純收入增添190元。現將有關情形陳述請示于后: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形
(一)年夜春出產及打點工作。我鄉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上,季節比平壩遲半個月以上,今朝為止,年夜秧根基實現了滿插滿灌,年夜春打點防病治蟲已周全睜開,玉米、紅苕秧等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二)特色財富成長。一是成長煙葉出產面積1500畝,估量產量達50萬斤;西瓜種植面積達300畝,估量產量達30萬公斤;生果種植面積達400畝,估量產量達35萬公斤。二是積極成長生豬、肉牛、山羊等草食牲畜養殖年夜戶,加年夜養殖投入力度,不竭擴年夜養殖規模,成立開江志翔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帶動全鄉畜禽財富快速成長。
政府衛生局的半年總結
20*年是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和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年。上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認真貫徹黨的*和區委二屆三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任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強社區衛生、公共衛生管理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繼續實施農民健康工程,進一步提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水平,認真做好政府實事項目,著力提升衛生新形象,為全面完成20*年度的各項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社區衛生服務內涵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是抓“項目”,推進社區衛生工作上水平。把20*年作為衛生系統的“項目建設年”,年初,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選出13個亮點項目,項目做到有方案、有計劃、有部署、有行動。如東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出“全面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與水平,努力將柏莊等社區衛生服務站建成*區最佳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出“開設康復醫學科,扎實推進社區責任醫生制度建設”,八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出“建設低視力康復中心,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水平”等。6月份,召開了項目建設推進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逐個詳細介紹了項目的實施計劃、實施內容、進展情況。通過項目建設,以點帶面,打造亮點,創造精品,形成特色。目前,各單位的項目都已全面展開,并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對照新標準,做好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復核評估準備工作。根據《關于開展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市)復核評估的通知》和《關于深入開展創建全省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市)活動的通知》要求,認真做好先進區復核評估的各項準備工作。深入學習領會20*年下發的新的《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市)評估標準》,扎實開展自查活動,按照新的標準,逐一對照檢查,特別是新標準中有較大改變或新增部分,尋找薄弱環節,切實加以整改。重新修訂了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診療、護理等規范制度,并制定成冊《*區衛生服務站工作規范》,使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規范、有序地開展。三是試行社區首診制。社區首診制是國際公認的一種分級醫療模式,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一步轉型發展的有效抓手。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要求,今年我們在全區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居民探索試行社區首診制度,制定下發了《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行社區首診制的工作意見》。為確保社區首診制落實到位,上半年,各單位都制訂了實施方案,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實行社區首診制度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在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方面的優勢和好處,引導患者首診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康復再回社區,努力提高社區衛生資源的利用率和農保資金的效用,切實減輕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四是社區康復工作亮點紛呈。東北塘梓旺康復護理院自20*年8月份開辦以來,已康復出院病人近200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投資800萬元,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依托,資源共享”,“以預防保健、病后康復”為特色的東港康復院,開設床位86張,現入院病人30人。今年,*醫院又開設了康復醫學科,并成為市內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康復醫療機構。此外,八士衛生院的低視力康復中心、安鎮醫院的精神康復中心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社區康復工作已成為我區社區衛生工作的一大亮點。
二、以重大傳染病防治為重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是各項疾病防治工作進展順利。1-5月份全區共報告乙、丙類傳染病13種568例,手足口病首次被列入丙類傳染病報告管理。1-5月份我區新發現肺結核病人132例,其中涂陽病人67例,完成全年市局下達目標任務的45.6%。積極探索流動人員結核病防治管理,為流動人口病人發放交通費、營養費,并免費為初診疑似病人拍片。繼續抓好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積極推行艾滋病免費咨詢檢測工作,全區已設立了2個艾滋病免費咨詢監測門診,1-5月份共提供免費咨詢檢測238人次,未發現陽性病例。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建筑工地等“四走進”活動,為艾滋病防治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5月1日起,我區實施兒童擴大免疫規劃,規劃確定的第一類疫苗擴大到11種疫苗,1-5月份共接種一類疫苗59725人次,全區四苗覆蓋率達99.*%,流動兒童四苗接種率始終保持在93%以上。在繼續做好東北塘、東港鎮慢病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選擇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對該轄區內居民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為重點的慢病規范化管理,并不斷向全區推廣,有力地帶動了全區慢病管理上一個新臺階。上半年經抽查督導,慢病報告率99.7%。4月份春季滅螺共查螺面積328萬平方米,未查到活釘螺,開展血吸蟲病監測查病5883人份,未發現陽性病人。
二是衛生監督工作全面展開。上半年共開展專項檢查19次,監督監測食品樣品283件,合格率93.63%,比去年同期上升3個百分點。與130家大中型餐飲單位負責人簽訂了預防食物中毒責任書,1-5月份全區食物中毒零報告,有效地保障了全區群眾的健康。貫徹落實《重大活動食品衛生監督規范》要求,圓滿完成了市區人大、政協兩會、高考等重大活動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保障工作23次,同比增長20%。全面推行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積極探索長效管理體制,構建動態管理模式,做到有評有查,現已開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評級1277家。對照區政府“兩集中、三到位”要求,進一步規范“衛生行政許可窗口”建設,確保人員配備到位,窗口授權到位,許可事項進“中心”到位。實行一次告知制,推出“一紙清”便民服務舉措。1-5月份新發衛生許可證279家,衛生許可證平均辦結時間為7天,比《行政許可法》規定的20天法定時間縮短了13天。按照《*區六部門聯合打擊非法行醫方案》要求,加大與公安、城管、工商、藥監聯合執法、聯合辦案工作力度,1-5月份取締非法診所25家,立案查處3家。積極開展職業衛生監督檢測和執法工作,上半年共監督企業96家,其中對66家企業的作業場所進行了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共檢測粉塵、噪聲、毒物1301個點,合格率為54%,對2家嚴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企業進行了立案查處。
三是多管齊下防控手足口病。自安徽阜陽發生兒童感染腸道傳染病疫情后,我局高度重視,立即行動起來。針對我區實際情況,多措并舉,狠抓落實,積極應對手足口病疫情。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防治手足口病領導小組,下設信息報告、疫情處理、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后勤保障五個專業組,制訂了《*區防治手足口病的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加強對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培訓、宣傳及健康教育工作,對全區幼托機構、小學提出加強晨檢、疫情報告、消毒隔離、衛生管理、健康教育等6條防治措施。加強督查,建立日報告制度,落實24小時值班制,全天候監測疫情進展動態。各鎮公共衛生所(站)也相應地成立專業組,在全區上下形成了分工明確、橫縱向密切配合的防控體系。截止到6月30日,我區共發生手足口病279例;現癥病例67例,治愈212例,無死亡病例;發生聚集性疫情4起,發病人數40例。目前我區大部分患兒病情穩定,無重癥病人。
