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投資監管改革趨勢思考
時間:2022-10-09 04:06:37
導語:國有企業投資監管改革趨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外投資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經營管理活動,一旦投資失誤將給企業帶來巨額損失,一直以來備受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關注。國資委作為國有企業的出資人代表,一直立足于使投資監管的方法、手段和重點不斷與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相適應,國資人忠誠履職、砥礪前行,投資監管工作呈現出勇敢面對問題而積極尋找對策、逐步完善的良好局面。
投資監管工作的經驗總結
一是,偏離主業投資極有可能導致投資失敗。有些企業抑制不住多元化發展的投資沖動和急于做大做強的冒進情緒,屢屢涉足非主業投資。湖南省屬國企非主業的投資曾一度達到了總投資的40%左右,房地產、金融證券投資占到了總投資的70%,而對企業長遠發展起重大作用的戰略性新型產業項目的投資只占重點項目的13%。這種盲目的非主業投資失敗的居多,不但造成巨大的投資損失,而且嚴重腐蝕了企業領導干部。如,某電氣制造企業在主業發展資金嚴重不足情況下投資幾個億進行房地產開發,結果是在當時房地產“想虧損都難”的市場行情下,出現了巨額虧損,企業董事長也栽了進去。為此,湖南省國資委成立以來的,一直強調企業應以戰略發展規劃為引導集中主業進行投資,盡量不投資或減少對非主業對投資,并設定了一條非主業投資不得超過20%的紅線。二是,企業董事會必須承擔投資責任。國資委堅持貫徹落實企業的投資自主權,但同時強調企業董事會的投資主體責任,從成立伊始,就提出要建立投資失誤責任追究制度。2015年,湖南省國資委提出了對董事會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投資論證不科學不充分、對項目實施監督不到位導致嚴重后果等5項行為追究董事會以及董事的個人責任;對不按董事會決議、省國資委相關審查意見實施投資項目,造成損失等4項行為,追究總經理及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2017年,湖南省國資委旗下某企業董事長因違規投資造成損失,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的處分,總經理給予嚴重警告處分并免職,相關人員也予以追究刑事責任。鐵腕追責,毫不留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三是,加強了項目事中及事后監管。一是,注重發揮黨組織的功能和作用。2017年,根據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講話精神,湖南省國資委在全國首開先河,通過章程明確黨組織在在投資管理中的責任,使黨組織內嵌入公司治理機制之中。二是,通過項目清理、重點項目效能督查等方式,對項目進行及時評價和糾偏。如,2014年湖南省國資委對“十二五”時期以來啟動的項目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涉及18戶監管企業,清理項目總數350個,涉及的計劃投資額達到1186億元;清理發現存在各類問題和風險的項目117個,分類進行了通報批評、公開提醒、書面提醒、口頭提醒等處理,并要求企業進行整改。此舉引起了不少企業的震動,大大強化了企業的出資人意識、風險意識、章程意識和程序意識,促進企業提高了投資管理的水平。
處理好投資監管工作的三大關系
一是,國企使命與多元化發展的關系。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地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具有天然的使命與擔當,其發展壯大必須緊密圍繞國家戰略、緊緊依靠主業,根據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進行多元化發展。各守一方、各立奇功。并非依靠資金和政策優勢,進行市場投機,賺取超額利潤。二是,投資風險的客觀存在與有效防控的關系。風險是目的和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風險的因素很多,如政府政策的變化、管控措施的不到位、重要物質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動等等。因此,投資風險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的。在投資監管中,我們不可因噎廢食,渴望成為投資風險的絕緣體,徹底消滅投資風險。因為投資存在風險,而不敢投資、畏懼投資,導致投資監管過嚴、過細,使企業喪失投資的積極性,喪失發展壯大的機遇。對待投資風險的關鍵,應是引導企業對風險進行評估、監測,及時識別風險、控制和化解風險。三是,尊重企業投資主體地位與加強監督的關系。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國資委作為出資人與國有企業的董事會本質上是委托的關系。國資委的成立,通過一系列產權制度的改革,改善所有權虛置、鏈條過長等體制弊端,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改善了內部經營機制、釋放了經營活力。但委托人之間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仍然有通過加強監督防范人道德風險的內在要求。
未來國有企業投資監管的改革建議
基于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思考,建議從三個方面入手,加強投資監管工作。一是,著力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使投資助力國有企業履行責任擔當。通過加強投資監管,明確企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和投資方向,嚴格限制非主業投資,使國有資本的布局集中到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重點和關鍵領域,使國有企業擁有世界先進的生產力水平、重大的科技前沿創新成果、關鍵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具有切實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的“硬核”實力,真正做到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發揮社會主義經濟“頂梁柱”的積極作用。限制企業的投資方向是投資監管工作的第一要務,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了、管住了,投資監管工作就穩住了前提,占領了制高點。二是,從制度建設入手,提高國企經營班子的決策水平和道德水平。投資不當更主要的還是跟企業的領導班子休戚相關。領導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能力不足造成投資項目的經濟風險,德行有虧形成了投資的道德風險。切實加強投資監管的根本,在于通過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完善企業內部決策機制、提高企業經營班子的決策水平。要加強黨組織在企業內部決策中的作用,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合理劃分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權力邊界,實現企業內部各權力機構有效制衡、各司其職。三是,完善國資委的監管手段,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和水平。完善激勵機制,將股東利益和企業內部投資決策者的利益進行深度綁定,激發企業決策層和管理層的經營智慧,改善投資監管的效率;鼓勵及時止損,建立投資糾偏糾錯的制度安排;利用信息化監管手段,實現全過程的動態在線監測,及時分析投資的實施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全過程抓好項目后評價,執行投資失誤責任追究,責、權、利三管齊下,不可偏廢。
作者:萬磊 單位:湖南國資委
- 上一篇:鄉鎮會計集中核算規范化的途徑分析
- 下一篇:農業生態化建設困境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