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案件總結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8 09:32:00
導語:疑難案件總結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內容摘要:馬某某故意殺人、盜竊一案由于行為人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前期偵查工作失誤,以及犯罪嫌疑人翻供,導致案件證據困難。案件承辦人通過正確指導偵查、精心訊問,取得了確實充分并形成證據鏈的間接證據,從而獲得了本案的成功公訴。
一、案情
2005年12月7日晚18時19分,京東某高檔住宅小區一棟9層公寓的地下停車庫內,一個著黑色棉服、背深色挎包、戴近視眼鏡的清瘦男子在57號車位附近不停地來回走動著,似乎在等著什么人。有誰會在地下車庫等人呢?車庫保安員的眼睛注視著他。20分鐘后,男子拿出手機放在耳邊,嘴里不停地說著什么,直到近19時,一輛銀灰色福特牌越野吉普停進57號車位,一個年輕女子走出車外準備離開。……緊接著,女子返回,兩人面對,三言兩語之后,兩人一前一后消失在車庫單元門內的黑暗之中。
這一幕被隱藏在車庫頂棚的攝像頭靜靜地記錄了下來……
半小時之后(鑒定推定),這名女子被殺害在這棟公寓樓房8層的一套豪華寓所中,……23時許,這名女子的尸體被其好友發現……次日18時許,偵查人員利用技偵手段,在北京新僑飯店大堂將持有該女子的手機等10萬余元物品及銀行卡的那名男子及其情婦卓某某抓獲。
這名男子就是馬某某,上海人,40歲,從上海醫科大學本科畢業后,曾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后辭職下海經商。2005年來京應聘到日本株式會社三廣醫療并擔任高級業務代表,案發前被該公司辭退。1995年曾因犯盜竊罪,被上海市某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
那名女子柏某時年27歲,與馬某某同年任職于日本株式會社三廣醫療,并擔任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柏某離異,時尚秀美,生活優裕。案發前不久,其男友賈某為其租借了那套豪華寓所、購買了那輛高檔越野車。
在被抓獲的當晚,驚魂未定的馬某某供述了殺害柏某的梗概之后即全面推翻原供,辯稱其與柏某在三廣醫療相識后成為男女朋友。在相處的近半年時間內,兩人曾經多次在柏某寓所內發生兩性關系。案發當晚其受柏某之邀,到柏某寓所就雙方感情糾紛與柏商談分手,后將柏某作為感情補償的上述物品帶走。離開現場時,柏某一人留在家中,一切如常,當時的時間是19點30分左右。來到小區大門外3-4分鐘之后,其打到一輛出租車離開,直接來到附近某銀行,提取了柏某帳戶內現金人民幣5000元。在車上,其關閉了柏某的手機。
二、審查及認定的難點
一是案發后,偵查機關在現場勘查當中發現的跡象表明,本案行為人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勘查人員從案發現場未提取將馬某某與案件相聯系的任何證據和線索。
二是在全案證據薄弱的客觀情況下,由于偵查人員未及時提取小區大門的監控錄像,使得證明馬某某離開現場時間的錄像信息被自然覆蓋,前期偵查工作的重大失誤致使案件關鍵證據滅失。
三是被告人馬某某在被抓獲后初步供認犯罪之后即全面推翻原供,使案件證據狀況雪上加霜。
以上三種情況共同促成了本案證據殘缺、偵查工作陷入僵局的局面。
三、采取的辦案對策
(一)提前介入指導偵查,及時獲取有價值的新證據
偵查機關以搶劫罪將案件移送我院審查逮捕。我院針對案件當時的證據狀況,先后兩次對犯罪嫌疑人馬某某不予批準逮捕,馬某某就此被取保釋放。此后,案件經復議、復核,均被維持原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在偵查機關第三次提請批準逮捕之前,我處提前介入該案,聽取了匯報、審閱了案卷,并及時要求偵查機關盡快補充部分證據,如對馬某某離開現場至其到達銀行持被害人銀行卡提款的耗時進行偵查實驗(用時14分鐘)、確定被告人馬某某案后在建行的提款時間(自動提款機顯示的柏某帳戶提款時間為當日20時54分)、推定被害人死亡時間(當日19時30分)等。此后,我院于2006年4月25日以搶劫罪對被告人馬某某作出附條件批準逮捕的決定。
在捕后偵查期間,多次與偵查機關辦案人員研討案件證據并確立進一步取證方向和新的偵查方向,在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前及時獲取了部分有價值的新證據。
