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護理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21 03:31:20
導語:糖尿病護理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療的120例患者,按照擲骰子分組方法,將奇數納入到對照組,將偶數納入到觀察組,各8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教育模式,觀察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結果自我管理優良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知識知曉優良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消除掉患者的焦慮及煩躁等不良心理狀態,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溝通關系,降低了護患糾紛發生概率。
【關鍵詞】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護理管理
糖尿病作為一類代謝性疾病,是由胰島素作用障礙及胰島素分泌缺失所致,當患者的身體處于長期代謝紊亂時,會導致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遭受到嚴重的損害,嚴重者還會引發酸堿失調、電解質紊亂及失水等情況,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合理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改善意義重大。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為一項新型的教育方法,包含相關的醫學知識、自我管理方法、并發癥護理方法及相關護理技巧等,能夠為患者提供完善的護理服務。本文探究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共選取于2017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療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擲骰子分組方法,將奇數納入到對照組,將偶數納入到觀察組,每組患者各60例。對照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為42~75歲,平均年齡為(60.3±2.5)歲。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為45~77歲,平均年齡為(62.5±2.8)歲。一般資料對比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疾病的產生原因、治療方法、血糖控制方法及出院后所需要注意的問題等。觀察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內容包括:(1)建立健康小組:由責任護士、護士長等作為主要負責人,建立健康教育小組,護理人員作為健康教育的實施者。(2)糖尿病知識健康宣教:為患者發放健康教育手冊,播放糖尿病健康視頻,向患者講解定時檢測血糖的重要性、血糖控制方法及可能會引發的并發癥等。結合患者身體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患者深刻的認識到糖尿病對自身的危害[1]。(3)心理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受藥物劑量大、治療周期長、病情反復及藥物不良反應等因素影響,常會出現焦慮及煩躁等不良心理狀態,對治療工作起抵觸心理。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向患者講解相關的糖尿病知識及糖尿病對身體造成的危害,確保患者能夠保持樂觀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使患者感受到溫暖,進而來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2]。(4)用藥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相關的藥物成分及服用方法,告知患者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同時,還應對患者家屬進行用藥培訓,講解胰島素藥物的相關知識及注射技巧等,確保當發現患者血糖出現不穩定時,能夠及時幫助患者注射胰島素,協助患者做好糖尿病治療及血糖監測[3]。(5)運動健康教育:嚴密監察患者身體的變化情況,并進行嚴格的評估,為患者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病情較輕的患者可慢跑及騎自行車,病情較重的患者可打太極及散步等。(6)飲食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禁食高熱量及高脂肪類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纖維及易消化類食物,應多攝入礦物質及蛋白質類食物[4]。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自我管理(優、良、差)發生概率;觀察兩組知識知曉情況(優、良、差)發生概率;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發生概率。1.4判定標準。自我管理評定方法:采用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包含運動、血糖測試、藥物治療、足部護理及飲食5方面內容,優:28分以上;良:21-28分;差:21分以下。知識知曉評定方法: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識量表,共23分,優:20-23分;良:15-19分;差:15分以下。護理滿意度判定方法: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共20個護理內容,共100分,滿意:80-100分;一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以下。1.5統計學處理。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自我管理情況比較。自我管理優良率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知識知曉情況比較。知識知曉優良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護理滿意度比較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糖尿病作為臨床上一項發病概率較高的疾病,作為一項慢性疾病,需要通常長期的血糖控制來維持病情。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不當、服藥依從性差等情況,給予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具有必要性,以此來改善疾病治療效果,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建立在傳統健康教育基礎上發展起來,通過建立健康小組、給予患者糖尿病知識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用藥健康教育、運動健康教育及飲食健康教育等,來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療依從性[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自我管理優良率、知識知曉優良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知識知曉能力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提升。
綜上,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應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消除掉患者的焦慮及煩躁等不良心理狀態,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溝通關系,降低了護患糾紛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韓紀平.全程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8):157-158.
[2]謝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5):152-154.
[3]趙瑾華.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5):127-128.
[4]劉春利,尹榕,王芬.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0):209-211.
[5]韓金榮.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07):256-257.
作者:湯玉梅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東海縣中醫院
- 上一篇:農業科技創新集群集聚效應分析
- 下一篇:柔性管理理論在體檢護理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