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動畫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4 06:29:00
導語:三維動畫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3DSMAX、透視圖、命令面板、球體、圓柱、鏈接、幀
摘要:三維動畫技術應用廣泛。在課件中引入三維動畫,可進一步提高學生興趣,降低知識點難度,增強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技術在中學教學中越來越普及,教育工作者制作出了各種類型的豐富多彩的課件。其中就動畫內容而言,平面動畫較多,三維動畫還比較少見。筆者對三維動畫方面的問題很感興趣,就其在中學化學中的引入及初步應用談談自己的體會。
我使用的是3DStudioMAX(簡稱3DSMAX)三維動畫制作軟件。它集建模、材質編輯、修改、渲染、動畫制作等功能于統一的Windows界面中,是一種大型、復雜的三維制作軟件。
3DSMAX對硬件環境的要求:使用相當于Pentium300MH或以上主頻的CPUl28M內存,板載4M顯存的3D加速顯卡以及支持1024x768分辨率的17英寸顯示器。這種硬件要求今天已比較普遍。操作系統最好采用WindowsNT。對于Windows98的用戶,也可使用3DSMAX,但是會遇到一些問題。首先是數值輸入問題,安裝完成后,建立造型時,不能輸入造型的幾何參數,這時將S12sys.ron字體文件拷入操作系統的字體文件夾中,即可解決。其次,可能遇到內存不足的問題,解決辦法是購買內存或安裝一些第三方內存管理軟件。
3DSMAX的窗口界面根據實際的功能大致可分為8個區域,分別是:視圖顯示區,下拉菜單區、工具欄、命令面板,信息狀態欄、動畫控制區、視圖控制區、對象捕捉區。各種工具、命令名目繁多,并且都是英文專業詞匯,熟悉、掌握需要較長的時間。
作為一名基層化學教師,我曾經建立了一些化學三維動畫模型。
例:建立數個在空間以各種角度旋轉的乙烯分子球棍模型,其中一個漸至滿屏,其余隱至最遠處。
1、制作碳原子模型。打開“Create”命令面板,單擊“Sphere”球體按紐;在透視圖“Perspective”中拉出球體,3DSMAX自動命名球體為“Sphere01”,作為C原子;打開“Modify”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參數欄輸入數據,修改球體半徑為所需。
2、制作兩個氫原子模型。同上,建立另一個球體“Sphere02”,作為H原子,兩球半徑比為r(C)/r(H)=30/23:選中Sphere02,按下空格鍵鎖定選擇,單擊工具欄上的“Pan”按紐,按下鍵盤的Shift鍵同時用鼠標拖動球體,在彈出的“CloneOptions”對話框中選擇“COPY”復選框單擊“OK”確認,復制出一個與“Sphere02”完全一樣的的球體。
3、制作兩個連杠。按下“Geometry”命令面板上的“Cylinder''''’按鈕,在透視圖中制作一個圓柱體;設高、半徑為所需。
同上,復制一個連杠。
4、將各部分組成一個整體。前面建立的各部分均為獨立的整體,必須將它們組合為一個整體。
首先單擊“SelectcandLink”按鈕,在大球上按下左鍵,將該球拖到一個連杠上,放開鼠標鍵;對其余各球、連杠同樣操作;
其次,按住Ctrl鍵用鼠標占取各物體,將五個物體全部選中,單擊“Croup”菜單上的“Group”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乙烯片段”,單擊“OK''''’,關閉對話框,這樣五個物體組合為一個整體。完成乙烯分子球棍模型的一半。在場景中移動任何一個物體,組中物體都隨著移動。最后使用“Attach”命令將各部分真正結合成一個實體。
5、復制乙烯分子球棍模型另一半。
6、制作一根較長連杠,將兩部分連接起來。
7、將三部分連接為一個整體,即得到一個完整的乙烯分子球棍模型。
8、復制6至7個乙烯分子模型。
9、制作動畫。按下動畫控制區“Anim”動畫記錄按鈕(變為紅色),移動時間滑塊到50幀,將處于同等位置的數個乙烯分子邊從XY平面、XZ平面、YZ平面旋轉,邊移至漸遠,同時將一個乙烯分子各角度旋轉至漸近;移動時間滑塊到100幀,同樣將漸近的一個乙烯分子移至滿屏,并以正面呈現,其余分子移至屏幕最遠;關閉動畫記錄。
10、單擊動畫控制區“Play”按鈕,即可看到制作好單一個乙烯分子球模從一群分子中以各個角度飛出至滿屏,其余退至最遠。
3DSMAX中,有許多功能非常強大的工具。如材質和貼圖、環境氣氛(燈光、火焰、各種霧效)。粒子系統等。其中不僅包括各種三維動畫制作,還包括從二維物體沿路徑放樣(Loft)制作三維動畫。筆者曾制作了一些題頭文字,如金屬倒角的“界首一中”字樣,配以燈光、音效,從屏邊角飛出,正面顯示,相對于二維的字幕顯示,視角效果較為理想。
關于三維動畫的制作,還有許多地方等待我們去探索。希望同仁給予指正。
- 上一篇:化學實驗教學技術管理論文
-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