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壽險核保問題提升競爭論文

時間:2022-06-04 11:34:00

導語:解決壽險核保問題提升競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決壽險核保問題提升競爭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存在的主要問題;應采取的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壽險核保是指壽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危險狀況進行評估選擇、重業務發展、輕業務質量、核保制度不健全,核保管理不完善、核保規定不全面、不合理、核保人員素質和隊伍建設方面的不足、端正業務經營指導思想,加強業務質量考核、完善核保制度,加強核保管理、將核保與展業部門脫離、壽險公司要盡快健全投保人、被保險人的統計資料、提高核保人員素質,實行資格考核、加強壽險核保人員的配備和核保人員的培訓工作、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核保人員的資格考試制度、改善核保條件,提高核保技術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核保是壽險承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在整個壽險經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壽險業務核保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重業務發展,輕業務質量;核保制度不健全,核保管理不完善;核保規定不全面、不合理;核保人員素質和隊伍建設方面的不足,對此,應采取以下對策:端正業務經營指導思想,加強業務質量考核;完善核保制度,加強核保管理;提高核保人員素質,實行資格考核;改善核保條件,提高核保技術。

壽險核保是指壽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危險狀況進行評估選擇,以便確定是否承保及保單收費標準的過程。

近年來,國內壽險業務迅速發展,但壽險核保中卻呈現出諸多問題,如果不重視和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到“入世”后我國壽險公司與外資壽險公司的競爭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業務發展、輕業務質量。壽險公司經營必須先有相當數量與規模的業務,沒有業務就不可能生存發展。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壽險公司,其目標之一就是經濟效益最大化,而要長期合理地贏得利潤,首先就要保證所承保的壽險業務的質量。但是目前我國壽險公司都過分強調業務發展而忽視業務管理,各級公司領導最關心的是保費收人多少、承保面大小,沒有將業務質量也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2.核保制度不健全,核保管理不完善。要做好壽險核保工作,就必須健全核保制度,完善核保管理。而我國壽險公司近年建立的核保制度尚有許多不足。首先是沒有設置專業核保部門,少數基層單位甚至沒有專職的核保人員,沒有實行展業部門與核保部門的徹底脫離。其次,對展業人員保前調查工作要求不嚴。壽險公司承保前對投保人、被保險人有關情況的調查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它直接關系到核保工作及承保業務的質量。而目前壽險公司各類展業人員大多都不能全面準確地做好保前調查工作,特別是個人營銷人員。營銷考核主要以保費數量定收入、定優劣,助長了營銷員只注重開新單、收保費的思想,雖對其業務質量有一定的要求,但對營銷員因違反核保規定造成的經濟損失則無有力的制約,導致其保前調查工作做得很粗。第三,對核保責任的考核要求不完善。我國壽險公司過去一直沒有嚴格的核保責任制,初建的核保制度雖對核保人員定有崗位職責,但定的不全面,如沒有核保部門負責人及各級公司分管領導對核保工作的責任、權限。特別是沒有核保責任的考核,出現核保責任問題的處罰等,這樣,會使核保人員出現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認真的現象,極不利于核保工作質量的保證。第四,對免體檢件保單的風險控制不嚴。以年齡為主要因素的免體檢件保單,在近年來壽險公司新承保業務中,占了很大部分。此部分保單的核保要素主要依靠投保人如實告知,因此,其經營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因投保人道德方面的風險;二是因未體檢把關所至的被保險人健康要素方面的風險。壽險公司承保部門的部分人員認為,既然規定不必體檢就可承保,則其風險肯定是可以承受的,從而在核保工作中不注重運用其他手段來防范免體檢件的風險。由此,形成一個目前壽險核保管理上的漏洞,致使近年來免體檢件保單的賠付糾紛和保戶的道德風險案例持續增加。

3.核保規定不全面、不合理。壽險公司的核保規定,是指壽險核保操作的內容、項目、標準、方法。它是壽險公司從具有不同風險和損失經驗的投保對象中,經統計和數量風險評估,從技術上制定的對風險分類及匹配費率的標準。它也是核保工作的主要依據。目前壽險核保規定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

第一,核保規定項目的不全面。首先是實務核保職業風險查定中職業種類的不全面。如職業分類表中沒有石油公司的加油職員、鐵路工程局的機筑職員等,因對其職業無法定性,只能參照相近職業,靠核保人員的臆斷確定費率。其次,醫務查定標準中疾病種類的不全面。如脊椎膨出病,此病需手術治療,但查定標準中無此疾病,因此無法定性及合理的承保。

第二,職業分類的費率匹配有不合理之處。職業風險高的匹配低費率,職業風險低的匹配高費率。如各類機動車駕駛員風險較高,但提示是標準費率,特別是大貨車和三輪車等風險更高的駕駛員,應屬于加費體,決不應該按標準費率承保。

