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養殖精細化管理分析
時間:2022-03-14 11:23:06
導語:家禽養殖精細化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養殖業的飛速發展,光照這一重要因素對家禽的生產力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光照也受到了越來越多養殖者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養殖者都用人工光照一步步取代自然光照,但是由于對知識理論的缺乏,所以對光照控制的很多方面把控度都不理想,例如光照時間,強度,波長,均勻度等等問題。在中小型的養殖場這種情況更為突出。產量低,增重慢。能耗過高都是影響這些中小養殖企業生產力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家禽;光照;生產力;效益;精細化管理
就目前情況來講,在畜禽養殖業中,人工光照技術已經得到普遍的應用,已經基本上代替了自然光照,但是很多中小型的養殖企業由于資金,人工,技術等一系列的問題,對于例如光照時間,強度等因素的控制并不是很理想。常常會出現,工作人員忘記關燈導致光照時間過長。很多中小型企業由于地理位置偏遠地處城郊導致經常出現夜晚停電次數較多等情況,來電時又不能及時恢復照明,造成光照時間長短不一,還有一些只重視光照時間而忽視強度,這些原因都能導致產量下降,隨著智能光照技術的發展創新,能更大程度上的避免很多外界因素對生產力的影響。
1智能光照系統基本情況
1.1智能光照系統構成。智能光照系統主要構成是通過在養殖過程中加入傳感及智能化控制系統及一系列設備,例如冷陰極熒光燈。和智能控制技術的結合,可以讓養殖企業內的照明環境實現自動監測,調控。1.2智能光照系統的主要技術。智能光照技術是為了節約光照能源避免不必要浪費,節省人工勞動力應運而生的系統技術。其主要技術內容有微電腦控制器,光照傳感,燈光設備等。其他兩項技術分別與微電腦控制器分別進行連接,根據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使得光照強度達到適合禽舍內部的預定值。這項技術有兩大特點,一有斷電報警系統,它與微電腦控制器進行聯系,若出現突然間斷電的情況會及時發出警報信息。二是根據飼養家禽的時間長短,調節光照環境,實現光照的科學管理。
2智能光照系統和人工光照系統對比測試
2.1智能光照與人工光照對雞飼料用量的對比。通過對兩家同樣大小的蛋雞場的實驗得出對雞飼料消耗量的對比,智能光照系統比人工光照系統的雞飼料使用率低3.35%。2.2智能光照與人工光照對產量影響。智能光照系統通過冷陰極熒光燈對家禽的生理需求進行調解冷暖色調的光源,自動校正光源偏差,充分模擬自然光,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從一個月的實驗結果來看,智能光照系統生產量高于人工光照系統生產量的1%。2.3智能光照與人工光照投入對比。通過對同一養殖場的兩個不同禽舍的對比數據表明,智能光照系統按照設定程序進行自動調節,無需人工。人工光照系統在一周期需要手動調節462次。2.4智能光照與人工光照對肌肉增重對比。通過對同一養殖場的兩個不同禽舍在同一周期50只肉雞體重進行監測對比數據表明,智能光照系統比人工光照系統肉雞體重高1.6%.
3智能光照系統的優勢
3.1節約人工成本。針對不同類型的家禽,相同家禽的不同成長階段,自動調節光照強度,推動科學養殖。降低人力投入,通過數據對比節約了約15%人力成本。3.2更多節省能源。智能光照系統的冷陰極熒光燈技術,有科學補光的作用,智能調節光照的同時節能效果明顯。3.3提高產能。智能光照系統模擬自然光,提高了各類家禽的產能,并通過數據對比提高了肉雞產蛋率的1%,給養殖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3.4實用性更強。根據各種家禽的種類進行對照明強度的自動調節,使得光照強度符合各種家禽種類的要求,并且有著特殊電路設計,滿足一定程度上輸入電壓不同仍能保證正常工作(輸入電壓在170~220V之間)。智能光照系統對各種類型家禽的成熟、排卵和產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并且能夠一定程度上節約人工成本,節約電能,但是一次性投入較大,需要一定成本。各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綜合需求投入安裝使用。充分利用智能光照技術,解決了一直以來人工光照技術帶來的干擾。提高了光照時間和強度的穩定性。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將會有更多的發達技術應用到家禽養殖的企業當中,為很多中小型的家禽類養殖企業帶來更為可觀的利潤,智能系統的發明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葉接天,樓金岳,曹正汝,蔣晶晶.不同光照強度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05).
[2]王偉偉,馬俊貴.設施溫室補光燈的應用.農業工程.2014(11).
[3]張自朵,沈永權.商品蛋雞的飼養管理.當代畜牧養殖業.2015(08).
[4]曹澎澤,郭玉璞.獸醫微生物學及免疫技術.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2:1-53.
[5]陳甜甜,楊忠福,劉建柱.豬大腸桿菌病研究進展.豬業科學,2008(08):20-25.
作者:顧慧青 周曙光 侯建庫 侯 斐 單位:1.淶源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 2.保定市畜牧工作站
- 上一篇:水文水資源信息化系統發展探討
- 下一篇:財產保險公司費用精細化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