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監護護理危險的防范應對策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1 10:14:00
導語:重癥監護護理危險的防范應對策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癥監護是指對收治的各類危重病患者,運用各種先進的醫療技術,現代化的監護和搶救設備,對其實施集中的加強治療和護理。以最大限度的確保病人的生存及隨后的生命質量。近年來,重癥監護護理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危險因素,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護理工作中的防范能力是重癥監護護理人員的首要任務。
一、危險因素
1·1患者方面的因素
(1)患者的個人因素:患者由于各種原因不能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2)來自社會的因素:由于當前社會對醫療服務和醫療費用存在很多意見,以及新聞媒體對衛生界不良現象的報道,使人們對醫院的不滿情緒很大,患者住院時對醫療護理服務稍有不滿就會引起投訴和糾紛,患者對醫護人員的理解和信任度降低。
1·2護理人員方面的因素
(1)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護理工作是需要協作來完成,因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班次,存在嚴重的護理人員不足及護士缺乏常規化、系統化的崗前和在崗培訓的情況,護理人員精神高度緊張,身心疲勞。護理人員少,工作重,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及調節。配備經驗不夠豐富的工作人員,延誤患者病情的觀察,在發生意外時由于緊張對各種搶救技能及搶救儀器不夠熟練,引起患者及家屬不滿,產生護患矛盾,引發護理糾紛。
(2)護患關系緊張:因重癥監護實行封閉性管理,患者病情危重,費用高,家屬不能在患者身邊陪伴,心中焦慮、急躁,容易產生敵對情緒,發生口角引發糾紛。
(3)護理記錄中存在的問題:護理記錄的書寫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加上護理人員素質和層次的不同,觀察病情和記錄水平都有很大差別。護理記錄不是由一個護士完成,是由多人書寫完成。因此,護理記錄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如觀察和記錄缺乏連續性,記錄的不真實、不準確、不及時,與醫療病歷不吻合,病情描述不清、不完整,做得多寫的少或是做的少寫的多等問題。
(4)護理操作中的危險因素:如沒有嚴格的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導致發錯藥、打錯針、抽錯血等,由于責任心不強、不負責任、交接班不認真、巡視病情不及時導致患者墜床、夜間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使患者因心臟驟停而死亡或是嘔吐造成窒息死亡等,因粗心漏執行醫囑延誤治療及檢查等等,極易引起糾紛。
二、對策
2·1加強護理隊伍:配備充足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及有應變能力的護理人員。
2·2加強護患溝通:向患者家屬講解有關制度及制定制度的目的,對患者家屬要持平等態度,尊重對方,文明用語,及時發放一日清單及時解答疑問,給予心理支持,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2·3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強化法律意識,從典型事例中吸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是護士在工作中學法,懂法,約束自己行為,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公務員之家
2·4強化慎獨精神:樹立高度的職業自豪感、責任感。只有時刻牢記患者的利益,對患者高度負責,不懈努力,才能達到慎獨。
2·5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全面提高護士素質:采取自學考試與外出進修學習相結合,讓護士理論與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從法律角度規范護理文書,護理文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說明文件,反映患者入院后所有治療及護理過程,在法律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遵照客觀性、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于醫療文件同步的原則,禁止錯記、漏記、涂改,嚴格把關。
- 上一篇:年輕教師師徒結對工作實施計劃
- 下一篇:小學教師課堂高效性教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