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造影術心理護理對策論文

時間:2022-12-10 11:34:00

導語:腦卒中造影術心理護理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腦卒中造影術心理護理對策論文

【摘要】目的:闡述數字減影(DSA)全腦血管造影術心理護理的重要性。方法:對行DSA全腦血管造影術的245例患者術前主動了解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孤獨、恐慌感,介紹手術方法,減輕心理負擔,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過程。術中隨時觀察患者的表情,主動詢問,給患者心理支持。術后指導患者配合治療,消除煩躁情緒。結果:通過護士耐心、細致、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245例痊愈206例,好轉31例,有效率為96.7%。結論:切實有效的心理護理在DSA全腦血管造影術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腦卒中腦血管造影術心理護理

腦卒中是僅次于心臟病和腫瘤的第3位致死疾病,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為腦卒中的介入治療提供了準確依據。由于數字減影術是一種強烈的軀體性應激原,常導致患者產生以焦慮等為主的心理應激反應,對患者術后恢復及社會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影響,故在軀體治療的同時對其負性情緒實施心理干預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我科從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行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245例,其中男159例,女86例;年齡19~76歲,平均56.7歲;平均住院7天,所有病例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1.2手術方法采用股動脈穿刺插管成功后,在X線透視下通過動脈鞘將造影管分別選擇性送至左、右頸內動脈以及左右椎動脈,通過高壓注射器將其離子型造影劑—碘必樂注入動脈的同時進行連續攝片,通過計算機處理得到去骨質的數字減影動態圖像,從而獲得患者全腦血管的詳細影像學資料。觀察患者無不適后拔鞘、加壓、無菌紗布繃帶包扎返回病房。

1.3結果245例患者中痊愈206例,好轉31例,有效率為96.7%。

二、護理

2.1術前護理熱情接待新入院患者,介紹住院環境,經常巡視病房,主動了解患者需求,消除患者因環境陌生而造成的孤獨、恐懼感。卒中患者言語不利、半身不遂,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護士熱情接待患者,協助生活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全腦血管造影術的必要性以及平和心態與充足睡眠對手術成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手術方法簡便,無需開顱,一般自股靜脈或股動脈穿刺后進行操作,且穿刺時行局部麻醉,減輕患者懼怕手術及疼痛的心理負擔。同時詳細介紹手術原理、方法、手術的可靠性及各種安全措施,向患者介紹術者的精湛技術和成功病例。此外,還教會患者運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及松弛療法以消除患者因懼怕手術導致的不良心理反應。

術前準備時,如抽血查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術野備皮,導管留置及抗生素皮試、碘過敏實驗前做好解釋工作。主動接近患者,及時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術前12h內禁食,8h禁飲水,術前排便。造影前可適當飲水,避免脫水以利于造影劑的排出。由于腦血管造影術價格昂貴,故術前須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病情、造影目的,并了解患者經濟狀況,以取得患者合作,穩定情緒,以最佳的心理狀況配合治療。對于家庭經濟困難者鼓勵其訴說煩惱,耐心傾聽并作好安慰解釋工作,鼓勵患者樹立治療信心。

2.2術中護理一般在局麻下進行手術,患者始終處于清醒狀態。患者雖然看不到手術的情況但會全力去傾聽和猜測手術的進展情況,因此術者之間盡量用專業術語交談。護士隨時觀察患者的表情,主動詢問患者有無不適,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給患者以心理支持,使手術能順利進行。對于一些精神過度緊張或伴有煩躁的患者,護士更要細心、耐心,必要時建議醫師給予麻醉處理。

2.3術后護理患者術側肢體需保持伸直位12~24h,有的患者會出現煩躁情緒。我們指導患者運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及暗示療法消除煩躁情緒。對于術后依賴性強的患者,要鼓勵其早期活動。對發熱患者,應向其講解發熱的原因,告之一般3~5d即可恢復正常。經過術后心理疏導,DSA造影術后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公務員之家

本研究中腦卒中245例患者通過護士耐心細致、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有效率達96.7%。由此可見,全腦血管造影術的心理護理能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故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于促進行DSA全腦血管造影術患者身體早日康復有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熊曉玲.經股動脈穿刺全腦血管造影的護理[J].四川醫學,2002,2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