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境保護節能建筑設計與實現

時間:2022-07-19 03:51:12

導語:綠色環境保護節能建筑設計與實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環境保護節能建筑設計與實現

摘要:本研究詳細介紹了節能環保的基本理念,并分析了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重點研究了綠色節能設計的三大階段,提出了科學的節能建筑設計方法。通過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人們可以優化建筑的基本構造,設計出合理的暖通空調,改善節能建筑的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綠色;環保;節能建筑;構造;暖通空調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改善,綠色環保節能建筑逐漸成為人們追求的建筑形式。簡單來說,傳統建筑外觀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人們需要綠色、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可見,節能環保設計對于建筑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綠色建筑既包含基礎的建筑功能,還包含復雜的環保設計[1]。為了革新建筑模式,設計綠色建筑,人們就必須從環保角度入手,對綠色建筑進行多方位的研究。要想實現這一設計目標,人們需要準確掌握傳統建筑與綠色建筑的異同點,進而綜合優勢、放棄劣勢,科學地設計出綠色環保節能建筑。

1節能理念與建筑設計的融合

1.1架構角度的節能設計。節能建筑設計的根本原則有兩個:一是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二是實現建筑的節能效果。可見,節能建筑設計既重視人們的理念,又重視建筑的環保,實現了商業、環保和理念的平衡,使得建筑不再僅有居住功能,還蘊含文化內涵。通常,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光照充足,商業價值高。而環保設計不僅重視坐北朝南的格局,還重視通風設計,通過提升建筑通風效果來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科學的室內建筑構造可提升建筑的利用率,進而提高建筑的環保效果。1.2環保材料角度的節能設計。環保節能材料直接決定環保建筑的設計效果,屬于環保建筑的核心元素。建筑工程結構具有多樣性,所以其在實施時往往需要大量環保材料,如水材料、建筑材料等[2]。優質的環保材料可改善建筑的環保功能,例如,淡顏色的裝飾材料給人清新的感覺,視覺上,建筑面積似乎有所擴大;節能燈泡的使用既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又可以照亮環境,必要時還可以根據環境的亮度來調節燈泡的亮度,最大化降低電耗。給排水系統被視為建筑質量評價的重要因素,必須實施環保節能設計,例如,選擇危險程度低、環保耐用的新型材料,既可以延長材料的使用時間,又可以最大化減少維修次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保證給排水系統的穩定性。1.3環保技術角度的節能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屬于一種新型技術,涉及多個領域,發展迅速,促進了建筑行業的進步[3]。最常見的環保技術有三種:一是太陽能技術,該技術適用于各種環境;二是地熱技術,該技術的適用條件較為苛刻;三是風能技術,該技術可在高山地區使用。環保技術可實現再生,而將環保技術引入建筑行業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建筑行業提供了無盡的能源。太陽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已經比較普遍,人們經常用太陽能發電或取暖。節能環保技術目前已經成為建筑設計的核心,需重點研究。科技的進步推動了節能技術的研發,使得人們漸漸進入低碳環保社會,環保技術的進步為綠色建筑設計奠定理論基礎[4]。

2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的總體設計理念

2.1節能環保設計改善建筑的外觀與空間屬性。綠色建筑主要表現在兩個角度,一是科學的內部空間,二是完美的建筑外觀。建筑體型系數能夠反映建筑的類型,其所指的是建筑表層面積與建筑體積的比值。當外部環境穩定時,不同的建筑體型系數就會形成不同的能源消耗量,如果這個系數變大,那么其單位面積會散失更多熱量,最終導致建筑能源不斷流失,這與最初的節能環保模式不一致。因此,節能建筑設計時必須考慮建筑體型系數,使其在較小的范圍內浮動,最大化降低能源損耗。2.2節能環保設計強化門窗的屬性。門窗結構一直位于建筑的最外層,其長時間與空氣接觸,難免受損嚴重。另外,如果門窗的結構不合理,使得外界空氣進入室內,形成室內與室外的對流,會最終影響室內溫度,難以實現保溫效果。因此,門窗設計的優化是建筑設計的重點,具體方案如下:科學的窗戶占比有利于降低室內能量的散失,具有保溫作用;靈活的門窗設計最大化避免了室內與室外的空氣對流,降低了能量損耗;門窗與遮陽棚的結合可控制陽光的攝入量,進而維持室內溫度平衡,給人創造舒適的溫度。2.3節能環保設計提高墻體的屬性。建筑墻體是維持建筑溫度的主要途徑,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必須考慮建筑的特征因素和作用因素。當前,研究的重點是改善建筑墻體的保溫作用。首先,可以通過增加建筑物的墻體厚度來實現保溫;其次,可以借助新型保溫材料來實現保溫,目前常見的保溫材料有泡沫、耐火纖維等,保溫材料可杜絕室內與室外的空氣對流,進而將溫度變化降到最低,實現保溫作用。

