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下學生管理的思考

時間:2022-04-20 11:23:47

導語:工學結合下學生管理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學結合下學生管理的思考

【摘要】當前高職教育體制下,學生在企業進行工學結合,面對嚴峻的現實工作與社會會出現諸多問題,給我們高職院校校外學生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文章分析了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應舉措。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管理

近些年,為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加深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做到將理論學習、能力訓練、工作經歷結合在一起,真正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高職院校都會安排學生進企業進行工學結合。

在此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剛開始脫離校園步入社會,從“學生”到“員工”的身份轉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雖然很多學生都做好了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但真正進入殘酷的現實工作時,心理上卻對突如其來的壓力準備不知,經常會出現諸多問題,著重表現在:(1)生活方面:住宿條件不如學校公寓,工作時間的班次差異、飲食差異、消費水平差異,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2)工作方面:一般企業生產強度大,工作時間長,而學生經驗不足,技術不熟練,導致工學結合效果很差;(3)心理方面:由于部分企業只看重工學結合中的經濟效益,缺乏社會責任感,給學生安排重復而單調的工作,容易讓學生覺得來企業只是“打雜”,并沒有學到很有用的技能,再加上企業給予的待遇很低,使得部分學生心理失衡,往往在工作中表現出情緒低落、消極怠工的現象;(4)家庭方面:部分家長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意義和目的不理解,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不支持學校工學結合的做法。面對種種困難和問題,高職院校校外學生管理的好壞就成為直接影響學生工學結合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高職院校應積極分析原因的所在,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使工學結合能夠真正取得積極成果。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管理,轉變觀念

學生來到企業后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定位,學生在企業擁有雙重身份“學生”和“員工”,所以在工學結合中既要服從企業的安排,還要接受學校的管理,這就要求學生盡快端正態度,轉變觀念。在此過程中,學校要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穩定情緒,使學生能踏實積極地面對工作,完成任務。作為學生管理人員帶隊老師需要不時地深入車間、宿舍,與學生交流談心,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并且明確地告訴學生,要學會承擔責任;同時積極整理印發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社會、企業、工作的聯系和區別,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薪酬和晉升渠道等,告訴他們現在的用人單位十分看重工作經驗,工學結合的成果直接關系到他們畢業后找工作能否成功。對于學生頭腦中工學結合學不到多少知識技能的想法,學校要鼓勵學生眼光要放寬,不要只關注自己所從事的崗位,更應該全方位的觀察和溝通,這樣才能達到工學結合真正的目的。

(二)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先鋒帶頭作用

學生干部是協助老師管理學生的最好助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工學結合中,學生干部一方面要端正態度,積極面對所遇到的困難,發揮出學生干部應有的業務素質;另一方面,學生干部要積極關心其他同學,幫助他們解決心理上、思想上的問題。同時,入黨積極分子更要以身作則,在工學結合艱苦的工作環境中經受黨的考驗,當其他同學情緒波動時,從大局出發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拿出入黨積極分子應有的素質,起到表率作用。

(三)狠抓安全教育不放松

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始終貫穿于整個工學結合的過程中。為避免發生安全事故,企業和學校有義務要求學生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在生產中嚴格按照企業的操作規范作業;同時,要求學生之間、學生與員工之間舉止文明、禮貌待人,要充分體現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素質。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工學結合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一個艱苦的鍛煉過程,容易導致學生身心俱疲,這就使得在生產之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放松心情,活躍氣氛;另一方面也為之后的工作積蓄力量。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擁有職工活動室、籃球場、大會議廳等場所,這都為開展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通過和企業員工的聯誼活動,加深學校和企業、學生和正式員工的友誼,更能促進整個工學結合的順利開展。

(五)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

工學結合是應著重遵循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過程考核,在學校、企業、家庭三個方面的共同管理下,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職業能力的養成。因此,企業和學校的雙重考核就要求雙方加強合作共同對學生進行過程控制,學生工學結合的最終評價具體應由企業生產管理部門和學校帶隊老師根據學生的工作主動性、操作技能、學習能力等方面做出綜合評價。

工學結合是學生熟悉社會、開闊視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教學環節。作為辦學主體的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要求和設計方案,對貫穿工學結合整個過程的方方面面進行改革創新,使學生能在工學結合中增強自信心,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并對現代化企業職工的基本要求、應具備的職業素質能有較深刻的體會,為就業奠定基礎。

作者:蔣洪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良,唐志紅.論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成人教育,2010(10).

[2]欒永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創新[J].職業教育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