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改革思考

時間:2022-04-10 03:29:42

導語: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改革思考

1實踐教學弊端

1.1教學觀念陳舊

建筑材料實踐課常常作為建筑材料整個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鑒于目前的考核模式,師生通常都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認為實踐課不過是為鞏固理論知識服務。教師將大量的精力用于書本知識的傳授,學生僅僅把實踐當成學習儀器操作而非智能訓練。并且實踐過程多傾向于套用書本知識,不能很好地結合工程實踐,而書本內容常與工程實際不符,因此學生很難真正掌握鑒定驗收材料的檢測方法。

1.2教學方法滯后

建筑材料實踐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先由教師講解實踐目的、實踐內容、實踐步驟、儀器設備及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然后學生開始操作、記錄數據、填寫實踐報告等[1]。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只需要按照步驟操作,并不需要獨立思考和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因此,學生雖然參與了實踐教學活動,但是卻是被動的接受,一旦脫離教學,很難自主實踐。這既不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目標,也不利于創新型社會的建設。

1.3教學內容單調

建筑材料實踐項目通常按材料種類展開,比如水泥實踐、混凝土實踐、砂漿實踐、鋼材實踐等,并且項目的開展以最基本的認知性和驗證性實踐為主,如水泥凝結時間、混凝土強度、砂漿沉入度實踐等[2]。這樣設置雖然有利于學生鞏固理論知識,也能一定程度地加強技能訓練,但是不能系統而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能力。結果是學生對建筑材料實踐只有斷面式的認識,不能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因此在面臨工程實際時缺乏靈活應變的能力。

1.4教學組織不合理

實踐課時僅約占建筑材料課程總時數的1/5,不少實踐教學內容無法開展。課時分散,兩個學時很難保證完整的實踐過程。學生到達實驗室后,只能照著實踐書中的步驟做,草草了事,實踐結果也只是簡單地記錄在實踐報告紙上。整個過程中學生缺少獨立思考,也根本談不上科學地編寫實踐報告。因此,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另外,對于正在快速發展的高職學校,實踐設備套數較少,場地建設不足,往往只能少數學生參與,并且由于課時的限制,也無法按組輪流,多數學生只能作壁上觀,參與程度很低。許多畢業生回饋在測定材料性能時不知從何處入手,更不知怎樣開展實踐研究工作,面對一些新材料及工程技術問題顯得束手無策。

2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改革

2.1轉變實踐教學觀念

高等職業教育設立的目標是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必需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新的經濟社會現狀已經使得企業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富有創造性和應變能力。培養這些能力只靠理論教學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實現它更重要的是要靠實踐教學。因此,在當前的發展要求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已不應該只是簡單地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知識,掌握必要的工程技術、儀器設備和實踐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以及創造性思維、收集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實驗室也應當成為學生實踐環節的重要基地,實踐教學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培養人才的質量。由于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存在了很多的弊端,不僅阻礙了全面素質教育的發展,更不能滿足培養人才創新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實踐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動手能力的有力手段,其次也要做好引導學生重視實踐課程的工作。

2.2優化實踐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模式相對固定僵化是現有建筑材料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因此,應當將有創造性、靈活多樣的實踐課堂模式取代原來的在固定時間和實驗室內完成單一實踐的課堂模式[3]。①充分考慮建筑材料課程的特點,在實踐教學中注重與理論教學的銜接,采用課堂講授、實驗室操作和實際工建筑材料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討周何鋌(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程實習交叉進行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掌握實踐的基本技能,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②適當壓縮理論課時,延長實踐比重。合理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配置,適當情況下合并實踐課時,使其滿足部分實踐的時長需要。若開設復雜的綜合性實踐,實踐過程完整系統,則更需要合理地調配實踐課時。這樣也能保證部分儀器設備不足的實踐,學生有寬裕的時間輪流進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③大力提倡建材實驗室的開放,盡可能延長實驗室的開放時間,鼓勵和支持實驗室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向學生開放,以拓寬實踐時間和空間,從而克服因儀器臺套數不夠,某些實踐項目只能演示的問題。此外,可考慮不集中授課,不集中做實踐,只規定學生在一個學期跨度內,必須完成的實踐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實驗室預約,安排具體的實踐時間,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思維空間和不斷摸索過程。為了克服實驗室由于儀器不夠或只能演示某些實踐項目的問題,應當提倡大力開放實驗室,除了盡量延長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外,還應當鼓勵和支持實驗室利用節假日、雙休日等向學生開放以擴展實踐的時間和空間。④也可以將建筑材料實踐課從建筑材料課程中分離出來,并入統一籌劃的建工綜合實踐,采取集中的方法可避免部分課程重復實踐的現象,有利于合理安排實踐,從根本上緩解課程實踐環節課時緊、內容多的矛盾,提高實踐的完整性、系統性和有效性,同時也為各課程開設更多的綜合性、創新性實踐創造了條件。可以設置半個學期,甚至小學期來解決時間安排的問題。

