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思考

時間:2022-11-17 08:18:01

導語: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思考

摘要:對于大部分事業單位而言,績效考核機制都對自身的制度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績效考核機制不僅僅可以提高單位內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可以確保工作人員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文章就事業單位的人員績效考核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探討,并提出相關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激勵機制;探討研究;解決措施

一、事業單位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的現狀

(一)沒有明確的績效指標

就目前的人員績效考核制度來說,就只包括了“德、勤、能、廉、績”這五項基本標準,缺乏對各個崗位各個職能部門的具體權責分析。因為沒有對各個部門的具體規定,各個部門的績效考核者缺少對比性,無法準確的保證績效考核的質量。

(二)績效考核的過程過于單一

目前為止,單位要對一個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多是先由被考核者自身提出自我評價鑒定,再由相關的部門負責人進行評估認定,最后再由考核小組最終確定考核結果。這樣單一的考核過程,很容易造成考核過程的隨意化,因為缺乏科學的程序理論指導,在執行考核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部分考核人員的主觀隨意性而導致考核結果的片面化。

(三)績效管理功能的缺失

根據相關規定,單位定期的績效考核結果應可以作為重新分配調整事業單位人員獎勵、培訓、工資及辭退的主要依據,但就實際情況來說,由于績效考核結果反饋的不充足性,使得考核結果與單位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升職降職并沒有太大的關聯性。盡管懲戒的力度已經增加至撤職、降職、開除,但是獎勵的力度并沒有涉及到工作人員職位的變化,懲戒力度與獎勵力度的不平衡,使得事業單位考核的激勵機制形同虛設,并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影響事業單位人員績效考核結果的主要因素

(一)職能管理部門的行為文化

職能管理部門在進行日常的管理時所形成的定式思維、固化的行為規范、行為理念、社會形象及管理制度的總和,即為職能管理部門的行為文化。積極的行為文化有利于工作人員保持工作的主動性,保持積極樂觀的工作狀態,反之,若是行為文化是消極的,在無法得到單位人員認同的前提下,更無法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二)單位人員的個人需求

每個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之時,都會有一個極為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需要得到什么樣的滿足,并且會在不斷的工作之中提升自己的需求層次。正因為如此,若考核機制長期處于一個層次水平之上,工作人員就很容易產生激勵疲勞,在無法滿足工作人員需求的情況下,績效機制的激勵性也會逐漸消失。

(三)績效考核的管理者

由于績效考核機構過程的單一,所以在整個績效考核的過程之中,很容易因為考核人員的主觀隨意性而影響到考核的結果。例如,在進行績效考核的過程中,績效管理者將近期的表現作為主要的評判標準,忽視了被考核者工作的長期工作表現,以偏概全,從而影響考核結果的科學性,使得考核結果產生不公平性,無法被被考核者所信服,更無法產生激勵作用。

三、績效考核機制為達到激勵效果應該包含的基本內容

(一)建立以津貼、工資、獎金為激勵形式的物質獎勵

就國家的有關責任人指出,部分改革后的事業單位,應該堅持以收入分配這一制度改革作為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為主要核心,努力細化單位內部的治理結構,并且堅持完善健全可以體現分級分類管理和崗位績效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除此以外,相關的事業單位還應該以科學的方式實事求是的態度逐步完善單位的獎勵性績效和基礎性績效工資制度。基礎績效工資除了可以反映出人員職位的高低之外,還可以依據考核的結果,反映同一等級的不同人員的工作完成情況、工作任務的執行情況以及工作的效果等等。

(二)建立以授予榮譽稱號為形式的精神激勵

職能管理部門在加強物質激勵,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的同時,還應當在精神方面加強激勵,對于工作極其優秀的人員授予榮譽稱號,并且依據績效考核的結果對其在進行職位競爭時給予一定的特殊加分。通過這種精神獎勵的方式,激發單位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及榮譽感,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三)建立以傳播先進事跡為形式的輿論激勵

