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運行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06 10:12:02

導語: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運行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運行模式分析

[摘要]基于高校圖書館服務小微企業角度,探討了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因,研究了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服務的轉型發展趨勢,最后對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運行模式進行了構建。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服務

高校圖書館擁有海量的、結構合理的館藏資源,其專業數據庫、服務平臺與人才資源等均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可利用的資源。同時,近年來高校圖書館不斷加強數字化、自動化建設,服務手段日趨現代化,能夠高層次、多形式地為企業提供科技信息、技術產品等檢索服務。而小微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對知識信息需求龐大,且存在學科交叉與跨越,這就需要圖書館實現對信息資源的深入挖掘與整合,推動服務驅動環節的有機協調,促使小微企業知識應用與創新的高效轉換。因此,探究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運行機制,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因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期,小微企業在產品開發、市場經營以及企業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新的挑戰。許多小微企業面臨行業競爭日漸加劇,技術創新周期不斷縮短等現狀,自主知識產權有限、創新產品數量不足、專利少以及科技信息來源渠道狹窄等問題。對于小微企業而言,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是重中之重。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科技創新,提升現代化水平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需以科技信息技術為指引,在日常管理、生產以及營銷上創新拓展,使企業適應現代社會產品更新迭代迅速的時代要求。但就現狀來看,除了少數大型企業擁有專業的信息中心,許多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信息資源獲取條件較差,且遠離文獻資源豐富的大中型城市,創新發展缺乏必要的信息資源支撐。[1]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各學科專業文獻信息齊全,可整理加工出企業所需的信息資源產品。高校圖書館也擁有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所急需的館藏數據、情報服務以及科研成果等。同時,與小微企業共享合作,高校圖書館也可以小微企業為基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創新訓練等項目。此外,圖書館還有專業的人才隊伍助力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因此為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服務,也是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手段。圖書館以自身權威館藏資源系統為平臺,聯合行業內高校、科研院所、單位以及企業,推動跨體系、跨區域資源共享,無疑更利于圖書館構建起系統完整、具有行業特色的文獻信息共享服務機制,這也可有效促進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提升,擴大圖書館文獻使用范圍以及信息資源服務輻射范圍,推動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與發展。綜上所述,小微企業獲取信息能力有限,其轉型升級與創新亟待圖書館機構助力。高校圖書館服務企業,推動企業創新,既是發揮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需要,也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服務轉型升級的必然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其自身社會服務職能,積極主動為小微企業提供信息服務,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實現二者協同發展。

2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服務的轉型發展

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需要大量信息助力決策,具體包括技術信息、競爭信息、市場信息、服務信息、人才信息等,科技創新不同階段所需的信息也不盡相同。這也給高校圖書館服務企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強信息資源建設、豐富服務內容形式、加強服務主動性以及加強互聯網服務平臺建設,迎合當前小微企業亟待創新轉型的背景以及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求,實現自身服務模式的升級,開展智慧服務。2.1由傳統文獻服務轉化為智慧服務。智慧服務驅動與傳統文獻服務的區別在于以下幾點:服務理念上,關注企業文獻信息知識應用過程,提升應用效率,驅動創新智慧;服務內容上,智慧服務更注重創新與創造,將所提供的信息轉化為智慧內動力,這與傳統文獻服務中重點關注信息內容開發有著本質區別;服務模式上,以信息應用為出發點,引導知識創新、轉化生產,為企業科技創新助力。[2]例如基于大數據,分析數據背后隱藏的重要信息,精準定位企業需求以及行為,為其主動推送個性化、針對性的智慧服務;再如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將信息資源進行可視化展示,通過高維可視化、結構可視化,提升信息處理深度,降低抽象化,協助企業科技創新驅動。總之,智慧服務是由傳統服務向知識服務、創新服務的升級。2.2由文獻歸集升級為智慧開發。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理念與模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傳統資源歸集向知識升級、信息加工轉變。當前圖書館服務于中小企業創新,需關注文獻信息增值,能夠給企業帶來的經濟與社會效應。因此,其文獻信息服務應當是對知識的智慧開發,在知識挖掘、情報利用以及科技信息傳播等各領域為小微企業提供智慧接口。圖書館可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完成數據資源挖掘、采集與匯聚,完成對信息資源的智慧發掘,實施專家式、個性化服務。例如采取特定分析方法,如財務分析法、專利分析法以及行業動態分析法等,促進圖書館資源整合,為企業提供定制服務。[3]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云服務等高科技手段,在知識、技術等方面實現信息供給的數據化、智能化以及自動化。這也需要圖書館對館藏資源與外界信息資源進行高效的知識匯聚,創造性實施信息組織、重組以及分析,充分開發圖書館的智慧,服務于企業科技創新。2.3由信息推送轉變為信息交流。由傳統的信息推送提供,轉化為館企聯結的服務模式。具體為圖書館針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產品需求,進行信息資源的加工整理,并通過聯合開發為其提供必要的服務產品。這也給圖書館企業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圖書館同企業構建起良好的互動關系,隨時跟蹤企業科技產品創新進程,為其分析、整合各類信息,并加工成其所需的內容,進而適應企業發展需求。基于信息角度,圖書館同企業之間的交流需保持開放共享、虛實結合的狀態;基于技術角度,需實現智慧化管理以及良好的互動交互體驗;基于服務角度,需保證與企業、社會等多元主體的高效互動,促進協同參與。[4]同時,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獲取與提供信息變得更為高效便捷,館企互動也更為簡單,圖書館更應同企業之間構建協同、多元的參與互動模式,營造自由、開放的互動交流氛圍,滿足企業科技創新服務需求。

