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01 08:31:00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分析論文

1.資源利用的經濟性。主要包括預算支出的合理性,是否按法定預算用途合理使用,

以最低的費用取得一定質量的資源,達到預期目標;預算編制是否可靠,設備物資是否有效使用,人員配置是否合理,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否貫徹節約原則,有無鋪張浪費情況。

2.行政管理的效率性。重點檢查內設機構是否科學,是否符合“三定”方案要求;管理是否到位,有無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否先進,管理設備是否有效使用,行政管理是否經濟有效;并查明不經濟、效率低的原因,揭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結構的合理性,管理職能發揮的有效性,尋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辦法和措施。

3.行政活動的效果性。主要圍繞預算執行情況和工作計劃目標以及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數量和質量兩方面進行評價:即預算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是否按預算執行;被審計單位管理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獲得了良好成效;行政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是否符合預期要求,資源利用的具體方式和手段是否可行有效等。

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的方法

1.充分利用財務審計,查明被審計事項真相。效益審計要從財務審計入手,財務審計要作為效益審計的基礎。要在查明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的同時,評價其效益性,使效益審計建立在真實可靠的基礎上。

2.選擇恰當評價依據,慎重評價審計事項。效益審計的評價依據和標準主要包括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各種計劃、定額標準、工作規范及各種技術經濟指標等。選擇恰如其分的評價依據和標準,審慎地評價被審計事項在效益審計中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3.注重開展后續審計,檢驗審計工作成果。效益審計必須加強后續審計工作,注意檢驗審計結論,跟蹤問效。要通過后續審計,檢查審計結論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及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審計結論得以全面落實和執行。

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的評價原則

1.要堅持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評價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效益,要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不能局限于該單位現實的、短期的、局部的經濟效益,必要時還要追溯到以前年度的工作成果對現實工作的影響,密切關注前后年度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

2.要堅持質量審計與數量審計相兼顧的原則。考核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僅從數量指標進行分析是不夠的,必須結合質量來考察,才能對行政事業資金的使用效益作出全面真實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成果在數量上的變化,更要注意考察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

3.要堅持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相結合的原則。這是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區別于其他審計的又一特點。效益審計既要考核被審計單位在一定期內取得的工作效果,又要評價其對外部環境產生的積極影響,從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效果來衡量,不但要考察資金投入所產生的直接工作成果,而且還要考核這些工作成果在社會上所發揮的作用,宏觀效益才是衡量資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指標。