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科技發展見聞與啟示
時間:2022-03-28 09:31:41
導語:電影科技發展見聞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考察概況
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以黨委書記欒國志為團長的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代表團一行5人,于2017年9月20日至29日赴香港、澳大利亞、新西蘭進行技術考察與交流。代表團先后訪問了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格里菲斯電影學院(GriffithFilmSchool)、20世紀福克斯悉尼制片廠(20thCenturyFoxStudiosAustralia)、光譜電影(SpectrumFilms)制作公司、新西蘭維塔集團旗下的公園路后期制作(ParkRoadPostproduction)公司和維塔數字(WetaDigital)特效公司。其間代表團還與澳華國際傳媒集團(VACMedia)、澳大利亞電影國際合作署(AusFilm)、新西蘭電影委員會、新西蘭太平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惠靈頓銀幕協會等機構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并調研了澳大利亞影院技術和設備的應用狀況。代表團此行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了解國際電影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和新成果,重點是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科學、機器學習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格式電影在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應用狀況,涉及數字電影云制作、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攝制、電影大數據分析等內容;另一方面是與國外相關機構建立業務聯系,交流科技信息,探討在電影科技領域擴大交流、深化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途徑和措施。簡言之,就是學習、交流、合作、發展。此次技術考察內容豐富、交流廣泛,取得了預期成果,對于推動我國電影云制作服務平臺構建和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發展與應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二、主要收獲
此次技術考察與交流的主要收獲大致概括如下:(一)了解了世界電影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成果,全面推進電影信息化建設、云平臺建設和智能化升級成為全球電影行業的發展共識。當前,在全球范圍內,膠片電影向數字電影的數字化轉換已經全面完成,在此基礎上,電影行業正在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化是信息化的基礎,信息化是電影產業發展的高級階段。近年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并在全球諸多行業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深遠影響。此次技術考察的重點就是了解高新技術,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應用狀況,為我國電影高新技術領域重點項目實施制定技術方案和應用策略。此次技術考察重點訪問了兩所電影學院(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格里菲斯電影學院)和四家電影制作公司(20世紀福克斯悉尼制片廠、光譜電影制作公司、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維塔數字特效公司),重點交流探討了世界電影科技發展的最新趨勢、主要進展以及云計算、云存儲、智能科學、機器學習等技術在電影后期制作和特效制作中的應用情況、技術瓶頸及存在問題。20世紀福克斯悉尼制片廠毗鄰悉尼市中心,是南半球最大的影視制作基地,主要業務涵蓋電影、電視、商業廣告、視頻等攝制,其地位舉足輕重。該制片廠擁有世界一流的影視攝制設備設施,并設有8個攝影棚,迄今已有50余家獨立影視制作公司入駐,不乏動物邏輯(AnimalLogic)、光譜電影(SpectrumFilms)等著名影視后期制作與特效制作公司,《駭客帝國》、《金剛狼》、《碟中諜》、《環太平洋》、《血戰鋼鋸嶺》等著名影片均在此攝制完成。我們了解到,出于對影片內容安全性的考慮,片廠及其入駐制作公司目前主要采用本地方式進行電影制作,而未采用云制作模式,制片廠內也未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但擁有4條虛擬專用網(VPN)專線,可將影片數據安全傳輸至各個獨立影視制作公司。對于安全性要求不太高的內容,如紀錄片、電視節目等,這些獨立影視制作公司愿意使用云技術進行制作。在20世紀福克斯悉尼制片廠,我們還訪問了入駐公司光譜電影。光譜電影是澳大利亞著名影視后期制作公司,擁有50余年的歷史,迄今已參與制作完成上千部影片,其于1998年入駐福克斯悉尼制片廠。光譜電影迄今已經建立了一套自有的全4K電影后期制作流程,并建有Platform云平臺,可通過高速互聯網與各地制作機構進行數據交換,出于安全性考慮,該平臺尚未應用于電影,目前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紀錄片和電視節目。