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探討
時間:2022-06-05 03:10:30
導語: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零售行業的不斷升級,零售企業的發展規模及數量不斷增長,然而在針對零售企業的稅務機關稽查工作當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諸如許多零售企業如國美、大中或者蘇寧等很多企業都曾遭遇到稅務風險問題,給零售企業帶來不小損失。
關鍵詞:零售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管理;稅務風險
一、零售企業稅務風險及管理現狀
零售企業主要就是向個人或者社會集團消費者進行零星商品出售作為主要運營業務的商品流通企業;主要就是通過從商品批發企業或者直接從生產廠家進行批量采購,然后通過自己旗下的零售渠道,諸如直營店、百貨商場、超市等等直接出售給個人消費者或單位,通常也是商品流動的最終端。從零售企業的運營特征來看,主要就是運營模式繁雜、收取費用類型多、交易頻繁且金額較小、商品品種繁多、商品價格較為穩定。從可選擇運營模式繁雜來看,主要可以運用自營、代銷、聯營、租賃柜臺等多種形式進行業務的展開。對于零售企業來說主要涵蓋的稅種就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等。消費稅則是金銀首飾零售環節征收有其特點稅率,另外對于不同地區的企業征收的企業所得稅也存在差異。對于增值稅的風險環節在于銷售收入是否根據實際額度入賬。當下許多零售企業已經運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等進行收款,但是由于賬戶并不是唯一性賬戶并且系統也無法做到實時傳輸,技術人員極有可能因為人為操作原因對原始數據進行篩選、處理與修改,所以,銷售收入極有可能存在被隱藏的風險。另外,零售企業通常會通過會員卡、優惠券與儲值卡等進行促銷活動,在儲值卡的收入確認時間差上也存在稅務風險。會員卡與優惠券進行稅收處理的形式風險比較小,然而儲值卡收入確認與納稅義務確認之間是存在問題的。零售企業儲值卡的基本上是商店購物卡,消費者在消費前通常會預先在儲值卡中存入現金,另外就是百貨公司通常會將這筆錢計入預收款項當中,當消費者進行實際消費時,再轉入到主營業務收入當中。但是由于零售企業多為連鎖運營模式,顧客在進行消費、買卡時可能在不同門店或者不同城市,在公司會計結算上就存在極大困難,自然就會在確認收入的時間與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上產生時間差,此環節也是稅務機關稽查的重點環節。
二、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并未構建專職的稅務部門。許多零售企業盡管構建財務部,但是并沒有設置專業的稅務部門或者稅務科,通常是由財務部人員進行稅務處理的兼職工作。但是對于財務部門,其除了日常的財務工作外,再進行專業的構建健全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極易讓稅務工作受到多方干擾,缺乏獨立性,而且也不容易受到公司資源的傾斜;其次就是涉稅職能十分單一,往往不會進行全局的稅務籌劃。(二)涉稅職員稅務籌劃能力的欠缺。零售企業財務部門人員專業及學歷的差異,導致有的稅務工作交由財務部兼任可能并不合理,在處理某些稅務問題上能力也會有所欠缺。第一就是由于當前稅收政策變化較快,財務部會計人員對于稅務相關法律了解程度并不深刻,在對稅務持續性學習上不夠及時,極易造成違規、違法等操作;第二就是多數會計人員在全局稅務籌劃以及風險防范上面欠缺專業技能,而且從注冊會計師證書或者稅務師證書來看,都是比較少的。基于上述原因,盡管零售企業沒有偷稅漏稅的打算,也會由于涉稅職工的不合規操作給企業帶來潛在的稅務風險。(三)缺乏健全的涉稅信息系統。零售企業財務部門通常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一般主要是針對財務工作設計的,在稅務工作上可能存在漏洞,其并沒有涵蓋所有的稅務數據及資料。而且在財務軟件中只是簡單的對各個項目、商品的涉及稅率進行核算;對于零售企業進行稅務風險管理及防范所需要的涉稅信息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四)稅務內部審計的缺失。一般零售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更多地側重于內部合規性、經濟效益審計,在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發票管理以及納稅檢查等等方面可能存在獨立性的問題,而對于稅務管理設計的相關環節都是需要內部審計的監管,以保證整個稅務操作的合規性;而由于其內部審計職責的缺失,使其在監管上也存在極大的難題。
三、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構建
(一)構建稅務風險管理目標。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第一個環節就是構建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不僅有利于零售企業樹立正確有效的風險管理方向,同時也給后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構建提供指導支持。零售企業主要的稅務風險由稅收違法與稅款負擔組成,所以零售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可確定降低稅收違法風險、降低稅款負擔風險。(二)構建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組織。從前文的研究分析中也能夠得出專職的稅務風險管理組織的重要性,因此在該環節則需要構建專職切獨立的稅務部門。具體組織架構圖1所示。1零售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圖通過獨立專職的稅務科,同時配備專人專崗,不僅是為零售企業全方面、高效率的展開稅務工作提供保障;同時也更加有利于零售企業形成自身的稅務籌劃、稅務風險管理及防范體系,降低稅務風險的產生。(三)構建稅務風險應對與內部控制機制。從稅務風險應對機制出發,針對零售企業的各種稅務風險,需要結合實際運營存在的情況,選擇回避、降低、分擔或者承受四種中最合適的應對策略。諸如針對稅務風險的核心環節的風險要盡可能地采用回避的策略,也就是說對于極大的稅務風險,要嚴格進行控制,避免風險的發生。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主要從管理層稅收遵從意識建立出發,構建健全的企業涉稅行為手冊,將零售企業各個相關的職工進行深入的傳達,同時納入到企業文化宣傳當中,構建嚴格有效的獎懲機制,針對違法內部控制制度的行為根據獎懲機制進行處理,落實績效評估機制,確保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地執行。(四)構建稅務風險信息與溝通機制。零售企業通過將稅務風險信息進行分享溝通,從而能夠進行全局的稅務籌劃,對零售企業整個稅務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其需要引入更加先進的稅務信息管理技術,運用更加專業、完善的信息系統,具體如圖2所示。對于溝通機制的建設,則可以通過財務部與稅務科等管理層進行晨會溝通,通過固定的溝通形式,引導各個職工進行稅務風險知識的學習,盡可能的搜集全體職工對于稅務工作的意見,結合零售企業獨有運營模式,形成獨特的稅務風險防范體系。(五)構建稅務風險監督與優化機制。最后的監督環節是極為重要的,主要是強化稅務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所以需要零售企業在企業內部增設幾名稅務內部審計崗位,再引入幾名專業能力優秀的稅務人員進行定期的內部審核,實時有效地對零售企業的稅務工作及風險進行監督;而外部審計則需要通過定期的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對企業整體進行審計,通常半年或者一年一次。
參考文獻
[1]吳福喜.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9).
[2]趙赟莉.零售企業稅務籌劃風險控制分析[J].財會學習,2016(15).
作者:劉勇 單位:廣東聚亞特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談航道施工技術安全與環保
- 下一篇:房地產公司內部稅務控制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10零售業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