第三,核保規定不詳盡且沒有一套全面、具體的說明資料。在壽險業務的迅速發展中,會出現多種多樣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面對復雜的情況,如果沒有一套詳細、準確的核保規定或說明資料,核保人員就無所適從、難以定性、不便操作,即使通過其它渠道解決了問題,也會造成核保時間的延誤或結果的不準確。

4.核保人員素質和隊伍建設方面的不足。核保是一門綜合技術,要求專門知識和人才。涉及核保工作的人員主要有三方面:壽險人、專職核保人員和作為核保的計算機人員。此三方面中,核心是專職核保人員,對其基本的要求,一方面是有豐富的壽險業務知識和實踐經驗,另一方面是基本掌握醫學、經濟和風險等全面的綜合知識。

二、應采取的對策

1.端正業務經營指導思想,加強業務質量考核

壽險公司應把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和防范化解風險作為生存發展的前提,堅持持續、健康的業務發展戰略,堅持展業與管理同步,規模與質量并重,在強調發展業務的同時,注重不斷提高盈利水平和防范化解經營風險的能力。要充分發揮核保工作在業務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徹底轉變過去那種“有業務就敢做,有保費就敢收”的不計成本核算的粗放型經營觀念,切實提高防范經營風險的自覺性。

建立業務經營管理工作的標準體系,建立與完善業務質量和責任追究等考核體系。制定業務質量的量化考核指標,加強對利潤率、保費資產率、業務質量率等指標的考核,將這些指標作為經營者業績考核、提拔使用、晉升工資、獎勵表彰的重要依據。充分利用經營杠桿和利益驅動機制調動各級公司和全體員工優化業務結構、提高業務質量、防范經營風險的積極性。

2.完善核保制度,加強核保管理

(1)將核保與展業部門脫離,以使核保工作能夠獨立、有效、充分地發揮防范業務經營風險的作用;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專業核保制度。通過對核保人員崗位技能嚴格的等級考試,科學設定出各級核保人員的核保權限,核保工作的質量要同各級核保人員的經濟利益密切掛鉤。要設計制定出便于操作的核保質量量化考核標準與辦法,由有關管理部門定期對核保人員進行考核。

(2)壽險公司要盡快健全投保人、被保險人的統計資料。通過對不同的投保人及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病傷經歷、生活習慣、個人特征、財產物質條件等的數據技術評估,制定出更全面、科學的核保內容及辦法,以使壽險核保制度更趨于合理、規范。

(3)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控制免體檢件的風險。要堅持對免體檢件在承保前進行風險調查,對免體檢件的審核要堅持“嚴進寬出”的原則。同時,把審核的重點放在重復投保、主動上門投保、超經濟承受能力投保等情況的投保件上,堅決防止有逆選擇傾向的業務“病從口入”。

(4)在大力發展壽險營銷業務的同時,加強對營銷人員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另外,對營銷員要制定嚴格且易操作的業務質量考核辦法,規定對營銷員的業績獎勵和晉升必須要有業務質量的考核內容。

3.提高核保人員素質,實行資格考核

首先,要加強壽險核保人員的配備和核保人員的培訓工作。配備核保人員要盡可能要求其具備保險、醫學、法律知識及豐富的社會知識,可對現有人員進行有步驟、分層次、多學科的培訓。

其次,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核保人員的資格考試制度。將核保人員分為初級核保員、中級核保師、高級核保師,具體制定出各個級別核保技術人員的條件和要求,通過嚴格的資格考試并結合其實際工作業績和技能,核發資格證書。實行不同級別核保人員分等級的個人經濟收入分配和其他待遇制度,以調動核保人員學習提高的積極性,提高核保工作質量。

4.改善核保條件,提高核保技術

隨著壽險公司業務管理的電子化、信息網絡化,壽險業務核保除了嚴格的專職人員核保外,還需通過裝有符合核保規定的處理系統的計算機進行業務處理,這樣,既有利于對人員核保質量的驗證,又可相對防止出現人情核保問題。為了充分提高壽險核保工作的效率以及保證核保工作的質量,各級公司還需要在設施設備方面進一步配備和改善。

盡管我國壽險核保制度已經建立,但加入WTO后,外資壽險公司先進的核保技術和手段必將對我國壽險公司的經營產生沖擊,這就迫使我們需盡快改變壽險核保仍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現狀,注重吸收國際同業的有益經驗和先進技術,加快電腦軟件和電子通訊技術的開發運用。如將集醫學知識和綜合能力于一體的“專家系統”用于壽險核保,可極大地提高核保工作的速度和準確性。再者,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核保查詢系統、風險控制系統,使核保過程更加系統、完整和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