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研究財務控制體系共性因素論文
時間:2022-05-17 04:38:00
導語:實證研究財務控制體系共性因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企業集團有效財務控制的基礎條件;企業集團建立財務控制體系應考慮的因素;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體系類型;實現財務控制的常見措施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走向了集團化發展之路、各成員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各自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與公司法擬合的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必要的集團內部審計體系、集團層次結構的影響、成員企業重要性程度的影響、企業集團不同發展階段的影響、東、西方管理文化差異的影響、強有力的集權體系、有效監管、控制的分權體系、參與監管、及時傳遞重要信息的監督體系、實現總會計師委派制、推進財務信息化,實現遠程跟蹤和實時監控、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強化資金控制、推行全面預算體系、開展績效評價等,具體請詳見。
隨著中國加入WTO及資本市場的逐步規范化和全球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走向了集團化發展之路。而財務控制體系作為企業集團的“神經”,其運作是否健康有效不僅關系到企業的長遠戰略和短期效益目標的實現,在一定的經濟環境背景下,事關企業集團的生死存亡。
一、企業集團有效財務控制的基礎條件
1、各成員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各自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系統、嚴密、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現代企業必須遵循的基本管理法則,更是企業提高防范風險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
2、建立與公司法擬合的公司治理機制。建立與公司法相關規定基本一致的管理層、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體系,并保證各機構自身的規范化動作和各治理機構相互間的銜接協調和相互制約,是企業行為理性化的基礎。
3、建立必要的集團內部審計體系。集團總部必須建立起必要的內部審計機構和對各成員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對各成員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全面但有重點的審計。
二、企業集團建立財務控制體系應考慮的因素
1、集團層次結構的影響。從集團總部擁有下屬子公司的股權比率來看,集團下面有全資子公司、非全資控股子公司和參股子公司三大類型。將集權與分權合理結合,把對整個集團有重大影響的理財權集中到集團公司,一些日常財務決策權則應由企業自己做主。對于參股子公司,一般可考慮通過委派到子公司的董事來實現其決策和控制意圖。而對于與集團公司保持一般協作關系及財務上的資金借貸關系的關聯公司,則應采用完全分權的方式。
2、成員企業重要性程度的影響。對集團具有重要影響的成員企業,集團總部必須保持高度的控制權和管理權;對于那些與集團發展戰略、核心競爭能力影響不大的成員企業,即使是控股的子公司,從提高管理效率角度著想,則采用分權型的管理體制較適合。
3、企業集團不同發展階段的影響。從一些企業集團管理體制的演變過程可以發現,初創階段的企業集團傾向于集權管理,而成熟的企業集團大多傾向于分權管理。
4、東、西方管理文化差異的影響。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及社會意識,使西方企業集團更易于采用分權制,在東方文化結構趨于集中統一的社會意識背景下,東方企業集團在管理上更易于采用集權管理。
三、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體系類型
1、強有力的集權體系。這種體系常見于一些以核心產品生產企業為母公司而向外擴張所形成的企業集團,其子公司大多是為母公司提供輔助產品或零部件的生產單位。實行這種體系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1)對子公司財務部門的集中控制。(2)統一財務會計制度。
2、有效監管、控制的分權體系。這種體系控制的主要特點是:(1)投資控制。集團的投資規模和投資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集團公司的發展,因此,集團投資管理傾向于采用集中管理。(2)利潤分配控制。母子公司以控股方式形成,對應的是按股份分紅的利潤分配方式,集團公司要對分公司、全資子公司、控制企業等形成針對其不同特點的適宜的分配政策。
3、參與監管、及時傳遞重要信息的監督體系。集團委派人員進入成員企業董事、監事層或委派非總監類財務人員入駐成員企業,實現參與和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同時及時向集團公司傳遞成員企業的重要財務信息的一種控制模式。
四、實現財務控制的常見措施。
在企業集團現財務控制的過程中,不同的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目標的差異導致了組建控制體系和實際控制措施的差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類別的一些控制措施。
1、實現總會計師委派制。集團公司制定成員企業總會計師委派管理辦法,并賦予總會計師組織實施各成員企業內部控制的權力和責任,代表企業行使監控職能,保持控制力度,確保成員企業內部控制行之有效。集團各成員企業總會計師接受集團財務總監的指導和監督,以保持派駐各成員企業的總會計師的履行財務控制職能過程的客觀性、公正性。
2、推進財務信息化,實現遠程跟蹤和實時監控。隨著企業集團規模的擴大,地域性和時間性的影響將會使企業集團會計信息質量隨之下降。通過網絡系統推進財務信息化,各成員企業實行相對一致的財務、會計政策,建立涵蓋各員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實現成員企業與集團的財務信息即時共享。
3、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強化資金控制。資金流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組建內部銀行或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是集團公司實現資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方法,個別企業集團對下屬控股子公司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制度,以調節資金余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控制資金流出量,節約資金成本,從整體上防范財務風險。
4、推行全面預算體系、開展績效評價。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和動態分析、跟蹤監控的財務預警機制,并將其與成員企業的效益評價結合起來,既是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升企業集團整體運行質量的關鍵。
在集團企業財務控制實務中,由于企業內部各成員企業內部關聯關系不同、企業經營性質的差異、以及企業集團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每個企業集團都會形成其獨有的財務控制體系。這一方面體現了財務控制體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同時也促使我們深入地進行財務控制的實證研究,分析和歸納有效財務控制體系的共性因素,并運用到財務控制的實踐中去。
- 上一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項目方案
- 下一篇:縣政府農業農村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