2.3創新實踐教學內容綜合性以及創造性的實踐比重過低是當下建筑材料實踐教學中一個最為突出的問題,它除了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外,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因此,增加綜合性以及創造性實踐的比重是我們改革此課程實踐教學的重點。在完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事件,混凝土以及砂漿立方體抗壓強度實踐等簡單的單項基礎上,開設一些復雜的綜合性以及實踐性強的時間,如:混凝土和砂漿配合比設計實踐等,也可以模擬施工單位委托實驗室進行材料檢驗[4]。開設的這些綜合性以及創新型的時間課程均要求學生自行收集資料、測定原材料性能、確定試驗方案以及測試實踐數據和處理分析結果等全部內容。這樣以來,學生除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該課程理論知識外,更掌握了工程試驗的流程和方法。同時,學生通過把握實踐的整體過程和解決復雜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問題,鍛煉了創新和應變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為以后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4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傳統實踐教學方法注重的是“教”,而忽視學生的自主性,這樣的教學過程往往顯得非常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重教”而為“教、學”相結合的方法[5]。①注重引導而非灌輸。引導學生課前預習,使他們在進入實驗室前便有對儀器設備、操作規程和實踐步驟的初步理性認識。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實踐過程出現的疑問,避免在做實踐時完全聽從于教師的指揮,依賴于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實踐結果,分析實踐數據,科學填寫實踐報告等。②鼓勵自主和探索的精神。學生進入實驗室后,在保證人身財產安全的前提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的自行開始實踐。這樣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培養探索精神的環境,在未知領域的實踐中遇見新課題不至于手足無措。但是指導教師在學生自主實踐的過程中不是不管不教,反而要更加細心負責的觀察每個學生的每一個實踐步驟,隨時糾正他們的錯誤。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發現學生容易犯哪些錯誤,也能提高學生的專注程度,改善實踐效率。③采取輔助教學手段,如引入多媒體教學等。為了將信息以多種形式傳遞給學生,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工程現場的影像和照片等資料,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并開闊了眼界,更為提供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5改革實踐評價機制

由于原來的實踐考核多數根據學生的出勤以及實踐報告的質量來進行考核,因此,很多學生都忽視了鍛煉實踐方法和操作過程,而偏重于整理實踐報告,并且,無法杜絕作弊現象的發生。因此,在考核中不僅要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比重,更要加強測試學生的操作過程。教師可以根據每次實踐內容的難易度程度,給每一項實踐確定分值;每次實踐結束后,教師依據實踐的分值、實踐報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實踐操作情況等評出成績,并進行適當的答辯,以判斷學生真實掌握的程度。

3結論

建筑材料實踐教學是建筑工程專業的基礎性實踐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學生獲取工程材料檢測技能的重要環節。鑒于建筑材料實踐教學的現狀,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而言,深入開展基于工程檢測的實踐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改革實踐課程體系涉及由上到下很多部門,同時還涉及多門課程甚至整個學科的調整,因此,它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程。這就需要我們轉變觀念并且勇于探索。只有這樣,才能使建筑材料實踐教學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周何鋌工作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