3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運行模式的構建

基于對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思考,具體探討其運行模式,如圖1所示。基于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心的構建,通過高校信息的挖掘整合,向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各類服務,滿足其產業升級轉型需求。3.1構建企業信息服務中心。首先,高校圖書館需結合自身館藏資源優勢、學科優勢以及信息優勢,同時依附高校地區區域優勢,結合地方政府部門、科技中介、科研院所以及相關企業聯盟,組建起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的信息服務人才隊伍,構建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成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信息服務平臺,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發掘整合相關學科最新前沿動態、最新研究成果,構建行業科技成果信息庫,提供信息咨詢、科技研發等,為企業相關項目研發創新提供信息資源;第二,結合本校相關科研成果、館藏期刊以及相關網絡信息資源,對其文獻進行提取、深加工,形成專題總結、研究報告等。[5]其次,其服務平臺結構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文獻檢索平臺、企業情報服務平臺、企業資訊平臺以及企業機構倉儲平臺。其中文獻檢索平臺應提供小微企業行業技術的相關文獻,組建企業技術專題數據庫,向企業用戶提供一鍵檢索功能、資源導航功能等。企業情報服務平臺為向企業提供科技查新、文獻傳遞、定題服務等功能的平臺,企業資訊平臺主要功能需定位為向企業集中行業新聞、前沿動態、重要資訊等,并向企業用戶提供檢索、查詢等功能。企業機構倉儲平臺主要向企業集中展示產品、標準、專家、專利、著作等相關信息,將此類信息統一納入平臺系統,形成倉儲,進行集中展示。總而言之,高校圖書館需以服務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為目標,構建起以館藏資源為基礎、技術集成為核心、專業團隊為保障的數字化、集成化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3.2提供差異化服務。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的不同階段,所需信息資源也有差異,因此這也需要圖書館結合其不同需求實施差異化服務。為提升服務針對性與全面性,圖書館需面向小微企業開展信息資源需求分析,委派信息員深入小微企業,緊跟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與營銷中所需信息資源,將企業動態與科技創新向圖書館反饋,具體應基于以下幾個階段實施:產品開發階段。圖書館可通過自身行業基礎研究,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情報服務,并將高校相關研究成果與企業研發需求相結合,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生產力,助力科技創新升級。此階段中的情報服務顯得尤為重要,高校圖書館應加強情報收集與情報分析,基于自身專業數據庫、行業基礎數據以及市場預測分析報告數據等,獲取政策變化、產品評價等信息,同時通過Storm、Hadoop等技術分析平臺,實現數據高效處理,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結合企業指定行業以及市場產品需求,監測分析產品以及競爭對手市場動態,提取資訊動向,向其提供專業化分析報告,為產品研發提供信息預測以及決策支持。[6]產品試驗階段。小微企業產品試驗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有效結合自身研究成果推動企業優化改進,同時應對企業多樣化信息需求,提供必要服務。具體應面向企業科技創新開展跟蹤服務、預測服務,當企業遇到難題,高校圖書館可查詢相關信息,并聯系相關領域機構與專業人才,共同為企業解決問題。產品生產階段。此階段企業需要大量市場信息以及工藝、材料等信息,高校圖書館應創新數據資源融合,基于企業競爭情報分析的基礎,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手段,定期向企業提供行業分析報告,結合小微企業行業特色以及需求特色,拓展信息途徑,及時向企業反饋相關市場信息,引導企業掌握科技創新與市場動態,進而為生產做正確決策。