維塔集團是我們此次技術考察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維塔數字特效公司(WetaDigit-al)、維塔工作室(WetaWorkshop)、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ParkRoadPostproduction)、石街制片廠(StoneStreetStudios)和樸茨茅斯攝影器材租賃公司(PortsmouthHire)的大型電影制作創意集團。維塔集團作為兼具聯合作業和獨立運作特點的專業電影制作機構,已經具備制作大規模電影所需的從前期概念設計至后期制作的全流程能力。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和維塔數字特效公司也是我們此次參觀考察的對象。其中,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對聲音和圖像的處理及其制作流程在業界領先且屢獲殊榮,曾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混音獎。自2002年完成《指環王3:王者歸來》后,該公司一直為電影后期制作提供高水準的服務,服務類型涵蓋音效剪輯、混音制作、2D/3D/HFR制作、影片修復、調色剪輯、特效制作等。近期票房熱賣的國產電影《戰狼2》正是在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完成聲音設計、剪輯、ADR、擬音和混音工作。維塔數字(WetaDigital)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電影視效制作公司,由著名導演彼得•杰克遜及其好友聯合創建。維塔數字曾6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效獎,包括著名影片《指環王》系列、《金剛》、《阿凡達》、《奇幻森林》等。維塔數字在動畫制作、動作捕捉、仿真、建模、渲染等領域均位居世界前列。此次對維塔集團旗下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和維塔數字特效公司的參觀考察,其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以及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這些不僅充分揭示了技術研發為影視藝術創作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的重要價值,更是深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先進發展理念,非常值得國內借鑒。通過考察,我們對于世界電影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和新成果,形成以下基本共識:(1)數字電影系統的核心要素是質量(Quali-ty)和安全(Security),世界電影科技發展將始終遵循持續追求視聽質量和觀影體驗,同時高度重視內容安全和版權保護的基本趨勢。(2)電影類型呈現差異化、專業化和融合化發展趨勢,平面電影、立體電影、動感電影、巨幕電影、特效電影等將實現多元化發展。(3)數字電影呈現常規像素向更多像素、更快像素、更優像素聯合應用的演進趨勢,綜合應用高圖像分辨率(4K/8K)、高幀率(HFR)、高動態范圍(HDR)、廣色域(WCG)、巨幕(GS)、激光放映、沉浸式聲音等技術來實現視聽質量和觀影體驗的整體提升成為必然趨勢。(4)電影拍攝制作技術持續創新,攝制手段趨于多元化,“數字實拍+虛擬攝制+虛實融合”成為電影攝制發展的基本趨勢。(5)電影產業在數字化轉換完成之后,將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云平臺建設和智能化升級。計算、應用、數據和服務將加速向云端遷移,制作云端化、服務平臺化、影院智能化成為電影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二)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和澳大利亞格里菲斯電影學院“學科設置與產業需求緊密契合,基礎理論與專業實踐并重”的辦學理念,為我國新時代構建新型“產學研用”模式提供了新思路。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是香港影視和媒體教育領域的重要學府,受到香港特區政府、香港電影發展局及電影業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學院在軟硬件環境、課程體系建設、專業人才培養、行業交流協作等方面成績卓著。學院學科與專業設置覆蓋電影與媒體研究、影視制作、創意寫作、特效制作、數碼動畫、媒體藝術等領域。在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我們與香港影視科技界的十多位專家和學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探討了全球電影科技發展趨勢、電影前沿技術應用以及高新技術應用瓶頸,如云服務帶寬、大數據安全等問題,并介紹了中國內地電影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成就。我們了解到,香港地區近年來一直密切關注高新技術格式電影(4K、3D、GS、HFR、HDR、WCG、VR、AR等)以及云計算、大數據、內容分發網絡(CDN)、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高新技術在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應用狀況,并開展了一些新技術應用嘗試,同時也積累了相關經驗。香港影視界充分表達了香港地區迫切希望與中國大陸加強電影領域深度合作的強烈愿望,他們非常看好中國大陸廣闊的電影市場和扎實的技術基礎,并希望未來的合作不要僅僅局限于電影合拍領域,應當拓展思路,加強電影技術與設備領域的交流合作。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我們訪問了格里菲斯大學昆士蘭藝術學院旗下的格里菲斯電影學院,其學科與專業設置覆蓋2D/3D電腦動畫制作、影視制作、劇本創作、多媒體設計、游戲開發等領域。學院遵循電影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并重、國內外聯合培養人才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機制,積極推動開放式的國際學術與科技交流,并與北京電影學院等國內高校開展了多層次、多學科、多領域的人才聯合培養工作。