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中的需求與需求量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30 03:16:26
導語:微觀經濟學中的需求與需求量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類本科大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需求和需求量的變動又是微觀經濟學課程中的基礎,可見區(qū)分二者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線性需求曲線角度來區(qū)分需求和需求量的不同,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二者之間的區(qū)別.
關鍵詞:線性需求曲線;需求;需求量;需求數量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作為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基礎的經濟學也被陸續(xù)引入高校課堂,成為我國高等院校特別是財經類院校普遍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通過對經濟學的學習,同學們擴大了視野,掌握了分析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律的基本方法.同時這門課程定位為專業(yè)基礎課,即以后學習的一些專業(yè)課程好多地方都會用到微觀經濟學的知識,對以后的深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作用,可見微觀經濟學在本科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一書中說道:我們能讓一只鸚鵡成為經濟學家,但首先必須讓它學會需求和供給.可見,需求相關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是學好經濟學的根本.掌握需求,必須要區(qū)分需求和需求量的變動.但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國內出版的多家教科書中對微觀經濟學中最基礎的概念需求和需求量的變動解釋不是很到位,學生通過看書來區(qū)分二者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筆者將自己多年來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便于學生掌握二者區(qū)別的教學經驗在此呈現出來,希望能對初學經濟學的同學有一定的幫助.
1線性需求曲線分析
在本科階段所學的微觀經濟學中,對于學生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要求學生掌握最簡單的那種情況就可以了,至于復雜的內容會在研究生階段學到.例如對于需求曲線的分析,只要求學生掌握最為簡單的,即在本科階段所學的需求曲線是最簡單的線性的需求曲線.下面筆者重點介紹一下需求曲線.影響需求數量變動的因素很多,如商品自身的價格、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偏好、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動、政府的消費政策以及消費者對商品未來的預期等等.以上各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對消費者的商品需求數量有一定的影響,而需求函數就是表示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和影響該需求數量的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就是說,在以上分析中,影響需求數量的各個因素是自變量,需求數量是因變量.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是所有影響這種商品需求數量的因素的函數.但是,如果我們對影響一種商品需求數量的所有因素同時進行分析的話,這就會使問題變得復雜起來.在處理這種復雜的多變量的問題時,也就是文中上面提到的,通??梢詫栴}簡單化,即一次集中精力在一個影響因素上,而同時假定其他影響因素保持不變.在這里,由于一種商品的價格是決定需求數量變動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們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僅僅分析一種商品的價格對該商品需求數量的影響,即把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僅僅看作為這種商品價格的函數,同時把這種情況稱之為商品價格和這種商品需求量之間的函數.對于上面提到的其他影響因素不變的假定,相對來講還算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對于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偏好、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動、政府的消費政策以及消費者對商品未來的預期等這些因素在經濟學所研究的時間跨度內(通常是短期)基本上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根據西方經濟學家的研究發(fā)現,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是成反方向變動的關系,用幾何圖形來表示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一條線,可以是直線型的,也可以是曲線型的.當需求函數是線性函數時,相應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直線上各點的斜率是相等的.當需求函數是非線性函數時,相應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曲線,曲線上各點的斜率是不相等的.同樣,在本科階段分析最簡單的情況,即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線性需求函數.相應的線性需求函數表達式為:Qd=α-β*P(1)在(1)式中,α、β為常數,且α、β>0,P為商品自身的價格,Qd為商品的需求量.在(1)式中,只考慮商品自身價格的變化,影響需求數量變動的其他因素(如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等)保持不變.從(1)式來看,商品自身價格和該種商品需求量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動關系.只要α、β不變,根據(1)式繪制出來的函數圖像就是一條固定的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下面我們試想一下,當商品自身價格即P不變,假定消費者收入水平有大幅度增加,消費者將會多購買一些商品,即Qd將會增加.那么為了使(1)式中的等號兩邊相等,在價格P不變的基礎下,只有α、β其中之一或兩個都變化等式才能成立.由于β決定需求曲線的斜率,為了簡化問題分析,在本科階段我們只分析斜率不變的情況,即(1)式中的β不變,所以只有α變化才能確保(1)式成立.從而我們可以得出:消費者收入的變化會導致(1)式中α的變化,同理我們也能推出其他因素的變化也可以導致(1)式中參數α發(fā)生變化,而β不變.綜上所述,影響需求數量變動的其他因素的變化會導致α的變化,α的變化導致需求曲線的位置會發(fā)生左右平移,即α增加,需求曲線向右平移,α減少,需求曲線向左平移.