3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的設計優化

3.1挑選高強度的環保材料。建筑施工材料的挑選并不是任意的,其需要根據載荷量的差異進行選擇,例如,高層建筑具有極大的載荷,所以地基、梁、柱負荷也很高,必須挑選高強度的材料,如C50型混凝土,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成本,提高建筑的使用空間。同樣,鋼材的選用也要以實際狀況為準,大型建筑常用的鋼材為HRB400,其節約了鋼材的使用量,實現了節能的目的。3.2混凝土的挑選和使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需要的混凝土數量約為66億m3,水泥的使用量極大,但是水泥生產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混凝土制備時必須加入大量的水和礫石,會造成大量能源損失,形成環境污染。當前,人們需要重點研發綠色混凝土,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大型建筑物應選用高標號混凝土,其主要成分是煤粉灰等廢棄物,從而降低資源浪費。3.3非承重結構的材料使用。目前,國內大部分建筑物非承重墻使用的材料不符合節能標準,因此在設計非承重墻時,應該在保證其穩定性的前提下選用節能材料。大型建筑可以以加氣混凝土砌塊作為墻體的填充物,其可以滿足節能要求。3.4綠色節能角度的屋面設計。屋面的綠色節能設計屬于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其主要有三個作用:空氣凈化、保溫隔熱、美化環境。夏季,屋面進行綠色設計的房屋,其室內溫度可比無屋面綠色設計的房屋低4~5℃。大型建筑要實施屋面綠色設計,利用灌木、草坪等降低室內溫度,既美觀又環保。大型建筑可以選用塑聚苯乙烯板作為隔熱材料,其導熱系數較小,具有極強的隔熱效果,通過科學的屋面綠色設計,建筑的最終導熱系數也可以維持在較低水平。與普通的屋面相比,綠色屋面的建筑成本較低,保溫效果卻更好。

4暖通空調角度的綠色建筑設計

4.1地源熱泵技術在綠色建筑的應用。地源熱泵技術解決了制冷和制熱問題,具有節能的功能。地源熱泵對空氣的影響小于空氣熱泵,只影響極小部分的土壤溫度,而不影響水位和水質,因此地源熱泵具有極強的環保性。管道性能受外部溫度的限制較大,當吸收的熱量和排出的熱量完全平衡時,地源熱泵處于最佳狀態。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溫差較大,南北地區應采取不同措施來維護管道。北方可以增加加熱輔助系統,以降低地源熱泵的加熱壓力,改善機器運行的穩定性。南方可以使用冷卻塔來減少地源熱泵的負荷,確保使用壽命。4.2蓄冷系統在綠色建筑中的節能設計。優化冷藏系統可實現地供氣溫度的控制,降低能耗。夜間,較低的溫度有利于系統存儲冷空氣,其間耗能較低。當耗電量大時,系統可自動排出之前儲蓄的冷空氣,實現制冷操作,有效降低用電成本。4.3自然通風在綠色建筑中的設計。自然通風最大化加快了空氣的流通,室內和室外的空氣實時處于流通狀態,為人們提供新鮮的空氣,也未造成任何資源浪費。綠色建筑暖通空調設計的基礎就是自然通風。簡單來說,自然通風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風壓通風,其動力來源于風壓;二是熱壓通風,其動力來源于熱壓。目前常見的通風模式為風壓通風,其最終的通風效果由建筑的風壓狀況決定。所以,要想最大化發揮風壓通風效果,就必須挑選合理的建筑位置,進而為建筑設計科學的布局,改善通風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布局的設計需考慮平面和剖面因素,最大化減少建筑設計帶來的空氣阻力。影響室外風速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天氣因素,因此可以設計一種百葉窗,通過調節百葉窗的大小來控制室內風速,降低天氣對風速的影響。熱壓通風的基本原理是空氣密度,簡單地說,溫度不同,空氣密度不同,空氣會受密度的影響而移動,即從高密度移向低密度,密度差異促使了空氣的流動,實現了室內與室外的氣體交換。暖通空調系統可維持建筑物內部的溫度,也是當前最主要的保溫途經。所以,人們可以借助降低室內外的能量交換、提高室內的空調功率等方式,改善室內環境。另外,變頻技術是暖通空調的一大亮點,可以最大化降低電耗,實現節能設計。

5結論

未來的建筑行業將重點發展綠色建筑節能環保設計,其既符合時代的需求,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所以,人們必須重點研究建筑的材料設計、構造設計和設備設計,在不影響建筑穩定性的前提下實施環保設計,用綠色的環境節能設計為大眾提供舒適的環境,最終實現生態建筑的社會目標。

參考文獻

1章永潔,蔣建云,葉建東,等.節能環保技術在小型公共建筑中的集成應用及能耗模擬分析[J].建筑技術,2015,46(6):504-507.

2張躍升.現代智能化公共建筑節能技術綜合應用[J].建筑技術,2016,47(12):1132-1136.

3劉素芳.塑料管材在建筑中節能性應用分析[J].塑料工業,2015,43(10):142-145.

4曹萬林,張勇波,董宏英,等.村鎮建筑抗震節能結構體系研究與應用[J].工程力學,2015,32(12):1-12.

作者:許媛 單位:臨朐縣環境保護局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