(二)制定詳細的補偵提綱,正確把握補偵方向
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經過詳盡閱卷,結合前述案件存在的難點,承辦人認定在被告人馬某某全面翻供及現場未能發現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尋找證據直接、有效證明嫌疑人馬某某殺人掠財已經極其困難。案件當時的證據狀況迫使辦案部門只能用一方面盡可能地搜集各方面證據去鎖定被告人離開現場的時間,以此排除他人犯罪的可能,一方面揭露被告人馬某某翻供不真實的方法來反向、間接地證明犯罪。
于是,一份涵蓋9個偵查方向、15項偵查工作的詳細的補充偵查提綱,從厚厚的預審卷宗中被搜索并整理出來。其中的重點工作:通過閱卷,承辦人發現被害人柏某是在案發前整兩個月搬到現場房屋居住的,而被告人馬某某卻辨稱其在現場房屋與柏某接觸已近半年。針對此情節,偵查機關沒有進行調查并固定相應證據;案后與被告人馬某某發生密切接觸的馬的情婦卓某某的證言與馬某某的供述存在多處不符和不合常理之處……。因此,這份補偵提綱一方面要求偵查機關補充進行大量的排查工作,另一方面針對卷中發現的類似上述缺陷及疑點重點補充偵查。另外,在對被告人馬某某打車離開現場至其到達銀行持卡提款的耗時進行偵查實驗的基礎上,我處再次要求偵查機關進一步對其從現場房門至小區外打車地點之間的步行耗時進行了偵查試驗(用時約3分鐘)。根據兩次偵查試驗的結果,結合案發當晚柏某遇害后,其男友賈某撥打現場座機電話無人接聽后,第一次撥打柏某手機被呼轉到移動秘書臺的時間(時間為當晚20時47分,賈某證實每晚21時前后必給柏某撥打電話,柏從未關機。柏某開通了手機關機自動呼轉秘書臺的手機服務),成功地將馬某某離開現場的時間進行了反向證明,使之得以被精確鎖定。獲取的證據顯示:從馬某某離開現場至柏某被證明遇害(座機無人接聽,手機關機的時間)之間的時間空白僅僅數分鐘。這幾份證據環環相扣,不但推翻了被告人馬某某離開現場時間的辯解,而且從理論上排除了他人進入現場實施犯罪的可能,從根本上排除了馬某某實施犯罪的合理懷疑。與此同時,承辦人及時地調取了僑居日本、臨時回國準備處理涉案房產后返回的現場房主的證言及房屋權屬登記證明等書證,明確證實了其于2005年9月剛剛購買了現場房屋,后于當月底將房屋出借給柏某的男友賈某居住的事實。這兩份證據直接推翻了被告人馬某某有關在案發前半年期間即在山水文園與柏某接觸并發生兩性關系的辯解。在自行偵查的同時,承辦人還就重點補偵工作匯同偵查機關一同外出調查取證,如與偵查機關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河北省對重要證人賈某就案件某些關鍵情節進行詳細的補充詢問。在對補偵工作進行實時指導的同時,把握了補偵方向,保證了工作效果。
(三)講究訊問技巧,獲取細節口供
通過審查嫌疑人馬某某的翻供,承辦人發現馬某某不但十分狡猾,而且其社會經驗異常豐富,這恐怕得益于其高學歷及多年的工作經驗。又因其曾經受過8年的刑罰處罰,其反偵查能力和應對審訊能力均強于常人。在數十次翻供供述中,馬某某始終堅持與柏某存在曖昧關系,并憑借其對柏某的了解,將這種關系渲染得真假難辨。除此之外,其對案件其他相關情節的陳述均含混應對,不露馬腳,并且對此類情節的供述忽左忽右,無法固定,處處為其在之后的審訊中埋下翻供的伏筆。承辦人認識到,針對這些與案件有關的情節,如果不能固定嫌疑人馬某某的供述,就談不上從整體上推翻馬某某的翻供,從而必然影響到辦案人員對案件整體的認識,進而影響到對案件的評判。因此,固定馬某某供述的前提,必須迫使其交待案件有關細節,使之無法在含混不清的陳述當中游刃有余地翻供。同時,要求馬某某詳盡、細致交代自己翻供所述的行為過程,使其再次翻供失去時間和空間的余地,從而使翻供得以固定。在訊問馬某某時,承辦人選擇了一個安靜的周末,從馬某某熟知的柏某情況談起,不論與案件是否聯系緊密,從一開始即進行細致入微的細節訊問,強迫其被動接受這種不厭其煩、幾近瑣碎的訊問方式,為之后在有證據依托的重要情節上獲取細節口供做足了準備。在慣性思維當中,在承辦人結合說理和分析的商量口吻之下,嫌疑人馬某某進行了整整6個小時的詳實陳述,并在記滿11頁的筆錄紙上簽上了名字。
(四)抓住關鍵疑點,有力推翻翻供