2需求數量的變動
需求數量的變動包括需求的變動和需求量的變動.需求的變動和需求量的變動看似沒什么區(qū)別,或者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混為一談.但是在微觀經濟學中,二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引起這兩種變動的因素是不相同的,而且,這兩種變動在幾何圖形中的表示也是不相同的,具體二者的區(qū)別可見下表1.需求的變動和需求量的變動的區(qū)別,直接影響到后面課程的學習,比如均衡價格水平的變化就要用到二者的區(qū)別,而價格又是微觀經濟學的根基,可見,區(qū)分需求和需求量的不同,顯得尤為重要.2.1需求量的變動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由某商品的自身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由此可見,需求量的變動就是上面(1)式表達的內容.α、β既定,商品自身價格P變化對該種商品需求量Qd的影響.下圖1表示需求量的變動在圖形中的表現,即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商品的價格—需求量組合點沿著一條既定的需求曲線的運動,也就是說,需求量的變動不會改變需求曲線的位置,只是點的位置在既定的需求曲線上移動.在圖1中,假定商品自身的價格由P1下降到P2,需求量將由Q1增加到Q2,P2和Q2有對應的B點一定在原有的需求曲線Qd上,因為在這種情況下,(1)式中的常數是不變的,當然需求曲線不會移動.2.2需求的變動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這里的其他因素變動是指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偏好、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動、政府的消費政策以及消費者對商品未來的預期等.根據上面第一部分中的表述,其他因素的變動是要影響到(1)式中的α值的變化,而β保持不變,假定α變?yōu)棣?,而α值的變化直接導致需求曲線位置的變化.線性需求函數表達式變?yōu)椋篞d=α1-β*P(α≠α1)(2)上面(2)式和(1)式的常數項發(fā)生了變化,當然,在圖形中表現為需求曲線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因此需求的變動會導致需求曲線位置的變化,具體變動可見圖2,假定圖中Qd1表示(1)式所對應的函數圖像,那么Qd2就可以表示(2)式所對應的函數圖像.如圖2.2所示,假定商品自身價格為P1不變,而其他因素變化,如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了,那么消費者會多購買一些商品,即需求數量將由Q1增加到Q2,P2和Q2有對應的B點不在原有需求曲線Qd1上,而在新產生的需求曲線Qd2上.Qd2曲線就是由于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導致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導致需求曲線向右平移,反之,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向左平移.顯然,需求的變動所引起的需求曲線的位置的移動,表示整個需求狀態(tài)的變化.
3結束語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統(tǒng)稱為需求數量的變動.需求量的變動不會改變線性需求函數表達式,當然也就不會改變需求曲線的位置,只是在既定的需求曲線上點的位置的移動.需求的變動會改變線性需求函數表達式的,即線性需求函數表達式中的常數項會發(fā)生變化,從而會導致需求曲線的位置發(fā)生改變,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平移;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向左平移.很多學生在學習微觀經濟學的過程中,反映需求和需求量變動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大部分同學搞不清楚二者的區(qū)別,認為二者表示的是一個意思.而且這部分內容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分搞不明白直接會影響到后面內容的學習,因此筆者從線性需求曲線的角度去闡述需求變動和需求量變動的區(qū)別更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從學生反饋回來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筆者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對初學微觀經濟學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
作者:孫華美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參考文獻:
〔1〕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