四是組織衛生監督防疫專業人員赴四川地震災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5月23日,接省衛生廳、市衛生局“關于組建衛生監督應急隊赴四川地震災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和“關于組織人員赴四川災區進行環境消殺的緊急通知”,我局立刻部署,迅速從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踴躍報名人員中抽調出2名年輕、身體健康的專業人員,前往災區開展食品、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及災區現場消殺工作。在黨員的率先帶頭下,區疾控中心、監督所74余名職工主動請纓,在請戰書上簽名,懇請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為受災群眾提供衛生防病服務。目前,尤曙峰、許林2人均已圓滿完成抗震救災任務順利歸來,疾控中心許林同志在災區一線堅守40天,是我市在四川救災一線工作最長的衛生工作者,并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21日,區疾控中心又派出2名同志前往綿竹市,幫助災區重建衛生防疫網絡。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農業和農村工作匯報
(市郊區工委檢查上半年工作)
2005年6月18日
半年來,在郊區工委、郊區工作辦公室的正確領導下,我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總攬全局,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為目標,認真落實工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服務"三農"工作的意見》精神,狠抓"黨、干、科、經、貌"五個重點和"1、2、3、4、5"工程,嚴格按照"五個不放松"和"五個突破"的要求,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式,強化工作措施,確保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現將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做如下匯報:
一、抓好各項工作,促進各業發展
1、抓結構調整,發展優勢特色產業
鄉政府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打算
黨委半年工作總結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我鄉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總攬全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省委黨建幫扶及縣扶貧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搶抓扶貧開發新的歷史機遇,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強化農業基礎,發展支柱產業,加強財源建設,確保社會穩定,實現全鄉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工作思路,鄉黨政一班人負重自強,銳意進取,帶領全鄉一萬七多干部群眾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實現了各項工作全面推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現將半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0*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一)黨建工作。
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⑴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繼續嚴格遵守“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潔從政各項規定,切實解決黨風政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⑵進一步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教育和管理,樹立作風扎實、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杜絕了單位部門亂收費現象。⑶認真學習和貫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抓反腐倡廉工作的強大合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充分調動干部群眾支持和參與反腐倡廉的積極性。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紀律檢查工作能力。
區人民政府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總結
黨委半年工作總結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20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區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沉著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困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據初步統計:1-6月,實現生產總值70.63億元,比去年同期(可比價,下同)增長14.9%。區屬經濟完成增加值34.0億元,增長15.1%。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205萬元,增長6.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0.2億元,增長16.5%,其中:工業增加值47.3億元,增長17.3%,區屬工業增加值10.6億元,增長26.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17.9%;市考核重點工業企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36.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0.4億元,增長11.2%。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6.3億元,增長19.0%。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億元,增長13.5%。實現財政收入12006萬元,增長29.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4億元,增長123.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增長3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94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85元,增加255元。
回顧上半年工作,區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堅定不移抓發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鄉鎮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政府半年工作總結
半年來,我鄉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鄉人大主席團的監督、支持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年初工作計劃,團結務實,與時俱進,堅持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和動力,以興鄉富民為宗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發展路子,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按照“近抓烤煙,遠抓畜牧”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農業農村經濟呈現良好態勢,產業結構調整成果顯著
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這個目標,繼續按照“穩住糧食、狠抓煙牧”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切實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大力推廣優質高產良種規范化栽培技術,積極創辦各類示范點,有效地推動了我鄉農業的全面發展。
——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鄉種植水稻6310畝,其中優質稻4500畝,旱育稀植4500畝,兩段育秧1810畝。辦水稻增產工程栽培示范點一個,面積60畝;辦玉米高產栽培示范點1個,面積128畝;辦水改旱種植示范點1個,面積80畝。全鄉共種植玉米5000畝,其中玉米育苗移栽4500畝。完成夏糧收割面積14600畝,產量1846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沼氣生態建設得到突破性進展,半年建池103口,實施沼液侵水稻種植示范點1個,農戶11戶,面積28畝。辦種植西紅柿高產示范點1個,面積150畝。水利建設穩步推進,半年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6.63萬元,投工投勞7.9萬工日。林業生態建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