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電氣智能節能技術問題分析

時間:2022-06-12 03:41:16

導語:綠色建筑電氣智能節能技術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建筑電氣智能節能技術問題分析

1引言

隨著如今社會的發展,我們對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已經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人類存在以來一直受有限資源和無限欲望之間的矛盾所困擾,從原始社會怎樣獲得生存必須的食物到奴隸社會如何獲取更多的土地財富來滿足自身對奢侈生活的欲望,再到如今人類如何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化來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

2綠色建筑的含義和優點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整個建筑的生命周期里,最大程度的節省一切可使用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資源浪費,盡最大可能的實現人與自然和平發展。首先,綠色建筑可以有利我們的身體健康,使我們有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其次綠色建筑建造時使用的都是節能環保的材料減輕對環境的壓力;最后綠色建筑也可以作為一種設計理念,響應我國的號召使更多的人來參與到節能環保的中去,將綠色環保這一理念傳播到城市的各個角落中和每個人的心里。

3綠色建筑中電氣節能的研究

在我國現代科技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綠色建筑行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我們已經基本實現了建筑、環境和居民和諧相處,居住在如今的現代社區中人民已經有了舒適的居住環境,綠色節能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我們也早已經開始著力發展綠色能源,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和技能這些新能源發展已初具雛形,這些綠色能源已經能夠滿足我們對電力的需求,并且這些能源和煤、石油這些傳統能源相比較來說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小,但是所產生的能量也是很大的。我們國家如今有些電力能源設施在世界上也是位于前列的,在我們生活中太陽能電池板隨處可見,可以看到,太陽能充電式的臺燈、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充電式的充電寶,且也滿足日常對電力的需要,使用效果也不比插電式充電的充電寶使用效果差,并且節能環保,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太陽能式充電寶會大面積的覆蓋于市場,插電式充電寶將會銷聲匿跡,通過市場的手段來響應國家綠色環保的號召為國家的環保事業做貢獻。然而在綠色建筑電氣節能方面,主要是從供電方面來節約能耗,要大規模的運用綠色節能裝置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才能實現。首先使用綠色能源必須要以滿足我們對能源需求為前提,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其次,在能源輸送的過程中我們要展運輸電力方面的技術減少在電力運輸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4在構建綠色建筑運用到節能技術

4.1環境保護技術。我們常說的大氣環境污染,指的是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人們得肺病的幾率大幅度提高。這些顆粒物可能由于自然也可能是由于人為,生活中取暖燃燒的煤煙、建筑和工業生產的粉塵、火山灰和海鹽粒這些都可以產生污染物顆粒物。所以我們在進行施工建筑的過程中,要盡量采用綠色的材料來進行建筑活動以減少粉塵顆粒物的產生。4.2建材和材料資源利用技術。建筑垃圾指的是施工單位對某建筑物拆除時產生的廢料。隨著如今城市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建筑行業飛速發展,因此而產生的建筑垃圾越來越多,建筑垃圾已經占到了城市垃圾的1/3,這些垃圾帶來的不僅僅是建筑資源的浪費還有土地資源、環境的浪費,垃圾的處理也十分麻煩繁瑣。在我國的建筑行業急需要減少建筑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在建筑施工之前就要做好合理的規劃來提高工程的質量,減少資源浪費,采用更加易于降解的材料,以減輕后續拆除建筑將垃圾所帶來的環境壓力。4.3水資源利用技術。水是生命的本源,但是隨著如今社會的發展,水資源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產生水資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不是棉的生活用水,工廠的污染水農場,由于糞便所帶來的水污染……等等人的活動都會造成水污染。污染會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影響漁業的發展、影響農作物的品質,嚴重水污染對人類的后果不堪設想。我國要發展綠色水資源技術的發展的利用率和凈化水技術,以此來提高今后我國建筑活動對于水資源的綠色利用。4.4土地資源保護技術。土地資源保護是指利用科技的手段來最大程度的保護土地資源不被浪費,我們可以利用更高質量的建筑材料來為建筑打好堅固的地基,盡量使構建出更高層的建筑來節約土地資源。把把土地利用資源達到最大化,在建筑高樓層所節約出的土地我們可以用來建造學校、種樹造林、建造公園來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

5結語

綠色節能是綠色建筑的基石,我們要不斷發展綠色節能技術來為今后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作保障,但是,在我們設計構建綠色建筑的過程中,不僅僅依靠的是綠色節能技術作為建筑的供能設施,還要有建筑設計師縝密高超的設計方案,設計出最大程度提高采光效果和居住環境的建筑構型,為人們構建出最舒適,綠色的居住環境。本篇文章是從提高綠色節能技術來為今后構建綠色建筑作基石為主要內容的,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為我國的綠色能源行業奉獻出我的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馮素彬.淺談綠色建筑電氣智能節能技術問題[J].綠色環保建材,2019(08):240.

[2]馬文輝.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27+39.

[3]李曉琳.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06):159.

[4]李慧.試析在新聞傳播中微信公眾號的科學應用[J].電視指南,2017(18):138.

[5]楊艷俠.塑造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小學高年級作文人物描寫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80.

作者:毛朝生 單位:福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