我們細致參觀了格里菲斯電影學院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和教學科研環境,并與其科研團隊重點交流了運動捕捉、表情捕捉、虛擬制作、立體建模、動畫制作等領域的科研情況,其教學科研工作嚴格遵循基礎理論與專業實踐并重的辦學理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總之,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與格里菲斯電影學院等境外高水平大學在教學科研領域的辦學理念、先進思想和成功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三)與大洋洲相關電影機構建立聯系,開辟了電影科技交流的新渠道,為建立長效交流合作機制奠定了基礎。過去,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技術考察主要側重于北美、歐洲等電影發達地區,對全球其他地區涉足相對不多。此次出訪填補了我所在大洋洲地區電影技術考察的空白,不僅開辟了電影科技交流的嶄新渠道,而且對于與相關機構建立長效科技交流與合作機制創造了必要條件。通過此次大洋洲電影技術考察,我們了解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大洋洲國家的電影工業體系基于好萊塢電影技術體系,但又具有不同于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的自身特點。20世紀福克斯悉尼制片廠、新西蘭維塔集團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維塔數字特效公司等均具有良好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高效的后期制作流程、優秀的特效制作團隊、人性化的工作環境。特別是維塔集團旗下的公園路后期制作公司和維塔數字特效公司,擁有龐大、優秀、高效的技術研發團隊,專門從事電影相關原創技術研發、視效專用軟件包開發、特效插件開發、制作流程優化控制、模型設計仿真等工作,并實現了技術研發與藝術創作的無縫銜接和相互促進,引發了我們的深層次思考。此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為吸引世界各國電影人赴澳新拍攝制作電影制定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和適宜的激勵機制。正是這些因素綜合鑄就了精品電影的持續推出,以上因素缺一不可,相輔相成,非常值得我國借鑒。反觀國內,中國迄今已擁有世界一流的電影制作硬件基礎設施,但由于在制作流程優化、原創技術研發、技術應用水平、制作團隊建設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且缺少相關激勵機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產精品電影的創作生產。當前我國電影行業應當著力在“軟環境”方面下大功夫,要加快調整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不能僅僅注重于發展硬件基礎設施,更應在原創技術研發、制作流程優化、自主工具軟件開發、高端人才培養等領域實現突破。國家要為電影攝制、電影科研、電影高新技術研發等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更加精準的激勵機制,以克服目前國產電影創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發展瓶頸,從而推動國產電影創作提質升級,加快實現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重大轉變。(四)宣傳推廣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新成就和電影科研新成果,推動中國電影科技成果“走出去”。此次技術考察,我們在參觀交流過程中積極宣傳了中國電影產業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并介紹了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在電影科研與質檢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黨委書記欒國志在出訪期間利用各種交流場合和機會,介紹中國電影創作生產、市場發展和科技進步方面的發展情況,特別是兩所在數字電影衛星傳輸、中國巨幕系統、智能家庭影院、智能點播影院、電影大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數字水印檢測認證等領域的自主研發成果及落地應用情況。高新技術研究部主任劉達具體介紹了我所在電影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究成果,涵蓋全球電影科技發展總體趨勢和基本情況,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科學、機器學習、新興視聽技術等在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應用狀況等內容。通過上述介紹和交流,使國外電影同行加深了對中國電影產業與科技發展現狀的了解,激發了他們與我所擴大交流、深化合作的強烈愿望。此次技術考察也觸發了我們在中國電影“走出去”方面的一些思考。的確,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內涵應當十分豐富,不僅應該包括國產影片“走出去”,創造海外票房收入,輸出中華優秀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還應該包括中國電影科技成果“走出去”,實現中國自主研發電影科技成果的海外落地和推廣應用。這對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均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