在第一次補充偵查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之后,承辦人發現案件材料中仍無證據排除被害人柏某在搬到現場寓所居住之后的兩個多月期間,馬某某與之接觸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不被排除,即意味著不能完全排除馬某某與柏某之間存在感情,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推翻馬某某在案發日與柏某因感情糾紛談分手的辯解。在經過反復思考,仍未能找到證明途徑和證明方法之后,承辦人不得不把目光再次集中到那摞已經翻閱不知多少遍的案卷上。經過詳細審閱被告人的供述以及為此再一次訊問被告人,承辦人將最后一線希望寄托在那條柏某飼養的寵物狗身上。在訊問筆錄中,承辦人注意到馬某某曾在一次供述中談及柏某曾經飼養一條寵物狗,但對這條狗的特征知之甚少,甚至叫不出狗的名字,辨不清狗的毛色,并稱柏某委托保姆代養該寵物,故其從未見到過。如果能夠證明柏某親自在家中飼養這條寵物狗,那么……為查證這個疑點,承辦人驅車來到柏某生前保姆薛某的住處調查取證,并親自接觸了柏某被害后正由薛某代為飼養的那條寵物狗。通過調查,確定了柏某生前親自飼養并在居室內放養該寵物的事實。據此,憑借狗見到生人必會撲咬或狂叫的習性(承辦人接觸中發現該寵物確有此表現)這一無須證明的證據,不僅使被告人馬某某口供中的各種辯解得以被全面推翻,從而使承辦人更加確定了對其依法提起公訴的信心,而且補齊了間接證據重要的最后一環,為該案起訴前的證據搜集和審查工作劃上了句號。至此,案件逐步具備了起訴條件。
(五)成功公訴,水到渠成
2007年6月25日,我院以故意殺人罪、盜竊罪將被告人馬某某提起公訴。庭審期間,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兩次開庭對該案進行審理,公訴人將全案近70份證據分類向法庭進行了展示,增加了證據的綜合證明力。在法庭辯論中,公訴人在示證基礎上對案情和定性進行的透徹分析,使被告人馬某某在庭審期間的無罪辯解和辯護人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主要觀點的無罪辯護意見顯得蒼白無力,同時也贏得了合議庭對該案公訴工作的認同和對被告人馬某某實施犯罪的內心確認。最終,我院起訴書的指控事實和指控罪名以及公訴意見的內容被合議庭全面采納。10月12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盜竊罪,數罪并罰判處被告人馬某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四、總結與思考
被告人馬某某故意殺人、盜竊一案的成功辦理,是以間接證據定案并成功公訴的又一典型案例。這起案件的成功公訴,為如何運用間接證據認定疑難案件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在該案辦理過程中,領導的全面參與指導、承辦人細致認真和勇于探索并挖掘證據的工作態度、檢察機關對偵查工作的臨場指導和監督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自行調查取證的工作方式,是案件成功公訴的關鍵。
(一)關于對被告人翻供的認識
在當今的司法實踐中,口供在刑事案件證據體系中仍然占有相當的份量。一旦被告人翻供,加之其他證據相對薄弱,案件認定難度便成倍增加。但在辦理馬某某故意殺人、盜竊一案過程中,我們一方面利用手中的獲取的證據去盡力證明原供的真實,同時也在搜集證據證明翻供的虛假。在對翻供進行認真分析并發現其虛偽之處和薄弱環節之后,我們在訊問被告人的過程中讓其將這種虛偽進行放大并固定,然后搜集證據對這種虛偽加以證明,使翻供中的薄弱環節被肢解,用證明翻供虛假的方法反向證明了原供的真實。如我們在發現被告人馬某某關于其在半年的時間內在柏某寓所多次與柏某發生兩性關系的供述虛假之后,即詢問了其每次到達柏某寓所的具體時間、過程等詳細經過,之后搜集了房主的證言對其虛假供述進行揭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關于間接證據的運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公眾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信息交流渠道的不斷增多和擴大,犯罪分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反偵查能力也在與日俱增。在犯罪嫌疑人翻供、又沒有直接、有力的證據證明犯罪的情況下,如何利用間接證據證明犯罪,成為處理這類案件的難點。我們認為,運用間接證據證明案件,所使用的間接證據之間必須能夠相互印證,這是間接證據具備證明案件事實能力的前提。任何間接證據都只能從某個側面證明案件事實的情節或片斷,間接證據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有賴于若干間接證據相互組合,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相互連接的證據鎖鏈。