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企業經濟活動分析
時間:2022-12-14 09:55:21
導語:供電企業經濟活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供電企業在經濟活動當中的角色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基于現有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得到滿足的前提,構建電力市場環境下企業經濟活動的量化指標體系,實現供電企業逐漸形成以經濟效益為導向的企業。本文電力市場環境作為前提,根據供電企業的基本活動體系的建立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與論述。
關鍵詞:電力市場;供電企業;指標體系
基于全新的發展階段,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賴以生存的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逐漸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與此同時,在環境不斷發展轉變的前提下,供電企業在其日常企業管理中也應該根據環境的變化與發展進行適當調整與轉向,最終顯現完整企業經濟活動指標體系的構建,并基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不斷契合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脈絡,最終確保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一、供電企業經濟活動指標體系的確立
就我國目前電力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整個行業處于較為激烈的競爭當中,當然這種競爭仍然不夠充分。故此,供電企業如果希望能夠在電網規劃過程中達到預期的目標,就需要在確保供電可靠性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找到符合供電企業自身發展的方法與策略。[1]故此,對于如何構建一個穩定完善的供電企業經濟活動體系,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分析。在對供電企業進行生產運營成果分析過程中,需要對整個企業的人力物力、企業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權益等進行富有針對性的分析與研究。對于人力物力來說,其主要包含有勞動生產效率以及相關原材料、設備的利用率;而企業所有者權益是指包括總資產、資本收益率、利潤率以及股東收益等方面內容;債權人權益則包含有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以及存貨周轉等等。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數據指標,我們可以對供電企業的日常生產運營狀態有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這對于實現全國電網的目標優化,對電源進行分布優化,最終完成供電質量與安全性能的全面提高具有顯著的意義。[2]2.供電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方法。(1)對比分析法。對比分析法是從數量上確定差異的一種方法,其是指通過將有關指標進行對比來分析企業經濟狀況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包括本企業實際指標與其他企業實際指標之間的對比、計劃指標與實際指標之間的對比、本期實際指標和往期實際指標之間的對比。(2)本、量、利分析法。本是指成本,量是指業務量,利是指利潤。本、量、利分析法是供電企業以成本、業務量、利潤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依據,確定三者之間變量關系的一種有效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本、量、利分析法最常用于供電企業經濟活動分析中。(3)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是指依據現有資料,以研究多變的諸因素,預見事物發展趨勢為目的的一種分析方法。該方法通常是用統計圖或統計表兩種表達方式相結合,其最常用于供電企業分類售電量與分類單價分析,以此實現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好壞和財務狀況的優劣。3.供電企業經濟活動體系案例分析。在電力運行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個不同的指標體系,因此在對其進行分析過程中,需要將主觀與客觀內容進行有機結合,本文將客觀因素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這其中包含有兩個方面的指標,分別是A類指標與B類指標。對于A類指標而言,它主要泛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產生的數據所進行的總結,對供電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供電情況、經濟收益有一定的了解。而這包含有以下幾個方面:(1)上網電價。這其中主要涉及到企業的固定成本、流動資金以及線損率等幾個方面的數據。固定成本就是指電力企業在進行供電活動中所需要耗費的固定資金,例如對輸電線路以及變電設備的維修費用、工人的工資福利以及資本收益等等。而流動資金則是指在購買相關使用材料所產生的資金消耗,而由于材料價格隨伴隨市場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程度的波動,因此將這一部分資金劃分為流動資金。而目前電網企業的供電環節當中,為了能夠更加充分的滿足人們對于電力的需求,需要實現利益的最優化和最大化,因此在電網電力供應過程中國家需要對上網電價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從而實現對電價的控制與規范,對于用電高峰期以及用電低谷期給予不同的電費定價,最終實現供電企業的良性發展。(2)上網電量。它是對企業的供電量有一個客觀而充分的反映,與此同時也是對企業進行評判與衡量的重要根據,一方面可以對企業的收益進行準確的估算,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的控制企業成本。B類指標則能夠實現對企業經營狀態更為直觀的了解與掌握,通過與其他電力企業進行橫向對比,從而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爭取到一些生存空間。而這主要覆蓋以下幾個方面:(1)售電量。它是對企業電能銷售情況的一個客觀展現,可以讓人們對于企業供電設備在運轉過程中的狀態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這使其成為一個十分關鍵的額指標;(2)線損率。該指標可以對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質量有一個客觀的了解,確保企業能夠良好的運轉,并得到有效的管理,實現對于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二、市場環境分析
為了確保電力企業在市場環境競爭中能始終確保擁有競爭力,更好的實現自身的發展與生存,因此需要日常運營以及相關經濟活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衡量,通過與市場需求以及終端用戶使用習慣的結合,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從企業內部發現潛在優勢,并進行企業潛力的挖掘,通過對企業運營成本的合理化控制與安排,對電能生產進行周期性規劃,這樣能夠更好的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規范,實現企業運營成本的大幅降低,促進企業競爭列的提升,更好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故此,企業需要對市場擁有敏銳的洞察力,通過不斷對市場前景進行分析,結合企業的經濟活動,分析自身在市場環境下的競爭優勢,有效的拓展客戶資源,實現客戶全體覆蓋率的增加,為供電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三、結束語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研究與論事,就目前的電力市場環境來看,供電企業構建一個科學的經濟活動指標體系是尤為重要的,同時這需要電網內部進行嚴格的綜合管理,最終完成企業未來發展決策的制定,實現供電企業的壯大與騰飛,實現企業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科學管理企業的轉型。
參考文獻
[1]楊博.國有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提升方案淺析—以南方電網公司為研究實證[J].科技管理研究,2011,(24):191-195.
[2]林偉平.縣級供電企業市場化績效管理模式的縱深發展—縣級供電企業的績效管理模式探索[J].廣西電業,2008,(8):54-59.
作者:鄧青 單位: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內江供電公司
- 上一篇:企業經濟管理問題及改進措施
- 下一篇:成本核算在電力企業經濟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