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動平臺德育教育研究
時間:2022-04-26 04:24:08
導語:家校互動平臺德育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技術的社會,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溝通家長與老師的交流,促進師生之間情感的升華,毫無置疑,是一個值得所有教育者思考的問題。家校互動平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解決了這一問題,所謂家校互動平臺,是一套應用于教育系統的高科技信息互動平臺,它是集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能夠實現家庭與學校的互動、快捷、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信息平臺。
關鍵詞:家校互動平臺;德育家校
互動平臺可以通過便捷的網絡,充分地展示個性化的班級,有效地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在平臺的使用及完善過程中,逐步體現了以下特點:
1借助互動平臺,展示班級獨有風采
作為學生家長,在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的同時,卻牽扯著絲絲縷縷的掛念。他們渴望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事情:所在班的位置、教室布置、孩子的課堂表現、課間活動、作業書寫、同學交往……事無巨細,只要與孩子有關,家長必是樂此不疲!然而,身為教師,每日里瑣事纏身,又怎能一一注意、細細敘說呢?這時,不妨借助我們手中的相機,讓真實的鏡頭來代替乏力的語言。當家長通過平臺,驚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優秀的作業書寫、一板一眼地學做眼操、認真地讀書、快樂地玩耍……心中怎能不掠過幾許欣慰與更多感激呢?孩子呢,當他們知道通過網絡平臺,可以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好多好多親人看到自己的“好”時,誰能拒絕這份“誘惑”呢?于是乎,老師手中的相機成了“法寶”,上班級互動平臺成了他們的“追求”,無形中,追求的過程就變成了“向上”的動力與目的了!憑借相機,借助互動平臺,展示班級特色與孩子風采,成了促進家校聯系的一大亮點。
2借助互動平臺,積極做好家長的思想溝通工作
身為家長,對于學校的某些活動、班級管理、孩子的教育方面可能會有一些困惑、看法和建議。這些,除了電話、面談之外,有些可能愿意通過文字的形式來表達。有的家長通過平臺,對學校的“歡樂周末行”活動表示贊同,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幫助我們及時地完善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有的家長在閱讀平臺文章后發表評論:“‘蹦蹦跳跳,背著小書包,邁進了新的學校’。這是我送女兒上學時的情境再現。這永恒的一幕將永遠地鐫刻在我的腦海。孩子大了,上學了。從此他們將走上自己的道路。這條路上將凝聚無數老師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默默奉獻。我衷心地祝愿……”一席話,在肯定工作的同時,也使老師在付出中嘗到了甜蜜。可以說,家校互動平臺不僅推動了家長與學校的思想溝通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交流。
3借助互動平臺,做到班級事務公開化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班級雖不大,各項事務卻很煩瑣。利用平臺,可以讓孩子、家長參與班級管理,使班務透明化、公開化。運動會臨近,平臺上早已及時告訴大家運動會項目與參賽方法,利于孩子與家長著手準備;待到運動員敲定,名單亦可在平臺上尋找;至于熱門項目———親子項目,更是改以往的“指定”為平臺上“自愿報名”,根據情況公開招募,給更多的家庭一個機會。家長心中明白,在班級事務上說三道四的少了,支持幫忙的多了。班級事務公開化,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事。尤其對于低年級段,更是照顧到孩子的年齡特點,避免了“話說不明白,傳不清楚”的困擾。而對于高年級段,則提供了一個孩子自主管理班級的平臺。
4借助互動平臺,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平臺的搭建,不僅方便于學校與家庭的聯系,更應成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它讓孩子能在上面說說悄悄話,表達自己的心愿。畢竟,我們的時間總是在匆忙中度過,能夠蹲下身來聽他們說話的時間實在有限,更不要說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心聲了。對于那些膽怯的、害羞的孩子來說,他們真的渴望能多與老師說說話呀!平臺的創建,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求,也彌補了老師的遺憾。班級里有個小姑娘,平臺上告訴我:“我多么希望以后在上課的時候能多回答問題。多希望老師能給我這個機會……離一顆星還有一朵,我要和媽媽一起加油……”而那膽小男生卻勇敢地告訴我:“我要努力學習,好好表現,爭取多得小紅花?”……聽到這些,平日里聽不到,也沒時間聽到的聲音,我的心被震撼了:多么純真的質樸的心愿啊!我及時地回復了他們,我也由衷地感謝這個平臺,是它,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平臺的建設在良好地進行著,然而,由于電腦與網絡的不普及化,使得它的作用不能完全化;平臺上的一些信息易被利用;片面追求點擊率而忽視平臺建設等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
家校互動平臺的創建,既可以幫助教師和家長及時解決孩子成長道路上出現的問題,又可以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隨時出現的亮點所帶來的喜悅,使孩子少走彎路,健康成長。它充分地調動了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一座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吳慧 單位: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小學部
- 上一篇:化妝品電子商務應用及效益
- 下一篇:新媒體時代學校德育管理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