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論文
時間:2022-02-15 09:24:33
導語: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歐洲門窗看紐倫堡,中國門窗看高碑店
歐洲門窗看紐倫堡,中國門窗看高碑店河北與浙江顯然都是建筑節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兩個建筑節能大省的著力點和發展路徑卻有所不同。“河北版”的建筑節能依靠的是市場力量,所以才有“歐洲門窗看紐倫堡,中國門窗看高碑店”的說法。依靠市場的動力推動建筑節能,對河北來說實屬無奈之舉。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處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誰也不愿意看到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時,排名靠后的幾個城市都是河北的“專利”。”由于前者沉重的環保欠賬和令人詬病的霧霾天氣,而不得不在轉型中加速而艱難地與建筑節能賽跑。而“浙江版“的建筑節能則不同,雖然不能說浙江的空氣質量就是“天生麗質”,也不能說江南水鄉依然是那么小橋流水,但節能減排和碳排放的壓力畢竟還是要小于河北。因此,依靠政府的號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這樣的文字顯然還交代得不夠,首先讓我們看看“河北版”建筑節能的市場推動力和吸引力。9月16日,中德建筑節能領域系列合作項目在中國國際門窗城簽約。德國駐華大使館大使柯慕賢、德國能源署署長斯蒂芬•科勒到場。
本來這樣一個商業活動不太可能驚動省領導,但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卻親自來到簽約現場。用現在比較時髦的一句話是:為企業站臺。記者發現,這次“河北版“的建筑節能,依靠市場的力量共簽訂了六個大項目。分別是德國能源署與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合作建設被動式門窗博物館項目;德國威瑪生物質燃料公司與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合作生產生物質燃料項目;德國梅森伯格商貿無限責任公司與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共同在中國國際門窗城建設德國綠色家居建材展覽中心項目;德國諾托.弗蘭克五金集團、德國格屋五金集團、德國雷諾科涂料公司入駐國家建筑節能技術國際創新園項目。簽約的主角,是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這個我國最大的節能門窗生產企業,2004年就通過市場談判與德國合資,將歐洲節能門窗理念技術引入中國。由其投資興建的“中國國際門窗城”,已吸引了包括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德國邁克爾威力、日本YKK三家世界五百強在內的歐美企業入駐門窗城,可以說市場的力量無處不在。但“浙江版“的建筑節能基本由政府主導,標準先行,記者在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方網站檢索到,光是地方立法就出臺了四部,其中包括《浙江省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和《浙江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條例》,明確了民用建筑節能評估和審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和竣工能效測評。浙江還先后了《浙江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35項建筑節能地方標準和技術導則。
由此可見,政府的推手作用無處不在,效果也比較突出。那么,促進建筑節能是以政府強制為主?還是市場推動為主?從“河北版”與“浙江版”兩個版本的比較看,顯然都有自己的成功之處,但也有不同的觀念碰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楊榕的看法是:目前的建筑節能工程,政府應該從更大范圍強制推進,明確能效水平的標準,積極建設能耗監管、管理及節能平臺。這位權威人士的表態顯然強調了政府推動的作用,雖然他也強調了與市場的平衡。但另一位權威人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江億卻在第三屆能源基金會建筑項目交流會上表態,不管是政府主導還是市場推動,對于建筑節能的管理,應該從過程管理轉變為目標管理,確定能源消耗的上限,也就是說,政府不能管得過細。但市場的力量真得都像河北那樣自覺嗎?情況并非如此。我國第一個開發企業的綠色低碳首席官招商地產的胡建新表示,招商地產從2009年成立綠色建筑研發中心以來,還是品牌宣傳要好于市場推廣。他認為,要把建筑的能耗降下來,主要是利用自然資源,而不是去用節能燈泡或者是新風系統,那種是全天候都在消耗能量的,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先降低能耗,再考慮提高能效。不管是“河北版“還是”浙江版“的建筑節能,因地制宜或許是建筑節能的最佳途徑。“比如在北京用新風系統做宣傳就會受到消費者的認可,人們已經意識到霧霾、PM2.5的危害,但是在廣州那種喜歡開窗戶的地方,可能就不太可行,”胡建新說。當被問及是政府重要還是市場盈利模式重要時,胡建新說:“做節能和綠色建筑,在很多時候要有犧牲掉一部分的經濟效益的勇氣,在企業能承受的范圍內,應該獲取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平衡,這三者是有妥協的。”
二、兩手都應該硬
那政府的推動力真得那么重要嗎?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督方面,政府肯定發揮了作用。但有些政策并沒有很完整地兌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綠色建筑發展處副研究員馬欣伯印證了這一說法。國家和部分地方的激勵政策尚未兌現,對企業開展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積極性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胡建新稱,有個別地方政府的補貼款項下來了,但是國家的還沒有下來。江億透露,近十年一大批節能示范建筑實際運行能耗都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例如,美國獲得LEED認證的綠色建筑中,70%實際運行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今年中國對獲得三星綠色建筑標志的建筑的調查,也發現類似情況。因此,關鍵不是政府和市場哪頭重的問題,還是要抓好設計、施工、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五個環節,最終實現總量控制和目標管理。他還指出,把建筑能耗降下來,不僅僅是政策和市場的“雙推動”,也與它的使用模式,運行模式,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相關,建筑節能最終目標還包括建筑物里人的行為。
在解讀即將施行的新版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時,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海燕指出新標準是在摸索中前進的,綠色建筑、節能建筑除了功能和性能外,還特別關注了如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突出因地制宜,優化設計,高效運行的原則。他指出,新版標準彌補了現行標準運營評價的一些漏洞。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適用建筑類型、評價階段劃分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這就更全面和平衡了。目前中國的節能建筑推廣更多的是由政府引導推動的,在普通購房者對節能建筑還不太了解的情況下,主動涉足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企業為數不多。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東衛指出,他們在做建筑節能時遇到最大的困難,不在于技術層面,而是思想意識理念上的的裹足不前。他舉例說,現在多數房企做住宅項目,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便考慮了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也是以市場和“賣點“為最重要的目標。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如此之大,南北氣候差異很大。未來,我國建筑節能的考核手段和方式應該適時轉變,由過去針對政府主導和技術措施的控制方式,逐步轉向用能總量的控制方式,通過采用能耗限制等控制方法,實現建筑能耗總量控制。在這中間,其實“兩手都應該硬”,胡建新認為。
作者:武春麗
- 上一篇:環衛局作風建設工作報告
- 下一篇:國土局安全生產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