三、思考與建議
(一)積極推進電影云制作服務示范平臺建設,加快創建云計算體系下的現代電影生產制作流程和新型產業服務模式。近年來,我國已經在世界率先完成膠片電影向數字電影的整體轉換。在此基礎之上,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云平臺建設與智能化升級成為電影產業的實施重點和推進目標。云計算是信息通信和文化傳媒產業轉型升級、業務與服務模式創新變革的重要力量,將對電影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甚至顛覆現有電影技術體系架構和產業服務模式。迄今,云計算早已從概念階段發展到落地應用,并迅速擴展到諸多行業和領域,而且應用愈加廣泛和不斷深入。云計算服務平臺是數字電影網絡化、分布式協同制作業務開展的重要支撐和有效載體,電影制作業務向云計算服務平臺遷移已成為電影產業實現提質升級的迫切要求。當前,云安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傳輸有效性、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電影云制作的推廣應用,這些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可以預見,隨著云安全和數據傳輸等問題的逐步破解以及電影制作業務契合度的不斷提升,電影云制作將會迅速推廣應用,并將重構傳統電影制作技術體系架構和業務服務流程。綜上所述,隨著中國電影進入提質升級的歷史新時代,在電影產業全球化、電影制作分工專業化、云計算和寬帶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要積極推進電影云制作服務示范平臺建設,涵蓋技術體系設計、技術方案制定、服務平臺構建和業務應用示范,并加快創建基于云計算平臺的現代電影生產制作服務體系。通過構建國家層面的電影云制作服務平臺和聯合協作機制,促進我國各級各類電影制作機構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跨地域、分布式、協作、聯合制作完成精品電影,從而推動我國電影制作水平、能力和效率的整體提升。電影云制作服務平臺建設是新時代賦予中國電影產業、中國電影科研工作者的產業訴求和時代使命,必將會為電影強國建設發揮重大作用并產生深遠影響。(二)加快建立適應新時展需求的“產學研用”新模式,為我國電影產業提質升級和促進電影強國建設發揮積極作用。近年來,在數字化、產業化戰略的指引下,我國電影產業實現了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電影科技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技術研發和應用水平顯著提升,但距離新時展需求和電影強國建設要求尚存較大差距,亟需通過加快開展電影科技創新、有效提升電影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積極推進電影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等來實現電影產業提質升級,從而不斷縮小差距,加快推動電影強國建設。建立適應新時展需求的“產學研用”新模式是我國電影產業提質升級和實施電影強國戰略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在“產學研用”機制建設上尚存諸多問題,國內許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普遍存在基礎設施先進、設備利用率低、技術應用水平低、優秀團隊匱乏等情況。此次對境外兩所電影學院和四家電影制作公司的考察交流,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要加快構建適應新時展需求的新型“產學研用”模式,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要統籌并重教學與科研,統籌并重基礎理論與專業實踐,學科及專業設置要與技術演進趨勢和產業發展需求緊密契合,有效提升學科與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前瞻性和產業契合度。我國電影高校和科研機構,要與電影一線企業、制作機構、影視基地、影視產業園等建立良好的“產學研用”機制,使高校師生和科研人員能夠準確把握產業需求,充分實踐專業知識,進而有效推進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聯系到當前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正與上海大學開展戰略合作,建立了電影高新技術聯合實驗室;與深圳定軍山科技公司開展合作,建立了數字電影聯合實驗室。雙方應當緊密契合新時代電影產業提質升級的迫切需求,加快探索“產學研用”和協同創新的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雙方在電影科研、學術前沿、行業契合、產品開發、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聯合優勢,有效提升我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發應用水平和創新型電影科技人才培養能力。電影高新技術聯合實驗室要聚焦電影高新技術研發應用、成果轉化和高水平科研團隊建設,積極開展電影云制作、電影大數據、新興視聽技術、智慧電影、智能影院等前瞻性研究及產業化應用,數字電影聯合實驗室要在新一代智能點播影院系統的升級完善和應用推廣方面下更多功夫,為推動我國電影強國建設更好地發揮技術引領和科技支撐作用。?
作者:欒國志 劉達 張鑫 王文強 方捷新 單位:1.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 2.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3.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
- 上一篇:電影眾籌融資比較與啟示
- 下一篇:詩歌與電影雙向互動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