產品營銷階段。營銷階段需要競爭對手、消費者等多重信息。圖書館服務中心可在企業營銷策劃中,查詢大量行業相關資料,通過行業報告、產品資訊、市場調查等信息提供,助力企業市場營銷活動。[7]3.3推動共享共建。首先,高校圖書館需結合現有產學研合作模式,進一步鞏固產學研合作體系,融入區域產學研聯盟,積極開展產業技術培訓、行業科技資訊、培訓操作實踐等,協助小微企業解決各類實際難題;推動校企共建特色數據庫,共享數據資源,構建特色產學研合作互聯網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查新咨詢與成果轉化等服務。其次,基于信息服務中心,建立高校圖書館企業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結合區域高校圖書館聯合體、行業院校聯合體等資源,并充分借助圖書館聯盟內的成員拓展服務范圍,利用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小微企業提供產品開發信息服務,提升服務實效性。同時,聯合企業共建信息咨詢中心,構建起以圖書館員為主體,高校教師以及相關科研人員為輔的信息咨詢團隊,利用互聯網傳遞等途徑,向高校周邊區域有需求的小微企業提供用戶咨詢,協助其解決問題以及提供決策。此外,高校圖書館也需做好信息中介服務。針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實際需求,向企業提供技術中介、產品中介等服務,例如可結合企業技術需求,聯合行業專家開發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術,或者將社會經濟效益好的技術推薦給企業等。同時加強與其他信息機構間的合作,結合相關信息服務機構技術以及資源優勢,延伸信息共建共享范圍;推動與學科專家、行業專家合作;加強與企業間的溝通,深入把握企業需求變化,為企業提供即時性與針對性強的信息服務。3.4加強繼續教育。加強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人才的繼續教育,也是推動其科技創新與文化建設的內在動力。基于服務平臺構建,圖書館與企業需聯合展開繼續教育,加強企業人員培訓。首先,應提升小微企業決策者以及員工的信息意識,引導企業決策者在產品研發、生產、營銷等階段能夠主動接受信息、應用信息,提升科技創新效率。同時,應加強對小微企業相關信息人員的培訓,提升其現代信息技術搜尋、開發以及利用的能力。其次,可基于企業產學研合作基地,共建多功能閱覽室,共享高校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為企業員工以及企業實習生提供信息便利;組織專業力量,為企業員工提供培訓平臺,引導其學會如何利用信息資源的方法,加工組織信息資源的手段等,推動企業提升自主信息獲取能力。[9]此外,除了針對企業相關人員的繼續教育,高校圖書館也應加大信息服務人才培養力度,逐步打造一支具有文獻整理、發掘、處理綜合能力,掌握行業前沿動態,擁有學科背景以及一定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服務企業科技創新構建人才基礎。[10]同時,高校圖書館可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將優秀企業家、政府人員、技術人員、高校學科帶頭人、研究人員等各個行業高素質人才資源進行整合,利用互聯網構建起專業人才服務平臺,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幫助。

4結語

高校圖書館作為地區綜合實力最優、人才資源豐富的信息服務機構,理應在地方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高校圖書館驅動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模式的構建,也是拓展信息服務空間,拉動地方企業與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雙贏選擇。未來高校圖書館應在服務內容、模式上花更多精力,加強與企業交流研討,加深對小微企業文獻信息需求與服務的了解,深化服務內涵、提升服務層次,為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貢獻應有力量。

作者:曹麗萍 單位:四川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