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藝術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6 03:23:00
導語:情感藝術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情感藝術;情感交流;情感因素
傳統教學往往存在以學科為本位———重認知輕情感的傾向,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如何使教學內容能夠為學生接受,而往往忽略了學生接受時的情感狀態如何。
新課程對過去30年的教學進行了深刻反思,呼吁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他們學的方式和學的過程,關注他們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將英語學科的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明確地定位于五個部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為此,新課程倡導優化師生關系,建立溫馨、真誠、和諧的情感氛圍,為教學活動提供動力源泉。
十三、四歲的初中生,幼稚天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并且喜歡聯想,反感成人式的說教,厭倦呆板、枯燥的生活。在英語教學中,筆者依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通過創設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使枯燥、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經過十年來的教學磨練,在周圍教師的點撥指導下,筆者認識到情感藝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凝神聚氣理內功,觀六路亦聽八方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圍繞著教材所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材、教師、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三要素。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激發者、交流者和管理者。
1.備好課。
講課的質量如何,首先取決于備課的質量。我們首先通過對教學大綱和教材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地進行鉆研,多次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做到把握它的主題思想,吃透它的精神實質,弄清它提出的各項要求和重點,理解它所引用的資料和素材。掌握它所涉及的有關知識。
其次是拓寬知識面。一方面涉獵相關學科,學習諸如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知識,搜集一些英、美國家有關的地理、歷史知識,多方積累素材,提高對英語語言環境、俚語及習慣用語的理解和掌握,增強駕馭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量借鑒成功經驗。我們可以訂閱《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和《名家英語教學經驗介紹》——“三位一體教學法”、“張思忠集中教學法”、“姚氏教學法”等。向身邊的老師多請教,多參加市教委及校方組織的公開教學觀摩,多與學生們談心,多層次征求學生的意見,豐富教學經驗,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最后要精心設計教案。為達到教案內容完整、中心突出、舉例恰當、形成直觀的目的,對于每一節課,教師都要認真設計教案,不能因為是曾經講過的內容就敷衍了事,而是要重新設計、布局,進一步修改對話,完善簡筆畫,搞好板書布局,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聽、說、讀、寫及圖形認識的興奮點。
2.保持良好的心境。
我們進行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具備和保持良好的心境,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因為心境具有擴散性,所以一切事物,在具有愉快心境的人看來,都好像染上了快樂的色彩,甚至平時不怎么喜歡的事物也能使他高興;相反,一切事物在煩惱的人來看,都好像染上了可惡的色彩,甚至平時喜歡的事物,也能使他厭煩。
講課也不例外。老師心情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的氣氛,為調節、保持良好的心境,首先要正確認識老師自身的職責和地位,把自己的工作與黨的事業聯系起來,從平凡的工作里看到培養人才的重大意義,把講臺看成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其次排除個人雜念,只要走上講臺,就應除去和課堂教學無關的感情沖突,以一名老師應有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有效地實現心理凈化,“教學就是一切,一切為了教學”。同時,教師自身還要經常用良好的心理,積極的心境,愉快的心情鼓舞自己,在學生面前永遠保持高昂的情緒,充沛的精力和奮進的斗志。實踐告訴我們,熱愛教育工作是培養良好心境的前提,提高自信力是培養良好心境的關鍵,勤于實踐是培養良好心境的方法。
通過個人業務素質地不斷培養和提高,來逐步形成自身的“名師效應”,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愛。筆者所教班級的英語成績與入學時相比,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較大的提高,優秀率提高到80%。由此可見,老師的業務素質對教學的影響之大。
二、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
課堂教學是一項需要多種技能配合的復雜勞動,善于分配注意力是對老師的一項職業要求,也是衡量老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實踐告訴我們,加強注意力分配便于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1.根據注意的外部表現了解學生的聽課狀態
人們在注意狀態下有明顯的外部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是認真聽講,注意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會有相應的外部表現。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外部表現,既能夠判斷學生是否在專心聽講,又能夠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2.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
無意注意主要是受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不自覺地產生的,它缺乏目的性,又不需要意志努力,常會導致學生上課分心,干擾了正常的教學活動。這是無意注意在教學中的消極作用。但無意注意在教學中也有積極作用,那就是通過對某些服從于教學要求的刺激物的有意識的控制來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為教學活動服務。在具體教學工作中,首先,要盡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學生離開教學內容的無意注意,其次,教師也可以利用刺激物的特點來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總之,教師應該利用無意注意的特點加強教學過程,避免無意注意的消極影響。
(1)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外部無關刺激的干擾,應該創造一個安靜、整潔的教學環境,要盡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學生離開教學內容的無意注意。
(2)注重講演、板書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客觀刺激物的強度、對比、新穎性和活動性是引起無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教師要發揮無意注意的積極作用,就應努力在講演、板書和教具使用中施加這些影響。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板書的目的一方面是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結構和脈絡,解決疑難,另一方面,也是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此,板書應該做到運用有度、重點突出、清晰醒目。必要時還要用彩色粉筆和圖、表格加以強調。
許多學科的教學還需要借助教具作為輔助手段,尤其在低幼兒童的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具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教具應該新穎直觀,能夠很好地說明問題。使用教具時教師還要有言語講解,引導學生正確觀察,避免學生只關注表面現象,忽略實際問題。
(3)注重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個體的知識經驗是影響無意注意產生的因素,學生更愿意關注與自己知識經驗有聯系的事物。這就需要教師找出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結構的結合點,提供具體的實例,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維持學生的注意。另外,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飽滿的情緒狀態和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在講解和板書之外,還應穿插使用教具演示、個別提問、角色扮演、集體討論以及動手操作等教學形式。
在處理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時,教師應注意運用具體生動的教學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語言要生動形象,語調要抑揚頓挫,配以適當的表情和手勢,化難為易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對于教學中必須重復的東西,如課文的熟讀、同一類題的反復練習活動,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以保持其新穎性。
(4)運用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有興趣的東西特別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這一點,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尤其如此。他們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的時間相對短些,外界的刺激很容易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色彩豐富的形象和活動畫面的刺激,以及操作活動,有利于降低和消除學生的疲勞感,維持較長時間的注意。
(5)拓展學習的活動性,增強學生的注意力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要使學生能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教師必須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改進單純的教育方法,始終保特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活動中感受,讓他們在活動中增強注意力,循序漸進地把他們引入知識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張南.以情激學以境導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5.
[2]張杰.情感策略在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7.
[3]張燕軍.初中英語教學情感策略運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Abstract:InEnglishteaching,sentimentartisoftenunderestimatedinitsfunctionsforimprovingEnglishteachingeffect.Thispaperthrowssomelightsjustonthisissue.
Keywords:sentimentart;sentimentcommunication;sentimentfactors
- 上一篇:科技局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
- 下一篇:市委常委會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整改落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