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是培育教師有效的方針

時間:2022-04-25 11:57:00

導語:聽課是培育教師有效的方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聽課是培育教師有效的方針

一、聽課的意義及作用

“聽課”就是“聽課”。“聽”即“聽察”。既要“聽”,又要“看”,還要“思”。“聽”,聽教師的授課;“看”,看課堂的具體表現;“思”,思考課堂展示出來的價值。“聽課”,不僅能表達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形態,而且換能讓同級教師之間交流、欣賞、學習、提高,后者是聽課的主要目的。經過“聽”,“看”,“思”以后,聽課者必須把學習的心得、學習的成果轉變為課堂實踐。聽課互助能使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持續發展成長,對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教師的成長就是課堂的成長,教師成長的一切體現于課堂。教師培訓屬繼續教育,繼續教育與學歷教育最大的不同是,繼續教育更講求“學以致用”。把培訓放回課堂中,才能獲得培訓的最大效益。

二、聽課的步驟

聽課活動一般由三部分組成:課前的學習與備課,聽課,聽課后的交流與反思。

聽課前,選取新課程教學當中一個共同的問題或某一教學內容,授課者與聽課者進行備教設計,使授課者與聽課者真正體現交流學習的局面。

聽課中,要注意記錄和聽察課堂教學中與研究問題有關的背景和細節。譬如,如果研究教學如何面對學生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要獲得發展這一問題,聽課時教師就要多留意授課教師的教學能否讓每個學生都聽懂,課堂討論時有沒有讓水平高的學生和水平低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所安排的練習是否適合不同能力的學生的需求。這樣的記錄為課后的交流提供依據。聽課時,聽課者要盡量坐在不被注意的角落,不要與授課者和學生有眼神的接觸,保持課堂的一切都在常態下進行。

聽課后的交流與反思,主要圍繞課前授課者與聽課者們共同確定的問題或內容進行探討。如就安排學生練習是否適合不同能力的學生的需求這一問題聽課者和授課者在討論時,只要就自己提出的做法用課程的有關理論應征,這樣才能使聽課的效果更好。

聽課者和授課者的角色在培訓階段要不斷輪換,不能總是某些人在授課,而某些人又總是在聽課。聽課互助是教師提高專業水平的一種嘗試,這種嘗試不只可以在同級科進行,還可以在異級科使用。

三、聽課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聽課目的。聽課是為了讓教師之間交流、欣賞、學習、提高,是為了讓教師之間互相促進、取長補短,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因此,不能將聽課搞成大大小小的“賽課”。

2、由于教師各人的經歷、情感、意志、欲望等不同,造成了對教學理解和教學行為的許多差異,聽課活動中,會因此出現許多爭論和沖突,有時甚至是非常激烈的。遇到這樣的情景,應正確處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3、教學改革是繁復和艱巨的,由于諸多客聽原因,目前教師普遍感到壓力很大。因此,在開展聽課活動中,不應該給教師過多的精神負擔,應努力創造和諧人文氣氛,反對激進,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