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建設目標論文

時間:2022-05-21 11:58:00

導語: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建設目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建設目標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項目決策階段的風險;勘察設計階段的風險;招投標階段的風險;建設實施階段的風險;建設單位的風險防范和抵御措施;結束語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建設單位是工程項目的投資者、項目可行性研究不準確、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設計基礎資料不完整、設計單位職業責任、設計質量不高、深度不夠或施工設計圖紙錯、漏、碰、缺、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行為不規范、承包商投標報價策略風險、合同風險、承包商(指定分包商)履約不力、監理工程師失職、材料(設備)供應商履約不力、異常氣候和不可抗力風險、加強工程項目的前期評估和可行性研究、嚴格工程招投標制度,擇優選擇承包商、監理單位、認真編制合同文件,加強索賠管理、建立健全信用擔保制度、辦理工程保險及專業責任保險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建設項目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如何加強建設項目風險管理、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建設目標的實現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詳細分析了建設項目實施各階段中建設單位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單位的風險防范和抵御措施。

建設單位是工程項目的投資者,在項目建設中,建設單位面臨著諸多風險,這些風險都有可能造成經濟損失。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然而,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要取得預期的投資效果,建設單位就要善于對風險進行分析,并針對建設項目實施各階段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對策,避免、控制和轉移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建設項目目標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偏離程度,控制資金投入的盲目性和資金浪費,從而起到降低工程造價的作用。

1.項目決策階段的風險

1.1項目可行性研究不準確

項目可行性研究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其質量直接影響著項目的投資決策水平。有些建設單位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和技術經濟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人為地壓縮項目投資數額,夸大項目的經濟效益。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其結果,要么導致在建項目實施過程中,因資金缺口嚴重而不得不停工緩建;要么在項目完工投產后,因經濟效益差,資金不能及時回收,影響項目建設和經濟效益,造成經濟損失。

1.2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

建設單位的行為不規范主要表現在:違反基建程序,工程項目不報建;不遵循工程建設的客觀規律,隨意變更工程范圍,提高工程標準,制定不合理工期;隨意支解工程,非法分包等。這些不規范的行為,很可能導致投資難以控制和質量難以保證,而且一經發現,還面臨著行政處罰和法律制裁的風險。

1.3設計基礎資料不完整

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基礎資料不完整,很可能造成設計不充分、設計錯誤或設計進度拖延。拿設計任務書來說,是設計依據的基本條件,目前許多設計任務書條款過于簡單,可執行性差,不能為設計階段提供基本和良好的設計環境,造成設計工作不應有的反復。另外,有些地質、環境資料與現場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設計錯誤,從而造成經濟損失。

2.勘察設計階段的風險

2.1設計單位職業責任

風險設計人員特定的職業要求其承擔重大的職業責任風險,這種職業責任風險主要體現在:

(1)設計質量責任。設計質量不高、深度不夠或施工設計圖紙錯、漏、碰、缺,都可能鑄成重大責任事故,不僅影響工程質量,也導致工程變更增多,增加項目的投資,給承包商也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2)投資控制責任。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根據設計合同,設計單位應完成項目的設計概算,設計單位應對其完成的設計概算的準確性負責。如果工程實施后實際投資大幅度超出其概算,則造成投資浪費。

(3)設計進度責任。設計單位沒有按照設計合同約定的時間完成設計任務,致使工程建設進度和交付使用的時間拖延以及費用的增加。

2.2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行為不規范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行為不規范主要表現在:采取行賄等非法手段獲取設計任務;盲目競爭壓價,導致設計粗制濫造;轉賣資質,非法轉包分包;設計人員不執行國家規范和強制性標準;設計人員向施工單位推薦關系單位的材料和設備;剽竊、抄襲其他設計單位的設計文件等。這些不規范的行為,都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給建設單位造成風險。

3.招投標階段的風險

3.1承包商投標報價策略風險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上,承包商為了承攬到工程項目,在投標報價時都會采取一些策略,如不平衡報價法、敞口報價法等。這些報價策略都加大了建設單位的管理壓力和風險,一旦管理不當就可能會使整個項目蒙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3.2合同風險

