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管理新護士培訓分析

時間:2022-11-23 08:54:59

導語:崗位管理新護士培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崗位管理新護士培訓分析

勝任力(Competency)主要用于區分某一項工作中表現平庸和卓有成就的員工,是個人潛在特質的直接反映,勝任力的涵義廣泛,既可以是態度、價值觀或某種動機行為,又可以是某種特制或認知[1]。近年來很多醫療機構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引用了勝任力的概念,并開展了專科護士、護士長勝任力的多項探索,但針對新護士的勝任力研究甚少。本研究以勝任力為切入點,從2016年1—7月應用改進后培訓模式及崗位勝任力評價表對新護士進行適時的崗位核心勝任力的評價,提高新護士崗位的勝任力。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某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消化內科,自2016年1—7月,臨床護理崗位新護士12名,1年以內護士(N0級)8名,2年以內護士(N0~N1級)4名,年齡21~23歲,平均年齡(21.5±0.3)歲,大專學歷10名,占83.3%,本科學歷2名,占16.7%,均為女性。1.2方法。1.2.1實施方法。以能級對應原則對護士培訓進行分級:N0級為新入職護士的崗前培訓,N0~N1級兩個階段為規范化的護士培訓[2]。新入職的護士培訓內容以上崗工作為主,采取集中式和分散式,公共內容由護理部科研組負責組織集中統一授課,專科內容則由所在科室的教學小組組織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以輪崗培訓為主,護理部根據專業統一安排,持續6個月,輪訓科室根據科室崗位勝任力培訓的模式和計劃等進行安排,由科室教學小組專人負責帶教,2個月后根據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階段性的初級崗位勝任力的評價,3個月后進行中期評價,6個月后進行最終獨立勝任崗位的評價。1.2.2培訓內容。以護士所在崗位必須具備的勝任要求作為主要培訓內容,包括護理知識、操作技能、心理素質等方面,N0級護士側重于對人際溝通、服務態度、職業素養、人文關懷能力、臨床護理知識技能以及醫院各項規程進行培訓;N0~N1級護士則側重于對護理學基礎進行鞏固,并強化批判性思維和評估能力,同時需完成急救理論和演練技術,輪轉科室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1.2.3考核方式。N0~N1級護士以護理理論、護理操作技巧、每2個月的崗位勝任力評價、每半年責任制包干整體護理考核為主,理論考試以考卷形式答題,重點衡量專業知識和三基知識的掌握成熟。1.3評價方式(指標)。對培訓實施前后的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對比,包括:(1)崗位勝任力。以我院N0級崗位勝任力標準進行評定,包括護理服務質量、專業知識與技能、工作態度、人際溝通、責任與慎獨;(2)培訓滿意度。以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定,調查對象為片區內12名N0和N0~N1護士。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N0級護理人員勝任力考評結果研究表明,實施后護理服務質量為(16.8±2.19)分,高于實施前的(15.5±2.37)分,實施后專業知識與技能為(16.4±1.87)分,高于實施前的(14.6±1.81)分,實施后工作態度為(18.5±2.72)分,明顯高于實施前的(15.9±2.59)分,實施后人際溝通為(15.6±1.63)分,高于實施前的(13.5±1.49)分,實施后的責任與慎獨(16.3±2.05)分,高于實施前的(14.7±2.12)分。由此可見,實施后護理人員勝任力考核結果明顯優于實施前,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2.2實施前后護士對培訓滿意度。結果表明,實施后護士對培訓滿意度為100%(12/12),高于實施前的67%(8/12),實施后護士對培訓滿意度優于實施前,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從護士勝任力考評結果可見:N0級護士崗位勝任力培訓能幫助新入職護士完成護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規范護理行為,可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提高N0護士專業技能與知識,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端正、規范工作態度,人際溝通、協調及責任感、慎獨精神也得到一定提高,由此可見,基于崗位管理護士培訓,適合新護士成長特點與規律,充分體現了新護士的個人發展愿景與組織需要相結合。有研究表明,個人特質會影響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士隊伍的穩定性以及護理工作質量[3-4]。基于崗位管理的護士培訓,提高了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與傳統培訓相比,崗位勝任力培訓在形式和方法上更富有可操作性和靈活性,且培訓內容均來自于臨床實際,針對性強,護理專業的內涵更為突出,新入職護士接受培訓后可達到學有所用的效果,且能讓不同階段的護士盡快適應崗位需求。從護士對培訓的依從性方面來分析,崗位勝任力分階段培訓更加看重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選擇性學習有利于激發護士的求知欲,減少工作壓力,從而提高培訓滿意度[5-8]。

綜上,基于崗位管理的新護士培訓通過能級應對原則和分階段培訓,能讓護士逐漸具備臨床崗位履行不同職責時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滿足臨床實踐需求,提高護士的適應性。我院在總結以往培訓經驗后,根據崗位工作內容對培訓方式進行了創新,不僅能縮短新護士適應期,而且能促進不同崗位的護士在不同階段時自身所需掌握的重點工作內容,有利于護士的個人和職業發展,建設以“優質護理服務”為準則的護理團隊。

作者:鄭麗娟 單位:福鼎市醫院八病區

參考文獻

[1]郭曉萱,李紅玉,孫培陽,等.災害救援中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3,28(3):45-47.

[2]溫賢秀,張義輝.優質護理臨床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8-192.

[3]溫賢秀,敬潔.實施崗位管理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2):6-8.

[4]李紅俠.個人特質對護理服務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6):2487-2488.

[5]田玉鳳,李茶香,鄧紅艷,等.三級教學醫院護士分層級培訓方法及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09-211.

[6]蔣蓉,孫曉燕.基于崗位管理的臨床護理培訓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8):691-693.

[7]吳欣娟,曹晶,徐園.護士崗位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3):159-160.

[8]陳藝,鄧蓉,謝紅珍,等.基于崗位勝任能力的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