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感染熱性驚厥小兒護理心得探討

時間:2022-07-13 10:45:43

導語:腸道感染熱性驚厥小兒護理心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腸道感染熱性驚厥小兒護理心得探討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小兒護理方法。方法選擇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小兒患兒做研究對象,所有患兒隨機化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兩組患兒均采用對癥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配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并做比較。結果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在護理過程中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上對于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小兒,在采用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為患兒配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兒的恢復,同時也能夠降低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有臨床推廣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腸道感染;熱性驚厥;綜合性護理

夏秋季節是腸道感染發生的高發季節,因為小兒的免疫性較差,生理發育不完全,所以小兒是腸道感染的一種高發人群[1]。誘發腸道感染以后,患兒的臨床表現為嘔吐、腹瀉和發熱等情況,如果患兒在出現腸道感染以后沒有得到有效的及時醫治,那么可能會因為腸道感染而進一步導致小兒出現熱性驚厥[2],這會對小兒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臨床上格外重視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的小兒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為患兒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保證患兒更好的恢復,本研究基于此進行分析,結果取得滿意成效,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4年2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小兒患兒當中,抽取84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兒隨機化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在對照組患兒當中,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1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為2歲,最小年齡為0.3歲,平均年齡為(1.4±0.2)歲;觀察組患兒當中,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20例,患兒的最大年齡為3歲,最小年齡為0.5歲,平均年齡為(1.6±0.5)歲。經過臨床診斷和檢測,所有患兒均為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患兒,診斷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按照患兒的實際情況,配合對癥治療。分組以后對患者的一般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無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兒配合常規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干預指導,因為本研究的篇幅有限,故不對詳細的護理措施進行贅述。觀察組患兒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進行指導,具體方法如下:①制定護理計劃:患兒入院以后需要對患兒的各項臨床治療治療和一般資料進行分析,而且患兒的具體情況,深入病房,對患兒進行相關的檢測,與患者家屬充分的交談,進一步對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根據患兒的相關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并在今后的護理中嚴格按照護理措施進行護理;②做好基礎護理:患兒入院治療以后,醫生對患兒進行抗感染處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防止感染發生。同時需要對患兒做好補液處理工作,這能夠有效的防止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脫水情況,如果患兒存在酸堿不平衡或電解質紊亂等情況,應該對患兒的酸堿和電解質進行糾正,確保患兒體內的酸堿與電解質維持平衡。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如果發現相關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應該及時報告給主治醫師,避免危險情況發生,而如果患兒出現了相關數據的波動,醫生需要及時尋找患兒數據波動的原因,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進行對癥治療,確保患兒的生命體征維持在穩定的水平上;③降溫干預:密切重視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并做好體溫的監控工作,如果患兒的體溫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需要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處理,當患兒的體溫出現上升的情況時,護理人員應該采用生理鹽水對其進行灌腸處理,確保患兒的直腸吸收的毒素盡量減少,如果患兒的體溫控制效果不佳,需要適當地為患兒服用一些退熱藥物,但是對于藥物的劑量應該做好嚴格的控制,以避免因為藥物過量而導致患兒出汗過多,出現脫水情況;④驚厥干預指導:患兒現驚厥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首先對患兒的呼吸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患兒呼吸通暢,為患兒建立起靜脈通道,確保相關的安定藥物進入患兒體內穩定患兒的驚厥。如果不能及時準備好驚厥藥物,且情況危急,可以為患兒采取疼痛刺激的方法以達到對驚厥進行緩解的目的,當患兒出現驚厥以后,它可能會咬傷自己的舌頭,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應該及時對患兒進行第三米松的靜脈注射,以便減少患兒腦損傷的程度。為患兒給藥的時候,需要注意氧療的治療,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⑤心理干預:主要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做好與患兒家屬的交流工作,是患兒的家屬對于相關的驚厥狀況有基本的了解,做好患兒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患兒家屬的緊張情緒。指導患兒家屬積極的配合醫生對患兒進行治療,使患兒獲得較為充足的營養,增強患兒自身的免疫力,避免患兒病情出現惡化。

1.3效果評判。如果患兒的臨床體征和臨床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各項生命指標都趨于平穩,則說明患兒治療顯效,如果患兒的各項臨床癥狀和臨床體征明顯好轉,患兒的體溫明顯下降,患兒的生命體征的各項數據都接近正常值,則說明治療有效;如果患兒的病情處于加重情況,且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說明治療無效[3]。[注: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數據均采用IBM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計數資料均采用χ2檢驗,組間比采用單因素方差檢驗,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在護理過程中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熱性驚厥是小兒急性驚厥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情,它的發生主要和患兒體溫突然升高有著密切的聯系,臨床上有研究表明,等患兒的體溫超過38.5℃以后,那么其出現熱性驚厥的概率要明顯低于低熱的患兒[4]。腸道感染能夠導致患兒出現熱性驚厥,而患兒因為其自身生理的發育并不完全,同時抵抗力相對較差,所以這也使得患兒成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人群。當患兒出現腸道感染情況以后,不能及時的前往醫院進行醫治,那么患者很可能就會出現熱性驚厥的情況[5]。而臨床上對于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的患兒格外重視,在對患兒進行對癥治療的時候,也需要做好對患兒的護理干預工作。本研究主要分析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患兒的有效護理方法,結果發現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充分地證明了綜合性的護理效果的使用價值。綜合性的護理主要對患兒的護理更為全面,根據患兒出現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的具體情況,給患兒展開一系列的護理措施,而且護理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患兒放在護理的中心位置,一切護理干預措施皆從患兒自身出發,提升了護理的價值。在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的時候,一切本著以降熱為主,同時避免相關并發癥發生,更好地促進患兒的恢復。所以綜合本研究的上述分析能夠得出,臨床上對于腸道感染相關熱性驚厥小兒,在采用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為患兒配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兒的恢復,同時也能夠降低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有臨床推廣使用的價值。

作者:鄭輝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院

參考文獻:

[1]馬新梅,姚桂蓮.76例熱性驚厥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21(10):524-526.

[2]方麗玲.改良式安定灌腸預防護理頻繁熱性驚厥[J].全科護理,2014,22(24):15-16.

[3]余瑾.小兒典型熱性驚厥的急救護理與預防[J].實用臨床醫學,2015,05(10):23-24.

[4]申愛美.熱性驚厥的護理體會[J].工企醫刊,2014,27(05):484-485.

[5]徐新紅,陳敏,姚桂蓮.熱性驚厥的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4,23(09):2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