一方面,合同客觀上就存在著風險,而且從合同條件規定來看,建設單位在合同中應承擔的風險比承包商要多。另一方面,由于建設單位的主觀原因,如審查不細、把關不嚴,致使某些合同條款不嚴謹或有漏洞,實施過程中又常常發生超出預見的情況,給承包商的索賠創造了機會,使工程實際造價遠遠高于合同價款,從而加大了建設單位的風險。

4.建設實施階段的風險

4.1承包商(指定分包商)履約不力

承包商(指定分包商)履約不力是常見的。由于承包商(指定分包商)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施工技術方案考慮不周等原因,導致出現工程質量低劣、工期滯后的情況,不僅加大工程開支,還會因項目推遲投入運營而影響投資效益,特別是涉及到人員安全事故,其損失和影響更是無法估量。

4.2監理工程師失職主要表現在:由于監理工程師業務水平低、責任心不強造成的過失,給工程造成損失;某些監理工程師缺乏應用的職業道德,如以權謀私、拿原則做交易,使建設單位蒙受損失。

4.3材料(設備)供應商履約不力

由建設單位指定材料(設備)供應商或由建設單位自行采購時,一方面,由于有關部門對生產廠家缺乏統一、嚴格的管理,使得劣質建材(設備)充斥市場,嚴重損害工程質量;另一方面,材料(設備)供應商履約不力或違約、材料(設備)供應不及時,致使工程停工待料,由此導致工程質量差或工程延期,承包商不僅不承擔責任,還會向建設單位進行索賠。

4.4異常氣候和不可抗力風險

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異常惡劣的氣候條件,會影響正常施工,增加工程投入。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風險,如地震、洪水等災害雖然出現機會較低,但一旦出現,造成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

5.建設單位的風險防范和抵御措施

5.1加強工程項目的前期評估和可行性研究

在進行工程項目的前期評估和可行性研究時,建設單位應組織有關專家或委托咨詢公司,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各種潛在風險發生的機率和可能性進行充分的分析和估量,制定出風險的防范和抵御措施,以使工程項目正常地運轉。

5.2嚴格工程招投標制度,擇優選擇承包商、監理單位

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制度,是提高投資效益、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重要措施。建設單位在招標過程中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擇施工質量好、信譽高、工期較短、報價合理的承包商,不可片面追求低報價和短工期。選擇監理單位時,則應側重其業務能力、資質業績等方面,利用監理工程師的業務技能、管理經驗處理工程中存在的具體風險,以利于工程順利的開展。

5.3認真編制合同文件,加強索賠管理

首先,合同條件要嚴謹,避免疏漏,不給承包商的索賠留有可乘之機。其次,要善于利用合同條款轉移風險。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建設單位可以通過責任的明確劃分,合理地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各方。另外,建設單位也應加強索賠管理,包括預防和減少承包商的索賠、正確處理索賠以及建設單位的反索賠。其中,預防和減少索賠,加強反索賠是避免和減少建設單位經濟損失的兩項重要的措施。

5.4建立健全信用擔保制度

(1)建立投標信用擔保制度。投標擔保是擔保人為保障投標人正當從事投標活動而做出的一種承諾。當前宜采用銀行保函、擔保公司保證書和投標保證金等方式,具體可由招標人在招標文件中規定。

(2)建立履約信用擔保制度。履約擔保是擔保人為保障建筑企業履行承包合同而做出的一種承諾。履約擔保可以采用銀行保函或擔保公司擔保書、履約保證金的方式。

5.5辦理工程保險及專業責任保險

建設單位應及時辦理工程保險或檢查督促承包商的工程保險工作,以轉移風險。另外,由于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的工作失誤,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造成的損失可能是巨大的,而他們的賠償責任卻很小,不足以彌補建設單位的損失。建設單位可以參照國際慣例,要求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購買專業責任保險,這樣,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造成的損失則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

6.結束語

建設單位應在項目實施各階段中加強風險管理,做到事前充分預測和分析,事中積極討論和調整,事后及時處理和總結,主動采取各種措施來避免、消除和轉移風險,從而有效地減少項目建設中的風險費用,真正降低工程造價。

參考文獻

[1]盧有杰,盧家儀.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2]雷勝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3]薛建英,武進雄.淺談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J].山西建筑,2001

(2)梁亮,1973,男,工程師,國家注冊造價師。主要從事工程項目管理、造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