孤立的間接證據既不能被其它證據印證,也不能印證其它證據,即使證據的數量眾多,也應視為孤證,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唯有相互印證的間接證據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才足以排除其它可能性,從而得出唯一結論。例如在馬某某故意殺人、盜竊一案中,我們用柏某男友賈某有關其每晚21時前后必給柏某撥打電話、柏從未關機、柏某開通了手機關機自動呼轉秘書臺的手機服務的證言,對其撥打柏某寓所第一個電話的時間作為發現柏某遇害的第一時間進行佐證,結合馬某某到銀行取款的時間、打車離開現場小區的耗時、從現場房間步行至小區大門的耗時,綜合認定了馬某某離開現場的時間,并將馬某某鎖定為本案的唯一行為人,同時排除了他人進入現場實施犯罪的可能性。為證明這一案件事實,我們先后使用了10余份不同種類的間接證據加以證明,這些證據之間相互印證、聯系密切、環環相扣共同指向同一個犯罪事實——馬某某離開現場的時候柏某已經死亡,從時間上排除了馬某某之外他人作案的可能性。
(三)關于公訴引導偵查
近些年,高檢院倡導“檢察引導偵查取證”的改革措施,市院也于今年對分院及下屬區縣院下達了改革退回補充偵查提綱格式及內容的要求,這對于落實起訴工作在審前階段的核心地位、提高偵查工作的質量、有效抑制偵查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節省有限的訴訟資源、提高訴訟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在審查起訴階段,公訴部門對補充偵查活動進行指導和引導,有其實體和程序上的積極意義。在提起公訴前的審查起訴階段,往往時間緊迫,偵查機關對證明標準的不同理解,往往導致主要或關鍵證據缺失,取證工作的失誤往往造成案件存在嚴重問題,同時案件已經延誤了最佳取證的時機。由于刑事案件往往涉及社會關系的方方面面,又因為偵查機關和檢察機關的承辦人對案件的認識深淺不同,看法不一,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往往產生歧義。一紙程式化的退回補充偵查提綱,往往難以透徹地表達公訴機關對補充偵查工作的許多具體要求。如果在訴前因對補偵方向和意圖的誤解導致補偵工作再次失誤,勢必對案件關鍵問題的認定造成不易挽回的影響。一但案件鄰近審限,倉促起訴勢必為庭審造成被動埋下伏筆,必將直接影響到檢察機關指控犯罪職能的發揮,造成打擊不力。因此,在訴前這一關鍵和緊迫的階段,直接、有效、正確地引導偵查機關的補充偵查工作,特別是在部分疑難案件中親臨指導,就顯得尤為必要。在審理馬某某故意殺人、盜竊一案過程中,承辦人即在詢問柏某男友賈某這一關健證人的補偵工作中親臨現場,會同偵查人員一起工作,在利用偵查機關長年積累的偵查工作經驗的同時,貫徹了補偵工作意圖,把牢了補偵工作方向,無形之中提高了補偵工作效率。
五、啟示
當前,隨著保護人權意識的不斷加強,審判機關對定案的證據標準亦日趨嚴格。而另一方面,因城市流動人口逐年遞增、“黃賭毒”屢禁不止、收入差距拉大、社會高速發展客觀上使社會心理在調整和適應過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不穩定等原因,使命案數量有增無減,特別是惡性命案頻頻發生,且犯罪手斷愈發隱秘,不易識別,給偵破案件造成了極大困難,并在客觀上造成了檢察機關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過程中的存疑案件逐年增多。在案件本身存在疑點或取證工作出現疏漏的情況下,身處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之間的檢察機關,當然不能一味地從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做存疑不訴處理,更不能冒被判無罪的風險將問題案件全部推入審判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檢察機關是否應當審時度勢,發揮職能,結合具體案件走出第三條路,是檢察機關辦案部門有待考慮和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但愿本案的辦理過程能夠給思考這個問題的人一些啟示。
- 上一篇:法庭言語制度管理論文
- 下一篇:正科級領導競聘崗位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