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與建議
時間:2022-01-25 09:00:12
導語: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需要對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全面的改革與轉型。目前,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滯后性,也導致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急需從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意識、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體制、明確預算績效考核指標等方面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規避潛在的運行風險,促進事業單位提高社會服務職能和社會經濟效益。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財務預算編制不科學。一是缺乏健全的預算管理制度。現有的制度體系不能滿足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編制預算管理的需求,未能起到制度的約束和規范的作用,導致工作人員缺乏工作執行的依據,降低了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財務預算執行不夠嚴格。個別事業單位雖然編寫了年度財務預算報表,但在執行環節沒有嚴格按照報表內容來進行操作,導致經費超支,資金浪費等現象。三是編制的財務預算質量未能達到預期標準。部分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未遵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來編寫,或者財務預算編制僅依據某個部門來編寫,經常出現預算編制內容不全面、不準確、擠占專項項目資金等情況,導致財務預算質量低下。預算績效考核指標不全面。一是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未包括單位所有業務內容,覆蓋面不夠。二是個別專項項目考核指標設置不科學,考核指標值的設立未按項目實際情況確定,不具備任何挑戰性,導致指標的完成值與目標值偏差較大。三是預算績效考核指標結構設置過于單一,未能將定性與定量考核指標有效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單位的業務內容。財務預算監督不完善。事業單位編制財務預算的主要依據是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和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而大部分事業單位這兩項制度仍不夠成熟、不夠完善,無法對財務預算工作進行良好的監督和管控,導致財務預算工作中出現隨意增設新的項目或調整項目經費等問題,說明單位財務預算監督方面存在不足或缺失。另外,大部分事業單位未設置專門的監管部門對財務預算工作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缺乏責任問責制度,導致編制的財務預算內容與實際項目經費執行情況存在較大偏差,財務預算的目標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大大降低了財政資金的經濟效益。
完善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意識。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才能做好預算績效管理。首先,應認真學習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制度和內容,樹立績效預算管理意識,為后期有效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做好鋪墊。其次,在做好內控的同時,將預算指標的任務進行分解,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員工身上,用責任來約束員工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提高預算指標的完成率,提高財政資金的社會經濟效益和服務能力。增強財務預算編制的科學性。首先,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應依據國家預算管理制度,結合事業單位的運營管理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的長遠目標制定合理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其次,提高財務預算的執行力度。事業單位可以將預算執行總目標進行任務分解,具體落實到每個部門及每個員工的身上,建立預算執行追蹤機制,隨時了解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并附加財務預算執行的獎懲措施。第三,提高財務預算編制的質量。事業單位可依據“量入為出、收支平衡、足額預算、公開透明”的基本要求,提高財務預算人員的預算編制水平,并結合單位實際發展狀況制定科學的財務預算編寫方法。優化預算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要建立健全預算績效指標考核體系,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發揮預算績效管理的規范和約束作用,根據項目的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提升指標的規范性和科學性,設立能夠體現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指標。可以借助信息平臺,明確績效考核標準,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評估體系,收集和整理預算績效管理數據,將定性與定量的指標評價方法有效結合,優化預算績效管理步驟,促進事業單位優化財政資金的資源配置,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目標。強化預算績效的監督力度。要定期開展對預算績效的監督,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管理體制,定期核查財務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情況,確保預算的有效性和高質量標準。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切實提高支出項目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益。
作者:姚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