在滿足事業單位人員精神物質需求的前提下,通過輿論激勵的方式,使得工作人員獲得社會上的尊重,達到社會滿足感。通過廣播、電視、通報、會議等這幾個方式途徑,對績效考核優秀人員進行宣傳表揚,從而在單位中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人人都努力工作,競爭上崗,努力爭得優秀。同時,輿論在激勵的同時,也可以發揮其的監督作用,從而促進事業單位人員的依法行政,并且可以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對民眾及社會提供的服務質量。

(四)建立以組織培訓為形式的素質激勵

單位可以通過組織定期的學習培訓,幫助提升其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工作效率。將提供培訓機會作為激勵工作人員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工作人員素質的同時,也可以解決的單位自身對工作人員的高要求問題。根據考核的結果,為成績優秀的人員提供專業技能培訓的機會,在滿足工作人員對提高自身技能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單位解決在國際化環境下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問題。

四、提高單位績效考核機制激勵效果的相關措施

(一)堅持考核的客觀公正

單位在進行人員績效考核之時,堅持公正客觀是實現考核機制激勵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客觀公正不僅僅是指在整個績效考核過程中考核人員的公正,更是指考核程序的公正客觀。根據具體崗位所需要履行的具體職責標準和要求,真實客觀的去評價被考核人員在工作中的行為表現,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每天的工作積極性等,考核該被考核人員的工作動機是否與其崗位職責要求相一致,是否與單位所要求的目標具有一致性。在績效的考核過程中,不應該以某一工作人員短期工作人員為主要參考數據,還應當適當的考慮該被考核人長期的工作表現,以保證績效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客觀公正應該作為整個績效考核機制的核心原則,應該貫穿在整個績效考核的過程中。同時,為了保證績效考核的公正客觀性,相關的事業單位還可以成立專門的績效考核小組,該小組通過對考核結果不定期抽查核對的方式,確保在考核過程中因為考核人員的主觀隨意性而導致績效考核結果偏差。考核檢查小組的成立,可以有效的約束考核管理人員的行為,同時二者的相互制約,從而實現績效考核整個過程以及考核結果的公正客觀。

(二)堅持以績效作為主要內容的考核

以績效作為基本內容的考核方式是激勵機制發揮激勵作用的重要條件。因此,事業單位應該重視對于考核結果的利用,充分利用考核的評價結果,在事業人員的培養使用、職業培訓和晉升選拔等當面,事業單位可以主要參考素質評價的結果,充分利用素質評價的作用。在針對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待遇、獎勵薪資等方面,事業單位可以以績效評價為主要的參考依據,充分利用績效評價的作用。采用評價結果與平時薪資待遇、升職提拔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被考核人員對于績效考核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被考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達到激勵機制的激勵效果。而又因為績效考核機制主要是為了正確的評價相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作業績及相關的德才表現,所以,就單位人員的績效考核方面,單位應當提高對于績效評價的重視,堅持以績效評價為主,以素質評價為輔的評價方式。

(三)在考核方式上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

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探索事業單位人員考核的民主評價機制,采取認真落實群眾與領導相結合的方法非常重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績效考核評價,有利于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堅持以平時考核作為定期考核的基礎,當被考核人有了較好的績效成績時,及時有效的鼓勵有利于提高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為了使績效的評價結果更為公正客觀,可以采用具體量化的考核方式,面對不同的崗位職位要求,制定不一樣的評價標準,甚至隨著信息化技術化的普及,相關事業單位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進行具體的考量,實現考核機制的與時俱進,提高考核激勵機制的激勵作用。

五、結語

一個有效機制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如何真正構建起一個有效的機制和體制,還需要各事業單位經歷更長的時間,在不斷的實踐中積極地探索,不斷的調整與改進。

作者:逯燁 單位: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高楊.淺析事業單位改革中的績效考核制度[J].河南科技,2013(07).

[2]丁云.機關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協論壇,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