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探索
時間:2022-07-07 09:56:31
導語: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國有股持續減少,國有企業掌握著國民經濟命脈,在關鍵領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健康有效的運行關乎國民生計,因此國有企業改革刻不容緩。會計監督作為國有企業管理中重要的一環,不僅確保著會計工作的質量,對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也有巨大責任,因而,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關系著國有企業的命運和前途,還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其完整構建也應當被提上議程。
關鍵詞: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
一、現行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者對會計監督認知不足,觀念老舊。部分管理者認識不到會計監督作為企業運營管理的重要一環,對確保財務真實有效,幫助企業獲取規模經濟效益的巨大推動力,甚至認為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無足輕重,同時,也因其對財務的監督作用有所抵觸,這種高層的狹隘認知,嚴重影響著會計監督職能的完整發揮。(二)產權界定模糊,會計監督不到位。當前國有企業產權界定模糊直接導致了會計監督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開展,實踐表明,只有企業的財產所有權界定清晰,企業內部的運營發展才會有較高效率。近年來,國有產權界定一直沒有給出相對明確的規定,且社會審計沒有得到較好的規范,均為會計信息失真、會計質量低下提供了恣肆生長的隱患。個別企業高層領導政企不分、以權謀私,對會計監督部門工作進行干預,導致虛假會計信息滋生,企業監督工作也出現了混亂。(三)體系相關制度滯后,實際執法力度不嚴。近年來,我國對《會計法》進行了修訂完善,初步形成了以《會計法》為主體,相關經濟法規、行政規章為輔助的會計監督法律體系,然而這并未與當前轉軌時期經濟新情況相契合,存在著嚴重的滯后問題。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問題也層出不窮,但目前的法律法規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以應對或給不出足夠合理的解釋。另一方面,會計監督體系中的一些法律法規也存在著互相沖突,有所矛盾的地方,無法構成一個協調統一的會計監督法律體系服務于目前的經濟形勢,使監管部門難以對違法行為作出明確具體的判定,法律法規執行不力,對違規者打擊不夠,因而也起不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反而為違法人員的開脫提供了機會。(四)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部分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低下。國有企業改制后,其內部控制機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建立較晚、體系不完善、傳統管理監督觀念根深蒂固,國企內部控制機制還有許多問題急于解決。所有者不到位,內部控制失控,會計人員或會以身試法,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被掩蓋,會計工作秩序正常進行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會計監督職能能否得到有效落實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因素,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會計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但現階段國有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普遍不能順應新形勢的要求,或專業知識、經驗不足以應對突發問題及挑戰,或道德素質還不盡如人意,缺乏責任感、使命感,這與當前企業內部會計監督職能弱化都存在著很大關聯。
二、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措施
(一)高層管理者盡快轉變觀念,引起對會計監督的重視。高層管理者的管理觀念,對會計監督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會計工作的有效進展。國有企業領導應具備一定的財會知識,及時了解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放開權力,助力會計監督部門發揮其職能,同時多與會計人員交流溝通,了解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搭建財務信息狀況公開平臺,力圖建立適合新經濟形勢、適合公司的會計監督體系。凡是領導重視會計工作的企業,內部機制運行更有效,會計監督職能可以更好得到發揮。(二)不斷完善會計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強制性的法律法規是會計監督工作順利進行的首要保障,政府應當根據轉軌時期經濟發展新形勢對現行會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整完善,明確強調會計的權責問題,不斷優化升級法律結構,讓更多會計工作有法可依,充分落實。同時,國家也應提高監管能力,對會計違規操作嚴懲不貸,體現出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推動國民經濟健康平穩運行。(三)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國有企業應當充分重視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會計工作人員作為會計監督工作的中堅力量,其素質水平關乎國企會計監督體系構建與完善的順利進行。構建適應新環境的會計監督體系,需要會計從業人員不僅具備多層次、全方位的知識體系,有豐富的會計從業經驗和良好的專業知識技能,還應有極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明確的權責意識,能夠公正客觀地處理財務問題。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不是一味的提高入職門檻,而是要求國有企業能夠對入職會計員工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訓,使入職員工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學習,以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會計從業人才。(四)建立健全會計監督管理機制及內部控制制度。要將會計監督機制落實在具體層面上,就要拓寬會計監督機制的覆蓋范疇,實現會計的監督管理職能,在實際工作中使其得到廣泛利用,約束并規范在職人員的行為,同時還要一系列的企業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作為依據和保證,以此來促進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不僅如此,企業還應制定出符合企業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健全的內控制度是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的重要環節,更是國有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質量提高的必經之路。做好內控工作,在財會領域將會有顯著的效果,通過保證會計工作的規范性,為企業提供科學有效的參考信息,促使企業做出正確的運營決策,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結語
企業要想健康成長和發展,就必須健全企業的會計監督制度。法律手段、內部監督雙管齊下,注重對會計監督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企業要對自身情況有充足的了解能夠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完善會計監督制度,提高企業會計水平,為企業合理合法的爭取到更多利益。企業會計監督現狀是發展薄弱、不受重視、沒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內部控制力不夠、綜合素質較低。企業只有解決問題完善會計監督體系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作者:任志鑫 單位:華潤山西醫藥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會計監督職能分析
- 下一篇:財會信息管理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