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藝術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1-03 11:30:39

導語:插花藝術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插花藝術教學改革研究

一、改進教學方法

1合理安排實驗課的教學內容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精煉理論教學,合理恰當地安排實驗課的教學內容,突出地區特點和實用性,學生能較為熟練地運用課堂上講授的基本美學理論進行插花與盆景作品的制作,以及運用美學理論進行盆景與插花作品的欣賞與評價。在此基礎上,掌握盆景與插花作品的基本養護管理措施,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其將來從事花卉園藝工作奠定基礎。

2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制作盆景用的材料,實驗所需的鮮切花、花泥、彩帶和包裝紙等材料均是消耗品,實驗經費開支很大。由于教學經費有限,在滿足學生技能訓練的情況下,應盡量控制實驗成本,并不斷推陳出新,采取靈活措施以適應教學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實踐課時間集中安排,尤其插花部分實踐,以此減少鮮花用量,控制單個實驗內容的成本。在實踐過程中合理組織實驗內容,盡量重復使用鮮切花。如:首先練習插花花材的識別及整理造型;其次練習西方插花基本花型;最后練習現代花卉裝飾類型,造型順序上,先練習制作花束→扇型插花→三角型插花→T型插花→L型插花→橢圓型插花→半圓型插花→胸花→花環,這樣不僅節省了花材的用量,而且也達到了教學目標;采用接枝法和金屬絲纏繞法等,延長花莖;花朵的切割、粘貼造型等方法應充分利用花材,節省開支。實踐課的安排盡量避開節假日,到節假日時鮮切花供不應求,各種鮮切花的價格都比平時貴,因此,盡量避開在節假日前后實習。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盆景和插花的制作過程并不簡單,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常手忙腳亂,不能將課堂上學的造型原則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另外,一些學生不善于觀察,只專注插制,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輕,沒有厚度,缺乏立體感,在插制過程中一定要多觀察、多總結,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實訓時最好2人一組,這樣旁觀的同學,可以及時提醒,完善作品的不足。

二、改革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采取理論加實踐的考核方式,為了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論和實踐考核的比例由原來的7∶3改為1∶1,即理論考試占50%,實踐動手能力考核占50%,理論考核期末考試占70%。考試題覆蓋面廣,題量大,以便全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內容包括考勤、課后作業、課堂小考、閱讀報告和專題討論等,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三、注重基本操作技能

訓練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就業能力插花藝術既是一門課程也是一門技術和職業,農業部職業技能工種里早已設有插花員這一工種,插花員職業共設4個等級,需取得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后,方可以從事本職業工作。據農業部統計數據,到2011年花卉業從業人員達467699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95180人,花卉園藝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參加插花員國家職業技能資格考試,為學生就業準入創造條件。同時引導并推薦學生到花店實習,通過實習,學生提高了插花技能,學習了花店的經營模式,這些都為學生畢業后就業或自主創業打下基礎。

四、探索并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主,網絡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

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并且已經建成了各類的學習平臺與模式,運用這些平臺已建成許多課程的網絡教學體系。網絡教學是把課程簡介、教學大綱、電子講義、實驗指導、輔導資料、學生作品、視頻資料和圖片資料等素材設計制作成網絡課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互動交流的平臺。開展網絡課程不但能夠提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并且有助于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咨詢指導,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隨著現代網絡的快速發展,開展網絡輔助教學的條件已經成熟,今后內蒙古大學盆景與插花藝術課程將建立互動教學網絡,開展網絡教學,以此提高教學效果,順應時代的發展。

作者:阿拉坦其其格鬧干朝魯單位: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