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護理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
時間:2022-10-08 10:20:46
導語:循證護理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究循證護理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骨科患者進行研究,按就診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采取骨科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方式,進而對兩組的護理服務態度、操作能力、溝通能力進行評分比較及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操作能力、溝通能力分值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骨科護理中,有效應用循證護理模式,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還可提高骨科護理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
【關鍵詞】循證護理;骨科;護理質量管理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在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技能水平的基礎上,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于骨科患者而言,其恢復時間相對較長,極易產生不良情緒,甚至出現不配合就診的問題,給臨床醫療工作帶來阻礙。護理是促進骨科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因而選擇合理的護理方式是尤為重要的。本次研究中,作者主要對循證護理和常規護理兩種方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以了解循證護理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發揮的作用,以下主要是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骨科患者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就診的順序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均42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服務,男23例,女19例,年齡24-65歲;觀察組患者接受循證護理服務,男25例,女17例,年齡22-66歲。入選患者均為骨折類型,排除其它內臟器官類型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式,包括觀察病情、術前指導、定時翻身拍背等、功能鍛練指導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其實施循證護理,其內容主要有:
(1)組建循證護理小組,主要有護士長、責任護士、康復師組成,對小組成員加強培訓。
(2)提出循證的問題:由于患者均為骨折患者,其病情多變,且由于治療方法不同,可能存在著諸多方面的護理問題,所以,循證護理小組成員應定期對護理工作加以總結,提出實際問題和制定解決策略。
(3)明確骨科患者的護理要點及影響護理質量的因素,如功能鍛煉不及時,致使患者出現功能障礙;感染或并發癥;特殊部位護理的復雜性等。
(4)督促患者加強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病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功能鍛練方案,并加強護患溝通和給予患者以康復自信心。
(5)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而言,護理人員應加強病房巡視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采取護理措施。
1.3觀察指標
(1)護理人員護理質量:包括服務態度、操作能力、溝通能力指標。將各個指標設定分值,滿分為10分,分值越高,說明質量越佳。
(2)護理滿意度:設定“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指標,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1.4統計學處理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作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在服務態度(9.56±0.32)、操作能力(9.17±0.41)、溝通能力(9.49±0.29)方面的分值評價顯著高于對照組(服務能力6.85±0.91,操作能力7.14±0.62,溝通能力5.49±0.6),P<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基于循證護理服務模式,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明顯增強,且能夠積極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好與患者加強溝通,對提高骨科護理質量管理水平有利。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可知,接受循證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41(97.62%)顯著高于對照組36(85.71%),P<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循證護理的應用,可提高骨科患者的滿意率。
3討論
對于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來說,主要是誰之受到循證醫學的影響,從而來產生的護理觀念,在傳統的護理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化,護理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護理模式在不斷的改變,不斷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并且在改正護理質量的同時降低護理的成本,不斷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循證護理逐漸出現并且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護理質量,更新了護理觀念。循證護理主要是以科學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價值的結果為依據,并且提出有效的證據,不斷為護理模式提供有效的依據。對于循證護理來說,主要有三點,首先就是適合的護理護理研究依據,其次就是相關護理人員能夠結合個人的護理技能以及相關的臨床經驗,最后就是結合病人的實際狀況以及價值觀,根據病人的愿望進行的針對性的護理。在循證護理中這三點是最為重要的三點,因此在實際的護理中,相關護理人員必須要樹立以指導實踐,以研究帶動實踐的觀念,不斷促進護理學科的進步。另外,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技能以及經驗必須要不斷的增加,實際護理過程中要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能夠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滿足患者的護理要求,不斷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
在社會不斷發展中,人們對于醫療質量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尤其是針對醫院骨科來說,必須要堅持以患者為本,能夠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方式,創傷是骨科的常見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車禍,工傷等因素導致的損傷以及皮膚撕裂等,在骨科實際護理中要加強醫生、護理人員以及患者之間的關系,能夠保證護理工作的實效性,并且借鑒有效的護理經驗,能夠提升骨科護理的質量。骨科患者與其它科室患者有較大不同:一是恢復周期長,易產生肢體功能障礙;二是傷口易感染;三是臥床期間易引發并發癥等。所以,在骨科患者的護理中,必須加強護理質量管理,進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循證護理則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能夠充分提升護理的質量,并且充分顯示出來以人為本的理念,能夠充分體現出以患者為中心,針對患者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的護理工作,并且可以與患者進行溝通,緩解患者心中的壓力,不斷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本次研究中,主要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醫院骨科護理工作開展中,有必要積極借鑒循證護理模式,以提高護理水平,對改善護患緊張關系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在醫院的骨科護理中,要充分實施循證護理模式,能夠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針對患者不同的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護理,不斷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提升患者的治療質量。
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中,有效應用循證護理模式,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還可提高骨科護理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所以醫院骨科護理中,必須要加強對循證護理的研究工作,能夠進行有效的護理,提升護理的質量。在臨床醫學護理中,循證護理模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榮琴,張春泉.循證護理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5):189-191.
[2]江雪蓮,黃升云.循證護理在骨科壓瘡預防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06):904-906.
[3]陳敏,單燕.循證護理模式在骨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05):170-171.
[4]劉新英.循證護理在婦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7):104+106.
[5]鄒利.循證護理在中醫骨傷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1):1727-1729.
[6]李嗣菁.循證護理在骨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6,28(01):83-85.
[7]沈文娣.骨科循證護理的教育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4):43+59.
[8]楊文紅,蔣銀芬.循證護理在骨科臨床實踐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10):11-13.
作者:張興雯 單位: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
- 上一篇:手術室護理在剖宮產術后感染中的應用
- 下一篇:低碳環保下高速公路項目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